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兵器刑法 一、古代兵器

第七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兵器刑法

有人類就有戰爭。聰明的人類最初利用天然的木棒和石塊作為輔助爭戰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逐漸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兵器。本章以古文字和兵器種類為線索,對原始時代兵器、短兵器、長兵器、拋射兵器和防禦性兵器一一進行了介紹。刑法是維護國家統治秩序的重要手段,因此國家產生,就伴隨著刑法的產生。本章從「法」和「刑」的古文字形體入手,深入分析了其文化內涵,並通過分析古文字形體對中國古代刑具和各種刑法手段進行了概括勾勒。

一、古代兵器



殳是用以撲擊的無刃兵器。「殳」的甲骨文作「」,像手持殳之形,從字形看,殳這種兵器的特點是頂端粗大;從出土文物看,秦代的殳有的長達3米以上。殳在遠古時期廣泛用來裝備部隊,後來將殳頭改造成有棱無刃的金屬頭,殺傷力更大了。《詩經·衛風·伯兮》「伯也執殳,為王先驅」,詩中伯所持的武器正是殳,說明殳在當時軍隊中廣泛使用。另外,「殳」作為部首,構字能力比較強,也說明殳比較常用,如「毆」「段」「殿」「毀」「殷」「毅」的本義都與「擊打」有或遠或近的聯繫。

5.防禦性兵器


2.短兵器



弓不僅可以用來發射箭,也可以發射彈丸。這可從古文字形體上得到證明,「彈」(讀作「dàn」)字甲骨文作「」,像彈丸在弓弦上之形,小篆字形作「」,左邊的構件是「弓」,右邊是「丸」,會意字,本義就是彈丸。也可從文獻中找到例證,漢劉向《說苑·善說》:「彈之狀如弓,而以竹為弦」,說明彈是利用竹片的彈力發射彈丸的兵器;《左傳》記載:「晉靈公不君……從台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意思是晉靈公不行國君正道。他還從台上用彈弓射人,觀看人們躲避彈丸來取樂。
「戌」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像一種刃部平直的長柄大斧。
「炮」也是一種拋射兵器,它最初是將石頭拋出砸向敵人,即是一種飛石車,又叫「拋車」、「拋石車」、「拋石機」等。後來為它造了專用字「𨋛」,顯然,「𨋛」字「從車從拋省,拋亦聲」。后又為「𨋛」重造了形聲結構的異體字「砲」。直至現在,象棋中「炮」也有的寫作「砲」。火藥發明后,砲發射出去的不再是石頭,而是更有殺傷力的炸彈,於是借用「炮烙」的「炮」字記錄該詞。

我國古代的兵器有長短之分。短兵器主要包括斧、刀、劍、匕首等。斧是一種短柄砍斫武器,「斧」字從斤父聲。義符「斤」甲骨文作「」,像曲柄斧之形,左邊的尖頭是斧刃的側面圖,右邊的曲線表示曲柄。曲柄斧是古代一種砍斫工具。斧、斤都是古代常用的砍斫工具,《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說明斧斤常用來伐木。後來斧子逐漸演變為軍事上的兵器,如月牙斧、鳳頭斧等。作為武器通稱的「兵」,甲骨文作「」,像兩手持曲柄斧形,說明「斤」(曲柄斧)不僅是砍物工具,也是重要的兵器。漢字體系中,以「斤」為部首的字大都與斧子有關,除了「斧」字外,如「斨」的本義是「方孔的斧子」,「斬」「斫」「斲」「斷」「斯」的本義都是與斧子相關的動詞。

