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攘夷戰爭與四境戰爭じょういせんそうとしきょうせんそう

第七章 攘夷戰爭與四境戰爭
じょういせんそうとしきょうせんそう

在薩英戰爭和下關戰爭爆發之前,有不少日本人曾經認為,只要將外國軍隊引誘上岸,使其無法發揮戰艦的威力,即使日軍手中僅有刀劍、長弓、鐵炮,也可以通過決死奮戰擊敗裝備著新式步槍的外敵,妄想只要能夠接近敵軍,便可憑藉日本武士高超的劍術砍殺對方。事實上,力量的天平早在百年以前便傾向了火力,衝擊力的作用則越來越小。在最後一場白刃戰仍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大規模戰爭——拿破崙戰爭中,白刃衝鋒也只有在密集火力掩護下才能取得成功,而且稍有不慎便會被對方火力擊潰。在那之後,隨著歐美武器在射程和精確度方面的繼續進步,戰場上出現各種密集橫隊、縱隊的機會越來越少,而代之以蜂群一般的散兵部隊。在下關戰爭中,英國陸戰隊在登陸后便以散兵戰術向前推進。長州軍在對方發射的猛烈火力面前完全不堪一擊,很快便敗下陣來。因此,長州軍在下關戰爭結束后也開始採用散兵戰術訓練部隊。

土佐浪人坂本龍馬
此時身患肺結核的高杉晉作已經卧病在床,但他還是堅持在病榻上指揮戰鬥。7月26日,高杉在病床上召開作戰會議,確定了總攻計劃。自第二天清晨開始,800名長州士兵第三次進行登陸作戰,並再次與小倉藩兵在大里進行戰鬥。擊敗對方后,長州軍分兵兩路,一路自正面向赤坂發動進攻,另一路則取道大谷,試圖包抄赤坂守軍。此前一直保持觀戰態度的熊本藩兵這次也派兵據守赤坂,並利用新式大炮對長州軍加以猛烈打擊。奇兵隊多次發動進攻均被對方擊退,傷亡人數高達114人。勉強支撐病體來到海峽南岸的高杉晉作急忙制止了奇兵隊的進攻,並令其撤回大里,改由軍艦對赤坂炮台進行轟擊。幕府海軍雖然坐擁數艘大艦,但行動卻十分消極,只有小倉藩自己的「飛龍」號積極對長州軍的海峽補給線發動了進攻,不過並沒有取得太好效果。
15時10分,「賽馬」號由於引擎發生故障,在隨波逐流之中擱淺在了祇園州炮台附近的暗礁上。在一片風雨交加之中,薩摩軍沒有看清英國軍艦為何停在附近,誤以為對方要派出陸戰隊登陸佔領炮台。炮台的火炮早已被英艦摧毀,普通火槍在如此大雨中又根本無法使用,士兵們便各自拔出刀劍,準備迎擊對方陸戰隊。看到「賽馬」號擱淺后,「百眼巨人」號和「蜂鳥」號急忙靠近救援,最終在17時30分使後者成功擺脫了暗礁。
6月5日,法國東印度艦隊司令親帥「坦克雷德」號和「塞米拉米斯」號兩艘軍艦前往下關,其中後者載有35門火炮,火力強大。到達下關后,兩艘軍艦首先集中火力壓制位於前田和壇之浦兩地的炮台,之後派遣陸戰隊員上岸對炮台發動進攻,並由「塞米拉米斯」號提供火力掩護。手持弓箭和老式鐵炮的長州兵拚死奮戰,暫時阻擋了對方前進,但不久之後法國人便派遣了更多部隊上岸擊潰了長州藩兵。250名法國陸戰隊分兵三路,第一路直奔炮台,利用鐵釘將長州大炮的火門釘死,使其暫時無法使用;第二路前往長州軍本營,將彈藥倒入大海;第三路則對戰場附近的民宅進行報復性襲擊,燒毀了33座民居。在使下關炮台喪失戰鬥力后,法國陸戰隊才撤回船上離開下關。
勝海舟這一席話對西鄉產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原本就對幕府無能有所不滿的他逐漸產生了倒幕思想,放棄了原本傾向的公武合體論。而在對待長州問題的態度上,西鄉也有了巨大轉變。此前在他眼中,長州藩兵在禁門之變中對皇宮開炮的惡行是不可饒恕的,因此他主張儘快嚴懲長州。現在其政治目標發生轉變后,西鄉便開始覺得既然未來的日本政府不再需要幕府,反而需要強藩聯合,空耗各藩力量進攻長州只能對未來日本政府的國力造成負面影響。而長州作為本州島西部實力最強的藩國,也必將在未來的倒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自己應該說服幕府對長州採取寬大政策,解決已經成為政治泥潭的長州問題,儘快推行改革。
與其餘三個戰場大多由民兵諸隊組成的部隊不同,石州口的長州軍隊幾乎是清一色的武士出身,因此看不起平民出身的大村益次郎。大村本人也不修邊幅,在戰場上頭戴斗笠、身穿浴衣、腰插蒲扇,而且還隨時帶著幾個藩校學生為他扛著梯子。每到一地,大村便利用梯子爬到屋頂上觀察敵情,並對地形仔細調查一番后再行進發。到6月17日,長州軍進抵濱田藩的益田地區,並在那裡擊潰了濱田藩兵。幕府軍立刻調遣紀伊、福山藩兵前來救援,濱田藩也自行派出使者搬來了其他一些援兵。但這些援兵卻根本沒有發動反攻的意圖,而只是據守在自己的陣地上,坐等兵力居於絕對劣勢的長州軍進攻。
在獲得天皇再次征伐長州的赦令之前,幕府便試圖進一步懲罰長州,一橋慶喜主張藩主毛利敬親和其世子定廣都應退位,長州的封地也應減少15萬石。即使是較為保守的幕臣,也主張減少長州十萬石封地並要求毛利敬親退位。但此時已經奪取了藩政大權的長州倒幕派拒絕繼續讓步。同年5月天皇下詔再討長州后,幕府便開始調兵遣將,希望以武力手段解除長州對幕府的威脅。但與第一次長州征伐時的名正言順不同,此時長州已經完全履行了之前與德川慶勝、西鄉隆盛訂立的請罪條款,幕府再征長州在各藩眼中頗有背信棄義之嫌,導致很多藩國都拒絕派兵支援幕府,兵力集結也因此進行得比上一次更為緩慢,直到一年後才真正發兵進攻長州,而長州在此期間已經完全做好了禦敵準備。

幕末的薩摩藩士,可見其中一部分年紀較大或身份較高的藩士仍然身穿和服,而另一部分新式步兵則已經更換了西式軍服
就在將領們召開會議的同時,「韃靼」號和「杜普雷」號卻因錨鏈互相攪在一起而發生了碰撞,導致兩艦漂流到了長州炮台射程範圍內。第二天天亮后,長州軍立刻對兩艦進行了炮擊,使對方蒙受了一定損失。不過這並沒有阻礙聯軍的登陸行動。上午7時,在英軍亞歷山大上校的帶領下,1400名英國士兵、350名法國士兵、200名荷蘭士兵以及50名美國士兵在艦炮的火力掩護下登上了前田海灘。前日傍晚聯軍撤退後,奇兵隊重新佔領了前田炮台,現在兩軍便在前田炮台發生了交火。不過在遭受連續兩日的炮擊之後,長州軍的士氣已近崩潰,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線,僅能以小股部隊進行零星抵抗。不久之後,多達2000人的聯軍陸戰隊擊潰了附近所有的長州部隊,佔領了前田炮台,之後便揮軍深入,攻克壇之浦炮台。主要目標達成后,聯軍又開始對附近所有長州軍殘部進行清剿,並與奇兵隊的一部分人馬在角石兵營發生了較為激烈的戰鬥,亞歷山大本人也在戰鬥中受傷。不過由於奇兵隊裝備差、陣地不完善,而且也沒能有效利用手中的火炮,最後只得放火燒毀兵營后自行撤退。
6月7日,隨著幕府艦隊對大島的長州陣地進行炮擊,戰鬥正式打響了。在此之前,長州雖然派出了不少密探前去調查征長軍動向,但在大島方向上他們還是遭到了奇襲。在「大江」號(該艦即為在下關戰爭中炮擊長州的「塔奇昂」號,此時已被幕府收購)和十余艘日式戰船的炮火掩護之下,150名松山藩兵于開戰後第二天登上了大島。不過當他們上島后卻發現登陸地點附近並沒有長州部隊駐紮,在炮擊中喪生的也只是一些婦女兒童。
在反攻大島前後,大村益次郎在東北方向的石州口主動向幕府軍發動了進攻。大村益次郎手中僅有南園隊、精銳隊以及長州屬國清末藩兵總計一千餘人,而對面的征長軍卻號稱3萬人。不過,在征長軍的絕對優勢兵力背後,分別來自不同藩國的部隊卻各有各的想法。與長州接壤的津和野藩雖然加入了征長軍行列,但卻並不願意讓自己的土地遭到戰火蹂躪,而且該藩歷來對長州抱有好感。在四境戰爭之前,津和野藩便暗地派人告知長州,他們雖然進行了軍事動員,但並不會與長州交戰,長州軍可以隨意繞過津和野藩的領地向較遠處的佐幕派濱田藩發動進攻。
但與此同時,與公武合體派針鋒相對的尊皇攘夷聲浪也變得愈發激烈。薩摩和長州內部的下級武士中均存在著大量尊攘派人士。1862年4月,以有馬新七為首的薩摩藩尊攘派數十人聚集在京都寺田屋,密謀暗殺京都的幕府要員和親幕府公卿。島津久光在此之前即對藩內的攘夷派志士極為不滿,認為這些人一直在妨礙自己擴大薩摩藩對幕府、朝廷影響力的步伐。因此在得知有馬新七等人的密謀之後,立刻派出九名劍術高強的武士,沖入寺田屋斬殺了包括有馬新七在內的六人,另有兩人重傷,其餘人均向對方投降。投降者中還包括後來甲午戰爭時的明治政府海軍大臣西鄉信吾(西鄉從道)。同年12月12日,以高杉晉作、久坂玄瑞為首的13名長州激進攘夷分子又放火燒毀了剛剛在品川建成的英國公使館。在此期間,各藩的攘夷派志士製造了大量恐怖事件,開始誅殺開國派、佐幕派人士。就連島津久光自己手下的護衛,也在這一年8月因一次意外釀成生麥事件,導致次年薩英戰爭的爆發。
面對長州藩三番五次無端攻擊各國船隻的行為,雖然美國此時正陷於南北戰爭的泥潭中,但以香港為母港搜捕南軍襲擊艦、此時正在前往橫濱的北軍戰艦「懷俄明」號立刻改變航向駛往下關,準備對長州進行報復性炮擊。有備而來的「懷俄明」號是美國海軍的新銳戰艦之一,其排水量達到了1480噸,比長州藩擁有的全部4艘軍艦加起來還要更大。該艦採用蒸汽動力,搭載有兩門279毫米滑膛炮,一門60磅線膛炮和兩門32磅炮,雖然火炮數量不多,但在射程和威力上相對長州炮台的老式火炮均佔有壓倒性優勢,因此得以從容不迫地在對方炮台射程之外進行攻擊。長州方面只得派出手頭僅有的「丙辰」號、「庚申」號、「癸亥」號3艘軍艦進行反擊。一番激戰之後,「庚申」、「丙辰」兩艦很快即被擊沉,「癸亥」號也身負重傷,「懷俄明」號則毫髮無損地揚長而去。僅僅這一艘美國戰艦,便使長州海軍全軍覆沒了。

