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看見了「太歲」

我看見了「太歲」

作者:駱紅
經查,塊菌目共有4科55屬150種,多為腐生菌,只有少數可食用。因為生於地下或近地面處,多數塊菌不向空氣中釋放孢子,而是以子囊果的特殊氣味引誘動物取食而獲得傳播。
小張當場為我們大家做了一個小實驗,就像人們通常驗證毛衣是羊毛的還是化纖的方法一樣,他用打火機去燒剛剛從「太歲」肚子里拽下來的一小塊肉。只見這條「太歲」肉並不隨火苗燃燒,而是慢慢地變成了透明的黏液,此時還帶有一點微弱的炒雞蛋的香味,這說明它可能有蛋白質的成分,我一時真辨不清它是菌類還是動物生命。
若干年後,說不定我還能續寫今天的文章,追蹤「太歲」的下落,揭開「太歲」的謎底呢!
由於自然塊菌來自地下,數量稀少,所以70年代初,就有人探索人工栽培技術。據《華爾街雜誌》說,法國波爾多省一家苗圃公司,就嘗試過在樹苗的根部接種塊菌的菌絲體來出售。
周萬順自己說,他家的「肉團」分層,一年一層,類似樹木的年輪,和陝西渭河打撈上來的是否屬同一物種不宜輕易下結論。
河北的「井肉」發現后,又有一位科研人員按現代生物技術進行過分離培養試驗,結果發現河北「井肉」是紅白兩種酵母菌與真菌這三種菌的共生物,「怪肉」流出的「血」實際上是紅色酵母產生的紅色素。
我想「太歲」這下可落戶膏粱富室了,不再任人「宰割」了,據說,這個香港老闆要徹底地研究一番,不弄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
第二天上午繼續開鑽,鑽孔接著噴出的是血紅的水,村民和井工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都驚呆了。有人猜測可能是鑽到了地下巨大的動物,看看那紅白相間的「肉」和一大攤「血」,誰不吃驚呢。「血」又噴了半個小時,鑽井隊沒敢再往深處打,就匆匆收機撤退了,此井再也沒打了。
他聽父親說,很早以前,他們村裡的老輩人也挖出過「太歲」,挖的那個人還把這東西吃了,後來好像沒什麼事。現在報紙上說這東西可能有保健作用,所以,他自己就大著膽子試了一下,現在果然沒覺得有什麼事。
過去中國人把王爺叫「千歲」,皇上叫「萬歲」,因而遇見犯上的事也有人說:「你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可見稱得上「歲」的,那一定是地位非凡。
那麼「太歲」到底是什麼?生物的、醫學的專家都研究過,卻眾說不一,莫衷一是。
星期一這天,我第一次看見了我國史書中記載的神秘「人物」——太歲。
我聽說,1993年7月,人們在地處太行山東麓的河北李思庄打井,當碗口大的井鑽鑽到地下117米深時,旁邊的村民和井工突然發現,那個本來往外排泥漿碎石的鑽孔,奇異地噴出一團團大小不一的白色軟體碎物,碎物上還粘有血絲,無論手摸還是眼看都像肉。鑽井噴了有一個多小時,噴出的碎肉流了一地,人們當時估計有八九十斤。當天,由於天色已晚,人們就都收工了。
但願,今日之中國人能與古中國人媲美,重寫歷史時,再給子孫後代及全世界留下一筆科學的財富。
文章里提到,1992年8月間,陝西周至一位姓杜的農民在渭河打撈浮柴時,突然感到腳下踩到了一大塊肉乎乎的東西。他把這東西拖到岸邊細看,原來是一堆「肉團」,便掃興地回了家,沒有理九-九-藏-書會這個「肉團」。
我問小張這肉能不能吃,小張居然說:「可以吃。」說著他自己撕下一點肉來放進了嘴裏,嘎吱嘎吱使勁嚼起來。
每天我都是騎車上班,大約需要50分鐘,我急三忙四地甩了自行車,叫了輛計程車直奔辦公室,生怕錯過了機會,看不見「太歲」了。
據專家介紹,黏菌是介於原生動物和真菌之間的一種原質體生物,既具有原生動物的特點,也有真菌的特點。這使我聯想到冬蟲夏草。我國唐代文獻也對這類生物略有記述。
「時珍曰:按《白澤圖》雲,木之精名彭侯,狀如黑狗,無尾,可烹食。千歲之木有精曰賈朏,狀如豚,食之味如狗。《搜神記》雲:吳時敬叔伐大樟樹血出,中有物,人面狗身,敬叔雲,此名彭侯,乃烹而食之,味如狗也。
這部《山海經》也是頗有爭議的典籍,人們一般把它當文學著作讀,但從古至今也常有人引述其中的記載。近年,我聽說史學界有人要給《山海經》平反。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山海經》是中國神話小說的開山始祖,雖然模模糊糊地也感到它是研究中國上古社會的一部重要文獻,但終究把它看成神話的成分多一些。主要是過去人們對這本書的思考,從來沒脫離過中國大陸。近來有人發現,眼光如果放遠,看到太平洋彼岸,那裡也曾有與《山海經》記載極其相似的一些考古發現。所以我一直覺得這部據說成於戰國時代的書本身也是一個謎。
「沒什麼味道,就跟牛筋似的有點嚼不爛。」小張答道。
