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雄 新大港香腸攤

高雄

新大港香腸攤

老闆娘黃杏阿姨說:「我在這裏賣了差不多十多年,生意才比較好。剛開始是我先生的一輛腳踏車、一個爐,腳踏車上弔十多斤香腸!賣到現在愈來愈有生意。現在換了一個白鐵攤位,光做這個攤位就花了三十多萬呢……真是不簡單呢……」不過日銷量到底多少?阿杏姨打死不說,只說創業維艱的過程。但根據她不經意地保守透露以及附近攤販誇張地描述,加起來除以二,我們所得到的比較合理的數字是:每天平均賣掉兩百斤的豬腿肉,也就是三四頭豬,也就是大約一千六百到一千八百條香腸。一條香腸目前售價是十五元,所以營業額是多少?請各位看九九藏書官自己算算。但這並不包括糯米腸的收入,不過當然這都是在口蹄疫發生之前的數字。
阿杏姨說:「男人不能出來做,他們老是做白工,因為男人看店,別人比較會揩油。女人看店就比較沒人敢了!」聽阿杏姨聊天是一種享受,好像是上了一堂理論與實務交替運作四十二年的經營學,而且完全是台灣自己的經營理念。阿杏姨沒有名片,但她絕對比許多董事長、總經理夠格談這些。不信的話,請想想新大港香腸攤的歷史及它的營業額。所以工作人員暗地都說她是台灣香腸業界的經營之神。或許是經營之神在此營業,所以客人一到此地,聞read.99csw.com香下車下馬,都是屁股拍拍,地上一坐,而且吃的都一樣,想要特別一點的也沒有,就此一味,而且大小相同,這叫做真平等。
新大港獨特的其實不是配方,而是經營模式。他們採用的是女主外、男主內的經營方式。每天早上五點開始,阿杏姨的先生跟他的小兒子就負責絞肉、拌料、灌腸、晾乾。下午三點,阿杏姨和雇來的幾個女工才一起推車出去營業。或許是這種原因吧,我們發現新大港的男人們都比較沉默。不問,他不答,即便是開了口問,回答的聲音也小。比如我們問他的小兒子說:「你們都在哪裡晾香腸?」「公園九九藏書外。」「最多的時候要晾多少?」「繞公園一圈。」「會不會有人偷?」「會。」「偷多少?」「很難算。」反正不管你問什麼,怎麼問,他的答覆永遠不會超過五個字。
講到口蹄疫,阿杏姨激動地對我們談口蹄疫的種種新聞報導,或許誤會了我們入神的表情,她連忙低聲說:「不好意思,我說得太凶了!」我們很想告訴她,不會啦!我們有時候也想凶一下,只是常常沒有那個膽,而且理不直,氣不壯,請阿姨原諒,因為在台灣大多數的讀書人都是這個樣子的!

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五日,我們終於在高雄三民區找到了「新大港」。新大港九九藏書其實不是港,它只是一個香腸攤的名字。香腸攤為什麼叫新大港呢?我們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過,我想應該是大船入港的簡稱吧!因為根據業者的說法,新大港的香腸攤是台灣當時日銷量最大的香腸攤。
新大港香腸的配方,最早是一位賣草席的人告訴他們的,然後夫妻倆一路賣,一路試吃,一路改進,才有今天這種獨特的口味。不過配方的細節,阿杏姨說:「跟你講,那我們就不用賺了!」
新大港香腸攤建攤至今四十二年。問阿杏姨怎麼記得這麼清楚?她說那一年她剛生大兒子,所以大兒子今年幾歲,新大港就有幾歲。而在這之前,阿杏姨賣的是水果。結婚之read.99csw.com後,先生覺得男人賣水果實在是不夠體面,賣香腸比較有男性的氣魄,於是新大港就跟大兒子一起誕生了。
男人不能出來做,他們老是做白工,因為男人看店,別人比較會揩油。女人看店就比較沒人敢了!
四十二年來新大港香腸不但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食客,甚至也變成一種鄉愁。而這種香腸配黃瓜,或者糯米腸包香腸的獨特吃法,甚至有傳言說,還有附近的商人打包賣到各地。最厲害的是這個香腸攤甚至帶動了附近商家的人氣。有人吃香腸順便買飲料解渴,也有人吃面配香腸,所以口蹄疫的事件一發生,新大港左右的商家竟然也都受到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