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布匿戰爭以後(前200—前183)

第七章 布匿戰爭以後
(前200—前183)

西庇阿有什麼理由參加敘利亞戰爭?難道不是為了向東方所有王國的國王、所有民眾顯示,霸權國家羅馬的主人就是他,是他一個人在支撐羅馬嗎?他參加這次戰爭,不就是為了向其他國家的人炫耀,已經成為地中海世界霸主的羅馬,事實上不過是他西庇阿的影子嗎?就好像要告訴人們,只要他一開口,羅馬元老院就會按他的意思達成決議,只要他一眨眼,羅馬公民就要馳騁沙場。
四、今後,馬其頓軍隊的士兵不得超過5000人。
在廢除王政改由少數統治者決策的寡頭政體下,個人主義抬頭會導致王政的抬頭,這是極其危險的。即使西庇阿本人沒有這種想法,但是,他的存在本身就隱藏著這種危險。對加圖來說,本來很可能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終結一生,但是,既然現在有了機會,他自然更看重羅馬的共和制度,希望羅馬一直維持這種制度。歷史上有很多局外人熱衷於維護舊的體制,加圖是其中一例。他從心底里相信,羅馬共和政體的有效性,因為該政體的基礎是元老院不足300人的精英商議的制度,他相信為了維護這一政體,毀滅偶像是神授予自己的天命。
對於檢舉者來說,他們並不在乎500塔蘭特的用途如何,他們真正的目的是要把西庇阿趕下台。以公款用途不明作為檢舉理由,一方面可以讓元老院內的西庇阿派不得不沉默,同時也最容易引起大眾的關注。作為趕走政敵的策略,這確實是一個妙不可言的戰術。
其次,他相信始於西庇阿的個人英雄主義傾向會給羅馬共和政體帶來害處。
腓力和西庇阿年齡相仿,他們一個是承認羅馬霸權的國家的國王,一個是霸權國家鼎鼎大名的統帥。據說,他們超越了這樣的關係,在一起度過了親密友好的時光。儘管已經人到中年,但是,西庇阿依然不失年輕時豁達、平易近人的特點,連性格並不外向的腓力也能夠向他敞開心扉。就這樣,在到達亞細亞前,西庇阿首先確保了自己隊伍的穩定。
就這樣,西庇阿和漢尼拔都退出了歷史舞台。經歷過第二次布匿戰爭的羅馬人,除了身壯如鐵、一直活到84歲的加圖,已經沒有第二個人了。羅馬就要進入新的時代。
他憎恨希臘文化傳入羅馬,認為這樣有損羅馬人原有的質樸剛毅。但是,在古羅馬廣場建起的第一座希臘式會堂,是他擔任財務官時提議的。既然希臘的建築式樣好,當然可以引進,但是,希臘文明的精神再好也要拒絕,這就是加圖的想法。這就好像日本精神與西方文化不能融為一體一樣。他極力提倡羅馬人不需要希臘哲學、美術和詩文。移居大國羅馬的希臘人,除了希臘語教師,應該禁止其在其他領域滲透。
各位,如果你們願意,我誠心邀請各位與我同行。希望各位和我一樣對諸神心懷感激之情。因為從我17歲開始到已顯老邁的現在,是羅馬的各位公民給了我打破常規的機遇,讓我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
對於這些條件,敘利亞國王的使節回答說無論如何不能接受。他按照國王的命令,要求與西庇阿單獨會談。因為,躺在病床上的西庇阿沒有出席作戰會議。
以西庇阿為首的羅馬公民組成的長長的隊伍,遮住了從古羅馬廣場前往卡匹托爾山的平緩的坡路。
會場內頓時一陣鬨笑。

從任何一個方面來看,這兩個人的對立,我認為都是宿命的。
以西庇阿為首的元老院決定先通過對話解決這個問題。
五、同時,希望各國在和平的環境下,保持經濟上的繁榮。
戰爭史學家利德爾·哈特評價西庇阿此時的言論和做法時說,政治上極不明智,卻是人類的本性。

反西庇阿派乘機掉轉方向,不再追究路奇烏斯有關賠償金用途不明的事情,把檢舉的目標明確指向了西庇阿。會場內從傳訊證人變成了審判。

希臘化諸王國

現代研究者中,除了那些幸福的人一口斷定古代=奴隸制社會=榨取,因此認為古羅馬不好以外,幾乎沒有人認為公元前200年以前的羅馬人不好。
據說就是這個時候,漢尼拔和西庇阿之間有了那樣一段對話,即西庇阿問漢尼拔誰是最優秀將領的那段對話。如果這段插曲是史實,那麼,這一年漢尼拔應該54歲,西庇阿42歲。距離扎馬會戰已經過去了9個年頭。
雖然受到戰爭勝利的鼓舞,但是羅馬的對外政策並沒有一下子變為霸權主義。西庇阿知道,在他回羅馬時,沿途等候的人們向他投擲鮮花,不只是慶祝羅馬的勝利,同時也是慶祝和平回歸的一種表現。因此,希臘城邦的代表們提出軍事幫助的要求,讓元老院非常為難。
敘利亞國王安條克接受了所有條件,只是漢尼拔在尚未被引渡到羅馬就已經逃亡了,最初的目的地是克里特島。西庇阿知道了這件事,但是,他沒有派人追捕。
「不知感恩的祖國,你有何資格擁有我的遺骨。」
由於執政官西庇阿的任地在西西里,所以這次行動是他的一次越權行為。在當時,以費邊為首,相當一部分人向他提出了質疑。後來,因為西庇阿在扎馬會戰中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人們淡忘了他的這一過錯。相反,人們盛讚西庇阿是救國英雄。再加上,洛克里事件雖然屬於越權行為,但是,收復洛克里畢竟是戰略上的一次成功,因此,後來再也沒有人提及這件事。然而,經過了17年以後的現在,檢舉者卻舊事重提。護民官繼續說:
見到西庇阿后,敘利亞使節轉達了國王的意思,並說敘利亞將無償釋放之前海戰中被敘利亞俘虜的西庇阿的兒子。希望利用西庇阿的威望放寬和談條件,還答應將獻上高額謝禮。
西庇阿自以為是的言行早在西班牙、在高盧、在西西里、在北非就已經很引人注意了。這次在希臘、在敘利亞同樣表露無遺。

對於送回自己年輕的兒子,西庇阿表示感謝。但是,他沒有接受謝禮。他說,作為送回兒子的回禮,也作為朋友,他要送給國王幾句忠言。他說,與其在戰場上解決問題,不如按照羅馬方面提出的條件,訂立和約,這樣對敘利亞國王更有利。然而,安條克沒有聽從他的忠告。
而且,就像羅馬人社會中這一關係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是「信義」一樣,羅馬和同盟各國之間的關係同樣既不是榨取,也不是利用,一定是信義。因此,後世的研究者們,特別是對統治的概念非常敏感的英國研究者,把這一時期羅馬的對外政策稱作「穩健的帝國主義」。
和平回歸了,而且,正像大多數希臘人希望的那樣,在阻止馬其頓王國侵略行為的前提下,和平得到了回歸。但是,希臘人對此依然半信半疑。羅馬是勝利者,打敗了亞歷山大大帝光環下的馬其頓。隨後羅馬會怎樣對待希臘呢?說是承認希臘自治,但是這會是真的嗎?在東地中海,勝利者就是法律。
敘利亞國王安條克勉強逃到了內陸的薩迪斯。塞琉古王朝尊稱大帝的安條克成了沒有士兵的國王,徹底失去了提和談條件的資本。國王派出使節表示願意無條件投降。這時西庇阿已經病愈,他對使節說:
那麼,在地中海西部和東部,羅馬人對失敗者的待遇為什麼會不同呢?
「穩健的帝國主義」路線因為不駐紮軍隊,所以只要對方心有不甘,就有失敗的危險。可以這麼認為,加圖與西庇阿唱反調的真正原因是,一旦這一路線失敗,羅馬將會付出巨大的犧牲。加圖沒有忘記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后,羅馬與迦太基簽署了條件優厚的和約,結果,僅僅過了20年,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漢尼拔攻入義大利的那一年,加圖16歲。
馬其頓國王腓力在公元前216年坎尼會戰之後,曾經向勝利者漢尼拔提出結成統一戰線,共同對抗羅馬。應該說,那是非常失策的一件事情。但是,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20年,腓力也早已成為希臘君主之首。然而,遇到羅馬軍隊,剛一交手就一敗塗地。為此,腓力不得不甘居羅馬的霸權之下。這位英明的男人應該很清楚前因後果。甚至在和談的會場,他對羅馬方面的首席代表、坐在對面的弗拉米尼努斯說的話從不反駁,他很清楚自己只能承認弗拉米尼努斯的話很有道理。同時在他的內心深處,他對這位不需要翻譯可以直接用希臘語談判的羅馬勝將頗有好感。但是,他依然難以平息心中的惱怒。與馬其頓相比,羅馬只能算是一個新興國家。他惱怒自己作為馬其頓的國王,竟不得不向新興國家羅馬做出讓步。

