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生迷戀、藝術形象和文學地位

人生迷戀、藝術形象和文學地位

他在1975年出版的《拾零》中寫道:「中產階級的家庭風波,對思想動物說來如謎一般的性|愛和死亡,作為犧牲的社會存在,意料之外的歡樂和報答,作為一種進化的腐敗——這些就是我的主題。」中產階級的祖先是英國清教徒,他們擁有中等收入,居住在中等規模的居室里,有權有勢,從而代表著美國社會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當這個階級正日益喪失其往日的權力,當往日的生活信念和生活方式無法作為美國文化的標準內容時,他就注視著、研究著這個階級的生活變化;並用藝術的筆觸把人們私生活中那騷動不安的關係(尤其是性關係),描述成為該階級衰亡的重要癥狀。他把小說人物置身於白人城鎮或郊區,讓他們生活在物質上豐裕而精神上痛苦的環境之中。通過他們,厄普代克試圖提供美國當代生活那色彩繽紛的畫卷,並進而探索人類天性中讓人憂傷的成分,以揭示社會生活的奧秘。
歷時三十年而創作完成的「兔子四部曲」是厄普代克天才和智慧的集中體現。第一部《兔子,跑吧》的故事發生在1959年3月至6月,講述主人公哈利·安斯特朗因不滿自己的工作及家庭平庸的生活而出走。他和妓|女魯絲同居近三月之久,最後因他的女兒溺死而又回到了妻子詹妮絲身邊。其父厄爾是排字工,其母瑪麗為家庭婦女,整天操持家務。上中學時,哈利是該縣的籃球名將,兩次破縣記錄而小有名氣。他比作者小一歲,屬同一時代,但顯然缺乏作者所具有的家庭背景。哈利高中畢業時因朝鮮戰爭爆發而應徵入伍,駐守在得克薩斯州:一個物質豐富而文化貧乏之地。此次服兵役的直接後果是失去了女朋友安(Ann),他此後的生活就一直沉浸在失落之中。他找不到中意的工作,或中意的女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他和已懷孕三個月的情人詹妮絲結了婚;這個來自富裕家庭的女人從此就成了他終生難以擺脫的障礙之一。顯而易見,戰爭和富家子女的本性成了他一生災難的重要根源;然而他又不能像別的受壓迫者那樣大胆地對抗命運的捉弄,結果只能是以非常柔和的方式去逃避:災難仍難以避免。
哈利諢號為「兔子」具有多種象徵意義,它暗示了哈利善於奔跑的本性及動物性,又暗示他的弱小和善良。哈利進行了許多次的追求,然而每次都以失敗告終。面對失敗和悲劇,哈利並沒有太多的傷感和自責,因為作者把他的哲學觀融進他的主人公心中。他認為任何人對悲劇的發生都沒有責任,存在本身就是悲劇;因此具體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的事件就不能增添更多的悲劇性了。當然,悲劇在作品中的作用,不僅是揭示悲劇總是伴隨人生這一事實,更重要的是通過悲劇的描寫來揭示矛盾衝突的劇烈,深化作品的主題,升華讀者的心靈。作者以其極端靈敏的感官和詩人的想象力,配以新穎別緻和細緻精確的詞語,從刻畫一個典型美國人的一生來探討人類的一般處境和人性的一般特點;人物形象生動活潑、栩栩如生。在這部頗有特色的家世小說中,這個反英雄anti-hero, everyman,即常人、凡夫俗子形象哈利起於平凡,又歸於平凡。除哈利外,貫串四部曲的主人公還有詹妮絲、米姆和納爾遜;在單獨成篇的各部書中,又有魯絲、吉爾、斯吉特、斯塔夫洛斯等作為主人公,一起得到恰當的描述。而全套書共涉及的大小人物約有一百五十人,這樣就構成了一個逼真的適合哈利一家生存的社會環境。厄普代克驚人的記憶能夠把這些人物給予恰當塑造和安排,歷經三十年而不混亂,這也反映出作者的藝術天賦。