現藏於明智聖德紀念繪畫館的《大政奉還圖》

戰鬥結束后聚集在下關炮台上合影的英國陸戰隊士兵
在攘夷戰爆發之前,負責修建下關炮台的中島名左衛門就曾說道:「雖然我軍士氣高漲,但僅憑那些由黃土堆砌起來的炮台實力明顯不足,而且士兵的訓練水平也成問題,前途實在令人擔心。」在當時,這一席話引得激進攘夷分子群情激奮。到攘夷戰一敗塗地之後,藩內上下不得不一致承認其觀點的正確性。攘夷戰爭之後,長州日夜加緊鑄造新式大口徑火炮。在法國艦隊摧毀下關炮台的第二天,藩主毛利敬親便命令由高杉晉作負責組建一支採用洋式操練的新軍奇兵隊。在高杉帶領下,獨立於藩兵體系以外的奇兵隊兵源不再局限於日漸沒落的武士階級,同時也對浪人、農民、商人等所有願意從軍的人士敞開大門,而這些人的戰鬥意志往往要比武士更高。在高杉晉作的傑出組織之下,這支部隊成為了幕末時期長州最具戰鬥力的部隊之一,並作為長州倒幕軍力的核心活躍在戰場上。除奇兵隊以外,此後長州還陸續組建了游擊隊、精銳隊、八幡隊、御楯隊等新式部隊,統稱諸隊。不過在組建之初,這些部隊由於手中的武器仍然是性能相對落後的燧發槍,因此並沒有採用最新的歐式操典來對散兵戰術進行訓練,而只能採用一些相對落後的老式戰術。
12月25日,孝明天皇駕崩。1867年1月9日,年僅15歲的次子睦仁繼位,此人https://read.99csw.com便是明治天皇。孝明天皇的死對慶喜而言是一個嚴重打擊。雖然孝明天皇非常反感幕府的開國政策,認為外國人登上日本土地本身就是對神祗的褻瀆,但他同時也十分抵觸任何政治改革,支持幕府繼續總領日本軍政大權。看到有機可乘,島津久光、松平慶永立刻與土佐藩主山內容堂一同利用兵庫開港問題對幕府施壓,試圖逼迫慶喜下台。對慶喜而言,如果他選擇支持兵庫開港,那麼他便會違背孝明天皇的遺詔,如果拒絕開港,又會違反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夾在朝廷和外國之間動彈不得的慶喜再次施展出了高超手腕,迫使朝廷支持兵庫開港,再次從政治包圍圈中成功突圍。
坂本龍馬早年曾加入由土佐藩下級武士組成的激進攘夷團體土佐勤王黨,後由于認清開國必要性而退出組織,並毅然脫藩,投拜勝海舟為師,在後者治下的海軍塾學習航海術。在勝海舟的耳濡目染之下,龍馬認清了推翻幕府的必要性。海軍塾被幕府關閉后,坂本龍馬幾經輾轉,帶領原操練所的成員創辦了海援隊,成為土佐藩的一個商會,活動於各藩之間,表面上進行貿易,暗地中卻在連結各方倒幕力量。積極學習西方科技、法律、政治的坂本龍馬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早在土佐勤王黨時期,坂本龍馬曾對一位友人說他喜歡比普通太刀要短的小太刀,因為今後在室內打鬥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當這位友人帶了一柄小太刀再次拜訪他時,龍馬卻掏出了一支左輪手槍,告訴他這個要比刀更實用。龍馬加入海軍塾后,友人帶著手槍再次拜訪,他又舉起一本《萬國公法》說道:「手槍只能打敗敵人,此書卻可拯救日本。」其思想進步之快可見一斑。
井伊直弼死後,幕府雖然已經失去了憑藉鐵腕壓制全國反對勢力的能力,但卻並不願意讓統治日本250年之久的大權落入各藩大名或者朝廷手中。隨著朝廷的聲望日漸恢復,為拉攏尊皇派人士,幕府又提出了公武合體政策。所謂公武合體,名義上是希望自平安時代以來便分裂為公家和武家的日本政治重新合二為一,同時將有實力的外樣大名引入幕府決策層,進而使整個日本上下團結一心,抗擊外敵。但事實上,幕府根本沒有攘夷的打算,而且也並不希望天皇、公卿回到政治中心。其目的僅是借用天皇的威信,加強幕府權威,鞏固岌岌可危的武家政權。而達成公武合體的手段,則是奏請天皇將皇女和宮公主下嫁給將軍家茂。
在會談中,高杉晉作基本答應了聯軍提出的所有賠償條件,但對於聯軍提出在下關彥島地區設立租借的要求卻堅決回絕。高杉早年曾前往中國遊學考察,因此對外國勢力利用租界滲透、腐蝕中國的認識頗深。最後,高杉晉作不僅成功迫使對方放棄了租借領土的要求,甚至還以長州僅是日本一個藩國,財力薄弱,無力支付賠償金為由將300萬美元的賠償金轉嫁給了幕府方面。由於向西方同意在近畿地區的兵庫、新瀉開港而得罪了朝廷的幕府,為了避免刺|激攘夷心切的孝明天皇,也只得硬著頭皮扛下了這筆債務。值得一提的是,在獲得78.5萬美元賠償金后,美國政府卻以美方實際損失不超過一萬美元為由宣布這筆賠償金非法,從未動用過這筆錢,並在明治維新后將其退還給了日本政府。
木戶根本沒有時間享受勝利。就在奪回大島當天,征長軍對藝州口的進攻也開始了。這裏的征長軍由以善戰著稱的彥根、高田兩藩藩兵擔任前衛,再加上紀伊、宮津、大垣等藩兵和大批幕府陸軍部隊,人數號稱多達5萬人,同時自大島口方向撤退至此的幕府海軍有時也會為陸軍提供火力掩護。而防守此處的長州兵僅有長州屬國岩國的藩兵以及游擊隊、御盾隊等諸隊人馬,總計人數在一千人左右,指揮官為井上聞多和河瀨安四郎。
5月10日當天下午,駐守的士兵發現門司田野浦方向有一艘外國船正在下錨,立刻用大炮發射了一發空炮通告守軍。此時已經67歲的毛利能登不敢貿然開戰,便派出一艘小船上前查看對方情況。經過探查,得知對方是從橫濱起航的美國蒸汽商船「潘布魯克」號,該船正準備前往長崎,同時船上還搭載著幾名日本人以及要遞交給長崎奉行的文書。由於下關海峽正值退潮難以通航,「潘布魯克」號便在此處下錨,等待來日漲潮后再行出發。對老邁的毛利能登而言,受藩主毛利敬親之命攻擊外國船隻自然沒有問題,但對方船上還搭載著日本人和要遞交給幕府官員的文書,這就使他對於是否應下令攻擊猶豫不決。
由於在禁門之變中向皇宮開炮,孝明天皇在震怒之下宣布長州為反賊。7月21日又命令幕府和各藩組建大軍討伐長州。與此同時,英、美、荷、法四國為報復長州攘夷行動而在長崎集合起了一支艦隊的消息也傳到了長州。一年前還在政治風雲中風光無限的長州如今已是四面楚歌。
8月7日至8日兩天,聯軍忙於徹底摧毀炮台戰鬥力。在當時而言,使用鐵釘將火門釘死或者燒毀火炮的木製炮架都可以使敵方在一定時間內無法使用火炮。但聯軍為了免除後患,達到能夠讓各國船隻在下關海峽通行的目的,選擇了最為徹底的方法——把大炮全部搬走。在長州軍撤退後,當地一些居民也被聯軍雇來參与了搬運工作。時至今日,法國榮譽軍人院中仍然展覽著從下關繳獲來的長州大炮。
10月24日,在同德川慶勝進行會晤之後,西鄉在慶勝支持下向長州提出了議和條件。首先,長州必須處死三名支持武力進京的家老,並將首級送交朝廷;第二,另外四位支持武力進京的藩士重臣也必須處死;最後,必須交還在八一八政變后逃到長州的攘夷派公卿。與武力征伐相比,這些要求要算是相當寬大了。為表明誠意,西鄉還釋放了10名薩摩藩在禁門之變中俘獲的長州士兵。與此同時,為敦促長州接受條件,德川慶勝也率領大軍壓境。