美中不足的是,不管什麼事情,採用穩健的做法必須雙方態度一致,如果一方不同意,穩健就無法實現。各強國對於承認羅馬霸權,並遵從羅馬霸權的要求,是如何想的呢?迦太基是如何想的?馬其頓是如何想的?還有尚未與羅馬交過手的敘利亞和埃及又會怎樣想?
二、為了在希臘系城邦和敘利亞領土之間設立中立地帶,敘利亞軍撤離托羅斯山脈以西的小亞細亞全域。
同年代的西庇阿,因為迦太基人失去了父親和叔父,岳父也死在迦太基人的手中。但是,他的性格不允許他沉湎於過去,他只會一往直前。相反,加圖總是沉湎於過去,以此來糾正當下自己的行為。
當時,54歲的漢尼拔第一次在敘利亞宮中供職,各方面都不自由,而且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如願實施,為此他深感絕望。西庇阿比他小12歲,好像身患重病的樣子。從年輕時候開始,西庇阿就時常大病纏身,不像漢尼拔身體壯實得像一塊鐵。以他們兩人為主人公的時代帷幕正一點一點地落下。
扎馬會戰的功臣西庇阿的凱旋儀式歡慶氣氛尚未結束,以雅典為首的希臘城邦的代表來到了羅馬。他們訪問羅馬的公開目的是祝賀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勝利,但是,在元老院的議事廳,他們除了向羅馬元老院表示祝賀外,更是控訴了馬其頓王國的行為,說它侵略自己,希望依靠羅馬的力量阻止它。
與加圖相比,我更喜歡西庇阿。但是,對於像我這樣的人來說,感到非常遺憾的是,西庇阿死後僅僅4年,加圖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羅馬人遵守自己的承諾。兩年後,最後一批羅馬士兵撤離了希臘。與此同時,弗拉米尼努斯的願望也得到了實現。這是他拜託希臘人做的唯一一件事。
公元前179年,承認羅馬霸權並接受羅馬「穩健的帝國主義」路線的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死了,繼承王位的是他的長子珀爾修斯。在任何事情上,珀爾修斯都是堅定的反羅馬者。
格拉古的這一席話打動了元老院元老的心,他們決定停止彈劾西庇阿。
從公元前201年到前180年前後,西庇阿在元老院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這個時期,西庇阿推行並實施的對外關係,我想大概就是「保護者」與「被保護者」的關係。
會場內又是一陣鬨笑。不過,話雖如此,結果又是怎樣呢?元老們雖然喜歡聽加圖演講,因為幽默,很有意思。但是,聽歸聽,投票的時候則另當別論。因為戰爭已經結束,《禁止奢華法》最終還是被取消了。因為在人前和妻子親昵遭到非議的元老,後來還是元老院元老。加圖令人捧腹的演說出乎意料地與投票沒有關係。不過,只有兩件事情上他沒有用他的幽默,這在他是很少見的:一是成https://read.99csw.com功擠走西庇阿,二是迦太基滅亡成為現實。

審判西庇阿

羅馬人說過承認希臘人自治。但是,他們應該會駐紮軍隊吧?如果不讓他們在有名的城邦駐紮軍隊,他們也許不會放棄戰略要地吧?年貢的要求會是怎樣呢?希臘的獨立會是什麼樣的?希臘人的自由又會是什麼樣的?


這種情形與羅馬軍隊和馬其頓國王腓力之間進行會戰時的情形一樣。當時,因亞歷山大大帝而聞名的馬其頓重裝步兵依然非常強悍,但是,馬其頓的重裝步兵只有面對正面進攻的敵人時才能發揮出威力。因為只要他們圍成團,就會豎起長長的投槍,變成一隻巨型的刺蝟。從正面進攻,很容易被「刺蝟」刺到。但是,被認為東方最強大的他們,對於來自側面和背後的進攻就顯得軟弱無力。以西庇阿為榜樣的羅馬年輕指揮官們利用了他們的這一弱點。巨大的「刺蝟」無法用上他們的刺,很快被擊破。
交涉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成果,但是,好像也沒有戰爭一觸即發的氣氛。因為,羅馬方面無意再次進行軍事介入,而已50歲的敘利亞國王剛與一位年輕女子結婚,上戰場的心情並不急迫。
二、賠償羅馬軍戰爭費用的一半。
七、不得向羅馬同盟國帕加馬和羅得島發動戰爭。
根據這些內容,戰敗國不失為獨立的國家,不是羅馬的行省,因此,羅馬在簽訂和約的同時,從這些國家撤軍。
研究者們說,高盧人和西班牙原住民是蠻族,因此,羅馬人要對他們不客氣。迦太基以及包括馬其頓在內的希臘、敘利亞在當時比羅馬的文明程度高,因此,羅馬對這些文明下的眾生非常寬容。

那麼,馬其頓國王腓力是怎樣對待羅馬提出的請求的呢?這是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與大多數希臘人的預測相反,馬其頓國王不僅答應出口軍糧,甚至還要求提供經濟援助和兵力支援。
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在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的影響下,這個時期的羅馬元老院採取的對外方針稱得上是穩健的帝國主義,與迦太基和馬其頓簽署的和約內容充分顯示了這一傾向。理由如下:
元老院會場變成了審判西庇阿的法庭。第二天,兩位護民官開始揭發被告西庇阿。當然,所有在場的人都知道,這兩位護民官的背後有人在操縱事態的發展,此人就是一直反對西庇阿的反西庇阿派領袖馬爾庫斯·加圖,即歷史上所稱的老加圖。
兩位護民官輪流發言,彈劾西庇阿。他們從公元前205年,即17年前,在西西里越冬的那個時期開始揭發。
他派去了屬下年輕的武將格拉古作為使節。格拉古是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率領奴隸軍團勇敢戰鬥的老格拉古的兒子。西庇阿本人則在馬其頓方面提供軍糧和武器的「事務層面」達成共識后,為了表示感謝,專程前往馬其頓首都佩拉拜訪了國王。
說完這些條件后,西庇阿又補充道:一旦和約簽訂,敘利亞就是羅馬的同盟國。今後,羅馬將為尊重敘利亞國王和王國的安全負起責任。
但是,從規模上來看,羅馬軍隊在東方的第一場大戰符合會戰的條件。其時以馬其頓雇傭兵為主力的敘利亞軍隊,加上從敘利亞全國徵集來的士兵,組成了一支6萬人的大軍。此外,這支隊伍還有54頭大象。
六、作為賠償金,馬其頓向羅馬支付1000塔蘭特,和約簽訂之時支付500塔蘭特,餘下的分10年付清。
公元前323年,是亞歷山大大帝英年早逝的一年。這一年他33歲。他用短短10年的時間實現了橫跨歐亞地區的稱霸。在他死後,他那幅員遼闊的帝國被他手下的部將們分割了。
自古以來,迦太基習慣於用增加稅收的辦法來彌補財源的不足。漢尼拔沒有沿用這樣的傳統,他採用了節流的方式。一方面節約經費,同時調整開支,以此施行經濟重建政策。這一做法效果顯著,卻也為他樹立了敵人。漢尼拔雖然只擔任過軍隊的最高司令官,卻是個自信心十足的人。這樣的人通常會犯一個毛病,即習慣採用強制手段,即使他的做法是正確的。漢尼拔也犯了這樣的毛病。迦太基人從來不擅長製造統一國家的輿論,經過6年時間,他們終於不願意再忍受漢尼拔嚴厲的做法。
漢尼拔大概覺得漂浮在地中海的島嶼克里特並不安全,不久又亡命投奔了位於黑海沿岸的比提尼亞國王。羅馬的勢力發展到這裏已是6年以後的事了。
但是,這種穩健的帝國主義路線也有缺陷,那就是「保護者」和「被保護者」必須想法一致。也就是說,只要出現下列情形,這種關係就無法成立:
反漢尼拔派向羅馬投訴。據說,投訴的理由是漢尼拔與敘利亞國王內外勾結。

