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歷險「大海道」

歷險「大海道」

作者:王潔 漢城 胡軍
有一天晚上探險隊宿營在一個古河灘,那是寸草不生、極其荒漠、地面跟月球表面一個樣的地方,寂靜得可怕,沒有一絲風,也沒有任何生命跡象。天黑下來了,居然黑到對面誰也看不見誰,真正是伸手不見五指。抬頭看,天上的星星卻又大又亮,隊員從沒見過那麼亮的星星,好像一個一個大燈泡似的,就在頭頂上長著,可地上沒有任何反映,一片漆黑。考古專家說,這裏的地形有強烈的吸光作用,加之這裏沒有一滴水,沒有植物,沒有任何可以反光的東西,到處是沙質的黃土,所以才這麼黑。打著手電筒爬上一座山坡,電筒一關,沒人再敢走第二步,因為不知道第二步是什麼路了。有人說,估計宇宙中間也就是這樣吧,能看到無數大星星,身邊卻無比黑暗。有人開玩笑說,誰要是犯了罪,不用關監獄,到了晚上就把他扔到這兒,第二天嚇不死也摔死了。
9日(正月初五),探險隊正式進入羅布泊北部地區。在喀瓦布拉克塔格山(維吾爾語意思是葫蘆泉山)的鹽鹼地,探險隊在一處低洼地發現了又苦又鹹的「苦泉」。接著,獲救的3號車依靠衛星定位系統追上了大部隊。
10日,探險隊來到天山缺口——明代稱為黑風川、清代稱作風戈壁的地方。這裏堅硬的山石已經被風沙磨出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窟窿。幸運的是,探險隊沒有碰上清代《新疆圖志》中所描述的「妖風時作……沙鳴石走,車馬皆可飛騰」的大風,但風力仍讓探險隊員們感覺到呼吸都有很大困難。
6日(正月初二)在新疆鄯善境內九九藏書的無人區,一直在空中引路的輪式動力傘上的隊員們發現了數以百計的龐大野駱駝群。野駱駝是我國現存不多的珍貴一級保護動物,這次發現的規模如此宏大的駱駝群是近40年來罕見的。
望著巨大的母駱駝慢慢從視野里消失,探險隊員們心裏充滿一種感動:這貧瘠的荒漠竟有如此美麗的生命存在。
據專家說,這一帶山石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后隨大陸板塊漂移以及劇烈的造山運動,古地中海變成了山地,如今這些山體在經歷了滄桑巨變之後,山石嚴重風化,海洋化石隨之裸|露。
據記者領隊駱漢城說:「由於天冷,傳過去的畫面在電視上播出時不是很清楚,像『凍住了』,其實我們拍的帶子很清晰。」
為什麼要選在2000年春節去追尋失落的絲路,中央電視台的製片人駱漢城說:「我們是想在春節期間給全國人民一些不尋常的節目——回到先人生活的時代,走向已經湮沒的歷史中的未知,用生命活力去親近赤|裸裸的自然。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隆冬時節風小,是走大海道最佳的『時間隧道』。」
大海道要經過羅布泊無人區這個令人生畏的「陸上魔鬼三角區」。科學家彭加木、探險家余純順都是在這裏「失蹤」的,1994年,日本探險隊9人也在這裏全部被「蒸發」得無影無蹤。
原來,母駱駝發現追兵后,馬上選擇一塊干河床平地繼續向前跑,速度時快時慢,而它的三個孩子立即向山裡逃去,母駱駝以它母性的本能來保護它的孩子們。巫新華博士講,駱駝奔跑起來九-九-藏-書耐力並不強,時間一長會累壞它的。
7日,探險隊意外地在庫魯克塔格發現了沙漠中英勇的人們——淘金者。從他們嘴中印證了吐魯番是個聚寶盆,富含金、銀、銅礦和玉石、瑪瑙等等。但當探險隊剛發現淘金者時確實嚇了一大跳,因為誰也沒有在這茫茫無邊的無人區內發現人群的思想準備,而且這些工作十分辛苦的淘金者的形象確實讓人有些難以突然接受。

