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7 表演的目的始終是讓人相信

7 表演的目的始終是讓人相信

舉例說說具體的,比如在舞台上表演兩人對話,左右轉臉,能精確模仿兩種不同的口音當然厲害,當然有助於你還原情境。
我的一位作家朋友也跟我說過,「寫小說,拼到最後是拼人格」。

這也是為什麼脫口秀表演有時是危險的,有時會暴露太多,有時演完被人評價會感到受傷害。
之所以說這是有待考證的說法,就是我能舉出多少證明的例子,你就能舉出多少相反的例子。這裏不是研究科學,只從實用的角度與大家分享這麼一個小方法,你可以這樣去提前咀嚼你在台上要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個字本身都可以是有韻味的。即使沒有,你也該讓它有。不如試試看,如何把「感情」讀得很有感情,把「理性」讀得很理性,這都是可以做到的。
開始能做到咬文嚼字,在念每個字,尤其是段子收尾時,能念出那個字本身的力量,就已經很好了。
舞台上什麼都是真的。
脫口秀演員(其實演員也是,只是演員暴露得能晚一點),拼到最後也是拼人格,拋開一切技巧文本,最終你吸引觀眾的,就是你藏都藏不住的人格。
再分享一點偏見,我覺得東北口音的幽默與其他所有方言的幽默都是不同的,其他方言發音的幽默來自陌生感,來自一種「奇觀」式的幽默,而非常接近普通話的東北口音並不是靠這種方式逗你笑的。
如果你想表演這段的目的,笑點就在於口音,那自然就要越像越好,只是我不大建議做這樣的表演。更常見的脫九九藏書口秀表演,應該是在表演這兩個人說話的邏輯問題,兩個角色的衝突,兩種價值觀(高頻詞哦,又出現了)的抉擇。口音過於像,有時會掩蓋笑點,甚至顯得油。
簡單來說,其他方言讓你笑的原因是,這人怎麼這麼說話啊。
最簡單的技巧,所謂眼到手到,你說你在看書,就不如表演你在看書,你表演你在看書,就不如還原出你腦海中的那個看書的樣子。注意,每個人看書的樣子是不一樣的,你看書跟我看書肯定不一樣。
a 咬文嚼字:語音象徵主義。
其實我時常覺得舞台是個很安全的地方,那裡正是可以袒露內心的地方,是個會得到寬容的地方。
要以樂隊主唱的標準要求自己,而不是演員。
就是通過表演,把你真實的價值觀分享給觀眾。
你要展現自己的價值觀,要暴露自己,你的表演就不該是「表演」。脫口秀演員的表演更應該像樂隊主唱,而不是演員。想想那些非常有魅力的樂隊主唱,在台上是在做自己,但也是在表演,就是在演自己。
考慮這字詞放在了什麼位置,你的意圖是什麼?你是要讓觀眾聽清,誤導觀眾,還是拋一個梗?你希望此刻觀眾感到你的痛苦,還是你的快樂?是讓觀眾理解字面意思,還是通過發音表達出完全相反的意思?比如你可以試試換幾種情緒讀讀「我可真高興」這句話。
我們都在舞台上演過打電話,https://read.99csw.com如今你打電話還是比個六放在耳邊嗎?有沒有更好的演法?你平時怎麼打電話?
可以想想東北口音的幽默感,其實有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們的用字很活,他們也會把一個普通的字念得很活。
你肯定遇到過這樣的朋友,一件事你自己親身經歷,都不如他轉述時好玩,都不如他那麼津津有味。
原因就是,脫口秀是演自己,我們在台上的聲音最好不要與台下(真實的你)區別太大。聲音變得太多,尤其是有了播音腔,舞台腔,會影響真誠感。另一個原因是,我們的台詞都是我們自己寫的,有時修改台詞是最容易的,台詞課不會教你這個。
是還原你的觀察,你的想象,不是表演你超強的模仿能力,肢體協調——那些都是技巧。
脫口秀演員怎麼抽離呢?怎麼保護自己呢?我的辦法一是做到只保證情緒永遠是真的,文本可以是編造的,對真實人生可以有所修改。二是在日常生活中就盡量活得真實,沒有什麼要遮掩的,上了台也就不怕有什麼會暴露。
王朔的《和我們的女兒談話》封面上寫著這麼一句話:全暴露了,我的隱秘經歷別後心情。
所有讓你心頭一動,感到「話還能這麼說啊」的時刻,都是可以學習咬文嚼字的時刻。
第3節提到過了,文字只是索引,是目錄,情境才是真正要在舞台上展現的東西。
如何做到呢?方法就是把你要說的情境還原在眼前。讓聽你說話的人彷彿看到了一樣。
因為我不是表演能力九九藏書特彆強的演員,這裏只講兩個很基本的表演原則。