「我不知道已經成為地中海世界霸主的羅馬人,上面還有妻子這個霸主。」
但是,公民大會反對元老院的這一決定,理由是本國安全並未受到威脅。雖說是為了支援同盟國,公民大會還是持反對態度,投贊成票的百人組一個都沒有。可以看出,第二次布匿戰爭剛剛結束的這個時期,羅馬人從心底里希望和平。
西庇阿從一開始就知道,被送到被告席上的雖然是兄長路奇烏斯,但是,檢舉者真正的目標是自己。
執政官加爾巴的演講結束后,公民大會重新進行了投票。這次公民大會以多數票贊成通過了向馬其頓宣戰的決議。只是這一決議有附加條件,就是派往希臘的軍團為志願兵。由此可見,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這次軍事行動。
第一,羅馬把敘利亞看成同盟國,承認敘利亞獨立和自治,羅馬軍全部撤離敘利亞,前提是敘利亞軍必須全部撤離歐洲。
例如,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羅馬制定了一條法律,即《禁止奢華法》。取得第二次布匿戰爭勝利后,取消這一法律的議題提到了日程上。從法律上來說,《禁止奢華法》這一法律剝奪的是女人享受的權利,因此,加圖反對取消這一法律。他的演講是這樣開始的:
第二年,即公元前196年,根據慣例,科林斯將舉辦盛大的體育賽會。羅馬的得勝將軍弗拉米尼努斯將出席這一盛會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希臘。
「羅馬人的傳統在於包容失敗者。我們對扎馬會戰的敗將漢尼拔的態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正因如此,此舉更容易激起西庇阿的憤怒。本來他就比常人自尊心更強,再加上健康狀況日益下降,使他的忍耐力大大降低。

說完,沒等人們開口回答,西庇阿就離開了會場。他的身後不只是他的朋友和被保護者,因為所有羅馬人終於都想起來了。元老院元老站起了身,旁聽的公民離開了會場,連書記員也放下了鐵筆,跟隨在西庇阿之後。會場里只剩下兩位護民官和加圖三個人。
元老院不能破例推薦西庇阿再次就任執政官,於是決定採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曾經對費邊用的方法。費邊曾經連任兩屆執政官,這在羅馬是絕無僅有的一次。第三年,元老院沒有理由讓他再次連任,於是推選了費邊的兒子就任執政官,費邊作為參謀隨行。總指揮權事實上由費邊掌握。
「徹底消滅失敗者不是羅馬人的做事風格。對待武裝的敵人,我們要用武裝起來的決心對付他們。但是,對於主動解除武裝的失敗者,我們也應該解除他們心裏的武裝。這是我們一直遵循的做法。作為我來說,既然被授予了羅馬軍隊指揮權,現在的任務就是要繼承這種做法。
「這一天,成了西庇阿燦爛輝煌的最後一天。」
因為中間隔著愛琴海,所以,與敘利亞國王安條克之間的戰爭始於海戰,目的是確保海路通暢。
這個時期,地中海世界的所謂強國,除了霸權國家羅馬,還有迦太基、馬其頓以及敘利亞和埃及。西庇阿提倡的「穩健的帝國主義」,是指在羅馬的霸權下,所有獨立的國家共存共榮,因此出現了一個概念叫「羅馬統治下的和平」。只是羅馬的統治始終採用穩健的形式。
西庇阿被尊稱為「阿非利加努斯」,長年佔據元老院「第一人」的位置。每當出現突發事件時,他總被認為是羅馬的最重要的一張王牌。他的軟肋就是健康狀況的惡化。
敘利亞軍隊大敗,步兵和騎兵的陣亡人數共計達3.3萬人,羅馬軍隊的損失不過324人。
加圖的演講技巧無人能及。他不像西庇阿,演講的對象是奔赴戰場的士兵以及其他國家的統治者,他的演講對象是元老院元老以及聚集在公民大會上的公民。他用來吸引人傾聽他演講的最好的方法有二:

安條克為了在亞細亞的土地上一雪前恥,正在集結超過8萬人的大軍,並藉此顯示作為塞琉古王朝之主擁有最大領地的氣派。羅馬事先得到了這一情報。此時的羅馬無論怎樣努力,最多只能派出3萬人的軍隊。萬一敵人的總指揮是漢尼拔,對羅馬來說,情況將非常不樂觀,因此,它不得不拋出西庇阿這張王牌。
還有一個例子。有一位元老院元老在人前與妻子親昵,遭人檢舉,說他的行為有損元老院元老的身份。加圖贊成這一檢舉。於是,其他元老問他:「你和你妻子難道不接吻嗎?」對此,加圖的回答是這樣的:
針對羅馬的策略,漢尼拔是這樣向敘利亞國王進言的:
一、敘利亞放棄對小亞細亞地區與羅馬有同盟關係的希臘諸城邦的領有,撤出軍隊,就像敘利亞國王安條克從希臘撤軍一樣。
埃托利亞人向敘利亞國王安條克請求幫助。安條克看到馬其頓王國的實力已經開始衰退,認為此時正是打擊長期以來的對手馬其頓、向希臘展示自己國家實力的好機會。看到同伴力量衰退,乘機落井下石是希臘化諸王國慣用的做法,而且此時敘利亞有漢尼拔。

如果漢尼拔攻打薩貢托的時候,我們立刻前去支援,第二次布匿戰爭的戰場一定不會是義大利而是西班牙,就像我們應墨西拿的請求立刻趕去支援,使得第一次布匿戰爭的戰場留在了西西里一樣。當我們的同盟城市薩貢托向我們請求支援時,羅馬希望通過與漢尼拔對話解決問題,結果貽誤了時機,使義大利變成了戰場。我相信,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會忘掉這漫長而艱難的16年。
20年前的坎尼會戰中,被漢尼拔俘虜的羅馬士兵,因為羅馬拒絕支付贖金被悉數賣到希臘為奴。他希望希臘人為羅馬找回這些俘虜。希臘方面想盡一切辦法,最終找到了1200人。20年前的8000人,在希臘經過20年的奴隸生活,只剩下了這1200人。此時他們的身份是奴隸,需要向奴隸主贖買。希臘各城邦為了向羅馬和弗拉米尼努斯表示感激之情,承擔了這些費用。弗拉米尼努斯凱旋羅馬,並帶回了坎尼會戰的老兵——他們在20年後重新踏上了祖國的領土。
接下來的內容,我想根據那一年剛滿7歲的波里比阿後來寫的《通史》來進行描述。阿卡迪亞是阿卡亞同盟的加盟城市。波里比阿出身在阿卡迪亞一個有權勢的人家,因此,即使他沒有參加當年的體育賽會,也有可能從出席者那裡聽到許多事情。
馬其頓國王得知羅馬軍事介入的消息后,撤回了已經逼近雅典的軍隊。當然,他不是要終止軍事行動,而只是把侵略的目標從南部的雅典轉移到了東部的帕加馬和羅得島。
像義大利九-九-藏-書北部的高盧人,因為幫助過漢尼拔,所以,羅馬對他們實施的就不是「穩健的帝國主義」。還有在迦太基勢力被逐出后的西班牙,羅馬也沒有採用「穩健的帝國主義」路線。屈服於羅馬的武力后,高盧人和西班牙人都沒有得到獨立的同盟者的待遇,他們成了羅馬的行省,受羅馬派遣的總督統治,有義務每年向羅馬繳納相當於一成收益的租稅。相應地,羅馬負責以鋪設公路網為主的「完善基礎設施」和防禦,也就是所謂的「羅馬化」。
但是,所謂介入,無論是政治的還是經濟的,或者是軍事的,還是其他什麼,與對方之間的關係都會很深,而且這種關係不可避免地會持續下去。
兩位護民官及羅馬各位公民,今天是我在北非扎馬與漢尼拔和迦太基軍隊作戰有幸取得勝利的第15個紀念日。在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里,我建議讓我們忘掉一切爭執,大家團結一心,向諸神奉上我們的感恩之心。
這種事情不僅玷污了西庇阿的名譽,更是玷污了我們羅馬公民的名譽。
從即日起,希臘人徹底恢復自由。希臘各城邦對羅馬不承擔繳納年貢和租稅的義務。依據各自的法律,享有完全的自治。不承擔向羅馬提供軍事基地的義務,羅馬軍隊撤出全希臘。
羅馬軍隊通過赫勒斯滂海峽進入亞細亞的時候,正是羅馬軍隊與敘利亞軍隊面臨戰鬥衝突的時候,雙方都表示了和談的意願。遺憾的是,敘利亞國王沒有接受和談的條件,這才導致了會戰的發生。結果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就是現在這個情形。
羅馬沒有理由拒絕軍事介入。就這樣,羅馬開始一點點地向希臘境內深入。這在某種意義上不能不說想法單純的羅馬人被工於心計的希臘人利用了。
一、徹底恢復希臘人居住的城市完全自治,馬其頓國王尊重它們自治。
羅馬元老院有一種制度叫「第一人」制度。佔據這一位置的人不是議長,而是元老院300名元老中有權最先或最後發言的那個人。也就是說,在掌握羅馬國政的元老院中,影響力最大的就是這個「第一人」。直到公元前203年去世,費邊一直佔據「第一人」的位置。年齡70歲上下,又是針對漢尼拔的戰爭,提出了持久戰術的首創者,因此,費邊佔據「第一人」的位置順理成章。但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后,被選為「第一人」的是34歲的西庇阿。元老院在授予這位救國英雄「阿非利加努斯」的尊稱的同時,還把他選作了元老院的「第一人」。當然,如此年輕的「第一人」是個特例。在此後的近15年裡,羅馬元老院的對外政策幾乎都是在這位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的主導下展開的。
當時,西庇阿作為執政官正在西西里一心一意地準備遠征北非。有一天,西庇阿得到一個消息,說義大利南部城市之一的洛克里可能要揭竿起義,擺脫佔領卡拉布里亞地區的漢尼拔的控制。於是西庇阿立刻率領3000名士兵,緊急趕往洛克里,與洛克里城中的反漢尼拔市民裡應外合,成功收復了漢尼拔據點之一的港口城市洛克里。
他在與弗拉米尼努斯率領的羅馬軍隊作戰中,一敗塗地,不得不與羅馬簽訂和約,承認勝利者提出的條件。當時,他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穩健的帝國主義」在與其想法不同的「被保護者」們發生對立之前,羅馬人內部先有了變化。這種變化的表面化的起因是這一方針的首倡者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的下台。
因此,我們不得不隨時面對新的羅馬人,就好像他們是從地下突然冒出來的一樣。通過採用這樣的方式,羅馬已經變得非常強大。對於這樣的羅馬人,又有誰可以戰勝他們呢?
這太出乎希臘人的意料了,他們難以置信。他們不敢相信,身為異族的羅馬人,為了拯救深陷危機的希臘人的獨立和自由,自己出資,流血戰鬥,最後卻無任何要求,撤出全部軍隊。

