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篇 以國家之名 丘吉爾的另一面

中篇 以國家之名

丘吉爾的另一面

丘吉爾到底是不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很遺憾,並沒有什麼證據能表明他在這一方面有什麼過人的才華。
不過,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丘吉爾卻也並非全都表現得一塌糊塗。
又比如,諾貝爾獎在揭曉之前,一切都是保密的。但瑞典文學院事先通過渠道諮詢了丘吉爾,問他是否願意接受這個獎項——他們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第二天,英國皇家空軍開始對法國北部的德國軍事目標實施轟炸,希望能減輕蘇聯的壓力;一批又一批由英國情報人員破譯的德軍進攻蘇聯的情報,開始源源不斷出現在斯大林的桌上;英國海軍開始冒著極大風險,在北極圈航線為蘇聯輸送物資。
在戰略上,英國從來就沒有信任過中國,反而處處防著中國勢力進入他們認為應該屬於自己的「殖民地」;
他嗜酒如命,每天要飲用包括威士忌、白蘭地、香檳在內的各種酒精飲料。1931年,丘吉爾在美國遭遇了一次嚴重車禍(他當時忘了美國和英國不一樣,車是靠右行駛的),住院期間,他想盡辦法讓醫生把報告寫成:「丘吉爾因為有嚴重腦震蕩,需要飲用烈性酒,尤其是在用餐時。」
他酷愛抽雪茄,煙不離手。有一個沒有得到過證實的說法是,他一生抽掉了大約3000公斤的雪茄煙。丘吉爾曾命人專門為他製作了一種特製氧氣面罩,前面開了一個洞,方便他在坐飛機時的高空非增壓狀態下,依舊可以抽雪茄。
這是「二戰」后,西方世界第一次有重要人物公開站出來指責戰時的盟友蘇聯,所以對於丘吉爾的這場演講,幾乎沒人記得它的題目叫作《和平砥柱》,大家都習慣用另外一個名詞:「鐵幕演說」。

丘吉爾和斯大林
如果丘吉爾參評「世界歷史上的偉人」落選,我不意外;入選,我也覺得沒什麼不妥。
在私下乃至各種公開場合,丘吉爾不止一次表達出對蘇聯以及對斯大林個人的厭惡。但是,到了1941年6月22日這天,他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
1937年,丘吉爾曾寫道:「我不覺得有什麼對不住美國印第安人和澳大利亞土著人的地方,我之所以這麼覺得,因為事實上,就是一個更強的、更高一等的、更聰明、更智慧的種族,來到這些地方,取代了這些人。」
在丘吉爾擔任內政大臣期間,最反對的就是社會主義,最痛恨的就是工人罷工和遊行。他處理這類事件的方法有時非常簡單:對著群眾架起機槍,甚至大炮——結果他直接釀成了1911年倫敦的「塞德奈街殺戮事件」。
但是就在「二戰」結束后不久,丘吉爾似乎連和蘇聯稍微延續一下「蜜月期」的想法都沒有。
也正是因此,宋美齡在「二戰」期間訪問美國后,拒絕了英國發出的訪問邀請。在華盛頓時,宋美齡也幾次以「身體不適」為由,婉拒與當時也在那裡的丘吉爾會面。蔣介石對丘吉爾也一直沒有好感,丘吉爾當然更藐視蔣介石,英國甚至有過暗殺計劃準備將蔣介石幹掉。
在那場競選中,丘吉爾在他引以為豪的演講中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把競爭對手工黨形容為「可能會尋求像蓋世太保那樣的統治方式」——這種比喻讓英國民眾聽了非常不舒服,他們認為丘吉爾還活在「二戰」中。
事實上,在整個「二戰」中,最適合丘吉爾的角色無疑就是「政治家」——對不少戰役,丘吉爾只是簡單地下令「不準投降」和「主動出擊」。如果英國沒有一個敢獨立思考的蒙哥馬利,以及一個「超級大腿」美國,很難想象就算有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幸運,英國軍隊後來的命運會怎樣。
1941年6月22日,德國單方面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出動190個師約550萬兵力,大舉入侵蘇聯——丘吉爾立刻意識到:英國不用再孤身面對德國納粹了。
他也確實是硬氣。
當時剛剛在索姆河戰役中嶄露頭角的坦克,據說名字就是丘吉爾起的——很多人也相信,只有擔任過海軍大臣的丘https://read.99csw.com吉爾,才會把這種東西叫作「Tank」(大水櫃)。
1918年,俄國剛剛爆發「十月革命」后不久,國內陷入內戰。在英國內閣兼任陸軍大臣和空軍大臣的丘吉爾堅決主張英國干預俄國內戰,將蘇維埃消滅在萌芽之中。
其實,那麼多的「側面」結合起來,展現的還是丘吉爾心境最底層的性格:固執,執念,永不服輸,理想主義。
但丘吉爾沒有回來。因為在那場選舉中,覺得自己穩操勝券的丘吉爾被英國人民選了下去,工黨候選人艾德禮取代了他的位置。

