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流星王朝 二、矛盾的皇帝

第一章 流星王朝

二、矛盾的皇帝

事實上,隋文帝無論如何都可以稱得上是勵精之主,平生有三大優點,堪稱帝王典範。
隋朝的兩代皇帝,在歷史上名聲都不大好。
第一,勤政。
隋煬帝往西最遠走到哪裡?他到過甘肅敦煌西北的玉門關。
雷塘到底在哪裡?一千多年來,好事者始終爭論不休。清代大學士阮元根據一幅明朝嘉靖年間繪製的《維揚志》,把地址斷在了揚州市邗江區槐泗鎮槐二村;2013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西湖鎮司徒村曹庄發掘出一座磚室墓,墓誌之上,「隨(隋)故煬帝墓誌」六個大字清晰可見。至此,隋煬帝最終埋葬的地方終於塵埃落定。
怎麼去?隋煬帝走青海。從青海進入河西走廊必須翻過祁連山,祁連山主體都是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要想穿越,只能走山谷。隋煬帝就選擇了一個叫大斗拔谷(今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的扁都口)的山谷。大斗拔谷雖然是山谷,但海拔也在三千米以上,天氣變幻莫測,剛剛還艷陽高照,馬上就能變得風雪交加。不光天氣可怕,路也可怕,最窄的地方只能容許一個人通過,就算貴為皇帝,也只能憑自己的兩條腿走過去。隋煬帝一行十萬人,走長蛇陣,從清晨一直走到深夜還沒能過完,只能露宿山谷。好多小王子乃至後宮妃嬪、公主冷得受不了,只能抱成一團取暖。可想而知,隋煬帝肯定也是狼狽不堪。事實上,在這樣艱苦的地方徒步穿越,縱觀整個中國古代史,也只有隋煬帝一個皇帝做過。
那麼,隋朝究竟為唐朝做了怎樣的鋪墊?唐朝又從隋朝吸取了九_九_藏_書怎樣的經驗教訓?我們今天還能從中得到怎樣的收穫和啟迪呢?我們從下一章開始,慢慢道來。
從史書上我們知道,自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親征高句麗開始,整個隋帝國就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先是不堪勞役、兵役的農民反了,緊接著,鎮壓不力的政府官員反了,曾經臣服的少數民族也反了。再到後來,想要謀權篡位的野心家反了,最後,連皇帝身邊最可靠的親信、最可靠的軍隊也都反了。所在嘯聚,四海沸騰,真是呼啦啦如大廈傾。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隋朝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傑出的成就,如果隋文帝和隋煬帝兩代帝王都如此荒唐,又怎麼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呢?
說到隋文帝,大家一般有兩個印象。
第二,怕老婆。因為害怕獨孤皇后,隋文帝廢掉了大兒子楊勇,把天下傳給了二兒子楊廣,就是後來的隋煬帝,結果就是這個兒子把隋朝弄滅亡了。因為接班人沒選好導致亡國,隋文帝自然得負連帶責任。
事實上,這種反思從唐朝就已經開始了。唐朝的開國君主親身經歷了隋朝的興盛,也親手促成了隋朝的滅亡,所以,他的反思意識來得格外強烈。唐初的君臣討論,有一個永恆的話題,那就是隋朝興亡的教訓。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反面教材隨時提醒著唐朝君臣,短命的隋朝之後才出現了中國古代歷史的巔峰——唐朝。正如短命的秦朝之後就是強大的漢朝一樣。
要知道,隋煬帝出行,可不是都到那些山清水秀的溫柔富貴鄉去九_九_藏_書。他去的地方,今天請您,您都未必願意去。比如,隋煬帝為了加強對西部地區的控制,決定親自巡行河西走廊。
可能有人會說,文帝是開國皇帝,開國皇帝一般素質都還不錯。但是隋煬帝太差勁了。這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其實,隋煬帝雖然在愛民、節儉方面不及隋文帝,但是,至少在勤政方面一點都不亞於其父。隋煬帝在位十三年,真正住在大興城裡的時間不足兩年。住在東都洛陽的時間也不到四年。那其他時間都幹什麼去了?到各地巡遊去了。有人會說,皇帝整天遊山玩水,不就是勞民傷財嗎,怎麼能叫勤政?
第三,愛民。
第一,奢侈。傳說他為了游江都,不惜動用幾百萬民工挖大運河,花錢無算,死人無數。
隋朝就像流星一樣,瞬間璀璨,瞬間幻滅。而且,當初的璀璨多觸目,後來的毀滅也就多驚心。正是這觸目驚心的感覺引起了人們深深的思考,隋朝勃興速亡的原因在哪裡?隋文帝和隋煬帝兩代帝王,到底做對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
唐朝詩人羅隱曾在《煬帝陵》詩中感慨:「入郭登橋出郭船,紅樓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陳業,只博雷塘數畝田。」這樣的結局、這樣的評價,和他的功業相比,有著巨大的反差。但其實,這強烈的反差,恐怕正是大隋王朝的魅力所在。
