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四十一、高祖還鄉

四十一、高祖還鄉

劉邦整個這次回鄉待了差不多二十天的時間,先待了十幾天,人家又挽留他又留了三天,加起來將近二十天。而且這個時候劉邦的健康非常不好,身體狀況非常差,他在起兵平叛之前已經得了重病,不想去,最後是不得已去了,去平叛又受了一次致命的箭傷,雪上加霜,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在這個故鄉待了差不多二十天的時間,應當說這個時間是足夠長的。
但是反過來它說明一點,高祖還鄉的這件事到元代還有那麼多散曲作家去創作這個題材,說明什麼?這件事太有名了,你看劉邦回鄉是在公元前,公元前100多年前回去,到元代已經過了一千多年,人們還在念叨這個事,還在記住他回鄉這件事,咱們那麼多人春節不都回鄉了嗎?別說過去一千多年了,幾個月都沒人提,當場都沒人提。就是高祖還鄉這個事情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就是講述劉邦晚年非常有名的一個活動,回鄉。當然這個時候離劉邦生命的終結,我剛才講過了已經非常短了,只有幾個月了,他從自己的故鄉回去以後,馬上就要回到京城,他回到京城以後是他生命的最後一段歷程,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段歷程中間,劉邦還做了哪些事情呢?請看下集《英雄末路》,謝謝大家。
第三件事,對自己生命不永的深憂,劉邦自己知道自己生命不長了,因為他高祖還鄉的時候離劉邦的去世還有多長時間呢?六個月,六個月以後劉邦就死了,他唱《大風歌》的時候離他死就剩五、六個月了。其實人死都有預感的,我過去講過一個「三段論」,叫一年不如一年,一月不如一月,一天不如一天,哪有這人,除非是心臟病毫無覺察,一頭栽那兒。一般人對自己的衰老他是有一個感覺的,他知道差不多了,他比呂后大20多歲,他受過兩次致命箭傷,一次是在滎陽被項羽射的,一次是平定黥布之亂遭那個亂箭射的,這一次是剛受了致命箭傷他回到京城就病重了,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對自己生命已經不長了,對這個生命不永的深憂也纏在心裏,一個人覺得自己,已經感覺到自己沒有多少天了,他能歡得起來嗎?凡是歡的人他心裏一定沒有那麼多事,你看他心裏裝了多少事,哪個臣子忠誠他心裏沒底,哪個兒子可立他心裏沒底,自己還能活多長時間他沒底,你說劉邦還能歡幾天?他歡不起來,所以這個《大風歌》不是勝利者的歡歌,是勝利者的哀歌,所以才有最後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有三大難題在困擾著他,哪三大難題在困擾著劉邦呢?第一對臣子忠誠的深憂,別忘了劉邦這次是怎麼回去的,平定黥布之亂回去的,黥布是他奪取天下的三大功臣之一,韓信、彭越、黥布三大功臣現在叫什麼呢?功臣變叛臣,功臣們全反了,韓信反了殺了,彭越被誣衊反了殺了,黥布又反了,你看韓信、彭越、黥布功臣變叛臣,雖然有劉邦在裡邊逼的,但畢竟對劉邦的心理刺|激非常大。而且這個時候不但他對諸侯王不放心,這個時候還發生了一件事,這個事,他對他的手下最親信的重臣蕭何都不相信了,這時候他沒有信任的人,這一年他發生了對蕭何的一個嚴重不信任的事件,就是他平定https://read.99csw•com黥布之亂的時候,他不斷地派人打聽蕭何在關中幹什麼,他操著蕭何的心呢。然後這個消息就傳到蕭何那兒了,蕭何手下一個門客告訴蕭何,說你的滅族不遠了,把蕭何嚇得不得了,不知道怎麼辦。最後這個門客給他建議,說你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要玩腐敗,你太清廉了,你越清廉皇帝對你越不放心,你得玩點腐敗。