可是這事發生后,小小的李思庄打井噴出了白肉血水的消息則不脛而走,四鄉八鄰的人都來看熱鬧,於是人們給那口沒打完的井起了個名字叫「血井」。
我家中也有人去看過這口井,雖然井口已被封住,但託人悄悄打開水泵時,只見來自百米岩層下的井水,似碎玉瓊花一般,品嘗之下清洌甘甜。我家人還特地從老鄉處尋到了一點「井肉」帶回來,讓本人見識了一番。
「太歲」難道就這麼一點平凡事迹嗎?傳說中的「太歲」可比這出彩多了,到底小張找到的這個大蘑菇樣的東西是不是傳說中的「太歲」呢?還需要翻翻書看,於是我翻起了中國最早的專記域外奇聞的著名古籍《山海經》
事後有記者到他家中參觀了那幾十缸「肉團」,這下可好,又引發了有關「肉團」的更神秘的說法。
根據周萬順的經驗,後來同濟醫科大學進行過抑制腫瘤的試驗,發現該「肉」的確具有抑制腫瘤生長的效果。另外一家武漢的醫院也對「肉團」進行過切片試驗。結果,一般作切片觀察,可用戊二荃、餓酸固定上色,可在「肉團」身上卻不起作用。他們認為這是「肉團」一個很獨特的特性,所以,後來對「肉團」的研究沒得出結論,僅僅認為「是個活的生物體」。
周一一大早,我早早叫女兒起床,趕著她去上學,自己草草吃過早餐就出了家門。天氣不太好,已經連下了兩天雨,還沒有放晴,天空灰濛濛的。我的心情卻比哪天上班都好,我早就聽說過有關「太歲」的種種傳聞,什麼百米地下長出肉來,肉體不會腐爛呀;長得像小孩,皮膚嫩白透粉,有血有肉呀等等……我已巴不得一下子到辦公室早早弄清這個秘密。
從這段記載來看,產在狄山,與虎豹熊羆等九-九-藏-書動物生命並列的「視肉」,很早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晉代著名學者郭璞在註釋《山海經》時,對「視肉」是這樣解釋的:「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我看見的這位「太歲」,乍看起來像塊土坷垃,有一個足球大小,圓乎乎,沒頭沒腦的,外表和顏色倒挺像藥店里賣的中藥天麻。也許是這位「太歲」有些乾癟了的緣故,不粉也不嫩,說不上可怕或神秘。它的監護人小張告訴我們,剛從地里挖出來的時候,可是粉紅色的,像洋娃娃的皮膚,誰都不敢看,很圓,有點光溜溜的。現在已經過去十幾二十天了,個頭縮小了,顏色也變成土色的了。
我將打開著的「太歲」放在鼻子底下聞了聞,有股清新十足的泥土芳香,彷彿才剛剛出土。
據外國資料顯示,在歐洲大陸,塊菌一直是種奢侈品。最早將塊菌出售的是法國和義大利,他們藉助受過特殊訓練的豬或狗,追蹤塊菌從地下發出來的氣味,然後將它們挖出來出售。當時,塊菌的滋味美妙,保健作用好,故成為市場很受青睞的珍稀食品。
歷史記載中的「太歲」
起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上午九點多,「太歲」才進我們辦公室的門。
小張告訴我,他第一次見「太歲」大約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他家的村子里的人蓋房打地基時,挖到過跟這差不多模樣的「太歲」,大人都說不吉利。村裡的老人說「太歲頭上不能動土」,於是這家人就趕緊把它又埋上了,燒香叩頭嘴裏念著:「對不起,不知道您在這裏,對不起……」那時,這東西就在小張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位研究人員還分析說,能在地下生長的真菌有四類,它們是盤菌亞綱中的塊菌目、腹菌目,接合菌目中的肉囊霉科,麴黴目中的大團囊科。他推測河北「井肉」為塊菌目某種真菌與酵母菌的共生物。
周萬順想,這罐「肉」是在許多中藥汁中形成的,按理也能治病。
關於「肉團」的記錄到此並沒有完結,還有更奇的。
他這才告訴我,撿回去時他已試著吃過一次了。
來看熱鬧的人中,有膽大貪嘴的,見滿地都是「肉」,就挑塊大的撿回去吃。不吃則已,一吃發覺此「肉」味道鮮美,有的人吃了這種「肉」,陳年老病還突然不見了。其中有一位76歲的老人因摔傷了腰腿,此時卧床已半年多了,他家經濟困難,好久未見葷腥。聽說井裡噴出了「肉」,就鬧著要吃,老伴無奈,拿回半斤多「井肉」,烙成餡餅給他吃。沒想到吃了「井肉」的第三天,老漢竟挪著腿能走路了……
發現「太歲」的,是一位在北京當民工的山東小夥子,我們都叫他小張,他是在北京近郊一處工地施工時發現「太歲」的。他說,剛挖出來時,挺嚇人的,它全身粉|嫩嫩、像洋娃娃的膚色,他沒敢正眼細看就走開了,因為小時候見過「太歲」,覺得不吉利。
三十多年來,他這個業餘醫生用「肉團」湯治病,治愈了五十多位危重病人,診治的疾病有二十多種。
他想到用「肉團」治病,要從1959年說起。那年他女兒三歲,得了骨結核,醫院治不了,要給他女兒截肢。出自中醫世家的周萬順急了,一口氣將女兒從醫院背回家,決定自己動手治療,他實在接受不了讓女兒殘廢的現實。