莫邪生下的兒子叫赤。後來赤長大了,問他母親:「我父親在哪裡?」母親說:「你父親給楚王鑄劍,三年才成功。楚王發怒,把他殺了。他走時囑咐我告訴你:『出房看南山,松樹長在石上,劍在它的背面。』」於是兒子出房,往南看沒有山,只見堂前松柱下有一磨劍石,就用斧頭砸開它的背後,得到雄劍,整天都想找楚王報仇。
「劍」字籀文作「」,從刀僉聲,小篆作「」,從刃僉聲。《說文解字》說解為「人所帶兵也」,本義就是一種古代兵器。這種兵器的特點是兩面有刃,前端尖,中間有脊,安有短柄,屬於「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現在作為擊劍運動用的劍,劍身為細長的鋼條,頂端為一小圓球,無刃。https://read•99csw.com
傳說劍創始自軒轅黃帝時代,根據《黃帝本紀》「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又據《管子·地數》「而葛天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由此可見,劍的歷史極為古遠,故後人稱之為「短兵之祖」。從商代開始有制劍的史料記載,最初的劍為銅質,呈柳葉形或銳三角形。《周禮·考工記》詳細敘述了制劍之法。漢代以後銅劍漸被鋼鐵劍替代,並趨於定型,即劍身中有脊,兩側有刃,前有劍尖,中有劍首,後有莖,莖端設環處稱鐔(xín),此外尚有劍鞘、劍穗等附屬飾物。東漢以後,劍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為佩帶儀仗或習武強身自衛。隋唐時期,佩劍盛行,根據《隋書·禮儀志》記載,隋朝時佩劍有相當嚴格的禮儀規定;唐代文人墨客把劍看作能夠表現其尚武英姿或抒發凌雲壯志的飾物。後來,劍與道教結下不解之緣,成了道士們手中的法器之一。
愛因斯坦說過:「我不清楚第三次世界大戰將用什麼武器相互廝殺,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戰將會使用棍棒和石塊。」意思是說武器將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因此,人類將從原始社會重新開始,戰爭所使用的武器也將從棍棒和石塊開始。
所射之箭又稱「矢」,「矢」的甲骨文作「」,金文作「」,上像箭頭,中間是箭桿,下端是箭在飛行過程中起平衡作用的箭尾。箭的作用主要是殺傷敵人,而箭的威力主要通過箭頭來實現。《左傳》記載,齊國將領子淵捷與魯國將領聲子相遇,子淵捷拉弓射箭,箭飛過車轅,聲子趕緊用盾牌一擋,箭射入盾脊中整整有三寸,可見子淵捷之神力。聲子不甘示弱,放下盾牌,也拉弓射箭,射人先射馬,他瞄準子淵捷戰車上的馬匹,一箭飛出,穿透勒在馬脖子上的皮帶,馬匹當即倒斃。如果箭頭沒有了,箭的殺傷力就會大大減弱。《孟子·離婁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子濯孺子和庾公之斯同是射箭高手卻各為其主。不巧的是,戰場上子濯孺子突然發病,他說:「今天我的病發作了,不能拿弓,我是必死無疑了。」他問駕車人:「追我的人是誰?」駕車人說:「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說:「我能活了!」駕車的說:「庾公之斯是衛國善於射箭的人;您(反而)說『我能活了』,這是為什麼呢?」子濯孺子說:「庾公之斯是跟尹公之他學的射箭,尹公之他是跟我學的射箭。尹公之他是正派人,他看中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的。」庾公之斯追到跟前,說:「先生為什麼不拿弓?」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的病發作了,無法拿弓。」庾公之斯說:「我向尹公之他學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您學射箭,我不忍心用您傳授的技術反過來傷害您。雖然這麼說,可是今天這事,是國君交付的事,我不敢不辦。」說完便抽出箭來,在車輪上敲掉箭頭,向子濯孺子射了四箭之後返身回去了。