像這些沒有事實根據的檢舉,與其說是檢舉,不如說是彈劾。審判的第一天在兩位護民官的輪番揭發中結束。第二天由被告為自己做辯護。
羅馬軍隊於是再次開始南下。敘利亞軍開始北上。從小亞細亞西岸的以弗所進入內陸的地方是馬格尼西亞平原。這裏成了兩軍遭遇的戰場。
打破羅馬霸權下這種穩定局面的,不是屈服於羅馬的迦太基或馬其頓,而是羅馬恢復了其獨立和自由的希臘。這實在很有諷刺意味。
沒有明確的談判對象,外交關係就無從建立。在義大利北部的波河周邊,高盧民族沒有統一的一個國家。西班牙在殖民者迦太基人離開后,各部族也沒有統一。如果羅馬打算放棄這些地方另當別論,但是,如果想把它們納入自己的控制之下,我想辦法也就一個,那就是行省化,即「嚴厲的帝國主義」。這才是這個時期受西庇阿影響的羅馬元老院在地中海東部和西部採用不同路線的主要原因。
於是,希臘人把視線轉向了新興的羅馬。他們想,如果羅馬幫助他們趕走馬其頓,他們就可以恢復自由和獨立。只是羅馬人雖然有心教訓馬其頓,卻無意徹底滅亡馬其頓。這一出發點的不同,使得始於公元前200年的希臘戰爭變得錯綜複雜。
加圖比西庇阿小1歲,在瓦萊利烏斯家族的支持下,順利開始了他的事業。
在始於公元前264年的第一次布匿戰爭和公元前218年至前202年的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羅馬降伏了西地中海強國迦太基。公元前197年和前190年又分別成功制伏馬其頓和敘利亞這兩個東地中海世界的強國。埃及在當時盛況不再,在布匿戰爭期間已經成為羅馬的友邦。
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逃回馬其頓領地后,提出了休戰的請求。一方面是為了埋葬戰死者,另一方面他希望進行和談。羅馬最高司令官弗拉米尼努斯接受了他的這一請求。但是,參加羅馬軍隊的埃托利亞同盟諸城邦不滿他的決定,它們主張乘勝攻打馬其頓領地,徹底消滅馬其頓王國。它們還抗議說,羅馬人在開戰前還能聽取希臘人的意見,戰鬥結束后卻要獨斷專行。對此弗拉米尼努斯回答說:
沒有人認為戰爭就這樣結束了,因為安條克雖然吃了敗仗,卻是在本國領土以外的戰場上。羅馬有必要在亞細亞,也就是安條克的領土內,與安條克展開會戰,最終徹底結束這場戰爭。
第二,戰敗國的軍備力量控制在自衛的水平上。
人們紛紛擁向弗拉米尼努斯。如果沒有羅馬士兵牢牢守在他身邊,也許他難逃被擠扁的厄運。這一年弗拉米尼努斯34歲,他的希臘語講得很地道。所有人都希望儘可能地靠近他,希望一睹這位羅馬統帥的風采,他們甚至希望能觸碰到他的身體。弗拉米尼努斯被擠得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才從體育場脫身。
這是一支混編的軍隊。但是,總指揮官弗拉米尼努斯手下的將領中,有人很好地掌握了西庇阿的戰術,即在戰鬥中,通過有效地發揮軍隊各組成部分的作用,成功地瓦解敵人的主要戰鬥力。由馬其頓國王親自率領、在希臘世界享有無敵之名的馬其頓重裝步兵在羅馬人的戰術面前一退再退。在西地中海,羅馬人在戰爭中向漢尼拔學習的時候,在東地中海,無人懷疑正面力量衝突的有效性。
形成「多國部隊」的原因之一是,在這一時期,符合服兵役條件的羅馬公民權擁有者,也就是從17歲到60歲的羅馬公民的絕對人數非常少,甚至不足30萬人。還要減去無產者的人數。因為在羅馬,服兵役等於公民的直接稅,無須繳納直接稅的無產者不承擔服兵役的義務。再加上,17歲到45歲的公民雖然是現役公民兵,但是,羅馬不能讓所有這些人連續數年都在服兵役。羅馬必須有效地利用這有限的兵力。
現在元老院遇到了相同的問題。既然不能推薦西庇阿,就讓他的兄長路奇烏斯就任執政官,西庇阿作為參謀隨行好了。但是,路奇烏斯是個非常平庸的人,作為候選人,他幾乎沒有可能當選執政官。於是元老院公開宣稱,推薦他為候選人是因為要派遣他偉大的弟弟西庇阿隨軍出征,因此,公民大會才同意路奇烏斯擔任執政官。該年度的另一位執政官是雷利烏斯,他作為西庇阿的左膀右臂,曾經和西庇阿一起,從西班牙一直打到扎馬。看得出來,直到這個時期,西庇阿對元老院和公民大會依然有影響力。
敘利亞國王無條件釋放了西庇阿被俘的兒子,讓人很難不認為這件事情背後有什麼交易。請問,真的是無條件嗎?
第一,戰敗國承認羅馬霸權,成為羅馬的同盟國,因此,沒有羅馬的許可,不得發動對外戰爭。