總之,一系列成功的人物刻畫,為作者本人在文學藝術的大堂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約翰·厄普代克自1958年發表作品至2006年,至少https://read.99csw.com出版五十七部書籍,包括約二十三部長篇小說、五部詩集、約十二部短篇小說集、四本厚厚的文學評論集、一部戲劇、四部兒童作品,以及無數尚未結集出版的評論、演說和採訪錄。四十八年的文學生涯中創作了如此數量的作品正是他一生辛勞的最佳報償;而兩次獲普利策獎、兩次國家圖書獎及歐·亨利獎等共十二次不同獎項,足以提高他在當代文學界的重要地位,使他成為同代人中極富天賦的重要作家之一。從而,對於他的介紹也就成了中國無法迴避的文學翻譯事件。
哈利和詹妮絲重新和好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從岳父斯普林格那裡繼承一筆財產。哈利當上了汽車行的經理,並因此步入了中產階級的生活圈,這構成了后兩部書的內容。作者因為在這兩部書中對中產階級生活進行的成功描寫而兩次榮獲普利策獎。倘若我們不去計較人物表面上的聯繫如姓氏地名的一致等,這四部曲和《馬人》也許應該同屬一個故事而稱之為五部曲。再假如由於前兩部的兔子和后兩部的兔子在生活態度和性格表現上都判若兩人,我們就把四部曲看成是一個人的兩個不同的階段或兩個人的生活變化,那麼作者在前兩部書中所刻畫的兔子就成了他唯一刻畫的下層人物形象。那個兔子相信美國夢的合理內涵和政府的公正,可是追求奮鬥了二十年仍一無所獲。最後當兔子在遭受一系列打擊之後而和社會講和時,卻戲劇性地以繼承岳父財產的方式實現了兒時就嚮往的美國夢。可是這個夢對很多人而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它主要是個幻覺。人往往就需要幻覺,並執著地生活在幻覺之中。
如果逃跑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抗爭的話,即一種「非暴力反抗」的方式,那麼這種精神顯然在墮落。第三部中只剩下三次逃離:納爾遜逃離肯特大學,哈利逃離魯絲,納爾遜逃離女友普露;到了第四部就只剩下兩次了:哈利逃離無從區別是非的家庭,「老虎」逃離哈利。《兔子歇了》(Rubbit at Rest)的故事發生在1988年聖誕節后的第一個星期二至1989年10月。此間發生了更為劇烈的國際事件,然而麻木不仁的哈利毫無感覺,繼續掙扎在每況愈下的生意圈內。他從佛羅里達州度假回來后,發現生意被吸毒的兒子搞得一團糟。日本業務主管發現后把他痛斥一頓,揚言要取消他代銷豐田車的權利。這就意味著他的全面失敗,因為銷售豐田車是他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他越來越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此時就將被人牽到絕路上去。在心力交瘁的情況下,他隨著東歐政權的解體一起去見上帝了,時年五十六歲,正值創業盛年。在前三部中,他每部失去一位女性,在這部書中他就乾脆失去了他自己。
厄普代克於1954年以最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的英國文學專業,並榮獲一筆獎學金去牛津大學的羅斯金(Ruskin)美術學院學習一年。回國后他為《紐約客》雜誌撰稿兩年,后因城市空氣不利皮膚病的調治就離開紐約,搬到麻省的伊普斯威奇(Ipswich)鄉下,專門從事文學創作。他在那裡居住了十七年之久,直至1974年和妻子分居為止。他們兩年後離婚,留下兩兒兩女,據稱這是一場無過失的離婚。他在《自我意識》中為自己辯解說:「我為什麼那麼年輕就結婚?因為一旦發現了一位原諒我皮膚的可愛女性,我就不敢冒失去她的危險再去另找一個。」第一任妻子名叫瑪麗·彭寧頓(Mary Pennington),於1953年在厄普代克尚未大學畢業時就嫁給了他。這二十三年的漫長婚姻生活帶給二人感情的影響在《破鏡難圓》(Too Far to Go)中有所描述,九*九*藏*書而「兔子四部曲」的主人公哈利的母親取名為瑪麗,未嘗不是在反映厄普代克對妻子的某種情緒。
