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編 1914年以來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第二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影響(下)

第四編 1914年以來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第二十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影響(下)

歐洲的解放
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月光和潮汐允許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到歐洲大陸時,暴風雨卻來了,它好象要無限期地拖延這次遠征。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將軍將遠征推遲了一天,然後決定於6 月6日冒險發起進攻。幸運的是這時暴風雨有所減弱,不過,海上仍波浪滔天,許多士兵是在嚴重暈船的情況下到達對岸。巨大的艦隊由4,000艘商船和700 艘軍艦組成。清晨6點30分登陸開始,到第一天結束時,已有326, 000人和20,000艘船到達對岸。在奧馬哈和猶他灘頭髮生了劇烈的戰鬥,好幾個小時里,整個遠征隊的命運處於危急關頭。對同盟國來說幸運的是,德國最高指揮部懷疑,諾曼底登陸只是佯攻,主攻會出現在加來,因為在那裡,英吉利海峽最窄。因此,德國人一直將裝甲部隊留作預備隊,直到最後才動用,但那時已為時太晚,不能擊退入侵者。到預定進攻發起日之後的第五天,灘頭陣地已出現在60哩長的戰線上。應該指出,盟軍從一開始就得到了法國地下游擊隊的寶貴援助,游擊隊炸毀了橋樑,切斷了通訊線路,弄翻了德軍列車。
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消滅德軍的同時,又在這條戰線上的其他地方發動了一系列攻勢。到3 月底時,他們已收復1942年丟失的全部領土。為拚命阻止蘇聯紅軍無情的推進,德軍在庫爾斯克向蘇軍陣地的一個突角發動了全面的進攻。儘管他們在每一哩的範圍內就集中了160輛坦克,但只推進了20哩,併為此損失了40000人,1400架飛機和3000輛坦克。7月12日,蘇軍反攻,迅速奪回了他們失去的陣地,然後不斷向前推進,直至後勤方面的困難迫使他們停止前進為止。
1942年,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幾乎在各處都取得了勝利。強大的攻勢蹂躪了蘇聯、北非和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區,就象一隻帶有三個爪的巨大爪子在抓取歐亞半球。與此同時,德國的潛艇和水面艦船正威脅著同盟國的航線,1942年,同盟國船隻的損失平均每月為40萬噸位左右。
 美國日本
1942年1944年1942年1944年
355565
石油607262
鐵礦石305065
40555.54
早在1944 年2月,同盟國就已開始通過轟炸敵人的工廠、鐵路和海上運輸工具、海岸防禦工事來為「霸王」作戰計劃作準備。在預定進攻發起日之前的最後幾天里,盟軍已對英吉利海峽擁有絕對的制空權,他們派出了每批達1,00O架的一批批轟炸機,每批轟炸機都攜帶5,000噸炸彈。在英國,進攻的計劃者能從早些時候在地中海和太平洋進行的兩棲作戰中吸取經驗教訓,不過,「霸王」行動具有完全不同的規模。必須將150萬人連同他們的全部裝備,包括重型大炮、卡車和坦克,一起運過英吉利海峽,還必須保證他們在作戰行動展開時的給養供應。因而,盟軍建造了兩座建用於灘頭陣地的巨大的預製碼頭。每一座都和多佛爾港一樣大。其時,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邊,德軍正忙於加固由獨立小地堡、機槍網、大炮以及水雷和水下障礙物構成的「大西洋壁壘」。
