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講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新石器時代玉器

第一講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新石器時代玉器

我們還有一句常說的話。雙方引發了矛盾,一旦化解以後,就會說"化干戈為玉帛"。這句話怎麼來的呢?玉、帛,過去都是國家之間作為禮物贈送的國禮,送給你絲綢,送給你美玉。可見玉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用玉作為敬語,比如"玉成此事",就是說請對方幫忙促成這件事情。還有"玉|體欠安",就是說對方身體不舒服。再有過去書信往來,經常說"敬候玉音",就是等你給我回信。這些都是中國人對玉的一些初步理解,這種理解都是從文學開始的。
那麼他這些紅山玉都是哪兒來的呢?我跟他說:"一定是挖沙子的人事先埋進去的,怎麼可能隔個十分八分鐘,就能噴出來一個呢?"他死活不相信。我又說:"你這些玉,潘家園就有啊。"他特得意地說:"我恰恰是調查完潘家園才去的,潘家園絕沒有這類東西。"我問:"潘家園大著呢,你怎麼調查的?"他說:"朋友領我去的,我看了一圈兒,一件類似的東西都沒有。"我說:"那好,明天就是禮拜六,我帶你去。"
紅山文化大量的玉器上都有孔,一個或幾個。孔表明玉器可以懸挂,小東西上有孔,我們自然而然就想到一定是懸挂在身上,不管是佩在腰間,還是佩在頸間。但像C形龍,體形比較大,佩帶在身上非常不方便,所以有人推測,它是懸挂于某處進行祭祀的。
神徽之謎
一片冰心在玉壺
紅山文化的玉器以鳥獸造型為主。鳥有什麼呢?有鴞,有鷹;獸有什麼呢?有豬,還有中國名氣最大的神獸-龍。紅山文化中有一種典型的玉器,叫玉豬龍。它的嘴很像豬,身體卻像龍,身上有孔可以繫繩,是紅山玉的一個特色。豬,在原始社會中是非常重要的財產。比如我們的漢字——"家",下半部分的"豕"字,今天不怎麼用了,本義就是豬。過去認為房子里有隻豬,才算成為家。擱今天肯定不行,尤其是住樓房,除了寵物小香豬,剩下的豬都不能進家。可是,早期社會的豬是家裡最重要的財產,超過你們家現在的賓士。由於當時豬的地位高,所以玉器中大量地表現豬。講漢代玉的時候,會講到"握",就是死者手裡攥的玉,也是豬形。
神徽紋在良渚玉器上大量出現,還有一個問題無法解釋,就是它的陰刻線非常細。拿什麼工具刻的呢?我們的文明沿著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的順序發展,冶鍊出來的東西越來越硬。但石器時代沒有冶鍊,沒有金屬工具,這些細如髮絲的線條用什麼刻呢?
最後一個時期,是玉文化的壯年時期,宋元明清,時間比較長。漢唐以後,玉器走下神壇,變成全民普及的文化,這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我們今天對玉的很多感受都是這時形成的。因為在最早期,玉的等級非常高,只有皇室貴族才能擁有,今天能從出土文物中看到證據,比如商代婦好墓、西周晉侯大墓等等,民間並不普及。但到了漢唐以後,玉器就開始逐漸普及到民間,使我們的民族文化跟它越來越親近。
良渚文化
那麼,新石器時代的玉器是什麼樣呢?