同時,元老院也認為有必要給馬其頓一點教訓。馬其頓曾經與漢尼拔結成統一戰線,好在最後沒有實現。但是,如果實現了,羅馬會是怎樣的呢?而且,馬其頓國王腓力後來儘管與羅馬締結了和約,但是,扎馬會戰時,應迦太基的請求,馬其頓派去了雇傭兵。只是,羅馬既然可以承認迦太基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存在,自然不會想過要消滅馬其頓,因此,元老院全體元老達成的一致意見是有必要給馬其頓一點教訓。
譴責派的理由是公元前200年以後,羅馬選擇了帝國主義路線。「帝國主義」這個詞讓人感覺很熟悉,日語詞典的解釋是,出於政治、經濟和軍事目的,圖謀本國發展的侵略主義。
西庇阿因病沒有參加戰鬥,漢尼拔被敘利亞國王安條克遠遠調離了戰場,因為安條克沒有能力用好漢尼拔,同時也因為漢尼拔不容易接受他人的指揮。
在希臘人統治的埃及和敘利亞等地,被統治的東方民族由於習慣於接受統治,所以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但是,在馬其頓王國,被統治者是希臘人,是尚不習慣被統治的民族,因此,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關係一直都很緊張。因為,作為被統治者的希臘人是一個有一百個人就會有一百種意見的民族。
有意思的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后,迦太基以50年為限分期向羅馬支付的賠償金,還剩40年尚未付清。迦太基方面提出,這部分錢已經準備好,可以乘此時機一次付清,元老院竟然一口回絕了。這就充分證明,賠償金分期付清與其說是出於經濟上的理由,不如說是出於政治上的目的。因為只要戰敗方未付清賠償金,就有希望繼續維持和平。
迦太基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失敗后,開始恢復國內的經濟建設。漢尼拔一馬當先。
然而,格拉古說出來的話出乎人們的意料,他試圖說服元老院元老,沒有必要繼續追究西庇阿:
三、但是,因為羅馬不是軍事佔領,所以羅馬不設軍事基地,也不駐紮軍隊。
羅馬人對希臘文化的熱愛也導致了羅馬在希臘的軍事介入變得越加複雜。西庇阿和昆克蒂烏斯·弗拉米尼努斯都是羅馬人中有名的希臘迷,他們一個在元老院已經擁有無形的勢力,一個是第一次希臘戰爭的直接參与者。對他們來說,正因為抗擊馬其頓的是雅典,所以他們甚至有意加入義勇軍,從馬其頓的壓迫下解放希臘諸城邦。剛過30歲的最高司令官弗拉米尼努斯好像從心底里相信這一點。
https://read•99csw.com護者當然是已經成為霸權國家的羅馬,被保護者是承認羅馬霸權並在羅馬霸權下享受獨立和自治的同盟國。羅馬的責任是保護這些「被保護者」。
二、為此,其他強國的軍事力量下降到僅滿足自衛的水平。
一、無論和羅馬是否有同盟關係,敘利亞國王全面放棄愛琴海全域和小亞細亞西岸所有希臘系城邦。
當然,他也沒有忘記協調與馬其頓國王之間的關係。
第二天,西庇阿離開了羅馬。在利特盧諾的別墅里過起了隱居生活。這座別墅是以前就有的,位於前往那不勒斯途中的沿海地區。他沒有理會元老院的傳喚,拒絕接受審判。
這一年,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已經45歲,作為執政官路奇烏斯兄長的參謀,隨軍隊離開了羅馬。軍隊首先沿阿庇亞大道一路南下,目的地是布林迪西,全軍將從這裏離開義大利。西庇阿離開羅馬的時候,軍隊只有步兵1.3萬人,外加騎兵500人,計劃到達希臘后,與上一年在溫泉關大敗安條克的羅馬軍會合。但是,得知西庇阿多年後再次出征的消息,曾經的部下早已在沿途等候,志願加入西庇阿的軍隊。為此,士兵數增加了2000人,此外還有50艘戰船。
然而,扎馬會戰已經過去了15年。羅馬人好了傷疤忘了痛的性格沒變。人們把他的這番話看作他傲慢的表現。此時的西庇阿雖然年僅48歲,卻因病痛的折磨難掩老態。
也許這也是原因之一。但是,從希臘人占多數的西西里變成行省的過程以及後來的羅馬史進程來看,我認為理由不僅於此。
不知道是因為漢尼拔不擅長海戰還是其他什麼原因,總之,敘利亞艦隊輸了這場戰鬥。後來雙方又發生了一場海戰,結果又是以羅馬方的勝利而告結束。在第二次海戰中,指揮敘利亞艦隊的不是漢尼拔。但是,由於第二次海戰的失敗,敘利亞國王安條克失去了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愛琴海的制海權。通向亞細亞的道路在羅馬軍隊面前打開了。

我們羅馬人知道,自己不過是在完成諸神交給我們的任務而已。因此,我們知道,無論諸神交給羅馬人的事情結果是好還是不好,依靠的不是我們自己的力量,因此,結果好的時候,我們不會狂妄自大,結果不好的時候,我們也不會灰心喪氣。如果你要了解我們羅馬人的性格,最好的證人就是在你們陣營中的漢尼拔。
但是,西庇阿並非對所有戰敗國都採用「穩健的帝國主義」路線,即使在西庇阿的威望沒有受到任何傷害的時期,羅馬採用這一路線的也只有迦太基以及包括馬其頓在內的希臘和敘利亞而已。
為此,敘利亞國王向漢尼拔提供100艘戰船、1萬名步兵以及1000名騎兵。漢尼拔帶領這支隊伍回迦太基,說服迦太基政府進軍義大利。
除了馬其頓,在羅馬苦戰漢尼拔的時候,希臘各城邦都是堅定的同盟者。公元前216年坎尼會戰後,馬其頓國王腓力曾經向勝利者漢尼拔提出結成統一戰線的願望。在他們締結同盟后,希臘各城邦響應羅馬的號召,參与了在第一線封鎖馬其頓軍隊的戰鬥。同盟國有難,前去支援,這是羅馬不可更改的法則,而且,此時受敵威脅、陷入困境的是希臘各城邦,它們是羅馬在困難時期給過幫助的國家。羅馬肩負著雙重的幫助職責。

西庇阿精通希臘語,有很高的希臘文化教養,非常人能及。他對希臘的熱愛眾所周知。但是,加圖討厭希臘,而且,他對希臘的厭惡與西庇阿對希臘的熱愛同樣出名。
由此誕生了馬其頓的安提柯王朝、敘利亞的塞琉古王朝,以及埃及的托勒密王朝,還有規模略小的王朝帕加馬。此外,在希臘,照例是眾多城邦分而治之。
四、承認各國完全的國內自治。
第二天,兩位護民官早早來到會場,在座位上等候被告的到來。在前一天的檢舉中,西庇阿只是默默地聽著,始終沒有反駁,這讓兩位護民官底氣十足。這一天元老院會場擠滿了人。人們紛紛趕來,準備聽一聽西庇阿將如何為自己辯護。但是,西庇阿沒有做辯護。
埃及答應提供小麥,但是,不通過義大利,準備直接出口到希臘。迦太基也傳來消息,答應出口大量小麥和大麥,此外再無償贈送6400噸小麥和大麥。但是,元老院拒絕接受饋贈,說:「羅馬公民習慣使用自己付款購買的東西。」結果,這部分糧食所需的費用也付給了迦太基。
西庇阿作為共和政體下的羅馬公民,並不要求特別的地位,如王位。因為在征服西班牙的時候,曾經有原住民主動向他獻出王位,但是,他拒絕了。他要求的只是希望大家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為祖國做出的貢獻,而不是以追究500塔蘭特的用途為名,試圖趕他下台。
羅馬軍舉行了作戰會議,執政官路奇烏斯擔任議長。會議認為這些條件不夠充分,於是提出了羅馬方面的條件:
敘利亞國王的使者就和談問題提出了敘利亞方面的條件:
作為戰術家,西庇阿或許不如漢尼拔,但是,作為政治家,我認為他要優秀得多。
埃托利亞人生活在希臘中部,北方邊界與馬其頓王國接壤。公元前197年,羅馬和馬其頓實現和談的時候,他們就心存不滿。他們不能容忍羅馬善待馬其頓。他們甚至認為羅馬背叛了自己,因為他們加入了羅馬軍隊作戰。只是以他們自己的力量無力抗衡馬其頓。在這種情況下,尋求其他國家的幫助是希臘人的傳統做法。
漢尼拔最好的弟子,同時也是最大的敵人西庇阿,拒絕葬在阿庇亞大道沿線的西庇阿祖祖輩輩的墓地里,原因是墓地在羅馬境內。西庇阿留下遺言,直譯過來是這樣的:
歷史學家李維寫道:這一天,身著托加長袍的西庇阿已經不見昔日的風采。他腦袋禿頂,身體羸弱。但是,公民對他的敬愛之情勝過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從北非凱旋時,當時人們向三十幾歲的年輕勝將發出喝彩聲,並送上鮮花。李維還說:

四年前的公元前194年,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第二次當選執政官。自從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后,羅馬認為緊急事態已經解除,於是,恢復了從前的體制。同一個人在10年內不得兩次就任執政官。羅馬採用的寡頭政體,是少數人統治的政體。這種制度的特點是,一方面可以防止權力集中在某個人手中,同時,通過最大限度地使用統治階層的少數人,可以充分發揮其作用。在苦戰漢尼拔的年代里,羅馬不得不對很多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幸運的是,那一切已經成為過去。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公元前200年以後的羅馬人。對於此後的羅馬人,譴責派要開始橫加指責了。
首先是對埃托利亞人。埃托利亞人是挑起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作為希臘民族之一的這個部族,在敘利亞國王于溫泉關被羅馬軍戰敗逃回亞細亞后在希臘被徹底孤立起來。但是,他們的居住地是希臘中部一帶。羅馬軍前往亞細亞,只要不走海路,這裡是必經之地。西庇阿沒有動用武力試圖強行突破他們,而是決定把他們籠絡過來。
羅馬元老院及總司令弗拉米尼努斯在這裏向各位宣告如下事宜。
以往的體育賽會上,競技比賽結束后,人們會擁向贏得比賽的人,向他表示祝賀。這是人們已經見慣了的情景。然而,這一天沒有一個人前去祝賀勝利者。出乎他們意料的告示內容,竟然讓平時不苟言笑的老人變成了歡天喜地的少年。所有人都興高采烈,欣喜若狂。
這一戰略構思非常宏大,只是聽起來可行性微乎其微。漢尼拔是否真的這樣建議過,沒有確鑿的證據。不管怎樣,敘利亞國王安條克做好了進攻希臘的準備。
保護者說:政治、外交、軍事方面的自由可能會受到限制,但是,絕對保證秩序和安全。
西庇阿把自己的女兒科爾涅利婭嫁給了公然為他辯護的年輕人格拉古,生下了兩個兒子提比利烏斯和蓋烏斯。在我計劃的《羅馬人的故事03·勝者的迷思》中,他們將作為主人公正式登場。他們是名將西庇阿的外孫,他們試圖從根本上改革羅馬社會。
另一方,以羅馬重裝步兵為主力的羅馬軍隊,除了阿卡亞同盟,還有來自馬其頓的希臘士兵,來自帕加馬、羅得、努米底亞的騎兵,共3.4萬人,此外還有努米底亞送來的16頭大象。
一個成績驕人因而位居最高地位的人,很少能避免別人的嫉恨,只是這種嫉恨不會一開始就以彈劾或中傷的方式表面化。嫉恨往往深藏在心裏,等待時機的來臨。這種時機往往就在對方暴露出軟肋的時候,即便其實質原本無傷大雅。醜聞從來不會侵擾強者。

