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日本人的著作
泰倫提烏斯(Publius Terentius Afer,前190—前159年):繼普勞圖斯之後出現的羅馬喜劇作家。非洲奴隸出身,但是和歷史學家波里比阿一樣,是西庇阿家聚會上的常客。他寫下了為數眾多的喜劇作品。要了解布匿戰爭時期的羅馬,他的作品也是必讀的。
亞里士多德:《全集》(代表作的責任編輯為田中美知太郎,中央公論社,《世界名著》第八卷,1972年)

卡西烏斯·狄奧·科克亞努斯(Cassius Dio Cocceianus):生活在公元2世紀至3世紀,雖然是希臘人,卻是羅馬元老院元老。他留下了80卷本的《羅馬史》,內容從建國開始到公元229年,但留存至今的只有第36卷至第65卷。儘管如此,由於李維也沒有共和政體末期的史料,所以他的作品和阿庇安的著作一樣,具有同等重要的歷史價值。
T.Frank,Storia di Roma,義大利語翻譯:Roma,1970年
此外,除了尚存的羅馬世界的建築、遺迹、美術品和藝術品之外,其他所有遺存物作為史料也非常有用。
日誌中記錄的是每一天發生的事情,儘管詳盡,內容卻難免枯燥。生活在公元前2世紀的老加圖在寫歷史的時候曾經這樣說過:
波里比阿(Πολύβιος,Polybius,前202—前120年):希臘人,亡國后被帶到羅馬,了解了新興羅馬的真實情形。回國后,開始寫以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各國歷史——《通史》(Historiae)。作為同時代的人,尤其他對布匿戰爭的描述,有著無與倫比的歷史價值。
莎草紙文獻
G.Dumezil,La religione romana arcaica,義大利語翻譯:Milano,1977年
以上這些都是綜合描寫關於羅馬史的著作,關於每個事件、現象、人物均刊載於相關冊的末尾。
尤里烏斯·愷撒(Caius Iulius Caesar,前100—前44年):他是歷史上罕見的人物,用簡潔明了、典雅而獨特的文體敘述了自己的事迹。如果他和丘吉爾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一定會早於丘吉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寫作能力絕非丘吉爾等人能及,就連西塞羅都不惜溢美之詞。其代表作為《高盧戰記》(De Bello Gallico)。(《愷撒文集》,國原吉之助譯,築摩書房,1981年。)
學習歷史,首先必須面對的是用文字記錄下來的史料。史料分為兩種,即原始史料(或稱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所謂第二手史料,是後世的學者、研究人員以及歷史學家寫的史書。之所以稱作第二手https://read.99csw.com史料,是因為它們都是基於原始史料,即第一手史料,寫成的。
瓦羅(Marcus Terentius Varro,前117—前27年):愷撒時代的羅馬人,最初追隨龐培,龐培失敗后,投奔愷撒,受命設立國家圖書館。他因擔任此項工作,寫了很多著作,代表作有《拉丁語研究》(De lingua Latina)、《羅馬人記》(De gente populi Romani)、《論農業》(Antiquitates)。
色諾芬:《全集》(只含《回憶蘇格拉底》,佐佐木理譯,岩波書店,1974年)
合著,Storia di Roma,共8卷,第4卷之前已出版,Torino,1988—
Ch. Wirszubski,Il concetto politico di liberta a Roma tra Repubbulica e Impero,義大利語翻譯:Bari,1957年
有關希臘史的主要史料
荷馬:《奧德賽》《伊利亞特》(高津春繁、吳茂一譯,築摩書房,1964年)