我很多年前和一個朋友去杭州,在人家裡看到一塊璧,碧綠,非常漂亮。當時大部分人對良渚文化還不是很了解,那人身處杭州也不了解,就跟我說:"這個東西是我們家祖上傳下來的,多少年了我奶奶都用它腌鹹菜。"這玉重啊,腌鹹菜的時候把玉壓在上面,能把鹹菜往下擠壓一點。我就勸朋友:"這是個有意思的東西,你可以買。跟他商量,看他開個什麼價,你出個什麼價,我給你捏合捏合,你就買了吧,很重要的一件東西。"然後這個朋友跟我說:"這個璧裏面的圓孔不圓啊,有一個台階,我摸著不舒服。"我說:"這恰恰是它的特徵。"早期的玉,要在上面打個洞,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可能一次從這邊打,打不到頭,再從對面打,打通後會錯位,中間形成一個台階狀。早期良渚文化的這種玉器,大量的孔都是錯位的,這恰恰是它的一個特點。我們在收藏中會時時九_九_藏_書遇到新問題,按今天的眼光看,這是一個缺陷,但在歷史上它反倒是一個證據。
形容情感的時候,我們經常用什麼詞呢?比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比喻為了保持氣節,要做出犧牲。為什麼要說"寧為玉碎"呢?因為玉有很多物理上的優點,它堅實、緻密、溫潤、細膩,這些優點被人類逐漸捕捉到,並充分發揮想象,賦予其文學含義,用來形容人的性格。還有一首唐詩,我們都很清楚:"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詩我自己就很喜歡,是唐代詩人王昌齡非常著名的一首詩《芙蓉樓送辛漸》。當時王昌齡送別他的朋友,寫下這首詩。一片冰心在玉壺,表現了詩人內心的高潔,表達了他心中像玉一樣的情感。如果他說"一片冰心在茶壺",聽著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中華民族對玉的這些情感是逐漸積累的,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的玉器都有一種圖騰崇拜,這種強烈的圖騰崇拜跟人的早期精神追求有關。我們看當時的很多玉器,完全看不懂。今天無論多少學者,下多大精力,苦苦地去追求,得到的答案往往不能統一,各說各的。但有一個意見大致都認同:當時的人一定追求精神上的享樂。
乾隆皇帝的釭頭
玉文化是一個沒有間斷的文化,跟人一樣,它有童年時期、少年時期,就會有青年時期,這是什麼時候呢?今天回過頭去看,大致是封建社會的前期,也就是漢唐時期,這個時期就形成了完全系統化的玉文化。
中國人對玉的認識,一般都從文學開始。比如形容女孩長得漂亮,常說"亭亭玉立";形容男人長得帥,有個現成的成語叫"玉樹臨風"。"玉樹臨風"一詞,來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杜甫當時作了一首詩,對他周圈很多能喝酒的朋友,包括李白、張旭、賀知章等人,做了一番描述,其中有這樣的句子:"宗之瀟洒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他描述的崔宗之瀟洒高傲。玉樹臨風後來就成為成語,一般形容男子漂亮就用這個詞。
第一個區別就是我們的祖先最早使用的工具-石器,在舊石器時代不經過磨製,而新石器時代要經過磨製。這是人類工具上的大飛躍。
紅山文化中,有一種箍形器,它是中空的,沒有底。箍形器在紅山文化中有很多,學者對它的用途解釋不一。我剛才說了,歷史上有很多東西,今天沒有辦法準確解釋它是幹什麼用的。有學者認為它就是一個發箍,沒什麼複雜的,跟今天女孩子頭上的發箍一樣,只不過那個箍特別大。我們看到的箍形器都很粗,很大。如果把頭髮通過這個箍伸出來,會顯得非常誇張。而恰恰原始的巫就運用了這種誇張,使他顯得能夠通神靈。相同的情形還有印第安人誇張的羽毛頭飾,都是精神上的一種暗示。
