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三下江都 二、蘇威被貶

第七章 三下江都

二、蘇威被貶

問題是,蘇威當時和隋煬帝已經有矛盾了,有人就在隋煬帝面前詆毀道:蘇威為什麼獻這本書?是因為《尚書》裏面有一篇《五子之歌》,是講夏朝的君主太康的故事。太康這個人一味地遊玩打獵,不理朝政,最後被后羿給驅逐了,這在歷史上叫太康失國。蘇威現在是故意借這篇故事來諷刺陛下!
前文提到,隋煬帝後期,在政治上有發言權的,就是所謂「五貴」。「五貴」裡頭,裴蘊和虞世基是南方人,隋煬帝到南方,對他們來講差不多就是恢復陳朝的局面,他們自然不反對;裴矩是北齊人,屬於北方,但他基本上就是一個國際問題專家,其他事情不大參与意見。而宇文述雖然也是關隴貴族集團成員,但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他更像一個佞臣,只知道討好隋煬帝,根本沒有自己的政治立場和原則。
隋煬帝一聽挺高興,又追問了一句,少了多少?
這幾句話說出來,隋煬帝已經很不高興了,可是,蘇威還覺得沒說夠,又追加了一句:去年陛下在雁門的時候,親口許諾不再征討高句麗,現在又說要徵發士兵討伐遼東。要知道,這些盜賊都是因為徵發遼東才造反的,陛下這樣做,盜賊怎麼可能平息?
蘇威這番言論說得真好。既含蓄又有分量,還切中要害,老大臣一輩子的政治智慧都發揮出來了。不過忠言逆耳,隋煬帝對此作何反應呢?按照《資治通鑒》中的記載,「帝不悅而罷」。隋煬帝非常不高興,拂袖而去了。這不就是諱疾忌醫嗎?這是兩個人第一次起衝突。read.99csw.com
第一,濫授官爵。
第三,請求皇帝回大興城。
沒過幾天,蘇威和隋煬帝的矛盾升級了。當時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按照習俗,大臣要給皇帝送禮。一般大臣都送的是珍玩寶器一類的東西,只有蘇威送了隋煬帝一冊《尚書》。眾所周知,《尚書》是最早的儒家經典之一,裏面記載的都是夏、商、周時期的歷史事件和歷史教訓,特別突出仁君治民之道和賢臣事君之道,所以在古代非常受重視。蘇威獻這本書,雖然在節日期間似乎有點過於嚴肅,但是也無可非議。
可能很多人覺得奇怪,隋煬帝因為征討高句麗已經惹出這麼大的麻煩了,他怎麼就執迷不悟,非要再打高句麗?其實,這就是隋煬帝的一個心結。他知道,自己現在面臨的一切問題,諸如人民造反,國際地位下降,甚至跟大臣失和,等等,起因都在高句麗這兒,可是越是這樣,他就越覺得不甘心,越覺得只要把高句麗拿下,一切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才會像著了魔似的,非要打高句麗。
九*九*藏*書隋煬帝看他實在可憐,也就饒了他這一回。但代價是把他本人還有子孫三代全都除名為民,這樣他就再也不能對政治發表意見了。
隋朝的根基畢竟在關中地區,官也好,兵也好,關中人士都佔了不小的份額。現在,隋煬帝想要去江都,那也就意味著他要放棄關中,乃至整個北方了,這對那些關中人來說意味著拋家舍業,難道他們都心甘情願嗎?當然不是。
蘇威想了想說:「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漸近。」我不是主管這件事的,不知道盜賊一共有多少,我只是擔心他們越來越近了。
簡直是睜眼說瞎話!蘇威在一邊聽不下去了,又不願意揭穿他,趕緊躲到柱子後頭,希望皇帝別看到他,更別問他。問題是,他這麼一躲一藏,隋煬帝反倒注意到他了,於是問他怎麼看這個問題。
這還不算完,緊接著,又有人落井下石,控告蘇威勾結突厥,隋煬帝又讓裴蘊立案偵查,裴蘊倒乾脆,直接給判了個死刑。如前所述,蘇威是個比較軟弱的人,這時候已經八十多歲了,但是,為了活命,也只好叩頭告饒,請求隋煬帝看在自己侍奉兩朝三十多年的份兒上饒他一命。
