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六章 在走向天國的途中

第十六章 在走向天國的途中

這就是德蘭姆姆所給予我們的最重要的啟示和教育,也是她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精神資源。
美國福音派最重要的領袖葛培里博士說:「德蘭修女的一生教導了基督宗教的所有使徒,為基督的緣故,我們應有謙卑和犧牲的精神。」
德蘭姆姆的逝世,不僅深深地觸動了各國政要,也使世界各地其他宗教的領袖受到震動。這其中所包含的意義和影響是深遠的,也是重大的,在這個種族和宗教矛盾依然頻仍的時代,它讓我們看見了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存在:即相互諒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可能。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遺忘,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
因為,她上天堂的目的,是為了眾人上天堂,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界,是一個仍然為宗教和種族問題所困擾甚至流血的世界,也是一個為各種不平等以及人內心的柵欄所隔膜的世界,而德蘭姆姆的愛,:衝破了所有的界限和阻隔,使人類向相互諒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與彼此關愛的天國,前進了許多。
而德蘭姆姆最令人尊敬的地方,不在於她在物質上如何幫助了窮人--世界上有很多慈善機構每天都在致力於解決窮人的生存問題,而在於,她始終堅信,窮人也是有尊嚴的。並且付出一生的艱苦努力,在窮人凄慘卑微的外殼內,尋找和發現他們的尊嚴。
1986年,姆姆因患嚴重的白內障,在紐約聖文森特醫院接受了眼科手術,結果一隻眼睛被摘除。1989年因勞累過度,她又患上了心臟病和關節炎,嚴重的炎症幾乎使她的雙腿變形。就在這一年裡,她被迫在加利福尼亞接受了一次心臟手術,醫生為她安置了一部電子心臟起搏器,在最後的幾年裡,她基本上是靠這個起搏器維持生命的。而由心臟病所引發的咽喉炎,更給她帶來了難以忍受的痛苦。1990年,她以健康為由,辭去了仁愛傳教修女會總會長的職務。但她並沒有因此停止工作,辭職反而使她在世界各地的奔走更加頻繁了。1990年9月,在修女們的堅決要求下,她在辭職半年後又重新走馬上任,這一年她已年屆八十,而且健康極其不佳。但她獨特的靈修和領導才能,以及她對這個組織的深刻影響,使修女們相信,她是沒有人能夠替代的。
德蘭姆姆在年輕的時候,是一個身體贏弱的女孩子。到了中年,她的身體卻奇迹般地健康起來,這使她得以有充沛的精力為窮人中的窮人服務。進入老年後,各種疾病卻紛至沓來,給姆姆晚年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
因為神就是愛。
加爾各答哭了,全世界哭了
不管怎樣,總是要建設。
如果你做善事,人們說你自私自利、別有用心,
德國前總理羅曼,赫爾佐克說:「對我們所有人來說,無論是這裏的,或是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德蘭修女都是希望之源,她的一生證明了個人的努力可以產生什麼樣的成效。」
這就是德蘭姆姆的偉大之所在,也是她區別子我們大多數人的地方。當我們面對一個極度窮困的人時,惻隱之心或許會驅使我們給他一些食物,或者一些錢幣,但我們很難真心地去聆聽他說些什麼。
]996年8月,在10天之內,她三次心臟病發作,有一次,心臟已經停搏,醫生不得不使用電休克,才勉強挽回了她的生命。不久,她又染上了肺炎、天花、腦血栓、慢性腎病,每天不得不接受3次人工輸氧。一直到這年年底,她的健康狀況才稍微好轉。
不管怎樣, 總是要做善事。
印度政府不僅派出了最莊嚴的儀仗隊護送靈柩,還派出了英武整齊的https://read•99csw•com三軍士兵沿途守護。而跟隨在靈柩後面的,則是數以百萬的印度平民,以及德蘭姆姆的家人,也就是那些窮人中的窮人:乞丐,孤兒,麻風病人,被拋棄的人,殘障者和無家可歸的人。在送葬的隊伍里,他們作為姆姆的家人,跟仁愛傳教會的修女修士們走在一起。
