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結緣雪竇寺

結緣雪竇寺

作者:戴厚英

我和朋友商量,參加還是觀望?朋友說她沒有宗教情緒,不想濫竽充數。她說她與我不同,對於佛門,我是一腳在里一腳在外,她則是兩隻腳都在外。她說得不錯,—踏進寺院,我就與她有著完全不同的感覺。我和她一起站在門外看和尚們作晚課,她平平常常,沒什麼特別的表現,我卻淚流不止,一直到功課結束。說不出任何流淚的理由。既不是被感動,也不是觸景生情。但就是要流淚。彷彿淚水與我無關,而是別有源頭,別有主宰。「這表明你本來就是個修行人,善根發動了。」有人對我說。我想也許,要不怎麼會有十年前的夢境和今天的行動呢?但是一想到要一口氣念七天佛,我怕堅持不下去。我最怕重複行為。但我想體驗一下,功德究竟如何殊勝,撐不下來還不行半路退出?朋友覺得一個人站在門外觀望無趣,便決定一起試試。
雪竇寺的和尚年紀都不大,住持月照法師才二十八歲,被聘為首席和尚和監院的了我法師也只有四十來歲。可是他們的智慧和威儀不是憑年歲可以度量的。他們是那麼慈祥、平靜,像一潭清水。聽月照法師開示,使我不敢想他的年紀,我甚至相信他已經活了很久很久,比我要久得多,他那光光的頭頂上鼓著一個界線分明的土包,像圖畫上的壽星老。他的語調低緩平和,講到任何問題都無礙障隱晦,表現出坦蕩的胸懷。只是在他開示時偶然拍掌,我才會想起,他還是個年輕人呢!了我法師每天領我們念經繞佛,幾天之中,未曾發現他有絲毫懈怠,行走坐跪都如禮如法,堪稱表率。好幾次,我想問問他們,為什麼出家呢?以你們的氣質儀錶文化水準,在今天的社會上獲得—份幸福的常人生活應該完全不成問題。和尚有二百五十條戒律,你們怎麼忍受得了?可是每一次我都退縮了,因為我覺得自己的問題太低俗了。燕雀不知鴻鵠之志,怎知修行人的常、凈、我、樂追求之崇高?而且,佛教把天人世界分為欲、有色、無色三界,人心、人世又何嘗不是這三界並存呢?我們俗人大都在欲界打滾,和尚尼姑們通過守戒修行把自己從欲界、色|界甚至無色|界中超拔|出|來,為渾濁的人世開闢一塊凈土,作為俗人,我只應頂禮致敬,虛心學習,怎麼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我所認識的幾位小和尚也讓我肅然起敬。天天在我們住處打掃衛生的果明,才十八歲,眉清目秀,一表人材。可是他的舉止、神態卻讓我不敢把他當孩子看待,甚至不敢對他有絲毫憐惜。每天早上撞鐘念誦的小和尚個子短小,其貌不揚。可是我每天都不肯錯過聽他撞鐘念誦的機會。他的鐘聲誦聲把我帶入神聖、清明、寧靜、悠遠的境界,這就是修行人的魅力!
那次流淚是因為懺悔。「有情的造諸惡業,皆由元始貪嗔知。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有情皆懺悔。」這是懺悔時的唱誦。沒有平時反省或檢討時的「帽子」、「棍子」,甚至也沒有具體的所懺悔的人和事。但也正因為這樣,懺悔具有了更為深遠的意義和力度,好像是從根本上否定了自己,又從根本上肯定了自己,心裏有一種回歸本體的感覺,不由得喜極而泣。
悲憫、懺悔、回歸,像暖流注滿我的身心,我不再感到勞累,下跪的時候,膝頭也不再疼。來寺院的當天晚上,雪竇寺住持月照法師接見我們的時候,我曾明白表示,我不想皈依,可是此刻,我的想法變了。我真誠地唱出「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盡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誓願成」。而且我還在心裏補充了幾句:為了自救救人,我不求往生樂土,不求長命百歲,亦不怕人間地獄。我願意付出自己。我五體投地,任淚水歡快地流淌,心地潔凈無比。
我覺得朋友說得對,一百個佛教徒對佛教會有一百種不同的理解。有人為己,求福求壽求滅災;有人為人,求做人的理想境界。有人求諸外,一心靠神佛護佑,有人求諸己,靠自身修養完善自己。所以,有人重「因」,注重https://read.99csw.com自己做下什麼,真做了錯事,就甘受報應;有人重「果」,做了惡事想逃避惡報。全由自己把握。只要自己真正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管別人怎麼想的幹什麼?