1945 年8月6日,美國的一架B-29轟炸機將一顆原子彈扔在廣島上,炸毀了五分之三的城市,炸死了78,150個居民。第二天,杜魯門總統在電台講話中直布: 「16小時前,一架美國飛機向日軍重要基地廣島投了一顆原子彈,這顆原子彈的威力比20000噸梯思梯炸藥的威力還大。它的爆炸力相當於英國『大滿貫』爆炸力的2000多倍,是戰爭史上迄今為止所使用過的最大的炸彈。」在杜魯門發表講話的第二天,即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蘇聯紅軍迅速地越過邊境進入滿洲。蘇聯在德國投降3個月後入侵,其目的是為了履行斯大林1945年2月在雅爾塔會見羅斯福和丘吉爾期間所同意承擔的義務。除蘇聯從陸路入侵外,英國太平洋艦隊在6天航行25000哩之後也加入了海軍對日本的日益猛烈的進攻。最後的打擊是8月9日在長崎市上空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結果使這座城市遭到了同廣島一樣的破壞。極端的日本軍國主義者這時仍反對全面投降,一時間,戰爭似乎將惡化成由頑固的軍官領導的游擊戰。但是,天皇在內閣和政界元老的勸說下決定投降,干8月14日接受了同盟國的最後通牒。9月2日,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艦的甲板上,舉行了正式的投降簽字儀式,麥克阿瑟將軍、尼米茲海軍上將和盟軍高級軍官出席了這一儀式。
日本人甚至不能同美國工廠的這股浪潮相對抗。雖然他們所征服的帝國擁有豐富的原料資源,但他們卻無法將這些原料轉變成軍需品。一個原因是美國飛機和潛艇炸毀了他們的大部分商船。戰爭開始時,日本擁有大約70O 萬噸位的商船;到1945年夏時,僅剩下100萬噸位。因此,日本人發現,不論是將物資運給他們在國外的軍隊還是將原料源源不斷地運到國內各個工廠,都越來越困難。同樣嚴重的是日本重工業的薄弱。即使日本能得到足夠的原料,但它缺乏利用這些原料的工業手段。人力供應也不足,儘管當九九藏書時擁擠在本國諸島上的人口有7300萬。因為這一人口中,至少有40%的人從事精耕細作的稻米生產,沒有剩餘的人力來從事工業的大規模發展。如果日本那時能有10年或2O年的和平時期來開發它新贏得的地區,它原可能成為世界上的強大帝國。但是,它並沒有獲得和平,而是遭受了災難性的失敗。
日本的投降
更糟糕的是,日本人還得準備對付來自東方的進攻,因為蘇聯政府已於1945年4且終止了蘇日互不侵犯條約。不過,應對日本參戰負責的軍國主義者不願承認他們的錯誤,不願開始認真的和平談判。就在他們遲疑不決、試圖維護自己的尊嚴時,一連串前所未有的大災難突然來臨,結束了他們的優柔寡斷。
這時,德國人於1944 年12月16日在比利時阿登山脈突然發起進攻,將盟軍打了個措手不及。由於使用了大量的重型裝甲部隊,多霧的天氣又妨礙了同盟國空軍的反攻,所以德國人開創了一塊縱橫50哩的突出地。令人不安的是,他們差點兒攻佔了安特衛普的主要補給基地,如果真發生這樣的情況,那就會打亂盟軍的整個作戰計劃。 12月24日,天氣終於放晴,盟軍5000架飛機猛轟了德軍的補給線,巴頓和蒙哥馬利分別從南面和北面發起反攻。到1945年1月底時,德國人已被迫退回到原先的位置,此後,他們在盟軍的無情壓力下不得不節節敗退。
到聖誕節時,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發生兩個多星辨后,日本人已佔領了關島、威克島和香港。他們侵入了以往一向被認為是堅不可摧的馬來半島的叢林。由於有多年與中國游擊隊作戰的經驗,日本人已使他們的官兵學會繞過敵軍陣地,從兩翼和背後發起進攻。他們攜帶輕型迫擊炮和給養,利用輕型坦克、自行車和當地的運輸工具,在地面交通很差的地區迅速行進。這些戰術證明是非常成功的,到1942年2月15日,隨著8萬士氣沮喪的英國、澳大利亞和印度軍隊向5萬日本軍隊投降,新加坡這一大要塞陷落了。丘吉爾將這一失敗描寫為「英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災難和最大的投降。」不僅僅如此,新加坡長期以來一直是西方帝國主義在亞洲的光輝象徵。它的淪陷對20世紀後半世紀的影響同蘇聯在對馬海峽的失敗對20世紀前半世紀的影響一樣重大。
1944 年至1945年,歐洲基本上已被由東挺進的蘇聯紅軍和從西面的諾曼底登陸海灘入侵的英美聯軍解放。在這期間,義大利的戰鬥還在繼續,但它同北部的戰役相比只是外圍戰。同盟國試圖儘快結束義大利的戰爭,於1944年1月在離羅馬僅30哩的安齊奧登陸,並襲擊了德國人在蒙特卡西諾修道院里的據點。這兩次行動均告失敗,因而義大利戰役陷入令人沮喪的僵持狀態。直到5月中旬,主要由於來自北非的「自由法國」山地部隊的參戰,卡西諾才被攻佔。這時,通往羅馬的道路暢通無阻,美法聯軍順著半島的西側推進,英波聯軍則沿著東側挺進。6月5日,馬克·克拉克將軍率美軍第五軍進入羅馬,受到了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羅馬是歐洲大陸上第一個從納粹統治下解放的首都,但這一勝利因第二天盟軍在諾曼底的登陸而黯然失色。