印度總統納拉亞南代表「失去了母親的人民」向姆姆表示深深的哀思,稱讚她是「世間少有的慈悲天使」。印度總理古拉查爾則說:他謹代表痛失一個仁者的國家,向德蘭姆姆致敬。他說,德蘭姆姆是光明與希望的象徵,她抹掉了千千萬萬受苦受難者的眼淚,她偉大的一生給印度帶來了巨大的榮譽。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說:「她對全世界窮苦大眾的奉獻,值得全世界學習。」
將你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你可能會被踢掉牙齒
--加爾各答兒童之家牆上的標語
印度最大的清真寺教長布哈里說:「雖然她現在已不在這個世界上,但她的精神是永生的,她是一位偉大的聖徒。」
印度前總理甘地夫人寫道:「在這個廣大的世界上,還有誰肯向那些無依無靠的窮苦人伸出友愛援助之手呢?泰戈爾曾寫過這, 詩句:『在你歇腳的地方,生存著一貧如洗的人,最卑下的人,和被拋棄的人。』而這裏,正是德蘭修女要去的地方,一概不分膚色,不分信仰,不分語言和國籍,在她不存在半點歧視。」
美國當時的總統柯林頓說:「她領導我們,透過服侍,向我們指出單純謙卑的驚人力量,她那不屈不撓的信念,觸動了無數人的一生。她的病逝,使世界失去了一個聖人。」
國葬大禮結束后,姆姆的靈柩被送往仁愛傳教修女會總部的地下室存放。
9月6日,印度內閣召開緊急會議,宣布印度進入國殤期,並下令全國降半旗致哀兩天,政府機構一律停止辦公,同時宣布9月13日舉行國葬,9月7日,德蘭姆姆的靈柩由仁愛傳教修女會總部轉移到位於市中心、已有155年歷史的聖多默教堂,以便接受公眾的瞻仰。教堂里擺滿了象徵高貴、純潔和虔誠的白蓮花花圈,尼爾瑪拉修女噙著眼淚點燃了一支高達2米的蠟燭,然後把它穩穩地放在靈柩旁。
德國信義宗改革派教長Klaus Engelhardt主教說:「德蘭修女藉著親手工作,躬身服侍,使窮人中的窮人感到了尊嚴和價值。」
在那難忘的幾天里,仁愛傳教修女會的二百多名修女日夜守護在姆姆身旁。她們一直唱誦著姆姆生前最喜愛的聖歌。歌唱代替了眼淚。在這個時候,哭泣顯然是不適宜的。眼淚表明你只想到自已的失去,而沒有意識到,姆姆已經抵達那個渴望的終點--已經與上主在一起。
卻可能遭到攻擊,不管怎樣,總是要幫助。
不僅如此,她愛窮人,但她也愛富人,尊重富人。因為對她而言,他們也是上主的兒女。她認為富人之所以富有必有原因,只是在他們揮霍的時候,才讓人憤怒。而且她也看見,許多富人曾經慷慨地頻繁地幫助窮人,而在她的修會裡,就有許多來自富有家庭的修女或修士。
1979年9月5日晚9點30分,這位深愛窮人、同時也被窮人所摯愛的偉大修女,因心臟衰竭在加爾各答仁愛傳教修女會總部安然辭世。
事實就是這樣。德蘭姆姆曾經在不同的場合反覆表明她的觀點,她不關心政治,更不關心階級,她只關心人,每一個具體的人,不管那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因此她對窮人的摯愛,是沒有界限的--不只是超越了種族、國家read.99csw•com,更重要的是,超越了宗教。她自己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修女,但她耗盡一生為之付出的人,絕大多數,卻都是其他宗教的信徒。
那麼,讓我們一起向她說出我們的感謝和敬意吧,讓我們一齊向她敬禮,她用帶光行走的一生,把整個世界都放進愛里,那麼現在,讓我們用崇敬和懷念把她放進我們的愛里。
菲律賓馬尼拉紅衣主教辛海梅說:「她代表和平,代表犧牲,代表快樂。」
1997年8月,德蘭姆姆前往羅馬接受教宗祝福,她是背著氧氣桶去的,然後,她又親赴美國參加了一個宣誓典禮。
法國總統希拉克說:「她留給我們一個有力的聲音,那就是,互相幫助,彼此聆聽,同心共力,這個聲音是不分國界的,是超越宗教信仰的。她的去世,使世界少了點愛,少了點熱情,也少了點光」
誠實與坦率使你易受攻擊,不管怎樣,總是要誠實與坦率。
還有美國基督教協進會總幹事J.Campbell博士、普世教會協會總幹事Konrad Raiser博士等,也向公眾表達了他們對德蘭姆姆的敬仰和懷念。
