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火種的傳播 銷售代表

第六章 火種的傳播

銷售代表

計算機園地公司於1976年9月21日正式註冊,費伯擔任公司總裁,米勒德擔任董事會主席,並且於同年11月10日在加州海沃德市開設了試驗性商店。該商店不僅是個零售店,而且可以作為特許經銷商的培訓點。曾經協助創辦霍姆布魯計算機俱樂部的戈登·弗倫奇在從事諮詢工作之前,曾在早期為計算機園地公司工作過,其任務是進行產品評估,建立試驗性商店。計算機園地公司最終將它的主要經銷店賣掉了,從而成了一家純粹的特許經營公司,它不擁有任何商店。計算機園地公司的第一家特許經銷店於1977年2月18日在新澤西州的莫里斯城開業。此後不久在西洛杉磯開設了第二家商店。最初這些商店銷售IMSAI、處理器技術公司、多態系統公司、西南技術公司和克羅門科公司製造的產品,而克羅門科公司是最先支持計算機園地公司的製造商之一。克羅門科的羅傑·梅倫和哈里·加蘭對費伯說,他們認為特許經營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想法,因此為費伯提供了當時最優惠的折扣。
儘管費伯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但是與IMSAI公司一樣,計算機園地公司實質上是比爾·米勒德的企業。他創辦了這家公司,為之注入了啟動資金,並擔任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後來的情況表明,計算機園地公司有25%的員工都是埃哈德研修班的畢業生。
費伯受公司委派,負責組建一個稱為新企業營銷部的公司部門,目的是使IBM公司能夠更加容易地打入小企業經營領域。費伯協助制訂了一個經營方案,它包括重新組織銷售力量,並且提出了公司的全新營銷概念。這是他首次從事新的企業經營活動的策劃,他愉快地接受了這一挑戰。在這項工作中他要確定必須解決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然九九藏書後,隨著新的營銷策略的實施,他又必須處理這些解決方案帶來的一系列新問題。1967年,費伯決定使自己的事業朝著創辦新興企業的方向發展,而不是產品系列的銷售管理,這是當時IBM公司發展經營的比較常用的路子。
1982年,該連鎖店提出了一項計劃,擬建立一系列軟體商店,稱為計算機園地衛星商店。計算機園地公司打算將新的軟體商店的經營許可權轉讓給它的連鎖店中現有的特許經營店的業主。1983年,埃德·費伯計劃5年後進入半退休狀態,過一種田園生活。他喜歡垂釣和斗禽,渴望生活在輕鬆和悠閑的環境之中。不過暫時來說,他仍在激烈的競爭中疲於奔命。為了提高特許經營企業的效益,只要可能,他就要在靠近它的最大競爭對手——新興的無線電室計算機中心連鎖店的旁邊開設他的計算機商店。
1975年,比爾·米勒德請費伯加入他的IMSAI公司。當時費伯正供職于奧姆龍公司,這是日本一家電子設備公司設在舊金山的小型分公司。米勒德把IMSAI公司的發展前景說得天花亂墜,費伯當然認為他的話有些言過其實。在他看來,以郵購方式將計算機套件銷售給買主,然後讓他們在家中組裝,這種思路是行不通的,但是市場對計算機套件的反應卻十分熱烈,IMSAI公司接到大批計算機套件的訂單,對此費伯感到難以解釋。1975年12月底,費伯終於加入IMSAI公司,擔任銷售部主任。
——計算機園地公司的第一任首席執行官埃德·費伯
1978年IMSAI公司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它給計算機園地公司帶來了一個問題。客戶的印象是,這兩家公司是聯read•99csw•com繫在一起的。特許經營企業是由IMSAI公司派生出來的,比爾·米勒德同時負責兩家公司的經營,IMSAI公司的前銷售部主任埃德·費伯是計算機園地公司的總裁。人們想知道,計算機園地公司是否會陷入IMSAI公司同樣的境地呢?
作為美國最大的計算機連鎖經營企業,計算機園地公司不斷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功。1977年底,它擁有24家計算機商店。到1978年9月,計算機商店數目增加到50家,而且這個數目繼續迅速增長著。1979年11月,計算機園地公司擁有100家特許經銷店,1981年12月,增加為241家,1982年12月,又增加到382家,1983年6月,共有458家計算機商店投入經營。計算機園地公司的計算機連鎖店規模超過了位元組商店,而且它咄咄逼人的競爭舉措促使中西部地區的數據域公司的連鎖經營網宣告破產。20世紀80年代初,費伯可以當之無愧地宣稱,就公眾而言,購買計算機的最佳商店是計算機園地公司的計算機連鎖店。
費伯立即與迪克·海澤在南加州的競爭對手約翰·弗倫奇取得了聯繫。弗倫奇向IMSAI公司表示了批量購買計算機套件,然後通過計算機商店進行零售的想法。費伯對於弗倫奇的這種想法同樣感到十分吃驚,難道直接在大街邊向客戶銷售計算機?他認為這種想法簡直荒唐可笑。另一方面,海澤的零售經營取得了極好的效益,完全具有償付能力,IMSAI公司絕不會有任何損失。費伯以10%的價格折扣賣給弗倫奇10套計算機套件,這根本不夠一家零售商經銷。弗倫奇很快將10套計算機套件搬到門外,緊接著又要購買15套。更多的計算機訂單接踵而至,其他零售商也與費伯read.99csw.com聯繫,試圖進行類似的代銷活動。1976年3月,IMSAI公司提高了產品價格,使零售商能夠得到25%的利潤率。
