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波爾和《超標準人》

波爾和《超標準人》

作者:吳定柏
羅傑作為電子人,體內的機械裝置時而會出故障。第一次是錯把凱門的一個舉動看作進攻,故而在「自衛」時誤傷了凱門的手臂。第二次麻煩更大。他當時在沙暴中走了很久,能量耗盡,不得不在地上爬行,神經因此發生錯亂。當他發現凱門和布蘭德利時,沒想到他們是來營救他,反而判斷他們為殺手。幸虧他的潛意識預先向布蘭德利發出警告,這才使布蘭德利避開他的攻擊,並制服了他。兩人將羅傑拖回營地,給他補足能量,他這才恢復了知覺。
他們三人在火星上著陸之後,凱門和布蘭德利迫不及待地要美美睡上一覺,而羅傑則獨自一人在火星上散步,頗感悠閑。在地球上,他雖是名人,卻沒有真正的友誼和愛情,深感孤獨。他想起了不久將來火星的蘇麗,夢想著與她一起在火星上生活。
波爾(Frederik Pohl)1919年11月26日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父親是機械產品推銷員,母親當過秘書。他8歲才進小學,11歲卻已與科幻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未來曾是這樣》(1978)里,波爾回憶道:「1930年,我偶然看到一本科學奇妙故事季刊,封面上是個長著綠色鱗片的怪物。我打開雜誌一讀,無葯可治的『病毒』就鑽入了我的血管。」科幻里的繁榮世界與當時美國大蕭條的可怕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於是,波爾一頭栽入科幻海洋里,成了一位忠實熱忱的科幻迷。
總統選擇火星作為太空殖民的目標是有據可循的,早在1877年,義大利天文學家斯基帕雷利就已從天文望遠鏡里發現了火星表面縱橫的線條,他使用了一個與英文「運河」近似的單詞。后又九九藏書有人證認那是智能生物開鑿的。於是,百余年來,人們一直相信火星上有生命,火星就成了人類太空殖民的首要目標。然而,火星引力比地球小,空氣也更稀薄,陽光充足卻不暖和,輻射卻格外強烈。顯然,執行「超標準人計劃」的關鍵是採用電子、機械、外科手術等手段改造宇航員部分生理功能,使他們成為電子人,適合在火星上長期生活和工作。
在羅傑等待出發的日子里,美國內外交困。在國內,洪水泛濫,火山爆發,災禍不斷,人們不敢面對現實,紛紛自尋出路,專註個人蠅頭小利,在國外,一個新的國家——新亞洲誕生了,並向美國海港實施核封鎖。羅傑躺在研究中心,兩耳不聞窗外事,常和護士蘇麗在一起消磨時光。蘇麗實際上是位上校,受命前來穩定羅傑的情緒,這才成了羅傑的護士。她染了頭髮,配了無形眼鏡,外表與多蘿西極為相似,羅傑常把她當成多蘿西。蘇麗心情開朗,思想開放,用吉他等音樂來恢復羅傑作為男子漢的信心。當吉他被電腦連接器控制后,樂聲重新給羅傑帶來了陽剛之氣。
羅傑睜眼一看,發現意中人蘇麗就在身旁。他們相親相愛,決定留在火星上安居樂業。也許羅傑早先存入冷凍精|液庫的精|子,會使蘇麗懷孕。也許征服火星的新人就從這裏開始。
維爾死後,他妻子獲得大額賠償,成了富婆,而羅傑卻成了他的替補。在俄克拉荷馬平原的白色樓房裡,羅傑出席了討論維爾死亡事件的重要會議。在會上,他清楚地覺察到研究中心根本不關心電子人的人性,而只強調電子人的機械功能。他雖然膽顫心驚,卻不敢臨陣脫逃。研究中心從九九藏書維爾死亡事件中吸取了教訓,對羅傑的改造進行得徹底、迅速而成功。羅傑的蝙蝠耳朵是光感受器,黑色大翅膀是太陽能轉化器,而植入大腦中的計算機則能顯示人體各項功能的指數。他的自然肢體、呼吸系統和感官系統都由相應的機械進行輔助。羅傑成了電子人,即將飛往火星。總統親自前來看望他,向他闡述火星之行對人類的未來的重大意義。
《超標準人》(Man Plus)是波爾的力作之一,生動地演示了電子人(Cyborg)這個獨特的科幻機制。這部長篇小說不僅蘊含著許多裹著糖衣的「科學知識」,而且深刻地揭示了人際關係和開拓宇宙的複雜性。
當研究中心宣布羅傑、布蘭德利和凱門神父組成火星登陸小組時,凱門情緒沮喪,因為這將推遲他與戀人的婚期。雖然兩位戀人信誓旦旦,但是對未來卻沒有信心。布蘭德利剛聽到這個消息時,驚惶失措,怕送命,怕失去多蘿西。但他轉而一想,也許自己命大,將來還會出名發財,讓更漂亮的女子傾心,也就得意起來。地球向火星派遣的是三種不同的殖民者。一是電子人,他們將長駐火星;二是沒有經過生理改造的普通人,他們將協助電子人開展工作,然後定期返回地球;三是機器人,將永遠在火星上工作。羅傑是電子人,凱門和布蘭德利是普通人,他們攜帶機器人一起飛向火星。
但這些鼓勵的話並沒使羅傑感到振奮,為了完成這項使命,他發現自己已經失去了做丈夫的能力。負責改造他身體的布蘭德利醫生雖是羅傑的朋友,卻與羅傑的妻子多蘿西私通,在改造羅傑的感官系統時有意閹割了羅傑。羅傑雖然仍然https://read•99csw•com愛戀著妻子,希望她回心轉意,但是冷酷的現實破碎了他的夢幻,他們之間已經沒有愛情可言。
中學時,他參加了由根斯巴克主編的《驚異的故事》所組織的科幻迷團體——「科幻軍團」,會員編號為490。當他第一次參加布魯克林地區的小組活動時,發現自己是8位出席者中年齡最小的。1936年,他和其他幾位紐約科幻迷乘火車到費城與當地的幾位科幻迷聚會,雖然與會者只有9人,但是人們喜歡稱此為世界上真正的首屆科幻大會。到1937年,儘管紐約已經發展了6個科幻迷組織,波爾等15人仍然自立門戶,組織了美國科幻史上著名的科幻迷團體「未來的信徒」。他們中的阿西莫夫、梅瑞爾、奈特、布利什和渥爾漢姆後來都成了美國科幻的中堅分子。1939年,世界博覽會在紐約舉行,科幻迷抓住了這個旅遊觀光機會,7月4日在曼哈頓的「大篷車會堂」組織了有六百多人參加的世界性科幻大會,這就是科幻史上的第一屆世界科幻大會(Worldcon)。波爾是以嘉賓身份出席這次大會的。
波爾的作品主要探討人口過剩、低溫生命維持法、穹形的未來城市、太空探險、電子人、量子力學等主題,表現了他對人類命運和開拓宇宙的深切關注。
弗蘭德里克·波爾的作品很少被譯成中文,但是對於中國科幻界來說,他卻是大家最為熟悉的美國科幻作家,因為他為發展科幻和促進交流,曾先後兩次來中國參加科幻活動。凡與他接觸過的人,都永遠不會忘記他那高高的個兒,低低的嗓音,談起科幻如數家珍的模樣。

