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沙海下的古國——樓蘭

沙海下的古國——樓蘭

作者:夏楓
塔克拉瑪干無邊的黃沙之下掩埋著一個古老文明的秘密,但19世紀以前,人們對此幾乎一無所知。直到1901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來到這裏,才使在地下沉睡了1500年的樓蘭古城重見天日。
——亨德里克·威廉·房龍
更有學者認為,樓蘭文明有可能毀於戰爭。此說的根據是:據怯盧文書記載,樓蘭南方的蘇毗經常騷擾鄯善(即樓蘭)南境,給鄯善王國造成巨大威脅。到7世紀初,蘇毗才為吐蕃吞併,這就是說樓蘭有可能毀於蘇毗。
在樓蘭出土的錢幣有:西漢前期的榆夾半兩、西漢五銖、新莽時期的大泉五十、貨布以及東漢時期的五銖、剪輪五銖,還有大月氏貴霜王朝的銅幣,以及來自外地的海蚌、珊瑚、海貝等。這些錢幣有力地證明樓蘭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貿易的樞紐,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各國行人匯聚,商業繁榮的景象。
古城樓蘭的遺址就處於這片「死亡之海」的西南。面對如此嚴酷的自然環境,如果不是大量的出土文物作證,沒有誰會相信這裏曾誕生過璀璨的文明。
然而,上面的推測在以下問題上仍不能自圓其說:作為高度發達的文明,樓蘭若真因環境惡化而遷往它處,或亡于戰爭,為什麼沒有任何關於此次遷徙或戰爭的文字記載?退一步講,像樓蘭這樣具有獨特文化又名揚四海的國家,一場遷徙或戰爭怎麼可能一舉摧毀它的全部文明?對這些疑點的探索無疑需要很長的時間。
樓蘭曾是絲綢之路上最負盛名的古城。然而,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在一般的地圖上已經找不到這個地方了。滾滾黃沙吞噬了樓蘭,它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一部分。
樓蘭古城基本上是一座不規則的方形城池。東面長約333.5米,西面和北面長約327米,南面長約329米,城牆用黏土和紅柳枝相間築成,南北城牆中間似有城門。千年風雨的剝蝕已經使大部分城牆消失不見,城內有一條已經乾涸的水道從西北角穿城而過。城內街道脈絡分明,官署民舍,界限清楚。現在,屬於官署的三間房仍保持著大體的輪廓,粗厚的檁木,高大的門柱,失漆的梁棟,透露出上層官員生活的奢華。