畫外音:
但是我讀《史記》讀《大風歌》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大風歌》是個勝利者的哀歌,不是一個勝利者的歡歌,大家聽聽那麼三句:「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歡歌還是哀歌呢?我認為是哀歌。有三點理由,第一,我們先看這次劉邦還鄉是誰在歡,那我們先看文獻記載,文獻這樣記載:「沛父兄諸母故人,日樂飲極歡,道舊故為笑樂」,這話的意思就是說呢,沛縣的父老兄弟故人高興得不得了,天天在喝,誰在樂啊?鄉親們在樂,沒有寫劉邦,當然劉邦肯定也有高興。第二,劉邦這次回去的真實內心是歡樂嗎?我認為不是,因為這裏邊有兩點透露出來了,一個,劉邦唱的《大風歌》唱著舞著「泣數行下」,哭起來了。當然,你也可以說那是「樂極」,但是別忘了「樂極」後面還有兩個字「生悲」。另外第二個例證,就是劉邦說了,他說「遊子悲故鄉」,他說我現在住在長安,但是千秋萬歲以後我的靈魂永遠是心系故鄉的。這個時候我認為劉邦歡不起來,他樂不起來,歡不起來。
原因不外乎兩點,第一是布衣出身,第二是衣錦還鄉,就這兩點。你再看劉邦的兒子,他的孫子,他的那些子孫們將來對故鄉的感情,都沒有劉邦深,因為他們從小是長在宮裡邊,而劉邦是在自己的故鄉生活了48年,外出只有15年,所以比較起來,劉邦他從小的夥伴,他那個鄉親,48年就意味著這一生大半輩子是在沛縣度過的,所以他和家鄉的感情特別深,這隻有布衣出身的皇帝對自己的故鄉才有特殊的感情。當然還有另一點,他成功了,他是衣錦還鄉,光宗耀祖,還有一個巨大的心理滿足,所以劉邦這次回鄉是非常重視的。
劉邦回到故鄉的時候,已經完成了從布衣到天子的巨大轉變,他的回鄉可以說是功成名就的衣錦還鄉,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劉邦為什麼還樂不起來,歡不起來呢?究竟有什麼問題在困擾著他呢?
劉邦離開自己的故鄉是在秦二世元年,因為秦二世元年的七月是陳勝、吳廣起義,九月劉邦就起兵了,起兵不久離開故鄉,到高祖十二年這次他回去,這一段時間基本上劉邦是在外待著的,沒有回過故鄉,就是從出來打天下到他第一次返回故鄉,這中間停了十四、五年的時間,換句話說,劉邦一生在他起兵反秦以後只有這一次回他的故鄉,這就是非常有名的高祖還鄉。回到家鄉以後,他在家鄉待了一段時間,那麼,劉邦在家鄉他一生就回過一次家鄉,他在自己的故鄉做了一些什麼事?因為這個高祖還鄉非常有名,不但在中國歷史上,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一個事九*九*藏*書件,這其中包括他在自己的故鄉創作了流芳千古的《大風歌》,就是他高祖還鄉的事情。
第三件事,酒也喝了,歌也唱了,你總得給家鄉辦點事吧,所以劉邦就做了個決定,沛縣是我的故鄉,沛縣的老百姓從今年開始世世代代不再向國家交稅和負擔徭役,免了整個一個縣的賦稅跟徭役,所以我們把它叫做施恩沛邑,他把他的恩惠給了沛縣的父老鄉親,那這對沛縣的老百姓來說那可是天大的恩情,那不光是這一代人,世世代代都不再交稅和服役,老百姓當然非常高興。當然在高興之餘,沛邑的老百姓就向劉邦提了個要求,他說你雖然是沛縣人,但實際上你的出生地是豐邑,你光把我們沛邑的人給了恩惠了,豐邑的老百姓呢?所以劉邦講了一番話,他說豐邑是我的故鄉我沒有忘,但是豐邑的老百姓有一件事讓我非常惱火,到現在我不能原諒他,就是我剛剛起兵的時候,他們跟著雍齒叛變,背叛我,所以我不能原諒。那當然這個豐邑的老百姓就托沛縣的老百姓向劉邦繼續求情,劉邦最後說,那這樣吧,既然大家都這麼替豐邑的老百姓說話,那麼「復豐比沛」,什麼叫「復豐比沛」?就是免了豐邑的老百姓的賦稅和徭役,什麼叫「比沛」呢?按照沛邑的老百姓同等的待遇,豐邑跟沛邑的老百姓都被免除了世代的徭役和租稅。所以劉邦這次回鄉實際上是做了四件大事,第一是喝,第二是唱,第三是免,免了沛邑最後是又免了豐邑,這完了這就要回去了。