首先是攻擊他人,尤其是攻擊有權勢的人;其次是迎合羅馬人的性格,羅馬人喜歡意外和幽默。
競技比賽結束后,提圖斯·昆克蒂烏斯·弗拉米尼努斯所在的正面觀眾席里站起來一個人。他帶著司號手,要向在場的所有人傳達指令。號聲傳遍了體育場的每個角落,他要求全體觀眾肅靜。整個體育場一片寂靜,只有這個人的聲音在體育場的上空響起。
與此同時,安條克率領餘下的軍隊攻入希臘,乘著征服希臘的勢頭,登陸義大利。然後,漢尼拔自南向北,安條克自東向西,同時攻打羅馬。
這年冬天,羅馬與馬其頓簽訂了和平條約。內容如下:
還有,安條克有事情總要求直接和西庇阿談判,從不理會其他人。我們知道,在敘利亞戰場,西庇阿的職位不過是參謀,然而他卻撇開總司令路奇烏斯,也不理會羅馬的公民大會才是決定戰爭或戰或和的主體,他的這種獨斷專行的做法除了獨裁又是什麼?
現在我就要出發前往卡匹托爾山,向供奉在那裡的以最高神朱庇特和朱諾女神及密涅瓦女神為代表的諸神表示感謝,感謝他們給了我和參加那次戰役的所有羅馬公民為祖國羅馬的自由和安全竭盡全力的機會。
在第二次布匿戰爭的16年間,埃及保持了善意的中立。為了向托勒密王朝表示感謝,元老院派遣由四位執政官級的元老組成的使團正前往埃及。元老院當即命令其中一人轉而前往馬其頓王國首都佩拉,希望通過與腓力國王直接對話來阻止馬其頓採取軍事行動,但是,對話沒有成功。馬其頓軍隊開始南下,很快逼近雅典。事已至此,羅馬必須立刻做出決斷。

屈服於羅馬軍事力量的另一個強國馬其頓,其國王是腓力五世。這個人物的性格非常有意思。

儘管羅馬方面的兵力只有敘利亞的一半,但是,最終的勝利還是屬於羅馬。這場會戰的兩軍指揮都是二流戰術家,都沒有太出彩的戰術。羅馬軍隊之所以獲勝,是因為將官們的戰法靈活機動。羅馬將官們熟悉西庇阿的戰術,就連只負責指揮2000人的將官也能運用自如,這不能不令人感嘆。

巧的是,同一年,漢尼拔也在遠離義大利,同時也距離迦太基非常遙遠的黑海沿岸的國家比提尼亞去世了。原來,羅馬軍隊的一個隊長急於立功,向比提尼亞國王提出了引渡漢尼拔的要求。漢尼拔獲知這一消息后,喝下了片刻不離身的毒藥。就這樣,絕世戰術家在64歲的那一年走向了死亡。
他們翻來覆去地重複著這些問題,憑臆測討論來討論去,沒有任何結論。九-九-藏-書

第五,為了確保兩國繼續維持和平,作為人質,由羅馬方面挑選20名敘利亞人的子弟送到羅馬。
五、沒有羅馬的允許,馬其頓不得在本國領土以外的地方作戰。
通過與迦太基、馬其頓及敘利亞之間的和談,我們可以看出,「穩健的帝國主義」路線是由以下幾個要素構成的:
科林斯體育賽會不是純粹的體育競技活動,它同時也是一次峰會。希臘諸城邦有權勢的人將會聚一堂,討論各種問題。現在,弗拉米尼努斯竟然要來參加這樣的活動。希臘人都認為,負責希臘戰事的羅馬軍最高司令官來科林斯不可能只是為了觀看比賽。
努米底亞國王馬西尼薩也提出無償提供軍糧。元老院以同樣的理由拒絕接受,選擇了付款購買。但是,作為來自同盟國的參戰者,羅馬接受了努米底亞國王送來的500匹馬和20頭大象。
加圖反對西庇阿的第三個理由是瓦萊利烏斯家族反對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后西庇阿影響下的元老院的對外政策,也就是反對西庇阿實施的「穩健的帝國主義」。瓦萊利烏斯家族是加圖的後台,他們試圖利用他的能言善辯,擊敗西庇阿家族。
第二個原因是,羅馬希望通過抗擊共同的敵人,使同盟諸國的人民從心底里產生與羅馬同命運的一體意識。
戰鬥結果是,馬其頓軍隊陣亡8000人,被俘5000人。與此相比較,羅馬方面的戰死者不過700人。這一結果震驚了東地中海地區的人們。
首先,他堅信以西庇阿為代表的人傾心於希臘文化對羅馬的將來有害。
到達希臘以後,西庇阿沒有利用軍隊的威力一意孤行。在與敘利亞國王決戰前,他必須避免兵力遭到損失,為此,他展開了外交攻勢。扎馬會戰勝利者的名聲在這個時候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我們消滅了馬其頓王國,那麼,面對時常威脅希臘北部的凱爾特人和達契亞人,誰來保衛希臘?我認為希臘人應該心胸開闊地尋找與馬其頓王國共存的道路,以確保馬其頓今後不再侵犯希臘。」
公元前187年,西庇阿打敗敘利亞回到國內后,遭到了兩位護民官的檢舉。最初,檢舉的對象不是西庇阿,而是他的兄長路奇烏斯。理由是,敘利亞國王安條克在和約簽署當時支付的賠償金500塔蘭特用途不明。因為前面提到過的原因,羅馬軍隊在敘利亞戰場的最高司令官,雖然事實上是西庇阿,表面上卻是路奇烏斯,西庇阿只是參謀。因此,表面上的責任人路奇烏斯成了被檢舉的對象。

羅馬已預計到與敘利亞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因此,早已向公民大會提出,希望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同意羅馬派遣軍團實施軍事介入。軍事介入的理由有兩個:一是埃托利亞人違反了同盟協議,二是為了阻止敘利亞國王對羅馬在希臘的同盟諸城邦實施侵略行為。同時,元老院請求各國把軍糧賣給羅馬。既然要在海外作戰,確保軍糧供應是重中之重。
二、馬其頓把自己統治下的馬其頓王國之外的領地全部交給羅馬,第二年入春前,全部撤離駐紮在這些地方的馬其頓軍隊。
加圖即使在戰場上戰績輝煌,也難與西庇阿相提並論,更何況,加圖的戰場只是元老院的會場,他的「戰績」是靠辯論取得的。
這時,年輕的元老格拉古站了出來,人們以為格拉古會聲討西庇阿。格拉古是坎尼會戰以後,在羅馬苦戰時期,與費邊和馬爾凱魯斯共同戰鬥過的一位將領的兒子,是曾經率領不服別人統率的奴隸軍團艱苦奮戰直至身亡的前執政官的兒子。羅馬人中有很多人認為,抗擊漢尼拔的人應該不只是西庇阿一個人。他們常常因為人們把羅馬取得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勝利看作西庇阿一個人的功勞而心懷不滿。格拉古也是其中一人。