《超標準人》故事梗概

read.99csw.com
波爾19歲起就擔任了科幻小說的編輯。他一邊編輯,一邊學習寫作。1943年4月至1945年11月,他應徵入伍,在歐洲的二戰戰場服役。退伍后,波爾又成為一些年輕作家的代理人,為他們的作品尋找最好的買家,這些作家中就有阿西莫夫。由於波爾對科幻出版機制了如指掌,所以不少作家樂意將手稿通過波爾賣給出版商,波爾從中獲10%的酬勞費。50至60年代,波爾又轉入編輯工作,主編《銀河》《假如》這兩種科幻雜誌,他的編輯方針對美國60年代的科幻創作起了主導作用,故而他榮獲1966、1967和1968三年「國際科幻成就獎」。他成了科幻界的名人,1974-76年擔任了美國科幻作家協會主席,1980-82年擔任世界科幻協會主席。在美國,波爾無疑是位科幻元老和活科幻字典。他還是科幻使者,周遊列國,在國內外250多所大學作過演講,出席過四百多檔電台、電視台節目,傳播科幻,贏得了崇高的國際聲譽。
羅傑·托拉威是位了不起的宇航員,他曾先後五次執行太空飛行任務,甚至成功地拯救了因飛船發生故障而被困在天上的俄國宇航員。但當國內危機四伏時,太空規劃受到牽制,羅傑的生活也就變得單調乏味。不久,羅傑聽了德夏廷總統關於「超標準人計劃」的講話,情緒頗為激動。總統認為,由於全球電腦化的進程增加了核戰爭的可能性,人類生存的機會越來越小,前景不堪展望。故而必須飛往火星去建立殖民地,來滿足人類開發,探險和科技發展的種種需要,來保持和發展人類的生存空間。
羅傑的朋友維爾·哈特奈特是第一位入選改造的九_九_藏_書宇航員。維爾37歲,有妻室兒女,還是位英俊的交誼舞高手。研究中心曾向他保證,將他從人改造成「火星人」的措施是臨時性的。然而,經過改造,維爾已經面目全非:雙眼換上了紅色滾動的球體,鼻內長滿了羽毛般的濃毛,皮膚也換上了沒有氣孔和汗毛的塑料,還調整了不少內臟器官。考慮到火星的強烈輻射和缺水少食的情況,這一切都是必要的,他必須依靠很少的氧氣和食物維持生命。可是,在羅傑的眼裡,維爾簡直成了面目猙獰的妖怪。維爾內心萬分痛苦。當研究中心往他的大腦輸入過量的信息后,他因腦溢血而喪命。
波爾創作初期,作品都署筆名,直到1953年才開始啟用真名。他的早期創作成就主要是諷刺性短篇小說,而長篇大多與人合著,如《太空商人)(1952年,與康布羅什合著),《寧願冒險》(1955年,與德爾·雷合著)及《海底艦隊》(1955年,與威廉姆森合著)。70年代,波爾結束了長期的編輯工作,轉入專業創作。《超標準人)(1976)是他創作的轉折點,為他贏得了星雲獎,《太空站》(1977)更為出色,榮獲坎貝爾獎、雨果獎和星雲獎,成為科幻經典,從而使他躋身著名科幻作家的前列。《太空站》是波爾「希奇外星人」系列的第一部,其後陸續推出的是《在藍色事件的地平外》(1980)、《希奇集合地》(1984)、《希奇編年史》(1987)和《太空站之行》(1990,短篇集)。波爾認為這一系列是他最為滿意的作品,它描述人類利用希奇外星人棄之不用的飛船在銀河系探索,而外星人則由於受到妄圖消滅所有生靈的神秘殺手的威脅而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