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信念 道阻且長,而終點可期 有一種撤退,叫敦刻爾克

信念 道阻且長,而終點可期

有一種撤退,叫敦刻爾克

時間,還是要回到1939年9月1日。
丘吉爾後來回憶,在抵達巴黎的時候,法國政府已經在一批一批地燒毀政府文件,準備撤離了。
這是一次大大出乎法國人意料的進攻——德國A集團軍群竟然繞過了他們認為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在德國「裝甲戰天才」海因茨·古德里安的率領下,德國的裝甲部隊在法國的色當撕開了一道口子,潮水一般地殺入法國腹地。
6月1日,第六天。這一天,敦刻爾克地區的天空晴朗,而這對英法聯軍而言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德國空軍傾巢出動。
而隨著法國軍隊的崩盤,一起倒霉的,還有渡過英吉利海峽前來並肩作戰的英國遠征軍。
從橫渡的路線來看,從敦刻爾克到英國有3條航線:其中Z航線航程最短,只要40海里,但已被德軍炮火封鎖;X航線55海里,但這條航線上已經布滿了英軍設置的水雷;最長的Y航線要90海里,德軍的炮火無法覆蓋,但整整6個小時的航程,船隻將完全暴露在德國空軍的轟炸範圍內。
對於希特勒當時那個謎一般的「停止進攻」命令,後來的歷史學家有過很多的猜測。
「……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來拯救和解放這箇舊世界……」
這是一場歷時9天的大撤退。
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英法聯軍一共丟棄了1200門大炮、750門高射炮、500門反坦克炮、6.3萬輛汽車、7.5萬輛摩托車、700輛坦克、2.1萬挺機槍和50萬噸軍需物資。
面對德國狂飆突進的裝甲部隊,法國全境已經被打穿,40萬暈頭轉向的英法聯軍被德軍壓縮到了法國西北部。如果他們要避免被全殲的厄運,就只能指望橫渡英吉利海峽,退到對岸的英國。
當時的情況無比嚴峻:
但當時的德國空軍確實戰鬥素質很高,他們的戰鬥機將英國的戰鬥機牢牢纏住,而轟炸機則開始狂轟濫炸。那一天,英國海軍被炸沉31艘艦船,其中包括4艘滿載官兵的驅逐艦,另外11艘艦船被重創。
去不去「貢獻」票房其實完全不重要,保持一個獨立思考的頭腦還是比較重要的。
如果因為這個人去抵制這部電影,我個人覺得不值得。
下午2點23分,「發電機行動」宣告結束。
但也正是在這一天,撤離越來越熟練的英法聯軍,一共撤走了47310人,創造了一個紀錄。
當時這個師的師長,名字叫蒙哥馬利。

