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附錄 (一)大順政權地方官員表

附錄

(一)大順政權地方官員表

地區姓名簡況當地武職資料來源
襄陽府尹牛佺河南寶豐生員,牛金星之子。后投降清朝,任黃州知府、湖廣糧儲道。 《綏寇紀略》卷九。
理刑朱夢庚  同上。
荊州府尹張虞機河南長葛生員。荊州地方武官有都尉、哨官等。《綏寇紀略》卷九;《國榷》卷九九;康熙二十四年《荊州府志》卷四○。
府丞張士政  《綏寇紀略》卷九。
理刑王業昌  同上。
德安府尹吳從繩崇禎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在地主階級叛亂中被擒。 順治《孝感縣誌》卷九;康熙五年《德安安陸郡縣誌》卷一;光緒重修《德安府志》卷八。《綏寇紀略》卷九雲吳從繩為安陸理刑,誤。
同知同上。 同上。
德安府尹姚錫胤陝西商州舉人。白旺平定叛亂后再次任命的德安府尹。武官有掌旅等官。康熙五年《德安安陸郡縣誌》卷一;光緒重修《德安府志》卷八。
同知陳吾鼎順治二年清兵佔領德安府,陳吾鼎投降,升為巡道。 同上。
推官方奉三  同上。
南陽府尹劉蘇湖北江陵舉人。崇禎十六年三月上任。崇禎十六年冬,自成入陝,留牛萬才統兵守南陽地區。康熙《內鄉縣誌》卷一○;順治十六年《鄧州志》卷二;《國榷》卷九九。
理刑胡邦彥  《綏寇紀略》卷九。
汝寧府尹鄧璉湖北江陵舉人。崇禎十六年十月為明巡道韓煜擒殺。都尉侯可畏、陳士榮、吳勉、黃袞、龍馮。康熙元年《汝寧府志》;《平寇志》卷七。
理刑鄒應麟  同上。
學正薛清  同上。
汝寧府祝永齡甲申十二月,「總兵劉洪起獲汝寧府偽官祝永苞」,或作祝永齡。此當為大順軍右營大將袁宗第平定汝寧叛亂后再次任命的官員。 《懷陵流寇始終錄》卷十八;《明季南略》卷一。
均平府尹劉懋先湖北鍾祥生員。均平府即河南禹州。均平衛果毅將軍周鳳梧以兵二千守禹、鄭二州。《國榷》卷九九。《平寇志》卷六作「劉茂先」。
理刑吳□周《平寇志》卷六雲「以尹從道為推官。」 《綏寇紀略》卷九,原作「均天」,應是「均平」之誤。
學正周翼時湖北夷陵舉人。 《平寇志》卷六。
彰德府尹呂某  康熙《林縣誌》;乾隆《湯陰縣誌》。
衛輝府佚名 都尉王進才。甲申八月,王進才與「偽府、縣官率兵遁」。乾隆二十年《汲縣誌》卷一。
歸德府同知陳奇山西清溪舉人。甲申二月經大順政權考試授職,同年五月為南明參將丁啟光擒送南京。 《再生紀略》。
延安府尹賈我祺因貪污被大順政權處斬。 《綏寇紀略》卷九。
平陽府尹張胤昌  康熙四十七年《平陽府志》卷三四;雍正《臨汾縣誌》卷五。
潞安府尹師心知被清軍所殺。 順治《潞安府志》。
真定府尹張晉明  順治三年《真定縣誌》卷四。
司理許文耀  同上。
保定府尹文華國山西平陽舉人。甲申三月大順軍左營佔領保定後上任。五月初清兵至,「仍令文華國、崔志乾官其官。」劉芳亮北上京師后,「留偽將張洪」守保定。五月,張洪遁。康熙十九年《保定府志》卷十七。按,順治元年六月招安山西大同等處地方恭順侯吳惟華題本中寫作「文國華」。
推官崔志乾見上。 康熙《保定府志》卷十七。
大名府尹李燦然在官紳叛亂中,隨防禦使張景辰逃去。 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
同知宗洪聖同上。 同上。
理刑陳王紀同上。 同上。
遵化府同知張耀然在官紳叛亂中被殺。 光緒五年《永平府志》。
廣平府尹、同知梁棟、程鳴喈此二人排在防禦使和縣令之間,推測為府尹、同知。后因大順軍失利,逃去。都尉郭某、掌旅常某領兵五百鎮守廣平。乾隆十年《永年縣誌》卷十二。
兗州府尹高克家山西舉人,在官紳叛亂中被擒。掌旅傅龍統兵五百駐守。乾隆五十年《濟寧直隸州志》卷三一。
運河同知劉主敬在官紳叛亂中被擒。 同上。
推官董貺璽山西舉人,在官紳叛亂中被擒。 同上。
濟南府尹高丹桂在官紳叛亂中逃去,后仕于清,任江南按察司僉事。 乾隆三十七年《歷城縣誌》卷四一。參見第一檔案館藏,順治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敕書。
同知呂升  康熙《海豐縣誌》卷四作「濟南偽呂同知」;乾隆《歷城縣誌》作「偽軍糧廳呂升」,實即一人。
推官李世顯在官紳叛亂中逃去。 乾隆《歷城縣誌》。
東昌府尹宋炳奎山西洪洞進士。原為明東昌知府。 《再生紀略》。
萊州府尹王毓奇山西清源進士。在官紳叛亂中遇害。 《懷陵流寇始終錄》卷十八,《石匱書後集》卷三五《滿之章傳》作「王之相」。參看光緒《清源鄉志》卷十三。
青州府尹馮大京在官紳叛亂中被擒。 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
軍糧同知薛柱同上。 同上。
淮安府尹鞏克順甲申三月為明巡按御史王燮擒殺。 《平寇志》卷八。
地區姓名簡況當地武職資料來源
河南節度使梁啟隆甲申年初設,駐于開封。同年五月大順軍敗后遁去。大順軍先後駐防河南的將領有劉忠、劉汝魁、牛萬才等人。甲申夏,右營大將袁宗第還曾統兵入豫,平定劉洪起等地主武裝的叛亂。《明通鑒》附編卷一上。
延綏節度使周士奇原為明朝綏德州知州。乙酉正月清軍進攻榆林時逃走大順軍后營主將李過守延安,高一功守綏德,確山伯王良智守榆林。甲申六月,李過、高一功殺王良智,由高一功接管榆林防務。康熙十二年《延綏鎮志》卷五之二;康熙十九年《延安府志》卷九;道光二十一年《榆林府志》卷九。