第二個區別,就是新石器時代產生了陶器,人類開始可以製造出容器了。我多次講過,陶瓷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容器的革命。容器對於人類文明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今天所有東西都可以視為是一個容器。比如家裡的澡盆、汽車、計算機的硬碟,都是容器。所以容器的革命,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必要的過程。
後來,在良渚文化的遺址里發現了不少鯊魚牙。專家用它做過試驗,發現鯊魚牙非常堅硬,可以刻動良渚玉器。於是有專家認為,這些鯊魚牙可能是被捆在一個帶柄的東西上,用來刻劃玉器上的紋飾。還有一個可能,是用瑪瑙。瑪瑙也算玉,但瑪瑙屬於非常硬的玉。良渚的玉相對來說比較軟。另外,有學者認為良渚的玉經過火燒,降低了它的硬度,所以完全可以用瑪瑙刻劃,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read.99csw.com
收藏馬拉松
清代有個人叫段玉裁,他對《說文》做了進一步的解釋:"巫能以玉事神。"就是說巫用玉跟神溝通,玉成為一種道具。玉是神的物質表現,神又是巫的精神體現,玉、巫、神在這裏三位一體,營造出神秘感。當對這個自然世界知之甚少的時候,當不能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的時候,古人寧願相信神的存在。
我們必須先建立一個簡單的概念。人類的文明,全世界無一例外,一定要經過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石器時代;第二個時期是銅器時代,也叫青銅時代;第三個時期就是鐵器時代。人類的文明要走過石器文明、銅器文明、鐵器文明,才進入現代文明。
新石器時代玉器
玉文化的四個時期
紅山文化在內蒙古赤峰,這個地方很好記,"赤"就是紅,"峰"就是山,紅山文化就在赤峰。紅山文化的發現是一件很偶然的事,發現的人也特別有意思。1908年,距今整整一百年前,有一個日本人,叫鳥居龍藏,第一個發現了紅山文化。這個人的名字很有意思,鳥,就是飛鳥的鳥;居,就是居住的居;龍,就是中國的龍;藏,就不用說了。紅山文化的玉器中,鳥和龍的造型是最多的,你說這事巧不巧!這個名字好像就註定了他能找到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
中國有個神話,女媧補天。女媧補天用的是五彩石。為什麼用五彩石,而不是隨便找一塊石頭補上呢?因為五彩石具有美感。從神話中就可以看出早期人類這種主觀意識的美學追求。此外,早期的玉器跟後來的有一點不同,就是它的定義比較寬泛,認為"美石為玉",只要是漂亮的石頭,就可以稱為玉,不強調後來的溫潤、透亮的感覺。
主觀臆造的紅山玉常常超出歷史局限。造假的人有時候沒那個工夫去研究得很深,大概看看差不多,就開始造了。造的時候,為了省事兒,他可能臆造一些。但歷史上所有的事情都有局限,簡單說,就是歷史上任何一件事都會有一個邊緣,你一定要知道邊緣在哪裡。舉個例子,比如手機,今天大家都很熟悉,都在用。那麼手機是什麼時候開始普及的呢?1990年以後,再早一點兒的手機也是1980年以後,1980年以前全國沒有人拿手機,撐死了有個步話機。問題是五千年以後,如果有個人拿著"大哥大"手機說:"這是1990年左右的東西。"這個人就是專家,他知道歷史的界限在哪裡。我們看文物,就是要知道歷史的框架。每件東西,歷史都相應地劃了一個框,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框在哪裡。我這個台灣朋友是一個無框的人,沒有拘束,沒有限制。所以那些讓我看根本不是紅山玉的玉,他認為全是真的,真正體現了無知者無畏。