英國遠征軍總司令戈特
在法國北部的諾爾省,有一座海港城市。
海峽對岸,英國皇家空軍也把自己所有的存貨都拿了出來,從噴火式戰鬥機到颶風式戰鬥機,從無畏式戰鬥機到哈德遜轟炸機、魚雷攻擊機,甚至連偵察機都飛上了天空,想盡一切辦法阻截德國飛機。
多次收到讀者貼給我的一張貼圖:
這也就造成了,對於吃過主菜的歐美觀眾而言,這道精緻甜點他們會大加讚賞,但對於相對不是很熟悉敦刻爾克這段歷史的觀眾而言,很可能覺得沒吃飽。
英國和法國憑藉出色的「表演」,讓這一階段的戰爭獲得了一系列的稱號:假戰,奇怪的戰爭,靜坐戰爭……
1940年5月16日,剛剛上任的英國首相丘吉爾緊急飛往法國巴黎,在那裡與同樣是剛剛上任的法國總理雷諾會晤。
包括燒仰光的儲油罐等等,是為了避免落入日軍手裡,並非故意不給中國軍隊用。當時中國遠征軍在馳援的路上,不知道是否能到達仰光——當然,這一切主要都因為英軍毫無抵抗的意志。
第三,這不是在為亞歷山大開脫。緬甸的潰敗,亞歷山大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整個敦刻爾克港口,只剩下了一段可供船隻停泊的東堤,長約1200米,用木板搭建,非常簡陋。
當時,可以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法國港口有三個,但其中的加來和布倫先後被德軍佔領。於是,就只剩下了最後一個港口,那就是敦刻爾克。
但我知道,這確實是我大片看多了以後的後遺症。
一切都很真實:人都會恐懼,也會自私,還會投機取巧,但同時,人也都會無畏,都會無私,還會捨己為人。
而現在,半個月不到,法國就已經面臨全面崩盤,這就像一個在賭桌前的賭徒,忽然贏了一筆超出他想象的籌碼,很容易想暫時休息下,先九-九-藏-書停止投注,觀察一下。
《敦刻爾克》是為了歌頌亞歷山大這個人而拍的嗎?恐怕不少看完電影的觀眾,都未必清楚電影里哪個人是亞歷山大。
主要的場景,是一小群人,一艘船,一架飛機;
就像丘吉爾的那句名言:「永遠,永遠,永遠不要投降。」
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任何時間留給英國人和法國人了。5月19日,英國的戰時內閣就責成海軍部制訂撤走英法聯軍的計劃,由海軍中將伯倫特·拉姆齊指揮,代號「發電機行動」。
在撤退中,共有226艘英國艦船和17艘法國艦船被德軍擊沉。
所有奇迹的產生,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背後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你必須要有一個「堅持到底」的信念。
當天晚上,古德里安得到了德軍最高統帥部的指示:恢復進攻!讓盟軍最膽戰心驚的德軍裝甲部隊的發動機,重新開始咆哮!
這一天,有64429人撤離。
我也覺得有點沒吃飽——在我的想法里,我覺得如果全片在各處再插入8~10分鐘以下鏡頭,會不會更豐|滿些:德國人為何放棄進攻;敦刻爾克海灘全景式的漫天炮火;德國戰機傾巢出動,英國皇家空軍奮力迎敵;法國第一兵團和英軍第三師的拚死阻擊,血戰不退;片尾出現字幕「4年後」(然後鏡頭切到那個膽怯的男主隨著登陸艇,迎著海浪登上諾曼底海灘);片尾出現一排真實的人物,以及當時出海營救的民用船隻船名(電影中給了不少鏡頭致敬)。

