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走進古人的生態智慧

走進古人的生態智慧

作者:楊華
其實,除了豐富的生態保護思想,古人還進行了大量實踐:循環利用、輪耕休作、禁食奇禽異獸、維護生物多樣性……人與自然的關係,在中國古代是如此親近而健康。
另外,還有一種輪作制度,即在同一土地上每年按次序輪流種植一定的作物,以此調劑恢復地力。《呂氏春秋》說「今茲美禾,來茲美麥」;《管子·治國篇》有「四種而五獲」;《荀子·富國篇》有「一歲而再獲之」等。這些指的就是這種換茬或倒茬的辦法。
《漢書·貨殖傳》謂:草木未落,斧斤不入于山林;豺獺未祭,罝網不佈於野澤;鷹隼未擊,矰弋不施於徯隧。這也是要求人們「順時而取物」,按照四季的循環規律和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加以採獲。
中國古人向來尊重自然,形成了「敬天畏天」、「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這種思想承認人類與自然合為一體,承認人類社會是自然這個大生態系統中的子系統,與西方將人與自然對立的「天人二分法」截然不同。

蓄養地力的「綠色」耕種法

上古時期,人們把耕地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休耕,其他兩部分耕種,這樣三塊土地每年輪流耕作、輪流休耕,十分有利於地力的恢復。
中國古代有專門記載天時規律的文獻,叫https://read.99csw.com做「月令」,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例如《禮記·月令》篇的第一部分,詳述了正月的日月星辰變化、動植物物候特徵,由之引申出人們在這個月應當做什麼事、禁忌做什麼事,等等。在今天看來,其中不乏迷信的內容,但合理的成分也極明顯,例如,為了不影響動植物的繁殖,春天禁止獵殺幼小動物、雌性動物,禁止採伐林木,禁止大興土木,要掩埋露野的腐屍以防瘟疫傳染……這些規定在今天看來仍然是必要的。

順應天時,尊自然節律而行

到南北朝時期,農民開始將糧、豆、瓜、菜等作物進行套種、間種、連作和輪作,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時人還發明了把豆科作物當做綠肥進行輪作以翻壓肥田的方法,《齊民要術》稱之為「美田之法」。此後歷代農民都廣泛採用綠肥種植技術,明清時期將綠肥與糧棉進行間作或套種,綠肥的種類已達十多種。
漢武帝時期,主管農業的農學家趙過發明了「代田法」,即在每畝地上挖三條溝,每條溝旁各有一條壟。作物種在溝中,壟和溝每年互換位置,今年的壟變為明年的溝,今年的溝變為明年的壟,這樣能夠保持地力不致衰竭,而又每年都可利https://read•99csw•com用,不必整塊土地休耕。
摘自《光明日報》2012年4月4日
種種記載告訴我們:儒家強調「使民以時」,即不因徵發民力而耽誤農時,影響耕作;道家提倡「有法無法,因時為業」,老子強調「動善時」,莊子強調「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墨家「順四時而行」;陰陽家「順時而發」……總體而言,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都十分重視時令變化,並將根據時令變化而形成的生產生活節奏納入其統治方略之中,作為經濟可持續發展、國運長久的重要手段。
在《呂氏春秋》里,記載了上古葛天氏部族提著牛尾踏足而跳的八支歌舞名稱:「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萬物之極。」可見,敬畏天地的思想很早已形成。
宋明以來,宗族觀念加強,各地設立祠堂、宗廟、族墓,與之相關的公共水源、一草一木,也都受到各家族的保護。如福建南靖縣和溪樂土村客家人黃氏家族,將村周兩千多畝山林定為風水林,現還有三百多畝保存完好,成為罕見的原始森林景觀,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read.99csw.com護區。隨著人口壓力不斷增加,明清時期,森林面積逐漸減少,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現象加劇,主政者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出台了很多強化植樹造林的措施。雍正四年,官員朱軾呈《請定考核以專責成疏》,請求頒布法令,將農民植樹作為官吏考核的指標,其他如楊永斌的《勸民種植講學疏》、楊景仁的《備雜糧》等等,十分常見。乾隆三十七年的《捐栽蘆葦樹木議敘》中,確定了將植樹與官吏考核相結合的原則,雍正朝更是提倡百姓栽種蘆葦,生態意義更加明確。