第二個時期就是少年時期,在階級形成之後。階級形成於奴隸社會,現在說就是夏商周這三個時期。當奴隸社會產生以後,玉進入少年時期,就變成另外一個模樣。過去玩玉的人,一說就是"三代玉"。三代玉,是指夏商周時期的玉器,也有商周漢的說法。
宋代以後,我們的書上對琮有明確記載,但沒有畫圖,人們乾脆不知琮為何物。我剛才說了,琮是一個外方內圓的東西,但具體什麼樣呢?由宋到清沒有一本書能畫出圖像來,不知道,所以人們就一代代誤傳。到了清朝乾隆的時候,宮廷收藏的琮,乾隆皇帝也不認得。乾隆管它叫什麼呢?叫釭頭。這叫法也不是乾隆編的,古人就管這東西叫釭頭。釭頭是什麼呢?車軸的一個部件,在記載中也是外方內圓。
學習和收藏需要一個認真嚴肅的態度,不能投機取巧。我這朋友還真花了很多錢,你想,他送人九*九*藏*書家挖沙子的機器,那錢都是他出的!他是從內心真正喜愛,但他沒有一個認真的態度。文物的學習和收藏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不是隨便幾下蜻蜓點水就能學會的,一定要有認真的態度才能進入收藏的領域。你不願意學習,也可以進入這個領域,但要有一個拐杖,就是說你要依賴這個領域的專家。
西方人認為人類文明的進程就是石器文化、銅器文化、鐵器文化,但中華民族與此并行還有一個玉器文化。我們的玉器文化超越了石器文化,啟發了銅器文化,是我們民族獨有的,在全世界人類文明進程當中,是一支非常燦爛的文化。今天可以說,中華文明的玉器時代,在新石器時期就發出耀眼的光芒。那麼,進入奴隸社會以後,玉器將會變成什麼樣呢?下一講從夏代玉器講起。
良渚文化的玉大部分都非常白,很奇特,跟其他玉不一樣,它一點兒都不透亮,有個非常形象的叫法:雞骨白,跟雞的骨頭一樣白。那麼雞骨白的玉器是怎麼形成的呢?是因為它曾經被火燒過,再經過長時間的埋藏,就慢慢鈣化了。我剛才說的那個台灣朋友,紅山玉沒買著真的,就奔良渚了。他覺得那邊沒沙子,不用買機器了,所以就奔了杭州,真的買了很多這種良渚玉器,都比雞骨白還白。他拿來給我看,說:"你看雕得多細啊!"我說:"您這都是粉筆白,一掰就折。"我想結果都不用說,大家可想而知。
良渚文化有一個謎,特別有意思,是由圖案引起的。良渚文化大量玉器上都刻有一個統一的圖案,樣子非常奇怪。這個圖案有個名字叫"神徽紋",神的徽記。我們首先注意,這個圖案是對稱的。我曾經講過,中國古典美學的基本原則,或者說第一原則,就是對稱。那麼,神徽紋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目前大致有三個說法。第一個說法是"人|獸合一",可能代表當時神化了的酋長形象,有著人的頭,羽化了的胳膊和腿,腳變成鳥爪形。第二個說法是巫師騎在一個可以上天的神獸身上。上面的是巫師,戴著一個誇張的冠飾,底下是神獸,獸足呈鳥爪狀,代表它能飛起來。第三個說法,它整體是個大面具,面具上眼、鼻、嘴齊全,用來嚇唬人。嚇唬誰呢?就是嚇唬自己。人類早期在不了解周圍環境的時候,大部分都是自己嚇唬自己,今天有時候也是。比如你一進樓道,倍兒黑,就先自個兒嚇唬自個兒:"嘿!幹嘛呢?!"大聲喊兩聲,其實沒事兒,就是自己嚇唬自己。
玉產生的一個基礎原因就是由物質上獲得了精神上的滿足,這話說得比較繞。我們過去老講,由物質到精神。那麼玉從精神上給人們帶來了好處,不完全都是物質上的好處。這種精神上獲得的瞬間感覺,我們今天都得慢慢地體會。玉器的繁榮,實際上是精神力量的作用,是人類逐漸由物質化向精神化方向的追求。從後面幾講可以明顯看出這個追求的過程。我國的玉器實物有八千年的歷史,是內蒙古興隆窪出土的玉器。