5

沒有猶豫,沒有遲疑,全英國的駁船、拖船、貨船、漁船、汽艇乃至私人遊艇都被動員了起來,在英國民眾的操控下,冒著漫天的炮火出海了!據統計,前後一共有693艘英國船隻和168艘法國船隻參与了「敦刻爾克大撤退」。
第二種說法,說是希特勒想給英國留條活路,放他們點人回去,以便將來議和時他們能還個人情。但其實就在5月24日,希特勒給當時的B集團軍群下達的命令是「儘快完成包圍,殲滅英法聯軍」。
陸軍:暫停的兩天,是德軍的高層沒有想到馬斯河會如此輕易得手,他們不相信自己竟然如此好運。他們擔心自己的側翼會遭到法軍的猛烈反擊,於是希特勒停止行軍,等待步兵趕上,沿埃納河形成一條側面屏障。這一切都出於德國人的嚴謹,而這一次他們錯失了時機。
一部《敦刻爾克》的電影,讓很多人深受感動,也讓不少人云里霧裡。
所以,我還是很喜歡這部電影。
但是,負責最後守衛的法國第一兵團大約4萬名法軍,他們失去了逃離的機會,在血戰之後,全部被俘。
時至今日,再回過頭來看,「敦刻爾克大撤退」依舊是一個奇迹。
說是一場大戰,但其實是一場大撤退。
第一,基本是真的。亞歷山大全名哈羅德·亞歷山大,在指揮了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後,他後來確實被派到緬甸,成為駐緬英軍總司令,而他去的目的,就是幫助英軍撤退。
包括退入野人山,現在回過頭來看,未必是一個明智的舉動。當時美方和英方提出的建議是,中國遠征軍退入印度休整,但蔣介石堅決要求遠征軍退回國內(心情可以理解),堅決服從蔣介石命令的杜聿明只能強行穿越,而有自己想法的孫立人率新三十八師抗命退入印度休整,這支部隊整建制地保存了下來,成了日後反攻的中堅力量。
第五,我們可以一分為二,客觀評價亞歷山大這個人,但我實在看不出,這和抵制《敦刻爾克》有什麼關係。
那也說兩句吧。
第四種說法,就是希特勒的「賭徒心理」。當時德軍進展的速度和取得的成果,已經遠遠超出了希特勒的預估。在全面進攻前,希特勒曾做好思想準備:佔領法國北部,然後在和英法聯軍的長期拉鋸中,邊打邊談,再謀取利益。
他們都問我:是真的嗎?也有的人說,是真的的話我就不去看了。
1662年,敦刻爾克正式歸屬法國。因為臨海的特殊位置,這個地方一直是中世紀歐洲各類戰爭爭奪的焦點,但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沒有1940年5月的那場大戰來得有名。
第三種說法,說是當時的德國空軍元帥戈林向希特勒誇下海口,說僅憑藉空軍就可以完成對困守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的包圍和消滅。但其實大家都知道,轟炸機的炸彈落在沙灘上,造成的殺傷力比落在平地上要小得多。後來事實也證明,戈林的空軍並沒有很好地完成任務。
如果因為這件事,你願意去了解一下中國遠征軍,我倒覺得是件好事。如果又不了解敦刻爾克,又不了解中國遠征軍,就跟著喊「抵制」,那就不https://read•99csw.com值得了。
當時設計的方案,是利用加來、布倫和敦刻爾克三個港口,每天撤走1萬人。但沒預料到的是,港口只剩下了敦刻爾克一個,而40萬英法聯軍已經被壓縮到了狹長的沙灘地帶,三面臨敵,背後是海——不用多久,德軍只需要架起大炮,就可以直接在沙灘上進行一場煉獄般的虐殺。
第三,這部《敦刻爾克》其實像是一部資料片,或者說,是主菜上好以後的一道甜點。
如果說這部電影有那麼一幕鏡頭是讓人有流淚衝動,讓人感到感動的話,我覺得是那一幕:海平面上,出現無數自發前來迎接的民船。
在執行「發電機行動」信號發出去兩小時后,第一艘英國船隻「莫娜小島號」開往敦刻爾克,並在當晚載著1312名英國士兵返航,他們都是後勤部隊。
這種信念,支撐著英法聯軍從敦刻爾克撤到英國,又從諾曼底反攻回法國;支撐著蘇聯軍人從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最後再打到柏林;支撐著美軍從珍珠港到中途島,再到硫黃島和沖繩島;支撐著中國軍人從東北到上海,從南京到重慶,最後實現那句話:「中國總是有辦法的。」
9天時間里,英國皇家空軍共出動2739架次的戰鬥機進行空中掩護,損失飛機106架。
丘吉爾實事求是地回答:「1.5萬人。」法國總理雷諾在旁邊總結了一下:「22萬英國士兵中,有15萬已經撤離了,而法國士兵只被撤走了1.5萬人。」
僅僅一個月,波蘭宣布投降。
第二,開場前5分鐘給我印象很深,我覺得這是體現諾蘭水平的5分鐘——讓你體會戰爭的殘酷不需要漫天的炮火,連背景音樂都不需要,幾個英國士兵的遭遇就會讓你印象深刻。
「撤」這個字,說出來簡單,但做起來,哪有那麼容易?
敦刻爾克撤退結束后,丘吉爾在英國下議院發表了演講:
4年之後,在法國的諾曼底,很多當初乘船而去的士兵,高唱戰歌,踏浪而歸。
作為波蘭的盟友,當時的英國和法國在幹什麼呢?它們倒也是在9月3日迅速做出反應:同一天內對德國宣戰。然後呢?然後就迅速陷入了沉默。除了法國發動過一次象徵性的「薩爾攻勢」外(戰線向前推進了5英里,佔領了大約20個無人村莊),所有的努力,就是在外交上譴責德國,口頭上要求德國撤軍。
沒有密集的炮火,晃眼的鮮血,呻|吟和慘叫,怒吼和拼殺;
整部影片除了片尾出現幾個模糊的德國士兵形象外,敵人自始至終沒出現過;