我讀佛經的另一個原因純粹是個人的。我自幼敏感,有許多不可解釋的神秘體驗。過去不敢正視,如今敢於正視了。我要探究靈魂到底有沒有,我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正如滿清順治皇帝所唱的:「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又是誰?」去年四月,我的篤信佛和儒的父親溘然長逝,對他的追思和懷念,也使我轉向佛教,由它,我可以進入父親的精神境界。
歷史不像是一條長河,而是一個水潭。像杭州西湖的印月三潭。潭中月影顫顫巍巍,美不勝收,真實的月亮卻只有一個,在天上掛著。想起《金剛經》里的一首偈:
雖然明白世事變遷,昨日不再,蔣介石成為招攬遊客的風景,卻還讓我感到新鮮和意外。十多年前去廬山參觀蔣宋夫婦和毛澤東都住過的別墅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我們的參觀還是「內部」的,是對作家們的優待。我們靜悄悄地進去又出來,誰也沒說話。我只是在心裏提問:幾十年腥風血雨,鬥爭得活來死去,何以這兒的風景依舊?新主人承繼了舊主的全部遺物,變化的只是一塊無關緊要的石頭,過去那石頭上刻著「美廬」,後來被搬走,後來又恢復。妙高台似乎沒有重要的新主人住。顯然又經歷了一番修復。看著它色彩鮮艷的亭台樓閣,我不由自主唱起小學時學會的歌:宋美齡坐空院自思自嘆,想起了眼前事好不慘然。不禁啞然失笑,千萬人曾經付出的生命代價,在笑聲中淹沒。
1995年4月15日
什麼叫「打佛七」?讀了「雪竇寺阿彌陀佛七手冊」才知道,就是善男信女集中起來過七天的宗教生活。《佛說阿彌陀經》中說,「末法時代」,人心難調,為了解救迷悟眾生,阿彌陀佛為大家提供了一個修行的方便法門,若能持名念佛或一日,或二日……或七日,一心不亂,便能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所以「打佛七」功德殊勝。
於是我們有了七天不同尋常的經歷。
車到雪竇寺。高懸于山門的是一塊直匾,「四明第一山」,蔣介石的手書。據說原件已毀,此為複製。雪竇寺創建於晉代,創建者是幾位名不見經傳的尼姑。以後雪寞寺成為禪宗名剎,出現過許多著名的禪師大德,無一名女尼。看來佛教也如一切人類活動的領域,女人搭台,男人唱戲。千多年來,雪竇寺經歷過五次興廢,也都在男人們的手裡。有毀於亂兵,有毀於僧風,又有毀於階級鬥爭。最徹底的毀壞是「文化大革命」中。據說當時所有的殿堂都被砸爛,僅留下兩間作倉庫的廂房。一九八七年開始重建,如今已大體恢復。仍有工程未完,因此隨處可見工地和未安裝好的佛像。據說因經費短缺,有些工程有停工之虞。但香火已經很旺。佛經說,一切事物都有成、住、壞、空,雪竇寺的興衰自然也無庸大驚小怪。倘若我今天預言,雪竇寺還會經受無數次毀壞乃至最終滅跡,怕也不是瘋話。但是現在,它卻在「成、住」時期,它所提供的景觀還是值得認真玩味的。
我們是乘船到達寧波再轉汽車進山的。走出寧波碼頭,來不及對寧波多看幾眼,便被一擁而上的計程車司機包圍了。「奉化去吧?蔣介石的老家!」「蔣介石的別墅,妙高台,去不去?」「蔣母墓,蔣母墓!」
我向各種學說和主義詢問、請教,都不能完滿回答我的問題。依然浮躁、焦慮。彷彿看見一個無名的黑洞在飛速旋轉,要把我吸進無底深淵。聽得見各種各樣的聲音話語,有瘋狂的歡呼,沉醉的囈語,亦有絕望的尖叫,深沉的嘆息。可是,那能夠抓住人們的手腳,把他們從黑洞的風口中拉拔|出|來的力量在哪裡?