3

丘吉爾對蒙哥馬利還是非常信任的。蒙哥馬利曾對丘吉爾說:「我不喝酒,不抽煙,睡眠充足。這就是我保持百分之百的狀態且捷報頻傳的原因。」丘吉爾回答說:「我視酒如命,很少睡覺,酷愛雪茄。這就是我保持百分之二百的狀態指揮你獲勝的原因。」
但是,作為這些生活方式的一個「對立面」——丘吉爾活了91歲。
這種性格,有些通過他的所言所行展現在了台前——尤其是通過「二戰」這個巨大的舞台,他鮮明的性格為世人所熟知,乃至被欣賞和崇拜。
但是,為何當時以張伯倫為代表的「議和派」在英國擁有如此廣泛的市場和支持?因為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確實被打怕了,慘重的傷亡讓很多英國人都不願意再一次捲入戰爭。
那就是延續「日不落帝國」永遠榮光的理想。
從1931年開始,面對中國政府向國聯申訴的種種日本侵略行徑,英國總是牽頭呼籲「雙方保持克制」,從不給出公正的評判。1940年,日本要求英國關閉滇緬公路,斷絕對中國的援助。因為害怕影響自己在南亞的殖民地利益,英國沒有反對,立刻決定關閉滇緬公路3個月——簽字的正是新任首相丘吉爾。
丘吉爾有晚起的習慣,尤其是在「二戰」期間,他一般要到中午才起床——因為他喜歡在床上辦公。
丘吉爾是西方國家領導人中第一個站出來堅決聲援蘇聯的人,並且沒有把承諾只停留在口頭上。

波茨坦會議後期的艾德禮、杜魯門和斯大林
丘吉爾非常珍惜這個當「二把手」(首相之下最重要的職位)的機會,但在他任內恢復的英鎊「金本位制」,卻為後人詬病至今——雖然大幅度增加了英國的財政收入,但造成了英鎊升值,使得英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大大下降,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的經濟大蕭條和工人失業。
即便如此,瑞典文學院在頒獎詞中還是給予了丘吉爾超出規格的評語:「他是具有西塞羅文採的愷撒大帝。」
同年他還寫過一篇題為《猶太人如何避免被迫害》的文章,此文在他生前沒有發表。文中說:「可能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受的迫害都是自找的,他們經歷了許多折磨,可能他們自己也有一部分責任。」
但事實上,丘吉爾出身貴族家庭,受的是非常完善的教育。
如果說,要把英軍在緬甸戰場上的窩囊和背信棄義都歸責于英國駐印司令韋維爾或緬甸戰役指揮官哈羅德·亞歷山大的話,那麼真正站在背後的丘吉爾,當然難辭其咎。
《至暗時刻》中,丘吉爾肥胖、臃腫、口齒不清,有時講話甚至嘴角邊會泛白沫,但那時他畢竟已經66歲了,誰又能想到,年輕時候的丘吉爾,其實是這樣的——