現代男人萎靡不振,鬱郁不得志。他們沒有機會像古代勇士那樣在馳騁疆場中表達征服的意志、決心和喜悅,何況現代政治之腐敗和卑劣在大肆扼殺男人的個性;於是他們唯一的途徑就是征服女人了,並在征服異性中重新回味男子漢的氣概和自我生存的意義!?吉爾存在的部分意義就是喚醒了哈利的部分男子漢勇氣。被許多人反對的越戰大受斯基特和哈利的歡迎,其原因正在於此。斯基特在越戰中獲得了和白人士兵同等的對待。這本是他及所有黑人三百年來一直渴望的權利;不幸的是,這種權利只有在戰爭中才能享受到。有白人士兵為他而死更是加強了這種平等,所以他支持越戰的潛在願望是對平等公正的渴望;另外,在戰爭中他的征戰慾望得到了部分實現。哈利對越戰的支持則是反映他對失去的男子漢氣概的懷念或者是對死的渴望。作為女人,其可愛之處就是能主動撫慰男人。對此,米姆給哈利作了全面解釋,認為那是她的一種職業。這是性格堅強的女人的看法,而性格軟弱的女人如詹妮絲卻需要男人的撫慰。查利似乎專為撫慰女人而生。他終身不願結婚,表面上是因為他有心臟雜音這種先天疾病,而疾病又未嘗不是暗示著一種先天「智慧」:像米姆一樣獨身:「新宗教」的實踐者?作者在進行這種暗示。

二、虛構與闡釋

該書是四部曲中情節最為複雜、矛盾衝突最為激烈的一部,它通過吉爾、斯基特及其他象徵含意而加深了深度。在第一部中,哈利先逃離詹妮絲,后逃離魯絲,又逃離教練托瑟羅,重逃離詹妮絲,后逃離墓地,再次逃離魯絲;共逃跑六次。在這部書中,詹妮絲先逃離哈利,哈利從金博友誼娛樂廳里逃走,吉爾逃離母親來到布魯厄,斯基特從監護中逃出又從燃燒著的房子逃出,哈利和納爾遜從佩吉家逃出來目睹火燒家園。納爾遜因不滿哈利未拯救吉爾而逃走;共達七次。表面上看,哈利從先前外部行動上的追求探索轉入了內心的精神追求;而實際上,該書的主旋律是來自三個不同家庭背景、三個不同時代的三個女人詹妮絲、吉爾和米姆,反映了她們在騷亂不堪的年代里的三種不同的生活態度、不同個性特點、不同的追求和結局;哈利則成了配角。更為重要的是,作者把妓|女魯絲的形象延展至米姆,並延伸到第四部,以魯絲之女安娜貝爾來重喚哈利那死去的記憶。值得注意的是,妓|女的形象得到正面描述,她們成了最理解哈利心情處境的人,成了敢作敢為、精力充沛、勇於獻身、深懂人情、感情強烈、做事理智而又富於犧牲精神的女人形象。這是一種反傳統的描寫,現實社會中的人是絕不應該仿效的。
作為陪襯,這種有關衰落的過程不斷得到描寫。在《兔子,跑吧》中,人們進教堂不是聽神父之聲,而是聽魔鬼之聲;牧師對哈利的感化絲毫不起作用。在《兔子歸來》中,哈利只是在巴士上祈禱,商業廣告的光輝早已使教堂黯然失色。在《兔子富了》中,教堂則成了謊言的標石。結果,在一個沒有意義(即沒有宗教信仰)的世界,性|愛就成了探索人類生存內容和意義的方式或象徵;它包含著嚴肅和詩意,常常和尋求自我、實現自我的過程聯繫在一起。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不守道德的冒險顯然是他們在步入地獄之前的最後表演。