日本人取得了最為驚人的勝利,他們迅速征服了太平洋廣大地區,從阿留申群島擴張到澳大利亞,從關島擴張到印度。日本人之所以獲得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每次都是在對手實際上不可能進行抵抗時發動進攻。法國和荷蘭已被佔領,英國正在為自己的生存而拚命鬥爭,美國則剛開始從和平時期的經濟轉向戰時經濟。這樣,日本人便進入了一個真空,他們迅速而又輕易地填滿了這一真空。西方列強將它們的殖民地作為原料的提供者和製成品的消費者的傳統做法,也有助於日本的成功。儘管這種安排對母國也許有利,但它卻阻礙了殖民地地區的經濟發展。即便是印度這樣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的國家,也不能生產一輛吉普車、一架飛機或一艘登陸艇。這意味著所有基本的軍用物資都必須從幾千哩以外的歐洲或美國運來。殖民國家傳統的政治政策也在這最後較量的時候使它們自食其果:普通的印度人、緬甸人或印度尼西亞人都不明白為什麼他們應該為保衛他們心目中的暴虐的異族政權而戰鬥。他們在沒有積極地歡迎和幫助日本侵略者的同時,採取了一種你們兩家都該死的態度。日本人狡猾地利用這種感情,提出了諸如「亞洲人的亞洲」之類的口號。十分有意義的是,日本人只是在菲律賓群島才遇到了有力的抵抗,菲律賓群島後來於1946年成為一個自治共和國,擁有一支自己的、10萬人的國民軍隊。
1942年:軸心國勝利的一年
爭奪這座城市的戰鬥始於8 月22日。到9月中旬時,德國人已打到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裡,他們陷入了困境。他們的飛機已將這座城市炸成一片廢墟。似乎有悖常理的是,這使德國人不能利用他們的坦克優勢,而坦克在開闊的草原地帶已被證明是十分有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已不是運動戰,而變成了「老鼠戰」,人們在地下室里、在屋頂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接連數日,從被炸碎的磚瓦中升起的塵霧幾乎遮住了太陽。一位觀察家寫道:「斯大林格勒已變成由被炸毀的樓房、搖搖欲墜的牆壁和腐爛的屍體構成的一塊巨大的墓地。」
盟軍作戰計劃通常認為是由蒙哥馬利制訂的,這一計劃要求左翼的英國和加拿大軍隊擊退德軍的主要進攻,而右翼訓練有素、機動靈活的美國軍隊則衝出據點,從背後襲擊德軍。7 月25日,1500架重型轟炸機將德軍防線炸開了一個缺口,美軍在這些轟炸機的掩護下攻入聖洛的開闊地帶。他們在向前推進時在瑟堡半島俘虜了10萬名德軍。到8月初時,勇敢的坦克部隊指揮官喬治·巴頓將軍正迅猛地穿過法國北部,進逼尼黎。8月15日,美國一個新集團軍在亞歷山大·M·帕奇將軍的率領下,同強大的法國增援部隊一起在里維埃拉海灘登陸,迅速地向羅納河流域挺進。其時,襲擊敵https://read.99csw.com軍駐地和交通線的法國游擊隊已下山,正在解放法國中部。德國人由於遭到四面八方的進攻,便向本國邊境撤退。8月19日,抵抗力量在巴黎公開起義,6天後,法國一個裝甲師和美國一個步兵師解放了這座首都。這時,眾所公認的法國人民的領袖戴高樂將軍揚揚得意地驅車前往巴黎聖母院,去聆聽感恩節的感恩讚美詩。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三年,軸心國沒有遭受任何阻礙。1942年底,隨著蘇聯人在斯大林格勒的巨大勝利、英國人在埃及的突破性進展、盟軍在法屬北非的登陸、墨索里尼的垮台、盟軍對德國的連續不斷的轟炸和日本艦隊在太平洋的失敗,戰爭開始出現了轉折。
兩次大戰戰後時期的另一差別是1945 年以後殖民地臣民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這與1918年以後帝國權力的加強形成鮮明對照。20年內,歐洲諸幅員廣大的帝國幾乎全已消失。從這一意義上說,這20年是歐洲在政治和軍事上衰落的20年。但與此同時,由於全球日益統一,西方的思想、制度和技術正以不斷加快的速度傳遍全球。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後時期既是歐洲衰落的時期,又是歐洲勝利的時期——這一點似乎是有悖常理的。
