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籌碼的較量 那一年,中國在聯合國連投16輪反對票

籌碼的較量

那一年,中國在聯合國連投16輪反對票

於是,投票只能宣布無效,重新開始第二輪投票。

2

從以往的經驗看,只要美國和蘇聯都同意的聯合國秘書長人選,還從來沒有被否決過。
事實上,1981年中國連投16輪反對票,還有個時代背景。

12月9日,聯合國安理會宣布了另外9名聯合國秘書長候選人,他們分別來自阿根廷、伊朗、秘魯、蓋亞那、巴拿馬、菲律賓、模里西斯、厄瓜多和哥倫比亞——統統是第三世界國家。
5.《新聞背景:聯合國秘書長的遴選過程》(王龍琴,新華網,2016年10月6日)
從聯合國成立開始,第一任秘書長是挪威的特里格韋·賴伊,第二任是瑞典的達格·哈馬舍爾德,第三任好不容易是來自緬甸的吳丹,還是因為達格·哈馬舍爾德在剛果出差飛機失事後,作為副秘書長轉正的(后連任一屆)。到了第四任瓦爾德海姆,做了兩任之後還要再做一任的話,聯合國的四任秘書長中三任都是來自西方發達國家,第三世界國家的聲音實在太微弱了。
1971年,當瓦爾德海姆以「黑馬」的姿態出現在聯合國秘書長的競選行列中時,與芬蘭代表雅克布森最終對決的關鍵一票,是中國投給他的。當時中國才剛剛重返聯合國沒多久,瓦爾德海姆對此也心存感激。他原先就發表過自己的觀點,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奧地利當時投的也是贊成票):「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越來越令人不可思議了:一個僅控制了1600萬人口、位於中國大陸邊緣的島上政府,竟試圖代表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10億中國人講話。關於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問題的爭論已耗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1981年12月11日,經過新一輪的選舉,來自南美洲秘魯的佩雷斯·德奎利亞爾成為下一任聯合國秘書長。
在1981年的聯合國秘書長競選過程中,由於號稱「非洲國家天然盟友」的蘇聯一直投的是棄權票,所以堅持投反對票的中國在非洲人氣急劇上升。尤其是坦尚尼亞的工作人員,在看到中國的工作人員時,都要用斯瓦希里語說一句:「薩利姆!其納(中國)!拉菲克(朋友)!」

庫爾特·瓦爾德海姆
這個國家,就是中國。
61歲的德奎利亞爾就此成為聯合國歷史上第二位來自第三世界的秘書長。
所以,似乎中國並沒有反對瓦爾德海姆連任的動機。

凌青
https://read.99csw.com
但是,中國很快再次表明立場。聯合國的成員國已達157個,其中不結盟國家幾乎佔2/3,非洲國家佔1/3。但自聯合國成立以來,擔任過秘書長的四人當中,僅有一人來自亞洲,其他三人都來自歐洲。這同聯合國的組成和第三世界國家在聯合國所起的作用相比,極不相稱。
但是,瓦爾德海姆卻完全沒有想到,他的連任計劃遭到了另一個常任理事國的堅決反對。
當1981年到來的時候,庫爾特·瓦爾德海姆面臨一個重要的抉擇。
在聽完中國的態度之後,瓦爾德海姆表示完全理解,並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而這兩人背後站的最大國家,分別是美國和中國。
此時的瓦爾德海姆,是在任的聯合國秘書長,而1981年,正是他第二個五年任期結束的日子。
而在中國重返聯合國之後,當時作為奧地利常駐聯合國的代表,瓦爾德海姆也做過歡迎致辭:「我們相信,中國參加聯合國的生活將加強這個組織,並且大大改進它促進和實現《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目的的能力。……我曾在這個講壇上說過,人們普遍認為,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充分參加聯合國的各項活動,我們就不可能期望這個組織所面臨的許多問題取得顯著進展,這些問題是同聯合國的基本目標即保持國際和平和安全有關的。」
德奎利亞爾之後也在聯合國連任了一屆。在連任的投票中,中國再次投出了贊成票。
也正是因此,瓦爾德海姆經過再三考慮,在1981年9月10宣布:將參加下一屆聯合國秘書長的競選,爭取再一次連任——如果連任成功,他將成為聯合國歷史上任期最長的秘書長。
一否到底。
雖然瓦爾德海姆確實很尊敬周恩來,但1947年聯合國就頒布了一個條例:成員國元首或政府首腦去世,都要降半旗致哀一天,所以為周總理降半旗並非「破例」。至於那段發言,很多當時在聯合國的中外外交官都表示從沒聽到過。
有。這個人,就是來自坦尚尼亞的代表薩利姆。
11月4日,在經過6天的磋商、呼籲和各種幕後溝通之後,安理會再次進行了第七輪和第八輪投票,但結果還是一樣:薩利姆先後獲得9票和8票,瓦爾德海姆兩輪都獲得10票,但依舊沒人能當選——中國和美國在總共8輪的投票中,每輪都互相投了對方推舉的候選人的反對票。
11月17日,在投票暫停了近兩周之後,戰幕再度拉開。
在這樣的情況下,投票只能暫停。第二天,聯合國安理會再次進行了兩輪投票,薩利姆兩輪都得了8票,瓦爾德海姆兩輪都得了11票。
當然,一切的手段https://read.99csw.com背後,關鍵還是自身要先有實力。
3.《中美在聯合國秘書長人選上的對峙鄧小平傳話「一否到底」》(夏明星,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09年10月13日)
1981年11月20日,中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黃華在結束對奈及利亞的正式訪問時,專門向奈及利亞電台記者強調:「中國堅決支持第三世界國家的人選!」
投票再次暫停。
薩利姆在20世紀60年代擔任過駐中國兼朝鮮大使,和中國的關係非常好。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有一個非洲代表在投票結果公布后,在現場激動地當場跳舞,這個人就是薩利姆。薩利姆擔任過近十年的坦尚尼亞駐聯合國代表,當時是坦尚尼亞的外交部長。在1981年6月,由50多個國家組成的非洲統一組織一致同意,推舉薩利姆代表非洲大陸競選聯合國秘書長。而中國也希望和第三世界國家一起,推舉薩利姆擔任新一任的聯合國秘書長。
但是,瓦爾德海姆卻始終無法當選,因為中國在這四輪投票里每輪都投出反對票。
中國代表迅速發表聲明:「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中國支持第三世界候選人的立場都不會改變。中國不能容忍的是一兩個超級大國對聯合國事務的控制和操縱。」
毫無疑問,新一任的聯合國秘書長之爭,最終將在瓦爾德海姆和薩利姆之間展開。

