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炮火的怒吼 日俄戰爭:一場中國土地上的權力遊戲

炮火的怒吼

日俄戰爭:一場中國土地上的權力遊戲

這是發生在20世紀初的一場戰爭,我國的歷史教科書上涉及較少,因為交戰國不是中國。但這場戰爭發生在中國的土地上,且是一個反映當時中國地位的絕好案例。
如果把日俄戰爭比作一局大棋的話,那麼第一顆棋子的落下,要從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說起。

6


乃木希典在旅順的攻擊方式後來被稱為「肉彈」攻勢,當時日本國內有不少母親痛哭著去乃木家的房子外扔石頭,要他為自己的兒子償命。乃木希典在回國后的慶典上自己也痛哭流涕,希望能夠剖腹謝罪。1912年明治天皇病逝后,乃木希典和夫人為了追隨天皇,雙雙剖腹自殺。因為所謂的「忠誠」,在大正和昭和年間,乃木希典被奉為日本的「軍神」
2.《在日俄戰爭期間,為什麼很多中國人支持日本獲勝?》(搜狐歷史,「鬼說天下」,2016年10月3日)
但即便如此,整個艦隊的行進路線也已經非常嚇人——全程超過3萬公里。而且一路上為了減少補給,俄國軍艦上都盡量多堆煤,從甲板到廚房甚至軍官的卧室里都堆了煤,整個艦隊上下又臟又亂,再加上天氣炎熱,人心思歸,一路航行,士氣一路跌落。
事實上,俄國的艦隊當時能夠抵達戰場,本身就是一種奇迹了。
即便如此,俄軍確實也進行了殊死抵抗,導致日軍的進攻進展緩慢,死傷慘重。戰鬥打到9月3日清晨,日軍其實已經撐不住了,計劃在早晨將投入進攻的第一軍撤回。但就在日軍決定撤退前2小時,不了解敵情的俄軍也撐不住了,決定先行撤退回奉天(今瀋陽)。這也使得戰場上出現了滑稽的場面:兩方都要撤,守方先撤了,進攻方也無力前進——直到9月4日,日軍才將信將疑地進佔空無一人的遼陽。
而美國因為進入中國比較晚,利益基本都已被列強分光,在試圖插足東北時,好幾次都被俄國拒之門外,所以也希望藉助日本來對抗俄國。

1

5


日俄雙方簽訂《朴次茅斯和約》
而日軍僅僅損失了3艘魚雷艇,不到300噸,亡117人,傷583人。
列強對俄國的看法無疑是失望的,一個如此龐大的帝國竟然被一個小小的島國打敗,大家隨即重新調整了對俄國的評估。尤其是德國,經此一戰看出了俄國的孱弱,這也給它增添了不少信心,以至後來敢冒著兩線作戰的風險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
其實這兩個國家互相仇恨本來就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因為它們對領土和利益的訴求高度重合——雖然領土和利益都是屬於它們的鄰居的。
由於日本在甲午一戰中也消耗了大量的國力,所以在清點了自己的籌碼之後,只能再向清政府敲了3000萬兩白銀的「贖遼費」,被迫歸還了遼東半島。
當時日本的總人口大約為4400萬,陸軍大約37.5萬人,戰時可動員後備役為200萬出頭。海軍是當時日本的驕傲,大約有作戰艦隻80艘,絕大多數都是在英國建造的新型軍艦。
長途遠征的俄國海軍在戰鬥中還是顯露出了剽悍的戰鬥民族本色,不少艦艇在沉沒過程中還不斷炮擊日艦並造成傷亡。但整場海戰中,日本海軍表現出了更高的戰鬥素養,水兵配合嫻熟,炮擊點位準確,經過改良的「下瀨火藥」也殺傷力巨大。
應該說,如果以舉國之力來衡量的話,日本當時絕不是俄國的對手https://read•99csw•com
而從日本的角度來看,這場戰爭雖然勝利了,但他們拼上了全部的國力,是「舉國之戰」。在對馬海戰開戰前,東鄉平八郎曾對將士說:「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層奮勵努力!」這倒也不是一句純粹激勵的話,因為如果聯合艦隊失敗,陸軍再失利的話,等待日本的命運就是亡國。
第三場戰役就是「奉天會戰」,是日俄雙方在陸地上的最後總決戰。
本文主要參考來源:
而換個角度來看,日俄戰爭也改變了西歐列強對俄國和日本的看法——它們本來就是這場戰爭背後的重要角色。
於是,東三省算是還了,但俄國人的梁子也結下了——他們也不恨中國人,恨日本人。
但現在回過頭去看,中國當時如果不保持中立,又能怎樣?