寧夏節度使陳之龍原為明朝監軍道。乙酉正月清軍入陝,陳之龍投降。後任清鳳陽巡撫。制將軍牛成虎鎮守寧夏。牛成虎原為明朝總兵,后隨陳之龍降清。乾隆四十五年《寧夏府志》卷十八。
甘肅節度使周伯達原為明朝關西道。清軍入陝后投降,任清朝甘肅、江寧巡撫。大順軍大將黨守素鎮守蘭州。《清世祖實錄》卷二五。
太原節度使韓文銓陝西咸寧進士,明巡按御史。甲申十月清軍進攻太原,「城陷死之。」文水伯陳永福領兵萬人守太原,清軍破城時逃走,后降於清朝。《甲申傳信錄》卷五;康熙二十一年《山西通志》以及《清世祖實錄》有關部分。按:有的書上說韓文銓並未死於太原戰役,而是逃跑了。
真保節度使馬重禧原為大順軍果毅將軍。山海關戰役失敗后,隨同李自成撤入山西。馬重禧直接統率一部分軍隊駐守真定。順治三年《真定縣誌》卷四;邊大綬《虎口餘生記》。
遵化節度使宋權原為明朝遵化巡撫,大順軍至,「首進降表,即與原職。」五月初,宋權獲悉大順軍在山海關戰役中失利,即勾結明宣府總兵唐鈺發動叛亂,殺害大順軍留守官兵,投降清朝。守將有黃錠等,見遵化防禦使項下。《甲申傳信錄》原序及卷五。
徐淮節度使呂弼周原為明河南驛傳道。甲申四月十五日為明淮撫路振飛擒殺。隨行有參將王富。此外,李自成還任命明降將董學禮為淮鎮,「帶兵馬一千五百名於四月初六日自北京起行」,五月進至江蘇宿遷縣,被南明軍隊擊敗。《淮城紀事》;《爝火錄》卷三;《再生紀略》。
四川節度使黎玉田原為明朝遼東巡撫。甲申三月投降大順政權后,被任為四川節度使,與懷仁伯馬科統兵入川,被大西軍擊敗,退回陝西。隨黎玉田入川的大順軍將領為馬科,原為明朝總兵。所部兵馬一萬。《灧澦囊》;康熙二十六年《成縣誌》。
京兆尹(西京)嵇某陝南生員,家貧,好讀書,三試三黜。自成入關,「以嵇生為京兆尹。」大順軍進軍北京期間,以權將軍田見秀留守西安。唐甄:《潛書》上篇下,《貞隱》。
順天府尹(北京)王則堯三月二十四日任,曾出示安民,考試宛平、大興諸生。自成出征山海關時,留守北京的兵馬約為一萬。守將姓名參見正文。《國榷》卷一○一;《再生紀略》等。
地區姓名簡況當地武職資料來源
襄陽防禦使李之綱河南郟縣生員初由左威武將軍高一功、右威武將軍馮雄各領兵二千守襄陽。自成入陝后,鎮守襄陽的將領有楊彥昌、馮養珠、路應標。《國榷》卷九九;《綏寇紀略》卷九;高斗樞《詳述秦鄖情形疏》,見《甬東正氣集》卷一。《平寇志》卷六雲:「以陝縣恩貢武之綱為襄陽防禦使。」(疑誤)
荊州防禦使孟長庚河南洛陽舉人。崇禎十五年十二月設,乙酉年二月,荊州守將鄭四維殺孟長庚降清。置通達衛,以任光榮為將,統兵六千守荊州。《綏寇紀略》卷九;《國榷》卷九九;光緒六年《荊州府志》卷二六;康熙二十四年《荊州府志》卷四○。
揚武州防禦使陳藎河南洛陽進士,明滎陽知縣。自成改明承天府為揚武州。陳藎任職期間因平定地主官紳叛亂有功,被封為京山伯。初以果毅將軍白旺守揚武州,至崇禎十六年三月,白旺調德安,由威武將軍謝應龍代守揚武州。又有都尉馬世泰領兵六百分守顯陵。乾隆六十年《鍾祥縣誌》卷二○;《國榷》卷九九;《綏寇紀略》卷九。
夷陵  通達衛左威武將軍藺養成領步兵八百,都尉張禮領水兵六百守夷陵。《國榷》卷九九。
漢川  威武將軍謝應龍以兵三千守漢川之馬家隔。《國榷》卷九九。
德安  自崇禎十六年起,以果毅將軍白旺守德安。該地爭奪十分激烈,白旺兩度擊敗官軍,收復府城,多次搜剿地主武裝盤踞之山寨。乙酉春,自成兵敗東下,白旺部調集隨行,后被叛徒王體中刺殺。康熙五年《德安安陸郡縣誌》卷一。
裕州防禦使吳大雁湖北鍾祥生員,後為自成所誅。 康熙六年《鍾祥縣誌》卷一○。《綏寇紀略》卷九作「南陽防禦使吳大雍」,疑誤。
汝寧防禦使金有章湖北江陵舉人,崇禎十六年十月為明巡道韓煜所擒。威武將軍馬尚志駐守。崇禎十六年十月為明副將沈萬登所殺。康熙《新蔡縣誌》卷七;康熙《汝寧府志》卷一○;《平寇志》卷七。按,順治十六年《項城縣誌》卷八雲,自成「設官置偽節度使建牙汝寧府」,實為防禦使。
信陽州防禦使黃閣湖北江陵貢生,崇禎十六年十月為官軍所擒。威武將軍韓華美以兵八百守信陽。《平寇志》卷七;《綏寇紀略》卷九;《國榷》卷九九;康熙《汝寧府志》卷一○。
懷慶防禦使佚名甲申二月,大順軍左營由山西襲懷慶,「選授偽防禦使、府尹、六邑令。」八月清軍南下,大順政權「文武官吏皆望風遁去。」 康熙三十四年《懷慶府志》卷九。
興安防禦使耿三桂山西曲沃人。《興安州志》雲,後為鄖陽官軍所擒。而順治三年六月清陝西巡撫雷興啟本中提到,耿三桂直至是年五月,仍同大順軍劉體純部以及孫守法等領兵圍攻興安州。 康熙三十四年《興安州志》卷三。參看《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六輯,一三七頁。
延綏防禦使張弘祚  康熙十二年《延綏鎮志》卷三之四。
鄜州防禦使徐即達原為大順政權河南鄧州牧。提升為鄜州防禦使后因上言觸怒李自成,被杖責八十,囚禁于洛川縣。順治二年清軍入陝后,被任為署分巡河西道。徐即達奏本中,提到他標下有「中軍」武職,也可證明大順政權防禦使一般都掌握一支武裝力量,兼轄文武的。順治二年四月後半月《錄疏》所收《陝西署分巡河西道臣徐即達奏本》,原件藏第一檔案館。
西寧防禦使齊之震 大順軍大將辛思忠守西寧。乾隆十一年《西寧府新志》卷三;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卷六二。