描述生麥事件中薩摩藩士砍殺英國商人的浮世繪
在長州人于下關海峽進行攘夷戰大約兩個月後,薩摩藩也在鹿兒島海岸迎來了英國艦隊的襲擊。但與長州主動對外國船隻發難不同,英國對薩摩進行攻擊的原因只是一場意外事件。
不過與兵力人數的對比相反,彥根、高田藩兵雖然人員精銳,但在裝備方面根本無法與全體裝備了新式步槍的長州軍相提並論,其中彥根藩兵依然身著鮮紅的甲胄,無疑是長州散兵的理想射擊目標。在井上聞多等人指揮之下,長州軍主動出擊,很快便打垮了征長軍前衛。面對氣勢洶洶的長州軍,征長軍只得投入紀伊藩兵和幕府陸軍發動反擊。幕府陸軍中很多部隊是接受過法國教官訓練的精銳部隊,在訓練水平上並不輸于長州士兵。但即使是這些精銳部隊,最後也還是被士氣高昂的長州軍擊退了。征長軍統帥德川茂承立刻陷入慌亂之中,因為其大本營廣島距離敵軍僅有30公里左右,如果對方繼續前進,隨時有可能兵臨廣島城下。由於此時城內還扣押著兩位長州在戰前派出的使者,長州軍也完全可以借營救使者之名對廣島藩開戰。幕府方面為安撫長州,於6月28日釋放了兩位使臣。顏面盡失的德川茂承也在7月4日辭去總督一職,征長軍自此失去了前線的統一指揮。
這樣一來,到1865年初,日本西部兩個最強大的藩國——薩摩和長州都已在暗地中確定了倒幕的藩政方針,倘若這兩個藩聯起手來,便足以說服或脅迫整個西日本反對幕府,形成一股足以撼動幕府根基的倒幕力量。但由於1863年至1864年間雙方在京都政壇中的激烈爭鬥,無論是薩摩還是長州都仍然十分敵視對方。日本歷史已經來到了倒幕維新的十字路口,所需要的便只是一位領路人,而這個人,就是土佐浪人坂本龍馬。
德川慶喜對此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以薩長兩藩欺瞞、利用天皇為名向京都附近調兵遣將,集結起了15000大軍。1868年1月3日,幕府軍對佔據京都的薩長同盟發動進攻,並在鳥羽、伏見兩地與對方發生激戰。在鳥羽,幕府軍以2500名士兵對戰900名薩摩兵,而伏見方向則以3000人對抗500薩摩兵、750名長州兵以及200名土佐士兵。幕府派出了接受過法國教官操練的精銳部隊,忠實的佐幕派會津藩雖然裝備落後,但也有著頑強的戰鬥意志,一旦與對方展開白刃戰,實力依然不可小視。同時,新選組、見回組等原先負責京都治安的幕府軍事警察組織也十分仇視將他們趕出了京都的薩長兩藩。
7月18日夜間,京城外的長州軍開始向天皇御所進軍。此時京都的守衛工作由各藩部隊聯合負責,而天皇御所附近的關鍵地區則由會津藩和薩摩藩據守。福原越后所率的一支兵力很快即被守衛伏見城的大垣藩兵在19日清晨擊敗,被迫撤退。另外兩人率領的兵力分別向皇宮的中立殼御門和蛤御門前進,數千名各藩士兵在京都街道內互相拼殺,長州軍還不斷使用大炮轟擊會津陣地。不久之後,會津和薩摩藩兵的防禦便被突破了,薩摩軍中的西鄉隆盛和西鄉從道均在戰鬥中負傷,長州軍沖入皇宮。但在長州兵進抵皇宮內院之前,薩摩援兵趕到,調動大炮擊退了長州兵。國司信濃戰死、久坂玄瑞戰敗后自殺。由於這場戰鬥主戰場集中在天皇御所的各個御門附近,因此被稱為禁門之變。

正停泊在開放港橫濱進行集結,準備前往下關對長州發動報復性攻擊的四國聯合艦隊
1866年6月,幕府大軍終於對長州發動了進攻,德川茂承擔任先鋒總督前往廣島指揮前線戰鬥,將軍德川家茂則坐鎮大坂統御全局。十萬征長軍分兵四路(這場戰役中的征長軍總數以及各方面部隊人數無疑是有著數倍的誇大),分別從長州國境的四個關口——小倉口、石州口、大島口和藝州口發動進攻,因而此役被長州人稱作四境戰爭。其中小倉口和大島口方向的征長軍將以海陸發動進攻,而石州口和藝州口的部隊則準備分別沿山陰|道和山陽道兩條陸上交通線進軍。面對幕府大軍,防守一方的長州軍僅有5000餘人,但無論是在裝備水平上,還是訓練質量上都要遠勝對方,而且士氣極為高昂。反之很多加入征長軍的藩國卻並不願意和長州開戰,其內部分歧極大,軍心渙散。
雖然長州在下關戰爭中損失並不太大,並且避免了逐步淪為外國殖民地的可能,但迫在眉睫的危機卻並沒有完全解除。8月7日,就在聯軍忙於將下關炮台的大炮搬運上船時,幕府任命原尾張藩主德川慶勝擔任征長軍總司令,薩摩藩的西鄉隆盛則出任參謀一職。不過由於很多藩國並不願意真的對長州進行討伐,因此征長軍的集結工作進行得非常緩慢。直到11月1日,德川慶勝才離開大坂,奔赴與長州毗鄰的廣島藩,準備以此為大本營展開長州征伐行動。
薩摩、會津兩藩將長州排擠出朝廷之外的行動史稱八一八政變。對長州而言,他們在一夜之間失去了對天皇、朝廷的控制權,也失去了推進其激進攘夷策略的支柱。在此之後,長州藩內傾向對幕府妥協的恭順派多次派遣使團前往京都向天皇請願,但均被拒之門外。對朝廷的控制權則落入了薩摩、會津手中。1863年12月,天皇根據島津久光的建議,在朝廷中設立了一個由強藩領導人和幕府代表組成的特別議事機構「朝政參与」,其成員包括島津久光、松平容保、松平慶永、土佐藩主山內容堂、宇和島藩主伊達宗城,井伊直弼死後便重回政壇並成為將軍后見職(監護人)的一橋慶喜也代表幕府加入這一機構。次年2月,幕府也緊跟在朝廷之後,將外樣大名引入了決策機構。島津久光擴大藩國對朝政影響的努力終於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現實。不過在暗地裡,一橋慶喜卻對島津久光非常不滿,認為後者在朝廷中的影響力極大地削弱了幕府權威,因此藉機在橫濱開港的問題上與島津久光正面交鋒,並最終導致各藩藩主在3月便離開朝廷,解散了朝政參与。
以當時的海軍技戰術而言,在艦隊攻擊炮台時,最佳策略是從對方海岸防線最外端開始,依次摧毀各個炮台。「尤利阿勒斯」號在12時50分起錨后,花了80分鐘才趕到其餘六艦前方,開始對祇園州炮台進行炮轟。不過由於當時海況很差,英國艦隊沒能在風暴中維持住各艦航線。在摧毀祇園州炮台後,「尤利阿勒斯」號便與其餘九-九-藏-書艦隻分散,僅能依靠自己力量攻擊新波戶和弁天波戶炮台。好在該艦火力強大,僅一次舷側齊射便摧毀了新波戶炮台中的大半火炮。不過,由於當時戰艦的火炮分別安裝在兩舷,而火炮裝填速度又比較緩慢,每當一側火炮射擊完畢后,戰艦就要調轉船頭,趁裝填炮彈之際讓另一舷側的火炮開火,以求儘可能充分發揚火力。「尤利阿勒斯」號也採用了同樣的辦法來對新波戶炮台。在第一次轉向時,該艦始終保持航線處於炮台射程以外。但在「尤利阿勒斯」號進行第二次轉向時,戰艦卻在風暴影響下鬼使神差地駛到了距離炮台僅有不到700米的地方。
同一天,自嚴島而來的幕府艦隊也出現在了大島海域。由「富士山」號、「翔鶴」號、「旭日」號、「八雲」號以及4艘日式戰船組成的艦隊浩浩蕩蕩,抵達戰場后便開始炮轟大島海岸,並派出船上搭載著的步兵進行登陸,建立了灘頭陣地。6月10日,又有分乘10艘日式戰船的幕府軍登上海岸。在得到援軍之後,登陸部隊自第二天起便對島上的久賀村發動了總攻。守將齋藤市郎兵衛手中僅有500兵將,寡不敵眾之下,只得向大島西側撤退,之後又放棄大島退往長州本土,使長州的東南邊境徹底向幕府軍敞開了。
長州藩主毛利敬親原本就不是島津久光那種鐵腕主君,而是一位無論藩士說什麼都會回答「似乎如此」的軟弱人物,藩士們私下都稱呼他為「似乎如此侯」,因此藩政也在各派藩士之間互相爭鬥的過程中左右搖擺。在八一八政變之前,激進派佔據了藩政主導權,並通過提倡激進攘夷而獲得了朝廷的主導權。政變過後,激進派迅速失勢,主張向幕府妥協的恭順派佔據主導。但由於恭順派數次派人覲見天皇都沒有成功,而且池田屋事件中有大量長州出身的浪士被殺,被激怒的激進派再次搶得藩政主導權,並說服毛利敬親派出嗣子毛利定廣以及福原越后、國司信濃、益田石衛門介等三名家老率兵進京,聲言要以武力覲見天皇,為毛利敬親澄清八一八政變中受到的屈辱,久坂玄瑞也率領著一隊浪人隨軍同行進京。
在小倉城熊熊燃燒的同時,心中一塊石頭終於落地的高杉晉作也終於被病魔擊倒。四境戰爭結束后,高杉便卧床不起,從此再沒有參与到長州的政治軍事活動中,而且也未能親眼見證幕府倒台。征伐長州的失敗,也終於敲響了幕府滅亡的第一聲喪鐘。
面對江河日下的幕府,幾年前曾經與家茂爭奪將軍繼承權的一橋慶喜卻故意拒絕繼位將軍。作為一位出身水戶的政治鬼才,慶喜深知只有大刀闊斧的改革才有希望振興幕府。如果他積極要求成為將軍,其在幕府中的人望就會下降,但如果是幕府走投無路主動來請求他繼位,那麼他就可以以救世主的姿態統轄幕府,方便其推行改革。家茂去世一周后,慶喜在多方勸說下同意擔任德川家家督,但仍然拒絕繼任將軍。在此後的幾個月中,改姓為德川的慶喜運用政治手腕,多次破壞了薩摩、福岡等藩主試圖趁將軍繼承危機之機來使用政治手段推翻或削弱幕府統治的嘗試。12月5日,孝明天皇親自下詔,任命德川慶喜為江戶幕府第十五代將軍,使慶喜的威望再一次獲得了提升。
失去了開戰口實的薩長並沒有就此放棄。對他們而言,武裝倒幕已經無路可退。從10月中旬開始,西鄉開始安排大量薩摩浪人在京都和江戶兩地尋釁滋事、煽動騷亂。一個月後,西鄉與藩主島津忠義親自率領三千名薩摩藩兵前往京都,與那裡的兩千名士兵會合,進入了京都。11月20日,德山藩主毛利元德(毛利敬親養子)也率領長州軍來到了京都附近,但由於朝廷此時仍在名義上視長州為敵,因此並沒有進城。在薩摩軍隊支持下,朝廷首先赦免了長州,並在接下來幾天宣布解散幕府改革國體,成立了以天皇為核心的新政府,而薩長聯軍也開始以新政府軍自居。
在毛利能登猶豫不決之際,自發現「潘布魯克」號之後便按捺不住的光明寺黨不等命令便試圖攻擊這艘美國商船。在久坂玄瑞帶領下,幾十名浪人一窩蜂跑到炮台上,吵著要求炮手向美國軍艦開炮。但位於下關的炮台射程根本無法覆蓋到「潘布魯克」號所在位置,這群人便又跑到剛剛來到下關的「庚申」號帆船上,要求艦長松島剛藏帶著他們出港迎敵。松島剛藏本來就與久坂玄瑞相識,一番勸說之後,不僅「庚申」號,就連「癸亥」號也加入了行動。按照計劃,光明寺黨打算首先以兩艘軍艦對「潘布魯克」號進行炮擊,其後再從光明寺黨中選出敢死隊數人,衝到對方甲板上進行白刃戰。
以當時的日本軍事力量而言,雖然武士人數眾多,但很多還是以舊式冷兵器為武裝,大部分火器部隊裝備的也只是鐵炮,與16世紀戰國時代的裝備無異。少數更換了歐式裝備的部隊此時也僅裝備有一些在歐洲早已過時的老式前膛燧發槍,訓練水平也比較低。因此無論是幕府直屬部隊,還是各藩藩兵,均沒有實力與歐美軍隊進行戰鬥,更不要說將外國勢力趕出日本了。因此幕府在下達命令時,故意將赦令原意改成了「如果遭到外國攻擊,便施行攘夷」,使攘夷成為了一件模稜兩可之事。到5月10日當天,各藩國均沒有進行任何攘夷行動。而一直以攘夷核心自居的長州藩在接到詔書後反而騎虎難下,倘若施行攘夷,則必將遭到外國軍隊報復,面臨打擊。若拒絕攘夷,又會使本藩顏面盡失,失去政治領導力,最後只能選擇硬著頭皮執行攘夷。

