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以一百一十八條命的名義

以一百一十八條命的名義

在這個系統設置下,國家元首才能繼續留在度假勝地,理由是:「在事故發生后,我曾想立即飛往出事地點,但我打消了這一念頭,現在我認為沒有去是正確的,因為高級官員在場不能幫忙只能添亂,大家都應在各自的崗位上。」
《國際歌》嗎?怕是文不對題了。
作為一個海軍上將,居然說出這種連一隻傻頭傻腦的豬都不肯使用的託詞,使人不得不對整個俄國海軍的建制發生懷疑。
…………
世人都知道一艘核潛艇不像一顆人體炸彈那樣可以信手拈來,還沒見過哪個國家牛×到不惜用一艘核潛艇來進行自殺性衝撞,把生命看得高於一切的美國人更不會。
孤立的事件通常是沒有意義的,很容易被「偶然」搪塞。如果將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相關的因素綜合起來看,每每會有「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的收穫。記得當年日本天皇裕仁過世,我不過根據新聞媒體的報道,將各國政府的態度,包括我國政府的態度,聯繫二戰歷史排列對比了一下,竟對比出過去一直不求甚解的原則性問題。然後寫了一篇隨筆《從裕仁之死說到引導輿論》,發表在當年的《新觀察》雜誌上,題目與內容做得比較疏離,畢竟時代不同,只能拜託讀者了。
倘若說到庫爾斯克的經驗教訓,或曰給我們什麼啟示,那就是人類的知識還遠遠沒有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記得大約二十年前,我採訪錢學森時聽他說過,衛星上天的技術並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接收技術,讓它落在什麼地方就落在什麼地方(大意)。我的理解是,沒有準確的接收技術,把人放在裏面放上天,回來就不知道哪去了。核潛艇的問題是,下去不容易,上來更難。
深夜,我點上蠟燭,想為屈死的、冤死的一百一十八條生命唱一支「安魂曲」。
其實,對一百一十八條生命的逝去,全世界每一個人都會深感惋惜與哀悼,包https://read.99csw.com括普京總統。但從世界戰略的格局和軍事對抗的角度看,這件事也實屬正常。馬路上開車還死人呢,潛到一百多米水下與導彈為伍的軍人死亡,難道值得大驚小怪地唱《國際歌》?
在這個系統設置下,營救失敗的理由最初為氣候不佳、水下能見度差,而後突然又被「救生艙蓋介面損壞,救生艇無法對接」所替換。
後來的後來,當挪威潛水員打開潛艇後部的九號救生艙,發現該艙已被淹沒,艇上人員全部遇難。這一分歧已經沒有意義。
俄國當局不得不面對「生死抉擇」的嚴峻時刻:為了一百一十八條生命而接受外國救援,或為保全核機密、包括核潛艇技術上的嚴重缺陷,置一百一十八條生命不顧。
八月二十一日晚上,在挪威潛水員打開救生艙蓋之後,我放棄了對奇迹的夢想,然後將相關的剪報收入文件夾。有朝一日它們將像哈姆雷特父親的陰魂,在適當的時候顯現。「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沉沒以及俄國當局的系統設置,必將以高量級的醜聞載入國際社會的史冊。
他們只好根據這一嚴峻的事實,進行救援行動的系統設置。
如果將此理解為貪圖享受勝過對生命的關切,就太善良了。因為親臨「時間就是生命」的殘酷現場,將無法逃避,必須馬上做出請求外援的決定。
也就是說,一百一十八名被困人員早就死定了,而且死得非常符合計劃經濟的原則。
然而每天每天,我們都能聽見俄國海軍新聞發言人信誓旦旦的保證:「當前的任務是不惜犧牲一切代價,營救艇內官兵。」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沉沒,引起了全世界的政治家、軍事家、技術專家乃至平民百姓的思考。最奇怪的當屬中國作家張潔,不但撰文《以一百一十八條命的名義》,還於八月二十一日深夜點上蠟燭,「併為死去的一百一十八條命唱一首《國https://read.99csw.com際歌》作為他們的『安魂曲』」。不知道歐仁·鮑狄埃是否同意她這樣干,我是覺得把《國際歌》當俄國水兵的「安魂曲」有點不搭界。正是「古怪年年有,今年古怪多」。