4

幫俄國?俄國侵佔了我們整個東北,我們幫了它,東北什麼時候能還回來?而且就算勝利,因此激怒日本的話,今後日本人不在東北鬧了,卻來東南沿海一直騷擾怎麼辦?

清末被列強瓜分的中國蛋糕
1905年5月27日,在經歷了整整7個多月的航行后,俄國這支風塵僕僕的第二太平洋艦隊中途集結「第三艦隊」,大大小小38艘艦艇終於趕到了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州之間的對馬海峽——離進入海參崴軍港也就一步之遙了。
這場戰役,俄軍傷亡2.7萬人,日軍傷亡1.4萬人。
奉天會戰之後,日本人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在整個東北戰場上已經奠定了絕對優勢。而俄國沙皇政府還不甘心失敗,繼續向遠東增兵。
按理說,這是只涉及中日雙方的事,俄國人急什麼呢?那是因為俄國不僅覬覦遼東,還早就把中國的東北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甚至可以說準備將其納入自己國家的版圖,只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而已。
經典的「對馬海戰」即將拉開帷幕。
一個是老牌帝國主義,一個是新興帝國主義,圍繞著鄰居家的那塊好地,開始摩拳擦掌。

饅頭說

而英美也開始對日本的實力刮目相看。經過日俄戰爭,尤其是對馬海戰,日本海軍一躍成為當時世界上僅次於英國和法國的第三強艦隊,這也進一步讓英美對日本有所忌憚,在亞洲採取與日本交好的政策——只要不涉及我的利益,隨你怎麼弄。這也為之後二戰期間英美的遠東綏靖政策埋下禍根。
第一,軍隊主力都部署在西線,在東線的遠東地區只有10萬左右的兵力,海軍在遠東也只有60多艘作戰艦隻。當時西伯利亞大鐵路的貝加爾湖段並沒有完全開通,從歐洲運兵到亞洲的遠東,火車需要開6個星期的時間,每晝夜只能開兩至三列軍車。
因為「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組成了近2萬人的軍隊直撲天津和北京。有意思的是,其他國家的軍隊打著「解救本國大使館和僑民」的旗號,好歹去的是直隸方向,而俄國卻立刻發動15萬軍隊大舉進攻根本沒有什麼「義和團」的東北,隨後佔領東北全境。在其他國家軍隊都撤出北京之後,俄國沒有一點要撤軍的意思——就是準備賴著不走了。
強大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38艘戰艦,被擊沉16艘,自沉6艘,被俘7艘,逃往中立國6艘,回港3艘,損失艦艇共27萬噸,陣亡4830人,被俘6106人,堪稱全軍覆沒。
1.《1904年度事件:日俄戰爭》(騰訊歷史「轉型中國1864—1949」專題,責編諶旭彬)
所以當時的情況是,雙方都知道一場戰爭在所難免,而俄國希望能夠拖得越晚越好,便於自己再做一些準備,而日本希望越快開戰越好,在俄國尚未調集主力以及防禦工事還沒修好之前,一舉殲敵https://read.99csw.com
這一戰,俄軍損失12萬人,而日軍也付出了7萬人的代價。
雖然國力和軍力不如俄國,但日本當時也有三個優勢。
第二場戰役,是旅順爭奪戰,這是整個日俄戰爭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日軍在進攻旅順戰役中的總指揮是日本著名的將領乃木希典,這位帶著自己和兒子的三口棺材上戰場的「軍神」雖然毫不懼死(兩個兒子先後在戰場上陣亡)且意志堅定,卻對近代化的攻防體系並無研究,還是一味信奉步兵成集團的敢死衝鋒。結果,漫山遍野頭纏白布的日本兵毅然決然地沖向俄軍陣地,全部成了堅守在加固工事內的俄軍機槍的活靶子。
日俄戰爭在檯面上是一場單挑,但在檯面下,其實是一場群架。
還是那個觀點:把自己搞強大,才是最正經的道理。