坂本龍馬、木戶孝允親筆書寫的薩長同盟盟約,其中紅字為盟約背面,由坂本龍馬書寫,黑字為盟約正面,由木戶孝允書寫
長州內亂結束后,坂本龍馬十分敏銳地覺察到,如果能夠將薩摩和長州兩藩撮合起來組成倒幕聯盟,就很有可能推翻幕府。龍馬主動登門拜訪西鄉隆盛和已經成為長州藩政決策人並改名木戶貫之(孝允)的桂小五郎,闡述其政治觀點和兩藩聯盟推翻幕府的宏偉計劃。雖然雙方都有推翻幕府的意願,但互相之間的猜忌卻嚴重阻礙著聯盟進程。雪上加霜的是,西鄉隆盛多次因故爽約,一直沒能與木戶孝允進行直接會談,這更增加了長州方面的不滿。與此同時,擔心長州在正義黨領導下再次復興並發動倒幕戰爭的幕府於1865年5月奏請天皇,請求再次對長州進行征伐並獲得了批准。

集成館反射爐遺址。該反射爐雖未在薩英戰爭中被毀,但後來也被日本方面拆除

一幅描述各藩藩兵正在京都天皇御所蛤御門之前激烈混戰的屏風繪畫,右側遠方可見京都內燃起的大火
世代效忠德川家的譜代大名自不用說,為加強自己對朝廷和幕府的影響,很多極具實力的外樣大名也決定支持公武合體論。薩摩藩主島津忠義的監護人、薩摩藩的實際掌權者島津久光便對此表示積極支持。與此同時,長州藩保守勢力提出主張開國的《航海遠略策》,並決定支持公武合體。在這兩個實力極強的外藩支持下,公武合體論獲得了大部分藩國支持,一時間成為了日本救國之策。1861年10月20日,和宮公主前往江戶,與德川家茂結親。至此,公武合體的關鍵一步已經達成。
由於薩摩藩位於日本列島最南端的九州島,周邊經常出現外國船隻,而且公元13世紀蒙古大軍兩次東征日本時島津家都曾參与了抗擊入侵的戰鬥,因此在黑船來襲之前,薩摩便形成了比其他藩國更深刻的海防意識。早在1837年7月,當美國商船「莫里森」號在距離薩摩海岸較近的海面上經過時,薩摩軍的炮台便曾依照幕府的擊退政策向對方開炮,不過由於火炮射程較短,所有炮彈都落入了水中。在這一事件之後,薩摩方面吸取教訓,開始吸收西方科技,並採用了西式的步兵操典強化軍備。與其他藩國相比,薩摩藩內的武士比例非常大,單憑農民勞作無法滿足數量巨大的武士俸祿,因此不少下級武士也必須親自躬耕勞作,生活十分艱難。但正是這種艱苦的環境,造就了薩摩武士的堅韌性格,使他們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適應西洋戰術訓練。
奪回大島之後,高杉晉作便馬不停蹄地趕回了小倉口。面對多達兩萬人的強敵,僅有一千人的高杉只能再次以奇襲戰術先發制人。按照計劃,長州軍將以奇兵隊為主攻力量,跨過下關海峽向站在幕府一方的小倉藩領地發動進攻,奪取海峽南岸地區,將制海權握在自己手中。6月17日清晨,高杉親自坐鎮「丙寅」號率領「癸亥」號、「丙辰」號開始炮轟小倉藩炮台。坂本龍馬也帶著海援隊的「乙丑」號趕來支援,並與長州軍艦「甲辰」號編隊行動,一同炮擊小倉藩陣地。奇兵隊、報國隊的1000餘人在艦炮掩護下登陸海峽南岸,將小倉藩兵打退到了大里地區。不久后,長州軍便撤回了下關。
在有著幕末賢候之稱的島津齊彬於1851年成為藩主前,其父齊興通過一系列改革政策振興了薩摩藩的經濟實力。齊彬繼任后以此為基礎開始積極引進西方科技,致力於富國強兵。在島津齊彬建立的近代化工廠集成館中,各種洋槍、火炮技術均得到了大力發展。總體上只要是薩摩進口過的外國武器,除某些需要精密工藝加工的技術以外,集成館都能夠仿製出來,雖然產量不大,但卻也是日本在近代軍工業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按照齊彬的想法,如果能夠將各種西洋武器投入量產,除用於裝備薩摩藩兵以外,還可以將其銷售給其餘藩國,從而獲得一筆可觀的利潤。
雖然薩長同盟已經建立,但事實上,雙方條約卻並沒有太多實質內容,僅規定薩摩應動用自身在朝廷中的影響為長州爭取赦免。除非幕府軍隊進軍京都,否則薩摩便沒有義務與長州並肩戰鬥。與此相對,長州也並沒有做出任何利益上的許諾,因此雙方的猜忌隨時可能導致秘密同盟破裂。雙方之所以能夠繼續合作的原因,便是幕府方面對長州的進一步壓迫。
在拒絕向英國支付賠款后,薩摩藩立刻投入了緊急備戰工作。僅1862年當年藩政府便新設了120座火藥製造所,並大量生產戰鬥所需的各種軍需物資。此外,藩內重臣還多次開會研究如何應對戰爭結束后可能出現的物價上漲問題。進入1863年後,薩摩進一步加快了備戰步伐,在首府鹿兒島海岸增築了10座炮台和80門火炮,並在城下詳細劃分不同防區的位置,確定信號聯絡用的號炮和烽火。火炮炮手也開始了大強度的實彈訓練,各炮台幾乎每隔一日便會進行實彈訓練。此外,與長州的下關炮台相比,鹿兒島炮台裝備的火炮性能也要更好,其中很多火炮射程都能達到1500至1800米。此時的薩摩雖然尚未建造或者購買像長州那樣的軍艦,只有12艘長11米、搭載一門18至20磅炮的小艇,但這些小艇也沒有因實力不濟而疏於訓練,反而更加積極地操練接舷戰技巧。到1863年5月,薩摩藩舉行了鹿兒島地區的緊急動員演習,效果良好。在戰爭爆發前不久,又在鹿兒島海灣內布設了一些由集成館生產的遙控引爆式水雷,這也是日本第一次使用水雷這種武器。薩摩藩已經完全做好了迎戰準備。
為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力,長州藩突然改變了支持公武合體的藩論,轉而支持攘夷派,並一下子以攘夷勢力骨幹的身份成為了在京都勢力最大、對朝廷極具影響力的藩國。與此同時,朝廷內部持攘夷態度的公卿也在逐漸擴大著自己的勢力。攘夷派公卿與長州藩最終促使孝明天皇下令讓將軍前往京都,向天皇面陳攘夷策略,並確定驅逐外國人的日期。1863年3月,將軍家茂在幕府重臣簇擁下前往京都。在與朝廷周旋將近一個月後,還是被迫向天皇上奏將在5月10日施行攘夷。
由於薩摩海岸附近出沒的外國船隻越來越多,島津齊彬也預感到日本在不久的將來便會陷入亂世。一旦那一時刻到來,薩摩藩便應爭取主動,派兵進京控制朝廷。而集成館中生產的各種武器,就將成為決定性力量之一。在齊彬死後,由於他本人的孩子均早年夭折,弟弟島津久光的兒子忠義成為了藩主,島津久光則成為了忠義的監護人,是藩政的實https://read.99csw.com際控制者,並繼承了齊彬的遺志。
按照計劃,第三分隊在開戰後將首先利用阿姆斯特朗式線膛炮的射程和精度在長州炮台射程外對其進行炮擊,摧毀炮台抵抗力。由於射速較慢,而且當時艦炮在戰艦搖動時便無法確保遠程射擊精度,因此線膛炮在艦隊炮戰中並無太大用處。但這一次聯軍艦隊選擇直接在長州炮台射程外下錨停泊,自身戰艦和對方炮台同時處於靜止狀態,線膛炮的優勢便可以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此外,與長州那些只能發射實心彈的火炮不同,阿姆斯特朗式線膛炮還使用了榴彈,落地時能夠造成巨大殺傷。
7月3日,天空恢復晴朗,但海浪仍然很高,英國艦隊在早上為陣亡者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出於對薩摩軍重建炮台的擔心,庫珀決定率艦隊向鹿兒島灣入口處撤退,以便維修戰艦的損傷。15時,艦隊開始沿櫻島一側海岸航行,沿路薩摩炮台的火力十分微弱。英軍直到即將退出海灣時,才遭到來自沖小島炮台的猛烈射擊,隨即立刻開炮還擊。在雙方炮彈你來我往之際,庫珀艦隊險些駛入水雷區,但由於薩摩方面各炮台配合不當,沒能將英軍誘入雷區,錯失了良機。在鹿兒島灣入海口進行了簡單的維修后,英國艦隊在4日起航返回橫濱。