紅山玉器的動物造型體現出中華民族一種原始的動物圖騰,比如C形龍。C形龍是紅山文化最為典型的品種,華夏銀行的標誌就是取自於紅山文化的C形龍。C形龍是長嘴,長鬣。有人認為它的早期形象是受馬的啟發,仔細看,它的嘴和毛有點兒像奔跑的馬。這個說法比較順理成章,因為北方養馬的歷史非常久,而且依賴馬的歷史也非常久。還有一種說法,說C形龍的形象是從鱷魚來的。它也確實非常像揚子鱷,尤其是龍嘴噘起的那一塊兒,就別提多像了。但有一個問題不能解釋,就是在紅山文化的區域範圍內,沒有發現鱷魚存在的痕迹,那麼古人是怎麼受到的啟發呢?這就變成了一個謎。
乾隆在宮廷的舊藏中發現一件琮,非常喜愛,然後就寫了一首詩,命工匠刻在這件琮的內壁,然後又在裡頭套了一個景泰藍的芯,擱在案頭插花、插筆。詩是這麼寫的:"釭頭曰漢古于漢,入土出土滄桑更。"乾隆這詩寫得確實不怎麼樣,得解釋。他說這個釭頭(琮)比漢朝還古老,入土又出土,記錄了歷史的滄桑。乾隆對漢朝的玉很清楚,他看著這個更古老,但也弄不清楚是什麼時候的。乾隆還是一個非常有雅興的帝王,他對高古的九*九*藏*書東西非常感興趣。當時宮廷有大量收藏品,都是乾隆所不知的,他也願意去探究。乾隆的這種精神,實際上影響了乾隆盛世的收藏。
第二天我帶他去潘家園,直奔那個地兒,我一指:"你看看,是不是這一堆?"他一看,當時就跟癟了氣的皮球似的,說:"我上回來的時候,怎麼沒看見這人啊?"我說:"你上回來是有人帶著你,那個人在裡頭轉了半天,就把這兒特意給繞出去了。"潘家園地攤上的都是一百多塊錢一個,各種樣子的都有,跟他床上的一模一樣。他寧肯相信他的"眼見為實",不相信有陷阱。
剛才講的是中國早期的北方玉,現在講中國早期的南方玉。良渚文化發現於浙江餘杭縣良渚鎮,所以就以地方命名。良渚文化的發現時間跟紅山文化相差不遠,是1936年發現的。紅山玉的動物造型非常多,良渚玉的禮器造型非常多,首推就是璧和琮。
玉器文化大致有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它的童年時期,在階級形成之前。我們用科學的詞彙去表述這個時期,就是新石器時代。
中國早期玉器非常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上到處都有出土。限於篇幅,我們不能都講,只能選取兩類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一個是北方的紅山玉,紅山文化;一個是南方的良渚玉,良渚文化。這一北一南兩類玉器文化距今都大約五千年左右。
他對我說:"馬先生你沒去過,我去過那現場!那挖沙機一會兒"咚"噴出來一個(紅山玉),一會兒"咚"又噴出來一個。"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看過在農村場院里揚場,揚場的時候沙子飛得最遠,糧食飛在中間,穀殼都在近處,依據的是空氣阻力的原理,凡是重的都扔得最遠。所以他說挖沙子的時候,隔一會兒就"咚"出來一個,形容得很生動。
雞骨白
紅山文化發現后,直到1951年,才被正式命名。紅山文化的玉器跟良渚文化相比有個特點,就是紅山玉的出土都是零星的,而良渚玉一出土往往就是幾百件,數量非常大。究竟怎麼形成的,還沒有學者能夠解釋清楚,可能就是一種習慣,也可能跟當地的生產力構成有關係。
第一講我們講了新石器時代玉器,主要是北方玉的代表紅山玉器、南方玉的代表良渚玉器。紅山玉器、良渚玉器都有五千年左右的歷史,主要都用於殮葬,這個現象在其他國家的原始社會沒有見過。
沙里淘玉
琮的神秘面紗,直到清末民初才被揭開。光緒時期有一個學者叫吳大,他對古玉做了非常嚴謹的考據,從他以後,才知道琮是什麼樣子。