海因茨·古德里安,被稱為德國「裝甲兵之父」,又被稱為「閃擊戰之父」。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和隆美爾被稱為「二戰」中納粹的三大名將
(二)關於亞歷山大這個人
這一天,敦刻爾克撤走了53822名官兵,打破了前一天的紀錄。
5月30日,第四天。敦刻爾克地區的天氣變得非常惡劣,大霧瀰漫。但這對盟軍卻是個好消息——德國空軍又無法出動了。而且,這一天被後人稱為「神奇的一天」,因為原本應該風高浪急的英吉利海峽,忽然風平浪靜,海面像鏡子一般平靜。
(一)關於《敦刻爾克》電影本身
入夜,英國「馬爾科姆號」驅逐艦派出水手吹起了蘇格蘭特有的風笛,召集失散和掉隊的士兵,帶上驅逐艦。
在漫天的炮火中,新上任的遠征軍司令亞歷山大在海灘上放了張帆布椅,安靜地坐在上面看著部隊撤離,或者啃著蘋果,在海灘散步。在他的感染下,有的軍官開始在海灘上颳起了鬍子,而有的士兵甚至開始垂釣。

1


各式各樣的船隻都被調用參与士兵的運送
在敦刻爾克的港口和海灘上,英國士兵築起了路障,只准英國人通過,不準法國人通過。狂怒之下,一些法國的炮兵甚至準備用大炮對準英國的艦船開火。
明明是一場大撤退,為什麼會被人銘記,以至要拍成電影?
公元4世紀初的時候,這裏還只是一個坐落在沙灘上的小漁村。到了1067年,這個地方被正式命名為「敦刻爾克」(Dunkirk)——意為「沙灘上的教堂」。
正如我前面所言,我覺得諾蘭的這read.99csw.com部電影,並沒有刻意歌頌誰,因為他知道這並不是一場勝利。我們看完這部電影,絕不會覺得英國士兵好偉大,法國士兵好偉大,亞歷山大好偉大,而是只會覺得普通百姓的偉大,以及戰爭的殘酷。
事實上,丘吉爾在敦刻爾克撤退完成後的下議院演講中,還有下面這樣一句話:「我們必須極其小心,不要把這次撤退蒙上勝利的色彩,戰爭不是靠撤退來取勝的。」
但嗜血的狼,是不會因為你假模假樣吼兩嗓子,就會轉身離開的。1940年5月10日,法國和英國最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養精蓄銳的德國人出動了136個師,在3000多輛坦克的引導下,分A、B兩個集團軍群直撲比利時、荷蘭、法國、盧森堡等國,開始全面進攻西歐國家。
作為對之前的補償,丘吉爾告訴法國總理和總司令,5月31日這天被定為「法國日」,原先英國軍人優先的規定將被顛倒,法國部隊將比英國部隊優先撤退,至於斷後的任務,由英國的三個師來完成。
但德國的陸軍,卻從已經崩潰的比利時軍隊防線撲了過來(比利時堅持了19天宣告投降,也屬不易),敦刻爾克的防線眼看就要被突破。關鍵時刻,英軍第三師乘坐600輛偽裝過的軍用卡車,關閉大燈后急行軍60公里,在28日凌晨趕到德軍前面築起了防禦陣地,擋住了德軍的進攻。

7

但最關鍵的,還是敦刻爾克沙灘上的撤離行動。
丘吉爾帶來了盟軍撤離敦刻爾克的最新數字:16.5萬人。但他並不是來報喜的,因為他必須面對法軍新任總司令魏剛的質問:「在這些撤離的人中,有多少法國士兵?」
這近34萬人,是最寶貴的財富,是為歐洲大陸留下的最後的反抗火種,他們日後都成了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堅力量。