下關戰爭

擊敗長州守軍后在火炮旁邊拍照留念的法國陸戰隊員
在這場歷時26天的所謂攘夷戰爭中,長州炮台和軍艦總共與外國船隻交手五次。其中三次可以勉強算作勝利,另外兩次則是徹底的慘敗。美國海軍一艘「懷俄明」號便摧毀了整個長州海軍,法國則僅用250人的陸戰隊在兩艘軍艦配合下就攻陷了長州炮台。長州的火炮射程過短,炮台位置建造得也並不得當,七座炮台被分散布置在了整個下關海峽北岸,而沒有集中在海峽最窄處,使外國軍艦可以十分輕鬆地各個擊破,炮台本身在面對外國新式火炮的攻擊時也很難發揮威力。長州軍艦雖然在戰鬥中表現活躍,但無奈這些艦艇艦型過小,戰鬥力不足,根本不是對方戰艦的對手。此外,長州士兵、尤其是正規藩兵的單兵戰鬥力也同樣不及訓練有素的外國士兵。自1615年德川家康攻陷大坂平定天下之後,世襲罔替的武士們已經有將近250年沒有參加真正意義上的戰爭了,靠俸祿度日的武士們早已失去了往日銳氣。僅有光明寺黨等浪人集團憑藉狂熱的攘夷激|情,表現出了一定戰鬥力。
7月15日,長州軍對征長軍發動了總攻。前一天夜間,大村帶著藩校學員偷偷前往對方陣地附近,發射了數枚照明火箭,征長軍陣地立刻被照亮。在獲悉對方陣地詳情之後,大村在第二天一早便集中火力對濱田藩兵進行猛烈打擊。先前已經吃過敗仗的濱田兵很快便支持不住,開始潰退。其後方的2000名紀伊藩兵非但沒有反攻,反而驚慌失措地向濱田潰兵開槍亂射。濱田藩兵只得撤進濱田城中閉門不出,紀伊藩兵則被濱田人拒之門外,徹底潰散在了荒郊野外之中。3天後,濱田藩自行放火燒城,長州軍在石州口取得全勝。津和野藩甚至還將原先幕府派到前線的監軍送到了長州軍中。
眼見自己無法在政治戰場上戰勝德川慶喜,薩長同盟終於下定決心以武力推翻幕府。兩藩利用朝廷中支持倒幕的公卿,私自擬定了一份御詔,要求解散幕府,施行所謂王政復古政策,將國家大權重新交還給天皇;如果幕府拒絕解散,那薩長就將以皇軍的名義向京都進發,以武力奪取政權。在這一過程中,原先積極支持倒幕的土佐藩主山內容堂卻搖擺不定,最後僅答應代替薩長兩藩向幕府提出一份建言書,而且其內容也相對溫和。9月15日,大久保一藏前往長州商定作戰計劃。在獲知薩摩、長州、土佐三方的計劃之後,德川慶喜卻突然走出了出人意料的一步,主動向朝廷提出辭呈,要求將幕府權力奉還給天皇,是謂「大政奉還」。10月5日,朝廷接受了慶喜的辭呈,但同時又任命他為內大臣,繼續統領政務。德川家的封地、俸祿也沒有受到削減,實力依然雄踞日本之首。更重要的是,幕府這一組織本身並沒有解散。
英國艦隊此戰死傷人數高達60餘人,「尤利阿勒斯」號遭到重創,另有兩艘戰艦也受到了一定程度損傷。薩摩方面雖然傷亡僅有九人,但卻損失了3艘蒸汽船和集成館工廠。庫珀之所以在薩摩徹底屈服前便匆匆離去,主要是由於彈藥、煤炭、食物等補給品消耗殆盡。但與此同時,英軍也認識到了薩摩軍不可小視的鬥志,如果繼續進行炮擊並派遣陸戰隊上岸,一旦再次遭遇惡劣天氣,其步兵便有可能被拖入日本人更擅長的白刃戰中,遭受更大的人員傷亡。見識到英國軍艦巨大威力的薩摩藩也不敢怠慢,在戰爭結束后立刻接受了25000英鎊賠款的要求,並開始積極緩和與英國方面的外交關係,打通了從英國大批購買武器的渠道,引進了新式的線膛槍,並開始以英式操典訓練部隊,為後來在戊辰倒幕戰爭中取得英國政府支持打下了基礎。

奇兵隊成員合影。雖然奇兵隊在長州和長州軍隊中要算是一支勁旅,但在大量裝備后裝線膛槍並使用先進戰術的歐洲部隊面前仍然不堪一擊,因此長州藩在下關戰爭結束后便改變了奇兵隊的訓練方式

法國艦隊對下關進行的報復性攻擊
自黑船來航后,長州藩便開始在外國商船來往頻繁的下關海峽修造洋式炮台,並派出一直在京都活動的進步藩士桂小五郎(木戶孝允)前往品川考察幕府修建的大型炮台,並在提出《航海遠略策》作為藩論之時允許伊藤俊輔(伊藤博文)、井上聞多(井上馨)等五人前往歐洲留學。自1856年起,長州藩還以在日本失事的俄國帆船為藍本,建造了兩艘歐式縱帆船「丙辰」號和「庚申」號,不過這兩艦排水量只有50餘噸,能夠裝載的大炮也僅有寥寥數門。此外,長州藩還向英國購買了283噸的帆船「癸亥」號以及448噸的鐵殼蒸汽船「壬戌」號。
在島津久光為擴大藩國權力孜孜不倦的同時,依舊態度激進的長州下級武士紛紛脫藩(即退出藩國成為沒有俸祿的浪人)潛入京都,並連結土佐等其餘藩國的浪人,密謀以暴力手段恢復長州威望。按照計劃,這些人準備在6月間尋找風高之日,在天皇御所附近放火,待火勢擴大之後趁亂攻入會津藩主宅邸,殺死藩主松平容保,同時潛入皇宮,將天皇劫去長州,重新推行激進攘夷政策。
接到命令后,高杉立刻率領「丙寅」號起航前往大島方向。他認為艦型較小的「丙寅」號無法與幕府大艦正面對抗,只能採取奇襲戰術擾亂對方艦隊行動,打擊對方士氣,之後再由第二奇兵隊等援軍發動進攻奪回大島,這一計劃也得到了各隊指揮官的支持。12日夜間,高杉親率「丙寅」號沖入幕府艦隊錨地,在對方4艘大艦之間四處遊動、不斷開炮,措手不及的幕府軍艦根本沒有做好戰鬥準備,只能任由「丙寅」號肆意妄為。聽聞長州海軍來襲的幕府地面部隊,也立刻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眼見突襲目的已經達成,高杉便下令「丙寅」號後撤,在幕府艦隊做好起航準備前撤離了戰場。緊接著,第二奇兵隊、浩武隊以及原大島守軍殘部在14日夜間偷偷登陸大島,天色一亮便立刻發動了進攻,早已被嚇破膽的幕府軍很快便選擇了撤退。在高杉指揮下,不足千人的長州軍輕而易舉地便從2000名幕府軍手中奪回了大島,長州東南邊境戰事也逐漸平息。
在吸取了薩英戰爭中英軍損失較大的教訓后,聯軍方面這一次集結了一支規模極大的艦隊。英國派出9艘戰艦,法國派出3艘戰艦,荷蘭派出4艘戰艦,美國方面則只派出了一艘裝有4門火炮的武裝商船。聯軍擁有將近280門火炮,兵力總數更是達到了4000人以上,其中2000人可以作為陸戰隊員登陸上岸。反觀長州方面,雖然自攘夷戰爭結束后全藩便加緊鑄造大炮,但此時能夠調用的大炮數量僅有120門,兵力也只有以奇兵隊為首的2000餘人。早在一年前,在奇兵隊成員與另一支新式部隊撰鋒隊發生衝突后,一直因行事作風特立獨行而不受恭順派歡迎的高杉晉作便被解職。到下關戰爭爆發時,奇兵隊總督已經更換為赤根武人。雖然與攘夷戰爭時相比,長州炮台的火炮數量、性能已經大為改觀,而且也集中在了海峽最窄處的前田炮台和壇之浦炮台,同時兵力人數也達到了之前的三倍以上,但相比龐大的聯軍艦隊卻還是毫無勝算。英軍已經全面裝備了后裝式線膛槍,而長州軍此時仍然大量裝備著刀劍、鐵炮等古老兵器,洋槍也多為前裝式滑膛燧發槍,射速慢、精度差,線膛槍總共只有幾十支。

