0%
那些硬要回國的人,一年後還硬嗎?

那些硬要回國的人,一年後還硬嗎?

作者:佚名
現在稀缺的是:有理想主義,又能迅速適應國內環境的海歸。
大部分留學生回國,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打擊。
去年,我的朋友立風放棄了在美國的小創業,回國去了一個千萬融資的初創公司,做CMO。她說:萬一這個項目做成了,那多酷啊。
阿樹說,眼下的中國創業圈,跟大熱的那幾年很不一樣了:如今,談夢想,談情懷的人越來越少。
阿樹說:再失落的時候都沒後悔過。我每次發信息問留在國外的朋友「最近怎麼樣」,他們都說「還那樣兒」。我最怕的就是「還那樣兒」。
你那國際化視野,叫不接地氣。
阿樹還在猶豫,如果沒有好的機會,他也許會再找一家互聯網公司先待著。
早在我們落地首都國際機場那一刻,我們看上的風口,就過了。我們本以為的海歸優勢,不復存在了。
3、公司說會重用你,但根本也沒重用你。100個人在你屁股後面等著。
我也毫不猶豫:不後悔。
阿樹今年30歲。Linkedin今年發布的《中國海歸人才吸引力》報告說,回國人群里,成熟人才(30-40歲)的比例正在攀升。
最新數字統計,2017年,一共有48萬留學生回國。
他還一直想做公益慈善。說read•99csw•com完他笑了,畢竟在國內,現在說「做慈善」都有點心虛。
上次幾個朋友吃餃子,他說他辭職了。雖然是C字頭,但進不到最核心的團隊,他總覺得那不是自己的事業。
我想了很久,最大的收穫,可能是底氣。這份底氣來自於,我知道我再也不是一個空想的人了。
我們回來,就是為了那個「Be the best」的可能性。如今,我們依然相信這個可能性。
我、老鐵、立風、阿樹,都是一樣。這一年,我們都從半空中落到了地面,哪怕地面有坑。

那些回國的留學生,都被騙了

我去年那篇文章,開篇有這樣一段話:
他現在「待業」了兩個月,靠過去幾年在美國工作攢下的積蓄生活。
我對錢對物質沒什麼渴望。衣服有的穿,房子有的住就行。吃也無所謂,吃麻辣燙我都點白水煮。我唯一有興趣的,就是干點兒對這個社會有意義的事兒。
他說,除了頭髮越來越少,一切都很好。
我回國,陰差陽錯開始做公號。對那時候的我來說,這就是個坑。它跟我過去做的新聞和影視相比,不夠酷,甚至很俗。
英語好,但你中文很一般。你隔壁的同事沒留過學也考了八級,而且還會說廣東話。
我那些拿著燙手的offer回國的朋友九_九_藏_書,後來,98%是以下三種情況之一:
剛開始,她帶20個人的團隊,面試新人時,手心裏都是汗。
我問了他們每一個人:如果回到一年前,你怎麼選擇?
這幾個月他常收到過去同事的信息,還有跨部門的領導問他:那個……問你個事兒啊……你們公司需不需要我這樣的?
如今,她帶著全球6個團隊,40多個人,抄起手機就是打給美國、日本、韓國的電話。臉不紅心不跳。
談錢,大家頂多說你「俗」;
老鐵算一個。他學習能力強,也肯多跟人交流,今年初,他找了回國后的第二份工作:仍舊是投資,但從VR轉到了AI行業。比起VR的虛熱,他相信人工智慧真正可以改變人類未來。
中二+二=skr(我們北京話翻譯:死磕)。而skr是行不通的。
在國外的時候,大家紛紛誇讚理想主義。
所以說,就你還挑我們?我們沒嫌棄你不錯了。
阿樹感覺到,國內的整體文化,並不鼓勵我們做那些「出力不掙錢」的事。
他也體驗到了成就感。他向公司申請做一個AI孵化器,歷經折騰,最近終於啟動了。
老鐵回國,是看到了美國的行業天花板,還有很多人回來,是因為在國外很難搞大事情,從簽證到資源都受限。他們想回來創業,搏一把大的。
看著很聳動?其實沒有。這是98%的事實加2%的誇張。read.99csw.com
最近,阿樹覺得有意義的事是將健身和環保結合。他很喜歡國外興起的運動Plogging,組織大家在跑步中撿垃圾。
回國一年,我們都迷茫和焦慮過,我們害怕不能成為一個真正酷的人。但我現在想重新定義,酷是什麼。
我的朋友阿樹要坎坷一些。他去年底回來加入一個大數據創業公司,做CSO(首席統戰官)。
在空中亂飛並不酷,敢入坑,甚至能把坑填平,才酷。
在這摸爬滾打的一年,我寫過一些像樣的文章,也有很多不成樣的文章。但確定的是,我比一年前更了解了這個時代和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也更清楚一件事:寫作是我至今最喜歡的一件事,在這裏,我可以放飛自我地寫下去。
大概是想趕在「不惑之年」之前,再折騰一把吧,看人生到底有沒有意義。
「這就是標準的美國夢:考上好大學,找一份不錯的工作,做到一個不錯的位置,拿著不錯的薪水,在郊區買下一棟圍著白色籬笆的別墅,結婚生子,再養一條大狗。交換這個夢只有一個條件:你要接受,You are not going to be the best.」
他們還問我,這一年我獲得了什麼?
你有海外工作經驗,也叫不接地氣,外加找不準自己定位。
一年後,我們都還在。只是這一年,我們都過得很辛苦。但,那些說我們回國肯定會後悔的人,也都錯了。https://read.99csw•com
一個朋友去非洲建了個學校,大家都說:哇,你好牛逼啊。我也得做點公益。
回答都是:還是一樣,回國。
去年我從美國回國,寫了一篇《你以為我回國是為了愛情?怎麼可能》。講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留學生,放棄國外的好工作和安逸的生活,還有好不容易拿到的簽證,義無反顧地回國,追逐「干大事的機會」。
有翅膀不夠酷,有力的雙腳,加上翅膀,才真的酷。

