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博士后的生活方式(代序)

博士后的生活方式(代序)

儘管熱愛大自然的汪曉東早在上大學期間,就是個自助旅遊的愛好者,因為這是最適合青年學生的旅遊方式。那時候,他幾乎每個假期都不放過。他獨自一人穿越過曾吞噬了不少勇士性命的虎跳峽,走過大半個四川,背包旅行過西雙版納、麗江、九寨溝、大足石刻等名勝古迹。但真正把野遊當作一種緩解壓力的生活方式,他還是在韓國學習期間形成的。和日本一樣,韓國成年男子的工作壓力很大,似乎在離開「高壓艙」般的工作環境后,必須找個地方發泄。於是,有的人去泡酒館,有的人郊遊、爬山,因為韓國的山很多。
汪曉東說,有一段他自己的信念都會動搖:我是不是學術界的一個另類,我是不是心理有問題?於是他就到網上搜尋同路人,結果是「戶外一族」大有人在,而且那些人對戶九_九_藏_書外運動的迷戀比他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心裏也就坦然了:這是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是目前都市人所崇尚的一種時尚。
在汪曉東所有的戶外行動中,最令他津津樂道的要數去年暑假期間,他歷時34天自助旅遊到西藏的經歷。有人說西藏是人類最後一塊凈土,作為一個崇尚自然的人,對這塊地方都充滿了嚮往。所以,為了這次旅行,他從身體到物質,作了一年的準備。那段時間他堅持冷水浴,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防備在高原上感冒;堅持各種有氧訓練,以加強野外旅途需要的耐久力;通過書籍、網路,了解甚至研究西藏的宗教、歷史、文化、自然及旅遊的線路。
儘管這次西藏之行花銷相當大,其費用去歐洲玩一趟也完全足夠,但他覺得值,了卻read•99csw.com了他埋藏已久的心愿,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和知識,並且帶回了幾大本影集和上萬字的體會。從本期起,我們《中國體育報》(綠色生活導刊)將連載蘊涵了汪曉東體會與實踐經驗的《親歷西藏》
他叫汪曉東,1967年出生於上海。1986年考入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后在京郊某偏遠的工廠上班。兩年後考回母校讀碩士學位,1996年他已經獲得了博士學位,隨後進入韓國斗山電子株式會社研發中心做博士后,其研究領域也從工程材料轉向電子材料。經過兩年半的光景,學成回國,在北京化工大學創建了電子材料研究室。
回國之後,他把這種解壓手段也帶了回來,並投入了相當的資金購置一些適合旅行的裝備,如專用的背包、睡袋、服裝等。read.99csw•com然而令汪曉東苦惱的是,他的行為不被同事們所理解,認為他是不務正業;有時間還不如多做些實驗,這樣可以多弄些錢,更能改善自己的科研和生活條件。但汪曉東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常年的熬夜和過度地消耗自己的體質,使這些青年科學家的身體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如果讓我的這些同齡人像我一樣滿山遍野地跑,比如像這次『野外探險與網路挑戰賽』每天走10小時、三天走100多公里,他們的身體肯定吃不消。心理壓力大、過度焦慮是身體健康的最大敵人。」
還是在1月份參加在貴州舉行的野外探險與網路挑戰賽的時候,聽說通過網路報名的華夏網民二隊中有一位博士后,心中便想:學問做到如此程度的人,還有精力和體力從事這種較為艱難而時尚的戶外運動?
因為電https://read.99csw•com子材料方面的研究在國內是比較新的領域,所以汪曉東的研究課題也引起了有關方面的相當重視,曾獲得過專門授予傑出青年科學家的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25.5萬元的資助,廣東東莞某合資企業也給他的課題投了15萬。有了研究方向和堅強後盾,腦子好使的他很快便有了成果。他開發的一種「綠色印刷電路板基材」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在國際上也處於先進的水平。過去電子產品中的印刷線路板,起阻燃作用的是一種含溴有毒化合物,汪曉東領導的研究室尋找到了無污染的替代品。
他說:在他這樣層次的人群中,人們基本上都無此閑心,但他是一個個例。這麼一位高知識階層的特殊個體,引起了我的興趣。
汪曉東認為,人們努力工作的主要動力,就是為了自己及更多人生活得更好。那麼怎樣才算生活https://read•99csw•com質量高呢,也許有人就以為在酒桌上才能獲得最大的享受,但他卻喜歡將自己融入到綠色的自然之中。有鍛煉習慣的他,經常去游泳、打羽毛球,但他有點厭惡體育館渾濁的空氣,他希望人們、特別是他的同事們在假日里能夠到山裡走走。這就是他所認為的健康的生活。
然而,在取得學術上成功的同時,他也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科研人員,尤其是作為一名「學科帶頭人」,工作的壓力非常大。科研經費需要自己費勁巴力地去申請,教學工作又不能有絲毫的耽誤,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12點以後;他帶的研究生的工資、經費都是由他自己出,所以大家都叫他「老闆」。他說「這個老闆不是這麼容易當的,壓力巨大。」這樣日積月累,積攢起來的壓力讓他不堪重負,總要找機會釋放一下,戶外運動就成了他最好的舒緩壓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