「太歲」的長像

read•99csw•com
女兒好吃米酒,周萬順就利用祖傳秘方,把葯釀成汁給女兒喝,果然有療效。
做出驚人之舉的是武漢一位退休幹部,名叫周萬順。
更神秘的是周萬順用它來治病有奇異的效果。
「(主治)食之避邪,令人志壯。」
細想起來,我聽說過的當代關於「太歲」的傳聞也不少,有稱之「肉團」的,也有稱之「怪肉」的,而且都說得神秘兮兮,無人能解開「視肉」之謎。當然,現在的記載比古代的記錄更生動傳神得多。
到了明代,名醫李時珍綜合了古籍和時人的筆記著述后,對「視肉」作了記錄。顯然李時珍也受了《山海經》的影響,把「視肉」歸於了「獸部」,作為「封」:
有一次,周萬順在原有配方的基礎上多放了兩味葯,釀成后女兒沒喝完,盛葯的瓦缸便丟在牆角。一星期後,他無意中發現瓦缸中長了「霉」,再細看,卻是一層皮。他感到非常奇怪,就將瓦缸留了下來,誰曾想,不久,原有的一層皮變成了一罐肉。

中外有關「太歲」的說法

後來有學者研究武漢周萬順人工培養的「肉團」,認為是個「活的生物體」。測量結果,它含有大量蛋白質、核酸、維生素、微量元素,且無毒性。
事情是這麼回事,我的同事朱彤近日正在採訪「太歲」,他接受這項採訪任務前,一點兒沒聽說過有關「太歲」的事。我是早有耳聞,就把道聽途說得來的一點兒舊聞販給了這位同事,並建議,好不容易看見了「太歲」,趁機找位專家幫助「太歲」確定一下身份,給「太歲」一個說法,朱彤採納了我的意見,約好了「太歲」的監護人。我著急的就是,在見專家前我想先見「太歲」一面。
這三個人便把「肉團」拉回杜家。他們先是切下一小塊煮著吃了,三人覺得沒什麼味道,隨後又炸了一塊吃,這回才感覺味道美極了。
剛撿回住處時,小張稱過「太歲」的重量,當時它是八斤七兩。過了幾天,他再稱時,只剩八斤了,模樣也早變得不那麼嚇人了。我們看見「太歲」的時候,基本找不到粉色的痕迹了,只有靠近下頭(其實它長得有點像土豆,我們也分不清哪是頭,哪是腳)長著兩層類似甲魚裙邊似的腰部,有一處還殘存著淺粉色的印跡。