德國和俄國並沒有盟約,但德國支持俄國在遠東擴張。除了和日本的勢力範圍有衝突外,其實德國的主要目的是對抗法國。德國最希望的就是俄國在遠東大幹一場,甚至直接和英國爆發矛盾,因為這樣的話俄國就會把西線的兵力調到東線,從而大大減輕德國的壓力。
拋開立場等問題不看,日俄戰爭中的對馬海戰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足以成為世界海戰史上的經典戰例。
所以,所謂的「以夷制夷」,只能是在自己孱弱的情況下做出的無奈之舉,最終結果必然是與虎謀皮。
雖然半島是還了,但日本人的梁子卻結下了——他們不恨中國人,恨俄國人。
但是否應該因此感謝日本人幫我們趕跑了俄國人,保住了東北?那也完全沒必要。日本經此一戰,接管了俄國在中國東北的權益,並借南滿鐵路和旅順、大連的租借地,開始慢慢向中國東北滲透、生根、發芽,愈演愈烈,最終在1931年9月18日露出了等待已久的獠牙。
當時俄國的第二太平洋艦隊在哪裡呢?既然原來叫「波羅的海艦隊」,自然在波羅的海港。波羅的海港在哪?在歐洲。那怎麼過來?繞半個地球過來。
4.《略論日俄戰爭對遠東與世界國際關係的影響》[沈傳旺,《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誌》(教師版),2014年第16期]
然後就到了1900年,第二顆棋子又被埋下:「義和團」運動爆發了。
這場海戰歷時兩天,當中經過追擊和迂迴,直到5月29日清晨才宣告正式落幕,而結果讓西方國家大吃一驚。

1921年,在美國華盛頓召開華盛頓會議,會議規定當時五大海軍強國英、美、日、法、意建造的軍艦噸位比例是5∶5∶3∶1.75∶1.75。可見日本當時超越法國和義大利傳統兩強,依舊位居世界第三海軍強國
這無疑是相當屈辱的。別人在你的家裡面打得稀里嘩啦,把你家的鍋碗瓢盆砸得稀巴爛,但你還只能站在一邊:打可以,注意時間,注意影響,別打到我們家卧室。
檯面下各自啦啦隊的基本實力相當,那麼檯面上的兩個拳擊手實力究竟如何呢?
第二,俄國軍隊的數量雖然龐大,但技術和指揮水平普遍落後。有線電報電話只配備到集團軍和軍,師以下部隊還是靠騎馬甚至徒步通信。在全世界已普遍進入火藥時代時,俄軍不少將領還是崇尚當年庫圖佐夫擊敗拿破崙遠征軍的刺刀白刃戰戰術。
其實它們都知道,一場戰爭是不可避免了。之所以還不打,只是因為雙方都要盤算一下自己背後的盟友和手上的籌碼。
那兩邊都不幫,叫它們滾出中國?得了吧!如果能做這個選擇,人家也不會在中國的土地上打起來了。
英國長期以來一直把俄國視為自己在中國的利益競爭對手,尤其擔心侵佔中國的東北以後,俄國會繼續滲透到長江以南——那是英國的核心利益所在區域。再加上同為島國的惺惺相惜感,英國於1902年1月九-九-藏-書30日與日本在倫敦簽訂了同盟條約,主要目的就是共同對付俄國。
在整個增援過程中,讓沙皇抱最大希望的,是從歐洲趕來增援的俄國波羅的海艦隊。
第三,日本陸軍中的很多軍官留學德國,部隊里也有很多德國教官,整體的戰術思想和戰鬥素質要高於俄軍。日本的軍艦數量雖然不多,但質量精,艦隊的高級軍官都留學過英國,指揮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都很強。
第一,日本對俄作戰蓄謀已久。從中國清政府手裡拿來的2.3億兩白銀賠款,日本把相當一部分投入了軍備。從國家開支看,日本在1893年到1894年的開支是8400萬日元,而到了1897年就增加到了2.4億日元,其中軍費增長是最大頭。
日俄戰爭的開端,就是從日本聯合艦隊突襲旅順港開始的——當時旅順港內的俄國海軍明明已經知道日俄談判破裂,卻還在慶祝司令史塔克夫人的命名日。
第二,日本在中國東北戰場能一下子投入超過25萬兵力,鑒於俄國糟糕的後勤運輸能力,在俄國把主力部隊運來之前,日本在東北戰場能形成絕對優勢。
所以,「中立」只能是最屈辱也最無奈的選擇。