這是羅馬軍隊第一次橫穿亞細亞。儘管對手輸給了自己,但是畢竟這個對手是敘利亞,是希臘化諸王國中最大也是最強的國家。為此,羅馬決定拋出手中最重要的一張王牌。第二年,即公元前190年,羅馬把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派到了敘利亞戰場。
當時,馬爾庫斯·波爾基烏斯·加圖作為一個「新人」,是從地方的平民出身成功躋身首都政界的人物。這個年輕人曾經是位農民,當地的大地主、貴族瓦萊利烏斯·弗拉庫斯發現了他,並把他推上了中央政界。這位年輕人學識豐富,而且能言善辯。瓦萊利烏斯想利用他與西庇阿所屬的科爾涅利烏斯家族爭奪主導權。
拉丁語「Imperium」的意思是「絕對主權」。以此詞為詞源,造出來的詞就是「Imperialism」。那麼,羅馬人的「帝國主義」究竟是什麼?他們是怎樣開始帝國主義的?還有,這一時期羅馬人的「帝國主義」與後來的「帝國主義」是否是風馬牛不相及?
請讀者朋友回顧一下我在《羅馬人的故事01·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講到的「保護者」與「被保護者」之間的關係。那種保護者與被保護者之間的關係在羅馬社會中根深蒂固。保護與被保護是相互的,保護者有時候也會變成被保護者。這就是羅馬人非常現實又極其靈活的人際關係。
這年夏季,羅馬艦隊與羅得的海軍會合后,與敘利亞艦隊展開了戰鬥。指揮敘利亞艦隊的不是別人,正是漢尼拔。這場海戰兩軍都投入了100艘戰船。
當時,義大利北部的高盧人和西班牙原住民部族眾多,始終沒有統一起來。同時,作為文明的民族,生活在西西里的希臘人城邦林立,相互間不斷抗爭也是不爭的事實。在這樣的狀態下,羅馬很難確定談判對象。
羅馬的準備工作可謂周密詳盡,卻似乎沒派上用場。安條克到了希臘,與埃托利亞人會合后,軍隊的總兵力遠遠超過羅馬軍隊,卻在兵力處於劣勢的羅馬軍面前,很快潰不成軍。兩軍在德摩比勒隘口(直譯為溫泉關)交戰,沒用多久,羅馬軍隊就已經勝出了。希臘化諸王國相信只要人數佔優勢,必能在戰鬥中勝出。但是,在西庇阿之後的羅馬年青一代將領們靈活機動的戰術面前,它們的軍隊只剩下失敗一途。當羅馬人因為漢尼拔而焦頭爛額的時候,這些人只是在貪圖享樂。結果,安條克在僅剩的500名騎兵的保護下,乘船逃回了小亞細亞。
在文化方面,後世的我們知道,以埃及的亞歷山大為中心,這一時期,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甚至我們稱這一時期為「希臘化時代」。但是,在政治方面,從公元前323年直到被羅馬征服的200多年間,這些希臘化王國是在一次次締結同盟又一次次對立中度過。首先是刻在紀念幣上的諸王側臉,他們的容貌出奇地相似,不能不讓人感到驚訝。其次是「克婁巴特拉」這一女性的名字。除了埃及,敘利亞和帕加馬人中取這個名字的人也出奇地多。應該說,這是各王國之間頻頻通婚的結果。
羅馬決定派考察團前往迦太基,名義是考察非洲現狀。漢尼拔不相信這一說法,於是年已51歲的漢尼拔隻身離開了祖國。他趁著夜色策馬來到海邊,登上了事先準備好的船,目的地是敘利亞。據說他要投奔敘利亞國王安條克。也許這個流言是真的。不管怎樣,漢尼拔離開后的迦太基再也沒有人對祖國置於羅馬霸權下心懷不滿。
但是,掌握國政的元老院沒有因此退讓。當選公元前200年度執政官的加爾巴走上演講壇,向公民發出了呼籲。演講的主要內容如下:
我認為這個男人是反西庇阿陣營中唯一堅定的人,因為只有他是真心擔心西庇阿身上表現出來的羅馬新思潮。
只是埃托利亞人的罪孽實在太深重,當著其他同盟國的面,馬上與他們簽訂和約不是明智之舉,因此,西庇阿和他們簽署了6個月的休戰協議,理由是為了展開和談。他要求埃托利亞方面派代表前往羅馬進行談判。對西庇阿來說,最重要的是確保與義大利之間有一條安全的補給線。
三、作為戰爭的挑起者,敘利亞國王全額賠償戰爭費用。
對羅馬來說,情況沒有因此改變。羅馬對馬其頓實行封鎖策略的時候,雅典是羅馬的同盟國,同樣,帕加馬和羅得島也是羅馬的同盟國。
通過赫勒斯滂海峽,進入小亞細亞后,西庇阿和羅馬全軍就要開始南下。這時敘利亞國王派來的求和使者到了。原來安條克向黑海沿岸的比提尼亞國王請求支援,遭到拒絕後,失去了僅靠敘利亞一國與羅馬作戰的信心。這是西庇阿外交策略的一個成果。因為西庇阿事先已經帶信給比提尼亞國王,說服他不要追隨敘利亞。
他出生於公元前237年,比西庇阿年長2歲。在與羅馬將軍弗拉米尼努斯交戰中落敗后,與羅馬簽訂了和約,承認羅馬霸權。這是公元前197年的事情,那一年,他40歲,登基王位已經超過20年。在處理複雜的希臘化諸王國關係問題上,他可以說是駕輕就熟,同時,他又具備對現狀敏銳的洞察力。當然,他表現出來的敏銳洞察力和豐富的經驗只是表象,內心還懷有極高的自豪感。他為自己是亞歷山大大帝之後的繼承人深感自豪。
馬其頓國王腓力現在對雅典的所作所為,與19年前漢尼拔對薩貢托做的事情如出一轍。漢尼拔從成功攻佔薩貢托,到入侵義大利,用了5個月的時間。但是,如果我們坐視馬其頓國王攻佔雅典,他從科林斯到義大利,在海上的時間只需要5天。問題已經出現,我們要儘早解決。等敵人進入自家的院子,一切都為時已晚。
公元前205年,當選財務監察官的加圖前往西西里,視察正在為遠征北非做準備的西庇阿的營地,提出西庇阿率領的軍團用錢太過隨便,於是檢舉了責任人西庇阿。只是,沒過多久,西庇阿就去了北非,取得了扎馬會戰的勝利,成了救國英雄。為此,加圖的檢舉不了了之。處|女作的重要性是為以後所有作品打基礎的,這一原理並非只適用於作家,也適用於其他領域。政治家加圖使出的手法是繼續彈劾當時的實權者。
但是,他的強烈主張只是逆時代潮流而已。無論是希臘人還是出身非洲的奴隸,曾經有學識的人聚在一起、非常引人注目的西庇阿圈子,對羅馬下一代的影響非常大。儘管加圖成功趕走了西庇阿,卻未能成功逆轉時代的潮流。

第三,作為戰爭賠償,敘利亞向羅馬支付1.5萬塔蘭特。1.5萬塔蘭特中500塔蘭特要在和約簽訂之時付清,2500塔蘭特在和約內容取得羅馬元老院和公民大會同意,和約開始生效后支付。餘下的1.2萬塔蘭特以12年為限,分期付清。
元老院及各位公民,現在,你們親眼見識了西庇阿的妄自尊大。在他擔任總司令、擔任執政官的時候,你們一直被他看不起。現在,他已經是一個普通的人,可是,他仍然蔑視你們。不接受傳喚就是無視元老院和公民。正是這無恥的西庇阿,才是共和政體羅馬的恥辱。https://read.99csw.com
原本漢尼拔和西庇阿有可能在馬格尼西亞會戰中再次相遇,卻因為歷史上並不少見的陰差陽錯,使得這兩位名將無緣二度交鋒。
第四,向帕加馬支付400塔蘭特的賠償金。
人類社會從西庇阿時代算起已經過去了2200多年。直到現在,關於這兩者想法的對或錯尚無定論。
馬其頓開始加強軍事力量。消息從東方傳來,羅馬立刻繃緊了神經。令人擔心的是,馬其頓新國王珀爾修斯不僅自己著手增強軍事力量,還開始煽動希臘各城邦舉旗反對羅馬。戰爭的烏雲再次籠罩在希臘的上空。
事實上,如果在附近沒有同盟者的話,羅馬不可能進軍東方,與東方大國敘利亞作戰。在遠征東方與敘利亞國王作戰的時候,除了來自羅馬聯盟加盟國的士兵,羅馬軍還有馬其頓國王腓力和帕加馬、羅得島等同盟者。而且,在希臘,馬其頓一手擔負起了羅馬軍遠征之際的軍糧補給,在到達亞細亞以後,這一任務由帕加馬接了過去。
被保護者反駁說:自由,不然,死。
後世的我們受好萊塢製作的歷史影片的影響,一說到羅馬軍隊,往往以為加入軍隊的只有羅馬人,在戰場上作戰的也只有羅馬人。但是,事實上沒有一個民族可以像羅馬人那樣,會吸納其他民族加入自己的軍隊共同作戰。當然,總指揮權掌握在羅馬人手中是事實。還有,羅馬公民兵一直都是主力也是事實。但是,大多數時候,羅馬軍隊是一支「多國部隊」也是事實。在義大利境內,有義大利中部的伊特魯里亞人及義大利南部的希臘人參加;在北非有努米底亞人參加;在希臘,因為敵人是馬其頓,所以有馬其頓以外的希臘人參加;等等。
九、承認雅典對利姆諾斯等島嶼的管轄。