平陽防禦使張爌甲申春大順軍渡河入晉時所置。同年五月李自成敗歸,途經平陽時將張爌處死,原因不明。 康熙四十七年《平陽府志》卷三四;雍正《臨汾縣誌》卷五。
吳養德繼張爌為平陽防禦使。甲申六月以後一段時間內,綿侯袁宗第統兵一萬駐守平陽掛甲庄。康熙二十一年《山西通志》卷三○;光緒十二年《永濟縣誌》卷二三。
潞安防禦使孫明翼為清軍所殺。平南伯劉忠領兵鎮守。順治《潞安府志》;乾隆二十八年《長治縣誌》卷二七。
遼州防禦使雷于霖陝西朝邑舉人。大順軍失利后「陽順清朝」,暗中「求救于闖」。發覺后清廷硃批將其「拿解來京正法。」雷于霖趁亂逃回家鄉。清朝大定之後,雷于霖寫了一個自傳體的東西,內多掩飾之詞。一九七四年以《一個地主階級分子的供狀》為題公佈於《文物》雜誌上。 順治元年十月二十五日《保定巡撫王文奎題本》,原件藏第一檔案館。參見一九七四年第十二期《文物》所刊:《雷于霖自傳》。
大同  制將軍張天琳駐守。甲申五月初十日,在明總兵姜瓖發動的叛亂中被害。順治九年《雲中郡志》卷十二。
真保防禦使白足長、秦鏡隨大順政權真保節度使馬重禧上任。原文作「偽道白足長、秦鏡」,具體稱謂不明。 順治三年《真定縣誌》卷四。
大名防禦使張景辰在地主官紳叛亂中,因兵力不敵,率城內官員及「賊眾斬關而出」。除大順軍大將劉芳亮、陳永福引兵經過大名外,尚有武將馬寧、熊正官、王國功,李日澤統兵鎮守該城。順治元年六月至七月《錄疏》所載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
宣化防禦使李允桂甲申五月初八日,原明朝宣府巡撫李鑒等發動叛亂,大順政權文武官員均被擒。「偽帥黃應選」有「老本勁兵約三千有奇」防守宣化,保安有掌旅李琦,懷來有「偽將李定國」,永寧有「偽將孫弘圖」,「各有精銳千余,星聯棋置。」順治二年五月清宣大山西總督李鑒啟本,見《明清史料》丙編,第四八三頁;《清世祖實錄》卷五;《清史列傳》卷七八。
山海防禦使張若麒原為明降官,山海關戰役后降清任順天府丞。明降將唐通領兵八千守山海關。《甲申核真略》;《清史列傳》卷七九。
遵化防禦使潘躍龍在宋權叛亂中,大順政權遵化地區的文武官員均被擒殺。「偽帥黃錠」守遵化;「偽將馬應湖、畢三才踞喜峰、松棚;:劉衷擁賊數千踞三屯」。光緒五年《永平府志》卷三○。
密雲防禦使左懋泰原為明降官,自成入京授此職。 《甲申傳信錄》卷五。
廣平防禦使翟鳳耆山西聞喜舉人。大順軍失利后逃去,后降於清朝。 《天問閣集》卷中,《殷淵傳》。
永平防禦使李丕著  《甲申核真略》。
濟寧防禦使張問行清苑〔河北〕進士,一作清源(山西)進士,在兩縣誌中均未查得。崇禎末明青州道名張問行,未審是否同一人。后在官紳叛亂中被擒殺。「有掌旗(旅)偽將點兵一千三百余名防守。」乾隆五十年《濟寧直隸州志》卷三一;《再生紀略》。參看康熙二十四年《蒙陰縣誌》卷八。
兗東防禦使劉浚本山西進士,在官紳叛亂中被擒殺。 乾隆《濟寧直隸州志》。《再生紀略》作「劉浚」,他書或作「劉洵」。
濟南防禦使丁昌期四月到任,五月初「德州討賊檄至,都司劉世儒欲起義誅偽官,……偽官次第逃去。」四月十四日至十九日「權將軍郭升」領兵駐濟南。乾隆三十七年《歷城縣誌》卷四一。
泰安防禦使郭都在明將高桂叛亂中被害。 同上。
武德防禦使閻傑甲申四月初十日上任,四月二十七日被殺。「傑有兵數百為衛。」康熙十二年《德州志》卷十;《平寇志》卷十一。
臨清防禦使王皇極在於連躍、凌駉叛亂中被擒,「解至中途被賊劫去。」叛亂后,大順軍將領郭升、王典領兵馬數千「意欲攻城」,被官紳武裝擊退。《明清史料》(甲編),第一本,七四頁。
青州防禦使王道成山西平陽進士。在地主官紳叛亂中被原明朝知縣王開期等所擒。除有大順軍將領姚應奉(或作姚應鳳〕領兵五百鎮守青州外,王道成尚有「偽中軍沈映衡」及「李都司」。后姚、李在叛亂中被殺,沈映衡被擒,守軍瓦解。康熙六十年《青州府志》卷二二;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國榷》卷一○一。《懷陵流寇始終錄》卷十八雲青州防禦使為王應元,與諸書不合。
徐淮防禦使武愫陝西涇陽進士,為南明巡撫路振飛擒送南京殺害。武愫抵任后,曾「設官練兵,防黃河。」《閻古古全集》卷六
https://read•99csw.com

三、府尹及其僚佐

地區姓名簡況當地武職資料來源
湖北襄陽令楊士科  《綏寇紀略》卷九。
漢陽石作霜  同上。
宜城王克勝  同上。
保康芮作聖崇禎「十六年七月,官軍復保康,擒偽令苗佐舜。」 《平寇志》卷七。此處姓名根據高斗樞《詳述秦鄖情形疏》,見《甬東正氣集》卷一。
谷城陳知崇禎十六年八月,明鄖陽道高斗樞部官軍來攻,「偽官陳知攜印出降。」 上引高斗樞奏疏。又見同治《谷城縣誌》卷八。《綏寇紀略》卷九作「陳智」。
均縣鮑一駿  《綏寇紀略》卷九。
光化吳元鼎、李湛、吳鼎煥崇禎十五年十二月,義軍攻克光化后,以吳元鼎為縣令。十六年三月吳調去,以李湛繼任;同年七月明鄖陽官軍來攻,李遁去。甲申正月,又「置偽將侯御封,偽令吳鼎煥。」順治二年春清軍至,撤走。」馮養珠、侯御封前後領兵守光化。光緒九年《光化縣誌》卷八。《綏寇紀略》卷九作武湛,誤。
京山蔡國瑞  《綏寇紀略》卷九。
潛江趙國珍崇禎十六年六月十日到任。有「賊將陳良保」守潛江。《潛江舊聞》卷七。