這個「太歲」的來歷

正是這次陝西「肉團」之謎,又引出了湖北有人培養「肉團」的驚人之舉。
最早是1993年的4月,《楚天周末》登了一篇《「肉團」之謎》的文章,文章寫道:「一塊『肉團』,世界罕見,此乃何物?」這是我第一次聽說世間有「肉團」這種似生命非生命的東西。
我想「太歲」的命運真不好,難得到世間來一次。很少有人認識它;長相怪嚇人,認識的人又對它抱有「成見」。
「你害怕它不吉利,怎麼還敢吃?」我又問。
當我正左右端詳翻看「太歲」時,進來一位湊熱鬧的同事,他生動地大喊了一聲:「嗨,這不是個蘑菇嘛!」
據說,數年前吉林省某農村制磚時也挖得一「怪肉」,因為當時覺得沒用就扔了。70年代,湘西修公路,曾有人見到一埋藏了四十多年墳墓之男屍頭部長出過西瓜大小的「怪肉」,聽說被取出晾乾后,一直保存十多年不壞。一心臟病人數年前還曾經吃過此物,但結果如何不得而https://read.99csw.com知。
因為他小時候見過「太歲」,所以知道他們工地上的那個東西就是報上登的「太歲」。下工后,他又回到了發現「太歲」的地方,見到「太歲」還在那裡沒有人動。開始他心裏也打鼓,看到「太歲」的樣子有點害怕,只怕不吉利,沒敢一個人去撿。最後他回去叫上同在一處的父親和一個同鄉小兄弟一起壯膽,才把「太歲」取了回來,但他們沒敢把「太歲」放進屋裡,就用報紙包著放在了屋外面。
他讀了《楚天周末》關於《「肉團」之謎》的文章后,順嘴對同事說:「這種『肉團』,30年前我就培植成功了,現在我家裡就有幾十缸。」語驚四座。
那麼《山海經》中有沒有關於「太歲」的記載呢?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人就愛獵奇,該書的海外南經有如下一段記載:「狄山,帝堯葬于陽,帝嚳葬于陰,爰有熊羆、文虎、蜼豹、離朱、視肉、叩咽、文王皆葬其所。一曰湯山;一曰爰有熊羆、文虎、蜼豹、離朱、鴟久、視肉、虖交。其范林方三百里。」
他想給女兒試驗,不過他自己先把這「肉」熬成湯汁喝了半個月,覺得沒問題,才敢給女兒喝。半年後,奇迹出現了,女兒的病治好了,女兒的腿恢復了正常。自己也因喝了半個月的「肉團」湯汁,感到神清氣爽,精力充沛,腳步輕便。
本來小張沒有打算把「太歲」揀回家。後來看到《北京青年報》上有一篇文章,說丰台區有人撿了「太歲」,很有研究價值。由於持有者要價太高,誰也沒得到,這時小張才想起前幾天自己在工地上見到「太歲」的一幕。

