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B. 現象(Die Erscheinung)

B. 現象(Die Erscheinung)

本質必定要表現出來。本質的映現(Scheinen)于自身內是揚棄其自身而成為一種直接性的過程。此種直接性,就其為自身反映而言為持存、為質料,就其為反映他物,自己揚棄其持存而言為形式。顯現或映現是本質之所以是本質而不是存在的特性。發展了的映現就是現象。因此本質不在現象之後,或現象之外,而即由於本質是實際存在的東西,實際存在就是現象。
在近代哲學史里,康德是第一個有功績將前面所提及的常識與哲學思想的區別使之通行有效的人。但是康德只走到半路就停住了,因為他只理解到現象的主觀意義,于現象之外去堅持著一個抽象的本質、認識所不能達到的物自身。殊不知直接的九_九_藏_書對象世界之所以只能是現象,是由於它自己的本性有以使然,當我們認識了現象時,我們因而同時即認識了本質,因為本質並不存留在現象之後或現象之外,而正由於把世界降低到僅僅的現象的地位,從而表現其為本質。一般人的樸素意識,在要求達到對全體的知識時,對於這種主觀唯心論的說法,認我們所知道的僅只是現象,會抱懷疑不安的態度,那也是無可責難的。不過,素樸意識亟欲拯救知識的客觀性時,很易於退回到抽象的直接性,不加深究,堅持以為當前所給予的這些抽象直接的東西就是真理和現實。費希特有一本小書,名叫《昭如白日的解說——對公眾談談關於最新哲學的九九藏書真正性質,一個逼著讀者去理解的嘗試》,用著者與讀者對話的通俗方式去討論主觀唯心論與素樸意識的對立,以證明主觀唯心論的立場的正確性。在這個對話里,讀者向著者訴苦說,他實在沒有法子使他採取主觀唯心論的立場,他一想到圍繞著他的事物都不是真實事物,而只是現象,便使得他感到悵惘而無安慰。讀者的這種苦惱,實在無可責怪,因為我們想要他把自己看成是被禁錮於一個無法穿透的單純主觀觀念的包圍中。可是另外,撇開這種純主觀的現象觀不論,我們不能不說,我們有一切理由足以感到欣慰,這是因為我們所須應付的圍繞著我們的那些事物,並不是些堅固不搖、獨立不倚的實際存在,read.99csw.com而只是一些現象,假如真是象那種情況,那麼,我們的身體以及精神,都會立即死於飢餓。
附釋:實存被設定在它的矛盾里就是現象。現象卻不可與單純的假象相混。假象是存在或直接性最切近的真理。直接性並不是指獨立自倚之物而言。反之,直接性只是一種假象,既是假象,它就概括地被看成是本質單純的自身存在。本質最初是映現在自身內的全體,但它並不停留在這種內在性里,而是作為根據進展到實存,而這個實存的根據又不在其自身內而在他物內,也只是現象。當我們說到現象時,我們總聯想到一堆不確定的具有雜多性的實際存在著的事物,它們的存在純粹是相對的,因而沒有自身的基礎,只能九-九-藏-書算作一些過渡的階段。由此即可同時看出,本質並不徘徊于現象之外或現象之後,無寧可以說,本質似乎以它無限的仁惠,讓它的假象透露在直接性里,並予以享受定在的欣幸。於是這樣建立起來的現象便不站在自身的腳跟上,它的存在便不在自身而在他物。作為本質的上帝,當他讓其自身顯現在不同階段的實存中,也可以說具有創造世界的大仁,但同時他又是超出於這世界的大力量,並且又是正義,可以使得這個實存世界的孤立自存的內容,表現為只是單純的現象。
§131
現象當然是邏輯理念的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我們可以說哲學與普通意識的區別,就在於哲學能把普通意識以為是獨立自存之物,看出來僅是現象。問題在於九_九_藏_書我們必須正確地理解現象的意義,以免陷於錯誤。譬如,當我們說某物只是現象時,也許會被誤解為,與單純的現象比較,那直接的或存在著的東西,好象要高一級似的。事實上恰與此相反,現象較之當前的單純存在反而要高一級。現象是存在的真理,是比存在更為豐富的範疇,因為現象包括自身反映和反映他物兩方面在內,反之,存在或直接性從是片面的沒有聯繫的,並且似乎只是單純地依靠自身。再則,說某物只是現象,總暗示著那物有某種缺點,其缺點即在於現象自身有了分裂或矛盾,使得他沒有內在穩定性。比單純現象較高一級的範疇就是現實(Wirklichkeit),現實就是本質範圍內第三階段的範疇,稍後即將予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