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項羽入關 第二節 戲水西岸 劍拔弩張

第二章 項羽入關

第二節 戲水西岸 劍拔弩張

得密報再起怒火

劉邦派兵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阻止諸侯入關,以便安安穩穩地做關中王;此刻舌尖一轉卻成了防止盜賊出入和應對突發事件。
項羽聽完項伯的話之後,竟然完全相信了項伯,停止了第二天消滅劉邦集團的軍事行動。
如果說第一次「大怒」是在歷史轉折剛剛開始之時,項羽還不及思考劉、項兩家的關係,尚有可原諒之處;項羽的第二次「大怒」則顯得幼稚無知,不可原諒。劉、項兩家爭奪天下的局面已經明朗,何必還要「大怒」呢?無論你項羽如何對待劉邦,劉邦終歸是要和項羽爭奪天下的。因此,得到曹無傷密報的項羽應當毫不遲疑地用軍事手段解決劉邦集團。
項羽的反應令人震驚:
為了找到戰勝項羽的良方,劉邦還是老老實實地承認了自己當時的實力不如項羽,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啊。
因為項伯是此時唯一能夠給項羽傳話的人,而且又是一個政治糊塗蟲。所以,爭取項伯、哄騙項伯成為劉邦的第一要務。
請看:鴻門宴。
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劉邦儘管比項羽在政治上老到成熟,但是,此時的劉邦卻犯了一個大錯誤,而且這個錯誤是在自己入關之後就犯下了的,並不是現在才犯的。
最後說第三點。秦朝宮中珍寶無數。這裏不僅有秦國歷代的珍寶,更有秦滅六國后從六國宮中搜刮到的天下珍寶。這些珍寶,劉邦想要,項羽豈不想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嘛。如今劉邦要將秦朝宮中珍寶全部據為己有,項羽豈能同意?
劉邦的這兩個問題大不一樣,前一問是表達他心中對張良的疑慮,后一問是解除了疑慮之後所採取的行動。
因此,對項羽集團來說,項伯只是一個政治糊塗蟲;對劉邦集團來說,曹無傷卻是一個內奸。
劉邦沉默了一陣,說:本來就不如項王(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那麼,劉邦的「為之奈何」說明了什麼呢?
在劉邦充分思考過自己的錯誤之後,張良才提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利用項伯,欺騙項伯。
項羽中止對劉邦的軍事打擊,在劉、項之爭中,是劉邦集團的第一個重大勝利,也是項羽集團的第一個重大挫折。
劉邦在解除了疑慮之後,馬上提出第二個問題:
項伯在大戰爆發的前夜私見張良,說明兩人有非同一般的關係。劉邦在理解了張良傳授的計謀之後,對張良和項伯非同一般的關係立即給予了極大的關注,這表明劉邦的政治警覺性極高。
張良對劉邦說:你去告訴項伯,說你劉邦不敢背叛項王(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
劉邦說:有一個無知的人勸我,把住函谷關,https://read.99csw.com不要讓諸侯入關,整個秦地都可以成為你關中王的領地。所以,我聽了他的意見(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
這三點之中沒有一點是項羽能夠同意的,所以,項羽必然會「大怒」。先說第一點。劉邦與項羽的「懷王之約」,當時是在懷王心的主持下作出來的,並非項羽之願;而且,劉邦西行入關,項羽北上救趙,劉邦明顯佔了便宜,項羽當時就心懷不滿。如今,項羽成了諸侯總盟主,更是此一時彼一時,項羽豈能甘心讓劉邦當關中王?
張良如何應對劉邦的詢問呢?
張良的兩問也說明張良是一位非常稱職的老師,他嚴格遵守「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對方不冥思苦想,不要去啟發他;對方不鬱積難言,不要去開導他)的古訓。他並沒有直截了當地告訴劉邦應該怎麼做,而是在講出應該怎麼做之前,要劉邦自己先好好思考一下。
在和項伯拉近了關係之後,劉邦講了一段至關重要的話:
聽!項伯勸項羽取消第二天的軍事打擊,還是出於一個「義」字。項伯救張良,替劉邦說情,是立足於一個「義」字;張良利用項伯、劉邦忽悠項伯,也都是用的一個「義」字。
韓信和張良提出的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就是劉、項兩家在楚漢戰爭初期的軍事實力對比,對劉邦很不利。要劉邦公開在下級面前承認這一點非常不易。劉邦要回答張良的問題,實質上是要在下級面前承認自己的失誤,而且是承認自己犯了一個低級錯誤:利令智昏。
范增是項羽集團的唯一謀士,他認為:
第一個問題:你如今向東用兵,爭奪天下的權力,難道對手不是項王嗎(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
范增發現,貪財好色的劉邦,入關之後竟然「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劉邦這種做法顯然是在收買民心,志存高遠。
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第二個問題:你估量一下,你的軍事力量是否足以抵擋項羽的軍事力量(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劉邦得知項羽第二天一早要用武力解決兩大集團衝突的決定后,為什麼大驚失色?
范增這番話有兩個要點:一是劉邦志向遠大,二是劉邦有天子之氣。結論是「急擊勿失」。
第二,隨意性太強。
第三,希望您詳細地對項王說明,我實在不敢背叛項王。
對於劉邦集團來說,一場迫在眉睫的毀滅性軍事打擊躲過去了,萬幸啊!
九-九-藏-書良當然胸有成竹。但是,他並不願意馬上將對策告訴劉邦,而是一連反問了兩個問題。
說到劉邦對子女的薄情寡恩,還有一個例子。那是在彭城之戰失敗之後,劉邦在逃亡的路上遇見自己和呂後生的一兒一女。兒子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劉盈;女兒是劉盈的姐姐,後來嫁給了張耳的兒子張敖,生子被封為魯王,所以尊其母為魯太后。魯太后死後的謚號為「元」,因此史書上稱她為魯元,或者魯元公主。劉邦看見項羽的追兵離得近了,為了逃命,一次又一次地將親生兒子、女兒從車上踹下來。后經夏侯嬰苦苦勸告,才讓兒子和女兒和他一同乘車逃命。
對於項羽集團來說,一次消滅最大政治對手的機遇錯過了,可悲啊!劉邦政治上的老到成熟,項羽政治上的幼稚可笑,對比十分鮮明,劉、項勝負實際上已見分曉。
劉邦馬上應對:你請他進來,我要拿出對待兄長的禮儀接待他(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韓信接著問了第二問:大王自我評估一下,您的勇猛、強桿、仁德、強盛,與項羽相比,怎麼樣(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
此時劉邦一心想的是拉攏項伯,至於這門婚事是否會給自己的子女帶來幸福,自然不在考慮之列。它表現了劉邦對其子女薄情寡恩的一面。
曹無傷的密告講了三點:一是劉邦要做關中王,二是劉邦要讓秦降王子嬰為相國,三是劉邦想把秦宮的財寶全部據為己有。
二是不知道誰是自己真正的對手。
張良回答:長於臣。
劉邦的理解力極好,他立即領會了張良此計的精神實質,而且馬上胸有成竹了,「為之奈何」也不再問了。反過來連續向張良提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