樓蘭遐思

樓蘭遺址及其周圍出土了大量織品,不但有多種文理的織法,而且色彩鮮艷,圖案清晰。1980年,考察https://read•99csw•com隊在遺址周圍搜集到東漢時期的「長壽明光」錦,此錦底色為靛藍色,上有褐、黃、綠三色顯花,在攀紋和獸紋中織有吉祥語,可謂東漢織錦中的精品。在毛織品上,有堆絨毛布、五色毛毯和氈等,其中特別珍貴的是毛緙,緙花的織造系通經斷緯,緯上顯花,具有非常明顯的希臘——羅馬藝術風格。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盛極一時的偉大文明卻在公元5世紀突然無聲無息地退出了人類歷史舞台,熙來攘往的文明驛站從此凋零敗落,黃沙滿目。待到公元7世紀中葉,唐玄奘路過此地時,這裏已是「國久空曠,城皆荒蕪」,「城廊巍然,人煙斷絕」了。
浩瀚沙海,你還要將樓蘭的秘密掩藏多久?
王莽篡漢后,中原與西域的往來幾乎完全中斷。北匈奴勢力趁虛而入,再度控制了西域。東漢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大臣竇固受派進駐伊吾,令班超前往各國聯繫。班超率吏士36人先到樓蘭(時稱鄯善),襲殺匈奴使者百餘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就是由此而來。迫於東漢聲威,鄯善重與東漢和好。此後在相當長時期內,樓蘭成為東漢在西域的重鎮。
當樓蘭文化興起時,塔里木河帶來的大量淡水,使羅布泊一度成為我國僅次於青海湖的第二大鹹水湖,樓蘭地區因此成為異常肥沃的綠洲,為該地文明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然而,在此之後的2000多年中,由於地質構造和氣候變化,羅布泊的面積日漸狹小,湖水鹽度相應增加,使得樓蘭居民和動植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於是人類遷徙,野獸逃遁,植物枯萎,昔日繁榮發達的文明終於消逝于流沙礫土之下。
人類的歷史是一個解謎的過程。那些勾動我們探索慾望的謎團不僅來自未來,也取自過去。在歷史留給我們的一系列謎團中,最引人遐想的是那些神秘消失的古代文明。我國西部的樓蘭古國就是其中之一。
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位於新疆中南部,它的名字是由突厥文轉譯而來,在突厥文中有「只有進去,沒有出來」之意,其自然環境之惡劣由此可見一斑。在它的東部,曾經有一個水勢浩淼的大湖——羅布泊。羅布泊在古代被稱作蒲昌海、鹽澤或牢蘭海。那時,從塔里木盆地流來的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以及來自祁連山的疏勒河匯聚於此,共同孕育了一個物產豐美的綠洲。不過,現在的羅布泊卻read.99csw.com完全是另一個模樣了,這裏沙丘縱橫,地貌陰森恐怖,吞噬了無數探險者的生命。1980年,我國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就失蹤在這片沙海之中。1995年,探險家余純順也在進入滴水皆無的羅布泊的第二天就因酷暑脫水身亡。羅布泊因此多了一個別名——「死亡之海」。
歷史是「時光老人」在過去年代的無數領域中間修築起來的巨大的「經驗之塔」。要爬上這座古老建築結構的頂端以便一窺全貌確非易事。
及至漢代,絲綢之路的開通使古老的樓蘭煥發出新的異彩,發達的貿易,繁榮的經濟,將以薈萃東西方文化為特徵的樓蘭文明推到了自己的頂峰。
據《漢書·西域傳》的統計,統一之初的鄯善國總人口約在兩萬人以上,如果以人口自然增長率推算的話,樓蘭鄯善王朝在最強盛時期的總人口可達8萬以上。
斯文赫定,1865年生於斯德哥爾摩,他從小就對探險懷有濃厚的興趣。中學畢業后,他曾有機會遠赴俄國巴庫,長途旅行的所見所聞堅定了他做一名探險家的信念。
