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致我從未離家出走的女孩

致我從未離家出走的女孩

作者:池莉
新書首髮式那天,亦池不讓我到現場。我當然要聽她的。我也知道我的出現,可能會影響亦池的發揮:亦池要與記者和讀者現場問答互動和簽名售書。媽媽在場,會讓孩子產生孩子感;媽媽不在現場,孩子會更自信地充滿大人感。我理解。答應亦池不去現場。
可是,我怎麼能夠不去現場呢?我的孩子,第一次出書,如此隆重盛大的首髮式,我怎麼按捺得住自己的喜悅而不去分享呢?我當然還是去了上海書城,在外圍閑逛,直到廣播里公布亦池的新書首發會開始了,我才悄悄上樓,躲在會議室門外偷看和偷聽。我看見著名作家葉兆言的女兒葉子,復旦大學的在讀文學博士,是亦池的對談嘉賓。我看見滿場記者和讀者,爭相提問。我看見亦池不慌不忙,從容不迫,問答自如,還有幽默感,不時引起會場笑聲。因為氣氛熱烈,大家不願意散去,新書發布會延長了時間,外面天都快黑了。後來,我在網上看到了到會記者深夜發的微博,說:真希望新書發布會再長一點,就可以再多看看亦池,與她再多一點對話的機會,亦池真乃一大家閨秀啊。
在翻譯出版的整個過程當中,我看到亦池與譯林出版社溝通和合作良好,最後新書出來,雙方都是感覺十分圓滿,皆大歡喜。這是大學畢業后的暑假了,亦池正好回國。譯林出版社為亦池在上海書城舉行了新書首髮式,也正好與預期的美國出版社在美國同步推出新書。譯林出版社非常高興地看到亦池翻譯的書稿超過了他們的預期值。出版社一干人,從南京來到上海,與亦池見面,一起操辦新書首發。譯林出版社的編輯們,對亦池是人見人愛,好生喜歡她的恬靜性格。
深到口力之極,廣到存在的邊緣,
和我漸漸流失的時間一起消失的那種愛。
亦池考研成功,親朋好友知道了紛紛恭喜和祝賀,都說你女兒太給你長臉了。是的,我的確是滿心高興,的確覺得臉面光彩,自己遭遇中的不順心不公平,也都頓時無所謂了,出出進進在車馬喧囂煙塵飛揚的城市,也都只覺得是綠水青山帶笑顏。我們社會就是這樣的習俗文化,自家小孩,似乎唯有書讀得越高,考的學校越有名氣,才是最耀祖光宗的。是的,我也逃不出世俗,虛榮心也非常滿足。然而,最讓我由衷喜悅和深感欣慰的,卻是亦池的這一https://read.99csw.com把玩票。
我只偷偷瞧了一眼,熱淚就湧出來了。我覺得孩子是在誇讚我離婚後獨自撫養她,堅定不移地與她在一起,經歷著嚴峻的一切。我又覺得孩子的意思是:媽媽就是家。但是又覺得我的理解都不太靠譜。就只是這句題記,就只是寫得很漂亮的鋼筆字,就只是我體內的一個小小胚胎到如今出版了一部翻譯小說,足夠讓我激動、讓我幸福、讓我浮想聯翩。
我真心地愛著你,像他們一樣不需要讚揚。
在我死後,只會更加愛你!
