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養的鵝是馴化的雁

家養的鵝是馴化的雁

作者:丁丁
「生命科學是一座雄偉華麗的殿堂,但是到達它的必經之路是一間又長又可怕的『廚房』。」以前看過貝爾納的這句話,但直到看到劉暘的這段話,才算是真切地體會到「廚房」二字的含義。

1

「今日的醫學知識,包括血液循環、麻醉技術和心臟手術等等,無不是從剖開動物身體開始的。中學生物課本中這樣描述經典而簡單的巴普洛夫條件反射試驗:給狗餵食的同時總是搖鈴,將來脫離食物只搖鈴的時候,狗嘴就會分泌唾液,於是條件反射被人為建立起來。看著這段話,我眼前出現了長鬍子的巴普洛夫爺爺一手搖著鈴鐺一手扒開一張大嘴的歡愉景象。然而多年後,我卻看到了那張大嘴的真實照片——唾液腺被外接到一根管子,而管子再通過外科手術固定在狗的臉側,這隻狗就是戴著這樣的裝置期待著鈴聲響起,並將自己的唾液徒勞地貢read•99csw.com獻給一根冰涼的管子。」
那麼,趁我們還活在這個豐腴多姿的世界里的時候,了解奇妙的大自然,了解動物植物,這也是走向美好生活的一大步。

3

當然,比起常人,博物學的人更能從常見的場景里剝繭抽絲,找到樂趣。所以在閱讀《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時,不時被作者的筆觸打動。正如同鄭也夫教授在序里說,優秀的科普作品不是將人文知識做包裝,而是將科學與人文對接,將二者互為融合,在更廣博的,甚至嶄新的維度上思考。
你寫PPT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你看報表時,白馬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你擠進地鐵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雲端;你在會議中吵架時,尼泊爾的背包客一起在火堆旁端起酒杯……
這是一個在網上頗流行的攪得人心痒痒的段子,如果正處在被https://read•99csw.com煽動的年紀,恐怕會檢討自己到底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可到了已經開始對人生有所思考和反省的年紀的人,卻會在自己現有的生活里找出和這些差不多的樂趣。
《誰為我們而死》里,劉暘寫到了實驗室動物,寫到中學生物課本上「巴普洛夫條件反射試驗」,老實說,我跟她的以為是一樣的。可事實卻是:
在熱播的一部表現遠征軍在西南邊陲抗戰的影片中,那些漫山遍野的開著小白花的草叢,無疑是最大的穿幫鏡頭。因為在六十多年前,這些紫色莖稈的小草都還只是剛剛從墨西哥跑到夏威夷的海灘上曬太陽,怎麼可能搞起了穿越?
四位作者是生物學專業人士,加上他們深厚的文字功底,在書里將我們常見的植物動物的事情娓娓道來,專業和人文知識的魅力,讓你有哭有笑有感嘆有惆悵。看完或許你也會勵志做一個博物學者,不一定要念別處的斑斕風景,而是https://read.99csw.com探索這常常被自己忽略的當下世界。
「我國新疆有種塔城鵝,也來自灰雁,至今仍然保留半野生的特徵——早上自行飛出去覓食,傍晚再返回鵝圈。即便我們身邊的鴻雁鵝,偶爾也會有一兩個異類——幾個月前,北京昌平一個人被天上掉下來的「大雁」砸傷,而照片上那隻暈乎乎的「大雁」額頭上赫然長著一個肉瘤,顯然也不是剛剛撞出來的包。」
《問大雁情為何物》里寫雁的時候說到鵝:「馴化的雁,我們稱之為鵝,但我國的鵝大都是由鴻雁馴化來的,而歐洲鵝則主要是灰雁的後代。中國鵝還有一個獨特的標誌,就是額頭上的那個肉瘤,這是所有雁和其他的鵝中不曾有的。」後面還跟插了讓人忍俊不禁的一段:

4

對許多人來說,科學就像一枚枚難以開啟的堅果,雖味美卻不易入口;我們希望自己能夠像松鼠一樣,打開科學的堅硬外殼,將有營養的果仁剝出來,幫助人們領略科學之美妙。read.99csw.com
張勁碩的研究對象是蝙蝠,書里收錄的這10篇文章,除了寫蝙蝠外,還有寫以蟲為食的植物,寫狼、雪豹、大猩猩,寫動物語言體系、動物智商。當然,還有那篇妙趣橫生的《有一百種動物,就可能有一百種尾巴》。
這是史軍《綠色頑主和超級雜草》的開頭,不由讓人想起《法證先鋒3》里地理生物知識豐富的保哥。史軍還寫到全球變暖對植物帶來什麼、雅長地區的蘭花、端午節包粽子的葉子們……而對我來說,最吃驚的是,我們吃到的草莓根本不是草莓結的果實,而是一個膨大的花托。
王冬(筆名瘦駝)在《半夜雞不叫》里寫雞:「如果公雞發現的不過是些米粒——米粒對雞的吸引力並不是很大——它的呼喚頻率便會較低。」一直以為給雞吃米是一種犒賞,原來是個誤會。

2

https://read.99csw.com
請看你身上的印記:牛痘、百日咳、白喉……為了這些疫苗,不知有多少動物倒在了實驗台的血泊之中,它們的生命軌跡看似與你的並無相逢,其實你身上這顆痘早在百年之前便和它們的命交織在一起。
周雲蓬說:人是大自然孕育出的白細胞,那些有關人的自然災害是大自然的自我免疫、放療、化療。但大自然有時候也是無能為力的,它有屬於它自身的無法超越的生老病死。
醫學上必要的活體實驗和對動物實驗的倫理困惑,一直有爭論和交鋒,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完美的解決方式。而當我們了解了這些知識,就會心懷一份尊崇和感恩之心。
而寫蟑螂,更讓人叫絕,一句話:「誕生於恐龍之前,又不為人知。」從3億年前就存在的蟑螂,「在我們地球表面的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裡目睹了恐龍的出現、繁盛,目睹了白堊紀的大滅絕,目睹了冰川的來了又回,目睹了第一個猿人的站立,目睹了第一次的鑽木燧火,目睹了核爆的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