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天津小洋樓的價值

天津小洋樓的價值

作者:馮驥才
天下任何名城的魅力,首先都來自它獨有的建築美。這些風格獨特的建築,是城市情感與精靈的化身,是一方水土無可替代的人文創造,是它獨自歷史生活的紀念碑。據此而言,津地者,小洋樓是也。
然而,本世紀20年代以來,政局多變,各種身份顯要或特殊的人物,從各地來到天津租界這塊「超然世外」的空間里建造住宅別墅。這些延續著租界風格建造的小洋樓卻不再嚴格遵循外來的樣式規範,而是依從它們中國主人的口味與習慣,並信由中國的設計師們隨心所欲地改造,致使各國租界晚期建築彼此之間的區別變得模糊。一種津地所獨有的小洋樓風情便悄然形成。
對於歷史遺物,你從歷史角度研究它,就會認識到它的歷史價值;你從文化角度觀察它,就會發現它的文化價值;你從審美角度端詳它,還會找到它獨有的審美價值。
歷史屬於過去,也屬於將來;小洋樓既屬於歷史,更屬於未來。無論其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乃至旅遊的價值,都會在未來源源不斷地顯示出來,並作用深遠,無可估量。歷史的價值在文化中發酵;文化的價值在未來發酵。一旦發酵,則是必成意蘊無窮之好酒也。於是,這裏要再次提及我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小洋樓中最深厚的價值,還是它的文化價值。從它昔日的社會身份來看,它屬於上層社會所擁有。由於小洋樓的地帶——租界的權力獨立於皇權之外,它便成了中國政治生活中一個優越的、神秘的、深邃難測的空間,重大事件的後台,世外桃源與世間桃源;那read•99csw•com些形形色|色特殊人物的種種幕後與隱私,填滿了這裏的各種各樣曲折而美麗的建築里。這些在今天看來只不過是千奇百怪的房屋,其中許多都是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棋子。不管是事件遺址,還是那些名人宅邸。然而至今我們對它們卻是所知甚微。如果誰能叫這些小洋樓開口說話,說不定近代史的一些段落要重新改寫。可是如果它們閉口不語,你可以走進這些樓里去用心傾聽——
這價值就是財富,歷史留下來的財富。
津地小洋樓的歷史與文化脈絡縱橫交錯,寵雜繁冗。為了使讀者讀來明了,本圖集的編排方式是:文章方面從歷史源流做縱向闡述,圖片方面從建築類別做橫向展示。故此,分做上下兩集。上集為公共建築,包括行政、金融、工商、教育、宗教等方面;下集為住宅,即名宅與民居。所謂名宅,一是名人故居,二是要人住所,三是建築奇品。上下兩集都有大量的各類建築細部的展現,力圖顯示津地小洋樓之絢麗多姿和無窮精華是也。倘若讀者為此感到驚異,乃至自豪,並視小洋樓為珍寶,編者便心滿意足了。
每一代人都有一個神聖的使命,就是把前人的創造留給後人。
比如你仔細觀察19世紀末的小洋樓,也就是西方人在天津最早修建的那批房子——比如望海樓教堂、紫竹林教堂、大清郵局等,就會發現,其中不少建築在風格上具有中西相雜的成分。但這決不表明天津本土對外來文化的主動迎取與接受,而是說明當時(即早期)西方入侵勢力的有限。因https://read.99csw•com而使得承建這些房屋的中國人,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審美習慣表現出來。可是到了1900年前後,西方勢力急劇加強,這一階段興建於租界的房屋,則聽命於它們那些唯我獨尊的洋主人,一概是各國建築的原樣照搬了。
在考察與拍攝中,深感津地小洋樓的浩瀚豐富,精美非常。此地人生活其中,往往對小洋樓熟視無睹,便編者相信讀者看過此圖集,一定會如對他鄉!單一扇門,一根柱,一面牆飾或一個迷人的樓頂,就極盡華美,千姿萬態,絕無雷同。小洋樓的歷史不是一個悲劇的歷史嗎?哪來這樣的創造的想像與激|情?為此,學者們另有深思。小洋樓的文化,由於過去為種種偏執與淺薄之觀念所囿,學術界涉及甚微。此次研究文章應是期待已久的學術收穫。
大眾俗稱之為小洋樓。
一百年來,天津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入口」。一個是傳統入口——從三岔口下船,舉足就邁入了北方平原那種彼此大同小異的老城文化里;另一個是近代入口——由老龍頭車站下車,一過金鋼橋,滿眼外來建築,突兀奇異,恍如異國,這便是天津最具特色、最奪目的文化風光了。
