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九層 第十層 《紅樓》索隱(5)

第九層 第十層 《紅樓》索隱(5)

三、幫底厚八寸;
附:
雪芹在書中特筆點出「潢海鐵網山」,又複寫明:此山出「檣木」,又是清府「打圍」的地方。
綜上所述,雪芹筆下寫及鐵嶺歷歷分明,可供研考祖籍時作為一項不可忽視的文獻資料。
鐵嶺以北有「三塔堡」(今為「三頭堡」)是打獵的圍場;還有其他圍場——故書中特寫馮紫英到此打圍,往返近一月之期程(鐵嶺距京師約1500里也)。
這一切,在「小說」中為有意變詞寄意,不欲直言;而在考索所隱之真事者視之,恰恰是極為重要的真實線索——亦即所寓史跡的「窗口」「階梯」。
第一,據康熙十年、民國四年《鐵嶺縣誌》,物產所列之木類皆有楸木。民國十六年縣誌又雲:「結實者曰果松,無子者曰杉松,脂多者曰油松。……楸木,可為槍桿、船槳;https://read.99csw.com質堅韌。」
「鐵網山」,鐵嶺之化名,已可論定。
《紅樓夢》中有根源
四、紋若檳榔,味若雲檀麝,扣之叮如金玉;
今考潢海,即「遼海」的變詞。古潢海,即遼河。遼河之西源出古北口外五百余里,一直東流,沿途受北、南三條河水,至開原西北,會克爾素河而入邊,是為遼河。潢水蒙古語稱喇穆楞①。復考康熙二十一年,自開原至鐵嶺途中行圍,其地名「三塔堡」(今名「山頭堡」),在鐵嶺城北。此一帶即明朝的遼海衛(在昌圖),正屬「潢海」。
此種特點,表明所謂「檣木」者,又實即鐵嶺所產之巨楸木是也。論證理由如下:
第四,梓,自古為棺木良材,始見於《後漢書·明帝紀》「梓宮」注,謂「以梓木作棺」是https://read.99csw•com也。
第六,據《本草綱目》之(釋名)《集解》,論析至為詳悉,今不繁引。李時珍大師結論雲:「梓樹,處處有之,有三種:木理白者為梓,赤者為楸。梓之美文者為椅。楸之小者為槨V羆沂枳ⅲ獯畏置鰲?
綜上可知:《紅樓夢》中所寫之「檣木」,實即梓楸之一種特佳者,「紋若檳榔」,是「椅」之「美文」特徵。「莖幹直聳可愛」,正是桅檣之勢。「作槍桿」,是其細者;「作船槳」,可見與船事有關;作棺木,又正是《紅樓》此一情節之主題——可謂無一不合,絲絲入扣。
從薛蟠語氣可知,他家是遼北人——也許即是鐵嶺人。
雪芹筆下的檣木,當為三四百年前的一種特佳的樹種,故為罕得之品。書中薛蟠追憶,此「梓宮」良材是他「家父」從潢海鐵網山read•99csw•com帶來,又可知其鄉邑必距此「海」此「山」甚近,或即其原籍之地。
第十三回秦可卿之喪,賈珍尋上等棺木,薛蟠來薦,他家木店裡存有「老千歲」要的「檣木」板,出自潢海鐵網山,「先父帶來的」。鐵網山一名,再見於第二十六回,馮紫英口中。
二、其父帶來(為義忠親王所留);
馮紫英隨父至鐵網山打圍,「三月二十八去的,前兒(四月二十四)也就回來了」。是自京師至遼東二十多天的旅程往返,正合鐵嶺方位。
第二,《中華大字典》引《說文》楸字,王注謂始見於《左》襄八年傳,字作「萩」,而《山海經》作「木肅」,故知「楸」字始於周、秦之間。又引《本草綱目》:「楸有行列,莖幹直聳可愛。」
然後再看:薛蟠對賈珍講的一席重要語言:
第三,楸,即梓之赤者,亦見上引https://read.99csw.com字書所列。
五、作了棺材,萬年不壞。
據此,已然考明:潢海即遼海,因遼河上游之西遼河本名潢水,而「遼海」是明代于遼北的名稱,在今昌圖縣(鐵嶺地帶),而此地遼河常常常泛濫,附近形成汪洋「澤國」,故土人呼為「遼海」,並有「遼海屯」之地名(參看《沈故》《清史稿·地理志》等書)。潢水,蒙古語謂之「錫喇穆倫(或記音作楞)河」,長千余里。
一、「檣木」(棺木料)產於潢海鐵網山;
①潢水名(清一統志)遼河。其西一源,即錫喇穆楞河。源出古北口五百余里克什勝界內之伯爾克和爾果。東流經口外諸蒙古駐牧地。北受哈喇穆楞河。南合羅哈河。又東南至開原西北邊外。會克爾素河。入邊為遼河。錫喇穆楞,即古潢水也。
是故「潢海鐵網山」者,實即「遼海鐵嶺」之變詞隱語——「鐵九-九-藏-書山」即「鐵嶺」不言而喻。「網」字楔入寓「羅網」圍獵義,又借佛經「鐵圍山」一詞而互為照映之文字妙法也。
按《大字典》引陸璣詩疏,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為梓。《埤雅》雲:「梓為百木長。」故呼梓為木王。羅願雲:屋室有此木,則余木皆不震。而李時珍亦云:木莫良于梓。可見楸梓在眾木中其位尊而其質良。楸性堅韌,莖幹直聳,細者可做槍桿,則粗大者正可做桅杆,故雪芹變其名曰「檣木」。紋若檳榔,指色赤而有紋理,是楸而非梓之證。至於李時珍謂梓「處處有之」,蓋指一般較小者,字書引「藏器」雲「生山谷間」,是則山上所生,又正合「鐵網山」所產之敘義。
「檣木」考
——潢海鐵網山檣木考
第五,據鐵嶺學者李奉佐函告:果松俗呼紅松;楸木俗呼野核桃樹。皆宜做棟樑、棺材、傢具。大者徑二三尺,今已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