項羽打進函谷關,駐兵戲西,也就是戲水西岸。劉邦手下的左司馬曹無傷向項羽密報:「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司馬,是軍久中的軍法官,當時軍中一般設有左右司馬兩個,分別稱為左司馬、右司馬。曹無傷的密報,證實了劉邦稱王關中的意圖。這與項羽稱霸天下的意圖相左,使得項羽的自尊和虛榮再一次受到傷害,所以,項羽又一次「大怒。」
第四個人是張良。
然後劉邦反問了一個問題:究竟該怎麼處理這件事呢(且為之奈何)?
是過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政治意圖,是在自己集團的軍事實力還沒有強大到足以對抗項羽集團的軍事實力之前,就過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雄心。結果,招致了一場迫在眉睫的毀滅性的軍事打擊。這就叫利令智昏!
第一,基礎不牢。
君安與項伯有故(你怎麼和項伯有這麼深的老交情)?
你們倆誰年長(孰與君少長)?
司馬遷的交九_九_藏_書代讓我們明白了劉、項兩大集團當時的力量懸殊——戰略優勢明顯在項羽這邊。因此,在貌似客觀冷靜的敘述之中,飽含了司馬遷的惋惜之情(這種在客觀敘事中不露傾向而實含明顯傾向的抒情,是《史記》最為成功的抒情方式之一)。
劉邦派兵把守函谷關阻止他入關,曹無傷告密,都沒有使項羽意識到劉邦正在自覺地和他爭天下。