現幕府消亡后,日本東北部藩國仍堅持抵抗新政府軍,但被逐漸分化瓦解,會津藩也在戰鬥中遭到失敗。圖為會津藩主松平容保向新政府軍投降的場景。隨著會津藩的敗亡,日本本州島上的佐幕派勢力徹底宣告瓦解
由於下關海峽漲潮時海流較為湍急,戰艦船體搖擺幅度過大,無法準確射擊,四國艦隊一直等到15時40分海流平穩后才由「尤利阿勒斯」號向長州炮台打響了第一炮。緊接著,整個第三分隊紛紛開炮,集中火力轟擊前田炮台。擁有較多大型戰艦的第一分隊則集中火力攻擊壇之浦炮台,同時第二分隊沿海峽向前推進,攻擊一切可能造成威脅的目標。面對聯軍炮擊,前田炮台、壇之浦炮台也積極應戰,但由於火炮射程不足,且敵艦均沿海峽對岸的小倉藩海岸行動,始終與下關海岸保持距離,所有炮彈都遠遠落在目標前方的水面上,根本無法給對方造成任何威脅。
1862年8月21日,島津久光在700人儀仗隊的護衛下從江戶返回薩摩。此時英國商人查理·理查德森、其助手克拉克以及同行的馬紹爾夫婦也正在同一條道路上騎馬趕路,不久后四人便遇到了久光的儀仗隊。按照日本禮儀,平民在遇到大名的儀仗隊時必須退避到道路兩旁下跪行禮,直到隊伍經過後才能站起身來。但這四位英國人當然不肯下跪。就在雙方爭執之時,馬紹爾夫人的坐騎突然受驚沖入了儀仗隊行列之中。被激怒的薩摩藩士立刻拔刀砍傷理查德森,後者隨後被趕來的其他藩士斬殺,克拉克和馬紹爾先生也身負重傷,僅有馬紹爾夫人一人平安無事。由於這一事件發生在武藏國生麥村附近,因此被稱為生麥事件。
自1864年12月15日率領80餘名游擊隊士兵佔據下關后,雖然藩主親自下令俗論黨對其進行鎮壓,但高杉手中可用的部隊卻越來越多。以奇兵隊為首,主張對幕府採取強硬政策的諸隊陸續彙集到了下關。1865年1月7日,高杉率軍對位於繪堂的藩政府軍營地發動進攻,御楯隊的50人奪取了藩兵軍費,並開始四處收買民心。此後10天時間里,正義黨起義軍將陣地設在大田並與藩兵展開了激烈戰鬥,最後藩兵敗北,被迫撤退至長州藩首府萩。高杉本希望乘勝追擊,攻入藩政府大本營,但時任奇兵隊總督的山縣狂介(有朋)和諸隊指揮官均主張起義軍應先撤出戰場,靜觀其變。果不其然,毛利敬親很快便在16日派出200名中立派藩士處理內戰事宜,並最終決定俗論黨下台,改由正義黨執政。2月14日,正義黨軍隊進入毛利敬親的居城萩。5天後,藩論即被確定為武備恭順,即表面上順從幕府,暗地中整軍備戰,隨時準備與幕府軍再次開戰。
在「尤利阿勒斯」號與新波戶炮台激烈交戰的同時,「英仙座」號則向鹿兒島的城下町發射燃燒彈,這些炮彈引燃了硫磺倉庫,導致火災蔓延,超過500座民宅在大火中化為灰燼。在薩英戰爭結束后,英國議會對於「英https://read.99csw.com仙座」號攻擊平民住宅的行為也進行了批評。
但是就如同四境戰爭一樣,幕府軍隊內部依然矛盾重重,因此連戰連敗,名張藩兵在看到幕府軍呈現敗勢之後甚至調轉炮口轟擊幕府陸軍,在戰場上就地變節加入了倒幕軍。坐鎮大坂的德川慶喜雖然在政壇上可稱是一位天才,但在軍事方面卻並無過人能力。經過3天激戰,高舉著天皇錦旗的新政府軍擊潰了三倍於己的幕府大軍。看到幕府大勢已去,慶喜不顧重臣勸阻,拋下正在重新集結的軍隊,強拉會津藩主松平容保一同乘船逃回了江戶,京都附近的幕府軍隨即崩潰。
戰鬥失敗后,敗兵一把大火燒毀了京都的長州藩邸,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大火蔓延到了京都其他地區,一發不可收拾。將近3萬座民宅因戰鬥引燃的大火而化為廢墟,直到明治維新后才得以完全修復。當時京都監獄里關押著許多重要的政治犯,為防止犯人們趁亂逃走,許多還沒有判決的犯人被處以極刑,其中就有池田屋事件之前被捕的古高俊太郎。
有了薩摩的雪中送炭,雙方的代表——長州的木戶孝允、品川彌二郎和薩摩的西鄉隆盛、大久保一藏(利通)終於在1866年1月的京都進行了直接會談。在經歷會談初期的不順利后,雙方在坂本龍馬的調和下達成六條協議,秘密訂立了薩長倒幕同盟。

四境戰爭
雖然薩摩在7月2日的薩英戰爭中取得了遠比長州更好的戰果,但這卻無法挽回他們在政治上的失勢。儘管長州在攘夷戰爭中遭到慘敗,但這一仗卻也提高了其在攘夷派心中的地位。6月1日,也就是「懷俄明」號摧毀長州艦隊當天,天皇下詔嘉獎長州的攘夷行動。長州藩此時已經成為了在天皇面前最受寵信的藩國。而一直以來對激進攘夷持反對態度,堅決推行公武合體政策的薩摩藩則在5月29日被逐出了朝廷。作為權宜之計,他們只得與幕府的忠實支持者會津藩結盟,在暗地中準備將長州勢力排擠出京都。到8月13日,在長州勢力的勸說下,天皇決定以「大和行幸」的名義前往大和國,御駕親征,進一步推行激進攘夷政策,此時長州對朝廷的控制力達到了頂峰。但僅僅5天之後,8月18日拂曉時分,薩摩、會津藩兵便闖進了天皇御所,並派兵搶佔了原先由長州兵負責把守的御所大門。朝廷中支持薩摩、會津的保守派公卿立刻召開會議,宣布贊成兩藩的行動,並將長州排除出了朝廷決策層之外,甚至連支持激進攘夷的公卿也被迫逃亡到了長州。
對幕府而言,這一時間上的拖延造成了災難性結果。原先站在佐幕派一方支持嚴懲長州的西鄉隆盛突然改變了想法,將薩摩藩引向了倒幕派。9月11日,西鄉隆盛迎來了政治觀念的一次巨大轉變。在這一天,他在兩位友人引薦下與幕府軍艦奉行(海軍司令)勝海舟會面。此人出身低微,但卻憑藉出眾的才華和勤奮努力步步攀升,並在1864年成為軍艦奉行,擔任幕府海軍司令。勝海舟雖然身為幕府要員,但內心對於幕府卻沒有太多好感。他告訴西鄉,由於在處理眾多內政、外交事件時的猶豫不決,危害了日本的開國政策,幕府已在外國人眼中失去了威望,薩英戰爭和下關戰爭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繼續以統治力急劇下降的幕府作為日本政治核心,外國勢必要越來越多地依靠武力干涉來達到維持日本開國的目的,最終導致日本淪為外國殖民地。而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唯一辦法就是推翻已經腐朽不堪的幕府,建立以天皇為核心,由強藩大名執政的新政府,重新在外交方面樹立威望,排除外國武力干涉的可能。
由於從幕府開放港橫濱起航的外國商船必須經過下關才能駛往長崎或中國等地,而且長州藩又正在下關沿海建造炮台,因此下關就成了攘夷戰地點的不二選擇。長州在4月25日才接到攘夷赦令,短短15天內根本不可能完成全藩的動員,做好戰鬥準備。到1863年5月,長州在下關建造的炮台尚未全部完工,七座炮台中僅安裝有28門大炮,其性能也只能相當於歐美十幾年前的水平。為執行攘夷行動而集中到下關的藩兵人數僅有650人,再加上長府等附屬藩國的藩兵以及久坂玄瑞從京都帶回的50至60名浪人,兵力總數不過千人,但士氣較為高昂,總指揮官則為馬關奉行毛利能登。在這些長州士兵中,久坂玄瑞率領的浪人團成員均來自攘夷派激進人士,因其駐地位於下關附近的光明寺而得名光明寺黨。這批人是攘夷軍中鬥志最為旺盛,但也是最急不可耐的部隊。
木戶孝允等人得知這一消息之後,立刻認清了形式的危險性,認為有必要派出援軍對大島口方向進行反攻。如果幕府軍迅速在大島方向投入重兵,沿突破口深入長州境內,就可以包抄位於石州口和藝州口的長州部隊,切斷其通往長州境內的交通線,使整個長州東疆完全暴露在征長軍面前。但此時木戶手中能夠調用的部隊也非常有限,僅有第二奇兵隊(即奇兵隊被收編為藩兵一部之後,新建的另一支以奇兵隊命名的部隊,也稱南奇兵隊)和浩武隊不超過400人的士兵可以前往大島增援。選擇指揮援軍的將領要更加難辦。當時長州能夠應付這種危機的名將僅有大村益次郎和高杉晉作兩人,其中前者正在東北方向的石州口指揮部隊準備戰鬥,後者也正在西面下關附近的小倉口指揮部隊,均難以抽身。
雖然對手只是一艘毫無戰意的商船,而且自己事實上也沒能給對方造成任何實質性損傷。但在長州人眼中,日本軍艦首次與外國船隻交戰便旗開得勝擊退黑船,使長州上下士氣一振,也促使他們之後接二連三地對途徑下關的外國船隻進行攻擊。
戰鬥結束后,自知已經戰敗的長州只得派出使者收拾殘局。而使者人選也讓人十分頭疼,無論由誰出使,也只能與聯軍簽訂一份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使者很可能會淪為激進攘夷分子的暗殺對象,因此無人敢於承擔重任。最後,藩主只得選擇先前因脫藩罪入獄,剛剛在6月份從監獄中被放出來,目前仍然處於藩政府監視下的高杉晉作出任使者。
6月28日,為拖延英國艦隊發動攻擊的時間,以便讓鹿兒島居民和島津一族完成避難轉移,薩摩藩使者登上英軍旗艦「尤利阿勒斯」號進行交涉,英方仍然堅持原來提出的條件,薩摩方面則以沒有接到幕府方面的指示為由再次拒絕。第二天,雙方再次進行交涉,依然毫無進展。同一天,薩摩方面計劃出動八條小艇,裝載西瓜、雞、蔬菜等物資,偽裝成商人,藉機偷襲「尤利阿勒斯」號。行動成員中有不少都在後來的明治政府中成為軍政要人,其中包括黑田了介(清隆)、西鄉信吾、伊東四郎(祐亨)等人。在行動過程中,8艘小艇中僅有2艘得以接近「尤利阿勒斯」號,其餘6艘均遭到英國戰艦扣押,導致突襲流產。

