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國家情報機構 中央情報局

第二章 國家情報機構

美國情報界官方所屬的17個機構中,4個屬於國家級情報搜集和分析機構:中央情報局(CIA,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國家安全局(NSA,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國家偵察局(NRO, National Reconnaissance Office)和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GA, 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從整體上說,這4家機構理論上的預算佔據2013年度預算需求中的410億美元(此為公開的最近年度預算請求)。另外兩個未列入官方17個情報機構名單的國家級機構是特殊手段搜集局(Special Collection Service),(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聯合行動部門,其預算分別來自這兩家機構)和國家水下偵察局(National Underwater Reconnaissance Office)。總體看,這些機構實際上擁有國家情報計劃的全部預算,以及5萬多名美國情報界的僱員。

中央情報局

國家情報搜集部門(the National Collection Branch NCB),此前為國家情報搜集處,分為國內搜集處(Domestic Collection Division)和國內聯繫中心(Domestic Contact Center),專門負責做赴國外工作的美國公民工作,從他們那裡獲得情報信息,包括從目標地區回來的科學家、經濟學家、技術人員和能源專家等。1982年,國內搜集處在美國290所大學,與大約900多人進行了接觸。國家資源處的負責人(也許還包括國家情報搜集部門和外國資源部門的負責人)有權批准利用某機構員工或被邀請的人員,在美國境內利用展覽活動、座談會、小型研討會或類似的商業或專業會議的機會,搜集重要和有價值的外國情報信息。此類活動僅對他們這類具備公開身份和角色的人開放,但對公眾是不公開的。「9·11事件」后,該部門獲得了額外資金,20世紀90年代被關閉的辦公室得以重新恢復業務,使該部門的辦公室總數達到30個。
「技術準備處」,也是2003年在現有的處級建制基礎上成立的,負責向科技處技術人員和海外技術設備提供支持,包括建設、行動、維護處內的設備。根據情報百科(Intellipedia)的條目介紹,「技術戰備辦公室管理實戰所必需的一切設備」。另外,該部門還負責對中央情報局的設施和能力進行偽裝隱藏,屬於諜報技術的一項輔助行動。
3.綜合併評估涉及國家安全的情報信息,並將情報信息在政府內部指定分送和使用,酌情分送一些部門和機構;
反擴散中心(Counterproliferation Center)2010年8月宣布成立。反擴散中心的關鍵部門就是過去屬於秘密行動處的反擴散處(Counterproliferation Division)。這個機構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應對跨國性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反擴散處當時意圖有利於中央情報局搜集涉及世界多個地區——如卡迪爾·汗(A.Q.Khan)的活動等——武器擴散或中止活動的情報信息,而無需動用若干個情報機構。反擴散中心由秘密行動處的一名秘密官員領導,負責中心的行動和情報分析,包括從情報處的「武器情報、非擴散和武器控制中心」(Weapons Intelligence, Nonproliferation, and Arms Control Center)獲得的情報信息。
這項宣布留下一系列未解的問題,不是因為保密原因,而是因為布倫南暗示,重組已在進行中,可能需要數月時間完成。問題是:它將如何影響科技處和後勤管理處的組織架構(這兩個處仍保留其名稱)?國家秘密行動處所屬各部門機構將會怎樣(指那些無法確切地適合於某個地域的部門,如特別行動處、國家重新安置行動中心)?國家資源處是否劃歸某個地域中心?反情報中心是否成為第三個任務中心?