「戚」字金文作「」,本義是一種兩側有齒牙的長柄大斧。《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其中「干」是盾牌,「戚」就是這種大斧。這段話的意思是:刑天與黃帝爭奪最高統治地位,結果被黃帝砍斷了頭,被葬在常羊山麓。刑天雖斷了頭,卻仍不泯志。他以乳|頭為目,以肚臍為口,操盾牌、大斧繼續揮舞,與黃帝再決雌雄。
「胄」金文作「」或「」,上邊的構件像頭盔,下邊的構件用眼睛代表人頭,整字像人戴頭盔之形。「胄」的本義就是作戰時戴的頭盔。「胄」不僅遮掩保護頭的頂部和後部,也遮擋保護面部,因此戴上胄之後,別人就看不清他的臉了。《左傳·哀公十年》記載葉公子高平定楚國白公之亂時:「(葉公子高)及北門,或遇之,曰:『君胡為不胄?國人望君,若望慈父母焉。盜賊之矢若傷君,是絕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進。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日日以幾。若見君面,是得艾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奮心,猶將旌君以徇於國,而又掩面,以絕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進。」開始有人建議葉公子高帶上頭盔,理由是如果盜賊之箭矢傷害他,將使國人傷心失望,於是他戴上頭盔;後來又有人建議他不戴頭盔,理由是要讓國人能看見他的臉,知道他活著,這樣心裏踏實,更有鬥志。於是葉公子高又摘下頭盔。可見,戴胄是為防矢,但也會把人的臉遮蓋。
與斧子類似的兵器還有「鉞」(yuè)「戌」(xū)「戚」「歲」「我」等。
九*九*藏*書
按周禮,頭上戴胄時,見到尊長就要摘掉,《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載秦軍經過周北門,為表示對周的尊敬,「左右免胄而下」。兩國交戰時,一方的臣遇見對方的國君要行君臣之禮,《左傳·成公十六年》記載晉楚鄢陵之戰時,晉郤至在戰鬥中每次遇見楚王都下車免胄,此事傳為佳話。
「鉞」字最初寫作「戉」,金文字形作「」或「」,像刃部呈弧形的長柄大斧。鉞是中國先秦時代武器,為一長柄斧頭,重量較斧更大。早在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中,已發現玉制的鉞。鉞在當時具有神聖的象徵作用。「戊」字商代金文作「」,與「戉」不同的是刃部呈內弧形。

「戈」字商金文作「」,甲骨文作「」,像古代兵器戈之形,中間長豎表示戈柄,上部左邊是戈頭,右邊是戈頭上的裝飾物,下端表示戈柄的鐓,上端的短橫表示枝杈,古人選取戈柄時有意保留一段枝杈,以防止戈頭脫落。戈作為啄勾兵器,是古代戰爭中一種主要的進攻性兵器。這不僅可以從用「戈」組成的「干戈」「倒戈」等雙音詞得到體現,也可以從用「戈」為構件組成的合體字得到體現。