黃段子的道理也是這樣的,黃段子的核心在段子,不在黃。光黃是沒用的。光會模仿口音也是沒用的。
表演老師在教表演時,會強調演員在台上要學會保護自己,要記住舞台上都是假的,你進入的是角色,雖然你要用真情實感來演,但下了台要儘快抽離。
關鍵是還原,不是表演。
能還原的人,技巧有虧也會是個不錯的脫口秀演員,不能還原的人,技巧很好,他也不像一個脫口秀演員,而更像是戲劇演員(其實真正的好演員都是在還原,而不是在演)。
不妨想想某些相聲表演,有時就是為演而演,如模仿口音,模仿女性,演只是因為他會演,並不是為了表達什麼。好笑嗎?也好笑,可是那不該是脫口秀演員追求的。你去追求那個,會丟了自己的優勢,我們演不過人家呀。可是如果我們一旦也練出了表演技巧,再加上本身的表達價值觀的優勢,就會厲害很多。
在寫稿時,想象自己在舞台上的動作,神態,只是表層。深層的想象,是想象你稿子中構建出的情境。
咱們理應是那個朋友。
b 津津有味:把情境還原到舞台上。
表演這個藝術門類的根本原則是讓人相信,脫口秀表演就是讓觀眾從相信你開始,慢慢理解你,愛上你。
始終記住脫口秀表演是在傳達價值觀,還原的目的是為了展現你的價值觀。如果表演蓋住了價值觀,甚至可以捨棄表演。
九_九_藏_書情境有時直接來自記憶(我爸當時說……),有時來自觀察(我在地鐵上看到這樣一個大哥……),有時是純編造(火星人是這麼打招呼的……),它本身的真假不重要,當它發生在舞台上時,它就是真的了。
語音象徵主義是語言學中一個有待考證的說法,是說每個字詞的發音方式,跟這個字詞的意思,是有關聯的。
真誠是第一位的。
當然國外其實有很多上了台就變一個人的脫口秀演員,聲線也全變,那是我不了解的領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研究,我這裏討論的只是中國的大部分情況,特別是初學的情況。
真誠是第一位的。
有舞台經驗的朋友都知道,在舞台上,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其實是藏不住的。真誠面對,是邏輯的必然。這也是前面說過,講脫口秀的核心,就是講你的價值觀的原因。
電影明星為什麼那麼吸引人呢?雖然他演的角色不是他,但攝影機的特寫拍下他的哭,他的笑,那些情緒都是真的,你的情緒跟著他動,很容易就會愛上他。而你想想一個人,在片場那麼多陌生人的圍觀下,在攝影機的特寫下,居然可以暴露出真實到讓你相信的情緒,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不成為一個明星呢?關於情緒的交流,後面再細講。
再看Russell Peters,他是靠模仿各國人為能的,他的精髓其實是抓住了各國人的民族性格,而不是口音。換句話說,你能像他一樣,精準還原各國人的優缺點,就算不九_九_藏_書會模仿口音,你用最笨的辦法直說出來,你也會是個還行的脫口秀演員。可如果你並不能精準還原,你觀察不到,你只是能模仿口音,那你就是個涉嫌種族歧視、地域歧視的二流演員。
你在舞台上,其實是在把你整個人分享出去,扔出去,你「表演」的快樂痛苦,你「表演」的人生選擇,你「表演」的憤怒得意,通通包含著也塑造著你的價值觀。
在說的時候,腦子裡想著那情境——即使那情境是編造的。
光會演是沒用的。
這是之前第3節提到過的問題,你在舞台上表演時,腦子裡究竟應該想什麼?你在試圖幹什麼?
我們的表演任務,就是讓它變成真的。
比如你說「大」時,嘴形放大,說「小」,嘴形縮小。「快」的發音很快,「慢」就很慢。「輕、重、緩、急」四個字大家也可以讀讀試試看。輕就該輕,重就該重,緩就該緩,急就該急。
東北話讓你笑的原因是,話還能這麼說啊?
其實學表演的朋友上過台詞課就已經發現了,台詞課上教的詞義句義文義、邏輯重音,都涉及剛剛說的這些。但是,我不大推薦大家去上台詞課,至少剛開始別去,可以先學習它的理論。
把一件事說得津津有味,是脫口秀演員表演的基本素質。
脫口秀就是在演自己。
每種意圖事實上只能有一種最佳的發音方式,那個最符合你想表達的方式。
可以想想很多講種族歧視,攻擊性別的內容,那是生活中絕對不能講,但在台上就沒大所謂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