公元前3世紀至前2世紀的希臘世界
地中海世界的霸權已經完全屬於羅馬。首都羅馬超越了羅馬聯盟盟主羅馬的首都,變成了「世界的首都」。既然已經成為地中海世界的首都,各王國及城邦一旦有問題,就會派代表前來羅馬請願,要求霸主羅馬做裁決。
元老院傳訊證人的當天,路奇烏斯拿著軍團出納賬簿來到會場,西庇阿和他一起也走進了會場。看到兄長翻著賬簿準備解釋,西庇阿阻止了他,並在元老院全體元老面前一把奪過用莎草紙訂成的厚厚的賬簿,嚓嚓幾下就撕碎了,然後對著坐滿元老院會場的人開口說:
剎那間,體育場爆發出一片歡呼聲,蓋住了此人的聲音。有人坐在體育場的角落,沒有聽清這番話,有人懷疑是自己的耳朵聽錯了。他們要求此人重複一遍他說過的話。於是,這個人站到體育場中央,重複了弗拉米尼努斯的告示。

此外,羅馬人也知道,保障治安,建設公路和殖民城市,「完善基礎設施」,提高生活水平,也是最好的防禦。
腓力始終不能消除這種扭曲的心理。王子德米特里烏斯曾作為人質被送往羅馬,回到國內時成了徹頭徹尾的親羅馬者,他的這種心理終於爆發了。留在馬其頓的長子珀爾修斯好像看透了父親的內心,從不掩飾自己對羅馬的反感情緒。好在腓力在世期間執行的是務實政策,羅馬和馬其頓總算一直和平相處。
對於馬其頓國王提出的經濟援助,羅馬元老院拒絕了,理由與對迦太基及努米底亞一樣。至於兵力和軍糧,羅馬接受了,並說如果能直接送到已出征希臘的執政官那裡,將不勝感激。
審判當天,兄長路奇烏斯代替西庇阿來到元老院,請求元老院因健康的原因允許西庇阿缺席審判。但是,護民官的態度非常強硬:
「現在有人要檢舉我,普布利烏斯·科爾涅利烏斯·西庇阿。我不認為聽信他們起訴的理由是羅馬人應有的行為。不要忘記,如果沒有西庇阿,檢舉他的這些人豈止是檢舉的自由,甚至連血肉之身也許早已不在了。」
首先,主戰場應該設在義大利境內。
希臘人見證了雅典的衰落,也未能維持斯巴達霸權。在亞歷山大大帝父親的時代,希臘曾經一度屈服於馬其頓的軍事力量。但是,到了公元前3世紀至前2世紀的這個時期,希臘南部諸城邦結成了阿卡亞同盟,希臘中部各城邦也結成了埃托利亞同盟。它們與統治者馬其頓王國之間的對立關係始終沒有得到改善。同時,由於斯巴達和雅典時而加入同盟時而退出同盟,所以也從來沒有出現全希臘人團結一致、共同對抗馬其頓的局面。當然,即使他們團結起來,僅靠他們自己的力量,也不足以戰勝馬其頓。儘管如此,希臘人獨立自主的精神不允許他們心安理得地生活在馬其頓王國的統治之下。
那麼,彈劾西庇阿的主謀加圖為什麼如此執著地要趕西庇阿下台呢?
羅馬以為希臘的問題就算解決了。因為羅馬已經狠狠地教訓了馬其頓,希臘各城邦不必再擔心馬其頓的威脅。
「Imperialism」一詞的意思是「帝國主義」。最早使用這個詞是在進入19世紀以後,也就是產業革命以後。古代沒有這種說法,甚至遭到羅馬「侵略」的民族之一希臘人也從來沒有用過這個詞。
雙方的關係已經從對等的關係變成了勝者與敗者的關係。但是,羅馬人依然願意用之前同樣的條件,與敘利亞國王進行和談。
在諸神的庇護下,西庇阿為祖國做出了重大貢獻。在共和國羅馬,他擁有了最高的地位,深受人們的感激和敬愛。對於這樣的一個人,現在,我們竟然想把他送上被告席。我們竟然想把他押到演講壇下,強迫他傾聽我們對他的彈劾和聲討,甚至想讓他接受無心少年的惡罵。
「當然接吻。但是僅限於打雷的時候,因此我非常喜歡雷鳴。」

因此,與行省相比,羅馬人更喜歡同盟關係。因為,行省需要繳納租稅卻沒有提供兵力的義務,有同盟關係的國家不需要繳納租稅和年貢,卻有義務提供兵力參加作戰。現代研究者提到的「穩健的帝國主義」,既符合這一方針的推動者西庇阿的性格,同時也符合這一時期羅馬的實際需求。
第三,羅馬承認戰敗國的國內自治,因此,戰敗國國民不承擔向羅馬繳納租稅的義務。
我在《羅馬人的故事》叢書第一冊《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提到,從台伯河畔的7座小山丘到盧比孔河以南的義大利半島,羅馬人用了500年的時間才得以統一。與現代義大利版圖相比,那不過只是一半領土而已。根據這一情況,我們不能把他們統一義大利半島的行為看作侵略。還有,對於那個時代的羅馬來說,對外關係採用的是羅馬聯盟。無須湯因比的讚譽,羅馬和各同盟城邦之間的關係,不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而是共存共榮的關係,因此,羅馬才能夠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研究者中甚至有人把英國和舊殖民地各國之間締結的英聯邦關係等同於此。
八、國王的次子德米特里烏斯作為人質被送往羅馬。
這一天,科林斯露天體育場里擠滿了觀眾,全希臘有權勢的人都來了。他們和往年不同,對眼前正在進行的比賽絲毫沒有興趣,只是坐在觀眾席中專註于談話。
三、馬其頓留下5艘戰船,其餘的全部交給羅馬。
在本書一開頭我就提到過,從義大利半島和西西里的地勢上來看,把第一次布匿戰爭定義為侵略戰爭也有些勉為其難。至於第二次布匿戰爭,羅馬方面完全是出於自衛。任何民族都有權抵禦入侵本國的敵人而進行自衛。
順便提一句,西庇阿下台的導火索是用途不明的500塔蘭特,直到最後,這些錢的去向也沒有弄清楚。好像是兄長路奇烏斯在馬格尼西亞會戰後,在軍團內舉行了盛大酒宴,錢就用在了此處。但是,證明西庇阿蒙冤,貪污公款的罪名得到平反、西庇阿的冤屈得到澄清是在西庇阿去世兩年以後的事情了。
我們最好看一看羅馬,它推行自由的社會形態。在那個國家,連奴隸都是社會的一員。一旦需要,可以授予他們公民權。不僅授予他們公民權,還會選舉他們擔任公職。常常是,我們以為某個人是根紅苗正的羅馬公民,卻不料他的父輩還是奴隸身份。

這一天,西庇阿遲到了。他帶著一大群朋友和被保護者(後援者)來到會場,擠滿會場的人不由自主地為他們讓出了一條路。他沿著這條通道向護民官走去,在護民官的座位前,西庇阿停下腳步,回頭環視了一下會場。會場內一片寂靜,人們在靜靜地等待他開口。病痛還沒有傷及他在戰場上練出來的洪亮的聲音:
兩年之後的公元前191年,敘利亞國王安條克終於開始行動了。在希臘化諸王國中,敘利亞的塞琉古王朝擁有最大的領土。這一年,國王率領6萬大軍開始橫渡赫勒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準備從亞細亞進入歐洲。
這一年到公元前183年的4年間,西庇阿就在利特盧諾的別墅里度過,沒有再走近羅馬一步。後來成功擠走政敵西庇阿的加圖把持了羅馬。

一、羅馬掌握霸權。
公元前183年,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在利特盧諾的別墅中去世,享年52歲。
護民官要求全體元老決定再次傳喚西庇阿,還說,如果他不答應,就強行把他帶來。
第六,對羅馬來說,敘利亞國王保護下的漢尼拔是個危險人物,因此把他和埃托利亞的3位首領引渡到羅馬。
第二,在亞細亞,以小亞細亞的托羅斯山脈為界,敘利亞承諾不侵犯西北部。



馬其頓軍隊和羅馬軍隊之間的第一場戰鬥發生在公元前197年,戰場是色薩利地區的狗頭山。羅馬軍隊的總兵力是2萬人,其中一半士兵來自羅馬和羅馬聯盟,另一半士兵來自希臘各城邦。馬其頓軍隊的兵力是2.6萬人。此時距離羅馬決定軍事介入已經過去了3年,參加戰鬥的羅馬士兵只有區區1萬人。由此可見,對希臘實施軍事介入,羅馬的態度是極其消極的。
希臘化諸王國的統治者終究是希臘人,即使他們超越國界,相互間的交流盛極一時,在國內卻始終保持了東方的特點,國民等級依然森嚴,沒有絲毫改變。亞歷山大大帝曾經希望加強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當希臘世界的主角還是與大帝一樣的希臘人時,他的這一宏偉意圖沒有能夠實現。
獨立的公民人數越多,這個國家就越強大,耕地會修整得更徹底,國家會更加富裕。但是,希臘的現狀與此相去甚遠。
最初,羅馬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一事態,並於公元前193年派遣了以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為團長的三位元老院元老組成的使團前往敘利亞。三人在小亞細亞西岸的以弗所見到了敘利亞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