2

5月27日,德國空軍出動了。
甘末林痛苦地搖頭:「我們已經沒有戰略後備隊了。」

蒙哥馬利在此戰中脫穎而出,成長為「二戰」中的一代名將
而雷諾的回答更直接:「我們已經輸掉了這場戰爭。」
這個時候,除非出現神跡,誰還能拯救那40萬英法聯軍?
zhangy4498:1939年9月1日,除了納粹德國出動44個師約80萬的兵力直撲波蘭,蘇聯也同時出兵從東面撲向波蘭,「二戰」的序幕由此拉開。波蘭是在納粹德國和紅色蘇聯的同時夾擊下宣告投降的……
被全殲還是安全撤退?一場爭分奪秒的生死大逃亡隨即展開。
這一天,從敦刻爾克的沙灘上撤走了17804人,比第一天多了整整1萬人。
但這是戰爭時期。
諾蘭不這麼做,應該有他自己的原因——我也贊同。因為這從本質上而言,是一場失敗戰鬥撤退,而不是一場勝利,不要渲染成一場大勝。

4

附記

但打不下去了,還能怎麼辦?
然後,就是那種發自內心的對戰爭的厭惡。
當時沖在最前面的德國第十九裝甲軍的坦克部隊,離敦刻爾克只有10英里的距離了。統帥第十九裝甲軍的古德里安後來在回憶錄里寫道:「如果當初最高統帥部沒有制止第十九軍的推進,那敦刻爾克早就被攻克,勝利的成果也非現在可比。假使當時我們能夠俘虜全部英國遠征軍兵力,那麼未來的戰局發展恐怕就很難預言了。很不幸,這個大好機會卻被希特勒個人的神經質糟蹋了。」
這一天,英國海軍抽調了1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和其他大小26艘艦艇前來運人,但由於缺乏小型船舶,無法迅速將人員從海灘接到停在近海的大型船隻上,這一天只撤出了7669人。
說簡單,也簡單,因為那不僅僅是一場撤退而已。
就像拍「赤壁之戰」,如果外國人來拍,肯定拍成一部戰爭史詩片,但如果再由我們的中國導演來拍,拍給中國人看,他也得挖空心思換一個特別的切入角度——我們對這個故事實在太熟悉了。
但在當時,作為軍人的古德里安只能從命。按照他的說法:「於是我們在一眼可以望見敦刻爾克的地方停下來了。空軍進攻的同時,我們眼看著大船和小船不斷地把盟軍撤走。」
與此同時,在海峽對岸,英國皇家空軍也派出了除保衛本土之外的所有戰鬥機升空迎敵——他們每多擊落一架敵機,就能給地面上的兄弟部read•99csw•com隊多一份保障。
上午9點40分,德國第十九集團軍的裝甲部隊終於衝破了法軍的最後防線,沖入了敦刻爾克市區。在海灘上,有26175名法軍在最後關頭被運走了。
但正是那場堪稱「奇迹」的大撤退,讓「敦刻爾克」這個名字,名垂青史。
這也是5月31日丘吉爾再次飛到巴黎的原因。
神跡,還真的出現了。
有很多人,總結過很多原因。比如希特勒的指揮失誤,比如那幾天老天意外地幫忙,比如德國人過分迷信空軍的力量,等等。
6月3日,第八天。晚上,亞歷山大司令官目送最後一批英軍撤離,隨後和自己的參謀一起登上了艦船。在他們之前撤走的,有26175人,其中大部分是法軍。
這離德國軍隊發動總攻,才過去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承認「輸掉戰爭」的,是號稱「歐洲第一陸戰強國」的法國。
五天過去了,在德國空軍和陸軍的壓迫下,敦刻爾克已經撤走了大約13萬部隊,這已經是個了不起的奇迹了。
在之前的兩個星期,敦刻爾克遭遇了德國空軍的狂轟濫炸,4個船塢全部被摧毀,8公里長的碼頭被炸成一片廢墟,事實上,整個敦刻爾克的大半個城區也都被炸毀了。
1940年5月26日晚上6點57分,代號「發電機行動」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正式拉開序幕。
除了希特勒本人,我們確實無法知道他當時的真正意圖,但無論如何,蜷縮在敦刻爾克沙灘上的數十萬英法聯軍,獲得了最寶貴的兩天時間。
而且雖然「作戰地圖過時」的說法不可考,但當時隨著德軍裝甲部隊的深入,確實面臨著法國境內河道縱橫的各種地形,出於裝甲部隊突進太快太久——可能也是當時大多數人初次接觸裝甲作戰的緣故——會有損耗乃至有傷亡的考慮,希特勒決定讓古德里安的部隊先休息調整,以便接下來投入在法國的其他戰鬥中去。
敦刻爾克陷落。
這天晚上,撤出26256人。
在「發電機行動」計劃制訂之時,當時決定英法兩軍是可以共同使用船隻的。但英國當時的遠征軍總司令戈特卻沒有接到通知,所以,他下令不準法國人登上英國人的船隻。
這一天,英國遠征軍總司令戈特被召回了國,第一軍軍長亞歷山大接任,他是騎著一輛自行車到敦刻爾克海灘接過指揮權的。
緬甸和敦刻爾克不一樣。
所有的這些因素,都是促成「敦刻爾克大撤退」產生奇迹的原因,但所有的這些因素背後,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
1940年5月24日,希特勒突然下令所有前線裝甲部隊,停止對英法聯軍的追擊。

