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編 人性觀察 人性

第三編 人性觀察

人性

其三,兩者皆強,因而衝突異常激烈。然而,倘若深邃的理智終於能駕御磅礴的情感,從最激烈的衝突中便能產生最偉大的成就。這就是大天才的情形。
由此來看,社會性的質量是由生物性和精神性的質量決定的。人的自然本能和精神追求愈是受到充分尊重,就愈能建立起一個開放而先進的社會。反之,一個壓制人的自然本能和精神追求的社會,其成員的社會品質勢必是狹隘而落後的。中國儒家文化把全部注意力集中於建立一種社會倫理秩序,並以之壓制人的肉體自由和精神自由,所成就的正是這樣一種社會性。
什麼是婚姻?婚姻就是慾望戴上了一副名叫忠誠的鐐銬,立起了一座名叫貞潔的牌坊。
柏拉圖把人的心靈劃分為理性、意志、情感三個部分,並斷定它們的地位由高及低,判然有別,呈現一種等級關係。自他以後,以理性為人性中的最高級部分遂成西方哲學的正統見解。後來也有人試圖打破這一正統見解,例如把情感(盧梭)或者意志(費希特)提舉為人性之冠,但是,基本思路仍是將理性、意志、情感三者加以排隊,在其中選舉一個統帥。
對人性的一種解釋:人性是介於動物性和神性之間的一種性質,是對動物性的克服九*九*藏*書和向神性的接近。按照這種解釋,人離動物狀態越遠,離神就越近,人性就越高級、越完滿。
那麼,對人性也許還可以做出另一種解釋:人性未必總是動物性向神性的進步,也可能是從動物性的退步,比動物性距離神性更遠。也許在人類生活日趨複雜的現代,神性只好以樸素的動物性的方式來存在,回歸生命的單純正是神的召喚。
一個人對於人性有了足夠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會變得既深刻又寬容,在這樣的眼光下,一切隱私都可以還原成普遍的人性現象,一切個人經歷都可以轉化成心靈的財富。
人是情感動物,也是理智動物,二者不可缺一。
所謂浪漫,不過是慾望在玩情調罷了。
玩情調玩膩了,慾望說:讓我們好好過日子吧。這就叫生活。
怎麼辦?這裏必須請出人生舞台上另兩位重要角色了,一位叫靈魂,另一位叫理性。靈魂是慾望的導師,它引導慾望升華,於是人類有了藝術、道德、宗教。理性是慾望的管家,它對慾望加以管理,於是人類有了法律、經濟、政治。
什麼是幸福?幸福是慾望在變魔術,給你變出海市蜃樓,讓你無比嚮往,走到跟前一看,什麼也沒有。
貶低人的動九-九-藏-書物性也許是文化的偏見,動物狀態也許是人所能達到的最單純的狀態。
能否有另一種思路呢?譬如說,我們也許可以這樣來看:在這三者之間並無高低之分,而對其中的每一者又可做出高低的劃分。讓我來嘗試一下——
所以,無論哪一領域的天才,都必是具有某種強烈情感的人。區別只在於,由於理智加工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對那作為原材料的情感,我們從其產品上或者容易認出,或者不容易認出罷了。
每個人身上都藏著人性的秘密,都可以通過認識自己來認識人性。事實上,自古至今,一切偉大的人性認識者都是真誠的反省者,他們無情地把自己當作標本,藉之反而對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你們看,人類的一切玩意兒,或者是慾望本身創造的,或者是為了對付慾望而創造的。說到底,慾望仍然是人生舞台上的主角。
人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由自然的眼光看,人是動物,人的身體來源於進化、遺傳、繁殖,受本能支配,如同別的動物身體一樣是慾望之物。由詩和宗教的眼光看,人是萬物之靈,人的靈魂有神聖的來源,超越於一切自然法則,閃放精神的光華。在人身上,神性和獸|性彼此糾結、混合、戰鬥、消九-九-藏-書長,好像發生了化學反應一樣,這樣產生的結果,我們稱之為人性。所以,人性是神性和獸|性互相作用的產物。