5

丘吉爾的「多面」,當然不僅限於這些生活的小細節。
在1955年遭遇了第二次中風之後,丘吉爾被迫讓出首相之位。事實上,在他這次中風之後,英國政府就已經開始安排他的葬禮了。按照英國女王的旨意,丘吉爾的葬禮一定要風風光光。
但可惜的是,恰恰是在丘吉爾的任內,他目睹了「日不落帝國」徹底分崩離析的全過程(美國在背後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於是,波茨坦會議的後半段,是艾德禮代表read.99csw.com英國來開的。
因為這一戰,負主要責任的丘吉爾在國內受到了猛烈抨擊,隨後丘吉爾主動辭職,以42歲的年紀,去皇家蘇格蘭毛瑟槍團擔任第六營營長,上前線親自參戰。
丘吉爾是著名的「反共」人士。

6

就在當天晚上,丘吉爾發表全國廣播講話:「在過去二十五年中,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始終一貫地反對共產主義。我並不想收回我說過的話。但是,這一切,在正在我們眼前展現的情景的對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俄國的危險就是我國的危險,就是美國的危險;俄國人民為保衛家園而戰的事業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業。我們將儘力給俄國和俄國人民提供一切援助。我們將呼籲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盟友採取同樣的方針,並且同我們一樣,忠誠不渝地推行到底。」
比如,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從沒有頒發給過一個國家在任的政治領導人,但這次破例了。
在緬甸甚至印度都朝不保夕的背景下,丘吉爾只能向中國求援。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軍傷亡慘重的戰役中,丘吉爾也要認領屬於他的那一份責任——加里波利之戰。
那本來是一個就像孫大聖說一句「俺去去就來」的場景。
丘吉爾在「二戰」中的另一大爭議事件,是在法國投降德國后,法國海軍已經宣布保持中立且德國承諾不會使用法國軍艦的前提下,派英國海軍封鎖奧蘭港,炮轟一直以來的盟友法國艦隊。這次海戰造成港內的法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法軍死亡1200多名士兵,傷300多名。不少落入海中的法國士兵寧可被淹死,也不願意接受英軍的救援。
丘吉爾是唯一一個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政治領袖。不過,以一個政治家的身份去領一個文學家的獎項,只是他「多面」特徵中的表現之一。

年輕時的丘吉爾
所以,在影片《至暗時刻》中,加里·奧德曼刻畫的那個丘吉爾還是挺真實的:既能慷慨激昂地演說,也會自言自語地喃喃;既會歇斯底里地怒斥,也會禮貌紳士地道謝;既會一往無前地揮拳,也會充滿糾結地彷徨……

1942年至1945年,先後有40萬中國遠征軍兩次赴緬抗日,艱苦卓絕
種種證據顯示,丘吉爾有種族歧視的傾向。
他再怎樣努力或掙扎都是無用的,這不是他一個人能決定的事。
於是就要說到丘吉爾的軍事才能。
所以,丘吉爾青少年時期就讀的學校是英國的哈羅公學——不亞於伊頓公學的英國著名私立學校。
但誰也沒想到,當時已經81歲的丘吉爾又頑強地活了十年,以至有人開玩笑:「丘吉爾一直活著,指定好給他抬棺的人卻一個個死去了。」
不過,當初許諾一定會來現場領獎並表達感謝的丘吉爾,因為在百慕大參加一次國際會議而沒有到場,代他領獎的是他的女兒。
丘吉爾的祖上是公爵,父親倫道夫·丘吉爾是勛爵,曾擔任過內閣中僅次於首相的財政大臣。他的母親珍妮·傑羅姆是一位富家女,因為丘吉爾的外公是納德·傑羅姆,美國著名的大富翁,他是紐約音樂學院的創建者,同時也是《紐約時報》的股東。

