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商賈士農咸樂業——明朝的交通與旅遊的興盛 4.從旅行者到地理學家

第六章 商賈士農咸樂業
——明朝的交通與旅遊的興盛

4.從旅行者到地理學家

徐霞客數十年考察的內容十分豐富。在科學上的貢獻,首先是對岩溶地貌的考察和研究。堅硬的石灰岩,對機械侵蝕和物理風化作用的抵抗力很強,但容易被雨水和地下水沿節理溶蝕,分割成許多峻峭的峰林,或發育成溶洞。我國南方各省,由於降雨量多,各地岩溶地貌分佈很廣。徐霞客年輕時,已經遊覽過南直隸境內兩座著名的溶洞——宜興張公洞、善卷洞,對考察岩溶地貌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這次西遊中,他見到了廣西、貴州、雲南等省大量的峰林,而且三省各不相同。廣西的山峰「有純石者,有間石者,各自分行獨挺,不相混雜」,雲南「皆土峰繚繞,間有綴石,亦十不一二,故環窪為多」,貴州則界于廣西、雲南之間,「獨以逼聳見奇」。廣西一省境內,峰林也有區域性差異:桂林府境內的桂林至陽朔一帶,是「石峰離立」,而且「粵山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因而桂林山水甲天下,成為舉世聞名的風景區;桂林府西側為柳州府,柳江兩岸的石峰已經不多:「兩岸山土石間出,土山迤裡間,忽石峰數十,挺立成隊,峭削森羅,或隱或現。所異於陽朔、桂林者,彼則四顧皆石峰,無一土山相雜,此則如錐處囊中,猶覺有脫穎之異耳」;潯州府在柳州府南,境內的貴縣鬱江兩岸,則是「石山點點,青若綴螺」,石灰岩山峰已被夷為平原。岩溶地貌的另一個特徵,就是溶洞的發育。徐霞客考察過的溶洞,大約有二百多個。對洞穴的位置、高度、長廣、地下河湖的面積與深度,都作了目測、杖測或聲測。
徐霞客在科學上的第二個貢獻,是對山川源流的考察。徐霞客每到一地,「先審視山脈如何去來,水脈如何分合,既得大勢,然後一丘一壑,支搜節討」。十分注意山川水道的源流。最為著名的是《溯江紀源》(一作《江源考》),糾正了自《禹貢》「岷山導江」以來的長江正源是岷江的錯誤說法,正確地提出「推江源者,必當以金沙(江)為首」。並指出了二千多年來,這種錯誤說法一直沒有得到糾正的客觀原因:「河源屢經尋討,故始得其遠;江源從無問津,故僅宗其近。」「岷江為舟楫所通,金沙江盤折蠻僚溪峒間,水陸俱莫能溯。」由於四川、雲南之間交通困難,使得兩地之間的信息交流也很貧乏,「在(四川)敘州者,只知其水出於馬湖、烏蒙,而不知上流之由雲南麗江;在雲南麗江者,知其為金沙江而不知下流之出敘為江源」。徐霞客除了寫有關於長江源、盤江源的考證文章外,在遊記中還對一些中小水系的源流作了記載,糾正了《明一統志》等書籍的錯誤記載。
王士性,字恆叔,號元白道人,又號太初,生於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卒https://read•99csw.com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浙江臨海人。王士性喜歡遊歷,讀書時足跡已經遍及杭州及越中一帶。萬曆五年(1577年)中進士后,任河南確山縣知縣。四年後,任滿赴京,途中遊歷了中嶽嵩山與大量中原名勝。進京后,任禮科給事中,仍醉心於山水之間。萬曆十三年(1585年),因母病逝,去職返家。在家兩年中,遊歷了天台、雁盪、錢塘以及太湖等名山大川。萬曆十六年(1588年),返京復職途中,登臨東嶽泰山。這年秋季,王士性奉命典試四川,順道遊覽了西嶽華山,並在峨眉、青城等山間流連忘返。次年四月,轉任廣西提學道,途經衡陽,登臨南嶽衡山。至此,他已游遍了五嶽。萬曆十九年(1591年)春,出任雲南瀾滄兵備道,遊歷了昆明池、獨秀峰、太華山、點蒼山、雞足山等名勝。同年七月調任河南提學道。萬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調山東督糧道。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三月,王士性回北京,任大理寺少卿管京營。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因推辭河南巡撫職,調任南京鴻臚寺卿。兩年多後去世。王士性問政之餘,旅行遍及除福建省以外的兩京十二省,寫下了許多精彩的遊記與記游詩,結集為《五嶽游草》。晚年又撰寫了《廣游志》和《廣志繹》兩部書,對自己早年遊歷和考察的對象加以理論上的總結。