鄯善國的鼎盛時期大約在公元200年左右。此時,東漢王朝再次失去了對鄯善的控制,北匈奴也國勢日衰,於是,這個並不強大的國家開始了統一塔里木河東南諸國的偉業。西域36國中有7國併入了鄯善的版圖。《後漢書·西域傳序》中有如下的記載:「會匈奴衰弱,莎車王賢滅諸國,賢死之後,遂更相攻伐。小宛、精絕、戎廬、且末為鄯善所並。」
鄯善國的地域雖算不上遼闊,但各州的經濟情況卻有很大差別,發達地區主要是鄯善河(今車爾臣河)與且末河兩岸。正因如此,在改國名為鄯善後,樓蘭王將都城遷到了鄯善河畔的手于泥城(今若羌縣附近的且爾乞都克古城)。樓蘭尼雅出土的怯盧文牛建陀羅語的文書使我們可以大致知道樓蘭的統治狀況。這些資料顯示鄯善國採用州鎮制,州以下的行政單位是鎮,而鎮以下又有百戶、十戶、部、管區和莊園等,可謂環環相扣,井然有序。
樓蘭民宅房舍均用木材建築。至今古城廢墟中還保存著大量散亂的土材,當時蓋房用的木樑、椽子、檁條隨處皆是,有的鑿了眼,有的甚至還刻上了花紋,顯示了較高的工藝水平。據推測,這些木材都取自城郊。在樓蘭城西北、西南、東北,都發現了大片枯死的胡楊林。
樓蘭何時建國,無史可考。不過read.99csw.com據《漢書·西域傳》記載,秦末漢初時,樓蘭已經是一個萬餘人的城國了,並以盛產玉石、胡楊、紅柳、騾馬和駱駝聞名西域。西漢初年,遊牧於今蒙古草原的匈奴人入侵天山地區,樓蘭為匈奴控制。因為這裏地處絲綢之路要衝,中原與中亞、歐洲的貿易往來幾乎被切斷。公元前129年,漢武帝為開通商路,派數萬大軍進攻匈奴,攻克樓蘭,俘虜樓蘭王,樓蘭從此歸附漢朝。漢武帝死後,樓蘭王叛漢,歸附匈奴。漢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大將軍霍光派傅介子到樓蘭,刺殺了反漢的樓蘭王,立其弟尉屠耆為王,把樓蘭國改為鄯善,並將國都從羅布泊西北岸遷至南岸。漢王朝則將樓蘭國故都收歸己有,將其改造成控制西域諸國的戰略要地。
樓蘭的發現震動了世界考古學界和歷史學界。此後,該地成為考古探險家們的樂園,一批又一批的探險者接踵而至,在這裏考古掘寶。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考古學家斯坦因,他於1906年、1914年兩次來到樓蘭,對羅布泊兩岸廣泛區域進行了系統調查發掘,初步揭開了樓蘭遺址的全貌。
還有的學者認為,是人為的對自然的無節制的掠奪導致了樓蘭的滅亡。古城中發現的大量廢棄的木材充分說明了樓蘭人對環境的破壞,另據史料記載,古樓蘭的農業已經相當發達。大量的墾荒無疑會破壞生態的平衡,因為樓蘭城本身就建在一個生態環境相對脆弱的地帶。要知道,人類對環境的依賴有時會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儘管如此,樓蘭人的官方文字仍是怯盧文。怯盧文是古代印度人使用的一種古文字,它表達的語言屬於中古印度雅利安語西北方言。這種語言最早在古代犍陀羅(今巴基斯坦白沙瓦)被廣泛使用,英國語言學家哈羅德·貝利爵士將其命名為犍陀羅語。這種語言在絲綢之路上得以推廣,歸功於公元元年前後在中亞和印度建立貴霜帝國的大月氏人。這個帝國的擴張,將犍陀羅語傳播到了樓蘭,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通用語言。
在樓蘭北郊河道東面,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座用土坯建造的殘高6.28米的佛塔,它完好時的高度可能超過10米,這個高度有可能使它成為樓蘭城的象徵。這座塔分為上下兩層,中心是環形建築,環形塔周長6.8米。台的下部西南面,還存留著五彩繽紛的佛像壁畫殘片,以紅、黃、藍3色為主。1979年,考古隊還在這裏發現了飾有九_九_藏_書蓮花的長柄銅香爐等佛教文物。佛塔與器物的發現,說明古樓蘭人篤信佛教。