比爾·米勒德與埃德·費伯一道討論了這一現象。他們想,如果信譽很好的某個人可以為小型零售店網路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比如產品採購、後續培訓和會計系統,那將會出現什麼情況呢?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特許經營。他們沒有理由不進行特許經營。費伯與約翰·馬丁談論了這個問題,馬丁是迪克·布朗以前的合伙人,他對特許經營相當了解。費伯還參加了佩珀丹因大學舉辦的特許經營講座。當費伯與米勒德坐在一起談論創辦特許經營店時,米勒德問費伯他會選擇從事什麼樣的經營。費伯意識到這個問題帶有埃哈德研修班的那種自助活動的味道,因此他回答說他想從事特許經營活動。
費伯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向客戶說明計算機園地公司與IMSAI在法律上是兩個不同的實體。計算機園地公司與IMSAI公司確實存在一種買方與供應商之間的關係,它向IMSAI公司採購產品,並且向IMSAI公司支付貨款,但是IMSAI公司並沒有給計算機園地公司規定正式的銷售定額。當IMSAI公司瀕臨破產時,情況證明費伯的話是正確的。IMSAI與計算機園地公司確實是兩個不同的實體,因此IMSAI公司的債權人不能謀取計算機園地公司的資產。
費伯隨時關注著互相競爭的代理商的情況,記下它們的相對實力和弱點。他發現大多數代理商都是缺乏企業經營經驗的計算機業餘愛好者。由於他們缺乏經驗,因此足以導致他們經營失敗,但是他們並沒有失敗。他們從IMSAI公司購買越來越多的產品,並且進貨之後幾乎立即賣了出去。此外,零售商的數量正在穩read.99csw.com步增長。
後來,費伯與蘋果計算機公司之間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係,原因是蘋果公司在新的消費市場中的主要競爭對手康摩多爾公司採取了特殊的營銷策略。康摩多爾公司最近推出了它的PET計算機,這種計算機主要銷往歐洲。當康摩多爾公司在美國推出PET計算機時,公司每月需要一大筆定金。計算機園地公司發現這個要求毫無道理,而對儲備蘋果公司的計算機卻越來越感興趣。蘋果公司配合得非常默契,以至於發布的廣告都將兩個公司的名字放在了一起,因此蘋果公司的計算機成了計算機園地公司的主要產品。
我的最大願望是我們能夠擁有一些計算機商店,每月的營業額能夠達到5萬美元。你瞧,『計算機園地』商店的月平均銷售額高達13萬美元。
IMSAI是由一批銷售人員經營的計算機製造公司。這家總部設在加州聖萊安德羅的8080微機製造商很少考慮它的產品是否採用最新的技術突破成果。由於IMSAI公司在銷售環節上採取了得力的措施,因此它曾一度取得過輝煌的經營業績,但是由於它完全忽略了生產和客戶服務等環節,結果功虧一簣。IMSAI公司對個人計算機領域所做的最持久的貢獻是它建立了一個計算機銷售企業,即1976年埃德·費伯創辦的計算機零售連鎖店「計算機園地」。
1969年,在IBM公司工作了12年之後,費伯辭職加入了梅默萊克斯公司(Memorex)。在梅默萊克斯公司以及後來的一家微機公司中,費伯受聘負責組建內部營銷機構。這時,一個工作模式已經形成,但費伯並不拘泥於這種模式。當他制訂和推出一個方案后,實施該方案就成了一項例行公事。他喜歡接受新的挑戰,並且善於接受有創意的新思路。
https://read.99csw.comMITS公司的零售策略使費伯感到不可思議。埃德·羅伯茨試圖控制他的代理商,並迫使代理商忠於MITS公司。根據當時的企業精神,費伯估計代理商最終一定會設法掙脫對他們的控制,羅伯茨的營銷策略產生了適得其反的效果。而費伯採取了與羅伯茨完全相反的策略。他鼓勵代理商銷售不同種類的產品,並且可以在他們喜歡的任何地方開設銷售點。如果兩個代理商希望隔開一個街區開設各自的商店,只要他們在銷售上形成競爭的態勢,那麼這樣做是可以的。IMSAI公司的產品將與代理商貨架上的其他任何產品展開競爭。到1976年6月底,美國和加拿大約有235家商店銷售IMSAI公司的產品。
費伯是經營新興企業的老手。1957年,他從康奈爾大學畢業並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期滿后,便加入IBM公司,擔任一名銷售代表。1964年,IBM公司將費伯派往荷蘭,為公司建立歐洲培訓中心。他在遠離公司管理部門的地方開展自己的工作,並且感到自己很喜歡這樣的工作。1966年,IBM公司委派他從事一項他更加喜歡的工作。
費伯可以用很好的理由來討好代理商。以10套或15套計算機套件的批量向零售商銷售計算機,這比通過電話將單個計算機套件銷售給個人要容易得多。此外,零售市場的大門敞開著。MITS公司作出的關於代理商只能銷售Altair計算機的規定促使代理商改換門庭,轉而代銷IMSAI公司的計算機。不僅Altair計算機代理商必須經銷MITS公司的產品系列,不得銷售其他任何產品,而且後來的代理商在地域上也不得與已經建立自己「經營領地」的早期代理商發生衝突。保羅·特雷爾之類的代理商不滿MITS公司的這些限制性規定,結果都轉向了自由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