3

隨即,又有一種說法傳出:中國準備接受第二種方案。
這時候,中國和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受到的壓力明顯增大,有部分國家開始指責中國在「故意製造麻煩」,而一種說法開始在聯合國各個角落流傳開來:中國只是做做樣子,在投了8輪反對票之後,已經在非洲兄弟們面前做足姿態,接下來就會妥協。
但是,照這樣的局面發展下去,哪怕再投16輪,依舊無法選出新的秘書長。
在宣誓就職時,德奎利亞爾特彆強調:我不會忘記自己來自一個發展中國家。
按理說,瓦爾德海姆其實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在這一天,聯合國安理會一口氣再次進行了8輪投票。結果是:第一輪,瓦爾德海姆得11票,薩利姆得10票;第二輪,瓦爾德海姆得10票,薩利姆得9票;最後六輪,瓦爾德海姆都得9票,薩利姆都得8票。
瓦爾德海姆和中國的關係其實一直非常好,所以他直接找到了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凌青,希望了解中國接下來究竟準備怎麼做。
4.《前非洲統一組織秘書長薩利姆:我一刻也沒後悔過》(央視國際,2006年10月17日)
打鐵還需自身硬。
5天以後,考慮到美國肯定不會改投贊成票,所以薩利姆同樣也宣布退出競選。
當然,後面發生的那些事,並不能說完全是因為中國在九_九_藏_書聯合國秘書長競選這件事上的強硬態度引發的,但肯定有一定的作用。
1.《中美上世紀80年代初在聯合國秘書長人選上的對峙》(蘇振蘭,《黨史縱橫》,2015年第11期)

4

雖然各輪票數略有差別,但有一個情況一直沒變:中國和美國又連續8輪各自投出了8張反對票。
當時羅納德·里根剛剛當選美國總統不久,他在競選過程中對中國表現出了很高的敵意,在就任之初,更表示要支持台灣,並向台灣出售武器。當時中國和美國在售台武器談判中陷入了僵局。
當然,關於瓦爾德海姆對中國人民的友好,也出現過一些段子。
鄧小平還向德奎利亞爾闡述了中國的對外政策:「中國的對外政策是一貫的,有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反對霸權主義,第二句話是維護世界和平,第三句話是加強同第三世界的團結和合作,或者叫聯合和合作。」(《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就在1981年的1月,鄧小平通過與陳香梅的談話表達了中國的態度,概括來說就是:首先,我們希望中美關係繼續發展,但是,如果認為中國是一個無足輕重、不值得重視的國家,那美國就錯了;其次,如果認為中國現在有求於美國,而美國無求于中國,那也錯了;最後,哪怕中美關係倒退,我們也絕不可能在台灣問題上讓步。
整整21天,16輪投票,在其他三個常任理事國都棄權的情況下,中國直接和美國「正面交鋒」——連投16輪反對票。
在安理會的一個小會議廳,代表們都拿到了選票,中國代表和美國代表幾乎都沒什麼猶豫,迅速勾上了候選人的名字。
那麼,中國有沒有自己中意的候選人呢?
瓦爾德海姆當選后不久就訪問了中國,成為第一位訪問中國的聯合國秘書長,與周恩來總理會面。1977年他連任之後,再度訪問中國,當時和他會面的是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和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
雖然投票採用的是無記名方式,但常任理事國投出的票會被特別標記,所以大家都知道薩利姆和瓦爾德海姆各自遭到了一個常任理事國的反對,而且這兩個國家都非常明顯:

佩雷斯·德奎利亞爾
九*九*藏*書
本文主要參考來源:
由於美國代表開始在各個代表間運作,第二、三、四輪中,薩利姆的得票數直線下降,第四輪僅僅得到了6票,已經不符合「最低投票數」的規定。而瓦爾德海姆的票數一直穩定在10票。
凌青對瓦爾德海姆也交了底:「中國堅持的是原則,中國的態度不是針對你個人的。聯合國成立只有36年,你一人就擔任了10年秘書長,這已經是很高的榮譽了。中國支持第三世界秘書長候選人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
1982年8月21日,德奎利亞爾訪問中國。
1981年12月3日,瓦爾德海姆寫信給安理會主席,要求安理會在之後推選新秘書長的投票中,不要再把他的名字寫進去——等於放棄參加競選。

薩利姆當時競選聯合國秘書長時才39歲
最終首先做出改變的,是瓦爾德海姆。
投票還將繼續。

饅頭說

這一次,中國投的是贊成票,而美國沒有投反對票。
在中南海,鄧小平會見了這位新任聯合國秘書長,他說:「中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中國理解自己的責任。有兩條大家是信得過的,一條是堅持原則,一條是講話算數。我們不搞政治遊戲,不搞語言遊戲。我個人愛好打橋牌,但中國在政治上不愛好打牌。」
但是,中國也確實有自己的理由,無關瓦爾德海姆個人——聯合國秘書長不能總是由來自發達國家的歐洲人擔任。
兩人都過了「至少9票」這個第一要求,但都沒達到第二個要求——因為各有一個常任理事國投了反對票。
這位出生在奧地利的著名外交家,在自己十年的聯合國秘書長任上做得相當不錯。他在1972年上任之後,首先解決了聯合國6500萬美元的財政危機,隨後在「慕尼黑奧運慘案」「第四次中東戰爭」「伊朗人質危機」「蘇聯入侵阿富汗」「越南入侵柬埔寨」等一系列棘手問題中表現得可圈可點,獲得了絕大多數聯合國成員國的認可。
這種情況在聯合國歷史上從沒有出現過,該怎麼收場?
這樣的傳言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在之前的聯合國秘書長選舉中,中國就是在前兩輪都投了反對票,但在看到自己支持的非洲國家候選人競選無望的情況下,最終還是妥協了——拿到中國選票的那個人,就是瓦爾德海姆。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國作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似乎一直在聯合國決議中投「棄權票」。但事實上,中國還投過很多反對票,其中,以1981九九藏書年那一次最為著名。
此時,兩個備選方案被提了出來:第一,瓦爾德海姆連任一年或兩年後再次進行選舉;第二,瓦爾德海姆和薩利姆分享下一任聯合國秘書長的五年任期。
怎麼辦?

20世紀的聯合國大會會場

1

雖然瓦爾德海姆依舊領先薩利姆3票,但還是沒用——中國又在兩輪投票中投出了反對票。
第一輪投票結果:薩利姆11票,瓦爾德海姆10票。
瓦爾德海姆參加連任競選是有底氣的:第一,他才63歲,精力充沛,經驗豐富;第二,他在任內確實口碑不錯,不少成員國也支持他連任;最重要的是第三點,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也都對他的連任表示同意——這是最關鍵的。

5

2.《1981年,中國在聯合國16次斷然否決瓦爾德海姆之謎》(寧道一、宋禮盈、傅錚錚,《福建黨史月刊》,2008年第10期)
所以9個月後的那次聯合國秘書長競選的博弈,背後也有中國「敲山震虎」的目的。

6

1981年10月27日,較量正式展開。
在外交這個大舞台上,何時強硬,何時妥協,尺度如何把握,實在是有太大的學問。
也就是在這時候,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凌青接到了國內鄧小平發來的指示,總結下來就是四個字:
就在瓦爾德海姆宣布退出聯合國秘書長競選的第二天,中美雙方開始在北京就美國售台武器問題展開談判。8個月後,經過反覆艱苦的談判,中美雙方發布《八一七公報》,美方做出較大讓步。這個公報和中美《上海公報》和《建交公報》一起,成為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三大基石。而里根總統任內8年,也被認為是中美關係最好的時期之一。
最著名的是在周恩來總理逝世時,瓦爾德海姆下令「破例」在聯合國總部降半旗哀悼,並且發表「著名演說」,大致意思是如果誰能夠像周總理那樣做到沒有存款、沒有孩子,也可以享受降半旗待遇!然後「全場外交官啞口無言,隨後響起雷鳴般掌聲」。
這等於中國向非洲國家再一次做出承諾。
聯合國秘書長的產生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在5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的投票中至少獲得9票;第二,5個常任理事國不能出現一票反對,不然就要重新推選。
一場僵持了16輪的選舉,就此出現轉機。
中國對瓦爾德海姆投了反對票,而美國對薩利姆投了反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