該書及此後的三部書中布滿了象徵和意象,從而增加了對小說進行多種解讀的可能性。在哈利多次進行的探索中,他整個一生的生活及其信仰都得到了充分展現。他只有一種天賦,那就是強調生命本身的重要;因此他一方面惋惜生命的失去,另一方面為滿足自己生命的需要而去追(貪)求。他的感覺靈敏,對客觀世界,對善惡卻僅停留于直覺的認識,缺乏將之深化必需的知性和理性。惟其如此,這個人物才符合他的知識基礎和階級地位,才不具備行大善大惡的九-九-藏-書本領,並和那些整日謀算他人的有知識、有地位、有權力的中上等階級人士劃清了界限;二者從思想上、行動上難以融合就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實。
——綜評厄普代克和他的「兔子四部曲」(總序)
厄普代克於1932年3月18日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的里丁鎮(Reading)並在近鄰希靈頓鎮(Shillington)長大,時值經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其父為威斯利(Wesley)·厄普代克,原是工人,失業後幾經周折終於在本鎮當上中學數學教師,此後兼任平信徒傳道師(lay preacher),未授神職。其母琳達(Linda)頗有文學修養,常以創作自娛。作為獨子,厄普代克至少從兩個方面在相對困難的環境中受惠于父母:其一,父親的中等經濟收入和地位使他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更使他有上哈佛大學的可能,從而為日後創作奠定了厚實的文化基礎;其二,父母二人的智慧,特別是母親對藝術的喜愛對他有重大影響。
厄普代克曾辯護說:「小說並非是關於那樣的性|愛,而是把性|愛作為自然出現的宗教,作為唯一余留的東西。」在1968年出版的頗受非議的小說《夫婦們》中,作者借人物之口說道:「我們已經成為彼此的教堂。」性|愛上升到教堂的地位恰恰顯示了昔日教堂地位的衰落。所謂「教堂」、「宗教」是指「信仰」之意,而哈利、米姆、詹妮絲、斯塔夫洛斯都是這種「新宗教」的「溫和」倡導者和實踐者,他們可以和平地活下去。吉爾和斯基特是「新宗教」的「激進」倡導者:斯基特選擇逃跑和客死他鄉,吉爾則成了「新宗教」的祭品。這便是厄普代克「性|愛宗教」的四部「福音書」的架構。
修改於2006年6月
對性|愛袒露的宣揚和描寫常常遭到世俗者的抨擊,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性|愛在現實和藝術中所具有的特殊意義。生命之圈的形成和遞進凝結著兩個過程:能量的攝入和釋放。否認任何一方都意味著對生命的輕視和扼殺;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在道德的框架內同時肯定、重視和頌揚這兩個過程。性|愛,作為釋放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在正確表現它時,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就得到了肯定。而在黑暗時代,當權者在控制人民之時最先採取的措施便是貶低和扼殺性|愛。在小說藝術中,性|愛象徵著兩性關係的最後溝通;並暗示這種溝通,作為一劑良藥,在解決精神壓力時的重要作用。如果小說只有性描寫而別無藝術上的寓意,那麼,這本小說毫無疑問就是我們要批判和取締的色|情|小|說;亦是藝術所要反對的東西。可悲的是,在實際創作中,一些作者常常會濫用這種描寫以討好和迎合讀者:他們失去了古典作家所具有的道德責任感。
