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帶著重力上太空

帶著重力上太空

作者:趙洋
1928年,奧地利作家赫爾曼·諾丁提出了人工重力空間站的詳細設計。這個名為「生命之輪」的空間站外觀呈輪形,輪軸的一端是發電站和天文台,另一端是巨型凹面鏡,可匯聚陽光產生動力,驅動居住艙所在的輪形結構。

失重的不良影響

俄羅斯對「和平」號空間站航天員的研究表明,每天2~4小時的跑步機運動也難使骨密度保持正常。在失重飛行中進行體育鍛煉,雖然對保持航天員有氧能力與肌肉質量、功能有一定效果,但對預防飛行后立位耐力不良卻沒有明顯作用。而體育鍛煉一定程度上還會過多地耗去航天器內費用高昂的生命支持物資,佔用航天員的工作與休息時間,因此並不適用於長期太空飛行。
航天員在長期的太空飛行中,會產生一系列與衰老相似的生理變化:骨質疏鬆、肌肉萎縮、 心血管系統失調、站立耐受時間下降、貧血、細胞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等。以骨質疏鬆為例,人的骨密度在35歲左右達到最大值,之後以大約每年0.5%的速度下降。但航天員在軌飛行時,平均每個月就將丟失1%~2%的骨量,相當於平時二到四年的量。骨量的丟失主要發生在腰椎、骨盤等承重骨上。按照這種丟失速度,兩年半的載人火星飛行,預計航天員將丟失20%~30%的骨量,其丟失程度與80歲的老人相當。踏上火星紅色土地之時,就是航天員手腳癱軟、發生骨折之日。
在航天器內製造人工重力的途徑有兩種:一是由整個航天器不斷旋轉而產生「全時人工重力」,或稱「連續性人工重力」;二是由短臂離心機定時旋轉產生「間斷性人工重力」。
只要是牛頓力學範疇內的航天技術,都繞不過齊奧爾科夫斯基他老人家。之前沒有人像齊奧爾科夫斯基那樣,在技術實現宇宙航天之前,提出宇宙航行的大量技術途徑。通過旋轉產生離心力來模擬重力,也是最早由他提出的。早在1883年,這位航天先驅就在手稿《自由太空》中探討了使航天器旋轉以產生人工重力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蘇聯也在策劃類似的試驗。馮·布勞恩的競爭對手科羅廖夫計劃在飛船和最後一級助推火箭之間連一條繫繩,然後讓二者旋轉起來,為航天員提供人工重力。蘇聯計劃一次飛行二十天,蓋過美國人的風頭,但科羅廖夫的早逝使該計劃未能實現。迄今為止,「雙子星座」11號任務是唯一一次太空載人人工重力試驗。
長時間進行太空飛行返回地面后,航天員一般需要幾個星期的時間才能恢復到飛行前的健康水平。至於航天員在失重環境滯留時間加長是否會導https://read.99csw•com致體能下降的時間也延長,從而影響飛行操作或對身體帶來永久性傷害——根據多國太空生理學家提供的答案來看,都可以歸結為一句話:「不知道。」也就是說,對於時間更長的失重是否會引起心血管、肌肉、骨骼系統不可逆的改變這個問題,科學家還沒有確切的答案。
專業人士提出人工重力的設想是在1953年。當時在美國未受重用的德國火箭專家馮·布勞恩在《科里爾周刊》上發表文章,對未來的太空事業進行科學幻想。他提出,火星遠征船隊的出發地是一個位於地球上方1730千米處的旋轉空間站。這個直徑76米的空間站有三層甲板,以增強尼龍纖維製成(如果放在21世紀,就應該是碳纖維),外面覆蓋金屬板。每分鐘旋轉三圈,可為內部人員提供0.3g的人造重力。
看來,旋轉產生的人工重力存在著先天的弱點。要更好地確定何種旋轉速度、旋轉半徑才能產生「健康」重力,必須進行更多的實驗才行。在未來的太空旅館,對於不同耐受力的遊客,是否得有不同的重力方案?羅伯特·索耶在《計算中的上帝》中乾脆設想了具有兩個同軸離心機的航天器,產生不同的人工重力——外圈的那個模擬長蛇星座第二-Ⅲ上的環境,裏面那個則模擬孔雀星座第四-Ⅱ。這樣來自不同星球的外星人就都能自得其所了。
