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刀山做自己 生命的大哉問

上刀山做自己

鄧鴻樹
《刀鋒》出版於一九四四年,是毛姆晚期最知名的小說。他自一九一五年發表代表作《人性的枷鎖》,當時已活躍于英美文壇三十余年,以許多具有異國風採的短篇故事與膾炙人口的劇作聞名于英語世界。
毛姆寫《刀鋒》時年近七十歲,算功成名就,可依照自己的意思盡情創作。小說初稿完成後,他于信中寫道:「寫這本書帶給我極大的樂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覺得這本書是好是壞。我終於可以一吐為快,對我而言,這才是最重要的。」
作家寫得盡興,讀者反應也超乎預期地熱烈。《刀鋒》描寫「英國人眼中的美國人」,美國讀者特別捧場,出版首月在美國就狂銷五十萬冊,令毛姆很有成就感。他在信中對侄女說:「這把年紀還能寫出一部如此成功的小說,我感到十分滿足。」福斯公司很快就以高價買下電影版權,兩年後推出改編電影,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項提名,並勇奪「最佳女配角獎」,更加打響原著小說的知名度。
「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還是只能可悲地任憑命運擺布?」主角拉里在未婚妻面前說出內心的疑惑。這位青年為何忽然解除婚約,放下一切,到海外過著不務正業的放逐生活?這就是《刀鋒》的故事。
本書具備毛姆作品的代表元素:強烈的自傳性、劇中劇的多重敘事手法、遊走的地理背景、露骨的情慾、禁忌的題材,以及對社會邊緣人的紀實描寫等,文筆淺顯,展現典型的毛姆風格。
與毛姆其他作品相較,《刀鋒》的地位尤其特殊,因為,這是他唯一一本以自己真名作為敘事者的小說,說故事的作家就叫「毛姆」:「本書集結了我對一位男性友人的回憶。」書中人物雖都「另取其名」,情節為避免枯燥有所增添,可是,內容卻「毫無虛構」,都是源自毛姆與友人的親身經歷。本書既像傳記,也像回憶錄,情節更如小說般精彩。因此,毛姆開宗明義指出:「我之所以稱其為小說,純粹因不曉得還能怎麼歸類。」

生命的大哉問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拉里服役於空軍,有次出任務遭遇空戰,軍中最要好的同袍犧牲生命救他,改變了他的人生觀。他的未婚妻是芝加哥豪門千金,對婚姻與事業早有安排。無奈,拉里退伍read.99csw.com后,完全變了一個人,不上大學,不結婚,也不願就業,執意獨自到巴黎遊覽。
此大哉問與他的飛行經歷有關:他在浩瀚無垠的天空中高飛,想要「read.99csw•com遠遠超越世俗的權力和榮譽」。可是,戰友之死讓他驚覺生命之無奈與不可超越:「上帝為什麼要創造邪惡呢?」他於是拋下親友,到歐洲遊歷,一路自我充實,最後卻對https://read•99csw•com西方宗教哲理感到徹底失望。後來,他遠赴印度,在一位象神大師的靜修院受到啟發,頓悟了生命的真義。
本書題詞揭示,「刀鋒」一詞出自印度教聖典《迦托·奧義書》:悟九_九_藏_書道之途艱辛困難,如同跨越鋒利的剃刀。若救贖之路必經刀山,找到答案的代價為何?這就是故事主角拉里心中的疑惑。若真有人在刀山上找到答案,那該如何看待山下的俗世呢?這就是毛姆撰寫本書的因由。
拉里read.99csw.com出身卑微,雙親早逝,從小被一位醫生收養,得以躋身上流社會。不過,他不願追求崇尚名利的美國夢,戰時經歷讓他省思生命的意義:「我想確定究竟有沒有上帝,想弄清楚為什麼有邪惡存在,也想知道我的靈魂是不是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