王士性對自然和社會的觀察,是帶著一種動態的眼光觀察。如中國的山脈走向,《禹貢》首先提出「四列」說,將中國的山脈排列為由北往南的東西向四列。唐代的僧一行則提出了「山河兩戒說」:將中國山脈排列為東西向南北兩列。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提出了中國三大龍的觀點:「朱子曰:天下有三處大水,曰黃河,曰長江,曰鴨綠江。今以輿圖考之,長江與南海夾南條幹龍盡于東南海,黃河與長江夾中條幹龍盡于東海,黃河與鴨綠江夾北條幹龍盡于遼海。」王士性在經歷廣泛的遊歷和博覽群書後,認為這些山系學說只是簡單地劃分中華大地眾多山脈,存在的問題一是劃分不夠準確,如宋代的疆域較小,宋人的觀點就沒有包括雲貴高原的群山;二是沒有注意到被各個山系分割開來的區域,其發展過程是有早有晚。因而他認為,應該作下列劃分:
徐弘祖,字振之,號霞客,生於萬曆十四年(1586年),卒于崇禎十四年(1641年)。南直隸江陰縣(今江蘇江陰市)人。徐霞客出身於一個沒落的士紳之家,年輕時應試科舉落第后,就放棄了仕宦的念頭。他在讀書時,就特別愛好「奇書」,喜歡看歷史及地理類書籍。在22歲那年,他首次出行,從江寧出發,遊覽了read.99csw.com天台山、太湖、泰山等地。在母親支持下,他每年都離家旅行,春天外出,秋冬歸來,因而所行的路程都不太遠。這些短途旅遊,為徐霞客以後的長途旅行積累了經驗。更為主要的是,在這些短途旅遊中的所見所聞,使徐霞客心中產生了種種疑問:黃河水量這麼小,不及長江三分之一,為什麼典籍中人們會一直認為長江江源短而黃河河源很長?他要追本溯源,要通過實地調查去了解、揭示真相。於是,徐霞客越走越遠。28歲至48歲間,徐霞客先後遊覽了五嶽的嵩山、華山、恆山,以及五台山、黃山、廬山、普陀山、天台山、雁盪山和武夷山等,積累了觀察山川地貌的經驗,留下了17篇遊記。51歲至54歲這四年,是徐霞客遠行的階段。徐霞客的家在江陰,處於長江的尾閭,江面寬闊,流量充沛,他要去探尋長江之源,於是有晚年長達四年的西遊。從崇禎九年(1636年)九月十九日自家鄉江陰啟程,經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廣西、貴州等省,最後到達雲南。到雲南后,還計劃遠遊緬甸,后因友人勸阻而放棄。這次遠遊,他寫下了9卷遊記。前後所寫的10卷遊記,就是我們今天所見的《徐霞客遊記》

徐霞客旅行路線總圖
《徐霞客遊記》對火山溫泉也有很詳細的描寫。徐霞客在崇禎十二年(1639年)游雲南騰越州(今騰衝縣)打鷹山時,當地人告訴他:「三十年前,其上皆大木巨竹,蒙蔽無隙,中有龍潭四,深莫能測,足聲至則涌波而起,人莫敢近。近有牧羊者,一雷而震斃羊五六百及牧者數人,連日夜火,大樹深篁,燎無孑遺,而潭亦成陸。今山下有出水之穴,俱從山根分逗雲。」山頂的四座龍潭,就是四座火山口湖。由於火山活動,有氣體噴出,所以有湖水涌波。火山爆發后,噴出的溶岩結成浮石,將火山口封閉。徐霞客詳細記載了他觀察到的現狀:「山頂之石,色赭赤而質輕浮,狀如蜂房,為浮沫結成者,雖大至合抱,而兩指可攜,然其質仍堅,真劫灰之餘也。」由於有近代火山活動,騰越州附近的沸泉、溫泉很多,徐霞客也大多作了記載。「又南越岡而下,過松山及諸所,二十里而入熱水塘李老家。時猶下午,遍觀熱水所泄,其出甚異。蓋塢中有小水自東峽中注而西者,冷泉也。小水之左右,泉孔隨地而出,其大如管,噴竅而上,作鼓沸狀,滔滔有聲,躍起水面者二三寸。其熱如沸,有數孔突出一處者,有從石窞中斜噴者,其熱尤甚。九-九-藏-書……此冷泉南坡之熱水也。其北倚東坡之下,復有數處,或出於砂孔,或出於石窞,其前亦作圓池,而熱亦如之。兩池相望,而溢孔不啻百也。」這段描寫的是浪穹(今雲南洱源)與鶴慶(今雲南鶴慶)交界處的熱水塘溫泉。