失蹤之謎

1901年3月,斯文赫定帶著9名工作人員,11峰駱駝,11匹馬,在老嚮導于得克指引下重返羅布泊荒原,如願找到于得克所發現的那座廢墟。這是一座泥堡,旁邊有19間傾圮的木房,泥堡和房子的院牆均用蘆葦束編織的柳條和黏土築成,附近還有一座寺廟的殘跡。斯文赫定預感到將有一次重大的考古發現,在迅速測定了經緯度之後,他向隊員懸賞鼓勵挖掘。
漢文化對樓蘭文明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典型的例證是樓蘭人的書寫形式。他們放棄了樺樹皮、羊皮等傳統的書寫材料,使用中原傳過來的更為科學的簡牘來著書立說。
3月28日傍晚,考察隊偶然來到一個遺址,發現了幾件刻有花紋的木板,以及數十枚中國古錢、幾把鐵斧。但人們實在太疲勞了,誰也沒有多加註意,他們忙著宿營,並很快進入夢鄉。第二天一早,考察隊就出發了。離開遺址后不久,他們來到了一片紅柳叢生的窪地。斯文赫定決定挖井補充淡水,卻發現掘井工具被遺放在昨晚的營地上了。斯文赫定派嚮導維吾爾農民于得克回營地尋找鐵鍬。于得克在返回時遭遇大風沙,尋路過程中,一座古城的頹垣斷柱神奇地出現在他眼前。大概是因為風勢猛烈,吹走了覆蓋在古城上的一層沙土,才使得這座神秘古城的一部分建築顯露出來,重見天日。他很快趕回探險隊,將這發現報告給了斯文赫定。斯文赫定大為興奮,他恨不得立即前往考察,但給養不足使他不得不放棄這個念頭。
從中外學者在樓蘭發現的大量簡牘中我們可以看出漢文化對樓蘭有著很深的影響,樓蘭尼雅遺址甚至發現了《史記·匈奴列傳》、《戰國策·燕策》和《孝經》等許多中國古典文學作品。斯坦因在樓蘭古城曾發現當地胡人用漢字書寫的信件,他在鄯善國的另一座城市尼雅發現的東漢簡牘更進一步地表明樓蘭的貴族們的確會使用漢字,而且,他們的社會生活已經有了中原文化的影子,比如,精絕的王公貴族已經開始使用「王」、「王母」這樣的稱謂稱呼國王和太后了。
樓蘭文明是怎樣產生的呢?多年的考古發現為我們勾勒出這樣一幅激動人心的圖景:在遠古新石器時代,一個神秘的操著原始印歐語言的部落,憑著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強烈渴望,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歐洲大地遷徙到read.99csw.com亞洲腹地的羅布泊西岸。面對著奔騰呼嘯注入羅布泊的孔雀河,俯瞰匯聚眾川,一望無際的羅布泊,他們歡呼雀躍,慶賀自己終於找到了人間樂土。於是,他們建立村落,或遊牧,或漁獵,世代生息繁衍,開創了別具風格的文明。
後來,斯文赫定先後在烏普薩拉大學、柏林大學等高等學府學習和研究地理學、地質學,獲得博士學位。在柏林期間,他得到了著名地理學家李希霍芬(1833-1905)的指導。李曾多次到中國考察,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名稱的提出者。

重見天日

究竟是什麼力量促使樓蘭這一文明古國在公元5世紀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自樓蘭遺址被發現以來,這個問題已經整整困擾了考古學界100年。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羅布泊的變遷、自然環境的改變,促成了樓蘭古國的失蹤。
日本NHK電視台曾於70年代末與中國中央電視台簽約合拍《絲綢之路》電視系列片。為此,雙方於1979年至1980年三次組隊深入羅布泊地區,對樓蘭古城及附近墓葬進行考古調查和重點挖掘,獲得了60餘件魏晉時期漢文木簡殘紙以及其它文物。特別有價值的是他們發現了4座距今三四千年的墓葬,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樓蘭人墓地。
當發掘出來的數不清的文物擺放在斯文赫定面前時,他欣喜若狂。這些文物生動傳神地勾畫出了生活在這座古城的人們的生活場面。其中用漢文、盧文書寫的木簡和文書甚至還描寫了對逃稅者的懲罰,以及孩童學習算術的情況。

歷史·輝煌的一頁

1899年9月,斯文赫定來到塔克拉瑪干沙漠,這已是他第二次來到這裏考察了。此次他得到了瑞典國王和百萬富翁諾貝爾的資助,計劃打通從中亞到西藏的路。斯文赫定和他的考察隊奇迹般地在第二年3月橫穿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到達了孔雀河下游的羅布泊荒原。
遠在海洋時代到來之前,東西方的文明就有了廣泛的接觸。一條橫貫中亞,由西安直通羅馬的陸路通道將東西方文明緊密聯繫在一起,這條偉大的通道就是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在對樓蘭墓穴進行挖掘所取得的收穫當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特別引人矚目,這具女屍是在孔雀河下游的墓葬內發現的。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女屍及其葬品進行了碳14測定,發現這位少女的死亡時間大致距今2185年。令人驚嘆的是,兩千余年的歲月,她竟仍然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