回國一年,花光了在國外攢的積蓄

那篇文章的後台留言里,有人鼓勵我們這群「中二」的海歸,有人替我們捏把汗,也有人等著我們栽跟頭,他們diss我:一看就是剛回國兩個月的人寫的,等一年後看她怎麼說。
不。后。悔。
他到公司的第一個月,部門領導天天說:好好乾,咱們今年大有可為。
你要是不開心,老闆會客氣地教育你,翻譯成白話其實是:
他們反問我:回國這一年,你後悔嗎?
2、公司業務一直在調整,後來做的,根本不是當時回來想做的事情。
立風說:會想念美國的生活,會嫉妒紐約的朋友還是每天吃好吃的。但還是回來好,在紐約是快樂地長胖,回北京可以被創業折磨得瘦一點。九九藏書
1、回來是看上了老闆畫的大餅。回來發現,大餅其實是個小餅乾
VR的寒冬來了,老鐵的寒冬也來了。他的同事中有一群海歸,有些比他的背景資歷還要好。他們互相安慰:還好不止我一個傻子。
他到公司的第二個月,部門領導說:你好好乾,我先跳槽了。
老鐵說:國內的一切都變得太快了。剛開始你會吃虧,之後你會上癮。變化讓你上癮。突然一天醒來,你發現,我X,我現在要帶一個團隊了。下一次沒準兒是,我X,怎麼就財務自由了。哈哈哈哈。
談情懷,別人會覺得你這人「不靠譜」。
我去年那篇文章里提到的朋友老鐵,在美國投行工作的時候,看到了「玻璃天花板」,所以回國去了一家VR(虛擬現實)公司做投資經理。工資比他在美國少了一半多,但他說,這是「為了夢想」。
但在國內,大家看到一個慈善項目,就會說:哇,你好牛逼啊。你繼續做吧。
你可以繼續帶著理想主義活。但大家會在背後這樣說:我覺得Ta很厲害,但我不想成為Ta。
留學生越來越不是稀缺資源了。有理想主義的留學生更不是。
她不知道最後能不能成,這一年她受的虐比任何一年都要多,但成長得也比任何一年都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