科技處經歷了數次重組,多年來曾經擁有,也失去過權勢。1963年,科技處獲得了原屬於情報處的科技情報辦公室(Office of Scientific Intelligence)的控制權。1976年,所有科學與技術分析職能重新回歸情報處管理。國家圖像解讀中心(National Photographic Interpretation Center)1973年劃歸科技處負責,到1996年,被併入新成立了的「國家圖像與測繪局」(National Imagery and Mapping Agency)。2005年,公開渠道情報搜集職責,包括對外廣播信息服務局(Foreign Broadcast Information Service)的活動,全部從科技處移交給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雖然該服務局行政上歸中央情報局局長負責。
如圖2.1所示,除直接向局長、副局長和常務副局長彙報的辦公室和各人員和部門外,截至2015年3月,中央情報局設有4個主要處級管理部門。國家秘密行動處(National Clandestine Service)和科技處(Directora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這兩個處全部或部分從事情報搜集活動;第三個是情報處(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負責情報分析;第四個處是後勤管理處(Directorate of Support),負責所有後勤支持和保障。
總部位於弗吉尼亞州的蘭利,地處華盛頓特區南部,中央情報局許多部門和辦公室都分佈在華盛頓特區地區,尤其是弗吉尼亞北部。1991年,中央情報局大約有20000多名僱員,但是由於20世紀90年代冷戰後縮減,加之中央情報局的圖像分析人員調轉到美國國家圖像與測繪局(National Imagery and Mapping Agency),致使僱員人數降至約16000。「9·11事件」促使中央情報局擴張;到2011年9月,其人員總數大概超過21000人的記錄。中央情報局2013年財政年度申請的預算為147億美元,大約五倍於1994年度的31億美元。
5.履行影響國家安全的其他涉及情報活動的職能和責任,國家安全委員會間或對這類職能與責任發出指令。
4.利用現有情報機構優勢,集中、有效地執行國家安全委會員確定的共同關注的其他情報服務;
除七個地區中心外,按功能分類的中心中,有兩個是在現有機構的基礎上加以擴大組建——反擴散中心和反恐中心——第三個,很可能是反情報中心。數據創新處將接收秘密行動處的公開資源中心和信息行動中心。這個新組建的機構,還將協助中央情報局尋求運用數據方法說服目標提供秘密情報。另外,它還將幫助中央情報局官員在海外使用電話、計算機和自動取款機時規避偵察。
「整合任務處」成立於2009年,綜合了系統工程和分析辦公室(Offi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Analysis)、IQT電信中心(In-Q-Tel Interface Center)和另一個部門的業務。根據科技處公布的內容,在過去的5年中,整合任務處各部門「為美國情報界面臨的最棘手難解的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提高了我們行動的基礎設施和骨幹支柱的效率,並使我們擁有了最前沿的商業技術」。IQT電信中心發揮了中央情報局https://read.99csw•com內外各機構間的聯絡作用。中央情報局1999年創立了IQT電信中心,屬於內部非盈利風險投資公司性質,調用2850萬美元的情報基金予以支持。到2012年為止,該中心已向180多家公司提供資金支持,在87家公司擁有投資組合,其中三分之一位於矽谷。
信息行動中心(Information Operation Center),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後期,承納了科技處(Directora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秘密信息技術辦公室(Clandesti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ice,成立於1996年)的部分功能。官方對該辦公室職責的表述是:負責解決「不斷湧現的信息技術的搜集能力」,現階段包括網路。秘密行動處的第五個中心是「國家重新安置行動中心」(National Resettlement Operations Center),其成立的目的就是利用法律手段解決中央情報局在處理背叛者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漏洞,諸如維塔利·尤爾琴科(Vitaly Yurchenko)這樣變節再叛變者。秘密行動處基本組織架構如圖2.2中所示。