雖然旋轉產生人工重力是一個簡單可行的辦法,但人長期生活在這種旋轉的環境下,是否可以適應?人的感覺系統是否能承受?在建造人工重力的太空站之前,首先要回答上述問題。如果人不能適應旋轉環境,就不必花費巨額資金去建造擁有人工重力的旋轉航天器了。
阿瑟·克拉克對人工重力的喜愛也可謂情有獨鍾。在1972年出版的《與拉瑪相會》一書中,克拉克構想了直徑16千米、長50千米的圓柱形星際探測飛船。當拉瑪飛船以每分鐘0.25圈的速度旋轉時,內表面可以產生接近地球表面的人工重力。用克拉克的話說,「一顆小行星的正常『白天』一般為幾個小時,而『拉瑪』卻僅為四分鐘。在這小小星體的『赤道』上,自轉速度竟達每小時1000千米以上。」實際上,圓筒形人工重力航天器並非克拉克首創,早在1956年,達雷爾·羅米克就提出了能容納兩萬人居住的直徑300米、長1000米的軌道空間站設想。
眾所周知,儘管航天員可以把空氣、食物、水和書籍等物帶到太空中去,儘可能地模擬舒適的地球環境,但有一樣東西是無法被帶入太空的,那就是重力。人一https://read•99csw•com出生就在地表感受到9.8m/s2,即1g的重力加速度,並深受其影響。人的骨骼、肌肉、空間感覺系統都是為適應這種重力環境的。一旦脫離重力,一切都會紊亂。
如果空間站的旋轉半徑是30~300米的話,人工重力對人的不利影響會相應減輕,不會出現明顯的動作失調和前庭癥狀。但是,這種規模的旋轉航天器在現階段還不能投入實際應用。從工程學的角度來看,更加可行的方案是,在飛船內,設計出一種體積較小、高速旋轉的離心機。然而,小型離心機有一個重大缺陷,即如果離心機的直徑為6米(這種體積在飛船中已經是相當小的了),它必須以每秒30圈以上的速率旋轉,才能在航天員腳部產生與地球重力相當的吸引力。但這種旋轉速率卻足以使航天員患上嚴重的太空運動病,觸發眩暈、嘔吐。假設你躺在一台短臂離心機的旋轉軸上,頭部靠近中央位置,腿朝外,如果腿上的離心力是1g,那麼頭部只能感覺到0.2g,甚至更低。這與人在地球上所感受的均勻重力很不同。快速旋轉還會產生另一種不良反應:當你在一個快速運動的離心機中快速轉動頭部時,你會感到很不舒服,有像翻跟頭一樣的感覺。在一些離心機的實驗中,經常用一個裝置來固定被試者的頭部,就是為了防止出現上述錯覺。然而在太空飛行的時候,固定航天員的頭部顯然是不現實的。
因為在太空中進行載人旋轉試驗實在困難,於是,蘇聯在太空中進行了人工重力對動植物生命過程影響的研究。1975年,「宇宙-782」號衛星上安置了一台小離心機,當離心機旋轉時,產生的重力和地面重力相等。裝有細菌、植物種子和魚卵的容器放在平台上。生物衛星飛行了十九天半后返回地面時,科學家發現,這些生物並未受到失重的影響,它們的生長發育跟在地面上一樣。1977年,三十隻老鼠隨「宇宙-936」號衛星進入太空,其中十隻在離心機上,受人工重力的影響;另外二十隻在失重狀態下生存。離心機在入軌后以54轉每分鐘的速度開始旋轉,產生的重力和地面相等。這顆生物衛星飛了十八天半,結果在離心機上的老鼠的水和電解質丟失、骨骼肌萎縮、代謝紊亂和骨骼變化都比對照組老鼠小。這說明,人工重力可減少失重對生理系統的影響。不過,離心機上的老鼠也出現了其他的不良反應——腦皮層工作能力下降、腦蛋白質代謝受到抑制、前庭功能的敏感性增高,這極可能是由於離心機的臂(迴轉半徑)太短、轉速太快造成的。因為人在轉速快的離心機中九*九*藏*書,也會產生前庭器官的一些反應和幻覺。