我對你的愛是我生命里的每一次呼吸,
就像我需求太陽和燭光。
亦池怎麼回我信的呢?我不記得了。也沒有留下來。不是特別的信我不會留下來。可以肯定的是,亦池並沒有上杆子,沒有以同樣的衝動和熱情應和我,也沒有隨我的吹捧飄飄然或者感謝我。好像過了許多天,亦池才簡單回郵幾個字,很平實的那種,比如「知道了我在忙論文還看了一個狗狗選美賽」。諸如此類,前面沒有稱呼「媽媽」,後面也沒有落款「亦池」。這是亦池多年如一日給我寫信的基本模式:就事論事體。
我清醒地知道,我在誇孩子;我更清醒地知道,誇孩子是自己給自己撓痒痒——自己特舒服,別人看著不雅。但是我在講孩子的故事,如果孩子真是值得一誇呢?那也要舉賢不避親了。我要舉個例子,以供讀者自己來判斷我的判斷。我要推薦亦池翻譯的一首詩歌,我的確情不自禁要推薦,因為翻譯得太精妙了,超過了我所讀到的版本。在這本翻譯小說里,原作者引用了一首詩歌,是19世紀英國著名女詩人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的詩:《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的情書》之《葡萄牙十四行詩》第43首。勃朗寧夫人的這本詩歌,在中國早有翻譯出版,且有多種不同譯本。我在網上看到白金漢英語官網上選錄了這首詩歌,沒有註明翻譯者姓名和版本來源,我想它們應該會選擇最好的版本在網上呈現。如下:
我之所以如此看重亦池這一次玩票性質的小說翻譯:首先是可以檢驗出她的語言水準,中文和英文的。同時可以考驗她的契約精神,是否信守合同;是否按時完成每一道工作程序。再次,可以反映出她的合作能力。出版是一個集體行動,亦池要與責編、九九藏書美編、發行、宣傳等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合作得好不好,全看亦池是否善於溝通協調,是否尊重禮貌但又善於求同存異,一年多的合作過程最終結果是否達到理想目標,這都是課堂知識以外的知識,都是更加重要的知識,都是考試分數。如果這種社會能力考核及格,那麼我孩子將來的立錐之地之穩固,立身之本之牢靠,才有可能。我孩子一輩子的健康、快樂和幸福,才有可能得到她自己能力的保證。
每一個微笑,
直至視線都到達不了,
而詩歌又是最難翻譯的,比小說難度更大。一般在小說翻譯過程當中遇到引用詩歌,翻譯者大多會選用一個現成的版本。亦池也是完全可以按照行業慣例去這麼做的,那就省事多了。可是亦池對現有的翻譯版本很不滿意。以她在英國讀到的《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的情書》英文原版,她覺得中文現有版本翻譯誤差太大,韻律也差,損失了許多激|情深度。因此,亦池大胆地做了重新翻譯。事實證明,只要我們誦讀一遍,對比一下,就不難讀出,不同的翻譯帶給我們的是不同水平的詩人。我的孩子,我作為一個熱愛好詩的讀者,我是如此感謝她。我很快就會背誦亦池翻譯的這首詩了,它真美!
我無拘無束地愛你,像人類追求天生的權利,
直至生命的盡頭,
我愛你,以我一生中所有的呼吸,所有歡笑和淚水!