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久保正彰譯,岩波書店,1966—1967年)
S.I.Kovaliov,Storia di Roma,義大利語翻譯:Roma,1982年
T.Mommsen,Romische Geschichte,共6卷,Beilin,1854—
第一手史料是直接傳遞當時時代氣息的史料,雖然它們被統稱為原始史料,但是並非都出自當時人之手。怎樣才能準確地描述幾百年前的事情,這是一個非歷史專家都會有的疑問。事實上,以編年體的方式寫下《羅馬史》的李維是帝政初期的人,他寫的《羅馬史》卻始於比他生活的時代早700年的古代。
留存至今的大祭司的記錄只有一些殘篇,數量之少屈指可數。但是,只要讀過古代羅馬人及希臘人寫的東西,就可以了解到這些記錄的利用率相當高。正是因為這些記錄的存在,即便是生活在公元3世紀的歷史學家也可以寫出1000年前的古老歷史。
薩盧斯提烏斯(Caius Sallustius Crispus,前86—前35年):在不得已放棄政治生活后,開始了寫作生涯。因此,作為歷史學家,人們經常把他和馬基雅弗利做比較。他留下了非常出色的著作。體現在文章中的熱情和卓越的描寫能力也經常被視為能夠與馬基雅弗利進行比較的緣由。其代表作為《喀提林陰謀》(De Coniuratione Catilinae)、《朱古達戰爭》(Bellum Iugurthinum)和《歷史》(Historiae)。九九藏書
但是,即便無意于書寫日誌式的歷史,對於希望把歷史寫得生動有趣的人來說,再也沒有比枯燥無味的、流水賬式的記錄更難能可貴的史料了。沒有這種記錄,生活在公元1世紀的歷史學家李維大概寫不出《羅馬史》;同時代的狄奧尼修斯特意從小亞細亞的哈利卡納蘇移居到羅馬,想必也是為了便於查閱收藏在羅馬檔案館中的這些記錄吧。
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普魯塔克英雄傳》,河野與一譯,岩波書店,1952—1956年)
(凡是已有日文版的,在這裏只記錄日文版出處。)
愷撒麾下的將軍們:《亞歷山大戰記》(Bellum Alexandrinum)、《西班牙戰記》(Bellum Hispaniense)。
阿庇安(Appianus):圖拉真皇帝時代生於埃及亞歷山大的希臘人。公元160年前後,寫下了由24卷長篇構成的羅馬和地中海世界史《羅馬史》。如果全部被保留下來的話,內容應該是從建國開始直到共和政體結束為止。對兩大歷史學家的著作中散失的部分起到了補充作用。
普魯塔克(Plutarchus,46—120年):在此無須多說,是《希臘羅馬名人傳》的作者。
希羅多德:《歷史》(青木嚴譯,新潮社,1968年)

一、原始史料

作者按:以上各文獻中,不僅僅限於國王政體和共和政體時代的羅馬,也有一些涉及了帝政時代。從《羅馬人的故事》第二冊開始各冊末的參考文獻中只刊載未在這裏提及的文獻。
普勞圖斯(Titus Maccius Plautus,前259—前184年):是深受布匿戰爭時期的羅馬民眾喜愛的劇作家,對於希望了解那個時期的人來說,他提供了很好的材料。為了了解布匿戰爭時期的羅馬,他的喜劇作品是必讀的,就像為了了解雅典而必讀阿里斯托芬的喜劇作品一樣。
村川堅太郎、弓削達、吉村忠典、鈴木一州、秀村欣二、吉野悟、青柳正規、長谷川博隆、北原理雄、柴田光藏、石本雅男、佐藤篤士、國原吉之助、大場正史、井上智勇、島田誠、松本宣郎、船田享二、坂口明、市川雅俊、本村凌二、毛利晶、島創平、后藤篤子、栗田伸子,以上各位學者的所有著作和研究論文。
合著,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第4卷以後,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1969—
提圖斯·李維(Titus Livius,公元前59—公元17年):從32歲開始一次10卷地撰寫出版《羅馬史》(Ab urbe condita libri),他一生中一共寫了142卷,這些著作又被羅馬人讚譽為羅馬歷史研究的金字塔。這部《羅馬史》記述了從羅馬開國到公元前9年的史實,只是大部分在中世紀時散失了,現存的部分不到原書的三分之一,使得羅馬史研究者扼腕嘆息。read.99csw.com
G.De Sanctis,Storia dei Romani,共8卷,Roma,1979年
碑文
卡圖盧斯(Caius Valerius Catullus,前87—前54年):愷撒時代的抒情詩詩人,留下了愛情詩的傑作《歌詩》(Carmi)。
L.Pareti,Storia di Roma,共6卷,Torino,1952年