這一段寫得特別妙,這個漢高祖是皇帝的廟號,就是皇帝死了以後為什麼他叫高祖呢?他是西漢的開國皇帝,一代王朝的開國皇帝他那個廟是擺在第一的,所以叫高廟,高祖之廟,所以叫漢高祖,這都是人死了以後才稱他為漢高祖的,沒有說他活著叫漢高祖。這個時候就把他活著的名跟死著的名混到一塊兒,你原來叫劉三,你現在改成漢高祖,你以為你改了個姓我就不認識你了,欠我家的東西你就可以不還了,那不行,欠了債你得還,欠了糧交的賦稅中間得扣了。這一段寫得特別妙,這就是非常有名的散曲的套曲《高祖還鄉》,這一支散曲在中國文學史上鼎鼎大名,它雖然寫的不是歷史上那個真實的劉邦,它是文學作品中間的劉邦,其實這個作品呢,它把高祖還鄉的故事通過一個同村農民的眼光加以描述,揭了一個皇帝的老底,把他神聖的光環扒下來,原來是個無賴,這和歷史上的劉邦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劉邦確實回過故鄉,他回鄉肯定有他的老鄉認識他,當年劉邦在家鄉做點什麼事,他老鄉心裏怎麼想,誰也不知道,但是睢景臣就加以想象、創造,寫了這個散曲,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來了自己的名字,留下來了這部文學作品,它跟歷史完全是兩回事。
畫外音:
所以劉邦在故鄉實際上過得並不痛快,心裏裝的事太多了,當皇帝有當皇帝的難處,劉邦這時候最操心的就是趕快選一個可靠的接班人,在他完了之後,他走了之後別讓他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就像秦始皇去世以後,一年陳勝、吳廣就起來了,這是最擔心的事,所以《大https://read.99csw.com風歌》不是歡歌是哀歌。但是這個《大風歌》因為太有名了,這個歌寫得好,所以這個《大風歌》有名一直到今天,我們到江蘇的豐縣你可以看,江蘇的豐縣還有沛縣都有歌風台,什麼叫歌風台?歌風台就是當年創作《大風歌》那個地方叫歌風台,在中國文學史上、詩歌史上有一個系列的詩歌叫歌風台詩,有一批歌唱《大風歌》的詩。很多人對劉邦《大風歌》的理解不對,都把它看作歡歌,包括李世民理解得有誤。其實劉邦這一次高祖還鄉,對後世影響大的一個是《大風歌》,另一個是高祖還鄉這個事件的本身,這個事後來在中國歷史上就成為一段佳話。
王立群:
王立群:
畫外音:
元代散曲中間曾經有一批作家,大家聚到一塊兒寫一件事高祖還鄉,好多人都寫,其中有一個人勝出了,這個人叫睢景臣,他寫了一個「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的散曲,一直傳到今天,因為太有名了,而且他的題目就叫做《高祖還鄉》。所以,我們最後來講講這個散曲,因為它和那個劉邦還鄉的故事聯繫非常緊密,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只要說到元代散曲,沒有人不知道《高祖還鄉》的。當然這個曲子很長,我們全講來不及,我先講講大致的,這個散曲是八支曲子,我要介紹的是劉邦下車到他看,這一段寫得很漂亮,非常有名。
王立群:
劉邦在平定黥布的叛亂后,以漢朝開國皇帝的身份回到故鄉,在和父老鄉親們一起開懷暢飲中,劉邦給中國歷史留下了一首著名的《大風歌》。而劉邦作為漢高祖回到故鄉,這件事本身也成為中國歷史的千古佳話,給後世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在元代就有一支著名的散曲寫到了高祖還鄉,那麼這支散曲是怎麼寫的呢?