其時,英美聯軍已於1942 年11月7日至8日在北非的另一端即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登陸。他們的作戰方針是從東、西兩面把軸心國軍隊置於巨大的鉗形攻勢之中,從而將他們從這一戰場上徹底消滅。1942年巨月7日夜晚,約850艘船隻由三支龐大的護航隊護送抵達卡薩布蘭卡、奧蘭和阿爾及爾,這三支護航隊一支來自美國,另外兩支來自英國。三個星期之內,有185,000人制服維希法國軍隊的象徵性抵抗,登上陸地。英美聯軍向突尼西亞挺進,打算在聖誕節前征服該地。然而,由於希特勒趕緊派增援部隊渡過地中海,這一計劃被打亂。突尼西亞的戰鬥非常艱苦,由西進攻的英美聯軍得到了從東推進的蒙哥馬利和由南而來的「戰鬥的法國人」的軍隊的支持。最後,到1943年5月中旬時,盟軍征服了突尼西亞。
為什麼美國經濟一旦轉入戰爭狀態,就能不顧日本人的狂熱精神而完全壓倒日本經濟,其原因是顯而易見的。例如,戰爭初期的災難使美國只剩下3 艘第一線的航空母艦,但珍珠港事件后的兩年內,航空母艦的數目便猛增到50艘。同樣,海軍飛機的數量從1941年的3638架上升到 1944年的3007O架,潛艇的數量也從1941年的11艘增加到1944年的77艘。給人印象最深的是登陸艇即從小型浮橋到能使坦克和步兵團登陸的 300呎長的運輸船的生產。這些船隻的總數從1911年的123艘猛增到1945年的54206艘。
當時,馬克·克拉克將軍正率領他的混合部隊將德國人趕出義大利;他的混合部隊中除了有美國的白人、混血人和日裔美人外,還有英國人、澳大利亞人、紐西蘭人、南非人、印度人、巴勒斯坦人、波蘭人、法國人、巴西人和自由義大利人。義大利游擊隊同法國游擊隊一樣使敵人不得安寧,盟軍在他們的大力援助下,於4 月10日發起了最後的攻勢。兩個星期內,德軍防線就已崩潰,盟軍源源不斷地湧入波河流域,並越過波河到達阿爾卑斯山脈。在米蘭和其他工業城市,抵抗陣線的戰士成功地組織了起義,在盟軍到達前就控制了這些地區。5月2日,德軍駐義大利指揮官簽署了無條件投降的協定。早5天,墨索里尼在企圖逃往瑞士時已被游擊隊逮住,並立即被處決。在米蘭,他的屍體和他情婦的屍體一起被吊起來示眾。
其時,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法國軍隊正在西線取得相應的進展。從在阿登遭受的打擊中恢復過來之後,他們攻破了「齊格菲防線」,推進到萊茵河。在那裡,他們驚訝地發現,退卻的德軍竟忘了炸掉位於波恩以南雷馬根的魯登道夫鐵路大橋。盟軍成群地擁過大橋,不到一個月,就佔領了萊茵蘭,並俘獲了25萬名俘虜。這時,盟軍的7個軍迅速地向東穿過正在土崩瓦解的德意志帝國。4月25日,美國一支偵察隊同蘇軍先頭部隊在將德國一分為二的易北河河邊的托爾高村會師。
即使在海上,1942 年,德國人也取得了驚人的成功。英國人和美國人都在幾千哩長的補給線的盡頭作戰,而蘇聯人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經由北角或波斯灣運來的軍用物資。這是一種有利於日本和德國海軍的、如預先計劃那樣的形勢;日本和德國的海軍分別是(繼美國和英國海軍之後)世界上第三大和策四大海軍力量。比起日本人,德國人使同盟國船隻遭受的損失要大得多,這主要是因為德國的潛艇艦隊更大,更有力,離同盟國的主要航道也更近。在整個戰爭過程中,同盟國和中立國損失了總噸位為 23506000長噸的船隻,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損失的船隻的1.5倍。其中,四分之三的船隻是在大西洋損失的,70%的船隻是被潛艇擊沉,只有 30%的船隻是被水雷、水上船隻和飛機擊沉的。船隻沉沒的噸數從1940年的3992000噸上升到1941年的4329000噸,1942年達到了頂峰,為8330000噸。在以後的兩年中這種損失下降到4065000噸和1495000噸。1942年出現了船舶危機,直到這年秋天同盟國造船廠的產量才超過損失的船隻。
希特勒本人也促成了蘇聯的勝利,因為他為了給德國移民騰出地方而推行消滅或削弱東方諸「低劣的」斯拉夫民族的種族主義政策。希特勒明確表示,他準備對英國和法國進行一場「常規的、有紳土派頭的」戰爭,但在東方,德國應消滅蘇聯,應除去它的古老的首府,應殺戮它的官員和知識分子,應大批殺死它的農民群眾,使他們成為優秀種族的奴僕。這一政策使被佔領區的數百萬蘇聯人除了為自己的生存進行抵抗外別無選擇。情況原本可以完全不是這樣,因為戰爭初期大規模的逃亡和投降表明,相當多的蘇聯人至少對布爾什維克政權是冷淡的。如果希特勒當初為這些人提供的東西比斯大林給予他們的東西更多,他們原會以足夠的人數九-九-藏-書作出響應,從而決定性地影響了戰爭的進程。但是,希特勒的為優秀種族獲取「生存空間」的政策迫使整個東歐的斯拉夫人加入地下組織和游擊隊。