發現野駱駝群

「大海道」是古代絲綢之路上連接吐魯番和敦煌之間最近的一條道路,開通始於漢代,經此道比繞道羅布泊和哈密地區到吐魯番的路近一半以上,因需穿越一片名叫「大沙海」的大沙漠,是以得名。
最令隊員們高興的是,配備有重型吊車的救援小組已經從吐魯番出發,趕往3號車失陷地點,如果順利的話,3號車有望重返探險隊。
在一座風化嚴重的山上,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主要是貝類化石和珊瑚化石,距今大概有兩三億年。
2月10日那天,探險隊再次發現新鮮的野駱駝糞,又發現野駱駝卧在地上休息時留下的印跡和幾串清晰的蹄印。大家精神一振,看來有一家野駱駝離此不遠。為了提高成功率,大家決定讓載重最輕、車況最好的2號車先發一步,其它兩輛車隨後跟進。不到半小時,從前車的步話機中就傳來大叫:
「大海道」記載始見於《漢書·西域傳》。唐代在《西州圖經》中作了如下敘述:「東南向沙洲一千三百六十里,長流沙,人行迷誤,有泉井咸苦,無草,read•99csw.com行旅負水擔糧,履踐沙石,往來困弊。」據考古專家介紹,經過千余年的變遷,沙漠化的加劇,這條路比歷史記載的情況還要惡劣,沿途有著豐富的古迹、古化石、古民俗遺存,至今在吐魯番地區還存在關於「大海道」的種種傳說。但是,因為道路過於艱難,中外探險家目前還無人成功地全程穿越過「大海道」。
「不要再追了,不要再追了,讓它走!會把它累壞的!」
「野駱駝野駱駝!」
12日,探險隊順利通過數十公里的沙漠無人區,在甘肅敦煌境內的漢代玉門關遺址接過了當地政府按照漢唐遺風頒發的通關文牒,沿著蘇勒河谷,抵達敦煌,首次成功地走通最後一條絲綢古路。
11日,探險隊幸運地碰上冬季極其罕見的沙漠海市蜃樓,它看上去彷彿是一個村落,有時像幾棵樹,有時又像成片的森林,飄浮在一片白茫茫的湖面上,待人想走近時,卻什麼也沒有了。連綿起伏、縱橫20多公里、高達30-50米的沙丘擋住了去路,馬力強勁的沙漠車數次衝鋒均以失敗告終,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在這裏還比不上駱駝。
白天拍攝,晚上編輯、寫稿、傳送,一天僅有三四個小時的時間睡覺。可隊員們都不願躺在冷冰的帳篷里而寧願擠坐在車上度過。
2月5日(正月初一),大海道考古探險隊分乘3輛沙漠車從火焰山下的高昌古城踏上了艱辛的探險征程。這次考察從當年中西交通線重鎮——吐魯番一路向東南穿越數個沙漠「死亡之海」及著名的羅布泊無人區北端,最終到達敦煌,共穿越50https://read.99csw•com0多公里沙漠無水無人區。為保障安全,探險隊準備了可在平地起飛、時速40公里、續航能力達1個小時的輪式動力傘作開路先鋒,並配備有可在零下45攝氏度正常工作的柴油發動機和防凍液。

3號車誤入沼澤險地

選擇冬天穿越大海道是為了避開沙漠中的酷熱與沙暴,但是冬天的寒冷卻讓探險隊員們受盡了折磨。白天在太陽的照耀下,氣溫為零下6度,一到夜裡就降到零下二三十攝氏度。因為氣溫低,原本只需5個小時即可充足的電池,此時充上10個小時,也充不進五分之一的電,這就對第二天的拍攝工作構成威脅,步話機、銥星電話也常因沒電而停止工作。天冷,每天晚上要花數個小時把幾分鐘的畫面發送到中央電視台,以便第二天新聞的播出。
情況萬分緊急,1號、2號車用數條粗大的鋼絲繩試圖把3號車和5名隊員從泥淖中拉出,但鋼絲被連續拉斷4次也沒有成功,車反而越陷越深,所幸5名隊員及時脫離了險境。一直折騰到天亮,經多方設法無效后,探險隊只好決定暫棄,留下兩名隊員待援。
穿越「死亡之海」
就在探險隊出發之前,有消息說,敦煌的文物部門在「大海道」南端發現了近兩萬枚漢代錢幣。古錢幣讓人想起「大海道」昔日是多麼熱鬧的一條通商之路。
接著更是噢啊的叫成一片,興奮得不能自已。
「小的上山啦!」
夜裡,探險隊的3號車居然沒有按約定時間返回營地。隊員們利用車載電話呼叫至7日凌晨1點才得知3號車碰上沙漠上聞之膽寒九九藏書的「鬼打牆」,偏離線路誤入艾丁湖地區的沼澤地區,還沒等反應過來,車一眨眼就掉進了沼澤。待1號、2號車聞訊增援時,3號車已經陷入泥淖1米多深,只露出駕駛樓部分了。艾丁湖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低於海平面154米,屬世界海拔第二低的地區,是個正在逐漸萎縮的鹽湖。沿岸表面已經形成了30厘米厚的硬殼,下邊全是稀鬆的泥潭的複雜地貌,曾經有車輛誤入后很快全部沉沒,蹤跡全無。
「去追大的!」

海市蜃樓,經歷寒冷與黑暗

從出發點高昌古城到吐魯番的東南門戶——阿薩古城,40公里垂直距離的一段路,探險隊就摸摸索索走了整整一天。阿薩古城始建於南北朝,興盛于唐朝,大約廢棄于元代或元代以後。在至今還沒有真正發掘過的阿薩古城區,探險隊發現了大量的古城居民生活痕迹。一隻女式皮鞋一半露在外面,一半埋在土裡,旁邊有些古陶碎片。這是從阿薩地面上能夠看到的文物遺存。考古專家認為這隻女鞋應該是1000年至700年以前回紇人穿的樣式。從城池的規模看,當年這裏可屯兵200人。這皮鞋可能是駐軍首領的女眷穿過的。
這時考古專家巫新華博士顯得有些不安。接著他拿起步話機:
探險隊花了很大力氣才請到一位據說曾經進入「大海道」的維吾爾族老人——肉孜烏拉(音)做嚮導,但這位老人珍藏至今的關於「大海道」的資料也僅僅是一張手繪的地圖。
海洋化石的發現是大海道探險隊的一個意外收穫,它說明大海道在遠古時期曾經是物產豐富的熱帶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