「9·11事件」后,第一批到達阿富汗坎大哈的中央情報局人員遭遇爆炸裝置威脅,2001年末,技術服務處派出一個六人軍械小組赴坎大哈幫助拆卸這些爆炸裝置。該小組發現了一個重達2500磅的臨時爆炸裝置,並在它即將爆炸前成功將其拆除。
2.就協調政府部門和機構從事涉及國家安全的情報活動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建議;
2015年3月初,中央情報局局長約翰·布倫南(John Brennan)宣布一項重要的重組方案,涉及諸多要害部門的更名、10個混合行動中心的成立以及一個新處級機構的產生。特別是,情報處可能變成分析處,而國家秘密行動處可能恢復其從前的名稱——行動處。此外,這兩個處還是招募與培訓的主要機構。所有分析與行動的職能(包括聯絡)和活動將轉到10個中心(由助理局長分別負責管理),其中7個中心按地區分類,3個按職責功能分類。新組建的「數據創新處」(Directorate of Digital Innovation)將重點開發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
如圖2.1所示,2015年初有6個特定地理區域。2009年時僅有一個按地域的業務處建制——俄羅斯和歐洲分析處——目前仍然未變。其他按地域的業務處:非洲處、拉丁美洲和全球事務處(承擔跨國事務辦公室的職責和功能)、東亞和太平洋分析處、伊拉克/伊朗/黎巴嫩/敘利亞分析處、北非、阿拉伯半島和地區分析處和南亞分析處。
科技處(Directora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擁有超過5000的員工,成立於1962年,最初是附屬研究處,負責中央情報局技術搜集系統的開發和運用,特別是U-2和A-12牛車(OXCART A-12)間諜飛機和「日冕」偵察衛星(CORONA)。1963年附屬科技處正式成立,1965年科技處正式成立。

圖2.2 國家秘密行動處大致的組織架構圖
中央情報局成立的法律基礎,確立了中央情報主任的地位,是負責管理整個美國情報界的活動,同時指揮經營中央情報局。《2004年情報改革及恐怖主義預防法案》(Intelligence Reform and Terrorism Prevention Act of 2004)取消了中央情報主任一職,確立了國家情報總監(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職位,全盤負責和指導美國情報界的一切情報活動。領導中央情報局的個人成為中央情報局局長。
安全辦公室曾被分拆為分別負責人員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兩個處,現在重新合併,專門負責調查所有可能違反安全的行為和隱患,確保中央情報局設施和資產安全。後勤管理處所屬其他各辦公室,為中央情報局的行動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發揮著關鍵性輔助功能作用,包括提供保障中央情報局總部與海外通信聯絡的設備、物流與運輸、設備維護與維修、行動經費支付和確定情報人員的需求以及他們的教育與培訓。後勤管理處負責管理和經營中央情報局的培訓機構,包括位於弗吉尼亞州佩里營的軍事實驗培訓基地(Armed Forces Experimental Training Facility)和位於北卡羅萊納州賀福特的哈維點國防檢測基地(Harvey Point Defense Testing Activity)。中央情報局的某個武器倉庫,據推測,應屬於後勤管理處的資產,設計名稱為「中西部倉庫」,似乎就設在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的美軍斯坦利營倉庫(U.S.Army Camp Stanley Storage Activity)。
羅納德·里根總統第12333號行政命令,目前仍部分有效:允許中央情報局在美國境內秘密地搜集「重大意義」的外國情報,只要這一切搜集活動不是以美國公民和企業在美國境內的活動為目標。這項總統令還授權中央情報局,在美國境內實施經總統批准的「特別活動」或秘密行動,只要這些活動意圖不是影響美國政治進程、公眾輿論或媒體。
武器情報/防止擴散和軍備控制中心,其核心部分是1991年9月成立的中央情報局局長直接領導的「防止擴散中心」(Nonprofiferation Center)。當時,伊拉克生產核武器及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能力曝光,充分說明,美國情報界對伊拉克核項目的多樣化和進程都有所低估。到1999年,防止擴散中心集聚了200多名情報分析專家和秘密行動人員,大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員來自中央情報局以外的情報機構。該中心在世界範圍針對核武器、化學和生物武器以及最先進的常規武器的生產技術、設計、零部分和整個軍事建制的發展和收購行為進行監控。