9月13日上午,德蘭姆姆的靈柩從聖多默教堂移往溫塔基體育館,印度政府要在那裡為姆姆舉行盛大的追思彌撒和安葬典禮,從教堂到體育館大概有七八公里的路程。1 3日清晨,天剛亮,居住在街道兩邊的居民便早早地起來,把街道沖洗得乾乾淨淨了。沒月人要求他們這麼做,很顯然,他們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恭送姆姆。上午10點30分,八名盛裝的印度軍人肩負著姆姆的靈柩,在儀仗隊的護送下緩緩地走出了教堂。三位身穿宗教禮服的英俊男孩,高舉著十字架和蠟燭,在前面引路。飾有金色十字架的水晶靈柩被安放在一座撒滿白蓮花的特製炮架上。姆姆還是穿著那件樸素的滾著藍邊的白色紗麗,只是胸前蓋上了一面印度國旗。
你耗費數年所建設的可能毀於一旦,
在分佈於世界各地的六百多個仁愛傳教會的分會裡,也擠滿了前來弔唁的民眾。與此同時,全世界無數的教堂為姆姆獻上了追思彌撒,幾乎所有國家的首腦和政要都發來唁電,用不同的語言表達了他們對這個仁愛天使一致的哀悼和崇敬,其中有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美國前統里根夫婦、柯林頓夫婦、英國首相布萊爾,法國總統希拉克,柬埔寨國王諾羅敦,西哈努克等。
不管怎樣,總是愛他們。
向遺體告別的活動持續了整整7天。在短短的7天里,前往聖多默教堂弔唁德蘭姆姆的人就達到了一百多萬。其中有政界顯要、商界巨子和各界名流,但更多的還是平民百姓,其中有印度教徒、天主教徒、伊斯蘭教徒、基督教徒、佛教徒。雖然各自的宗教信仰不同,但此時此刻,每個人都摒除了彼此間的差異,懷著同樣的敬仰,以及同甘共苦樣的哀痛和思念,來到了姆姆的靈前。如果姆姆能夠看到這一切,一定會深感安慰。
世界的響應
她留給我們的啟示
這個盛大的典禮幾乎驚動了全世界的所有媒體。從世界各地趕來報道葬禮的新聞記者根本無法統計,僅是直播葬禮的電視台就有數十家。
人們確實需要幫助,然而你若幫助他們,
1993年,她應邀再次訪問北京。
9月6日,印度各大媒體紛紛報道了德蘭姆姆逝世的消息,印度全境立即呈現一片哀傷。接著世界各大媒體,包括中國的媒體,也競相報道了這一重大的消息,各大報紙紛紛拿出重點版面連篇累牘地介紹她的嘉言懿行,讚美她毫不利己為窮人奉獻的一生--我們很多人真正了解https://read.99csw.com德蘭姆姆,不是在她的生前,而是在這個時候。
在臨終關懷院里,當有人快死的時候,姆姆一定要把頭靠近他的嘴邊,細心地聆聽他最後的話語。很多人認為花時間去聽一個即將死去的而且是最微不足道的人的話,是沒有意義的。但姆姆卻不這麼認為,姆姆說:「我們不能讓一個貧困的人在死之前仍被拋棄,至少應該在他咽氣的剎那,讓他感覺到,他是一個重要的人,他是被愛的。」
這樣的葬禮盛況,在印度的近現代史上,或許只有兩個人可以與之相比:一個是聖雄甘地,另一個則是被印度人稱為國父的尼赫魯總理。
在(神曲·天堂篇)里,但丁就描述了這樣一些永恆的生命。這些幸福的靈魂,被上主的真愛之光所照耀,自身就成了一片極其美麗的光芒。
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說:」她是窮人、受苦者和垂死者的希望。」
耶穌基督揀選12個窮人做他的門徒,就表明,天國並不只是為富人而存在的,也是為窮人而存在的。
紐西蘭前總理博爾格說:「她是一位仁慈天使。」
不管怎樣,總是要成功。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說:「她為世人樹立了仁愛、奉獻和剛毅的光輝典範。」
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謬誤、自我中心,
她說:飢餓的人所渴求的,不單是食物;赤身的人所要求的,不單是衣服;露宿者所渴望的,不單是牢固的房子;就算是那些物質豐裕的人,也在切求愛、關心、接納與認同。
毫無疑問,在那一剎那,這個被賜福的偉大靈魂,便己抵達天國永享神光了。事實上,每個修女都深刻地了解這一點,因為這正是她們所堅信並嚮往的--仁愛會在第二天發表的布告上就寫著:敬愛的母親蒙主寵召回歸天國,但是大家還是哭了,每一個人都哭了,不只是悲慟與不舍,有人甚至覺得,她把這個世界僅有的一部分光明帶走了 !