沔陽王良佑、張來  《綏寇紀略》卷九。同上。
當陽朱維世 另有武官「偽弁」。《綏寇紀略》卷九;康熙八年《當陽縣誌》卷一。
江陵張允恭  《綏寇紀略》卷九。
公安朱三宿  同上。
石首張維寰  同上。(參見康熙手抄本《石首縣誌》卷二)
監利田振訓  同上。
松滋張勉  同上。
枝江王鼎新  同上。
宜都韓令卿  同上。
長陽張耀國  同上。
遠安王第魁  同上。
巴東王一恆  光緒六年《巴東縣誌》卷十四。《綏寇紀略》卷九巴東作「司東」,王一恆作「王一垣」,均誤。
梁山汪植此縣名有誤,待考。 《綏寇紀略》卷九。
安陸鄧允漸  《綏寇紀略》卷九;康熙五年《德安安陸郡縣誌》卷一雲「偽知縣鄧某。」
胡鈊崇禎十六年白旺平定官紳叛亂后,以胡鈊為縣令。順治二年清軍佔領德安府,胡鈊投降,被提升為德安知府。武官有掌旅。光緒重修《德安府志》卷八,康熙五年《德安安陸郡縣誌》卷一。
孝感田助功河南歸德府人,崇禎十六年正月李自成軍攻克德安府,以田助功為孝感縣令。 順治《孝感縣誌》卷九《兵事考》。《綏寇紀略》卷九作「田助公」。
內城魏文彪  《綏寇紀略》卷九。
應山陳帝道 有武官部總張某領兵防守。康熙十二年《應山縣誌》卷二;光緒重修《德安府志》卷 八。《綏寇紀略》卷九作「陳當道」。
景陵張采景陵即湖北天門縣,崇禎十六年義軍佔領該縣后,以張採為縣令。武官有都尉馬某、掌旅徐某領兵鎮守景陵。順治二年清軍南下,馬、徐撤走。康熙七年《景陵縣誌》卷二。
湖南湘陰張光世  《綏寇紀略》卷九。
華容江一洪李自成佔領荊州后,華容縣人「群起而請賊。賊遣其酋江一洪據華。」不久,明巡按御史劉熙祚派兵攻陷華容,江一洪被擒殺。江一洪抵任后,縣之「東山恃其險固,抗賊與敵,賊乃益其眾來攻,謂之洗山。」乾隆十一年《岳州府志》卷二九,《事紀》。按,《綏寇紀略》作「汪一洪」。
安鄉吳之錫崇禎十六年二月一十八日任。同年三月十七日吳之錫、顏逢聖被官軍擒殺。有「偽將」顏逢聖駐守。乾隆十五年《澧州志林》卷十九。乾隆十三年《安鄉縣誌》卷一「顏逢聖」作「顧逢聖」。
吳紹先崇禎十六年夏,李自成復派吳紹先為安鄉縣令。不久,官軍至,紹先遁。 乾隆十五年《澧州志林》卷十九。
金甡崇禎十六年十二月,又任命金甡為安鄉縣令。甲申二月二十四日,官軍擒斬金甡。有「偽將」羅一雄、毛老覡、陳天治駐守,后敗走。同上。乾隆十三年《安鄉縣誌》卷一金甡作「林甡」。
河南南陽吳鄞  《綏寇紀略》卷九。
鎮平夏之弼  同上。
泌陽縣令康畀崇禎十六年任,同年夏「以丁憂去」。 康熙五十三年《泌陽縣誌》卷二。《綏寇紀略》卷九作「康升」。
石維翰繼康畀為泌陽縣令。崇禎十六年九月,石維翰與主簿秦祖庚、學諭蕭薦鼎均在官紳叛亂中被擒。 康熙《泌陽縣誌》卷二。
泌陽縣主簿秦祖庚見上。 同上。
泌陽縣學諭蕭薦鼎見上。 同上。
南召李延大  《綏寇紀略》卷九。
內鄉縣令左懋延崇禎十六年三月任,同年九月被地主武裝執系商州獄。 康熙三十二年《內鄉縣誌》卷一○。
內鄉縣主簿梅某同上。 同上。
內鄉縣令徐繩祖大順軍右營袁宗第部平定叛亂后,於十六年十一月任命徐繩祖為內鄉縣令。「以偽部總守護焉」同上。
新野徐龍光  《綏寇紀略》卷九。
葉縣令王家楨  同上。
葉縣教諭張國薦原為明教諭,降於起義軍。后袁宗第「惡國薦反覆,數其罪殺之。」 乾隆十一年《葉縣誌》卷八。
真陽縣令朱師熹崇禎十六年九月被地主武裝沈萬登擒殺。 《綏寇紀略》卷九。《平寇志》卷七作「朱師喜」。
真陽縣學正李胤祥見上。 《綏寇紀略》卷九。
汝陽縣令樊仲表崇禎十六年十月為明官軍所擒。 《平寇志》卷七;《國榷》卷九九。
汝陽縣主簿胡定國同上。 同上。
汝陽縣學正胡朋同上。 同上。
上蔡熊新運崇禎十六年十月為地主武裝申友志所擒。 《平寇志》卷七;《綏寇紀略》卷九。康熙《上蔡縣誌》卷十二雲,十六年「遣偽知縣熊姓者來任蔡,自成入關,熊遁去」。
馮安遇到任時間不詳。甲申十二月被地主武裝劉洪起所擒。 《懷陵流寇始終錄》卷十八。
西平武顯祖  《綏寇紀略》卷九。
新蔡縣令徐必達在地主叛亂中「偽典史蔡人李復引」被擒殺,必達逃去。 康熙三十年《新蔡縣誌》卷七。
新蔡縣典史李復引見上。 同上。
新蔡縣令呂某汝寧防禦使金有章平定叛亂后,「復置偽官呂某。」 同上。又《平寇志》卷七、《國榷》卷九九雲,新蔡縣令聞聖喻于崇禎十六年十一月為官軍所擒,錄以備考。
遂平杜握瑜  《綏寇紀略》卷九。
羅山張丹庭  同上。
確山呂承顯  同上。
光州鄭允孝  《綏寇紀略》卷九。
商城梁凝祉  同上。
固始呂相周崇禎十六年十月為明官軍所擒。 《平寇志》卷七。《綏寇紀略》卷九作「呂相圉」。康熙三十二年《固始縣誌》卷九雲:十六年「闖賊送偽官至縣,(明)知縣魏藩祚令營官……率士卒屯郊外逐卻之。」
商水郁宏功崇禎十六年任。 《綏寇紀略》卷九。
王仁宇順治二年四月清軍至,逃去。 順治十六年《商水縣誌》卷八。
沈丘縣令周維新崇禎十六年官軍來攻時,周維新「悉力拒守」,本縣士紳縛維新獻于官軍。 《平寇志》卷七。《國榷》卷九九。《綏寇紀略》卷九作「沈平」縣。
沈丘縣典史司廣  《平寇志》卷七。《國榷》卷九九。
沈丘縣學正胡澄壽  同上。
息縣張文彬崇禎十六年十月為明官軍所擒。 《平寇志》卷七。《綏寇紀略》卷九作「恩縣」,誤。
均平嵇錫自成改禹州為均平府,府治設均平縣。 《綏寇紀略》卷九。《平寇志》卷六雲:「嵇鶴羽為均平縣令」。
太康姚通方  《綏寇紀略》卷九。