我是在傳授三皈五戒儀式舉行的前半小時才明確表示皈依決定的。
應作如是觀?因此而不再有為?心像潭水一樣的搖。
但是,九_九_藏_書我卻沒有決定皈依佛門。因為還有不少疑惑未解。我和朋友一樣,到雪竇寺只想看看,希望有所收穫。
戴厚英(1938~1996),女,安徽潁上人。著有長篇小說《人啊,人!》、《詩人之死》,中短篇小說《鎖鏈是柔軟的》等。
三月十一日至二十二日,我與一位朋友去浙江奉化雪竇寺住了一陣,參加了那裡的「打佛七」活動。這是我們生平第一次住在寺院,身臨其境地體驗宗教生活。吃素、念經、齋戒。去的時候我是一個剛剛開始讀幾本佛經的人,朋友則對佛教一無所知。她說,所有的宗教在她看來都是迷信,只是不明白,為什麼這些宗教能夠歷經幾十年而不衰,所以應該去看看。當然這隻是表面原因,我知道,其實她和我一樣,在尋求人生的新支點。三十多年前,我們還都是小姑娘的時候,就被封為「文藝理論戰線上的新生力量」,分配到上海作家協會文學研究所,成為「三個小辮子」中的兩個。如今,我們各自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雨人生,內內外外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但是有一點卻沒有變,那就是我們仍然不願意隨波逐流,渾渾噩噩地度完下半生,並且不願意把掙錢多少做為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我們都在不懈地追尋。她已退休多年,家庭生活也不錯,但還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勞碌,發揮「餘熱」。我呢,則坐在書齋里,苦苦思索。
我們在「佛七」活動的前三天到達雪竇寺,目的是遊山玩水。來之前,有人告訴我,雪竇山風光旖旎,仙氣繚繞,值得玩味。但是對此,我並無什麼體會。與過去見過的名山相比,雪竇山還缺少很多誘人的東西。給我印象深刻的,倒是它的人文景觀,因為它充滿禪味。

前幾天,讀六祖壇經,處處字字叫我「明心見性」,我執執拗拗地追求,也不見心在哪裡,性在哪裡,很有點急,便請教一位學佛的同事,六祖所說是不是太玄了?他笑著說,你這是在參禪啊!既如此,你不妨照此想下去,想到盡頭,便是悟,這叫「思維修」。我將信將疑,就執拗下去。一天,想著想著,突然想起多年前反覆作過的一個夢來。我夢見自己走在一條河邊,河很寬,岸也很寬,河水靜我也很靜。多少年過去,夢境依然鮮活,因為我一直沒明白那是一條什麼河,何以無人跡聲音,又無水紋波濤?現在,我卻突然找到了解夢的鑰匙,那不就是我和我的影子嗎?那河是我的自性,那岸上走著的就是離開了自性的影子。我何不將影子拋進河裡,化為河水,與河融為一體?那樣,河也不見、我也不見、岸也不見了。便不需要再尋找什麼,不要船,不要橋,不要救生衣。我在河裡,河在我里,寧靜浩渺,川流不息,豈不就是大自在了?想到此,淚如泉湧,心大歡喜,一連聲地念「南無阿彌陀佛」,數十聲,數百聲,無暇去計。我將感受告訴那位學佛的同事,他說「恭喜恭喜」。
真的值得恭喜嗎?我可是一個多月未寫一個字了。好像進入了冬眠期,前不久,在一家晚報上發表了一篇小文,文章的最後念了一聲「阿彌陀佛」。一位久未聯繫的老友便寫信來責備:「一個關心人民的作家」去念阿彌陀佛了,真是奇迹!倘使他知道我現在的狀況,又會怎麼想呢?只好由他去了。捫心自問,內心的關懷未曾減少,肩上的使命也未曾減輕,容納和承擔煩惱的心力倒是增大了不少,所以,在這篇長文的結尾,我還是要念一聲:阿彌陀佛!