如「戎」最早字形作「」,像人一手拿戈一手拿盾之形,后中間的人形構件省略,金文|做「」,進一步簡化為「戎」,本義為「兵器,武器」;「戒」字甲骨文「」和金文「」均像雙手持戈之形,本義是「防備,戒備」;「伐」的甲骨文作「」,像以戈斬首之形,本義是「砍殺」;「殺」甲骨文作「」或「」,像以戈斷人首之形,本義就是「殺死」;「殲」字甲骨文作「」,像戈擊二人之形,本義是「盡滅」;「何」的甲骨文作「」,像人荷戈之形,本義是「擔,挑」。武器不止一種,可以用肩扛的東西也很多,可是這些字都選擇「戈」為構件,說明造字時期戈十分常用。此外,「戰」「戡」「戢」「截」「戳」「戲」「或」等字也以「戈」為部首。這也體現了戈在當時的重要性。
斧鉞類武器因形制沉重,靈活不足,最終退為儀仗用途,也作為權力的象徵。春秋戰國時期,君王授予將帥征伐權力時,往往用賜予斧鉞的形式表示授予軍事權力。《淮南子·兵略訓》:「主親操鉞,持頭,授將軍其柄,曰:『從此上至天者,將軍制之。』復操斧,持頭,授將軍其柄,曰:『從此下至淵者,將軍制之。』」這段話非常具體地說明了君主授予將軍軍事權力時的儀式——把象徵最高軍事權力的斧鉞交給將軍。
原始社會,先民用石頭、蚌殼、獸骨打製成各種形狀的刀。商代開始出現青銅刀,最初的青銅刀較小,刀形較寬,刃端多向上翹,形如石刀,說明青銅刀由石刀發展而來。青銅刀主要用來砍削器物,宰牛羊,或防身自衛,還未正式用於戰爭。西周時期,出現了青銅大刀,柄短刀長,有厚實的刀脊和鋒利的刀刃,刀柄首端呈扁圓環形,所以又叫「環柄刀」。北京昌平區白浮村西周木槨墓中出土兩把青銅刀,一把刀身長41厘米,刀背微弓;另一把長24厘米,類似冰刀形。那時的青銅刀質地較脆,缺少韌性,劈砍時容易折斷。秦漢時期,鋼鐵問世以後,刀的製作工藝得到改善,首先是刀身加長,而且已有專門的戰刀和佩刀之分。佩刀講究式樣別緻,鑲飾美觀;戰刀則注重質地堅韌,做工精良。在諸國戰爭中,兵車已漸漸退出戰場,取而代之的是騎兵隊成為作戰主力。因此單純的刺兵器不足以發揮效力,擅長劈砍揮殺的鋼刀的製作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據史書記載,三國時劉備令工匠造刀五千把;孫權則命造刀一千把;司馬炎也曾一次遣人造刀八千把。這些刀是用來裝備軍隊的,那時刀已成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環首刀」,這種刀直背直刃,刀背較厚,刀柄呈扁圓環狀,長度一米左右,便於在騎戰中抽殺劈砍,是一種實戰性較強的九*九*藏*書短兵器。在戰場上的廝殺格鬥中,許多將領往往長矛短刀並用,遠刺近劈,威力無比。西漢時大將李廣之子李敢「左持長槊,右執短刀,躍馬陷戰」。《三國演義》中南蠻首領孟獲的妻子祝融夫人善使飛刀,百發百中。她曾手提丈八長標,背插五口飛刀,重傷張嶷(nì),活捉馬忠。
「我」字甲骨文作「」,西周金文作「」,像一種刃部有齒的斧鉞形武器。這種武器盛行於商至戰國時期,是一種短兵器,裝上長柄后才能用於戰場上砍殺。
為了保護好箭,有專門盛箭的箙。「箙」甲骨文作「」,金文作「」或「」,都像矢在箭袋中之形,本義就是箭袋。表示盛箭之器還有「函」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取象裝有箭矢的箭袋,本義就是裝矢之器,泛指匣子。