出戰前的日本聯合艦隊

在對馬海戰中立下大功的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東鄉平八郎,在戰後也被日本視為「軍神」,並成了後來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山本五十六的偶像
在開戰之初,東鄉平八郎率領的聯合艦隊行進在俄國艦隊的前方,他忽然下令進行一個U形大轉彎——這也是被後來日本人津津樂道的「敵前大回頭」。這其實是個非常危險的動作,因為在轉彎的過程中,日本艦隊是無法開炮的,等於成了俄國艦隊的活靶子。
旅順港是俄國1898年強行從清政府手裡租來的,是他們在遠東夢寐以求的「不凍港」,所以要拼盡全力死守。而這個港口的存在嚴重威脅日軍的海上運輸線,所以日軍也不惜一切代價要拿下。
對馬海戰摧毀了俄國人最後一絲信心,1905年9月5日,俄國被迫和日本簽訂合約,做出了一系列讓步: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將遼東半島、旅順口、大連灣的租借特權都轉讓給日本;將長春至旅順口的鐵路及一切支線,以及附屬的權利、財產和煤礦,都轉讓給日本;割讓庫頁島南部給日本。

俄國裝甲巡洋艦「佩列斯韋特」號停泊于旅順港。這艘軍艦建造於1898年,其引擎能提供14500馬力的動力,使它能輕易達到每小時18節的航速。軍艦上裝備有大炮70多門,多數為速射炮,並有6個魚雷發射管。這些大炮的射程超過3英里(約4.82千米)。日俄戰爭期間,這艘軍艦給日本海軍帶來了極大壓力

