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永遠的精神家園: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第一節

永遠的精神家園: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第一節

抗戰勝利后,大學教育恢復了正常。1946年《中華民國憲法》規定:"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十五,在省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二十五,在市、縣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三十五,其依法設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保障。"
今天通常意義上的大學,是西方文明的產物。英文中"University"(大學)一詞,是由"universe"(宇宙)一詞派生而來。
從1927年蔣介石定民國首都於南京,到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民國社會經濟得到一定發展,號稱"黃金十年"。這十年裡,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大學辦學水平進一步提高。
在民國大學的茫茫海洋里,這裏要說的是一所空九*九*藏*書前絕後的神話般的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29年7月26日,國民政府頒布《大學組織法》,規定大學以研究高深學術、養成專門人才為目標;大學分國立、省立、市立和私立四種;大學下設的學院分為文、理、法、商、農、醫、工、教育等八種,擁有不少於三個學院方可稱大學。
大學需要積淀,今天世界著名大學的校史一般都很悠久。1168年,南宋的寧宗皇帝趙擴出生的這一年,牛津大學創辦;1209年,蒙古大軍在成吉思汗帶領下第三次進攻西夏的這一年,劍橋大學創辦,1638年,也就是清順治皇帝出生的這一年,哈佛大學創辦。
一座座學府,一團團濃蔭;一個個學人,一片片書聲;一個個晨昏,九-九-藏-書一串串故事。多少學子,在這裏笑過哭過,愛過恨過。大學的話題,有關知識文化的傳承,有關真理智慧的求索,有關社會文明的提升,有關民族精神的進步,有關人類理想的追求,永遠探討不完。
接下來的八年漫長的抗日戰爭時期,是民國高等教育史上特殊的一頁,眾多大學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輾轉搬遷,維持教學:戰爭烈焰熊熊,大學薪火不滅。
中國首家現代意義上的大學究竟是哪一所,一般的說法就是1898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即今天的北京大學。但行家似乎更傾向於認為,1879年由美國聖公會在上海創辦的聖約翰大學,才是中國真正的第一所大學;而清政府1895年在天津創辦的北洋西學學堂(次年改稱北洋大學堂,現https://read.99csw.com天津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公辦大學;1896年,又在上海創辦了南洋公學。這三所大學的建立時間都在北大之前。
這一階段,中國最好的大學是中央大學、北京大學、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這四校不相上下,號稱大學"四強";當時的著名學府還有武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山東大學、東吳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聖約翰大學、燕京大學等。1937年,全國共有大學及獨立學院七十八所,教師六千六百一十五人,大學生及研究生三萬七千三百三十人。
民國前十七年的大學里,挾領導新文化運動之威的北京大學是當時最好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交通大學等校也開始名聲鵲起。
在中國,歷史最悠九*九*藏*書久的高等學府,應是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創辦時間為北宋開寶九年(976年),但這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在其址上1926年正式建立的湖南大學,跟其更無前後相繼關係。
中國出現大學,是在19世紀最後幾年的晚清。
哪所學校是全世界第一所大學有所爭議,一種流傳較廣的看法是:義大利波羅尼亞大學創建於1088年,它是義大利、也是歐洲和全世界最古老的大學。
大學體製成熟了,棲身大學或大學出身的現代知識分子群體形成了。
進入民國,中國的高校有了長足發展。蔡元培初任民國教育總長時,在當時的國力下,覺得國家能集中力量辦好首都的這所北京大學就已不錯,結果高等教育的發展令他自己也意外,國立大學連連創辦不說,各省辦學熱情和九九藏書能力更是高漲和具備,且不管地方是由何等人掌管,對大學教育都不吝投入,民間私立大學也不斷湧現。這個文明古國自古高度重視教育的脈流,在民國延續。
到抗戰勝利三年後、民國覆亡二年前的1947年,這一年是民國高等教育的高峰,中華大地共有大學二百一十所,其中國立大學三十一所,私立大學二十五所;國立獨立學院二十三所,省立獨立學院二十四所;私立獨立學院三十二所,國立專科學校二十所;省立專科學校三十二所,私立專科學校二十三所。全國大學聘任助教以上教師八千九百六十四人,其中教授二千七百人;在校生十五萬五千零三十六人,其中研究生四百二十四人,本科生十三萬零七百一十五人,專科生二萬三千八百九十七人。科學文明和現代思想,在朗朗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