我從心靈的最深、最廣和最高處愛著你,
英國的教育家們的共識是,要「把人文主義教育理論的普遍原則應用到普通文法學校的日常管理中去」,以便「使孩子們成為智慧、莊重、德才兼備、勇敢頑強的文雅之士」。
直至完美的極限。
高到上蒼理想的榮光。
有這樣的好評,被人這樣誇讚,亦池表現如此出色,我心真是甜如蜜,比亦池驕傲多了。發布會結束以後,我進門了。出版社朋友和記者朋友還有讀者,紛紛祝賀我,祝賀我有亦池這麼好一個女兒。我是太享受了。
如果上帝允許,
如太陽和燭光那般輕無聲息。
為這首詩歌,當時我很感動地給亦池寫了一封電郵。現在我有點羞於發表出來,因為現在看來,我顯得十分衝動和幼稚,與亦池的關係有點顛倒,像一個高中女生寫給成名翻譯家的信。不過,我還是再三地鼓起勇氣,把這封信真實地拿出來了,否則,九-九-藏-書不足以證明我當時當刻的激動和喜悅。我寫到:「亦池翻譯得多好啊!亦池你一定還不知道,勃朗寧的整本詩歌44首已有中文翻譯,我看過了不止一次,其中許多首詩歌很遺憾的匠氣十足,毫無詩味。而你的翻譯是如此傳神,其激|情充沛、美妙絕倫之感與歷來世界上對於勃朗寧詩歌的評價完全吻合。你遠遠超過了原有的版本!你把媽媽看呆了!」
我對你的愛充滿激|情,
以我對陳傷舊痛的深情,
而我的孩子,亦池的翻譯如下:
有一天,在圖書館塵封已久的資料堆里,我翻到了一些英國的哲學思想書籍,發現英國在16世紀就開始高度重視和研究孩子的教育。比如1511年,英國就出版了《論學習順序》,該書具體到探討如何建立聖保羅學校的課程設置模式。1531年《論教育》出版,這是對於孩子們教育目標和方法的思考。同年,一個名叫托馬斯·埃利奧特的爵士,出版了《統治者之書》,這本書成為了劃時代的指導著作,影響了整個16世紀英國的孩子教育。伊麗莎白女王的私人教師阿沙姆,在1548—1550年之間,教授未來的一代英豪女王伊麗莎白,後來出版了《教師》一書。他認為:詩歌、歷史、哲學和雄辯術,是孩子們必須學習的「素材」類著作。英國要憑藉這種教育「挽救和保存古代智慧形成」,而「古代智慧形式比任何現代世界所能夠渴望得到的東西更為深厚」。他說:「如果通向智慧的小道被嚴重堵塞,孩子們就無法獲得智慧和莊重。」
我對你的愛是我以為本已經失去的
與兒時天真的信仰中才有過。
我愛你已成為我每日最平靜的渴望,
本文摘自池莉新書《立》
每一滴淚水。
吸收古今中外智者前賢的教導,永遠是最好的啟迪和幫助。我的孩子,儘管是平凡人家女孩兒,但與伊麗莎白女王同樣需要智慧和莊重。或者反過來說,伊麗莎白女王個人也同樣是一個女孩兒,她學習的東西首先也是要滿足她作為一個女子的立身之本。治大國如烹小鮮,做女王與做自己,若要獲得快樂、健康和幸福,需要學習的生存本領是一樣的。
亦池送了我一本她的新書,扉頁上題記是:「送給從未離家出走的媽媽」。
讓我來細數我對你的愛:
我對你的愛不由自主得就像人們對真理的追逐,
《伊麗莎九_九_藏_書白·巴雷特·勃朗寧的情書》之《葡萄牙十四行詩》第43首:
這份激|情只在從前悲痛萬分的時刻
就事論事體,我懂的。我喜歡。我是默默喜歡著,理解亦池的風格。只要她給我幾個字就好。看她幾個字,心裏就妥帖了。我知道,孩子這樣寫信,正是因為媽媽太親,親到世上所有甜言蜜語都用不著,用了反而隔閡。甜言蜜語是談戀愛用的,是朋友同學之間表達友誼用的,小酸詞是文青閨蜜用的。唯有至親骨肉,一個眼神,或者幾個字,就夠。好比人類與太陽的關係,就三個字——曬太陽,就夠。不過,家族裡卻也有親戚或前輩或老人,也有背後嘀咕的,以為亦池這孩子嘴巴不甜,不親熱人,不會奉承,覺得冷淡。我也不過多為亦池做辯護和解釋,不要求人人都懂你,這一點世情,亦池應該從小就知道。反正有媽媽懂就好,我這個傻媽媽,只管熱乎乎寫我的信,只管誇我的孩子,隨便亦池怎麼回信都行。世上從來都是水往下流,我看重和恭維孩子很自然,要我孩子看重和恭維我,那倒是不自然了,我會不自在的。
我對你的愛是每一天最基本的需求,
我愛你,以我對失去聖徒的痴情,
以上兩個版本的翻譯,對照比讀,我相信讀者是可以明鑒的。亦池翻譯得太好了!自從亦池這本小說出版之後,網上再出現的這首勃朗寧夫人的情詩,就有許多讀者都是使用亦池的版本了。
《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的情書》之《葡萄牙十四行詩》第43首:
我死後必將更加愛你!