離開雪竇寺已經二十多天了。似乎在和以前一樣的生活。不打坐,不參禪,亦不去寺廟。魚湯肉湯照樣喝。但變化在心裏。
於是我對朋友說,看來我要先你一步跨進佛門了。兩天以後月照法師將傳授三皈五戒,我想我會站在皈依弟子的行列里,這時朋友還在考慮。她第一天念佛下來就搖頭,說佛教如果不改變這種初級的形式,是很難吸引知識分子的。那樣的頂禮膜拜讓她想起「文化大革命」,她無法認同。九*九*藏*書思想不通加上功課太緊,她竟然病了,佛七的第四天她就直睡了一天,念不動佛了。想不到也在這一天,我和她一樣,頭腦里又掛滿問題。
我為什麼會想到去讀佛經呢?說來話長了。大概十年前,我寫過一篇散文,題為《佛緣》,便透露出一點消息。當時,我對連續幾年反覆出現的同一個夢境感到奇異。我夢見我孤零零地走在一群無山脈相聯的山峰里,目標明確,找佛。我也知道我找的就是那座最大的山峰,它就是佛,寺院佛堂都藏在它肚裏。可是,每當我走近它的時候,就莫名其妙的心生恐懼,要迴轉身去。夢便在這時醒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學解釋不了我的夢,我便往自己心靈深處追尋,或者我有佛緣,與佛一直有著若明若暗或斷或續的聯繫?
每一次念經之後都要長時間的繞佛。我走在隊伍的最後,雙手合十,兩目微垂,一邊隨人流移動腳步,一邊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的行列像一條小河,蜿蜿蜒蜒,在坐墊間流動,首尾相接。我聽見自己的聲音與大家的融匯在一起,低沉委婉,聲聲相連,像一串不斷的念珠。我眼前浮現出一條路,一條無始無終的路。忽然,我解悟了十年前的夢,原來我是要繼續尋找,尋找更為深刻和真實的自我。現在我不再是孤零獨行,而是在一個行列里。那麼我找到了?就是佛?我的本性不再是我反覆在課堂上宣講過的具有慾望、情感、思想的「人」,而是更為廣大更為久遠、無始無終的生命本體?我聲聲呼喚的不是住在某處的阿彌陀佛,而是久已疏遠和蒙塵的自己?魂兮歸來,魂兮歸來啊!我聽見自己心裏是這樣念的。淚水便在這時悄然流涌,順著面頰,滴在我合十的掌上。門外站著許多觀看的遊人,我一點也不為自己滿面淚水感到羞愧。

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將軍一度被軟禁在寺里,留下了枝葉繁茂的楠木樹。
當時並不十分看重這個夢境。人道主義的信念使我充滿信心和力量。《佛緣》發表之後,偶然也會向朋友提起那個奇異的夢,但不想深追,因為我不需要也不相信有一個彼岸世界。我一如既往在人性和人道的路上耕耘。
幾十年的老朋友了,我非常了解她的性格。她的決定總經過深思熟慮,而且一經決定,就不會改變。我怎麼辦呢?仍然是—腳門外,一腳門裡?
是誰搖動了時間的把柄,把時間和空間一起濃縮?一道道風景都收進了一個廣角鏡頭,星星點點,零零散散,糾糾纏纏,變變幻幻,卻顯示出一個共同的主題。那是什麼?我不知道。我站在鏡頭的後面。我在鏡頭的後面看到一隻大眼,不是「第三隻眼」,應是佛眼、慧眼,或者是永不滅亡的平民百姓的眼。這眼廣大冷靜,既不指點江山,也不激揚文字,只是靜觀。像江河的河床,任憑風浪迭起,景物變幻,它只靜靜地承擔。甚至不會問:容爾者我,主爾生滅者,為誰?
那次,當我隨著維那師的念誦跪下去拜願的時候,我感到一種無邊無際也無明確對象的悲憫之情油然而生。淚水濕了我匍匐的坐墊。這就是「同體大悲」?