1.原始時代兵器

「介」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像人穿戴鎧甲之形。本義就是鎧甲。《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介胄生蟣虱,民無所告愬」,其中「介胄」指的就是鎧甲和頭盔。古代戰爭中,不僅人要穿上鎧甲,馬也要披上戰甲。《左傳》記載,成公二年,齊晉在鞌地展開大戰,當時兵力佔優勢的齊侯非常輕敵,竟然「不介馬而馳之」,意思是不給馬披上戰甲就驅馬進攻,結果大敗。「介馬」包括給馬戴上面罩,在前胸掛上護甲,把馬尾捆束起來裝在套子里。保護馬尾的套子,也叫作「馬尾韜」。其中前胸上的護甲主要將馬的胸腹包住,後來就稱沒有袖筒的夾襖為「馬甲」。馬甲的樣子與背心相同,只是要比背心厚實,大都有里有面。

4.拋射兵器

「刀」的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像一把彎刀之形。刀是一種單面長刃的短兵器。無論是作為生產工具,還是作為兵器,刀都是基本成員,所以,以刀為義符構成的字特別多。
「盾」的小篆字形作「」,《說文解字》說解為:「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意思是,盾是古代打仗時防護身體,擋住敵人刀箭等的牌。金文中有「」(毌字),形象描繪了古時候盾牌的樣子。古代將士在作戰時,通常左手持盾以掩蔽身體,防衛敵人刃矢石的殺傷,右手持刀或其他兵器擊殺敵人,二者配合使用。古人稱盾為「干」,與戈同為古代戰爭用具,故有「干戈相見」等詞。傳說我國最早的盾,遠在黃帝時代就有了。《山海經》中有關於「刑天」這位英雄人物的神話,描寫他一手操干,一手持斧揮舞不停的雄姿,其中「干」就是盾。成語「自相矛盾」語出《韓非子·難一》,是說楚國有個賣盾和矛的人,稱讚他的盾說:「我這盾非常堅固,沒有東西能刺穿它。」又稱讚他的矛說:「我這矛非常鋒利,沒有它刺不|穿的東西。」有人說:「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怎麼樣?」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回應了。
棍棒作為武器,在古文字形體中有生動的反映。「干」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像有丫杈的木棒,並分別在其主幹部分用短橫線和圓點指出木棒的主體部分。「干」的本義就是「樹木的主體或重要部分」,即木棒。木棒是古人狩獵和戰爭的重要武器,這一點可以從包含棍棒形構件的古文字形體中得到反映。如「狩」字甲骨文作「」,是有丫杈的木棒與獵犬的組合,說明木棒是重要的狩獵工具;「攴」的甲骨文作「」,像手拿棍棒之形;而「攻」「救」「政」「更」等字的古文字形體包含「攴」構件,這些字中的「攴」構件都像手拿棍棒之形,只是有的棍棒帶丫杈,有的不帶丫杈。這說明棍棒是重要的進攻性武器。而「捍」的異體字「㪋」的金文作「」,左邊的「干」構件金文作「」,說明木棒也是重要的防禦性武器。因此,「干」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樹木的主幹,也可以用來表示一種武器的名稱。如「干戈」「干戚」等詞語中的「干」就是指盾牌類防禦性武器。九-九-藏-書

俠客提著赤的腦袋去見楚王。楚王很高興。俠客說:「這是勇士的頭,應當用大湯鍋煮。」楚王照著他的話做了。三天三夜也煮不爛,頭還跳出湯鍋,瞪著眼睛充滿憤怒。俠客說:「這小孩的頭煮不爛,請大王親自到鍋邊看看,就一定能煮爛。」楚王立刻走近去看,俠客用劍砍了一下楚王,楚王的腦袋就掉進湯里;俠客也砍掉自己的頭,頭也掉進湯里。三個腦袋都煮爛了,沒法分辨。於是把肉湯分成三份埋葬了,籠統稱為「三王墓」。如今這墓在河南省汝南縣西南。
楚王夢見一個男子,眉間廣闊,約一尺寬,說要報仇。楚王懸千金重賞捉拿。赤聽說了這件事,便逃走,跑進山裡悲歌。碰到一位俠客,說:「你年紀輕輕的,怎麼哭得這樣傷心?」赤說:「我是幹將、莫邪的兒子。楚王殺了我的父親,我想報仇!」俠客說:「聽說楚王以千金重賞購買你的腦袋,請把你的腦袋和劍都交給我,我為你報仇。」赤說:「太好了!」於是自殺,雙手捧著腦袋和劍,屍體卻僵立不倒。俠客說:「我決不會辜負你!」這樣,屍體才倒下。
如果在戈的頂端安上矛頭,就成為既可以直刺,又可以橫擊的戟。最初的戟就是將戈和矛頭安裝在一起。後來才出現將橫刃豎刃鑄在一起的戟。