《兔子富了》Rabbit Is Rich)的故事發生在1979年6月最後的一個星期六至1980年元月。此時的哈利腰圓體肥,成了一位闊氣的豐田車經紀人,每年銷售三百輛小車,收入相當可觀。他偶爾也跑步,卻絕無以前超驗的性質,純粹是為了減肥。他除了打高爾夫球、游泳、閑聊和瀏覽《消費者報道》外,就是考慮怎樣盡情享樂:買房、旅遊和縱慾——典型的當代富人生活。他雖然有支持兒子上大學的經濟基礎,可納爾遜從小就缺乏奮鬥精神和勇氣,只不過是個更加失敗的哈利,從而象徵性地預示孫輩的徹底失敗。這一方面是因為納爾遜繼承了瑪麗奶奶所討厭的斯普林格家庭的因子,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他那破碎的童年帶給他的精神創傷。他無法念完大學卻使女友懷了孕;他回家擠走了查利,干起了推銷員的工作,但也前景暗淡。儘管青年哈利對女人智慧沒有太大的興趣,但也通過性|愛起碼證明了他自己的「存在」;可以使無法把握的生活變得更好捉摸一些,同時還可以達到某種溝通;從而獲得新生的感覺,成為一種自我解救和反抗的方式!?可此時的哈利,只有機械的性|愛,生活和靈魂上的空虛再也無法彌補,而對老之將至的恐懼卻揮之不去。也許是意識到了自己的墮落,他突然感到對神聖愛的需要,愛的對象變成了他想象中的女兒。於是他三赴加利利(Galilee,一個和耶穌有密切關係的地方)的一家農場,終於找到了魯絲,但她拒絕承認哈利是她大女兒的父親。魯絲非常成熟,洞察人世,罵他是「一個十足的布魯厄時髦人物。一個生意人。一個你自己以前所討厭的人」。共同點消失了,他被拋棄了,最後的一點希望和寄託蕩然無存。哈利此時所遭受的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超過了過去的一切:兒子在生意上的無能暗示了未來的失敗,魯絲的冷淡使他失去了幾十年來唯一的心理寄託。九-九-藏-書
羅長斌
在1962年出版的第二部自傳《山茱萸樹:童年回憶》中,他以驚人的記憶和優美眷戀的筆調再現了他在童年和少年時代的生活,以一個孩子的眼光和心理描繪了小鎮的風土人情,還有那少年的覺醒,以及他終生迷戀的三大秘密:性|愛、宗教和藝術。在1963年出版的《馬人》中,他更是以藝術的筆觸描述了一個十五歲男孩彼得(以作者為原型)對其父凱德威爾(一位教師,以作者之父為原型)三天教師生活的細緻觀察和感受。母親的影響是他願意獻身藝術創作的潛在情結。然而最終改變並決定了他前途的卻是一個奇特原因:他六歲時因患麻疹而留下的牛皮癬病。他在1989年出版的第三部自傳《自我意識》中首次向讀者披露了這個秘密,並把他一些人生選擇的根本原因歸於皮膚病。他認為當作家只需通過作品和外界接觸,從而避免了和公眾見面可能產生的不安和難堪。看來,他承受了一些精神壓力,於是被壓抑的感情就通過創作了許多書稿發泄了出來。

一、現實與耕耘

厄普代克是一位集小說家、詩人、劇作家、散文家和評論家於一身的文學大師。他按照童年時的迷戀,在作品中盡其所能描寫了性|愛的重要性,討論了宗教存在的價值和創立「新宗教」的可能性。同時,他在作品中也充分施展了自己的藝術才華,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他將意識流、性心理描寫、荒誕、原始文化、現代生活等融為一體。「性|愛、宗教和藝術」這三大秘密相互交織、補充並相得益彰。象徵群和意象群在作品中相互作用,並因其難以捉摸的方式產生了性的聯想和宗教的聯想。由於對諷刺、幽默和神話技巧的嫻熟運用,厄普代克在這種相互關係中使作品既保持了含蓄的語調,又保持了藝術的懸念。他通過把收音機和電視節目以及通俗雜誌和當代國內外事件引入書中,以加強身臨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用來暗示書中人物生活情感的變化根源及悲劇性結局。他有意選取每十年的最後一年作為故事發生的時間,以加強在末日來臨之際孤獨的靈魂所經受的煩躁不安、恐懼、失落、異化和死亡的威脅;而這一年中在現實世界里出現的不斷加劇的惡劣政治局勢,就有效地以象徵的方式加強了現代社會的危機感和幻滅感。