7

羅斯福曾委婉地建議丘吉爾要從舊的殖民帝國思維中跳出來,而丘吉爾的回應是:「我出任英國首相不是為了主持大英帝國的葬禮。」
丘吉爾以「二戰」初期堅決反對前任首相張伯倫的綏靖政策而聞名,可以說,他對勝利的渴望和堅持,是英國在整個「二戰」期間堅持不屈的最重要動力。
這個獎,讓頒獎機構瑞典文學院打破了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
丘吉爾體現出的「多面性九九藏書」還包括顏值。
關於丘吉爾的各種傳記和評價汗牛充棟,用一篇文章肯定不可能說盡。
在歷史進入20世紀以後,「日不落帝國」的世界版圖無可避免地分崩離析,但他依舊渴望(哪怕憑藉一己之力)再維持帝國的千年榮光——就像一次又一次向風車發起衝鋒的唐·吉訶德。
但是,丘吉爾那時候已經77歲了,很多人都認為他應該頤養天年,但丘吉爾不這麼認為。有一次,他問一名年輕人:「知道我為什麼會從政嗎?」年輕人誠惶誠恐地搖頭。「虛榮!一切都是為了該死的虛榮心!」丘吉爾直言不諱地說。
在丘吉爾自己寫的有關歐戰的作品中,他反覆強調自己的軍事觀點:應該躲在戰壕中消滅敵人,不要將寶貴的兵力耗費在西線的進攻戰之中。
《至暗時刻》這部電影中,丘吉爾的表現有時顯得有些粗魯,比如對新來的女秘書大吼大罵,光著身子就從浴室里走出來(他是唯一一個在美國白宮曾裸體面對美國總統的人——丘吉爾辯稱他當時從浴室出來見到羅斯福時裹了一條浴巾)。
對這樣的結果,丘吉爾固然失落,倒也表現得很大度,他引用了希臘作家普魯塔克那句著名的話:「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
當然,丘吉爾的很多行為和觀點,都源於他心中一直有的一個夢想。

4

由於領導英國人民英勇不屈地對抗納粹德國,丘吉爾不僅在英國,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擁有了極高的聲譽——沒有人會懷疑他將在戰後連任英國首相。
1917年,43歲的丘吉爾重返政壇,出任內閣軍需大臣。正如之前所言,丘吉爾是一個固執的人,在讀書時並沒有對科學創造展現出什麼興趣,但他在擔任軍需大臣期間,卻敏銳地認識到坦克和飛機在未來的現代戰爭中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並提議迅速擴大生產規模。
面對「二戰」后國際秩序的重建,丘吉爾是極度反感將中國列為「四大戰勝國」的,他曾就此質問羅斯福「是不是腦子燒壞了」,並明確表示:「把中國作為『世界四強』之一是場絕對的滑稽劇。」
丘吉爾無疑是值得被尊敬和紀念的,如果沒有他的堅持和勇氣、感染和鼓舞,1940年的西歐可能早就全部籠罩在納粹旗幟之下了。在這一點上,怎樣褒揚丘吉爾都不過分。
應該說,這個戰略雖然大胆,但不失可行性。可惜的是,這個作戰計劃從一開始執行,就是一團亂麻。
1946年3月5日,訪美的丘吉爾在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了題為《和平砥柱》的演說。