刻下,此地文化人正是從這一認識出發,在《天津老房子·舊城遺韻》圖集出版之後,再次組織歷史、文化、建築、博物館等界學者,對現存小洋樓做全面和徹底考察,同樣是穿街入巷,足跡遍及城區。並將重要建築甄選列表,然後邀集本地攝影名家四十餘人,有序地展開拍攝。歷經秋露春風,夏暑冬寒,前後整整read•99csw•com一年。攝影家們為攝取一幀精美照片。伺得最佳光線,常常一連多日守候景物面前,方有所獲;若不能滿意,復再返工;此中辛苦,不想亦知。今秋收尾算來,總共攝取照片一萬五千余幀!這足以表現此地攝影家的文化意識與責任精神。對於文化,我喜歡責任二字;肩負責任之作,要比那種訴說一己悲歡的小東西的分量重得多,也高遠遼闊得多。但這次遺憾的是,圖集篇幅有限,載入者不足十分之一,割愛甚巨。然而能夠有如是規模,記錄歷史,展示文化,亦當感到高興!文化人的幸福之一,常常是被自己的一種奉獻行為而感動。
通常人們認為歷史遺產的價值主要是歷史價值,又認為歷史價值只屬於過去。其實歷史的價值是一種被認識的價值。而對歷史的認識都是為了現實與未來。那麼歷史價值最終是一種現實價值和未來價值。
丁丑年深秋日于醒夜軒
前年冬日一個聚會上,一位年輕幹練的企業界人士到我面前,說他對我保護城市歷史文化的主張頗為贊同,他深知我乃一介書生,編輯出版這樣昂貴的圖書如舉千鈞之鼎,便主動提出襄助於我。此圖集便是他實踐自己諾言的結果。倘沒有這位泰豐集團總裁馮兆一先生及其各界知己,尤其是副市長王德惠先生的全力支持,讀者至今只能在報端去聽我那些無力的文字呼籲而已。
一方面是入侵者的文化強加,一方面是對隨之而來的外來文化的改造。這表現了本土文化雄厚強勁的背景與巨大的融合力。從歷史角https://read.99csw.com度看。天津小洋樓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證據;從文化角度看,它卻是本土文化一個奇異的創造。進而說,是在被動歷史背景下主動的文化創造。正是這一創造,使獨特的歷史被獨特的文化記載下來。因此說,小洋樓是天津城市標誌性的文化財富。
它突出的代表是俗稱五大道的街區。低矮的尺度宜人的樓房與花木掩映的庭園,在蔭影重重中構成幽靜和舒適的環境。嚴實而不透空的圍牆增添了這些住宅的安全感與私秘性。這一切顯然都是那些莫測高深的房屋主人所必需。至於建築樣式的千形萬狀和異國情調,則是為了滿足那個時代對外來文化的好奇與奢侈。於是外來文化被改造和中和,成為近代天津城市歷史文化的一個象徵。
於是,各個租界的建築都成了不同佔領國的象徵。舊中街(今解放路)由於串連式地穿過幾個租界,街兩旁的建築便分段呈現出法、英、德等幾個國家不同的面貌來。這些建築就一下子把西方建築史的不同國家與不同時代的風格琳琅滿目地推入津門,這便是天津小洋樓又別稱「萬國建築博覽會」的由來。
然而,只有文化上的蠢人才會把這苦果摘掉,一扔了事;或者當做一個歷史的蒙羞的私生子,棄之便罷。我們可以否定某一歷史,卻不能因此鏟掉這歷史的依據。何況作為歷史的遺存,它不單是確鑿的物證,還有更廣泛的價值。
事物的文化價值大多是在它成為過去時才表現出來的。事物在成為歷史時不是變小,而是變大了。這因為事物的文化價值遠遠大於它的本身。
馮驥才(1942~),浙江慈溪人,作家。著有小說《義和拳》、《三寸金蓮》,散文集《珍珠鳥》等。https://read.99csw.com
小洋樓不僅僅是指一座一座舶來的建築樣式,更是對這獨特的城市景觀的一種總稱。
然而從支持者身上,我欣喜地看到他們對小洋樓文化價值的認同。一旦文化人的深謀遠慮轉化為漸漸寬泛的社會呼應,清明的文明之光便由地平線升起。城市的歷史文化形成於過去,認識于現在,施惠于未來。我想,當後人流連於歷史文化空間之中,一定會稱讚我們這代人文化的遠見。
歷史建築所保留的是一種歷史空間。由於這空間猶存,歷史就變得不容置疑。徜徉其間,歷史好像忽然被有血有肉地放大了。過往的生活形態彷彿隨時都能被召喚回來。那些在史書中空洞的敘述,到了這裏便全都神奇又豐盈地復活。你會從發現到一些獨特的細節中,一下子感受到逝去已久的歷史人物的某種個性。甚至連昔日的精神也能實實在在地觸摸到呢。歷史遺物並非歷史的遺骸,而作為歷史的生命而存在。
它與老城那邊的景觀遙遙相對,看上去格格不入,甚至有點勢不兩立。於是,此地非同尋常的歷史就被這種建築格局鮮明地勾勒出來了。如果你略通一點中國近代史,粗知九個國家曾經在這裏爭相佔地、開闢租界的經過,特別是讀過英國人馬克里希寫于義和團運動期間的《天津租界被圍記》,就會明白這小洋樓絕非天津城市發展的歷史延續,其中更沒有任何文脈上衍傳的必然。小洋樓是一種政治強加,也是一種文化強加。它是中國近代史和東西方關係史上的一個悲劇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