近幾年,內心的變化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說不清從哪一天起,我對人性開始懷疑,並且感到人道主義不能解決我面臨的全部問題,問題來自兩個方面。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我的目光自然而然轉向宗教。我讀了《聖經》,並且走進教堂。之後我把《古蘭經》也讀了。最後讀到佛經。應該說,所有的宗教(當然不包括邪教)對我都有吸引力。因為它們都勸人向善,都告訴人們除了肉體,還有個靈魂是更需要關心的,而且都給人指出了一個超越的途徑和可以到達的「彼岸」。善良的人們可以從它們獲得理想和安慰,邪惡之輩則會有所戒懼。人不能無所畏懼。但是,相比之下,我更傾心於佛教。這一方面由於我從小受到佛教環境的熏染;另一方面則由於它的教理與我的文化選擇更為吻合。我欣賞它的「眾生平等」和「命自我立」。真正是不靠神仙皇帝,可以自己救自己。
一是客觀現實九_九_藏_書的刺|激。現實如何,無須我說,我只想說確實感到難以名狀的失望和失落。決不是某些人所說的知識分子失去了中心地位之後的失落感或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口中的酸水。我覺得無論我還是中國知識分子整體,都不曾獲得過什麼中心地位。希望躋身於中心地位的知識分子也是有的,不少已獲得了成功,但這不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主體。我感到的是理想的失落,本質的失落。時時處處可以看到感到個人或群體毫不心痛地掏盡了自己的靈魂,把慾望擴充,把金錢填進去。本末倒置,頭足倒立。傳媒天天出現關於文化的描述,文化遍及吃喝拉撒,膚發麵皮,卻始終沒能讓我看清文化的本體。一堆堆東西方文化的垃圾如小山、墳墓遮擋住我的雙眼,我分別不出腳步到底是朝東還是向西。沒有東西。許多人越來越不像東西。
那是觀音菩薩生日的前夕。鄉下來了許多朝山拜佛的香客,泰半是老年婦女。他們自發地加入我們念佛的行列,按規矩正好排在我身後,老太太們一律穿著朝山服,絲綢的長裙,上罩閃光的直裰,像古代婦女。要在平時,我也會把她們當一道風景加以觀賞的,可是現在,一想到我成為「海青」僧衣和這種朝山服的「分水嶺」,而我又是「短打」行裝,一件絲綢面風衣,便覺非常滑稽。想笑,用力忍了一會。可是身後那位老太太念佛的腔調實在太古怪,她不但不顧節奏韻律,把很有韻味的念誦變成散漫的宣敘,而且把「阿彌陀佛」念成了「藉米豆腐」,之後還拖出一個花腔的「喂」。我的天!無論我怎麼忍,還是笑了起來,而且笑出了聲。幸虧大家都很專一,沒有注意我。否則真不知怎麼辦才好。為了忍住笑,我只好分散注意力,將目光在十八羅漢的臉上掃來掃去,然後再把前面的和尚居士們一個個看過來,心裏想著,他們每個人背後都可能有一本書,能一本本讀過來才好。神散了,心走了,前幾天的境界完全離開了我。笑總算止住了,但皈依的決心卻發生動搖。我覺得我和老太太們是同路不同志啊!我再也沒有力氣繞下去,偷偷溜回了宿舍,向朋友模仿老太太念佛的腔調,肚子都笑痛了。待我收住笑,朋友說,「你今天還不如我這個沒去念佛的。我讀完凈空法師寫的《佛法與人生》,根有收穫,我決定皈依。」什麼?你信了?我問。朋友說,「我不管什麼三世報應、六道輪迴,我只認凈空法師在這本小冊子里講的佛教,第一,它是一種教育,而不是宗教;第二,它教人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這正是我在做人中所追求的。」可是,不相信三世報應,六道輪迴就不是佛教,我說。「我不管,我就認那幾條。你呀,想得太多。」朋友說。
但是,為了慎重起見,作出決定之前我們還是找住在我們對面的了我法師交談了一次。我全盤托出了自己的「保留」,我說我不同意把人生說成全是苦,我認為人生是苦樂相依。了我法師要我從無常上去理解,我表示同意,我批評佛教的出世消息,了我法師對我宣講普度眾生是大乘佛教的宗旨,並不是不要世間關懷,月照法師開示中專有一講「建設人間凈土」,實際上也回答了這個問題。還有一個更根本的問題一時無法解決,我不能同意「一切惟心造」,我只能把它理解為一種想像或境界。對此,了我法師說了十六個字,關於極樂世界,是「生則必生,去實不去」;關於「空」,是「心在空中,行在有中」,朦朦朧朧,好像有所領悟,想到了「天人合一」,還想到莊子的《逍遙遊》和《養生主》。但還須好好研究研究。我用了「研究」這個詞,足見我的凡俗,不少學佛的人告訴我,讀經不能用一般的思維方法。可是我改不了,這就是經書里所講的「所見障」吧?我為自己知識見解所阻礙。慢慢排除吧!倘若最後也排除不了,信仰自由,入黨還興退黨呢!