安中外甲申冬,南明河南巡按御史陳潛夫報「獲太康偽知縣安中外等」。 《懷陵流寇始終錄》卷十八;《明季南略》卷一。
淅川鄭際明  《綏寇紀略》卷九。
鄢陵薄封賢  《綏寇紀略》卷九。
王度甲申十二月,南明「副將劉鉉,郭從寬等……擒鄢陵偽知縣王度。」 《明季南略》卷一。《懷陵流寇始終錄》卷十八作「王慶」。
扶溝陳周南 有武職「部總」。《綏寇紀略》卷九。
中牟梁肖建   
西華姚聘   
臨穎王邦醇   
長葛陳濟鳴   
馬浚乙酉正月,「偽長葛令馬浚為明河南副總兵,郭從寬械入京,伏誅。」 《國榷》卷一○四。
新鄭王克寬  《綏寇紀略》卷九。
襄城武彥芳  同上。
密縣冷英後為官軍所擒。 嘉慶二十二年《密縣誌》卷十五。
登封冷英兼管  同上。
郾城縣令王槐允鎮平人,崇禎十六年五月任。同年八月郾城為地主武裝劉洪起所佔,王槐允下落不明。十六年十一月,自成派部將「劉忠領兵二千入城據守。」《綏寇紀略》卷九;順治十六年《郾城縣誌》卷八。
軍糧衙張某襄陽人。 順治《郾城縣誌》卷八。
河陽蕭象新  《綏寇紀略》卷九。
魯山劉爾篪  同上。
郟縣令周英崇禎十六年九月郟縣為孫傳庭部官軍所破,周英等文武官員均被擒。都尉蔣三、掌旅李大孝、「千總」孫月。《平寇志》卷七。
郟縣主簿劉溥見上。 同上。
南陽金汝礪  《綏寇紀略》卷九。
嵩縣曹翰國  康熙二十一年《嵩縣誌》卷一○。
盧氏武新化  康熙三十三年《盧氏縣誌》卷四。
浚縣馬世聰生員出身。曾將追贓所得送交劉汝魁充作軍餉。 順治朝《副都御史董天機揭帖》(殘本),原件藏第一檔案館。
內黃趙二良甲申三月上任,六月三十日因大順軍失利逃去。隨趙二良上任的有大順軍二百騎。乾隆四年《內黃縣誌》卷六;又見咸豐四年《大名府志》卷四。
長垣李伯元 都尉李如琮,本縣人,招練鄉勇三千守衛地方,後為清政府所擒。又有宋朝相亦受大順政權都尉職,駐守杜勝營,在官紳叛亂中被殺。康熙十一年《大名府志》卷二四;《明清史料》丙編,四五二頁。
商丘賈士俊山西蒲州生員,甲申春在平陽府經大順政權考試授職,同年五月為南陽參將丁啟光所擒。 陳濟生《再生紀略》。
柘城郭經邦同上。 同上。
鹿邑孫澄同上。 同上。
寧陵許成蔭山西趙城縣生員,余同上。 同上。
考城范雋山西蒲州縣生員,余同上。 同上。
夏邑尚國雋山西洪洞縣生員,余同上。 同上。
林縣佚名 都尉(原文作「縣尉」)袁文耀。康熙三十二年《林縣誌》卷七。
滑縣劉三晉甲申三月上任。五月平定了當地官紳叛亂。七月因形勢惡化逃去。 康熙二十五年《滑縣誌》卷一○。
陝西蘭田梅某  雍正《藍田縣誌》。
山陽魏某  康熙《山陽縣初志》卷三。
郃陽熊連  順治十六年《郃陽縣誌》卷五。
中部陳尚新中部縣即今黃陵縣。陳尚新為三原縣生員,甲申正月上任。大順軍失敗后,陳尚新被拿獲,以保存大順政權頒發縣契處死。部總劉爾德、曹養體、武國禎。第一檔案館藏順治朝陝西巡撫黃爾性《為貪婪偽官匿藏偽印事》題本,文見刑部同一內容之題本。
三水李三楚因貪污被大順政權處死。 《綏寇紀略》卷九。
朝邑佚名同上。 同上。
華縣曹士掄  《華岳全集》書前識語。
韓城王業昌在官紳叛亂中被殺。 《石匱書後集》卷三二,《顧咸正傳》。
山西壺關張絃清軍至,逃走。 康熙二十年《壺關縣誌》卷一。
臨晉柳化楠甲申十月清軍至,「攜印西逃」。 乾隆三十八年《臨晉縣誌》卷六。
猗氏安四達「以酷暴褫革」,由許廣大接任。 雍正七年《猗氏縣誌》卷六。
許廣大甲申冬,清軍至,逃去。 同上。
太谷周士達甲申二月派設。李自成從北京敗歸時叛變,閉城以拒大順軍。五月十五日,大順軍攻克太谷。 乾隆四年《太谷縣誌》卷五。
垣曲麻紹甲申九月被清政府拘捕下獄,麻紹潛派人往曲沃約大順軍來克城。后清軍再至,乃遁。 光緒五年《垣曲縣誌》卷五;康熙十一年《垣曲縣誌》卷十二。
襄垣趙浩宮紳叛亂時,趙浩潛逃。 乾隆四十七年《襄垣縣誌》卷八。
黎城佚名 「偽將」管國銀至縣,追贓助餉。康熙二十一年《黎城縣誌》卷三。
長子劉歷延清兵迫近時逃去。 康熙四十四年《長子縣誌》卷一。《潞安府志》的說法略有不同,「偽長子縣令劉延歷伏誅。」
屯留張士英為清兵所殺。 順治《潞安府志》。
靜樂第五浪「甲申,逆闖設偽官第五浪,民無大害。」 康熙三十九年《靜樂縣誌》卷一○。
榆次蕭恆陝西三原縣生員。大順軍失利后逃去。入清中舉,成進士,任安福、黃安知縣、邛州知州。掌旅某。「賊又有掌旅官,凡被擄驅以行者,皆掌旅司之。」乾隆十三年《榆次縣誌》卷八、卷七、卷十三。
洪洞吳東璧原為明朝洪洞知縣,降大順政權后仍管縣事。 戴廷栻《半可集》卷一;《國榷》卷一○○。
定襄曹連擢陝西漢中府生員,甲申二月十七日到任。大順軍失利后逃去。后中清朝進士,任山東齊河知縣。 康熙五十一年《定襄縣誌》卷五。
戴某曹連擢離任后,大順政權改派戴某繼任。 同上。
陵川程某「垣曲知縣休(麻字之誤)、陵川知縣程,皆闖所設。」 《甲申傳信錄》卷六。
絳縣佚名甲申正月二十一日上任,搜捕鄉紳追贓。十一月清兵至,逃去。 順治十六年《絳縣誌》卷上。
河北真定秦廷獻  順治三年《真定縣誌》卷四。
館陶程文煥河津縣生員。後為明兵科給事中凌駉等擒殺。 康熙十四年《館陶縣誌》卷十二。
元氏李若寀甲申三月初六日至,五月初六日在官紳叛亂中披擒。 順治六年《元氏縣誌》卷七。
沙河劉祚遠山西諸生 乾隆十五年《沙河縣誌》卷末。
饒陽佚名甲申五月初五日,在官紳叛亂中被殺。 乾隆十四年《饒陽縣誌》卷下。