「9·11事件」對科技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其中包括海外業務的大量增加,到2008年10月約增加150%。還有一個影響是,與藉助遠程感測裝置獲得九*九*藏*書情報信息相比較而言,科技處對「近身」搜集方式獲得的信息更加重視了。另外,負責科技處的副局長2008年曾聲稱,「『9·11事件』后,對追蹤和定位技術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長」。圖2.1顯示,科技處的某些機構前幾年已被分離出去,包括「開發與工程技術辦公室」(Office of Development and Engineering)、「特殊通信項目辦公室」(Office of Special Communications Programs)和「系統工程及分析辦公室」(Offi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Analysis)。
1.就政府部門和機構從事涉及國家安全的情報活動向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提出建議;
開發與工程技術辦公室的歷史可以直接追溯到1963年成立的「特殊項目小組」(Special Projects Staff)。該部門負責中央情報局的衛星偵察業務,之後1965年改編為「特殊項目辦公室」(Office of Special Projects),1973年成為現在的開發與工程技術辦公室。它參与了重大的技術搜集系統的研製,如:KH-11成像衛星,「現在(以及過去)提供重要設備的全部系統開發——從設計工程的需求定義、測式和評估,到實施、行動,甚至後勤支援和維修」。1992年國家偵察局重組之前,開發與工程技術辦公室屬於該局的B計劃;重組后,負責派出中央情報局常駐國家偵察局工作的工作人員。
行動條款和準則留下了相當大的解釋空間。因此,第五條和最終的行動條款長期以來一直被認定授權實施秘密活動。事實上,該條款規定僅授權間諜活動。秘密行動最主要的法律基礎,是總統指令和國會批准行動計劃資金。
恐怖活動分析辦公室,屬於國家秘密行動處反恐中心的分析部門。這個部門的分析人員追蹤監控恐怖分子和資助他們的國家,分析評估他們的致命弱點,研究分析他們的意識形態、目標、能力以及他們的聯盟和位置。分析人員還分析世界範圍恐怖威脅相關的情報信息,試圖發現蛛絲馬跡,以便對計劃中的恐怖活動提出預警。另外,他們要想方設法發現和確定新興的和非傳統意義的恐怖組織以及恐怖組織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盟。最後,該辦公室還參与「確認、中斷、阻止支持恐怖組織網路和行動的國際金融交易」。
圖2.1顯示的是2015年中央情報局非機密組織機構圖上秘密行動處的架構。圖中註明若干個「技術支持處」的存在,或許是為了加強科技處的技術服務辦公室(Office of the Technical Service)的工作。這些技術支持處的存在,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由時任行動處副處長的湯姆斯·特騰(Thomas Twetten)建立的技術小組。
根據中央情報局關於「全球獲取處」這一部門一份解密的描述介紹,該部門成立於2003年,旨在滿足「……需求,綜合行動、分析和工程技術,應對在世界範圍遭遇最嚴峻的技術搜集挑戰」。描述還重複聲明,該部門「整合分析、技術和諜報技術攻擊最棘手的目標,並在世界範圍內提供技術搜集能力」。同一年成立的「特別行動處」為戰術和戰略行動提供技術、工程、研究和分析等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支持。這兩個部門都是在現有處級建制上成立的。
跨國事務辦公室負責調查國際能源、貿易和金融相關的事務,以及諸如難民潮、食品安全、邊界緊張局勢等事務。該辦公室的分析專家們還重點關注洗錢、非法資金流動、貪腐和違反制裁等。還有一些分析人員專門分析外國否認、預謀欺詐以及試圖控制美國觀念等行為。跨國事務辦公室內部還設有「醫療與心理分析中心」(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Analysis Center),負責對全球健康相關事務(如疾病暴發)和外國領導的健康的進行評估。
布倫南在解釋新組建的這些中心時表示,「這些部門具備……優秀的團體精神,但確實有些故步自封,故而閉門造車」。他還表示,涉及美國威脅的關鍵數據仍然可能因部門不同而被貽誤或張冠李戴送錯地方。關於新組建的數據創新處,他強調指出,「數據世界在我們業內無所不包無所不在」,中央情報局在迎接數據間諜世界的挑戰方面亦然行動遲緩。
第二次世界大戰促生了美國戰略情報局(the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的建立,這是美國第一個核心的中央情報機構,其職能包括:間諜活動、秘密行動(從宣傳活動到破壞行動)、反情報行動和情報分析。戰略情報局標志著美國情報活動的一次革命,不僅僅是因為情報的諸多職能與功效完全由單一國家機構執行完成,還因為情報範圍的廣度更加寬泛以及由專家學者完成最後的完整情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杜魯門(Harry D.Truman)總統下令解散戰略情報局,1945年10月1日正式停止辦公。其秘密情報和反情報部門移交給美國陸軍部,成立戰略服務局,而其研究與分析部門併入美國國務院。