劉邦闊別故鄉十多年後,終於藉著黥布叛亂的機會重回故鄉,但此時他的身體不太好是需要好好休養的。但劉邦在故鄉不僅和鄉親們開懷暢飲,還創作了一首《大風歌》,又免除了沛邑和豐邑的租稅,可以說是事情多活動多,可見劉邦對這一次故鄉之行事非常重視的,那麼身為皇帝的劉邦為什麼對這一次的故鄉之情這麼重視呢?
我們先看那個第五支曲子,它這樣寫的:「那大漢下的車,眾人施禮數,那大漢覷得人如無物,眾鄉親展腳舒腰拜,那大漢挪身著手扶,猛可里抬頭覷,覷多時認得,險氣破我胸膛」。什麼意思呢?看見一個大漢下車了,這個大漢目中無人,下車以後其他的人都展腰舒腳給他下拜,他說我也跪到那兒,等一會兒我抬起頭來一看,仔細再一瞧我認識這個人,那不是俺村的那個嗎?這個第六支曲子就寫得特別漂亮了,這第六支曲子是揭劉邦的老底,怎麼揭的呢?「你須身姓劉,你妻須姓呂,把你兩家兒根腳從頭數,你本身做亭長耽幾盞酒,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曾在俺庄東住,也曾與我喂牛切草,拽壩扶鋤」。這話什麼意思呢?說你姓劉,你老婆姓呂,你老丈人在我們村裡教書,認得幾https://read•99csw•com卷書,你在我們庄東住過,也在我家裡邊切過草餵過牛,還給我家拽過壩,鋤過地。最後兩句第七支曲子這樣寫的:「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麥無重數,換田契強秤了麻三秤,還酒債偷量了豆幾斛,有甚胡突處,明標著冊歷,見放著文書」。說你劉三,你春天采了俺家的桑葉,采了就是偷了,偷了俺家的桑葉,冬天你又借了我們家的小米,「零兒八星」一年到頭借的查不過來了,後來記得你當亭長換田契,硬是從我們家強行秤走了三秤麻,然後還酒債你又從我們家多量了三斛豆,有什麼糊塗呢?現在還放著賬冊明標著,那都一筆一筆寫著呢。最後這曲子這個農民向劉邦要債了:「少我的錢,差撥內旋撥還,欠我的粟,稅糧中私准除,只道劉三,誰肯把你揪捽住,白什麼改了姓更了名,喚做漢高祖」。說你這個人真不老實,你原來叫劉三,你現在改名叫漢高祖,你改了名我就不認識你了?你改了名你欠我家的錢,欠我家的糧,你還得還給我。
最後蕭何沒有辦法,強賣民田幾千萬畝,搞得關中的老百姓對蕭何怨聲載道,這可以說是蕭何在自己身上自潑污水,就自己往身上潑污水,把自己美好的形象全部毀掉完。當蕭何把這一切都做完,司馬遷寫了四個字「上乃大悅」,劉邦非常高興,蕭何終於把他的光輝形象給毀掉了,因為蕭何太清廉了,是個清官,又能幹,老百姓中間的威信特別高,所以劉邦對他特別不放心,蕭何有一點腐敗劉邦心裏特高興。你看這個時候,不但是韓信、彭越、黥布他不信任,蕭何他都不信,你說他待在沛縣跟那老鄉們喝酒,那老鄉們見他回來,光拉著他覺得是自己的老鄉,你現在當皇帝了,畢竟咱倆是街坊,是鄰居,是同村的,高興得不得了,拉著他喝酒,誰也不知道那皇帝心裏邊一大堆事呢,他有好多難處呢,第一個對臣子忠誠他深表憂慮,哪有可信的人?第二點,對繼承人他深懷憂慮,劉邦這個時候對易位太子的想法已經非常深了,他回到京城馬上進行大規模的行動,想廢掉太子劉盈,另立趙王劉如意,他回京就要辦,你說他待在故鄉能不操這個心嗎?所以這個繼承人讓誰繼位,一直在困擾著劉邦,他歡不起來。
畫外音:
王立群:
其實劉邦這次回鄉一共做了四件事,第一件事叫開懷暢飲,說白了就一個字,喝,回去喝,史書記載是這樣記載的,說劉邦回到他家鄉以後,「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悉」是全,把他的鄉親,他過去的老鄉、朋友,所有的人全部召來,怎麼喝呢?史書記載叫「縱酒」,「縱酒」可不是國宴上的文質彬彬地喝了,外交禮儀上的那種喝了,那叫開懷暢飲,這就是他做的第一件事。喝了多少天呢?十幾天,十幾天以後劉邦要走,劉邦要走原因很簡單,他有很多事,但是他跟他的鄉親們怎麼說呢?說我帶的人太多,你們供養不起,這一幫人都住到你們這個縣裡邊吃喝,你想想那麼多人住到一個縣裡頭吃喝,時間長了縣裡負擔不起。但是他的故鄉老百姓不願意讓他走,留他,最後劉邦沒有辦法九-九-藏-書,又「帳飲三日」,什麼叫「帳飲三日」?就是在郊外搭了帳篷再喝三天,這叫「帳飲三日」,這就是劉邦還鄉的第一件事,開懷暢飲。