劉邦馬上回答:是這樣。
此計並非出自張良,張良僅僅是告訴劉邦要哄騙項伯,說你自己不敢背叛項王,並沒有要他和項伯訂為兒女親家;但是,劉邦想到了,並且一見面就訂成了。劉邦的世故,可由此見出。素昧平生的兩個人初次見面,往往有一種陌生感,但是,劉邦卻有這樣的天賦,他能夠在第一次見面時,迅速擊碎兩個人之間的陌生感,這是一種非常強的危機攻關能力。這使劉邦能與項伯一見面就結為兒女親家。劉邦與呂后只有一兒一女,我們當然不知道劉邦與項伯結為親家是嫁女兒還是娶媳婦,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劉邦當了皇帝之後,項伯絕對不敢再向劉邦提這次定親之事。事實上,劉邦的兒子惠帝劉盈娶的是他的親外甥女,劉邦的女兒也沒有嫁給項伯的兒子(我們甚至不知道項伯是有兒子還是有女兒)。反正劉邦與呂后的親生兒女一個也沒與項伯的兒女結親,此時的打親家只不過是一樁政治交易而已。這場交易改變了劉邦與項羽的命運,改寫了楚漢相爭的歷史。
項伯為什麼要冒險夜見張良呢?因為項伯曾在秦朝時受過張良的救命之恩,所以,在項羽即將對劉邦集團動手的前夜,為了答謝張良,挽救張良的性命,他夜見張良,並將項羽第二天一早用武力解決劉邦集團的絕密軍情告訴了張良。項伯此舉,客觀上並不是像曹無傷一樣是為了在項羽勝利之後邀功請賞,而是為了救出張良一人。
項羽的這一正確決定是在盛怒之下做出的,是在他個人自尊與虛榮受到傷害的情況下做出的;而不是建立在對秦王朝滅亡之後天下形勢的冷靜、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做出來的。因此,它的基礎存有重大缺陷。一旦項羽個人的虛榮與自尊得到了滿足,這個決定隨時都可能被撤銷。
這段話的意思是:
第五個人是劉邦。
這是一個讓劉邦非常難堪的問題,言外之意是你也不掂量掂量你自己的實力。所以就有了「沛公默然」四字。
再說第二點。項羽仇秦,來自家族之仇。如今滅了秦,豈能不殺秦王子嬰?劉邦要讓子嬰當相國,項羽斷斷不可能同意。
就這一點而言,范增比項羽高明,他看出了劉邦遠大的政治志向,力勸項羽儘早解決劉邦的問題。但是,范增並沒有https://read.99csw•com從秦朝滅亡后劉、項兩大軍事集團存在的必然性衝突這一關鍵角度講清利害。因此,范增這番話並沒有抓住要害。范增沒有說明,劉邦入關、子嬰投降意味著劉、項關係已經從並肩作戰的友軍轉化為根本利害相衝突的兩大對立軍事集團,因此,范增不可能真正幫助項羽從戰略高度認識解決這一問題的緊迫性。
項羽的這一決定一下子引發了五個人的反應。
曹無傷告密的三條,項羽沒有一條能同意,怎麼能夠不大怒?
項伯完全低估了張良。張良是何許人也?他是劉邦手下的「三傑」之一,也是楚漢戰爭中一等一的謀士。他一眼就看穿了項伯的人性弱點:將個人義氣置於集團利益之上。所以,他緊緊抓住「義」這個字做足了文章。他說:「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意思是說:我是替韓王護送劉邦的,如今劉邦有了危難,我卻逃走了,這恐怕不夠義氣,我不能不告訴他。張良這番話是要讓項伯明白:你來救我是出於「義」,我去救劉邦也是為了「義」。正是這個「義」,迫使項伯不得不同意張良把這一絕密軍情告訴劉邦。