慶都房心尾甲申三月至,「居二月隨寇亡去。」 康熙十七年《慶都縣誌》卷三。
曲周孫應震甲申春上任,不久在官紳叛亂中被擒。其心腹張守忠平定叛亂,孫應震得釋,殺參与叛亂者五人。 乾隆十二年《曲周縣誌》卷十五。
安平樊景星大順軍失利后,逃去。招地方農民軍康文斗部入城據守。康文斗后被清兵擒殺。康熙二十六年《安平縣誌》卷一○。又見《深州風土記》卷五。
邱縣李初陽甲申正月二十八日上任,五月逃去。 乾隆四十七年《邱縣誌》卷七。
武邑馬麟生在官紳叛亂中被擒殺。 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
獻縣令王曰都同上。 同上。
獻縣典史曹懷真同上。 同上。
東光張光南在官紳叛亂中被擒。 同上。
武強晉九錫同上。 同上。
交河縣令張善繼同上。 同上。
交河縣教官朱正色同上。 同上。
大名呂乾煬在官紳地主叛亂中逃去。 同上。
定興劉鍾泰山西洪洞縣人。「時法令甚嚴,吏不敢舞文,民不敢犯禁。……邑甚安之。」自成兵敗后,逃去。 光緒《保定府志》卷七九。
灤縣劉弘諤「偽官劉弘諤來,士民逐之。」 康熙《續灤志》世編等四。
開平佚名甲申四月二十八日,「關平知縣不知其姓名,而即流賊所署者,清人執斬之。」按,關平當為開平之誤。 李 :《沈館錄》卷七。
清苑王則禹五月清兵至,遁去。 康熙十九年《保定府志》卷十七。
故城周鼐原為明故城知縣,降於大順政權。 《再生紀略》。
梁磐石大順政權所派,在官紳叛亂中被害。 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
任邱曹懷玉任邱縣人邊大綬曾任明米脂知縣,掘毀李自成祖墓,曹懷玉上任后出票將邊拘捕。 邊大綬:《虎口餘生記》。
漳安郭維垣大順政權為避李自成諱,改成安縣為漳安,任命郭維垣為漳安縣令。大順軍失敗后,郭維垣逃去。 康熙十二年《成安縣誌》。
吳橋縣令符執蒲在官紳叛亂中被擒殺。 康熙十二年《吳橋縣誌》;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
吳橋縣典史易正乾同上。 上引啟本。
南皮王之秀甲申三月抵任。 康熙十九年《南皮縣誌》。
清河李擎柱崇禎「十七年二月,流寇入城置偽縣令李擎柱,……至五月聞大清定鼎,……逃去。」 同治十一年《清河縣誌》卷四。
靈壽郭廉 「偽權將軍馬拐子」(指大順軍大將、真保節度使馬重禧)曾派兵鎮壓靈壽縣官紳叛亂。康熙二十四年《靈壽縣誌》卷一。
遵化李廷瑗在官紳叛亂中被殺。 光緒五年《永平府志》;又見《綏寇紀略》卷九。
阜城郭寧圖大順軍失敗后逃去。 雍正《阜城縣誌》卷十四;《國榷》卷一○○。
肥鄉石傳聲甲申「四月,自成敗,傳聲狼狽逃去。」 雍正十年《肥鄉縣誌》卷二。
永年高一代大順軍失利后逃去。「賊使黨將官率兵二百人,護偽縣令高一代到任,遂將四門嚴守,又繞城巡視。」乾隆十年《永年縣誌》卷十二。
慶雲馮任  乾隆四年《天津府志》,《祥異》。
雞澤秦植 掌旅曹龍泉。《天問閣集》卷中,《殷淵傳》。
高陽王瑞圖甲申四月上任,曾進行追贓助餉。五月清兵至,逃去。 雍正八年《高陽縣誌》卷六。
元城喬廷秀曾進行追贓助餉,甲申六月三十日逃去。 康熙十五年《元城縣誌》卷一;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
大興賈永年五月初,清兵入京后,為原明朝大興知縣所擒。按,大興屬順天府,今屬北京,附於河北項下。 順治元年七月二十四日《順天府大興縣知縣吳聞詩啟本》,原件藏第一檔案館。
靜海王某「新選偽縣令姓王者到任。」 《再生紀略》。
興濟張文才  同上。
臨城段獻珠甲申三月初四日上任,「索餉銀,毀坊扁,免荒稅。」五月初七日,明知縣發動叛亂,段獻珠被擒殺。 康熙三十年《臨城縣誌》卷八。
山東汶上李士灝山西人,在官紳叛亂中被擒殺。 乾隆五十年《濟寧直隸州志》卷三一。
魚台尹保衡山西人,在官紳叛亂中被擒。 乾隆《濟寧直隸州志》;康熙三十年《魚台縣誌》卷四作:「有偽官尹姓者入縣署,聞大兵南下,即遁走。」又,《再生紀略》中作「尹宗衡」。
鉅野曹家麟在官紳叛亂中被擒。 乾隆《濟寧直隸州志》卷三一。
鄒縣楊名升山西人,在官紳叛亂中被擒。 同上。
嘉祥趙廷獻同上。 同上。
萊蕪劉扶炎、李開方在官紳叛亂中被擒殺。大順軍將領郭升聞訊,「以重兵彈壓,復置偽令李開方。」后開方又為官紳武裝所擒。 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
利津杜滋培在官紳叛亂中被擒。 同上。
德平賈時升同上。 同上。
禹城張繼昌同上。 同上。
長清陸升御上任途中為官紳地主所擒 同上。
濟陽車輦官紳密謀殺害,「輦覺之而遁。」 同上。
平原武大正在官紳叛亂中被擒。 同上。
臨邑縣令、典史楊湸、徐光啟同上。在楊湸、徐光啟被俘后,大順軍將領郭升率部攻克臨邑,活捉髮動叛亂的原明朝臨邑知縣金燦。同上。
陽信郭肇祥被明朝原署任知縣擒殺。「都司」孫邦奇亦被殺。孫奇逢:《夏峰集》卷六。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中只說被擒,又說發動叛亂者為生員張呂韜、朱玉等。
鄒平王世傳山西汾陽人,大順政權失敗后回原籍。 康熙三十四年《鄒平縣誌》卷四。
新城賈三俊  康熙三十二年《新城縣誌》卷十。汪琬:《堯峰文鈔》卷三四。