「蔭不折枝」,護林造林

不僅學者們強調「取之有度」、「用而不匱」,農民們更是深知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在生產中進行了很多與今天可持續發展觀點相契合的「綠色」實踐。
什麼是「天時」?即四季變化、晝夜長短、作物生長快慢、日月星辰移位等種種規律。人們根據「天時」來安排農業生產、生活節奏、社會事務,這叫做「奉天時」。
一方面,它根據等級分配資源,限制了對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無限浪費,用一定的社會規範限制了人們的私慾膨脹;另一方面,「禮尚質」,以少為尊、以素為貴的原則,客觀上引導人們崇儉去奢。一般而言,禮制規定以高大華美、豐厚多文為尊,read•99csw•com但是禮也常常以少小簡素為尊,即地位愈高,其物質配給愈是質樸簡略。例如,《禮記·禮器》里寫道:禮「有以素為貴者……大圭不琢,大羹不和,大路素而越席,犧尊疏布鼏,椫杓,此以素為貴也」。
追求奢侈、鋪張浪費被認為是違禮的行為,受到輿論譴責和禮法懲處。齊相管仲雖然有「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偉業,但是他生活奢侈,「鏤簋朱紘,山節藻梲」,仍然受到譴責。唐中宗之女安樂公主生活奢靡,她命人用百種鳥羽織成毛裙,又集百獸之毛做成韉面(馬鞍的墊子)。韋皇後為了與之攀比,又集百鳥之羽織成韉面。自此之後,「百官之家多效之。江嶺奇禽異獸毛羽,采之殆盡」。動物飽受其害。開元初年,名相姚崇、宋璟屢次進諫,批評其奢靡之風,「玄宗悉命宮中出奇服,焚之於殿廷,不許士庶服錦繡珠翠之服」。漸漸平息了這股采捕珍禽異獸的惡習。
這些寶貴「遺產」已經觸及了生態倫理的根本實質,如果能夠深入挖掘、詮釋轉化,不失為改善當今人地關係、緩解生態危機的智慧源泉,也是我們在思想上克服「人類中心主義」,重回「敬畏自然」之境的一條通路。

「中和有度」的禮制規定

既然要「以人合天」,人類就不能違反自然界的運九_九_藏_書行規律,而是要「順應天時」。
這種崇儉去奢的觀念,在中國歷代得到了繼承和發揚。《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成為中國民間婦孺皆知的生活信條。這樣的生活習慣,客觀上減少了物質資源的浪費性消耗,保護了生態平衡。
古人很了解保護森林、植樹造林的重要性,有「食不毀器,蔭不折枝」的說法。
禮制是儒家最重要的文化主張和政治主張,它規定飲食、輿服、宮室、車旗、畜聚均有度有制,不得逾越。其負面作用是阻礙個人平等、個人自由的發展,但對資源保護卻有很大的正麵價值。
中國農業以精耕細作聞名世界。可過度開墾很容易耗盡地力,為此,古人發明了一些既能蓄養地力又能增產增收的「綠色」耕種方法。
歷代皇家苑囿和皇家陵寢也是護林造林的重要場所。這些禁苑面積極大,裏面的一草一木都嚴禁砍伐採獲,無疑成了中國古代的生態保護區。
早在先秦時期,各國統治者興修水利的同時,就在河堤兩岸種植樹木以防水土流失。管子曾號召在堤防邊的坡地上植樹種草,《呂氏春秋》也記載了類似的護堤經驗。宋明以來,江淮大興圩田,農民在圩區廣植樹木聚沙固堤,形成了「湖岸人家榆柳行,風颭低昂似迎客」的動人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