關於「太歲」在當代的傳說

小張的「實驗」
周萬順自己也說,多年來試用「肉團」治病效果顯著,但對其具有何種藥用價值卻不得其解,只知能調節人體循環,增強人體免疫力。
這位「太歲」出土時,不巧被鐵鍬鏟破了肚皮。我扒開瓤細看之下,發覺它像個蘑菇,裏面一絲絲、一頁頁地排列有序。我把粘在一起的絲或頁扒開,果然看見了它雪白細嫩的肌膚,還富有彈性,真像剛摘下來的鮮蘑,這一看也覺得有點兒像小嬰兒那種稚嫩的肌膚了。
為了見到「他」,上個周末我就與大家約好了周一相見。
據說那年10月,也就是離「肉團」打撈上來剛過兩個月,日本明仁天皇訪問西安時,曾參觀過這個「肉團」,並撫摸過它。
由於黏菌曠世罕見,目前黏菌的研究在國際上還是空白,屬於世界生物學領域面臨的一項重大攻關課題。據說美國在1973年發現了這種生物,由於保管不善,三個星期便死了,美國科學界為此後悔不迭。
這次我們也帶著「太歲」找到了農業大學的教授們,他們居然既沒聽說、也沒見過這東西,有的說可能是菌類,還有的說「看樣子是海洋生物吧……」我仍然沒有得到更肯定的說法。
後來聽說,這個「肉團」到第二年還活著,就是放在一般的自來水裡養著,生長速度還特快,長到過八十多斤,真不知它現在是否還活著?
後來,科學家們好像沒有多大興趣,我想這可能和我們的科研體制有關。除了「正經」的科研外,沒有人會主動研究宇宙賦予人類的神秘課題,這不能不讓我感到遺憾。
「什麼味道?」我問。
「時珍曰:按《江鄰幾雜誌》雲,徐積于廬州河次得一小兒,手無指九九藏書無血,懼而埋之。此《白澤圖》所謂封,食之多力者也。《田九成西湖志》雲:董表儀撤屋掘土,得一肉塊,術士雲,太歲也。棄之,亦無害。及《山海經》敦隅之山,及開明南北東南海外並有視肉。郭璞注云:『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生如舊也。』此皆封類可食者,但人不知耳。又海中一種土肉,正黑,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可炙食。此又蟲魚之肉,類乎封者也。
小張是有心人,他把拽下來的一塊肉,放在了一個玻璃瓶里,用自來水泡上,然後天天觀察。這麼多天過去了,「太歲」肉膨脹了許多,不但沒壞,還越泡越白,有時水變渾濁了小張就換掉。他向我們展示了他這個普通的充當水杯用的玻璃瓶,他把裏面的肉拿出來給我們看,自己用手使勁拽也拽不斷,順著紋路撕倒是能撕開。我當時覺得他手中的肉特別像扇貝肉,雪白雪白的,有豎紋,彈性很好,真想吃。
另外,唐代著名學者虞世南的《北堂書抄》中也有一條關於「土肉」的記載,他的史料轉錄于《臨海異物志》,文中說:「土肉,正黑,大如小兒,臂長五寸,中有腹,無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釵股,堪炙食。」
沒想到,第二天下午他和兩位同村青年又來到渭河邊時,發現那堆「肉團」旁多了幾隻腐爛的死魚和死鳥。令人驚奇的是死鳥和死魚身上爬滿了蒼蠅,還有難聞的臭味,而那堆「肉團」卻沒有蒼蠅騷擾,也沒有異味。
沒見到「太歲」時,我心想這傢伙一定稀奇得不得了,見到「他」時,我反而怎麼也生不出特別奇怪的感覺來。
「血井」噴出的「肉」和水能治病的消息一傳開,村裡覺得奇貨可居,於是5塊錢一桶,賣開了這口井的水。
北京「太歲」來人間走了一圈,雖然沒人說得清它的身份,但是「太歲」畢竟是「太歲」。這回它的命運不錯,小張給我們打了最後一個電話,告訴我們他把「太歲」賣給了一位香港老闆。
據報道,周萬順家的確養著幾十缸「肉團」,這回可不是從哪裡撈來的了,這是他自己在缸里養出來的。據說走進他家存放「肉團」的那間小房子,裏面瀰漫著一種酒香味,揭開缸蓋,只見「肉團」盛滿了一整缸,用手一摸,柔軟而不膩。見過的說,周家的這些「肉團」通體為黃褐色,晶瑩剔透,汁液欲滴。
目前,中國微生物菌種目錄及一些地方的真菌志,均未發現有關塊菌的記錄。據一位外國博士說,在美國至少發現過60種塊菌,主要發現地在威斯特海岸。這倒不是說別的地方沒有塊菌存在,而是沒有人去研究它罷了。
從上述古籍可知,「視肉」或「太歲」這種奇妙的自然生物,在很早以前就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只是由於地域不同它的稱呼不盡一致,但記述下來的特點基本相近:第一,看起來像肉;第二,能吃,割下一塊還會再長出來;第三,有保健價值,「食之多力」。
據說,後來西北大學生物系的十多位專家對「肉團」進行了研究,認為這個「不明生物體」可能是世界罕見的大型黏菌複合體,屬我國首次發現的珍稀生物。
吃前,他們稱了這個「肉團」的重量,重達47斤。三天後,「肉團」長大了,杜家的人驚訝不已,趕緊又稱了一下「肉團」,變成了70斤,隨後他們還找到有關部門報告了這一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