江南地區從五代吳越時開始興起,至南宋時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這種經濟由北向南的發展過程,王士性認為是歷史的趨勢,黔、粵等地早晚也將發展起來。隨著經濟重心的轉移,文化重心也會發生相應的變遷:「自昔以雍、冀、河、洛為中國,楚、吳、越為夷,今聲名文物,反以東南為盛,大河南北不無少讓何?客有雲:此天運循環,地脈移動,彼此乘除之理。余謂是則然矣。」
由於王士性足跡遍布兩京十二布政使司,又有多年的京官經歷,不是普通旅遊者的「到此一游」,因而所見所聞極為廣泛。加上善於思考,多從全國性的視角分析各個區域的地理現象的差異。他從經濟地理角度,觀察到全國各大商埠的貨物或者是商品的種類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天下馬頭,物所出所聚處。蘇、杭之幣,淮陰之糧,維揚之鹽,臨清、濟寧之貨,徐州之車騾,京師城隍、燈市之骨董,無錫之米,建陽之書,浮梁之瓷,寧、台之鯗,香山之番舶,廣陵之姬,溫州之漆器。」從人文地理角度,王士性又注意到各地的科舉人物數量也不平均:「江北山川彝曠,聲名文物所發泄者不甚偏勝。江南山川盤郁,其融結偏厚處則科第為多,如浙之餘姚、慈溪,閩之泉州,楚之黃州,蜀之內江、富順,粵之全州、馬平,每甲於他郡邑。」他又動態地注意到,文化名人的出生地集中在某幾個地方,在明朝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即如國初,劉伯溫以青田,宋景濂以浦江,方遜志以寧海,王子充以義烏,雖在江南,皆非望邑。其後李獻吉以北地,何大復以信陽,孫太初以靈武,李于鱗以歷下,盧次楩以濮陽,皆在江北。然世廟以來,則江南彬彬科盛矣。」也就是說,明朝江南出文人的高潮,是從嘉靖年間開始的。王士性更進一步揭示各區域間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的差異也會影響到人文環境:「東南饒魚鹽、秔稻之利,中州、楚地饒漁,西南饒金銀礦、寶石、文貝、琥珀、硃砂、水銀,南饒犀、象、椒、蘇、外國諸幣帛,北饒牛、羊、馬、驢、絨毯,西南川、貴、黔、粵饒楩、枬大木。江南饒薪,取火于木;江北饒煤,取火于土。西北山高陸行,而無舟楫;東南澤廣,舟行而鮮車馬。海南人食魚蝦,北人厭其腥;塞北人食乳酪,南人惡其膻。河北人食胡蔥、蒜、薤,江南畏其辛辣。而身自不覺,此皆水土積習,不能強同。」形象說明由於各個區域的自然環境不同,因而所出物產有很大差異,並read•99csw.com進一步造成人們的飲食、交通等生活習慣也有地域性的差別。「海南」與「塞北」、「河北」與「江南」,這種大的區域性差異,一般旅行家也能觀察到。同一個區域內,也有自然環境的差別,也會影響到人文景觀的不同,這是王士性觀察仔細之處,他注意到浙江一省:「杭、嘉、湖平原水鄉,是為澤國之民;金、衢、嚴、處丘陵險阻,是為山谷之民;寧、紹、台、溫連山大海,是為海濱之民。三民各自為俗。澤國之民,舟楫為居,百貨所聚,閭閻易於富貴,俗尚奢侈,縉紳氣勢大而眾庶小;山谷之民,石氣所鍾,猛烈鷙愎,輕犯刑法,喜習儉素,然豪民頗負氣,聚黨與而傲縉紳;海濱之民,餐風宿水,百死一生,以有海利為生不甚窮,以不通商販不甚富,閭閻與縉紳相安,官民得貴賤之中,俗尚居奢儉之半。」中國人崇尚安居樂業,但一些區域的地少人多這個客觀條件,迫使當地的百姓遠走他鄉:「江、浙、閩三處,人稠地狹,總之不足以當中原之一省,故身不有技則口不糊,足不出外則技不售。」王士性接著講了他在雲南了解到的事情。剛任雲南瀾滄兵備道時,他知道雲南全省漢人之中,百分之五六十是江西撫州人。王士性一開始以為這些撫州人都是商販,只住在城市裡。