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不要兒子,兒子來了」的政治 七

「不要兒子,兒子來了」的政治

總之胡先生天生是個「教書料」。大學的講堂和圖書館才是他最感到樂趣和最該去的地方,官僚衙門裡本是沒有他的份的。事實上早年的胡適之也是反對搞政治的。他認為他和陳獨秀的基本區別也在此。陳獨秀和當年的「新文化運動」,在胡適看來,都是「政治」的犧牲品。胡先生是反對五四運動的。他認為新文化運動的「夭折」,便是五四運動把它政治化了的結果。胡氏顯然不了解,文化運動和政治運動,本來就是一個銅元的兩面,二者是分不開的。
國府行憲之初,胡先生真有可能要做總統了。但他終於做不成。主觀的條件之外,他還缺少搞政治最起碼的客觀條件——與執政黨實力派https://read.99csw.com的歷史淵源。胡氏做了一輩子政治票友。他對執政黨的諍言固多,閑話也不少。如今無功受祿,以票友登台來領導科班,揆諸情理,豈可謂平?「你們國民黨反對我!」難道還有什麼不應該的嗎?胡先生是聰明的。他自知可以做總統而不能做行政院院長。讀歷史的人,讀到胡適婉卻做閣揆這一段,真也要鬆口氣,胡適之如做了行政院院長,豈不天下大亂?!
幸好胡先生是個福人,在他做大使期中,正是美國孤立派最囂張之時。胡氏在華盛頓的「莊稼」也不會太多。所以他和當年十四條失敗后的威爾遜總統一樣,在華府「道不得行」,乃直https://read.99csw.com接訴諸美國人民,因而他的撈魚摸蝦的外交,也就功不可沒了。
胡先生不但不會耍那些他所不應該耍的政治手腕,縱使是那些正當的——有時也是應該的——政治手腕,如外交使節,為著母國利益而在駐在國的政潮中,投機取巧地活動,亦非胡氏之所長。他做大使時每向友好傾吐他那一番「行萬里路,講百次演」的苦差事。胡先生後來亦常向筆者提到。其實那種「苦差事」,如行之者為「胡適教授」,政府對這種成績斐然的國民外交,自然要傳令嘉獎。但如行之者為「胡適大使」,那政府就應把他撤職才對。胡先生故鄉的農民就有一句土話說:「撈魚摸蝦,耽九_九_藏_書誤莊稼!」胡氏身為中國抗戰期中的駐美大使,好多外交上重要的「莊稼」他丟下不做,而拚命去「撈魚摸蝦」,豈不該撤職?
事實上胡適之這位大文化人之與政治,情形也是相同的。在他的四十年不衰的盛名之下,政治終於變成胡適的兒子,弄成個「不要兒子,兒子來了」的局面。晚年的胡適之真是「愛其少子,甚於婦人」!他對搞政治的興趣,確是老而彌篤的。
可是一旦珍珠港事件爆發,中美成為正式盟友,並肩作戰。為著扭轉盟邦外交上的「重歐輕亞」的策略,為著與英蘇等國爭搶「租借法案」里的美援物資,為著促進美國國會通過更多的親華立法,那樣,華府內的莊稼就忙不勝忙了。你九*九*藏*書不耍外交手腕——甚至跡近下流的外交手腕,那你的母國,立刻就要吃眼前虧,因而這位不習於耍手腕的學者大使就丟官了。
有一次我告訴胡先生一件趣事:那便是一位反戰的史學家也是前哥大名教授的查理·畢爾在他的名著《羅斯福總統與大戰之序幕》一書中,竟把胡適說成日軍偷襲珍珠港的罪魁禍首。畢爾大意是說美日之戰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而羅氏為著維護美國資本家在亞洲的利益,不幸地上了那位頗為幹練的中國大使胡適的圈套,才惹起日軍前來偷襲的。胡先生聽了這故事大為高興。他連忙要我把這本書借來,並在對他「不虞之譽」的那一段下面,畫了一道道的紅線。但是當我問他當年究竟是耍了些什麼圈套終於使羅斯福總統上鉤的,他想來想去也無法對我的問題作圓滿的交代。其實畢爾先生的那一頂帽子,實在是對我們胡老師的「求全之毀」。我們這位「言忠信,行篤敬」的學者大使,哪裡會玩什麼了不起的外交圈套呢?羅斯福何等滑頭!我們胡先生哪有這樣的本領來請他入瓮啊!read•99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