由此可見,使用持續加減速雖然能營造與地球重力無二的人工重力,卻過於耗費燃料,不符合節能減排的風尚,也不是資源匱乏的地球所能負擔的。但在短途旅行中,卻可以一試。在金·斯坦利·魯賓遜的《冰柱之謎》一書中,從地球到火星的飛船保持「加速-減速」的飛行方式,在大部分時間里營造出火星一半的重力,以確保航天員身體健康和儘快適應火星重力。
錢學森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思考過在恆星際飛行中,以持續加減速產生人工重力的問題。根據他在《星際航行概論》一書中的計算,使用當時人類掌握的最強的氘聚變做火箭推進能源,噴氣速度達到1.5萬千米每秒,持續加速以提供人工重力,在飛向比鄰星時,飛船最高速度可達到80%光速。在這種設定下,火箭起飛時的質量與飛船最終質量的比值(質量比)得達到34.8億才行。這還不夠,在接近目的地恆星時,飛船還要從0.8倍光速減速到很小的速度以便降落在恆星的行星上,然後還要從行星上起飛返回地球。這樣質量比就是34.8億的四次方,即1.5x1038;如果回到地球的返回艙重1噸的話(這已經很小了,連神舟飛船的返回艙都重8噸),那麼飛船加火箭的起飛質量就是1.5x1038噸,這已經超出了太陽系的質量!要想降低質量比,就要使用更高能的火箭燃料,提高火箭噴氣速度,比如將噴氣速度提升至0.5倍光速,上述例子中的火箭飛船起飛質量可降低到約7000噸。但是,現在還想不出有什麼技術可以使噴氣速度達到0.5倍光速。考慮到錢學森做這些計算時中國還沒有發射人造衛星、美國人還沒登上月球,這的確是富有科幻色彩的研究。
上述設想和試驗在科幻史詩片《2001:太空漫遊》中得到充分展示。影片中的近地空間站是車輪形的,「發現」號飛船內有直徑11米的離心機,它們都通過旋轉產生人工重力。弗洛伊德博士在近地軌道停留的一號空間站「直徑三百碼的圓盤緩緩地轉動著,太陽照在光亮的金屬表面上,閃閃生輝」 。該空間站每分鐘轉一圈,產生的離心力大小相當於月球的重力。航天員弗蘭克·普爾在「發現」號內慢跑的場景也成為科幻影史的經典鏡頭,庫布里克花了75萬美元建造了這個1:1的模型,以至於他後來開玩笑說:「也許可以通過在離心機里發展旅遊來收回一些成本。」根據設定,飛船內的離心機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停止旋轉,這時,角動量要儲存在飛船的飛輪內,以便再次啟動。
進入60年代,https://read.99csw.com登月競賽的壓力使美蘇兩國開始研究一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技術。「繫繩航天器」就是其中之一。繫繩可以作為固定空間站位置的一種手段,在繫繩兩端繞轉的飛行器內也可產生一定人工重力。1966年,美國的「雙子星座」11號飛船進行了繫繩試驗。航天員把36米長的繩子連在「阿金納」火箭的外殼和他乘坐的飛船之間。然後二者以每分鐘0.15圈的速度相互繞轉,旋轉半徑19米。此時,飛船內的乘員受到0.0005g的人工重力,當航天員把手中相機鬆開,相機會沿著平行於繫繩的方向直線運動到座艙後部。雖然感受不到如此微弱的重力對生理的影響,航天員仍報告說這是「一次有趣而莫名其妙的體驗」。
失重不僅威脅航天員的健康,還會造成「環境污染」。航天器中各種細小的顆粒會一直飄浮著,對艙內氣體造成污染。航天員必須使用類似吸塵器的裝置,及時清理這些細小的懸浮顆粒,以免危及航天員的健康或影響設備的運行。如果能夠通過技術手段在太空製造出人工重力,就可以徹底解決上述問題。有了人工重力,那些細小顆粒就能自動落到「地面」,航天員不必花時間去清理。此外,吃飯、喝水、如廁、睡覺等方面的不便,也可以迎刃而解。