「懷俄明」號對下關進行的報復性攻擊

鳥羽、伏見戰役失敗后,拋下部隊乘小船離開大阪換乘軍艦逃往江戶的德川
在木戶、大久保等人改革政府的同時,新政府軍則在西鄉監督下揮師東進,一路向德川大本營江戶進發。日本中西部越來越多的藩國加入到了新政府軍名下,只有以會津為首的東北藩國還在支持德川家,而且根本無力阻擋新政府軍的推進勢頭。2月11日,德川慶喜再次退而自保,將指揮江戶軍隊的權力交給了勝海舟,自己則向朝廷請罪,閉門思過。在派出原新選組局長近藤勇等人率領人馬試圖延緩新政府軍前進的同時,勝海舟開始積極與西鄉進行聯絡,並在3月14日達成協議,新政府軍允許赦免慶喜,並保留德川家的大名身份,但江戶必須自動投降,領地也要從400萬石被削減為70萬石。就這樣,在勝海舟的努力下,江戶無血開城,避免了這座擁有超過150萬人口的都市遭受戰火蹂躪。而有著長達265年歷史的江戶幕府,至此也徹底畫上了句號。在此後一年裡,新政府軍繼續東進,陸續擊敗了會津等頑固藩閥以及逃亡到北海道的幕府殘餘勢力,拉開了日本走向近代強國的改革大幕。
在長州方面,自從下關戰爭結束后,被稱為俗論黨的妥協派便開始主宰藩政,而自稱正義黨的強硬派則受到了壓制和清洗,高杉晉作幾乎是剛剛從談判的外國軍艦回到岸邊時起便遭到俗論黨追殺,只得暫時躲藏起來。俗論黨掌權后,立刻接受了西鄉提出的請罪條件,下令三位家老切腹,並將頭顱上交征長軍,另外四人也被處以死刑,僅有攘夷派公卿尚未交還。不過就在此時,高杉晉作突然在下關舉兵征討俗論黨,長州內部爆發內戰,攘夷派公卿們也投奔正義黨軍中,拒絕返回朝廷。就在停戰協議即將功虧一簣之時,西鄉親自前往下關,說服了高杉等人,將五位公卿送往中立的福岡藩,待長州內戰結束后再行處理。這樣一來,長州請罪的三個條件完全得到了滿足,征長軍也隨之解散返回各自藩國。西鄉隆盛憑藉一己之力,幫助長州解決了四國聯軍攻打下關后的又一個危機,自八一八政變以來充斥于薩摩與長州之間的敵意也有所減弱。回到薩摩后,西鄉在藩政中的影響力迅速擴大,成為了決策者之一。
在歷時兩天的戰鬥中,長州軍陣亡14人,傷40餘人。聯軍陣亡16人,傷60餘人。聯軍的傷亡數量大部分是因「韃靼」號和「杜普雷」號遭到集中炮擊而造成的。而長州軍之所以在對方如疾風驟雨般的炮擊面前傷亡人數較少,大部分原因在於炮台守軍在面對他們從未經歷過的猛烈炮擊時大多直接逃之夭夭。從戰後聯軍拍攝的炮台照片來看,絕大部分火炮仍然保持完好,炮台反擊很快便中止只能是因為守軍逃跑。而在後來聯軍的兩次登陸中,第一次登陸時根本沒有長州軍加以阻擋,第二次登陸時長州軍也很快便撤退了,因此有生力量損失並不大。
7月3日,長州軍登陸田野浦炮台,沿海岸向西挺進,擊潰了在大裡布陣的小倉軍,後者只得退守小倉城。高杉晉作希望攻克小倉,徹底擊敗征長軍。但沿海岸通往小倉城必經的兩個隘口赤坂和大谷均已被征長軍佔據,而幕府艦隊的「富士山」號、「翔鶴」號、「順道」號3艘軍艦也趕到了下關以西海域,打消了從海路迂迴隘口的可能。擔心孤軍深入的長州軍在赤坂受挫后再次返回了下關。
當天日落後,對幕府海軍消極避戰極為不滿的熊本藩兵撤出陣地,直接返回了藩國。看到曾在赤坂奮戰的熊本人憤然而去,軍心動搖的久留米、肥后等國藩兵也相繼返回了領國。7月28日,長州軍終於佔領了赤坂,兵臨小倉城下。由於小倉城已經孤立無援,高杉並不急於發動進攻,而是希望等到一切準備妥當后再一鼓作氣攻克城池。就在總攻即將開始之前,小倉城突然在8月1日收到一封密信,而密信的內容讓所有守城將領均大吃一驚——將軍德川家茂已經於7月20日在大坂暴斃身亡!得知噩耗之後,幕府艦隊立刻撤回了江戶,小倉人則自己放火燒毀了城池,大火持續燃燒了4天。到8月21日,幕府也下達了終止長州征伐的正式命令。至此,在四境戰爭中大獲全勝的長州終於渡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在戰前進行了大量炮術訓練的薩摩炮手看到對方接近,立刻使用倖存大炮展開了激烈反擊。14時50分,一枚榴彈命中了「尤利阿勒斯」號艦橋,爆炸導致艦長和大副當場陣亡。不久之後,該艦的舷側火炮甲板也被榴彈命中,造成七死六傷。此外,還有一枚實心彈摧毀了「尤利阿勒斯」號左舷的小艇支架。這枚炮彈命中了艦上的金屬舾裝品,碰撞發出的聲音連海岸炮台守軍都可以清晰聽到。在整場戰鬥中,「尤利阿勒斯」號的傷亡人數佔到了整個艦隊的一半,新波戶炮台發射炮火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在準備向長州再次發動攻擊的四國中,美國、法國兩國戰艦已經相繼對下關炮台進行了報復性襲擊,而英國本來並沒有在長州攘夷行動中遭到任何攻擊,因此最初並不打算再次攻擊長州。但自從攘夷戰爭結束后,長州依舊在下關維持著攘夷態勢,禁止外國船隻通行,導致開放港長崎陷於癱瘓狀態。而幕府對此則不聞不問,其征伐長州的理由九*九*藏*書也只是因為後者向皇宮開炮。在英國公使阿禮國看來,倘若繼續放任長州的攘夷態度和幕府的不作為,日本的開國政策很有可能會發生倒退,導致英國在日本的利益受損。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英國必須牽頭帶領其餘各國再次攻擊長州,徹底打破長州的攘夷態勢,並敲山震虎警告幕府如果繼續對日本國內的攘夷行動採取不作為態度,外國人就要自己動武解決問題了。同時這一行動也足以警示日本其餘藩國,如果步長州後塵進行攘夷,外國艦隊絕對會讓他們付出代價。
同年3月,英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庫珀率領「尤利阿勒斯」號、「珍珠」號、「英仙座」號、「百眼巨人」號、「蜂鳥」號、「賽馬」號以及「肆虐」號等7艘戰艦進入橫濱港,向幕府方面施壓。尼爾藉機向幕府發出警告,要求後者必須在5月9日之前接受英國的賠償要求。壓力之下的幕府不敢不從,只得同意支付10萬英鎊賠款,並向英國道歉。在尼爾要求下,庫珀率艦隊於6月22日離開橫濱駛往鹿兒島向薩摩方面施壓,5天後抵達目的地。在此過程中,由於缺乏煤炭,庫珀艦隊只能利用風帆航行。在尼爾等隨艦隊來到鹿兒島的外交官眼中,薩摩人只要看到這支威風凜凜的艦隊,便會立刻接受賠償條件,畢竟連雄踞日本250年的德川幕府都已經被嚇破了膽。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薩摩人並沒有妥協。

高杉晉作
在四境戰爭中慘敗而歸之後,幕府的威望已經降低到了最低點。在集結了多個藩國和幕府自己的陸海軍總計超過十萬大軍之後,幕府居然被一個兵力不過五千人的孤藩擊敗,這一事實使那些持倒幕態度的藩國蠢蠢欲動,隨時可能加入倒幕陣營。除此以外,德川家茂去世時年僅20歲,尚且沒有子嗣,這也使幕府再次陷入到了將軍繼承危機之中,而最有資格繼位將軍的人則正是一橋慶喜。
炮擊進行到17時左右時,長州炮台已經不再開炮,「英仙座」號和「美杜莎」號乘機派出陸戰隊員對前田炮台發動攻擊。前田炮台的守備隊早已因無法承受艦隊炮擊而撤出了炮台,因此兩艦陸戰隊員上岸之後,便得以在無人干擾的情況下進入炮台,並用鐵釘釘死火炮的火門。不過由於兵力不足,且天色漸晚,這支部隊沒有繼續向壇之浦炮台發動進攻便撤回了各自的戰艦。當日夜間,聯軍將領召開會議,得出結論認為如果不再次派遣陸戰隊上岸徹底摧毀所有主要炮台,那麼在艦隊撤離后,長州便仍然保存有封鎖海峽的戰鬥力,艦隊取得的勝利也會因此失去意義。因此第二天天明后各艦必須派出一支更大規模的陸戰隊,掃清下關所有的長州炮台。