我坐卧不安,丟三落四,打碎杯子,割破手指,到處打電話,購買各種版本的報紙,守在很少打開的電視機旁,不能寫一行《無字》……為一百一十八條生命,也為世間竟有如此殘酷的系統設置而義憤填膺。
在這個系統設置下,海軍方面封鎖消息、掩蓋事實,一直拒絕公布被困人員名單,甚至不通知被困人員的家屬。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為了得到這份名單,向海軍官方支付了六百五十美元(我還以為是六百五十萬呢),才得以出版一份特別專刊,用來刊登「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上被困人員的名單。
…………
2000年8月22日
相信俄國當局在第一次營救失敗后,就已經知道他們完全沒有營救受困官兵的技術能力。

庫爾斯克啟示錄

俄羅斯戰士,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士兵之一,他們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精神,在二戰中照亮過世界的歷史,為消滅法西斯、拯救世界和平做出過偉大的貢獻。「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上的船員,更是俄國核部隊中的精英,在早期的報道中有過這樣一則消息:「為避免核放射性污染的危險,被困者關閉了艇上的兩座核反應堆,這意味著潛艇上的空氣將無法得到補充。」——犧牲自己,保衛人民,是俄羅斯戰士的天職。
看一看世界核潛艇的海難情況,就可以知道俄國人在世界軍備競賽中的原則——到目前為止,十七起事故中俄國人獨佔十三起。
一道道「時間」上的埋伏,足夠「庫爾斯克」沉沒N次來回。
為這一託https://read•99csw.com詞的「名分」,二十一日,俄國指揮官與挪威救援行動指揮官之間,有過一場嚴重、激烈的爭論。俄國方面堅稱:救生艙蓋已經損壞,無需動用英國救生艇,因為已經於事無補。挪威潛水員則堅持救生艙蓋基本無損,完全可以派英國救生艇下海救援。
用不著外界人士說三道四,針對黑海艦隊司令、前蘇聯英雄巴爾金上將關於「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是與俄國一艘乾貨船相撞失事的說法,俄國交通部北海航運公司負責人十八日發表聲明:在軍事演習期間,沒有一艘民用運輸船隻在該海域出現。
我非常注意這個營救失敗理由的替換,果然就有這樣的輿論出台:既然救生艙蓋介面損壞,誰也對接不上,外國人更是沒轍。
很快,日本最大媒體《讀賣新聞》打電話來,說是他們對我那篇文章很有興趣,希望對我進行一次採訪,就這個題目深入地談一談。我回答說:「沒什麼好談的,我要說的全在那篇文章里了,你們只需好好學習那篇文章就是。」
不能說俄國人不想營救那一百一十八條生命。最理想的結果是,既能營救一百一十八條生命,也能保住他們的核機密。可惜世界上的事往往不能兩全。
俄羅斯今夜無人入睡,除了那些系統設置者。他們聲稱不能開啟救生艙蓋,不過可以開啟一瓶香檳,乾杯,然後睡一個好覺,不要指望這樣的人會做噩夢。
就在他向國家元首彙報的這一天,俄國海軍向摩爾曼斯克市的一家工廠,下達了緊急製作一百二十具棺木的秘密訂單,棺木標準制定得也很具體,士兵為一般材質,軍官為貴重材質。
在這個系統設置下,事故的原因幾起幾落。
好像英國LR5救援艇是「庫爾斯克」沉沒五天之後,也就是八月十八日俄國決定接受英國救援那一刻,才按照俄國技術標準製造出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相信俄國當局也不願意發生https://read.99csw.com「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的事故。應該說,這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事故中,我們唯一可以相信的原始。
初始說與美國艦隻相撞,或遭遇二戰遺留水雷,或與巨型乾貨船相撞。
整個事故中,我從來不曾懷抱「希望」。希望誰,這個系統設置嗎?