當他深入各縣考察時,才發現各個土府、土州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村落里當差的大多數也是撫州人。王士性以為只有雲南內地是這種情形。當手下人從緬甸歸來,將沿途經過的少數民族村落的首領姓名彙報上來時,王士性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第二次的判斷也是錯的:這些邊境地區少數民族首領中的大多數也是撫州人。從瀾滄兵備道駐地永昌城至緬莽之間,路程長達萬里,歷時兩月才能走完,沿途居住的少數民族也是各不相同。
江南佳麗不及千年。……唐分十二道,一江南東道,遂包昇、潤、浙、閩,一江南西道,遂包宣、歙、豫章、衡、鄂,豈非地曠人稀之故耶?至殘唐錢氏立國,吳越五王繼世,兩浙始繁。王審知、李璟分據,八閩始盛。然後宋分天下為二十三路,江南始居其八焉:曰兩浙,曰福建,曰江南東,曰江南西,曰荊湖北,曰荊湖南,曰廣南東,曰廣南西,而川中四路不與焉。趙宋至今僅六七百年,正當全盛之日,未知何日轉而黔、粵也。
崑崙據地之中,四傍山麓,各入大荒外。入中國者一,東南支也。其支又于塞外分三支:左支環虜庭陰山、賀蘭,入山西,起太行數千里,出為醫巫閭,度遼海而止,為北龍。中支循西番,入趨岷山,沿岷江左右。出江右者,包敘州而止;江左者,北去趨關中,脈系大散關,左渭右漢。中出為終南、太華,下泰岳起崧高,右轉荊山抱淮水,左落平原千里,起泰山入海,為中龍。右支出吐蕃之西,下麗江,趨雲南,繞霑益、貴竹、關嶺,而東去沅陵。分其一,由武岡出湘江西至武陵止;又分其一,由桂林海陽山過九嶷、衡山,出湘江,東趨匡廬止;又分其一,過庾嶺,度草坪,去黃山、天目,三吳止;過庾嶺者,又分仙霞關,至閩止。分衢為大盤山,右下括蒼,左去為天台,四明度海止,終為南龍。九九藏書
對徐霞客和《徐霞客遊記》,歷來評價較高。《四庫》館臣認為「(徐)弘祖耽奇嗜僻,刻意遠遊,足跡既銳于搜尋,毫素尤勤于摹寫,遊記之夥,遂莫過於斯編。雖足跡所經,排日紀載,未嘗有意于為文,然以耳目所親,見聞較確,且黔、滇荒遠,輿志多疏,此書于山川脈絡,剖析詳明,尤為有資證據,是洵山經之別乘,而地記之外篇。」將《徐霞客遊記》與一般山水遊記區別對待,將此書目作為地理書。梁啟超認為徐霞客之游的目的不在風景而在探險,丁文江認為徐霞客在地理學上有五大發現,英國學者李約瑟把他喻為20世紀的野外勘測家。
王士性的三大龍劃分,是「以水為斷」,也就是以水系走向來分別山脈走向,雖然與今天的科學方法——以地質構造、地質時代的異同為標準,有很大差異。但是,他劃分的有些山系,與現代的山系基本一致,這是難能可貴的。其次,與同時代的人相比,王士性的觀點比徐霞客的三大龍說更為完整和系統。在三大龍的眾多山脈中,王士性對南龍所在的長江以南地區的眾多山脈,記載尤其詳細。第三,王士性是以發展的眼光來看歷史上中國的區域開發過程:「古今王氣,中龍最先發,最盛而長,北龍次之,南龍向未發。自宋南渡始,發而久者,宜其少間歇。其新發者,其當坌涌何疑。」「然東南他日盛而久,其勢未有不轉而雲貴、百粵。」在《廣志繹》中,王士性對南龍所包括的江南地區的發展過程,再次作了闡述:
文人出遊所帶的器具中,大多備有寫字的筆。他們將所行、所見、所思記錄下來,形成了內容豐富、體裁多樣、數量眾多的遊記。在這些遊記中,除了一般性描寫自然風光、歷朝歷代均有人創作的山水記外,還出現了一些具有時代感的作品。這些作品在數量上並不佔據多數,但它們包含著明朝人特有的對科學的一種追求,對自然、對社會的一些獨特觀察。用今天的話來說,當時的一些文人是將旅遊與學術研究結合在一起。徐霞客、王士性就是這樣兩位大旅行家,他們的著作——《徐霞客遊記》和《廣志繹》,是地理學觀察、描寫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的典範,是地理學在中國成為一門獨立學問的標誌。他們兩人,因此而躋身於中國歷史上著名地理學家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