長州對「潘布魯克」號的攻擊
松平容保此時擔任京都守護職,負責天皇御所和京城的治安工作,其手下擁有一支主要由浪人組成的軍事警察組織,即後來聲名鵲起的新選組。6月5日,新選組逮捕了尊攘派浪人古高俊太郎,通過嚴刑拷打逼其供出了尊攘浪士的計劃。得知這一駭人計劃之後,新選組當夜便全體出動,分兵兩路尋找攘夷浪士聚集之所。最後,包括局長近藤勇在內的10人在池田屋旅館中發現了聚集在一起的30餘名攘夷浪士。在留下3人守住正門之後,近藤勇帶領沖田總司、藤堂平助、永倉新八等6名劍術高手沖入池田屋,與數倍於己的浪士展開激戰。在激戰過程中,沖田總司因肺結核發作吐血倒地昏迷(一說為中暑暈倒)、藤堂平助額頭被砍成重傷,無法堅持戰鬥。千鈞一髮之際,副長土方歲三率領的另一路24人趕到池田屋,擊潰了浪士們的抵抗。整場戰鬥中,新選組直接斬殺9人、活捉4人,並在其後的清查搜索中抓捕了20餘人,沉重打擊了長州在京都的地下活動,新選組則僅有奧澤榮助一人死亡。池田屋事件之後,新選組名聲大噪,成為了幕末歷史上頗受爭議,但也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佐幕組織。
7月28日,四國聯合艦隊以一年前指揮艦隊炮擊鹿兒島的庫珀為總司令從橫濱起航,穿過豐后水道進入下關海峽。8月5日14時,海峽漲潮,聯合艦隊分兵三路開始發動進攻。英國「韃靼」號、「美洲虎」號、「巴羅薩」號、法國「杜普雷」號、荷蘭「庫爾茨」號、「占碑」號等六艘戰艦組成的第一分隊沿門司海岸航行,並在田野浦海域下錨停航;由英國「英仙座」號、「蜂鳥」號、「巨人」號、「百眼巨人」號、法國「坦克雷德」號、荷蘭「美杜莎」號組成的第二分隊則在長府藩海岸投錨停航;英國「尤利阿勒斯」號、「征服者」號、法國「賽米拉米斯」號、荷蘭「阿姆斯特丹」號以及美國「塔奇昂」號等裝備有阿姆斯特朗式線膛炮的艦隻組成第三分隊,集中在田野浦海域距離長州炮台2300米的地方下錨。
發現英國艦隊抵達后,薩摩藩立刻投入總動員中。根據記錄,光是鹿兒島海岸的炮台和城下各防區便集中了2318名士兵,鹿兒島周邊鄉村地區的兵力總和則達到了8500餘人,再加上種子島守備隊的1500名士兵,總兵力達到了10000人之多。薩摩藩數量龐大的武士團雖然在平時給經濟帶來了巨大負擔,但在戰時卻能夠立刻組成一支大軍。與長州藩不足千人的攘夷部隊相比,薩摩藩做足了準備。此外,由於鹿兒島城位於英艦火炮射程之內,島津久光也率領重臣們把大本營轉移到了鹿兒島後方山地中能夠俯瞰海灣的千眼寺。

薩英戰爭
木戶孝允最終下定決心,冒險將高杉晉作暫時調往大島口方向,指揮長州軍進行反擊。但這一決定卻遭到了聚集在藩政廳的其餘重臣反對,他們認為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木戶只得採取手段,在命令中只明確說道從下關派出「丙寅」號蒸汽艦前往大島,但同時又寫道希望「谷潛藏」也要隨船前往,作戰事宜一切聽從谷潛藏安排。所謂「谷潛藏」,正是高杉晉作的化名。
戰鬥進行到最後階段,「肆虐」號和「英仙座」號摧毀了停泊在戰場附近的5艘薩摩船隻,並集中火力炮擊集成館。這座島津齊彬花費半生精力建造起來的近代化工廠,除反射爐和鍊鋼爐得以倖存外,其餘設備均被炮火擊毀,之後再也沒能完全重建。在一天的戰鬥中,薩摩軍的12艘炮艇由於天氣惡劣等原因沒能參加戰鬥。
此時正在英國留學的伊藤俊輔和井上聞多二人在3月就從報紙上獲知了這一消息,大吃一驚的二人急忙趕回日本國內,並在6月10日抵達橫濱,此後馬不停蹄地前去拜見阿禮國和藩主毛利敬親,希望能夠說服雙方達成妥協。早已在歐洲看到西方先進科技和強大實力的二人深知,一旦長州再次和歐洲列強開戰,必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而幕府討伐軍更是在背後虎視眈眈,隨時會討伐長州。一番交涉之後,阿禮國對面前這兩位身著洋服的日本人表示出了極大誠意,同意由二人出面,說服毛利敬親接受聯軍方面提出的解除攘夷態勢的條件,甚至還專門派出軍艦將他們送到了長州。不過伊藤俊輔和井上聞多卻在毛利敬親那裡碰了釘子。這位性格隨和的藩主此時卻罕見地表現出了強硬態度,拒絕不經一戰便對外國艦隊屈服。二人的努力付之東流,聯軍也終於在6月19日向長州發出最後通牒,警告後者如果不在20天之內解除對下關的封鎖,聯軍艦隊就將對長州採取武力行動,長州方面對此依然我行我素,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
5月11日凌晨,準備于第二天破曉起航的「潘布魯克」號已經點燃了鍋爐,煙囪里也時不時噴出一些火星。兩艘長州軍艦接近后,下關炮台也不甘寂寞地發出了一枚實彈。雖說這是長州藩攘夷行動的第一彈,但射程不足的炮台只是把這枚炮彈射到了水面上,作為開始行動的信號。「庚申」號、「癸亥」號隨後開炮射擊,兩艦總計射出了16枚炮彈,其中三枚命中「潘布魯克」號。雖然炮彈所造成的損傷很小,但完全沒有料到自己會遭到襲擊的美國人還是大吃一驚,急忙利用商船上搭載的自衛火炮進行還擊。所幸「潘布魯克」號此時已經做好了起航準備,不久后即退出了海峽,沒有受到太大損傷。
事件發生后,英國代理公使約翰·尼爾立刻與幕府方面進行交涉,要求後者公開對英國方面提出道歉,並支付10萬英鎊賠償金,同時薩摩方面也要向死者家屬及傷者支付25000英鎊賠償,並嚴懲行兇者。薩摩方面自始至終都不認為自己是事件中的過錯方,因而編造了假的肇事者姓名,並聲稱此人已經逃往藩外。英國方面則一直以幕府作為談判對象,而且為避免激怒幕府破壞開國狀態,其採取的談判策略也相對謹慎。在此期間,薩摩為預防英國人發動報復性攻擊,也開始了備戰工作。
7月1日,薩摩方面基本已經完成了居民的轉移工作,談判隨之宣告終止,庫珀也認清對薩摩進行攻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當天下午,海面上颳起了強烈的東風,英國水兵們也不得不忙碌地為迎接暴風採取各種預防措施。第二天,英國艦隊先下手為強,以「尤利阿勒斯」號為首的5艘戰艦深入鹿兒島灣內,俘獲了薩摩的3艘蒸汽船「天祐丸」、「青鷹丸」、「白鳳丸」。按照庫珀估計,這3艘船總價值在30萬美元以上,以此作為抵押要挾薩摩,後者應該很容易屈服,轉而選擇支付相對廉價的賠款。但薩摩人的想法卻與此完全相反,他們不僅沒有屈服,反而將英國艦隊扣押蒸汽船的行為看做宣戰聲明。傳令兵奔走于各個炮台之間,傳達開戰命令。正午時分,隨著一聲號炮炸響,各炮台紛紛開始對英艦開炮。庫珀立刻做出回應,命令「白眼巨人」號、「賽馬」號、「蜂鳥」號燒毀薩摩蒸汽船。
5月23日上午6時,法國軍艦「建昌」號在途徑下關時遭到長州炮台攻擊,身中7彈,但最終還是成功突破了海峽。僅僅3天之後,從長崎起航的荷蘭軍艦「美杜莎」號搭載著前往橫濱赴任的總領事博斯布呂克通過下關。雖然該艦在起航前便已經得知長州在下關攻擊外國船隻的消息,但其艦長自恃船堅炮利,決定強行突破海峽。從上午7時起,該艦首先遭到炮台轟擊,之後又與「庚申」號、「癸亥」號進行了長達一個半小時之久的炮戰,兩面夾擊之下,「美杜莎」號最後以死亡四人、重傷五人的代價通過了海峽。
為緩和雙方氣氛,坂本龍馬開始安排利用薩摩藩同英國武器商的友好關係為長州購買新式武器。由於長州一直以來同西方國家關係不佳,而幕府近來又禁止長州進口武器,因而極其缺乏現代化武器來應對幕府的第二次征討。在坂本龍馬和另一位土佐浪人——陸援隊隊長中岡慎太郎協調下,薩摩利用渠道幫助長州走私了多達7300支新式線膛步槍和一艘蒸汽船,一下子就使長州藩獲得了足以武裝全藩部隊的新式裝備。在此之後,長州還繼續不斷地從薩摩方面買進武器。
在戰鬥開始階段,薩摩炮台主要將火力集中在了「尤利阿勒斯」號和「英仙座」號兩艦。停泊在櫻島橫山炮台正下方「英仙座」號被多枚炮彈命中,造成不少艦員傷亡,最後不得不砍斷錨鏈掉頭撤退。不過由於橫山炮台火炮使用的炮架較為落後,每次發射后需要大量時間來將火炮重新推回原位才能繼續開炮,使得「英仙座」號逃過一劫。遭到鹿兒島炮台集中打擊的「尤利阿勒斯」號位於薩摩火炮射程之外,並未受到損傷,不過該艦在進行戰鬥準備時卻花費了大量時間。按照英國官方公報的記載,該艦是因為風浪過大而無法迅速起錨,而且測量與對方距離也花費了大量時間。但日本人則認定這是因為該艦在橫濱搭載了很多裝有幕府賠償金的箱子並將其堆積在了彈藥庫的門前,而戰前英國艦隊又認為薩摩會輕易就範,沒有提前將箱子移開做好準備,才沒能及時打開庫門。

因親近幕府而被浪人在1862年7月23日誅殺的島田左近,此人也是幕末時期一系列暗殺、天誅事件的第一個受害者,其首級被浪人豎立在京都街頭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