無論1947年時美國國會最初的意圖是什麼,中央情報局的成立確實符合絕大多數人對行動法案的一致理解和解釋。因而,中央情報局成為了美國政府首個主要情報機構,致力於情報分析、秘密的人力情報搜集和隱蔽秘密行動。之後,中央情報局也開始在偵察和運用其他技術搜集手段獲取圖像和信號以及測量和信號情報中發揮主要作用。
附屬的情報業務處包括如下的辦公室:情報編製和分送辦公室(Analystic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企業資源辦公室(Office of Corporate Resources)、搜集分析與戰略辦公室(Collection Analysis and Strategies),以及「舍爾曼·肯特情報分析學院」(Sherman Kent School for Intelligence Analysis)。搜集分析與戰略辦公室協助情報處的分析專家充分利用各類搜集系統,並對未來搜集系統的開發提供指導。更明確地說,該部門的職責與功能包括向總統和其他最高層政策制定者通報美國情報搜集能力及其他情報搜集相關的事宜、管理特殊手段搜集行動、對當前搜集能力的運用和價值進行評估、指導未來搜集項目的發展以及為中央情報局行動中心的九九藏書情報搜集活動提供24小時的支持。

圖2.1 中央情報局組織架構圖
2005年6月,中央情報局總監察長辦公室(Office of the Inspector General)的一份報告對反恐中心在「9·11襲擊事件」前的表現予以了批評:「中央情報局從上至下的官員們,為打擊基地組織和本·拉登努力勤奮工作,」但是,「他們的工作卻常常既沒效率,也缺乏合作」。用該報告的話說,「在實施和處理關鍵流程、貫徹執行行動計劃以及適當分享和分析至關重要數據等方面,出現多次失誤」。這些評判,與「9·11襲擊事件」前一個月總監察長辦公室的另一份(秘密渠道)公布的報告,形成鮮明的反差。該報告的概要部分是這樣開頭的,「局長直接領導的反恐中心是一個完善管理經營的機構,執行完成中央情報局的反恐職責,成功獲取並分析國際恐怖主義相關的情報,有效地打擊和削弱了恐怖組織的能力。」大約10年後,2011年5月2日,反恐中心的分析專家「發現了一名信使的蹤跡,使他們追蹤到位於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的本·拉登藏身處」。2013年,反恐中心被形容為「美國在巴基斯坦、葉門和其他地區——總統未來可能在這些地區挑起戰爭——實施定點清除行動的中心」。該中心專設巴基斯坦—阿富汗處,負責指揮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行動。葉門和索馬里的反恐行動進一步擴大,促使中心也成立了一個專門處,負責指揮管理在這些國家的行動。
「技術服務處」過去曾經是中央情報局行動處的技術服務科,1973年併入科技處。技術服務處的業務包括髮明設計密寫方法、加強錄像錄音技術和提供化學成像技術。1980年4月營救被困伊朗的美國人質之前,技術服務處就已發明了電池降落信號燈,可以在空中遠程控制安放和開關。1988年9月「泛美103號」航班在蘇格蘭洛克比爆炸空難后,技術服務處將定時裝置改裝適用於針對利比亞的反恐行動,該裝置其中一部分在爆炸中未受損。20世紀90年代初期,該處將一個信號裝置安裝在特為奧斯馬·亞托(Osman Ato)準備的一副手杖里,此人是索馬里軍閥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Mohammed Farah Aidid)將軍的軍火供應商和財政支持者。美國三角洲部隊作戰人員利用這個信號裝置在亞托開車通過摩加迪沙時將其擒獲。1993年,技術服務處處長公布說,該處開發了一個定位系統,能夠提供「特定目標的不間斷實時地理定位信息」。
「技術搜集處」是由信號情報行動辦公室(Office of SIGINT Operation)和特殊項目辦公室合併而成。信號情報行動辦公室負責「開發、運用和維護精密設備,用於執行搜集和分析任務」。技術搜集處人員將中央情報局的研究成果提供給「特殊手段搜集局」。信號情報行動辦公室及其前身「電子情報辦公室」(Office of Electronic Intelligence)參与了由中國和挪威操作使用的信號情報設備的建設,並在這些國家對其人員進行培訓,在當地對設備進行維護。特殊項目辦公室,其存在的最後期間,參与了一系列支持系統的開發和行動,包括安置專門搜集信號與測量情報、信號情報和核情報的感測系統。根據中央情報局一份文件描述,技術搜集處「針對特定的目標研製開發搜集系統」。它其中的一個部門被稱為「秘密測量與特徵信號情報行動協調中心」(Clandestine MASINT Operation Coordination Center),很有可能是負責監控預先安置的測量與特徵信號情報感測裝置。技術搜集處還曾與「美國法警署」(U.S.Marshals Service)合作開發一項技術,能用於飛機上,以便於追蹤手機,獲得這些特定手機的註冊信息。