此時,希特勒仍堅持不屈,儘管他的東部戰線和西部戰線全已垮掉。他始終抱著只要挑起蘇聯與西方列強之間的矛盾就能避免徹底失敗這樣的希望。宣傳部長戈培爾不斷提到那些可以擊敗敵人的「新武器」,並安慰他的同胞說:「我確信元首將找到一條出路。」這種給自己壯膽的做法是無效的。4 月16日,朱可夫元帥向德國首都發起了最後的進攻。9天後,他已包圍這座城市,炮彈不斷地落在希特勒設在總理官邸花園裡的混凝土掩體的周圍。4月的最後一天,希特勒和幾天前剛同他結婚的伴侶愛娃·布勞恩一起自殺。他們的屍體在總理官邸的院子里被澆上汽油焚燒了,人們始終沒有找到痕迹。5月8日,柏林向蘇聯人投降,在以後的一個星期中,納粹密使在蘭斯向西方列強、在柏林向蘇聯無條件投降。
當時,日本人正遭受著與其軸心國同伴在歐洲所遭受的相類似的失敗。日本人在取得最初6個月的驚人勝利之後,終於受到了阻止,然後被迫以不斷加快的速度後退。造成戰爭進程中這一轉變的根本原因是美國資源和生產率的絕對優勢。戰爭開始時,在生產率方面,日本的經濟大致比得上法國的經濟。但如表1所示,它與美國的經濟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德國的投降使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前景更加慘淡。到1944年年中時,他們的本士諸島已遭到以馬里亞納群島為基地的B—29轟炸機的轟炸。這年年底,美軍在菲律賓登陸,到1945年2月底時,他們已迫使日本駐軍投降。對敵人來說更為嚴重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3個師於3月攻佔了硫黃島。這場戰鬥的野蠻程度反映在以下傷亡數字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的30,000人中有20000人死傷,日本人死亡20000人,被俘200人。硫黃島離日本本土只有750哩,而沖繩島離日本本土只有350哩,6月,經過另一次殘酷的戰鬥之後,沖繩島也被佔領。這時,美國空軍將這兩座島嶼用作基地,使日本人口擁擠的城市象德國那樣遭到暴風雨般的轟炸。日本人更易受傷害,因為他們的薄木板和紙板結構的房屋在烈火中就象許多引火物一樣被燒毀。在1944年11月至1945年9月日本人投降的9個月里,B-29轟炸機對日本進行了32000架次的轟炸,平均每天100多架次。日本人中死亡的或無家可歸的人數猛增到800多萬。
1942 年8月7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瓜達卡納爾島登陸,邁出了通往東京的漫長道路上的第一步。美國和澳大利亞聯軍在付出沉重代價之後,逐步攻佔了新不列顛和新幾內亞的重要基地。被俘的日本人極少極少,因為日本人認為當俘虜是可恥的,很少有人願意當俘虜。拒絕投降的日本官兵所進行的自殺性的拚死衝鋒幾乎已成為盟軍攻取日本人陣地的出現的一般高潮。儘管有這樣的抵抗,美國人的反攻還是席捲了新喬治亞的蒙達、新不列顛的拉包爾、新幾內亞的薩拉莫阿和萊城、吉爾伯特群島的塔拉瓦島、馬紹爾樣島的誇賈林島、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到1944年年中時,美國人已佔領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和關島,使日本本土諸島處於新型的B—29轟炸機的射程之內。這是結束日本短暫的全盛時期的開端。
1943年:形勢的倒轉
斯大林格勒是一座很難防守的城市,它沿著一哩寬的伏爾加河兩岸不規則地延伸出去30 哩,蘇聯的軍隊和給養必須靠這條河用船運輸。不過,斯大林命令要不惜任何代價守住這座城市。它是重要的工業中心,平時生產拖拉機,戰時生產坦克。它位於伏爾加河最西端的拐彎處,戰略位置也十分重要。如果它落到德國人手中,這個國家實際上就會被切成兩半,高加索的石油不再能沿著伏爾加河上運到北部戰場。斯大林格勒的淪陷將同底特律或芝加哥的丟失一樣,后兩個城市的丟失會切斷沿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交通運輸。
第二次世界大戰完成了對歐洲的全球霸權的破壞,這一破壞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總的說來,這兩次大戰對世界歷史具有相似的意義。不過,它們在細節上存在著種種差別,這些差別對當今的國際舞台有著重要意義。比起先前的霍亨索倫王室和哈布斯堡王室,納粹和日本軍國主義者對歐洲和亞洲舊秩序的破壞要大得多。德國人侵佔了整個歐洲大陸,日本人則侵佔了整個東亞和東南亞。但是,這兩大帝國都是短命的。它們到1945年已不復存在,留下了兩大包括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意義的地區在內的權力真空。同任何意識形態方面的原因差不多,這兩大權力真空的存在導致了冷戰的爆發,使各交戰國不能在1945年之後立即達成全面的和平解決辦法。