二、寫於後世、以研究為主要目的的歷史著作,即二手文獻

阿里斯托芬:《喜劇全集》(《希臘喜劇全集》,田中美知太郎等譯,人文書院,1961年)
合著,Storia di Roma,共25卷,Bologna,1954—
J.Bayet,La religione romana,Torino,1959年
孟德斯鳩:《羅馬盛衰原因論》《論法的精神》(井上幸治責任編輯,中央公論社,《世界名著》第28卷,1972年)
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史料。因為在蘇拉以後,貨幣也被當時的掌權者用作非常重要的宣傳手段。例如,為紀念戰爭勝利而製造的貨幣等。這種通用貨幣,即使看不懂羅馬世界的通用語拉丁語或希臘語的人,每天也會拿在手上。這種宣傳手段用得最充分的是愷撒,這位偉人常常會有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
柏拉圖:《全集》(代表作的責任編輯為田中美知太郎,中央公論社,《世界名著》第六卷,1966年)
我無意于像大祭司那樣記錄每一件事情。我絕不會寫諸如食品價格幾許、大霧籠罩羅馬幾日、何時滿月、幾時月虧等等。
C.Nicolet,Rome et la conquete du monde mediterraneen,Paris,1978年
J.Vogt,La repubblica romana,義大利語翻譯:Bari,1987年
金幣·銀幣·銅幣
莎草紙文獻是指從埃及的沙漠中發現的書寫于莎草紙上的希臘語史料。例如《古典文化研究導論》(Introduzione Allo Studio Della Cultura Classica,Roma,1975年)。九*九*藏*書
A. Piganiol,Le conquiste di Roma,義大利語翻譯:Milano,1972年
古代羅馬有一個官職叫大祭司,是在公元前509年實施共和政體時設置的官職,他是宗教祭祀的最高負責人。就像本書中介紹的那樣,這是一個普通官職,在公民大會上選舉產生。除了是宗教祭祀的最高負責人,這個官職還有一項工作,就是書寫每年的日誌。他們要詳細記錄每一天里發生的一切與羅馬有關的事情,比如有哪些人當選本年度執政官以下的官職,與哪個部族發生了戰爭,在哪裡進行了和談,等等。在實施共和政體之前的王政時代,大祭司由國王兼任,因此,書寫日誌想必也是國王的工作,因而留下來的史料不僅少而且很不清楚。但是,自從實施共和政體以後,這種日誌式的記錄工作得以延續下來。這項工作不是在官邸里進行的,也不是當即收納于檔案館中的。在這一年裡,記錄下來的日誌就放在官邸的前面向世人開放,一年過去后,才保存到檔案館中。這一做法一直延續到公元5世紀,因此,這意味著在古羅馬存續期間,這樣的記錄從未中斷。關於這一點,有史實可以證明。雖然歷史學家李維指出,古羅馬史料因公元前390年凱爾特人入侵被付之一炬,但是,這並沒有改變以後的羅馬人喜歡記錄的習慣。
國王政體、共和政體時代(前753—前31年)
A.Toynbee,Hannibal』s Legacy: The Hannibalic War』s Effects on Roman Life. I: Rome and Her Neighbours Before Hannibal』s Ent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London,1965年,《漢尼拔的遺產》(秀村欣二等譯,河出書房新社,1969年)

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Doidorus Siculus):居住在西西里的希臘人,生卒年不詳。據說他的著作《歷史圖書館》(Biblioteca)完成於公元前30年前後,40卷中現存的只有15卷。他的著作中介紹了羅馬初期的史料,這在有關史料消失后的現在實屬難得。
哈利卡納蘇的狄奧尼修斯(Dionysius of Halicarnassus):生卒年不詳,是奧古斯都大帝時代出生於哈利卡納蘇的希臘人。為了寫《古羅馬史》(Antichita romane),移居到羅馬,記述了從羅馬建國到公元前264年為止的羅馬歷史,共20卷。
詩文·劇作
H.Wagenvoort,Roman dynamism,Oxford,1947年read.99csw.com
瓦萊利烏斯·馬克西穆斯(Valerius Maximus):生卒年不詳。曾經把自己的著作《嘉言懿行錄》(Factorum et Dictorum Memorabilium)獻給羅馬第二代皇帝提比略,因此,他應該是公元1世紀的人。寫這部作品的目的大概是為了學習拉丁語修辭學的羅馬學生。因為是逸事集,所以即使不是學生,讀起來也很有意思,而且有用。
有關羅馬史的主要史料
沿著羅馬大道,每隔一羅馬里就有一塊里程碑,無論在當時還是現代,它們無疑都是重要的歷史信息來源。此外,墓碑和紀念碑也都是重要的史料。與帝政時代相比,共和政體時代留下來的碑文比較少,不超過1 300塊。把這些碑文收集整理后出版的有以下兩部:《拉丁碑銘集》(Corpus Inscriptionum Latinarum,Berlin,1861年)、《羅馬共和時代碑銘集》(Inscriptiones Latinae Liberae Rei Publicae,Roma,1972年)。
馬爾庫斯·波爾基烏斯·加圖(Marcus Porcius Cato,前234—前149年):布匿戰爭時期羅馬偉大的政治家、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的政敵、羅馬保守派重要人物。為了區別於愷撒時代的加圖,又稱他為老加圖。他也是有關農業經營和歷史的作品《農業志》(De agricultura)、《創始記》(Origines)等的作者。
科爾涅利烏斯·奈波斯(Cornelius Nepos,前100—前25年):儘管他的洞察力不及普魯塔克,但是他作為羅馬公民特有的觀點不容忽視,是當時開始在羅馬出現的知識分子中的一個。其代表作為《偉人傳》(De viris illustribus)。除此之外的著作還有若干。
M.Grant,Storia di Roma antica,義大利語翻譯:Roma,1981年
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前43年):羅馬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因其好友阿提庫斯從事出版業,所以他的著作基本上都被保留下來了,這也是學習拉丁語的歐洲高中生最憎恨他的原因。他的書信特別生動地描寫了當時的羅馬狀況,對歷史學家來說,無疑是一大寶庫。只是在偏重思想哲學的日本,西塞羅和愛比克泰德、馬可·奧勒留一樣,只有一小部分作品被翻譯成日語。(《全集》,《世界名卷》第14卷,中央公論社,19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