《兔子歸來》Rabbit Redux)的故事發生在https://read.99csw.com1969年7月16日至10月31日。作者在前部書中把50年代通用的收音機廣播引入書中,以使主人公的生活和時代緊密連接起來。在這部書中,作者又使60年代風行的電視成為主宰全書情緒的媒介,以便更好地展示社會生活的變遷對個人生活的重大幹預和影響,從而把個人悲劇和社會、政府掛起鉤來。哈利歸來后即在一家小印刷廠和父親一道當排字工,至此已有十年;更加單調乏味的生活早已磨平了他往日追求的勇氣。三十多歲的妻子此時正有新想法,見哈利萬念俱灰,就私通在其父車行當推銷員的希臘裔男子查利。哈利發現后,她就乾脆離家和查利公開同居。黑人同事介紹哈利認識了離家出走後流浪的白人姑娘吉爾。代表著一種文化的吉爾給死氣沉沉的哈利家帶來了安寧和快樂。她不僅幫助哈利恢復和確立了對生命的信念、對良知的追求,也使他十三歲的兒子納爾遜體驗到了家庭生活的樂趣,增長了見識。隨著黑人逃犯斯基特的到來,他們展開了一系列的討論及讀書活動,以教育哈利懂得黑人在歷史上所遭受的壓迫,使他認識到反抗的必然性及白人耶穌的無能。然而,哈利社區里的白人種族主義分子不能容忍斯基特的存在。當哈利和情人佩吉晚上相會之時,兩個白人放火焚燒了他的居所,燒死了吉爾;斯基特則被警察誤認為縱火犯而遭到追捕。哈利的妹妹米姆從西海岸做妓|女回來后,有意勾引查利而把詹妮絲逼回到哈利身邊,一個家庭才免遭解體。
《兔子,跑吧》Rabbit,Run)在1960年一經問世,厄普代克就作為一名文學創作者而獲承認。從此,他每部作品的出版問世都受到美國主要雜誌的認真評論和研究。他和約翰·契弗、塞林格等人同屬「紐約客」派,題材大都描寫市郊中產階級的生活,文風細膩而略帶嘲諷。但是他的創作實踐顯然超越了這個具體派別,從而成為一位頗具獨特風格和表現題材的當代作家。

三、迷戀與創新

厄普代克青年時期(約二十六歲)經歷過一次嚴重的精神危機,並終於在克爾愷郭爾和巴特的存在主義的幫助下得以擺脫。很可能是他在這兩位哲人指引下通過和女性的交往治愈了創傷,因此他便在作品中不厭其煩地描寫和探討性|愛的價值,肯定妓|女的地位和人格。厄普代克筆下的妓|女心中總懷有一種願望:撫慰在現代物質社會壓迫下而空虛和無聊的男人,這就是「新宗教」的實質內容。這樣,女主人公詹妮絲完全是出於滿足她自己肉體渴望而出走的初衷就和妓|女的「理想」形成對照。在一次採訪中,厄普代克說:「沒有墮落的亞當只是頭猿。」在他看來,一個真正的人必定是「墮落」了的,否則他(或她)可能就是一架機器;這句話顯然反映了他的短視和局限。厄普代克一定是從所鍾愛的巴特那裡取到了「真經」,因為巴特說過:「女人對男人來說,代表著生命、自然以及他自己造物的神秘。每當男人接觸女人,就意味著他寄信仰于造物本身,寄信仰于上帝的契約。女人能使男人表現出善良和責任感。男人只有外向女人(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復歸自己),才能達到自我認識——即內向的自我發現,從而掌握造物之神秘。」當然,這也不過是常人之言。如果這就是存在主義哲學,那麼這個哲學家也沒有什麼用。如果你想尋找理論騙術的話,那就到哲學家中間去吧!厄普代克相信他,那正是厄普代克最大的悲劇:他的最大敗筆正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