秘密行動處所屬五個中心,其中的「反恐中心」(Counterterrorism Center)和「反情報中心」(Counterintelligence Center)是在威廉·凱西(William Casey,1981年至1987年在任)和威廉·韋伯斯特(William Webster,1987年至1991年在任)任職期間,作為「局長直接領導的中心」分別成立的。其目的就是將反恐和反情報任務置於高度重視的地位,同時將美國情報界不同部門的力量匯聚綜合起來,共同完成反恐反情報的使命。1997年,反恐中心內部建立了一個「恐怖主義預警小組」(Terrorism Warning Group),旨在向軍政高層領導就特定的恐怖威脅提出預警。早在1996年,反恐中心就建立了一支特別小組,大約有25名成員,奉命駐紮在亞歷克站(Alec Station),專門追蹤本·拉登及其高級助手的行蹤。該小組於2005年末撤銷。反恐中心本身自2001年9月11日恐怖襲擊事件后,由300人左右逐步發展擴大至1100多名情報分析專家和行動人員。
防止擴散中心還制定戰略方案,幫助指導美國政府應對武器擴散問題,並向情報搜集部門和執法部門提供相應的支持。該中心同時也開發|情報搜集平台,並進行「差距」分析,以查找確定(涉及武器擴散的)情報搜集活動中的缺陷和不足。此外,防止擴散中心獲得授權審查美國情報界在防止武器擴散活動方面的表現,並就相應的預算提出建議。
幾乎就在下令撤銷戰略情報局的同一時間,杜魯門總統授權進行戰後美國對外情報機構和需求方面的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成立美國情報局(National Intelligence Authority)及其行動部門中央情報組(Central Intelligence Group)。最初,中央情報組負責協調、綜合軍方情報部門和聯邦調查局(FBI,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搜集來的情報信息,之後不久,就被賦予了秘密情報搜集職能和任務。
IQT電信中心投資的某個項目涉及一個商業搜索引擎,名稱是「網鷹」(NetOwl),它是依靠適當關鍵詞的自然語言處理進行信息查找。IQT電信中心的資金對開發「總統情報通報系統」(Presidential Intelli九*九*藏*書gence Briefing System)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系統用於製作《總統每日簡報》(President's Daily Briefing)。該系統不是通過數百條網線對情報進行分類整理,而是將這些網線置於一個Lotus Notes資料庫內,進行各式各樣分類不同的搜索和分析,之後直接將簡報內容置於筆記本電腦。IQT電信中心參与的第三個項目是提高改進一款名為「三角男孩」(Triangle Boy)的軟體,可以保證使用者匿名檢查網頁。
負責全球行動的處——特別行動處(Special Activities Division),負責實施准軍事行動,例如20世紀80年代針對尼加拉瓜桑地納政府和蘇聯入侵阿富汗的行動,以及支持美國政府打擊「基地」組織、推翻塔利班在阿富汗的統治和廢黜薩達姆·海珊等行動。特別行動處有一個部門,就是「全球反應人員」(Global Response Staff)。這個部門的人員「現在或過去擔任過中央情報局間諜的武裝警衛」,在某些情況下,也為其他情報機構的人員提供安全保衛,「包括在衝突地區安裝感測設備或竊聽裝置的國家安全局小組人員」。全球反應人員部的工作人員有可能還要對潛在的秘密會見地點進行安全評估,甚至可能首先與目標接觸,以確保執行任務的專案項目官不會落入對方設置的陷阱。特別行動處的人員來自諸多前身機構,包括「國際行動處」(International Activities)、「准軍事部」(The Paramilitary)、「緝毒局」(Narcotics Staff)和「軍事與特別計劃處」(Military and Special Programs Division)。
IQT電信中心最近參与資助的一些項目,包括支持「耳鳴醫療公司」(Sonitus Medical)。該公司開發一種微小的無限雙向通信裝置,可以隱藏在人的口腔里;還有「無限Z公司」(Infinite Z),專門研究全息模擬技術。最近獲得IQT電信中心資金支持的是「富魯達和銀尾系統」(Fluidigm and Silver Tail Systems),分別研究生產分析基因樣本的晶元和偵測政府網路可疑活動的系統。另外一些近期獲得支持的項目包括「Lens Vector公司」,專門開發研究微型照相機技術;「3VR公司」,專門研究生產錄像跟蹤設備,可以分析出人臉、車牌和其他圖像;「NetBase公司」,專門研究開發語義化搜索能力,能夠閱讀網上的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和德語的各種貼子。