2


俄國的背後也站著歐洲兩強,那就是法國和德國。
最後的結果證明,事實確實如此。
如果要把日俄戰爭概括一下,最重要的其實就是三場陸戰、一場海戰。
這場會戰也是整個日俄戰爭中最大的一場會戰,日軍集結25萬人總攻困守在奉天的37萬俄軍。與之前一樣,兵力佔優勢的俄軍因為一系列的指揮錯誤,最終只能被迫撤出奉天。
失去203高地的庇護后,旅順要塞內的俄軍軍心潰散,在1905年1月2日向日軍投降。當時要塞內俄https://read•99csw•com軍還有3.2萬人,火炮610門,炮彈20.3萬發。
然後,俄國就拍桌子跳了起來。
於是,1904年2月8日,一場蓄謀已久的戰爭,終於由日本率先打響。
日本最終只能放棄賠款。它有什麼辦法嗎?一點辦法都沒有,一是自己已經打不動了,二是即便打得動,如果俄國把西線的主力調過來,日本自恃打得過嗎?
第三,俄國人非常輕視日本人,或者說輕視黃種人,稱日本人為「猴子」。當時他們做出的判斷是,一個俄國士兵能打三個日本士兵,在遠東根本不需要打大仗,只需要做一次「餐后散步」,就可以「教訓一下日本人」。
當然,說是中立,但在整個日俄戰爭中,清政府還是暗中支持日本的,在炸藥、情報甚至人力上都給日本很多幫助。為什麼?因為兩害相權取其輕,從總的格局看,俄國若勝,肯定侵吞整個東北,而日本若勝,最多把給俄國的幾個島和港口轉交給它,再付一點酬勞而已。
幫日本?日本對我們一直野心勃勃,它又不是在為我們打架,而是為了它自己的利益。如果日本勝利,也會因此激怒俄國,俄國在東北退卻了,卻騷擾中國的西北,漫長的邊境線何時能夠安寧?
第一場戰役是遼陽會戰,這是場頗有戲劇性的慘烈會戰。
但問題是,俄軍在整個日俄戰爭中表現出了不可思議的保守:每次戰鬥往往要留50%以上的部隊做預備隊,有的戰線甚至要留到70%以上。與之相反的是,日軍在進攻中完全不留預備隊,全軍出擊,這樣反而在局部陣地上形成了兵力優勢。
以日本當時的情況,雖然經過「明治維新」后國家實力迅速膨脹,但要單挑堪稱「巨無霸」的俄國,它心裏也是沒底的。好在,它的身後站著英國和美國。
這場旅順攻防戰,日軍損失了6萬人以上。
但俄國當時也面臨三個巨大的問題。
增援的命令在1904年4月傳達,但由於俄國政府程序複雜和官僚習氣嚴重,經過長達半年的各種文件傳達和準備,第二太平洋艦隊大大小小數十艘軍艦才從基地拔錨起航,準備遠赴亞洲增援。
在短短的黃金5分鐘之後,日本艦隊已經取得了有利的進攻位置,俄國艦隊瞬間陷入猛烈的炮火攻擊之中。
甲午一戰之後,清政府除了向日本賠款2億兩白銀之外,還答應了一系列附加條件:承認朝鮮歸日本控制,並割讓遼東半島。
1905年5月27日下午2點,兩支艦隊狹路相逢,對馬海戰正式拉開戰幕。
相比之下,日本雖然國力遜色,但備戰比俄國要認真得多。

八國聯軍侵華時的俄國軍隊。在侵佔了中國東北之後,俄國還索要了最多的「庚子賠款」份額
遼陽會戰是從1904年8月正式打響的。日軍投入了13.5萬人和近500門大炮,開始強攻俄軍的重要據點遼陽。而守衛遼陽的俄軍有16萬人、近600門大炮(開戰後俄國開始往遠東瘋狂運兵)。從雙方兵力對比來說,俄軍處於優勢,且是防守方,物資也非常充足,所以俄國遠東陸軍總司令庫羅帕特金下達的命令是「誓死守住遼陽」。
當時的俄國第一太平洋艦隊被日本聯合艦隊打殘,龜縮在海參崴港口裡不敢出來,完全丟掉了制海權。沙皇震怒之下,決定將波羅的海艦隊改名為「第二太平洋艦隊」趕來增援。
經過這場戰爭,日本雖然也付出了慘重代價,但對自己實力的信心空前暴漲。如果之前擊敗大清帝國還只是讓他們高興的話,那麼這次世界上第一次「黃種人打敗白種人」的戰爭,給日本全民注入了一股謎之自信,自認大和民族確實受到天照大神的眷顧,不管敵人看上去有多強大,只要萬眾一心,肯定能夠戰而勝之。
但是當時海面上起了一層薄霧,雙方都估遠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如果當時知道距離那麼近,東https://read•99csw•com鄉平八郎不會下這道命令;而俄國艦隊如果意識到距離如此之近,早就下令開炮了。

