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章 撐起兩根窮骨頭 無濟於事

第五章 撐起兩根窮骨頭

無濟於事

外界稱以曾胡為首的湘軍將帥為「湘軍派」,湘軍派所有重要的戰術打法,從紮營、拔營到看地勢、明主客,其出發點都是「致人而不致於人」。這其中,紮營更被視為第一根本,「凡軍行所至,築壘如城,掘壕如川,堅深無匹」。
曾國藩的意思很明顯傾向於後者,但李元度取的是前者。派去的兩營尚立足未穩,太平軍便乘隙攻來,兩營被迅速擊潰,叢山關亦告失守。
曾國藩得知后很是惱火。受限於軍餉難籌、帶兵官難覓等客觀因素,湘軍從初興到全盛,其兵力一直都遠遠少於太平軍,後者在數量上常常數倍乃至十倍于湘軍。當初湘軍剛出道的時候,就因為與太平軍盲目對攻而屢屢被擊敗,這迫使他們不得不採取攻勢防禦的用兵原則,即儘可能讓自己先處於九*九*藏*書不敗之地,然後才尋找敵方漏洞加以攻擊,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
在太平軍優勢力量的猛攻下,城外四營援兵再次潰不成軍。城內守軍也隨即失去鬥志,不少平江勇、綠營兵都在爭相逃竄。為挽回局面,李元度親自出城督戰,結果反而中了埋伏,太平軍伏兵四起,對其兩翼實施抄襲,逼得他趕緊收兵入城。
戰報傳至祁門大營,曾國藩急得一整個晚上都睡不著覺。平江勇總共四千人,除兩營在叢山關被擊潰外,還剩下兩千人在城裡駐守,他擔心這兩千兵勇根本不足以守城,於是又向徽州加派了四營共兩千余援兵。
曾國藩感到特別鬱悶的是,李元度帶兵打仗已有六年光陰,就算沒有他反覆叮囑,也該明白未戰先紮營的道理,加上又read.99csw.com有叢山關的教訓,怎麼實際用兵時還會如此急躁失當?
此時鮑超尚未歸隊,張運蘭在進攻旌德,曾國藩從大營派出的援兵無合適將領統帶,屬於散兵。在作戰能力上,散兵和新兵實際相差無幾,為此曾國藩特意對李元度強調,可將援兵派到城外,但其主要作用是保衛徽州的糧道,因而不要輕易出擊,以免重蹈兵敗叢山關的覆轍,同時他還關照李元度,援兵的紮營區域不要與徽州城距離太遠,這樣城內外可以互相照應。
還要不要派兵守叢山關?曾國藩給李元度的指示是,如果確有把握守住叢山關,可分去兩營固守,若沒有十足的把握,則應按照新軍通常「宜合不宜分」的經驗,捨棄叢山關,以集中力量確保徽州城。
太平軍對徽州城發起https://read.99csw.com攻擊,李元度趴在城頭上,指揮剩餘兵勇堵擊了一晝夜,但到這個時候,他個人的英勇和身先士卒已無濟於事。次日,太平軍登上城外的民房,向城內|射擊,守軍無法在城頭立足,城池遂被攻破。
張芾在回城前,要先到祁門大營向曾國藩報到,可是他的綠營兵勇卻不肯放他走,原因是部隊還欠著二十余萬軍餉未發。李元度有著湘軍儒將特有的那種豪氣,見張芾被困且顏面掃地,便主動上前解圍,表示所有拖欠的軍餉由他負責補發,張芾這才得以脫身。
李元度帶了八營計四千餘人到徽州。徽州本來也有駐軍,原皖南軍務督辦張芾屬下就有綠營兵勇九千餘人,是平江勇的兩倍還多,但綠營向來就不怎麼能打仗,張芾本人也因遭到御史彈劾而被撤職調回京城read.99csw.com
李元度是湖南平江人,他的部隊多為從平江招募的子弟兵,呼為「平江勇」。自曾國藩出任兩江總督,李元度就奉命回家鄉重新招募了一批平江勇。要說起來,曾國藩對使用平江勇還是比較慎重的,先前浙江方面告急,請求湘軍派去援兵,本來曾國藩是可以派平江勇的,就是考慮到這批兵勇是新軍,新軍一般來講不能馬上用於激烈對攻的野戰,所以沒有答應浙江方面的請求。
孰料左叮囑右叮囑,李元度還是沒放在心上,援兵趕到徽州后,不待休整,即被派到離城四十裡外紮營,而且李元度也不抓緊掘壕築壘,只將部隊散亂地部署于沙洲之上。
因為要向張芾索討軍餉,本來分駐于徽州外圍要隘的綠營兵營紛紛放棄職責,來到了徽州城中。距徽州城北八九十里開外有一座叢山九_九_藏_書關,為寧國至徽州的必經要道,此處也已棄守。
新兵膽子小,經驗少,在曠野上打|野|戰確實有些難為他們,然而若是派去守城,在有城池掩護的情況下,則不妨一試。再者,李元度的軍事才能儘管不被看好,但過去在江西的時候,也有過固守兩座城池不失的良好表現。曾國藩這麼一琢磨,就同意將李元度派去守徽。
他趕緊給李元度去信,在斥責的同時要求李元度馬上改弦更張,在城外十里範圍之內部署援兵紮營。可是李元度卻將曾國藩的話當成了耳邊風,沒有及時修正自己的錯誤,與此同時,他過於寬縱部下的毛病依舊沒變,城內新募的平江勇不賣力,張芾留下的綠營兵更別指望,導致湘軍入駐徽州城已經多日,但始終沒能構築起堅固的城防工事,城外可能被敵軍利用的民房等制高點也未加以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