日照王良翰在官紳叛亂中被殺害。 康熙五十四年《日照縣誌》卷一○。
海豐王相極甲申四月二十二日到任,後為明署知縣擒斬。 康熙十年《海豐縣誌》卷四。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中僅雲被擒。
福山李振綱後為招遠縣地主武裝所擒。 乾隆二十一年《福山縣誌》卷十二。
高密孫握玉后在明官紳叛亂中被擒。 康熙十二年《膠州志》卷十六;又見乾隆《萊州府志》卷十一、卷十六。
東明王秉純甲申五月十五日為鄉官張力等所殺害。部總張夢熊,本縣人,在叛亂髮生后,囚張力等五人送懷慶府大順軍駐軍處殺之。康熙十一年《大名府志》卷二四;康熙十一年《東明縣誌》卷八。咸豐《大名府志》雲,王秉純遁去。
安丘劉憲卿在官紳叛亂中被殺。 康照六十年《青州府志》卷二二;康熙二年《續安邱縣誌》卷一。
夏津裴欽「甘肅人,家世皮工,精於騎射。」「到任月余,聞自成敗,……出西門而遁,不知所終。」 乾隆六年《夏津縣誌》卷九。
高苑楊某  乾隆《高苑縣誌》卷一○。
聊城王捷  《再生紀略》。
武城曲星遼東人,原為明朝知縣,降於大順。 同上。
蘭珍大順政權所選派,后在官紳叛亂中被擒。 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
定陶范凝鼎甲甲四月上任,七月逃去。 順治十二年《定陶縣誌》卷七。
嶧縣令薛承宣甲申五月十六日,在地主官紳叛亂中被擒殺。 康熙十二年《嶧縣誌》卷二。
嶧縣縣丞、典史 均由明朝舊吏充任。 同上。
新泰縣令周祚鼎清山東巡撫等「招撫再三,到底不服。」八月派兵進攻,后不詳。 第一檔案館藏順治元年八月二十二日山東巡撫方大猷啟本。
新泰縣典史馮可興原明朝典史留用。 同上。
沾化李調鼎甲申六月在官紳叛亂中被殺。 《清史列傳》卷七九,《李魯生傳》。
蒲台劉光祖山西生員,清軍至乃遁去。 康熙三十二年《蒲台縣誌》卷八。
淄川孔仕魯  乾隆八年《淄川縣誌》卷三。
冠縣閻養粹「偽權將軍馬委生員閻養粹為冠令。」五月清軍入京,「閻養粹聞風而遁。」 道光十一年《冠縣誌》卷一○。
歷城喬茂桂甲申四月初到任,五月逃去。 乾隆三十七年《歷城縣誌》卷四一。
文登邢某到任未及一月,「萊陽鄉宦宋璜起義兵討賊」,邢某遇害。「邑人葬之香岩寺東路旁。今(指乾隆初)寒食諸節,尚有以紙錢數陌為之掃墓者。」 乾隆七年《續登州府志》卷十二。
read.99csw.comread.99csw•comhttps://read•99csw•com

四、州牧及其僚佐

五、縣令及其屬佐

二、防禦使(相當於明朝兵備道)

一、節度使(相當於明朝巡撫)

地區姓名簡況當地武職資料來源
湖北荊州牧韓瓚  《綏寇紀略》卷九。
揚武州牧馮復金湖北宜城人都尉陳老虎,曾引兵擊敗地主官紳武裝。乾隆六十年《鍾祥縣誌》卷二○。按:《明季北略》卷十九等書說,起義軍攻克承天府後,改為揚武州,以宜城生員張聯奎為「偽知州」。
姚欽明崇禎十六年三月,馮復金革職,以湖北光化人姚欽明為州牧。 乾隆《鍾祥縣誌》。
州同知霍揮河南人。 同上。
州判張凌  同上。
吏目張士俊  同上。
歸州牧武張  《綏寇紀略》卷九。
固州牧高粹李自成改湖北雲夢縣為固州,以高粹為州牧。甲申二月,官軍趁大順軍主力在北方,進攻雲夢等地。高粹堅守,不克。清軍佔領德安府後,復改固州為雲夢縣。掌旅李某「領步騎兵數百人駐守。」康熙六年《雲夢縣誌》卷九;光緒重修《德安府志》卷八。《國榷》卷一○○作  「偽固州牧高翠」;《綏寇紀略》卷九作「高孝」;均誤。
隨州牧汪鷺  康熙六年《隨州志》卷一,《綏寇紀略》卷九另列洪聖翼為隨州牧,誤,當作陳州牧洪翼聖。
荊門州佚名明鄖陽副將張文富據仙居寨訓練鄉勇,一度襲破州城。大順政權州牧隱藏在群眾當中,安全脫險。都尉葉雲林以兵六百守荊門。康熙《荊門州志》卷六;《國榷》卷九九。
湖南澧州牧俞興言 王文耀守澧州。后在優勢官軍圍攻下撤退。《綏寇紀略》卷九。乾隆十五年《澧州志林》卷十九。
河南信陽州牧王珩崇禎十六年十月為官軍所擒。 《平寇志》卷七。《綏寇紀略》卷九作「王璞」。
鄧州牧徐即達湖北襄陽生員,崇禎十五年冬設。自成入陝后,官軍來攻,徐即達設守甚嚴,被提升為陝西鄜州防禦使。 鄭廉:《豫變紀略》卷三,康熙《內鄉縣誌》卷一○作「徐上」,誤。參見順治二年四月《陝西署分巡道臣徐即達奏本》。
吳紹先《鄧州志》雲:「自成據鄧州,署偽牧徐即達、吳紹先。」吳紹先大概是在徐即達提升后,繼任州牧。 順治《鄧州志》卷二。
祁州牧萬國定州名可能有誤。 《綏寇紀略》卷九。
裕州牧吳騰芳  同上。
光州牧方遂崇禎十六年夏上任,同年十月為沈萬登部所擒。后地主武裝劉洪起攻殺萬登,方遂得釋,下落不明。 康熙三十一年《光州志》卷一○。《平寇志》卷七;《國榷》卷九九;《綏寇紀略》卷九,均作方燧。
光州判鄧來風崇禎十六年十月為沈萬登部所擒。 《平寇志》卷七。
項州牧趙之璧甲申初,自成改項城縣為項州,「令州牧趙某、州尉陶某禮聘名賢」。州尉(都尉)陶某。順治十六年《項城縣誌》卷八;乾隆十一年《項城縣誌》卷四。《綏寇紀略》卷九誤作「邛州」。
尉州牧申毅自成改尉氏縣為尉州。 《綏寇紀略》卷九。
許州牧劉定按:張永祺《偶然遂紀略》中說,許州「偽知州蘇□,許人也」。有「偽巡捕王法唐」。《綏寇紀略》卷九;《明季南略》卷一。
鄭州牧彭奕  《綏寇紀略》卷九。
