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八章 衝突再起 死

第八章 衝突再起

在做這些事的同時,腓特烈臨終在場的唯一兒子曼弗雷迪開始執行父親之命。
腓特烈在正式場合,不論是邀請諸侯的巡會,還是召集王國高官的議事會議(colloquium),抑或是在自己的婚禮上,都經常穿紅色服裝。皇帝走向死亡之旅時所穿的衣服也是紅色的。於是,皇帝腓特烈二世被紅色包裹著,踏上了通向沒有明天的世界的旅程。
第二,通知第一順位繼承人康拉德皇帝已死,讓他儘快鞏固自己在德意志的地位,然後南下義大利,落實西西里王國的繼承權。
在海港城市巴列塔,來自義大利南方沿海地區的人們向皇帝告別。來自內陸地區的人們將在焦亞德爾科萊城向皇帝告別。遺體只在這座腓特烈送給比安卡的城市停留了一天。比安卡是腓特烈真心愛過的唯一女人,她長期居住在這座城市,並在這裏去世。
想起來,這真是一幅奇妙的光景。一個被開除教籍原本沒有資格聽懺悔、聽了也沒有資格寬恕的神職人員,在為另一個被開除教籍的人做臨終祈禱。別人眼裡的奇異在他們兩人之間卻一點也不奇怪。何止如此,在場的人也沒有一個感到奇異。這光景就這樣自然演進下去。
在義大利,人們把走向死亡的旅程說成是到沒有日落的世界去。這意思大概是說,所謂死,就是到沒有明天的世界去。腓特烈走向沒有明天的世界的旅程開始了。
貝拉爾德大主教為他的主君更是長年的摯友主持了華美而莊嚴的葬禮。
他們兩人已經不必再說什麼了。他們共同走過了40年的歲月。腓特烈被開除教籍,身為神職人員的貝拉爾德也隨之被開除教籍。教皇震怒,收回了大九_九_藏_書主教的教區,那就收回好了。腓特烈要他去開羅的蘇丹那裡,他便不顧自己的基督教高級神職人員身份,去同伊斯蘭教徒談判。當腓特烈迷上他的侄女還生了孩子時,他大概也就付之一笑,遂了腓特烈之願。從制定憲章、創建大學到與教皇交涉,為了實現腓特烈的想法,貝拉爾德總是衝鋒陷陣,積極配合。他雖然出身於封建領主家庭,但卻同意腓特烈從封建社會向法治國家轉變的思想。我覺得,對貝拉爾德來說,在小自己17歲的腓特烈的最後日子里,他只能守在腓特烈身邊而別無選擇。
三、棺材要用「那個東西」。
二、葬禮由巴勒莫大主教主持。

