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譯者序 二十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一

譯者序 二十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但是,他們似乎忘了,在蘇聯,在美蘇對抗的冷戰時期,文藝作品固然離不開政治,然而有時卻是必須退避三舍的。否則,突然不知哪句話講錯了,或者什麼地方有違政策,立刻就會被一群批評家甚或意識形態的主管按倒在地,打得皮開肉綻。顯然,戰爭題材的作品在官方眼裡,不單是文藝作品,更是弘揚軍事愛國主義、以英雄人物教育下一代、防止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重要武器。因此,表面上看,戰爭文學像是一艘豪華巨輪,可掌舵的並非文人。戰爭文學不能自由自在游弋在遼闊的文學海洋,而是被迫駛入一條狹窄的航道。它亦像一棵碧綠蔥蘢的參天大樹read•99csw•com,不過常常會有園丁來給它修枝,東修西剪,修剪得那些不安分者沒了脾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行荊棘。但亦有「修」成正果者,他們不追慕虛名浮利,對時髦不趨之若鶩,不看別人的臉色,甚至置身家性命于不顧,以自己的文化意識和獨立人格寫作,用思辨剖析戰爭,以理性面對政治,將文學看作人學,終於成就超凡脫俗的戰爭名篇,覓得生命、人道、人性的真諦。格羅斯曼的巨著《生存與命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如十九世紀拿破崙的一場侵俄戰爭,使托爾斯泰日後創作出不朽名著《戰爭與和平》,二九_九_藏_書十世紀的一場衛國戰爭,亦使托爾斯泰的後人們在反法西斯戰爭這片混合著愛與恨、血與淚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創作出許多優秀的戰爭題材作品,引起千萬讀者心靈上的強烈震顫和共鳴,亦造就了蘇聯戰爭文學的輝煌。
半個多世紀前一場慘絕人寰的法西斯戰爭,以史無前例的規模,令全世界生靈塗炭,社稷丘墟。但經受巨大創傷和苦難的世界各國人民,不屈不撓,奮起抗擊,經歷上千個日日夜夜的浴血奮戰,終於贏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史學家們為我們記錄了這一功彪青史、名垂千古的不朽業績,文學家們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個可歌可泣、英勇無畏九九藏書的動人故事。
今天,當一個新世紀來臨之際,回首二十世紀,人們不禁讚歎:那是人類文明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世紀。但是,不能忘記,二十世紀亦是災魔肆虐、戰火頻仍的世紀。
對作家們來說,四年的戰爭,殘酷血腥而富悲壯正義,征戰亂離更添酣歌芳菲,這為他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戰爭使人置身於極端惡劣的環境,去經受生與死、靈與肉的嚴酷考驗。戰爭中有統帥、英雄、勇士,亦會有暴君、庸官、懦夫、逃兵和叛徒。戰爭中既有平凡枯燥的日常生活,也有最廣闊的舞台,最雄壯的場面和最富智慧的軍事謀略、外交鬥爭、諜海風雲九-九-藏-書。因此,作家若能恰當把握戰爭中的各種細節、事件和人物,若能將戰爭與和平、人性與獸|性、寬容與暴戾、愛與恨、生與死、善與惡等諸如此類的永恆主題演繹得淋漓盡致,便可以落筆驚風雷,寫出激動人心的作品,催人淚下,發人深省。
不過,蘇聯作家中,除了庸才和天才,還有一種不安分者,他們除了追求自己獨特的創作個性和風格,尋求新的藝術視角,探索與內容相適應的藝術表現手法外,還想去挖掘人在戰爭中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力量,去探索戰爭本身所包含的道德內涵和人道主義力量。說白了,就是去做本該由文藝學家、哲學家、軍事家、戰爭史家來做的事九-九-藏-書情:探索人面對屠殺和死亡時的複雜心理,探討戰爭初期蘇軍一潰千里的社會歷史原因,追究誰該承擔戰爭失利的責任,以及非英雄化、極權主義、社會主義的未來道路等嚴肅而敏感的政治問題。
二戰後蘇聯戰爭文學的輝煌,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這場長達1481天、犧牲2700萬人的戰爭,給蘇聯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心靈創傷。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痛,英勇戰鬥、為國捐軀的業績,同仇敵愾戰勝法西斯的勝利喜悅,蘇聯每個家庭都曾經歷過,都給他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原野猶應厭膏血,風雲長遣動心魂」。一部優秀之作足以打開他們的心扉,引起強烈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