劉邦擊敗了叛將黥布的主力后,黥布南逃,平定黥布的戰爭基本結束了。劉邦派一部分軍隊去追殺黥布,他自己則率軍回到了闊別十多年的故鄉沛縣。劉邦自從秦末起兵離開沛縣,眨眼間已經十多年過去了,十多年的光陰流轉,劉邦已經完成了從沛公到皇帝的華麗轉身,那麼,劉邦這一次衣錦還鄉回到沛縣他究竟做了什麼呢?
第二件事如果概括成一個字,那就是「唱」,劉邦這次回鄉史書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記載,這段記載是這樣說的:「酒酣,高祖擊築,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這一段記載其實是四件事,第一是劉邦親自擊築,就是敲那個打擊樂,他自己演奏;第二叫「自為歌詩」,就是他自己寫了一首歌,就是《大風歌》,劉邦一生是兩首歌,一個是《鴻鵠歌》,一個是《大風歌》,這裡是《大風歌》,《大風歌》在前《鴻鵠歌》在後,這是他自己創作了一首歌曲。而且喝得高興的時候他親自站起來,是邊舞邊唱,這就叫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手舞足蹈,所以我們叫做「擊築、長歌、起舞」,最後還有一個「泣下」,唱著唱著淚落下來了,這是劉邦還鄉的第二件事。這件事中間有兩點後世影響很大,一個是回鄉以後和鄉親們的飲酒,再一個就是他創作了這個《大風歌》,後世影響非常之大。
當然劉邦這次回鄉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來了兩個重要的事件,第一《大風歌》,第二高祖還鄉,這兩件事對後來影響非常之大。我們舉一個例子,《新唐書·禮樂志》記載了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還鄉的故事,李世民大家可知道,李世民他可不是一個平民出身的人,他的父親就是唐國公,可以說他是一個貴族出身的人,李世民出生地呢,是出生在武功郡的慶善宮,出生在一個宮殿里,在貞觀六年的時候李世民曾經回過一次武功郡,《新唐書》有幾句記載非常有意思,《新唐書》這樣記載的,說李世民回到家鄉以後呢,「晏群臣,賞賜閭里,同漢沛苑」,這話什麼意思呢?說李世民回去以後召集群臣們喝酒,而且和那個武功郡的街坊鄰居們普遍給了賞賜,他把這一次回鄉的活動比作什麼呢?「同漢沛苑」,相當於劉邦的高祖還鄉。而且李世民還寫了一首詩,叫《幸武功慶善宮》,皇帝到哪兒去叫「幸」,武功郡的慶善宮,這個詩中間有兩句寫得特別有意思,和劉邦的《大風歌》和高祖還鄉關係非常密切,這兩句詩是這樣寫的,「共樂還鄉宴,歡比《大風歌》」,這個話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呢?他說我這次回鄉那個歡樂和高祖還鄉,漢高祖劉邦的還鄉是一樣的,我寫這首詩可以比得上《大風歌》,所以叫「歡比《大風歌》」。這裏邊就牽扯到李世民對《大風歌》的理解,李世民認為《大風歌》是一首歡歌,所以他才有一個「共樂還鄉宴,歡比《大風歌》」,上一句有一個「樂」,下一句有一個「歡」,所以照李世民看來,《大風歌》就是一個勝利者的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