8月27日,是德蘭姆姆87歲的壽辰,修女們在加爾各答為她舉行了一個隆重的慶典,並且專門為她敬獻了一台特別的感恩祭彌撒--每個人都在心裏默默地祈禱,虔誠地祈望她能健康長壽。不僅如此,世界各國的政要、其他宗教領袖,以及數以百萬計的人民,都藉此機會向她表達了真誠的祝願。但是,再美好再虔敬的祝福與願望,也不能阻擋她奔赴天國的腳步了。
老年的德蘭姆姆長年為心臟病所困,但她卻能以一顆殘缺的心去包容整個世界,她雖然不便於行,卻能夠跋涉千山萬水,走遍天涯海角。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她心中有愛,聖保羅在《哥林多前書》里說:「我現在要把那最妙的道指示給你們。」他接著說:「我如果會講人間的各種語言,甚至天使的話,要是沒有愛,我的話就像吵鬧的鑼和響亮的鈸一樣。我即使有講道的才能,也能夠洞悉一切奧秘和各種知識,甚至有堅強的信心能夠移山倒海,要是沒有愛,就算不了什麼,我即使把所有的財產都捐給人,甚至犧牲自己的身體被人焚燒,要是沒有愛,我所做的就仍然沒有益處。」
如果你成功后,身邊儘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敵人,
愛是最高超的道,愛超越一切,是各種美德的靈魂。其他的一切最終都會消失或終止,但愛會留下來。所以,偉大的詩人但丁寫道:「愛推動著日月星辰的運行。」「天堂存在於神的意志中,它因愛而旋轉並向四周拋灑。」
在走向天國的途中
9月7日,遠在羅馬的教宗若望?保羅專門為德蘭姆姆獻上了一台追思彌撒,教宗說:「在我的記憶中,她那矮小的、一生為服侍赤貧而彎曲的身形是九_九_藏_書活著的。這個身軀被一種不竭的內在力量所充滿,這就是基督愛的力量。她提供的善表,影響了許許多多的人,使他們立志拋棄一切,為生活在窮人之中的基督服務。她的工作,是以每天清晨在聖體前的默禱開始的,在凝神靜默中,這個加爾各答的修女聽到耶穌在十字架上呼喊『我渴』。她把這個呼聲深藏在心,然後走向加爾各答和全世界所有荒僻貧窮的角落,在苦難的窮困的人身上尋找耶穌。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總幹事曹敏敏博士說:「她的一生,對所有實踐信仰的人,都是一個鼓勵。」
「這位舉世公認的窮人之母,為所有人--無論是信徒還是非信徒,樹立了一個強有力的榜樣,即向我們見證了上主的愛,她接納了這個愛,然後把她的一生轉化成一個禮物,奉獻給人類。她的經驗使我們知道:就算在最艱難最困苦的時刻,人生仍然是有價值的,只要有愛。在我們將這位虔敬修女的靈魂交付給上主的同時,我們請求聖貞女瑪利亞扶助和安慰她的修女們,以及世上所有認識她、摯愛她的人。」
英國聖公會大主教Caremy博士說:「她深沉和感人的屬靈氣質,融合著對信仰生命的實踐。」
不管怎樣,總是要將你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
雖然病情如此嚴重而複雜,但姆姆卻一直不肯配合醫生的治療,在這個問題上,她甚至表現得有些任性和固執。在她尚能堅持的時候,她總是嚴禁修女們請醫生。有時候,修女們背著她好不容易請來了醫生,可醫生一走,她就立即撕碎藥方,或者迅速地把藥方塞到床墊下面,然後若無其事地去工作,好像這樣一來,她的病情就減輕了似的,有一個親近她的修女說,醫生要她按時服藥,但她很少做到過,她寧願把這種痛楚獻給主。醫生要她減緩工作節奏,她也從未照辦過。而在她失去自持不得不接受治療的時候,只要一清醒過來,她就立即要求停止昂貴的檢查和治療,她說:「請讓我像我服侍的人一樣死去吧。」
1997年3月3日,印度籍修女尼爾瑪拉正式接替德蘭姆姆擔任總會長之職,她是在1月份的全修會大會上當選的。尼爾瑪拉修女出生於印度的一個軍人家庭--在印度,軍人的社會地位僅次子婆羅門。但尼爾瑪拉放棄了尊貴的身份,選擇了終生為「不可觸摸者」服務。她是在1965年宣誓成為修女的,與姆姆已經共事30年,曾在修會的8個分支機構里任職。她的當選,讓姆姆甚感欣慰。早在1989年,姆姆就曾對記者說:「主會另覓人選,將會有一個更謙卑更舍己更順服的人來領導這個組織。如果修會的工作是上主的工作,那麼,它就會繼續存在下去」
老年的德蘭姆姆,臉上刻滿深深的皺紋,腰彎背駝,粗糙的雙手嚴重龜裂,腳趾發炎,以致走路蹣跚。1985年1月,她應中國天王教會的邀請來中國訪問時就是這個樣子。在滴水成冰的1月的北京,她仍舊穿著那件薄薄的白色紗麗,那雙半舊涼鞋,只不過在紗麗外面加了一件毛衣,還是舊的。