除了希特勒。
除了在虛擬世界,要想在真實世界找到那隻具有替換作用的羊,真還不易。
世界上的很多道理是相通的。就說網路經濟吧,花錢辦個網站或上網並不難,難的是上網之後如何盈利。換句話說,網路並不等於經濟,網路不難經濟難,我相信,現在所有的網路公司包括亞馬遜的貝佐斯,遇到的問題都不是網路問題,而是經濟問題。
不過一旦落實到哪怕拉屎撒尿這樣具體的小事,就得走出虛擬世界,進入有茅房的物質世界。網民們這才知道,在虛擬世界中雲山霧罩、被崇拜得五體投地的人物原來和自己一樣,不但拉屎放屁,可能比自己放的屁還臭。
所幸早年在克格勃打下的基礎,否則世界上還有哪顆肉質的心,面對一百一十八條生命的消亡,能夠這樣無動於衷、說出這樣的話?
(見2000年9月3日《北京晚報》17版)
綱舉目張。而後的行動、輿論、對外發言,只能按既定方針辦。
事故發生在二〇〇〇年八月十二日,海軍總司令庫羅耶多夫八月十四日才向國家元首彙報。這個時間上的埋伏,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注意,至少會問一個為什麼。
何況「庫爾斯克」潛艇沉沒,涉及一百一十八條生命,關注這一事故的每一進展,更是自不待言。
又,二戰時期的水雷如何可以達到兩噸炸藥的威力,並對「庫爾斯克」號核潛艇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後記:此文發表不久,即有蘇文洋先生著文。為聚多家之言,轉載如下:
終於有人承認事故原因是「庫九*九*藏*書爾斯克」號核潛艇自爆,可是緊接著又有人說是與英國潛艇相撞。
只有過對奇迹的夢想——生命在面臨災難時,某種無法估量的爆發力,比如「堅韌」。
除此,我不知道我們還可以相信什麼?
如今軍事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什麼地步?哪個海域下貓著幾條潛艇,個個門兒清,沒有戰事的情況下大路朝天各走一方。
開著LR5救生潛艇的英國人和挪威救援人員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應該是意料中的事。你們這些好事的人道主義者,難道沒聽清楚那句擲地有聲的話:「既然我們俄國人打不開,外國人也沒轍」?居然異想天開地想和這個系統設置比試比試,懵懵懂懂地協助俄國當局,友情出演了一場很有看頭的戲。
真是匪夷所思,換了任何一個國家的元首,都會馬上飛赴事故現場。
而「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自行爆炸,也說明了類同八艘核潛艇技術上的嚴重缺陷。
此時,俄國當局又聲稱從未拒絕過任何國家提出參加營救的要求,之所以遲遲未能達成協議,是因為俄國與外國的一些技術標準不一。
隨著「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慘絕人寰的沉沒,有些人卻不得不浮出海面,或是說不得不走出虛擬世界。不管他們在虛擬世界中隱藏得多麼深,表演得多麼出色,特別在表演親善小品方面,幾乎比肩世界上最優秀的演員。諸如:與群眾掰掰腕子、跳一場舞、來兩下拳擊、抱住哪位小姐無傷大雅地啃一嘴……
再者,俄國當局為什麼不在與外國救援行動接觸之始,即刻請求LR5型深海救援艇提前進入該海域待命?一旦俄國決定接受援助,救援艇便可立即進入救援行動,而不必在俄國決定接受援助后,長途跋涉、花費兩天時間趕往事故發生地,在「庫爾斯克」沉沒七天後才到達北極圈內的巴倫支海。
正是這樣的一百一十八名精英,為系統設置者們妄圖重現核威力的無力掙扎……駕著一堆破銅爛鐵駛向了不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