6

與此同時,法國的第一兵團在敦刻爾克的周邊迅速進入陣地,開始與拚死進攻的德軍陷入血戰——他們每多堅持一秒鐘,在海灘上的弟兄們就能多一絲生存的希望。

哈羅德·亞歷山大
所以,《敦刻爾克》並沒有成為一部戰爭史詩片,而是一部記錄失敗和感受戰爭恐懼的電影:
也是在這一天,英法聯軍從敦刻爾克海灘又撤走了68014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法國人。
5月28日,第二天。在前一天感到丟臉的德國空軍元帥戈林,不顧敦刻爾克地區大霧瀰漫的天氣,命令兩個轟炸機大隊強行起飛,但最終因為能見度實在太低,飛機帶彈飛回。
難道要捨棄他們?

3

有人說敦刻爾克法軍替英軍殿後,英軍先跑路。但你換個角度想,法軍腳下,是自己的祖國,守衛自己的祖國本來就是義務。英軍是渡過海峽來和法國人並肩作戰的,然後英國人派自己的船來接,你讓他們把自己的士兵留下來殿後,讓法國士兵先撤離自己的祖國,換你是指揮官,估計你也做不到吧?
看完電影《敦刻爾克》后還是頗有些感觸,說說個人感受。
但在緬甸戰場,情況不一樣。緬甸原來是英國人的殖民地,中國遠征軍是來幫助英國守軍的(當然也有守衛滇緬公路,保護自己大後方物資運輸的目的)。從私心來說,誰都希望自己國家的子弟兵先撤,別人家的子弟兵殿後,但問題在於,亞歷山大在那幾場戰鬥的指揮中,不僅私心暴露得太赤|裸裸,而且在情報上有欺騙中國遠征軍的嫌疑,提供錯誤的信息,讓中國軍人全部為英軍撤退殿後。
但是,在這9天里,共有約33.82萬人撤回了英國,其中,英軍約21.5萬人,法軍約9萬人,比利時軍約3.3萬人。
但還有20多萬人被壓制在沙灘上。九-九-藏-書
這一天的凌晨,納粹德國出動44個師約80萬的兵力,直撲波蘭,正式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
對於歐美觀眾而言,「敦刻爾克大撤退」是他們從小就知道的一次大事件,相關電影也已有不少,所以諾蘭的這部作品,只是錦上添花,前人逼著他必須要換一個特別的角度。
一個字:撤。
這一休息,就是整整兩天。
在後人看來,敦刻爾克大撤退無疑是英法兩國齊心協力的成果,但回到當時,兩個國家從領導人到士兵,並不是沒有發生過摩擦。