劉邦避免了一場迫在眉睫的毀滅性軍事打擊,在自己的軍事力量強大到足以和項羽抗衡之前,避免了和項羽的決戰,將一場軍事鬥爭巧妙地轉換為鴻門宴的政治鬥爭。
劉邦犯下的這個錯誤是什麼?
劉邦為什麼要哄騙項伯呢?
張良這一招,妙在兩處:一是利用了項伯,二是看透了項羽。項伯是政治糊塗蟲,好利用;項羽的憤怒是因為自尊與虛榮受到了傷害。

哄項伯劉邦結親

劉邦如何應對這一突發事件呢?
「為之奈何」是劉邦的口頭禪之一,它說明了劉邦的高明,說明劉邦善於在關鍵時刻聽取謀士的意見,而且對謀士的意見具有極強的鑒別力。
這一決定對項羽集團來說,是一個極為英明的決定。但是,這個正確決定也有著它先天的重大缺陷:
第一個人是司馬遷。
第一,我劉邦入關之後,絲毫不敢貪占任何東西,登記了官民的戶籍,封存了所有的倉庫,等待項將軍到來再處理。
項羽在第二次「大怒」之後,做出了一個對自己集團最正確的決定:第二天一早讓士兵們好好吃一頓飯,然後給我把劉邦的軍隊滅掉(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他在《項羽本紀》說到這一決定后寫了五句話:
在張良的指點下,劉邦立即實施哄騙項伯的行動。

避不義危機初解

第二個人是范增。

化危機張良獻計

劉邦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說:不如項王啊(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九_九_藏_書邦入關的確是「籍吏民,封府庫」,但是,「籍吏民」是為了自己做關中王時知道向誰徵收賦稅;「封府庫」是為了籠絡民心。此刻卻被說成了為項羽入關做前期工作。
張良從容不迫地回答:項伯在秦朝時曾經有過人命案,是我救了他。今天我有了危難,他才特意來救我(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項伯一人帳,劉邦立即敬酒,並馬上與項伯訂為兒女親家。這是劉邦既實用又高明的一手,第二天鴻門宴上項莊拔劍起舞企圖行刺劉邦時,項伯也拔劍起舞,時時保護劉邦,原因就在於劉邦前一天剛剛和他訂了兒女婚事,他與劉邦成了兒女親家。
大戰前夜,項伯私自進入敵營,並且泄露了重大軍事機密,他竟然連一個「君安與張良有故」的疑問都沒有;與劉邦「君安與項伯有故」的政治警覺相比,實在是差得太遠。
劉邦利用項羽的政治幼稚忽悠了項羽,但是,這並不等於項羽集團中所有人都那麼好忽悠,更何況第二天劉邦要親自到鴻門來向項羽做出解釋,他能躲過鴻門宴這一關嗎?
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項羽用武力解決劉、項兩大集團關係的決定,是項羽個人做出來的,他沒有和集團核心成員認真討論過這一重大決策。這樣由個人專斷作出的決定,當然也可以在不和集團核心成員充分協商的情況下,由他一人自主撤銷。所以,這個決定具有極大的隨意性。
韓信在蕭何的大力推薦下任大將軍后,曾和劉邦有過一番談話,韓信也是一連問了兩個問題。
項伯連夜回到項羽大營,親自向項羽作了一番解說,其中,最關鍵的一句話是: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劉邦這番話十分厲害:
第二,派人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防止盜賊隨便出人,應付突發事件。日日夜夜盼望項王的到來,怎麼敢造反呢?
一是完全喪失政治警覺。
這番話首先打動了項伯,讓項伯完全相信了。所以,項伯才說:明天你可要一早來向項王作個解釋(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第一個問題:誰給你出的這個餿主意(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報前恩項伯泄密

恨劉邦欲動干戈

劉邦的反應非常值得玩味:
第三個人是項伯。
劉邦得到這一絕密軍事情報,頓時大驚失色,忙向張良問了兩個怎麼辦(為之奈何)。
項伯是項羽的堂叔,此時正任項羽的左尹,就是左相,相當於今天的副總理。項伯得知項羽這一重大決定后,立即「私見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