2012年,時任中央情報局局長戴維·彼德雷烏斯(David Petraeus)報告說:「IQT電信中心支持的新興公司正在實施的分析類項目,其實就是滿足在全世界的社交媒體進行搜集和分析的需求,結合利用雲計算或其他方法,對大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武器情報/防止擴散和軍備控制中心,成立於2001年3月,是由防止擴散中心、「軍備控制情報處」(Arms Control Intelligence Staff)和原屬於跨國事務辦公室的「武器情報處」(Weapons Intelligence Staff)合併而成。其職責:(1)「分析研究所有類別的威脅,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到諸如激光、先進爆炸裝置、裝甲車等先進的常規武器以及各類各式導彈」;(2)「為美國政府致力的防止武器擴散、降低威脅和武器控制的努力提供情報支持」。
「國家秘密行動處」,此前為「行動處」(Directorate of Operation),更早之前是「策劃處」(Directorate of Plan),負責情報秘密搜集和秘密行動。秘密行動處成立於2005年,將組建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國防部人力情報局(Defense Humint Service)的秘密情報人員接收進來,鞏固加強了人力情報搜集活動。國家秘密行動處最高首腦是處長,被授權管理中央情報局的人力情報搜集和秘密行動計劃,並負責在「美國情報界內協調和評估人力情報活動及解決衝突」。秘密行動處處長配有兩名副手,一名負責行動處所屬分支機構和中央情報局各中心的日常活動,另一名重點負責美國情報界內所有人力情報活動。後者,即專門負責美國情報界全部人力情報的秘密行動處副處長,監督管理「情報界人力情報協調中心」(Community Humint Coordination Center)和「國家人力情報需求任務中心」(National Humint Requirements Tasking Center),以及一個專責人力情報標準與實踐的中心。
反情報中心綜合了「反情報局」(Counterintelligence Staff)、「外國情報能力局」(Foreign Intelligence Capabilities Unit,該機構成立於1983年,致力於發現外國情報機構旨在影響美國情報界觀點和認知的任何企圖)職責,以及主管安全行政辦公室和美國情報界的其他功能。反情報中心的主任同時還被授權負責反情報行動副處長助理的頭銜。反情報中心「分析外國情報機構的能力、企圖和情報活動」。
《1947年國家安全法案》(National Security Act of 1947),根據國家安全需求的綜合考慮,在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之下,以獨立機構的形式成立中央情報局。中央情報局取代了中央情報組,美國情報局被撤銷。根據「國家安全法案」,中央情報局的五大職能為:
秘密行動處的其他結構組成,包括7個地區處、1個負責全球行動的處和5個中心。國家資源處(National Resource Division)是1991年由外國資源處(Foreign Resource Division)和國家情報搜集處(National Collection Division)合併而成,其行動限於美國本土,在美國境內大約30個城市設有辦公室。據報道,該部門因「為了行動原因」,已在2005年遷移到科羅拉多州的丹佛。
地區處業務覆蓋世界其他地區,包括中歐處、拉丁美洲處、歐洲處、東亞處、近東處和非洲處。自中央情報局成立之日起,這些部門就是秘密情https://read.99csw.com報搜集活動的核心,指導著中央情報局各地區站的情報搜集活動,在情報站工作的特工人員負責招募和經營情報關係,並負責實施秘密行動。
後勤管理處下轄業務處和辦公室包括企業經營辦公室(Corporate Business)、設備支持辦公室(之前稱為全球基礎設施)(Facilities Support-Global Instrastructure)、全球服務辦公室(Global Services)、醫療服務辦公室(Medical Services)、任務整合辦公室(Mission Integration)、業務促進辦公室(新建)(Business Acceleration)、人力資源辦公室(Personnel Resources)以及安全辦公室(Security)。所有這些部門中,歷史最悠久的應屬醫療服務辦公室,長期以來一直負責中央情報局官員及隨從人員赴海外執行任務的醫療檢查和免疫以及保健教育、緊急醫療服務和心理精神保健。該部門還協助制定心理評估方案,以便於中央情報局招募、確定最佳人選,並參与編寫完成涉及心理和醫療的情報信息。