開州牧佚名甲申三月初七日上任,五月大順軍敗,逃去。 康熙十三年《開州志》卷四。
汝州牧裴叔度 都尉李養純。崇禎十六年九月初八日,孫傳庭部官軍至汝州,李養純投降。《綏寇紀略》卷九。
寶州牧陳可新自成改河南寶豐縣為寶州,以湖北應城舉人陳可新為州牧。崇禎十六年三月任,九月十三日明孫傳庭部官軍陷城,陳可新、姜鯉、孫明威均被殺。城守千總孫明威。乾隆八年《寶豐縣誌》卷五。《平寇志》卷六雲陳可新為「夷陵人」,誤。此據《宜城縣誌》。
寶州判姜鯉見上。 乾隆《寶豐縣誌》。《平寇志》卷七作「偽州判姜渭」,誤。
寶州牧熊某崇禎十六年十月,起義軍擊敗孫傳庭部官軍后,以熊某繼任州牧,不久被魯山縣地主執送明朝巡按。 乾隆八年《寶豐縣誌》卷五。
寶州代州牧宋元囤大順政權自西安派生員宋元囤來權知州事。 同上。
寶州牧楊某甲申十一月聞起義軍失利,逃走。 同上。
□陵州牧田儲  《綏寇紀略》卷九。
陳州牧洪翼聖崇禎十六年十月為官軍所擒。 《平寇志》卷七;《國榷》卷九九。
陳州判初安國同上。 《平寇志》卷七作「祁安國」,順治十七年《陳州志》卷十一,乾隆十九年《淮寧縣誌》均作「初某」。
陳州牧惠在公甲申九月南明「河南總兵許定國擒陳州偽牧惠在公。」 《懷陵流寇始終錄》卷十八:《明季南略》卷一。
陝西商州牧魯大儒  康熙四年《續修商志》卷九。
耀州牧楊鼎瑞大順軍失利后逃走。 乾隆二十七年《續耀州志》。
安州牧趙璟大順政權改興安州為安州,以陝西富平人趙璟為州牧,後為鄖陽官軍所擒。掌旅某領兵二百駐防興安。按,原文作「改守備為長閭」。康熙三十四年《興安州志》卷三。
鄜州牧袁某因貪污被大順政權處死。 《綏寇紀略》卷九。
山西蒲州牧劉修道  光緒《永濟縣誌》卷二三。
岢嵐州牧唐紹祖甲申三月任,八月清軍至,逃去。 康熙十一年《岢嵐州志》卷一。
永寧州牧張某  第一檔案館藏順治元年十月二十八日《山西鎮守高勛為恢復永寧州塘報》。
典史馮士遇甲申十月為清軍所擒。 同上。
平定州牧喬某  順治元年八月清保定巡撫丘茂華啟本,見《明末農民起義史料》第四七○頁。
遼州牧蔡仕后降清,又與大順政權保持聯繫。順治元年十一月,清廷將其拘捕,解京途中逃脫,結果不詳。 第一檔案館藏:順治元年十月二十五日保定巡撫王文奎題本;順治二年四月山西巡按《為據報偽官脫逃事》題本。
吉州牧佚名甲申正月十六日到任,曾進行追贓助餉和調集生員赴府考試等活動。同年十月初十日在官紳叛亂中逃走。 康熙十二年《吉州志》卷下。
忻州佚名 守將柳同春。兼轄定襄縣。乾隆十二年《忻州志》卷二。
河北景州牧賈元麟甲申五月在官紳叛亂中被害。 康熙十一年《景州志》;康熙十六年《河間府志》卷二一。又見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
景州教官張文斗  見上引啟本。
冀州牧盧傳第甲申四月上任,五月初六日在官紳叛亂中被殺。 乾隆十二年《冀州志》卷十八。
昌平州李道春、周祥、劉愷甲申五月初一日在官紳叛亂中被擒殺,三人官職不詳。昌平在明代屬順天府,今屬北京市,暫附於河北省項下。在同叛軍交鋒時,大順軍被殺一百餘人。被俘一百二十名。可見,鎮守該地的大順軍至少有二百多人。《日下舊聞》卷三四。
通州牧孫一脈山東臨沂進士,明翰林院檢討。自成入京后授職。 《甲申傳信錄》卷五。按,民國五年《臨沂縣誌》卷九,《孫一脈傳》與此不同。
涿州  都尉李某。又有投降之明參將李志耀協守涿州。在甲申四月三十日官紳叛亂中,李都尉被殺。《明清史料》丙編,第五本,四○六頁,《順天巡撫宋權揭貼》。
定州牧董復原為明大同知府。甲申五月初三日定州官紳叛亂,董復被殺。 《懷陵流寇始終錄》卷十八;《明季北略》卷二○。
山東濟寧州牧任崇志山西壽陽生員,在官紳叛亂中被擒。 乾隆五十一年《濟寧直隸州志》卷三一。
濱州牧賈見前山西生員,自成敗后逃去。 康熙《濱州志》卷八。按,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中說,濱州牧為「紳民義兵」所殺。
泰安州牧史可保清兵南下時西逃,在肥城為地主武裝所殺。 康熙《泰安州志》卷四。
武定州牧張均田在官紳叛亂中遇害。按,原文作「偽令」。 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
德州牧吳徵文甲申四月二十七日在官紳叛亂中被殺。 康熙十二年《德州志》卷一○。
高唐州牧裴隆遇甲申三月到任,五月初七日在官紳叛亂中被殺。 康熙十二年《高唐州志》卷三。按,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中,寫作「裴遇隆」。
臨清州牧劉師曾在凌駉等官紳叛亂中被擒。「偽州官劉師曾坐堂中,……偽兵集者千余」。《明清史料》第一本,七四頁,胡蕊明:《凌御史傳》。
臨清州同知郝肖仁同上。 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
四川廣安州牧杜某甲申,自成派兵入川,攻克順慶府,以明朝順慶知府杜某「知廣安州」。後為張獻忠所殺。 顧山貞:《客滇述》。
江蘇徐州牧楊桂棟上任途經山東時,被地主武裝擒獲。 順治元年七月《慶藩奉國中尉朱帥𨨢啟本》。
揚州同知塗原同上。按,有可能是揚州府同知。 同上。
九*九*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