在西部的「突出地戰役」猛烈進行的同時,蘇聯人正向波蘭和匈牙利不斷椎進。到1945 年2月時,他們佔領了華沙和布達佩斯,不過在這之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使這兩座都城成為一片廢墟。由於那年冬天格外溫和,蘇聯紅軍能開進奧地利和德國。4 月13日,蘇聯人佔領了維也納,並侵佔了北部的東普魯斯和西里西亞。到3月末時,他們正在奮力渡過距柏林只有40哩的奧得河。
表1 世界生產的百分比
墨索里尼為這些災難付出了他的職位,最終付出了他的性命。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三世在君主主義者和法西斯持不同意見者的勸說下解除了墨索里尼的職務,將他關進了監獄。這件事發生在巴勒莫淪陷后的第三天即7 月25日。這時,最高權力歸屬國王和衣索比亞征服者皮埃特羅·巴多格里奧元帥。巴多格里奧試圖在儘可能不再流血、不再遭受破壞的情況下使義大利退出這場戰爭。在這個目標上,他無疑得到了絕大多數義大利人的支持,因為義大利人對這場戰爭、對同令人憎惡的德國人的結盟,極為厭惡。但是,和平不是這麼容易得到的;義大利人還得面臨第二階段的戰爭,這一階段的戰爭將證明比第一階段的戰爭殘酷得多。
九_九_藏_書時,在蘇聯戰場上,希特勒於1942 年6月又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進攻。由於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在前一年已被證明是堅不可摧的,因此,他這時命令部隊南下。他的目標是到達伏爾加河和裏海,由此將蘇聯分成兩半,切斷蘇聯紅軍的來自高加索的石油供應。正如在1941年那樣,裝甲師首先迅速地席捲了平坦的草原地區。7月初,他們佔領了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大要塞,7月底,又重新佔領了羅斯托夫。然後,他們渡過頓河,東南朝高加索油田、東北朝伏爾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呈扇形展開。到8月22日時,納粹的坦克已佔領邁科普石油中心,不過,他們沒能佔領格羅茲尼的大油田。希特勒派了大量的裝甲部隊去參加高加索方向的進攻,不過,愛德華·馮·克萊斯特將軍後來說:「我不需要裝甲部隊的援助,它們堵塞了我正要使用的道路。」據克萊斯特說,他們本來「無需戰鬥」就能在7月底佔領斯大林格勒。但是,直到一個月以後,從高加索姍姍來遲的裝甲師才推進到斯大林格勒略北的伏爾加河。這時,蘇聯人已將大量增援部隊調入這座城市,它已不再是一座能攻克的城市了。然而, 1942年被德國人佔領的領土的總面積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柏林,希特勒宣布,他的部隊已到達蘇聯心臟地區的伏爾加河兩岸,而且永遠不會被擊退。
這些軍事上的發展伴有幕後激烈的政治鬥爭。同盟國已承認一位名叫讓一弗朗索瓦·達爾朗的海軍上將為被佔領的法屬非洲的首腦。他是以貝當元帥為首的、統治著未被希特勒佔領的法國南部的維希政權的主要支持者。坦率地說,選擇達爾朗是軍事上的權宜之計,它既激怒了西方各自由黨黨派,也激怒了「自由法國」的領導人戴高樂將軍。1942年的聖誕節前夜,達爾朗被一名刺客槍殺,但戴高樂卻又被忽視了,這主要是因為羅斯福本人對他反感。新當選的領導人是亨利·吉羅將軍,一個勇敢的但政治上不起作用的人。他缺乏戴高樂所享有的民眾的支持,這一點很快就變得十分明顯,固此,羅斯福終於在他人的勸說下允許「自由法國」的領導人去阿爾及爾分享權力。吉羅一開始就因其強有力的對手而黯然失色,到1943年秋時,吉羅下了台,戴高樂成為法蘭西帝國臨時政府實際上的——即使不是名義上的——首腦。由於同盟國剛侵入摩洛哥和阿爾及爾,希特勒使佔領了維希法國,因此,戴高樂這時顯然已成為所有未投靠德國人的法國人的無可爭議的領袖。