合併到國家資源處的兩個部門成為該處的分支部門。外國資源處成立於1963年,當時是國內行動處,其任務是專門針對「(外國)秘密行動機構在美國境內實施的針對外國目標的秘密行動」。現在,外國資源部門(Foreign Resource Branch)負責鎖定在美國居住的具備特定條件的外國人,並對他們進行招募,以使他們回國后(或調到其他外國)作為情報員效力中央情報局。為了鎖定此類目標,外國資源部門與美國學術機構的大量研究人員,包括教職人員,建立了聯繫。這些研究人員對學生不進行任何招募試探,只是協助提供目標人的背景信息,有時作為中間人引見介紹。據一份報告透露,外國資源部門的關鍵行動(大約佔據整個活動的30%),是對在美國的外國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企業高管實施招募,提供電信通訊情報,或協助美國情報界獲取類此情報。根據該報告,這項計劃現在,或過去,被命名為「最大範圍」(MAXSCOPE)。
科技處還參与秘密行動處所屬「信息行動中心」(Information Operations Center)的一些活動。冷戰結束后的數年間,情報處經歷了一系列大規模重組,包括近期的2009年和2013年兩次。自1981年以來,第一次主要的重組是在1996年進行的,當時從9個業務處減至6個。2009年之後,又有相當數量的業務處被取消(這些處的功能合併到其他機構),與此同時成立了幾個新的辦公室,其他業務部門更改名稱以體現它們的職責與功能變化。被解散的業務處包括「犯罪與毒品中心」(Crime and Narcotics Center)和「跨國事務辦公室」(Office of Transnational Issues)。犯罪與毒品中心由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國家安全局和國防部、國務院、財政部的分析專家們組成,專門分析和提供有關毒品走私和國際有組織犯罪方面的完整情報。犯罪與毒品中心成立於1989年,當時是局長直接領導下的反毒品中心;1994年更為現名,以體現其新增的搜集國際有組織犯罪情報信息的職能。
特殊通信項目辦公室目前已不復存在。它成立於2003年,其職能是為中央情報局,以及更大範圍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在世界範圍內提供不間斷的數據傳輸,以支持美國以外地區的情報活動。鑒於擔心國家偵察局越來越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2002年,系統工程及分析辦公室成立,在偵察衛星開發領域為中央情報局提供更加獨立的情報搜集能力,以解決應對這一問題。
如圖2.1所示,2015年初科技處的架構包括8個分處:任務資源處(Mission Resources)、技術情報官員開發處(TIO, Technical Intelligence Officer Development)、全球獲取處(Global Access)、特別行動處(Special Activities)、技術搜集處(Technical Collection)、技術準備處(Technical Readiness)、技術服務處(Technical Service)和整合任務處(Integrated Missions)。其中,技術情報官員開發是科技處主要的一個職業發展機構(因為「技術情報官員」這一術語適用於科技處所有官員)。該部門下屬的分支包括行動諜報技術、技術研究、技術開發和技術分析。
其他主要的業務處還有:反情報中心分析組(Counterintelligence Center Analysis Group)、信息行動中心分析組(Information Operation Center Analytical Group)、經濟安全中心(Economic Security Center)、恐怖活動分析辦公室(Office of Terrorism Analysis)、武器情報/防止擴散和軍備控制中心(Weapon Intelligence, Nonproliferation and Arms Control Center)。反情報中心分析組側重於反情報領域的兩類特殊的威脅。第一類是跨國威脅,包括恐怖主義中的反情報部分,或由於新興技術或技術變化而對美國政府、情報活動和美國政府信息系統構成的威脅。第二類是外國情報機構對美國構成的威脅。信息行動中心分析組對來自外國——不論是政府還是非政府——對美國計算機系統的威脅進行評估,尤其是至關重要的輔助支持基礎設施。經濟安全中心,最近成為情報處分析部門的附屬機構,是彼德雷烏斯短暫擔任局長期間(2011年9月—2012年11月)成立的。中央情報局沒有發布任何有關這個中心職能的信息,但已顯現出,除了其他職能外,該中心負責研究調查經濟和與資源相關的事務以及對造成衝突和不穩定可能性的潛在影響。如果是這種情況,經濟安全中心據說承擔了原來分配給科技處和情報處聯合成立的「氣候變化和國家安全中心」(Center for Climate Change and National Secruity)的職責(已於2012年解散),其任務包括研究調查沙漠化、海平面增高、人口遷徙和不斷加劇的自然資源競爭等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