義大利南部
有位編年史作家說,當時腓特烈呼吸微弱,他對貝拉爾德說了句:「死後萬事空(post mortem nihil)。」腓特烈是否真的說了這句「死後萬事空」尚存疑,因為這位編年史作家那時在遠離義大利南方的巴黎。我想,那位編年史作家認為腓特烈可能會這麼說,於是他就這麼寫了。腓特烈去世時有十幾個人在場。除了在遺書上第一個簽字的巴勒莫大主教貝拉爾德,以及其他高官們和最後一個簽字的侍醫喬萬尼以外,還有曼弗雷迪。他們中間沒有一個人提及腓特烈的這句臨終話語。而且,腓特烈本人真的就認為「死後萬事空」嗎?
1250年12月13日。腓特烈過https://read.99csw.com去總對曼弗雷迪說,今後你們兄弟之間也要好好配合,今天卻一整天把手放在了巴勒莫大主教貝拉爾德的手中,大主教的椅子一直靠在皇帝的病床邊。
所有停泊在港內船上的船員,包括小漁船的水手,都高高舉起手中的船槳。安放皇帝遺體的船隻從這一排排如林的船槳中穿過,離開了港口。這是腓特烈向他熱愛的普利亞訣別的時刻。
走在最前面的是長年擔任腓特烈衛隊的伊斯蘭教徒薩拉森人的步兵隊。隔開一些距離,跟在後面的是載著遺體的馬車,遺體上覆蓋著深紅色的天鵝絨。曼弗雷迪和大主教貝拉爾德騎著馬緊隨其後。曼弗雷迪勸年邁的大主教乘馬車前往,貝拉爾德謝絕了,一直沒有離開遺屬隊伍。政府高官和途徑城市的市長騎馬跟在他們兩人身後。再後面是6個小隊的騎兵。長長的送葬隊伍由修道僧祈禱著徒步斷後。
如今,馬上就要成為腓特烈最終去處的「那個東西」在主教堂里擺放已久,同外祖父羅傑二世、父親亨利六世和母親康斯坦絲,以及腓特烈的第一正妻阿拉貢王族出身的康斯坦絲的棺材並排安放著。這也是腓特烈之所願。
「當厄運向我襲來的時候,你們感同身受,為我悲哀。當我獲得成功的時候,你們比我還高興,歡呼著迎接我的歸來。」
這個大理石石棺是羅傑二世預訂的,但後來他選擇了西西里式阿拉伯風格的墓地,沒能用上這個石棺,就留了下來。腓特烈十來歲的時候發現了這個石棺,便決定死後用它安葬。西西里的很多人都知道這件事,只要說「那個東西」便能聽懂。
再過兩個星期腓特烈就滿56https://read.99csw.com歲了,死神在這一天降臨了。
皇帝的遺囑得到了完美的實施,包括每個細節。
送葬隊伍從焦亞德爾科萊出發,途中不再停留,直接南下前往塔蘭托。在塔蘭托,西西里王國海軍的船隻正等待著腓特烈,這是他培育起來的軍隊之一。
雖說地處義大利南方的普利亞以陽光普照而聞名,但這可是在12月底。一路上,人們聚集在路邊,默默地目送著送葬隊伍在馬蹄踩踏石板路的聲音和修道僧們低回的祈禱聲中緩緩而過。
一、在首都舉行的葬禮,除地位崇高的人以外,也允許一般居民參加。
「那個東西」就是用外祖父羅傑二世從埃及弄來的大理石製作的棺材。這大理石是諾曼王朝鼎盛時期西西里國王的訂貨,是大理石中的極品,叫作紅斑岩。棺材上雕著圖案。守護棺材的四根圓立柱也是用同樣顏色的大理石製成。深紅色是皇帝的顏色,因為這個顏色是古羅馬哈德良皇帝特別喜愛的顏色。
12年前,44歲的腓特烈在義大利北方給普利亞人寫過這樣一封信。
實際上,雖是冬天,但巴勒莫天氣晴朗,主教堂前廣場上站滿了擠不進教堂的人https://read•99csw•com
第一,毫不隱瞞地立即公布皇帝駕崩的消息。
送葬的隊伍從焦維納佐進入內陸地區,向焦亞德爾科萊進發。在途中比通托城給皇帝送行的人中,有一位叫作馬修·帕里斯的編年史作家。他詳細記錄了送葬的情況。他寫道,送葬隊伍安靜肅穆,只聽見馬蹄聲和修道僧們低回的祈禱聲,前來默默送行的居民絡繹不絕,與統治他們長達40年之久的人做最後的告別。
在西歐,即使在與埃及有很深關係的古羅馬時代,也幾乎不把遺體做成木乃伊。何況中世紀遵從的是基督教教義,採取盡量不動遺體的埋葬方式,遺體處理不能損傷遺體。處理遺體必須使用的藥物只能從東方進口,所以只有地位崇高之人的遺體才能得到處理。
「職責經常迫使我離開普利亞,但每次我都感到,我的心境就像流離失所的流亡者。氣候甜美溫和,陽光毫不吝惜地照耀大地,把我溫柔地包裹其中。但是,居住在這裏的你們對我的態度,更讓我感到普利亞就是我的家。
把這些藥物與橄欖油攪拌在一起,塗抹在遺體上,然後用浸透著同樣藥油的極薄的棉布包裹遺體。古代也用這樣的處理方法。如果裝殮遺體的石棺密封得好,僅僅這樣的處理也能收到相當好的效果。
「我已久居九九藏書皇帝之位,但我覺得把我當作一個普利亞人非但不是壞了我的名聲,相反是我的榮光。
翌日,腓特烈的遺體被運到了福賈的王宮,為的是一絲不苟地完成皇帝的遺願。
船在西西里島的海港城市墨西拿稍事停留,旋即直奔巴勒莫而去。隊伍在第二年2月抵達巴勒莫。1251年2月25日,在西西里王國首都巴勒莫的主教堂舉行了莊嚴肅穆的葬禮。
18歲的曼弗雷迪給大自己4歲的同父異母哥哥寫了一封信,他在信的最後加了這麼一句話:
腓特烈的遺體一定在福賈的王宮裡經過這樣的處理,因為如果按腓特烈的遺願葬在巴勒莫,前面還有漫長的旅途。
把皇帝遺體送往西西里巴勒莫的送葬隊伍離開福賈後,經過一個又一個普利亞的海港城市,一路向南。隊伍經過巴列塔、托拉尼,從焦維納佐進入內陸地區,從那裡到塔蘭托,再乘船去西西里。
殮入紅斑岩大理石石棺的遺體穿著一身用薄絲里和多層厚絲料做成的絲綢衣,絲料的顏色都是紅色。紫色是古代皇帝的顏色,但因基督教會把紫色定為喪色,所以在基督教勢力強大的中世紀,紅色就成了皇帝的顏色。
兩年之後,腓特烈又從義大利中部的維泰博寫來了這樣的信。
腓特烈選擇了死後也要堂堂正正地正面挑戰的做法,而根本不是什麼「死後萬事空」。
「不知道為什麼,回普利亞時我的腳步總會加快。在我的領國中,只有普利亞會讓我一旦決定回去,便會如此急切。」
「對法治近乎執拗的熱情,徹底公正的言行,對知性不倦的探求心,多方面的豐富才能,與生俱來的真正的高貴,如果這些不會隨著肉體的死亡而消滅,腓特烈今後就將繼續活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