在西方列強解放法國的同時,蘇聯紅軍正從東方迅速地向前推進。至1944 年春,已將德國軍隊趕出克里米亞和烏克蘭,然後,蘇聯紅軍開始向近200萬德軍發動總攻(而盟軍在法國和意大利麵臨的德軍僅100萬)。在北部,到 9月時,蘇聯人已擊敗芬蘭,使其退出戰爭;在中部,他們越過了波蘭的新、老邊界,挺進到華沙城門下;在南部,他們到達了羅馬尼亞中心地區的多瑙河河口。9 月,羅馬尼亞年輕的國王米哈伊乘機讓他的國家退出了戰爭,從而為蘇聯紅軍打開了巴爾幹半島的大門。保加利亞也仿照羅馬尼亞的做法,向蘇聯求和並站在蘇聯一邊重新參戰。巴爾幹半島上的德軍這時處於被圍殲的危險之中,開始儘快地撤退。當他們撤退時,南斯拉夫和希臘共產黨領導的抵抗力量從山上下來,接手控制了他們各自的國家——這一發展不久促成了蘇聯和西方列強之間即將到來的「冷戰」。在當地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的援助下,蘇聯紅軍向多瑙河流域上游地區推進,直到在匈牙利遭到德軍的頑強抵抗為止。
在北非,1942 年也是德國人取得勝利的一年。這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英國人因不幸地試圖阻止德國人進入希臘而削弱了自己在北非戰線上的力量。同時,英國地中海艦隊被水雷和潛艇摧毀了一大半,而納粹德國空軍十分猛烈地轟炸了馬爾他,使這座島嶼一時不能用作空軍和海軍基地。此外,希特勒在1941年初就已決定,派他的最有才幹的指揮官埃爾溫·隆美爾將軍去北非,支持正在動搖的義大利人。隆美爾雖然不是普魯士軍事階層的成員,但由於他在法國戰役中的突出功績而晉陞得很快。作為一位精明的戰略家和有闖勁的領導人,他迅速地把他有名的非洲軍團訓練好。1941年3月,他發動了一次進攻,迫使英國人穿過利比亞向埃及邊境撤退。1942年 5月,他繼續發動進攻,越過邊境進人埃及,到達離亞歷山大隻有50哩的阿拉曼。隆美爾深信自己將取得徹底勝利,他為勝利進入開羅挑選了一匹白色的戰馬,而表示感激的「元首」則將他提升為陸軍元帥。
實質上,這同樣的格局也在緬甸和印度尼西亞重演。1941 年12月10日,日本軍隊越過了緬甸邊界。到4月時,他們已佔領了仰光和曼德勒,英國、印度和中國聯軍沿著隱蔽的叢林小道逃到了印度。在印度尼西亞,荷蘭軍總司令於3月8日在萬隆率部投降。1月2日,日本人在菲律賓登陸並佔領馬尼拉時也沒有遇到更大的麻煩。但是,美-菲聯軍在麥克阿瑟和韋恩賴特將軍的先後領導下,在多山的巴丹半島上一直堅持到5月6日。日本人再進一層,佔領了印度洋上的安達曼群島和阿留申群島中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這樣,在5個月內,日本人只傷亡15000人就贏得了一個擁有1億多人口、能提供世界95%的橡膠原料、90%的大麻和三分之二的錫的帝國。正如丘吉爾向眾議院秘密吐露的那樣: 「……日本的暴行、兇猛、技術和能力遠遠超過了我們原先所預料的一切。」
1942年,軸心國在每條戰線上都處於最幸運之時。在北非,隆美爾正準備進攻開羅,在蘇聯,德國軍隊已到達伏爾加河,在太平洋,日本人似乎正準備猛撲澳大利亞和印度,只有公海上的艦艇戰在這年年底以前一直打得難分難解。
英美聯軍在征服北非之後,又向西西里島推進,並於7月10日侵入該島。儘管德國軍隊奮力作戰,但義大利人由於因接連不斷的失敗而土氣沮喪、因其夥伴的飛揚跋扈而心懷不滿,只進行了象徵性的抵抗。7月22比西西里島首府巴勒莫失陷,到8月中旬時,盟九_九_藏_書軍正迫擊退卻的敵人,放過墨西拿海峽,進入義大利大陸。
其時,斯大林一直在準備冬季大反攻。1942 年11月19日,蘇軍在格奧爾基·朱可夫將軍的指揮下開始了這場反攻。兩個新集團軍從東渡過了伏爾加河,一個軍從這座城市的北面進攻,另一個軍從這座城市的南面進攻。德軍圍攻部隊漸漸處於被包圍的危險之中。德軍司令弗里德里希·保盧斯將軍想奮力衝出這一危險的陷阱,但希特勒命令他堅決死守,戈林答應派空軍支援他。其時,蘇軍已向前推進,以巨大的鉗形運動包圍了德軍。一支從東南面過來的德軍救援部隊遭到了阻擊,損失慘重,而蘇軍則不斷前進,佔領了越來越多的飛機場,使戈林無法進行空運。德軍這時已絕望地陷入困境。由於希特勒的固執,他們將忍受挨餓、受凍和患病的痛苦。1943年2月2日,終於出現了結局,保盧斯率部12萬人投降,他們是原先那支有334000人的部隊的可憐的倖存者。希特勒曾希望不久前由他提拔為陸軍元帥的保盧斯自殺,從而上升到「永生和民族不朽」的境界;但事與願違,「元首」尖刻地評論道,「他寧願到莫斯科去」。