從雁門回來后,蘇威就跟隋煬帝產生了矛盾。大業十二年(616)四月,隋煬帝問宰相關於起義軍的情況。宇文述是他最親信的宰相,又特別擅長揣摩隋煬帝的心思,他知道隋煬帝這時候已經心灰意冷,愛聽好消息,不愛聽壞消息,所以趕緊說:「漸少。」起義軍越來越少了。https://read.99csw.com
這樣一來,真正有頭腦,能代表關隴貴族利益,代表北方利益,其實在這一刻也代表國家利益的宰相只有蘇威了。現在蘇威被除名為民,在決策層里,隋煬帝下江都也就再無阻礙。
宇文述怎麼回答?他說:「不能什一。」原來有十個,現在都不到一個了,減少了十分之九以上。
隋煬帝一聽,趕緊問,此話怎講?蘇威說:「他日賊據長白山,今近在汜水。且往日租賦丁役,今皆何在!豈非其人皆化為盜乎!……又昔在雁門,許罷征遼,今復徵發,賊何由息!」
這個回答真夠用心良苦了,又順著隋煬帝說可以打高句麗,又跟他亮明了當時天下大亂,義軍蜂起的現狀,希望隋煬帝能夠幡然悔悟,真正考慮一下當務之急。說得婉轉迂迴,算是曲諫,這本來是一番好意。
蘇威是「五貴」之一,隋煬帝要打高句麗,當然得徵求他的意見。按照我們之前對蘇威的了解,他肯定不會認同。問題是,要怎麼回復,才能讓皇帝放棄這麼危險的主張呢?他說:「今茲之役,願不發兵,但赦群盜,自可得數十萬。遣之東征,彼喜于免罪,爭務立功,高(句)麗可滅。」陛下願意打也可以,但是我考慮,這次打仗都不用徵兵了。我們只要把群盜赦免就好了。只要一赦免群盜,立刻幾十萬軍力就出來了。陛下赦免他們的罪過,讓他們戴罪立功,他們肯定感恩戴德,奮勇爭先。這樣一來,就可以滅掉高句麗了。九九藏書
第二,畏懼突厥。
在雁門之圍剛剛解圍后,老臣蘇威就曾經勸說隋煬帝,趕緊回大興城,那才是根本之地,宗廟社稷所在。現在隋煬帝準備拋棄北方,蘇威難道不會力諫嗎?他再也不會了,因為此時的蘇威已經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
這個讒言非常有力量,因為它恰好吻合了隋煬帝當時的處境。隋煬帝心裏清楚,自己就是太康那樣的人。他也害怕把國家丟掉啊!越害怕就越不願意讓人提起。現在蘇威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他當然更不滿意了。這是第二次衝突。
過去盜賊是在長白山(山東),而今已經到了汜水(河南),這不是越來越近了嗎?還有,我一直主管財政,就從這個角度來推測一下吧,往年咱們有多少租賦丁役,都是依據人丁徵收的。可現在根本收不上來。為什麼收不上來呢九九藏書?還不是因為這些納稅人都成了盜賊了!
沒過多久,隋煬帝和蘇威的矛盾再次升級。這次是因為隋煬帝又向蘇威問起再次興兵討伐高句麗的事了。
這簡直是莫須有。蘇威選官的情況今天已經不得而知,暫且不論。但是,要說畏懼突厥,雁門之圍的時候,隋煬帝的眼睛都哭腫了,還有誰比他更畏懼嗎?再說讓皇帝回大興城,那難道不是最好的決策嗎?可是,隋煬帝才不管什麼是非,真就拿這三個莫須有的罪名給蘇威定罪,直接把他除名為民了!
不料隋煬帝一聽之下,馬上惱羞成怒了。他怒氣沖沖地對另一個宰相裴蘊說:「老革多奸,以賊脅我!欲批其口,且復隱忍。」所謂老革,就是老皮老臉,老傢伙。這個老東西,他居然敢拿所謂的盜賊來威脅我!我真想當場打他幾個嘴巴,好不容易才忍了下來。
為什麼在這樣重要的歷史節點上長篇大論地講蘇威的問題?不光是因為蘇威頭腦清醒,能給隋煬帝出好主意,還因為他是當時關隴貴族集團的政治代表,也是唯一有可能反對隋煬帝下江都的人。
裴蘊是最會見風使舵的人,一聽隋煬帝這個口風,趕緊鼓動了一個人誣告蘇威,說:「威昔在高陽典選,濫授人官,畏怯突厥,請還京師。」這人一共羅列了蘇威三大罪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