加爾各答主教說,她留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是:生命是有價值和尊嚴的,但我覺得,她留給我們的啟示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窮人也是有價值和尊嚴的。
姆姆對待病與死的態度,使一些人感到異常驚奇,於是有人好奇地問她是否真的很嚮往那種不可知的存在。姆姆回答道:「當然啦,那我就可以回家了。」她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棕色的眼睛里閃耀出一種幸福的神往的光芒。在姆姆看來,死亡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是生命的延續,永恆的生read.99csw.com命意味著:靈魂往上主那裡去,和上主在一起,可以看見上主,可以和上主說話,並且能夠以更大的愛繼續愛他。因為死亡帶走的只是我們的肉體,而我們的靈魂將永在。最後姆姆說「每一種宗教都有永生和來生,恐懼死亡的就是那些相信死亡就是終點的人。」
1991年1月,海灣戰爭爆發,1月2日這天,姆姆拖著老邁而病弱的身體,給交戰雙方的總統寫了一封信,為所有將在這場戰爭中受苦受難的人們祈求和平。她寫道「他們受苦,而我們就是這苦的原因。上主創造我們,是要我們被祂的愛所愛,而不是被我們的仇恨所毀滅.」
故事講到這裏,我們就必須要一起來面對德蘭姆姆的病與死了,雖然我非常不願意,我甚至覺得,像姆姆這樣的人,上主應該恩賜給她更為健康更為長久的生命,以便有更多窮困的人和苦難的人因她而受益。這種不願意,甚至導致我在進入這一章的寫作后,文思變得異常遲緩。雖然我深知這樣想是自私的--這意味著我只想到窮人的需求,而沒有意識到,姆姆真的太累了,她已經把她想給予的,以及能給予的,都毫無保留地獻給了這個世界,現在,她的確需要去天國里安歇了。
香港政務司前司長陳方安生說:「她是人類的典範,人們會永遠懷念她。」
在德蘭姆姆逝世6年後,也就是2003年的10月,羅馬教宗便宣布姆姆為「真福品」,在天主教的傳統里,封聖是有等級的,「真福品」是僅次於「聖」的「聖品」,一即意味著姆姆已成為教廷欽定的聖女,在她的名字前,就可以冠以真福二字了,即「真福德蘭修女」。姆姆封聖的速度之快,在天主教歷史上,是罕見的。
如果我們把生命比作一本書的話,那麼時間就是那隻翻書的手,無論是一本偉大的書,還是一本微小的書,時間都將以同樣的速度翻過去,翻過去,直到最後一章。
1997年9月5日晚上的加爾各答,大雨傾盆,縱橫的大雨彷彿加爾各答的眼淚,使這個城市陷入了巨大的哀傷。德蘭姆姆辭世的消息一經傳出,成千上萬的加爾各答人民就立即冒著大雨湧向仁愛傳教會總部。他們並不都是天王教徒,其中更多的是回教徒,印度教徒和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很多人在雨中嚎啕大哭,就像突然失去慈母的孤兒一樣。大雨一直不停,但沒有一個人離去。大家在雨中久久地等待,就只是為了向姆姆獻上一束花,或是最後看她一眼,最後摸一摸她裸|露一生的光腳板,最後跟她說幾句話,雖然她再也聽不見了。
有一位加爾各答市民對記者說:「在這個世界上,也許只有德蘭修女是真正愛窮人的,但現在她丟下我們去了,我感到天塌地陷,好像變成孤兒一般。」
參加姆姆葬禮的,除了印度總統和總理外,還有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四百多位政界顯要,其中包括3位女王和3位總統。教宗若望保羅二世則派出了由國務卿索達諾樞機、駐印大使喬治,祖爾總主教等數人組成的一個龐大代表團,
這個至善的靈魂,以最深的謙卑和最大的熱情回應了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呼喊和神的指引,她就像一顆純美至真的紅寶石,被明亮的太陽所照射,其光芒與天國的聖潔恰好相配,事實上,她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光輝,她使我們得以認識真正的福音,真正的愛,以及真正的偉大和高貴。
而在德蘭姆姆的祖國,阿爾巴尼亞總統邁達尼和總理納諾也對姆姆的謝世深表悲痛和惋惜,並一再希望姆姆的遺體能夠運回阿爾巴尼亞安葬。但德蘭姆姆無疑是屬於印度的--屬於印度的窮人,也屬於全世界的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