問題是,隋煬帝為什麼要冒著生命危險到處旅遊?最大的動力當然是開疆拓土。就是在這次巡遊之後,隋煬帝在河西走廊設立了四個郡,分別是西海、河源、鄯善和且末https://read.99csw.com。西海和河源都在今天的青海,而鄯善和且末則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原王朝第一次全面統治青海地區,就是隋煬帝的貢獻,這還不是勤政嗎?
再看節儉。隋文帝簡樸,在歷史上也是出了名的。他貴為天子,每天吃飯,只有一道葷菜;一件衣服,也是洗了又洗;他坐的車子,也是一再修理,就是不肯換輛新的。
不到三年的時間,富強的隋帝國土崩瓦解,隋煬帝也從一個一統天下的大隋皇帝變成了困守江都的獨夫民賊。最後,連獨夫民賊也當不成了。618年,隋煬帝最信任的軍官帶著他最信任的禁軍發動政變,用三尺白綾結束了隋煬帝的性命,一代君主,就用四塊床板草草收殮,草草地葬在了江都。此後屢次遷葬,最終安頓在雷塘。
先說勤政。勤快到什麼程度?唐朝的宰相蕭瑀曾經有一段評價:「(隋文帝)克己復禮,勤勞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論事。宿衛之士,傳飱而食。」意思是說,隋文帝每天上朝,從早忙到晚,連好好吃一頓飯的工夫都沒有,還得讓衛士傳盒飯,吃工作餐。要知道,唐朝接的是隋朝的班,唐朝的宰相絕對沒有給隋文帝吹喇叭抬轎子的可能,蕭瑀能這樣評價隋文帝,可見這勤政並非虛言。
唐代詩人王之渙有一首《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講的就是玉門關的肅殺苦寒。想想看,連春風都不去的地方,隋煬帝居然去了九九藏書,這還不能稱為壯舉嗎?事實上,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皇帝往西走得最遠的一次。
再看愛民。這方面,隋文帝可圈可點的事情就更多了。開皇十四年(594),關中大旱,鬧飢荒,隋文帝沒辦法,只好帶著老百姓到洛陽去討生活,這在當時叫作「就食」。一路上,文帝就跟老百姓走在一起。山長水闊、路窄人多,走著走著,老百姓不免就擠進皇帝的衛隊里了,離皇帝這麼近,防護工作當然難做。衛隊出於安全考慮,想把老百姓趕到一邊去,沒想到隋文帝不幹了,不僅不驅趕老百姓,看見老百姓拖家帶口的,自己還趕忙退到路邊,讓老百姓先過。遇到山路崎嶇的地方,他又讓衛兵把老百姓肩頭的擔子接過來,放在馬上。這樣愛民如子,把老百姓感動得熱淚盈眶。
自己節儉還不算,他對官員要求也特別嚴格。有一次,有一個地方官到大興進獻貢品,供品是乾薑,為了方便,當然也為了好看,這個官員就把姜裝在了布袋子裏面。沒想到隋文帝這個老守財奴看了,大為心疼,把這個官員叫過來罵了一頓。官員灰頭土臉地回去了,也沒太明白皇帝為什麼發那麼大的火,還以為自己做得不夠好,下次進貢香料,居然用氈袋子包裹起來。隋文帝覺得此人死不悔改,直接拉過來,打了一頓板子。這下官員才明白過來,不是自己做得不好,而是做得太好了,看來皇帝所謂勤儉治國,不是喊口號,而是動真格的。按照這個邏輯,若是隋文帝看見林黛玉拿絹袋子葬花,還不得當場氣死。這樣的皇帝,可能生活上是缺乏一點情趣,但是,他絕不會勞民傷財https://read•99csw.com,這對於一個大亂之後亟須涵養元氣的國家而言,該是何等重要!
第二,暴虐。暴虐到什麼程度?隋煬帝三次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是戰爭狂人。結果,戰爭引起人民反抗,他又說,之所以有反抗是因為人太多,於是制定嚴刑峻法,對老百姓大開殺戒,這不是暴虐至極嗎?
第三,荒淫。據說他在父親隋文帝彌留之際就迫不及待地調戲父親的妃子,還說他在江南窮途末路的時候依然廣選美女充實後宮,每天臨幸,夜夜不虛。當然,最有總結性的是他的謚號。煬是中國歷史上最壞的謚號之一,《謚法》說:「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又好色,又害民,又違禮,又逆天,真可謂壞事做絕。
然而,既然無論是隋文帝還是隋煬帝,都堪稱一代英主,那就應該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垂范後世、威加八方,為什麼隋朝會二世而亡呢?而且,滅亡得如此迅速?
第一,欺女兒。清代學者趙翼曾經在《廿二史札記》中說過:「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婦翁之親,值周宣帝早殂,結鄭譯等矯詔入輔政,遂安坐而攘帝位。」隋文帝是以皇太后的父親、小皇帝外祖父的身份奪取的北周天下,得國於孤兒寡婦之手,已經為人不齒,何況這對孤兒寡婦還不是一般的孤兒寡婦,而是自己的女兒和自己名義上的外孫。謀害至親骨肉,這算什麼本事?所以自古號稱得國不正。
隋煬帝就更糟糕了。正史、野史講了他無數荒唐的故事,主要針對三方面。
第二,節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