敦刻爾克沙灘上被焚毀的卡車

箭頭為當時德國A、B兩個集團軍群的進攻方向
第一,陸地、海洋和天空三條線交叉敘述,我覺得這就是諾蘭的特色:哪怕是一個平鋪直敘的歷史事件,諾蘭還是一定要把它拗出個造型來。
6月2日,第七天。英國皇家空軍扛不住了,他們無力再派出飛機為撤退保駕護航了。為此,英法聯軍在白天停止撤離行動,改為夜間撤離。
6月4日,第九天。最後時刻的爭分奪秒。

饅頭說

丘吉爾當時問法軍的總司令甘末林將軍:「我們的戰略後備隊在哪裡?」
敦刻爾克在1939年就成為法國吞吐量第三的大港,擁有7個可供大型船隻停泊的深水泊位,4個干船塢以及8公里長的碼頭——如果這些設施全能利用,別說40萬軍隊,連同他們攜帶的所有重裝備,都可以在短短几天里全部運走。
「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決不投降。
那一天,德國空軍第二和第三航空隊傾巢而出,對敦刻爾克港區和海灘進行了猛烈轟炸,總共投下1.5萬枚高爆炸彈和3萬枚燃燒彈,敦刻爾克市區幾乎被夷為平地。
第二,當時的中國遠征軍入緬,帶著一腔熱血,但背後其實也隱藏著不少問題,比如指揮系統的紊亂:當時的指揮者,有蔣介石,有美國軍事顧問史迪威,還有這位亞歷山大。史迪威和亞歷山大之間關係就很一般,當時也沒明確該聽誰的;蔣介石允諾中國軍隊都聽史迪威的,但事實上杜聿明他們只聽蔣介石的。
英國人傾盡全力,連內河船隻都開出了海。
在這個危在旦夕的時刻,英國人開始進行全國廣播:全英國只要擁有船隻的人,都請前往敦刻爾克!幫助在那裡的英國海軍一起運送聯軍的士兵!
第一種說法,說是希特勒當時用的作戰地圖是過時的,地圖顯示敦刻爾克附近都是沼澤地,所以命令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但這種錯誤對於嚴謹的德國人,尤其是當時蓄謀已久的德國軍人而言,是很難想象的。

讀者評論

5月29日,第三天。德國空軍再度出動。這一次他們對盟軍的運輸船隻造成了巨大打擊,擊沉了三艘巡洋艦和包括5艘大型渡輪在內的21艘船隻,重創英國海軍7艘驅逐艦。
老貓慢慢爬:敦刻爾克海灘上,英軍軍官和士兵冒著炮火大聲喊叫幾天,導致很多人嗓子喊破嘶啞,後來被稱作「敦刻爾克嗓子」。戰後的英國議院,凡是有「敦刻爾克嗓子」的人發言,總是會得到額外的尊重。
5月31日,第五天。丘吉爾又一次飛到了巴黎。
第四,在緬甸戰場,英軍的表現不僅被中國人恥笑,被美國人恥笑,被全世界恥笑,甚至連對手日本人都看不起。亞歷山大退役后寫了一本戰爭回憶錄,我沒看過,不知道他怎麼回憶自己的這段生涯,但我覺得,哪怕之前他有過再多功績,這段歷史是他軍人生涯的一個污點,他的良心應該為此感到不安。
在這場撤退中,英法聯軍有超過4萬人被俘虜,還有2.8萬人陣亡(德軍大約陣亡1萬人),這其中包括隨著被德軍擊沉的艦船而一起葬身大海的人——有一艘豪華游輪被炸彈擊中,滿載3500名官兵沉入大海。
看完電影后,直到今天,我的腦海里還會浮現出一些景象,但不是戰爭場面,而是寧靜的大海、安靜的排隊、飛機的引擎聲、民船遊艇的馬達聲、浪花拍打船舷的聲音……
「……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戰,我們將具有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