1

除了軍事才能,還有其他。
我們先從一些展現丘吉爾「多面」的小細節入手。

加里波利之戰是「一戰」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作戰
事實上,從青年時期開始,丘吉爾就一直對「大英帝國」有著強烈的感情,為了維護「日不落帝國」的榮光,丘吉爾願意付出任何代價,甚至犧牲盟友的利益。
在戰術上,英軍沒有任何配合和掩護,甚至一直把中國遠征軍當「炮灰」使用。英軍的主要任務,就是在中國軍隊的掩護下撤退,並且完全不顧及中國軍隊的死活。
當然,在1951年,丘吉爾捲土重來,重新奪回了首相之位——沒有人能讓丘吉爾屈服或放棄。
1965年1月24日,丘吉爾在又一次中風中溘然長逝,享年91歲——他的父親也是死於中風,且死於70年前的1月24日。
每年的12月10日,是諾貝爾獎頒獎的日子。
只是,以「永遠,永遠,永遠都不要投降」為信念的丘吉爾,一生並不僅僅是在抗爭希特勒,或者他所痛恨的蘇聯,其實也是一直在抗爭現實的社會與自己心中英雄主義、理想主義的衝突。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染指東南亞的目的昭然若揭,而英國遠東部隊在日軍攻擊下的表現完全可以用「一潰千里」來九*九*藏*書形容,英國皇家海軍的遠東艦隊更是全軍覆沒。
也有人曾感興趣:丘吉爾為何能翻臉比翻書還快?那還是因為,丘吉爾從內心裡其實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的立場——對於當初和蘇聯結盟,丘吉爾自己是這樣說的:「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獄,我也會在下院為惡魔說幾句好話。」
從小數學成績糟糕,長大后投資美國股市幾乎血本無歸的丘吉爾,在1925年至1929年期間,擔任了英國的財政大臣。
因為甘地領導印度獨立,丘吉爾非常憎恨他,把他稱為「半裸的騙子」,並在甘地獄中絕食時表示:「不應該因為絕食這個小小的威脅就把甘地放出去,如果他真餓死了,那麼就少了一個壞蛋,我們的帝國也就少了一個敵人。」
這一觀點在「二戰」開戰之初,就被希特勒的閃電戰狠狠抽了一記耳光——當法國人自以為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被德國軍隊迅速甩到身後的時候,丘吉爾只能拋開自己「軍事家」的執念,以一個政治家的身份,為法國政府不斷加油鼓勁。

「一戰」索姆河戰役中出現的「怪獸」——坦克。丘吉爾曾不惜動用海軍經費擴大坦克生產規模
當然,丘吉爾並沒有在這所著名的私立學校中表現出一位貴族子弟的應有水準,比如他的數學,每次只考十幾分,甚至只有幾分。後來丘吉爾去考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該校與西點軍校等並稱為「世界四大軍事名校」),考了三次才考進,讓他父親感覺顏面盡失——丟了家族的臉。
英國賴以為豪的皇家海軍一開始就出戰不利,一上來先被土耳其人埋的水雷幹掉了6艘戰列艦。在這樣的背景下,丘吉爾卻毫不退縮,強硬地繼續驅動陸軍強行登陸,結果遭到了土耳其優勢兵力和優勢火力的強力阻擊。
而這種性格的另一些側面卻隱藏在了台後,有些未必為人所知,就像他其實一直在努力克服自己的抑鬱躁狂症一樣——「心中的抑鬱就像條黑狗,一咬住我,就不會放鬆」。

1965年1月30日,英國為丘吉爾舉行國葬
丘吉爾獲獎的作品是《不需要的戰爭》(又譯《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在整個「二戰」期間,美、蘇、英三國可謂同一個戰壕里的堅定戰友。
蔣介石曾對此怒斥:「英人對我緬甸軍隊一切不顧,至丘吉爾的態度對我等於唾棄,以怨報德,徒有勢利,而無信義!」
丘吉爾之所以這樣對中國,其實還是出於他對歷史上「大英帝國榮光」的執念——在他眼裡,很多國家是不配與英國一起領導世界的。
這並不是一篇「黑」丘吉爾的文章。只是因為大家對丘吉爾的各種英雄事迹都比較熟悉了,所以我就說說他的一些側面。
或許,首相丘吉爾就是大英帝國的最後一個目擊證人。

丘吉爾和他著名的「V」字形手勢
1953年頒出的諾貝爾文學獎引起了一場巨大的轟動——獲得這個全世界作家都夢寐以求的獎項的人,居然是溫斯頓·丘吉爾——大英帝國的在任首相。