其時,第三帝國本土正遭受著日益增多的飛機的轟炸。這種轟炸在1941 年6月之後首次開始進行,當時,納粹德國空軍的大多數飛機已轉向蘇聯戰線,從而使皇家空軍在西方佔據了優勢。1942年,英國的空襲擴大到魯爾河流域和德國北部所有的大城市。到1943年時,美國人也加入了這種空襲,從而使晝夜不停的轟炸成為可能,即英國人在夜裡襲擊,美國人在白天襲擊。德國城市遭到了所謂的每小時800架轟炸機的「集中」進攻和每小時1,800架轟炸機的「超集中」即「飽和」進攻。這時,每小時扔在德國城市裡的炸彈比整個不列顛戰役中所扔的炸彈還要多。整個戰爭中,德國由空襲造成的平民死亡數據估計為305,000人。西方列強將這種前所未有的空襲用作對蘇聯不斷提出的在法國開闢第二戰線這一要求的部分回答。不過,所有這些轟炸的有效性仍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工廠和鐵路通常在大空襲之後的幾天內就已全面運轉。據德國人提供的數字, 1944年,德國的軍用品生產達到了最高峰,而這一年也是轟炸最厲害的一年。
這些巨大的勝利使人們產生了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的希望。德軍已退卻到齊格菲防線的後面,在萊茵河前作最後的拚死抵抗。這時,艾森豪威爾在荷蘭東部的阿納姆附近空投了大約3000 名美英傘兵。這是一次大胆的冒險行動,其目的是奪取萊茵河上的橋樑,為打過萊茵河、攻入德國心臟地區掃清道路。這一行動最初獲得了成功,但增援部隊未能奮力打過去,結果,德國人包圍並消滅了傘兵的據點。只有四分之一的傘兵撤回到盟軍的防線。其時,巴頓將軍的坦克部隊正缺乏燃料,由南挺進的法美聯軍也正在阿爾薩斯遇到頑強的抵抗。到10月時,勢態已很明朗,要在這一年取勝是不可能的。
庫爾斯克戰役成為蘇- 德戰爭的轉折點。它是納粹在東部戰線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從這以後,蘇聯人掌握了主動權,德國人則反攻為守,以防止他們的撤退變成大潰逃。勢力均衡的這一轉變一定程度上是由於西方對蘇聯紅軍的大規模援助,這種援助大約始於斯大林格勒戰役時。但西方給蘇聯的40萬輛吉普車和卡車、22000架飛機(主要是戰鬥機)和12000輛坦克總共只佔蘇聯紅軍所使用的全部軍用物資的10%左右。如果蘇聯不能生產出另外90%的軍用物資,如果蘇聯最高指揮部面對頭兩年驚人的軍事和經濟損失不能建立和訓練新軍隊,蘇聯的勝利原是不可能的。
三、世界歷史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德國人在蘇聯被迫撤退的同時,他們及其義大利盟軍也在被徹底地趕出北非。1942 年8月底,隆美爾企圖繼續向埃及發動攻勢,但被徹底擊退了。這時,在這條戰線上,英國人有了一位新的指揮官伯納德·蒙哥馬利爵士,他是一位很有個性的人,同時又是一位嚴格執行紀律者、一位謹慎的戰略家。在來自美國的新的重型坦克的援助下,蒙哥馬利於10月8日發動了他自己的攻勢。1000門大炮的預先轟擊為前進的坦克掃清了道路。經過12天的苦戰之後,德國人和義大利人被擊潰。當他們沿著沿海的道路撤退時,又遭到了空軍和海軍的轟炸。到1943年1月24 日時,蒙哥馬利已佔領的黎波里,於是,通往突尼西亞的道路暢通無阻。
就在珍珠港事件發生三天後,日本人又取得了一個勝利:他們的以地面為基地的飛機在暹羅灣擊沉了英國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和戰列巡洋肌「擊退號」。因為這是兩艘由精選的船員操縱的新軍艦,所以,它們的損失給英國人的打擊與珍珠港事件給美國人的打擊一樣大。「在整個戰爭中」,丘吉爾後來寫道,「我從未受到一個比這更直接的打擊……多少努力、希望和計劃與這兩艘軍艦一起沉沒了。……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上,除珍珠港倖存的、正急忙駛回加利福尼亞的美國軍艦外,再沒有英國和美國的主力艦了。日本在所有這些浩翰無垠的水域上都是至高無上的,而我們在各處都是較弱的、無防備的。」
9 月3日,巴多格里奧經國王批准與同盟國簽訂了一個停戰協定。與此同時,英國軍隊在義大利半島最南端的卡拉布里亞登陸,美軍則在那不勒斯南部的薩勒諾發動進攻。德國人立即作出反應,攻取了羅馬,佔領了這個國家的中部和北部地區。納粹傘兵大胆襲擊,將墨索里尼從監獄里營救出來。這位飽經風霜的「領袖」在義大利北部建立了一個「法西斯共和國」,並表示了他將戰鬥到底的決心。自然,他的新政權完全依靠德國人。艾伯特·凱塞林將軍負責軍事行動,他能將盟軍限制在南部沿海的據點中。儘管丘吉爾再三將南歐稱為歐洲大陸「易受攻擊的區域」,但事實是,多山的地形使它決不是易受攻擊的軍事目標。以後的一年半里,義大利成為分裂的、遭受戰爭破壞的國家;德國人與他們的傀儡墨索里尼在北部,同盟國與巴多格里奧的臨時政府在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