當時的日本滿洲軍總司令大山岩,他是日俄戰爭中日軍的總指揮
但日俄戰爭所產生的影響,遠遠不止俄國讓出幾個島那麼簡單。

3

為了這場戰爭,日本花費了近20億日元,還借了近10億日元的外債(英美兩國不斷在給日本輸血,沒有它們的資助,日本半年也撐不了)。所以,在和談中,日本向俄國另外開出了30億日元的天價索賠款。但是俄國沙皇就回了一句話:一分錢不賠,不服的話就繼續打。
為此,俄國拉來了自己在歐洲的兩個盟友德國和法國,要求日本把遼東半島還給中國,這就是著名的「三國干涉還遼」。
日本軍部原本想撤換乃木希典,但當時的明治天皇深知,一旦撤換,看重榮譽的乃木希典肯定會剖腹自殺,所以堅持不肯撤換。軍部最終派去了一個深諳炮兵戰術的兒玉源太郎任總參謀長,替代乃木希典指揮第四次總攻旅順的戰役。兒玉源太郎動用調配過的炮兵狂轟后發動總攻,只打了8天,就一舉拿下了之前幾個月都沒拿下的203高地。
第二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戰艦噸位都超過了1萬噸,所以無法抄蘇伊士運河的近道,只能沿著非洲海岸線南下,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后再到亞洲的遠東。當時的軍艦還是以煤炭為主要燃料,但由於受中立法規影響,俄國艦隊不能沿途靠港補給,沒有海外基地的俄國只能從德國那裡租借了70條煤船一路跟隨,沿途補給。好在德國和法國還算是俄國背後的盟友,後來開放了一批海外殖民地港口給俄國艦隊補給。
在甲午戰爭中,日軍只花兩個小時就拿下了旅順要塞,考慮到俄軍的戰鬥力比清軍強悍,他們的預估時間是一周。但沒想到這場殘酷的爭奪戰從1904年的2月一直打到12月,一共打了10個月。日軍前後投入了近10萬兵力,而俄國的守軍也超過了4萬。
俄國當時的人口達到了1.4億,擁有陸軍常備軍104萬,後備役軍人375萬——這個數字別說日本,連歐洲列強看了,都心裏發毛。在海軍方面,俄國海軍擁有200多艘戰艦,日本海軍主力艦還要向英國購買,而俄國的戰列艦都已經實現自己建造(法國人設計)。
當然,日俄戰爭也大大影響了日本對自己實力的評估。
而在那裡等候他們的,是由東鄉平八郎率領的、早已嚴陣以待的日本聯合艦隊全部主力。
曾有很多人怎麼也想不通:二戰期間日本怎麼會去招惹比自己強大得多的美國?那種自信與瘋狂,相當一部分就源自日俄戰爭的勝利。
從俄國的角度來看,這場戰爭顯然失敗了,並且大大動搖了沙皇的威信和執政根基,為後來的國內革命埋下了引線。但對於疆域遼闊的俄羅斯帝國而言,發生在遠東的這場戰爭只是「局部戰爭」,整個帝國的國力和筋骨還沒有被傷到。
3.《日本為日俄戰爭付出的代價有多慘重?》(微信公眾號「非常歷史」,2018年2月21日)
眼看俄國就要實現它所謂的「黃俄國計劃」,獨佔中國的東北全境,這回輪到日本坐不住了(清政府把消息透露給了日本)。日本拉著英國和美國開始干涉,要求俄國必須撤軍。這回輪到俄國清點自己的籌碼,算下來覺得和列強作對不值得,最終簽署了《交收東三省條約》,被迫承諾在一年半之內全部撤兵。
在整個日俄戰爭中,最痛苦的國家,可能就是中國。
在這場發生在自己國家土地上的戰爭中,中國扮演的角色,是「中立」。
法國和俄國在1902年同樣締結了同盟。法國對俄國的主要訴求倒不是在華利益,而是希望俄國能夠對德國施加一定的壓力,讓德國始終保持一種兩線作戰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