在1953年獲獎之前,丘吉爾其實已經多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1919年,他曾建議使用化學武器對付庫爾德人和阿富汗人:「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那麼受不了毒氣,對待那些野蠻的部落,我強烈推薦使用毒氣。」(後來有人解釋他指的毒氣是類似read.99csw•com於催淚彈所用的毒氣。)
法國總統戴高樂得知丘吉爾的死訊之後說了一句話:「英國將不再是一個偉大的帝國。」
偉人從來就不是完人,但依舊是偉人。
比如中國。儘管丘吉爾在歐洲是「綏靖主義」最堅定的反對者,但在亞洲,為了維護英國殖民地的利益,面對咄咄逼人的日本,丘吉爾的態度卻一直是以犧牲中國的利益為代價的「息事寧人」。
那麼,為什麼進入中老年後,丘吉爾的顏值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呢?這和他的生活方式有點關係。
不少史家都認為,是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揭開了蘇聯和西方世界長達數十年的「冷戰」序幕。
2002年,BBC(英國廣播公司)發起了評選「歷史上最偉大的100位英國人」的活動,結果丘吉爾超越莎士比亞、牛頓這些人,排在了第一位。
英國人民覺得,論強硬和勇氣,非丘吉爾莫屬,但論戰後的重建與和平時期的治國理政,他們對丘吉爾缺乏信心。
發表「鐵幕演說」固然有丘吉爾一直以來反共立場的影響,但在另一方面,由於「二戰」結束,共同的敵人消失,丘吉爾知道昔日盟友之間無可避免地會發生各種摩擦。為了能讓英國在戰後得以迅速重建乃至恢復昔日榮光,就必須拉攏當時的世界首強美國,共同樹立一個叫「蘇聯」的靶子。
在這件事上,蔣介石確實沒有含糊,一聲令下,10萬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歷經數場煉獄般的戰役,血灑怒江。但在整個過程中,英國表演的角色絕對稱不上光彩:
說說丘吉爾的「堅持」。

丘吉爾正在發表「鐵幕演說」

波茨坦會議前期的丘吉爾、杜魯門和斯大林
加里波利之戰讓土耳其指揮官凱末爾嶄露頭角,當時他只是一名上校,後來因為締造了土耳其共和國,被稱為「土耳其國父」。

饅頭說

「二戰」臨近尾聲時,丘吉爾還經歷過他政治生涯的「至暗時刻」。

2

1914年末,在西歐戰場陷入僵持的時候,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提出了一個大胆的作戰計劃:憑藉英國海軍的強大實力,強行通過達達尼爾海峽(位於土耳其西北部),然後在加里波利登陸,直取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迫使土耳其退出戰爭。
英國1945年的大選,正值著名的波茨坦會議舉行期間。這場會議除公布了《波茨坦公告》,還留下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在會議前半階段,代表英國來和斯大林與杜魯門討論戰後世界秩序的,是丘吉爾。會開到一半,丘吉爾滿懷信心地回國參加大選去了。
這是一場「一戰」中英國少有的屈辱戰役:協約國最終敗退,傷亡高達25萬人,其中主要是英軍,傷亡超過20萬人。
不僅如此,丘吉爾在面向全世界的廣播中,一直大力讚揚美國和蘇聯在各個戰場上所起的作用,但對中國在抗日戰場上的作用,甚至對中國軍隊在緬甸戰場上對英軍起到的幫助,隻字不提。
這是一場震驚全世界的演說,因為丘吉爾在演說中明確指出:「不久前剛被盟國的勝利照亮的大地,已經罩上了陰影。沒有人知道,蘇俄和它的共產主義國際組織打算在最近的將來幹些什麼,以及它們擴張和傳教傾向的止境在哪裡,如果還有止境的話。……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里雅斯特,已經拉下了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這張鐵幕後面坐落著所有中歐、東歐古老國家的首都——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亞。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圍的人口全都位於蘇聯勢力範圍之內,全都以這種或那種方式,不僅落入蘇聯的影響之下,而且越來越強烈地為莫斯科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