人能適應旋轉環境嗎

在鄭文光的科幻小說《飛向人馬座》中,因為程序錯誤,「東方」號載人火箭以60m/s2的加速度持續加速飛行了185個小時,直至燃料耗盡。在這期間,火箭上的三個意外乘客承受了相當於地面體重6倍的過載,舉手投足都異常困難。如此長時間的過載竟然沒有給他們留下什麼後遺症,也算是奇迹了。
20世紀60年代,美國航天醫學家在地面上利用慢速旋轉室,開展了人在旋轉環境停留的試驗。結果發現,當加速度小於等於每分鐘3轉的時候,對人的身體健康和工作能力沒有影響,當角速度達到每分鐘3~6轉的時候,經過6~8天,人就能適應,後續的停留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和工作能力。但是當角速度超過每分鐘6轉時,受試人員就會出現平衡障礙。 「科里奧利力」也是旋轉航天器內不容忽視的現象。想象你和朋友坐在旋轉木馬上,把球拋給對方。這樣在地面靜止環境下的簡單運動,在旋轉環境中會變得古怪。當你投球時,球並不是像平常那樣沿著直線前進,而是出現了偏離。投球時,你會感到胳膊好像被一種奇怪的力拉向一邊,很難控制球按照預期的方向拋出去。這就是「科里奧利力」,在任何一個旋轉系統中都有它的身影,就連颱風的旋轉方向也受到它的影響。自然,航天https://read•99csw.com員的行動和操作也不會例外。
失重帶來的另一個令人擔心的生理變化,便是心臟功能的改變。在失重環境影響下,體液向上半身轉移,血液充盈在胸腔、頸部和頭部。這種體液轉移,迫使心臟擴大,以控制增多的血流量。生理系統對幾乎零重力的反應,通常還包括激素血液水平的改變(損害免疫系統)和人體接受葯療能力的減弱。

持續加減速

對人工重力建築的最恢弘設想,也許非拉里·尼文的《環形世界》(1970)莫屬。智慧文明在相當於太陽到地球距離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與地球軌道直徑大小相等的人工環。在這個人工建築上,內部可居住區長六億英里、寬一百萬英里。它以每秒1200千米的速度圍繞一顆黃矮星轉動,以產生人工重力,這相當於地球公轉速度的40倍,結果就是一年只有九天。數百萬人口擠在厚度五十英尺的建築物里。遺憾的是,有熱心讀者計算髮現,這條人工環不可能永久存在。原因很簡單,看看土星環就知道了,引力會將固體環撕裂。而且巨環處於不穩定狀態,任何微小的擾動,比如一顆流星的撞擊,都會使整個環形世界飄向中央恆星。拉里·尼文也算從諫如流,在1979年出版的《環形世界的魔術師》一書中,為環形世界的不穩定性做出了解釋。
在失重環境中,你會有完全不同於置身地面的感覺。由於缺乏重力,航天員最先感覺到的就是身體飄浮,有一種無休止的「下落感」。人身上所有與重力有關的感受器都發生了變化,四肢感覺不到重量,人體感覺不到頭部的活動。這種異常的感覺使航天員產生定向錯覺,比如用手推拉艙壁時,航天員感覺不到是自己在前後運動,而會認為是航天器在前後運動,自己則是靜止不動的。
據說愛因斯坦小時候曾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人坐著電梯自由落體,他會看到什麼現象、有什麼感受?後來他得出答案:這時,電梯中的人將感覺不到重力的存在。參考系的加速度是與引力場等效的。這也說明,如果火箭以1g的加速度進行勻加(減)速飛行,火箭中的人將感受到與地表一樣的重力。

旋轉模擬重力

弗諾·文奇在《天淵》中設想了終身都生活在不斷變化的加速度中的「青河人」,他們有最好的醫療手段,加上從小培養,極少產生因方向感喪失造成的不適。有人說,人類胎兒在母體內是頭朝下的,但並未表現出眩暈的癥狀。這說明對重力的適應很可能是後天形成的。或許,在太空失重環境中出生並長大的第一代人類將能在感覺上適應失重。但是,這種人體試驗觸及科技倫理,任何人都不能貿然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