人生舞台上的諸多角色,其實都是一位真正的主角的面具,是這位真正的主角在借殼表演,它的名字就叫——慾望。
凡真實的人性都不是罪惡,若看成罪惡,必是用了社會偏見的眼光。
在人類一切事業中,情感都是原動力,而理智則有時是制動器,有時是執行者。或者說,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則做出取捨,進行加工。世上決不存在單憑理智就能夠成就的事業。
人性可分成生物性、社會性、精神性三個層次。社會性居中,實際上是前後兩種屬性的混合,是兩端相互作用的產物。一方面,它是生物性的延伸,人們因生存的需要而結為社會,社會首先是一種基於利益的結合。另一方面,它是精神性的貫徹,一旦結為社會之後,人們就要在社會中實現理性的規劃和精神價值的追求。
情感有高低之別。低級情感是一己的恩怨悲歡,高級情感是與宇宙眾生息息相通的大愛和大慈悲。
什麼是愛情?愛情就是慾望罩上了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
許多哲學家認為慾望是一個壞東西,理由有二。一是說它虛幻,驅使人做這做那,呼喜忽悲九九藏書,然後把人拋棄,到頭來一場空。二是說它惡,是人間一切壞事的根源,導致犯罪和戰爭。
理性有高低之別。低級理性即科學理性、邏輯、康德所說的知性,是對事物知識的追求,高級理性即哲學理性、形而上學、康德所說的理性,是對世界根本道理的追求。
希臘人混合獸|性和神性而成為人。中國人排除獸|性和神性而成為人。
然而,這會不會是文明的一種偏見呢?譬如說,聚財的狂熱,奢靡的享受,股市,毒品,人工流產,克隆技術,這一切在動物界是絕對不可想象的,現代人離動物狀態的確是越來越遠了,但何嘗因此而靠近了神一步呢?相反,在這裏,人對動物狀態的背離豈不同時也是對神的褻瀆?
沒有一種人性的弱點是我所不能原諒的,但有的是出於同情,有的是出於鄙夷。
情感和理智是一對合作夥伴,如同一切合作夥伴一樣,它們之間可能發生衝突。有幾種不同情況。
個人也是如此。倘若就近觀察,我們便會發現,那些產生了卓越社會影響的人物,他們多半擁有健康的生命本能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其二,雙方力量對比懸殊,情感強烈而理智薄弱,或理智發達而情感貧乏。在這兩種情形下,衝突都不會嚴重,因為一方穩佔支配地九-九-藏-書位。這樣的人可能一事無成,也可能成為傑出的偏才。
可是,生命無非就是慾望,否定了慾望,也就否定了生命。
按照這一思路,人性實際上被分成了兩個部分,一是低級部分,包括生物意志、日常情感和科學理性,一是高級部分,包括道德意志、宗教情感和哲學理性。簡言之,就是獸|性和神性,經驗和超驗。絲毫沒有新穎之處!我只是想說明,此種劃分是比知、情、意的劃分更為本質的,而真正的精神生活必定是融知、情、意為一體的。
意志有高低之別。低級意志是生物性的本能、慾望、衝動,歸根到底是他律,高級意志則是對生物本能的支配和超越,是在信仰引導下的精神性的修鍊,歸根到底是自律。
在偉人的生平中,最能打動我的不是他們的豐功偉績,而是那些顯露了他們的真實人性的時刻。其實普通人也一樣,人人在生活中都有這樣的時刻,而這樣的時刻都是動人的。這使我相信,任何人只要願意如實地敘述自己人生中刻骨銘心的遭遇和感受,就都可以寫出一部精彩的自傳,其價值遠遠超過那種僅僅羅列豐功偉績的名人傳記。
蒙田教會我坦然面對人性的平凡,尼采教會我坦然面對人性的複雜。
其一,兩者都弱,衝突也就弱,其表現是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