這裡有黃巢墓,號稱殺人八百萬的唐代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雪竇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據說是走投無路才放下屠刀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蔣介石家族與雪竇寺緣分深遠,留下不少故https://read.99csw.com事。
我可能永遠達不到那些和尚們的境界,但是我願意追隨、學習。
皈依的儀式莊嚴隆重,我和朋友都流了淚。此時此刻也對弘一法師圓寂前寫下的「悲欣交集」有點兒體會。但是,我怎麼能與弘一法師相比呢?他那麼決斷而徹底地出家了,我卻連五戒都不敢受。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酒,按說沒有什麼難做的。我氣壯如牛,膽小如鼠,到現在,硬是一條魚一隻雞也不曾殺過,不敢。一面對小動物的眼睛,就心悸,彷彿看到一個和我一樣的靈魂在審視著我。但是對看不見眼睛的生命我是敢殺的,如蚊、蠅、蟑螂,我則必殺無疑,我能容忍蚊子吸血,不能容忍它的嗡嗡哼哼,還讓我癢得又抓又撓,洋相百出。蒼蠅若不傳播細菌,我殺它幹麼?可是它能改嗎?我知道佛可以以身飼虎,我不能。倘若那虎佛性全滅,不知反悔,害人無已,我也不反對把它殺了。至少我會去研究如何打個籠子或紮起笆籬,限制它的自由,我不是佛。還有對於飲酒,我也保留。我不是酒鬼,平時滴酒不沾,也不藏酒。但是逢年過節,親友相聚,三杯兩杯淡酒,平添無窮樂趣,我不敢放棄,我認為既然佛教也說「人身難得」。既生而為人,還是要將人生過得有聲有色。我聽見月照法師的開導,「夫戒者,生善滅惡之根本,超凡入聖之種子。才登戒品,便絕輪迴……你們能以教奉行嗎?」我聽見旁邊的朋友輕輕地回答:能。我只閉嘴不語。心想,我不會變成魯智深的。事後我得知,朋友也只受了三戒,身為家庭主婦,魚是要殺的,所以殺戒未受,酒也略有保留。
但是,以後的幾天活動,我沒有再笑,而是很快進入了「角色」。雖然有「手冊」在手,因為不熟悉,加上參加者多為寧波人,語音特別,我幾乎完全不知道人們念的是什麼,唱的是什麼,惟一聽得明白的是「南無阿彌陀佛」。可是此情此境,語言和書本對我都不重要,心裏自有一片莊嚴、寧靜、融和的境界。梵樂像一股暖流,注入我的血脈,我一次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淚。而且並沒有喪失理智。我明白每一次流淚的緣由——
為此我不能不欽佩我所認識的和尚和居士們。我確實認識了一些真正信佛的人,我的決定皈依與他們不無關係。記得幾年前,我就對研究佛學的朋友說,想去寺院住一陣,分享僧尼們的凈土。他勸我別去,說你會失望的,如今已是到處無凈土。幾十年對宗教的極左作法加上近來的商品世界的衝擊,真和尚真尼姑已經不多,有的把出家變成職業了。要不是遇到了幾位學佛的大學生,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感到了純凈,我就不敢到雪竇寺去,害怕讀佛經所得到的境界被破壞了。待到見到和尚,我更感到真正的信仰還是有的。
總記住一句話:修行就是修正行為。所以總能發現自己的行為應該修正之處。比如私心雜念太多,火氣太大,能負重而不能忍辱,等等。便時時警惕,別再重蹈覆轍。結果,笑的時候比以前更多,焦躁上火的時候大大減少。眉心處兩道平添「英氣」的豎紋,漸漸地淡了。二十多天來,心無旁騖,只讀經書,雖然仍表現出書生的迂腐,但我對自己的選擇是認真的。我一定要弄懂自己不明白的問題,不能趕時髦,隨大流。
如今都成風景了。風景之中又有一道風景無形地顯示出來,那就是使這些風景不斷改變意義和形態的「天翻地覆」。
七天的功課是一樣的。早上四點起床,五點上早課,念經、拜佛、持名念佛,一天四場。一百多人站滿了大殿,我和朋友緊挨著站在最後面。頭天晚上起香、凈壇,全體人員都五體投地,向佛頂禮,只有我和朋友直挺挺地站著,只雙手合十表示尊敬。覺得很刺目,所以第二天沒經過商量,我們就齊齊地跪下了。但是剛剛以頭觸坐墊,我就笑了,想起了我倆的過去。誰能想到幾十年以後我們會來到這裏,跪在這裏?要不是膝頭鑽心的疼痛,我寧可相信,跪著的不是我。難道,這就是宿命?
改革開放帶來的喜悅慢慢消失,憂慮和焦躁卻步步進逼。人似乎永遠被惡魔蠱惑,做惡魔的奴隸。不可否認今天比昨天好了些,可是明天比今天更好的保證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