後來,我們的祖先又發明了一種利用機械力量將箭射出的古代弓箭,這種弓箭叫做「弩」。
「甲」字甲骨文作「」或「」,像鱗甲之形。本義就是鱗甲,如「甲骨」;引申為「鎧甲」,如「甲胄」「盔甲」。作為防禦性武器的甲,周以前,僅以皮革製成,無鎧片。西周時期皮質甲上釘綴青銅飾件,以增九_九_藏_書強防護效能。戰國出現鐵甲。秦漢革甲、鐵甲、銅甲並用,衛體部位增多,防護部分為胸、背、腹。南北朝時,保護腿部的甲裳「腿裙」和護臂的「披膊」「簡袖」相繼問世,全套鎧甲形成。唐代出現製作精良的甲,有細麟甲、烏錘甲、鎖子甲等。在唐代鎧甲的基礎上,宋代的甲胄形成了較完整的制度,盔甲的材質分為鐵、皮、紙三等,鐵甲最為貴重。南宋中期以後,鎧甲的重量有所減輕,但甲葉的數目有所增加,說明鎧甲的質量又有所提高,更加精細了。甲胄一直沿用了數千年,其間形制不斷得到改進,製作甲胄的材料亦多種多樣,其防護功能逐步完善。
鋼刀不僅用於戰場上,在官場上同樣地位尊貴。漢朝時,自天子至百官無不佩刀。佩刀表示達官貴族的身份等級。東漢時,對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及裝飾都有極嚴格的明文規定,誰也不准許逾越。這種佩帶用刀,從外形上要求精緻美觀,刀身通體雕錯花紋,刀環鑄成各種形態的鳥獸圖案。例如東漢中山穆王劉暢生前的佩刀,全長105厘米,刀身飾有線條流暢的錯金渦紋和流雲圖案。兩漢三國時,諸國君臣莫不看重佩刀,有的幾近嗜好,不惜花費重金,延請名師,耗用幾年甚至十幾年功夫,煉製寶刀。隋唐時採用更為先進的「灌鋼法」代替了百鍊法,煉出的刀更加堅韌鋒利。唐朝的刀有儀刀、障刀、橫刀、陌刀四種。儀刀是皇朝禁衛軍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帶用刀;橫刀是專門裝備軍隊的戰刀。唐代制刀不僅注意保持漢民族傳統的製作技藝,而且隨著各國及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還吸收了不少外來的制刀技藝,促使戰刀的製作更趨於實用。明朝軍隊使用最多的是「腰刀」。腰刀的刀體狹長,刀身彎曲,刃部延長,吸收了倭刀的長處,使劈砍殺傷的威力增大。明朝著名將領戚繼光非常重視腰刀的製作,在其軍事著作《練兵實紀》中對腰刀製作方法有著詳細的研究與記載。清朝,刀的種類更為繁雜,有腰刀、滾背雙刀、脾刀、雙手帶刀、背刀、窩刀、鴛鴦刀、船尾刀、割刀、繚風刀等等。
「弓」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像弓張弦形,小篆字形演變為「」。本義是用來射箭或打彈的器械。弓很早就用於戰爭,《尚書》《詩經》《左傳》都有相關記載。弓主要用來射箭,如「射」字甲骨文作「」,像箭在弦上之形,金文「」又增加了手形構件,表示用手拉弓射箭。
關於寶劍,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幹將莫邪劍」的故事。楚國幹將、莫邪夫婦二人,給楚王鑄劍,三年才鑄成。楚王很生氣,想殺他。劍有雌雄二柄。當時妻子莫邪懷孕快生產了,丈夫對她說:「我給楚王鑄劍,三年才成功。楚王發怒了,我去一定被殺掉。你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的,長大后,告訴他:『出房看南山,松樹長在石上,劍在它的背面。』」於是幹將拿著雌劍去見楚王。楚王非常生氣,叫人去仔細查看。驗劍人說:「劍有兩把,一把雌一把雄,雌劍帶來了,雄劍沒有帶來。」楚王發怒了,把幹將給殺了。
矛是古代用來直刺的進攻性武器,長柄,有刃。「矛」字金文作「」,像沒有安柄的直刺兵器矛頭之形,右側的圈,表示設在矛頭側面的環孔——將矛頭緊綁于矛柄時用來穿繩子。
「武」的甲骨文字形作「」,由「止」「戈」兩個構件組成,「止」像腳形,表示行走,「戈」是武器,整個字形表示拿著武器去征伐。後來,「止」字引申有「停止」的意思,而且成為「止」的最常用義項,於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莊王對「武」字構意進行了重新說解:「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意思是說,「武」的作用就是建立功業,制止戰亂,因此用「止戈」(意思是「制止戰爭」)組成「武」字。楚莊王的這個解釋正與儒家思想相合,所以許慎拿來解釋小篆字形,這種說解一直以來成為「武」的精髓。
顯然,如果戰鬥者一手持盾防禦,一手持兵器進攻,在亂軍中很難有所作為,因此,有人認為盾牌最初可能主要用於遮擋遠距離射來的箭。為了適應短兵相接的戰鬥,先民發明了戴在頭上的「胄」。

3.長兵器


「歲」字甲骨文作「」,金文作「」或「」,像刃部兩端的尖角向上捲曲環抱的斧鉞之形,字形中間的兩個點,表示環抱所形成的兩個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