那是我竭盡了自己靈魂所能觸及的深度、寬度和高度,
我是怎樣地愛你,讓我細說端詳。
這就是說:讓孩子們成為怎樣的人,是教育的第一位。怎樣的人才有怎樣的智慧和莊重,他才能有怎樣的出息。人的因素第一。後來的歷史事實證明,英國的教育極其成功。最典型的例子和楷模,就是在後來登上王位的伊麗莎白女王。這個女子,不僅被教育成為淑女,還同時被教育成為智者。正是她,帶領英國一崛而起,並在她執政的幾十年裡,讓英國逐步變成了世界強國。
而且,假如上帝的選擇英明,
文學不是亦池的專業,也算不上她的愛好。她從小跟隨我,閱讀量倒是不算小,但是並沒有表現出對文學寫作的酷愛。小說翻譯更是新手。亦池一邊做大學畢業論文,一邊翻read.99csw.com譯這本美國小說,果真是當作論文之間的思維調劑和休息。後來,亦池快要翻譯完畢的時候,我的擔心實在忍不住,問她是否需要我親自做一次她的責任編輯,是否願意把文稿給我,讓我看一看。這個時候的亦池,倒是蠻謙虛的,說:「當然要媽媽看看的。」不久我就收到了亦池的翻譯文稿,沒有想到一讀就被流暢而俏皮的文字吸引了,我是一口氣讀完的。讀完之後,久久不能平靜。可以說,我閱讀了無數外國文學作品,有無數優秀的翻譯大家,比如傅雷的「巴爾扎克」等等,可惜近年,翻譯的外國文學越來越多,質量卻江河日下,不忍卒讀。翻譯行當普遍浮躁,粗淺急就,遍體硬傷,毫無文學意味,更有許多外語學院學生分片包干,最後拼湊在一起,以老師的名字出版。在這種情形下,亦池的翻譯文本,是如此驚艷。以至於我怕自己因為母愛糊塗,誇張了,便特意私底下求了一位朋友、文壇公認的文學作品鑒賞大家,請他看看一部翻譯書稿,事先我並沒有說是亦池的。他很快看完,大加讚賞,問是誰翻譯的,把美國一個十六七歲女孩子的心態翻譯得如此準確,並且特別能夠傳達這個年齡女孩子的青春氣息,文字也特好。獲得佐證,我放心了。我這才告訴她,這是我二十一歲的女兒翻譯的。
晚飯是慶賀。在上海灘一個頂樓露天花園餐廳。這是亦池第一次隆重請客,用她的稿費,請我和朋友們吃飯。大家談笑風生,頻頻舉杯慶功。我則是百看不厭自己的孩子——我真就是一個溺愛孩子的庸常媽媽。整頓晚飯我只有一個念頭,我對亦池教育方式的堅持,居然效果如此良好,我是太幸運了!中國老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不完全是傳統中國文化,亦池還吸收了英國式的誠信、真誠、寬容和做事注重細節與認真。讓我覺得,亦池以後的飯碗是不用我發愁了。年輕人,只要能吃苦,能夠把事情做好,能夠招人喜歡,怎麼都會有好工作。這孩子就算以後做翻譯,也是可以糊口的了,我總算把孩子養大了,自立了。儘管還要繼續讀碩士,還要繼續努力拿到碩士畢業證書,但是我不再有什麼擔心了。亦池不會留級或者論文通不過的,我相信我孩子一定會把握自己要做的事情。
我對你的愛純粹得無須稱讚也不求回報。
以我孩童時的虔誠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