玉,最早是被巫用來通靈的。巫要跟神去溝通,中間要有一個媒介,是什麼呢?就是玉。《說文》中有這樣的解釋:"靈,靈巫也。以玉事神。""靈"就是一個巫師。我們今天說:"這事兒靈不靈啊?"也是這麼來的。再比如《紅樓夢》里的賈寶玉,有一塊"通靈寶玉",整部書里的人物身世、關係,都圍繞著虛構的一塊玉來展開。
北京藏龍卧虎,民國時有一個收藏大家,終身都在收藏中國重要的玉器。1908年發現了紅山文化,內蒙古離北京不算太遠,從那以後,有大量的玉就流入了北京的市場,這位老先生買了很多,其中就有兩件C形龍,一大一小。大的有多大呢?曲長有60公分,非常大了。所謂"曲長",就是說如果把C形龍掰直了量,它有多長。他買的時候,還沒有紅山文化這個概念,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從哪兒來的,不清楚,就知道這是個老東西,就買了,一直收藏。到了他的下一代,才開始對紅山玉有研究。解放以後,他的這兩件C形龍,一個捐給了國家的博物館。他在一個不舉行任何儀式,不需要任何新聞報道的情況下捐給了國家,高風亮節!讓我們聽了都非常尊重。另外一個小一點兒的,他為了改善生活,就通過拍賣行處理掉了。這兩件C形龍屬於同一個時期,一個捐給了國家,一個改善了生活。話說回來,老先生都不是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改善他後代人的生活。
新石器時代還有一個特徵,就是農業的產生。農業使人類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首先看看磨製的石器。最早的磨製是出於人類無美學意識的行為,他https://read.99csw.com們一開始希望石器鋒利,做成砍砸器、刮削器,用來狩獵、割肉。當生活中第一次出現了磨製石器時,漂亮光滑,原始的人類對它非常感興趣。磨製石器給早期人類帶來的快樂,他們知道,我們不知道。若現在把一塊石頭磨圓滑了,我們會覺得是件痛苦麻煩的事情。但對於早期的人類,當把這塊石頭成功地磨圓滑后,他會非常高興。他的成功感、滿足感,今天的人不能夠體會。因此,早期人類才逐漸追求石器的圓滑,進而追求美的感受。由於磨製的成就感,開始了人類漫長的對玉石的追求。
以玉通神
璧,造型是外圓內圓,片狀,著名的成語"完璧歸趙"講的就是璧的故事。另一類是琮,外方內圓,中空的,有時候外方還帶一點兒曲線。"琮"這個字,很多人念"宗",是不對的,應該念"從"。
人類文明的第一個時期,石器時代,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我們講的是新石器時代的玉器。新石器時代跟舊石器時代有什麼區別呢?如果不是學這門專業的,很難說清楚區別在哪裡。我們簡單了解一下這個知識。
早期人類的生活比較單一,跟今天不一樣。今天可以去旅遊,去滑雪,去聽音樂會,去會朋友,各種事很多。古人沒有,一天就為一件事——吃,就是想如何生存。他們的生存環境比較單一,又很惡劣,經常面臨著自然災害、兇猛的野獸等等。他們不能解釋自然現象,比如打雷打閃,今天誰都了解打雷打閃是怎麼回事,但古人一看到這些,就非常害怕,可能有一個人被雷劈死了,其他人就會產生巨大的恐懼,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那麼當恐懼發生的時候,什麼能給人以安慰呢?古人偶然發現,手裡攥一塊圓滑的石頭,我們姑且稱之為"玉"的石頭,情緒就會相對安定。其實今天也是這樣,當你激動、害怕、憤怒,情緒比較激烈的時候,手中抓住一個圓滑的東西,就會獲得適度的安定,這是今天殘留的痕迹。我們可以回想自己是否有這種情況。那麼,當早期人類把一塊玉抓在手裡的時候,忽然發現這塊玉有極大的精神作用,這就是玉帶來的原始的精神上的好處。
這一講先講玉的童年時期。
玉器文化是中華民族形成最早的文化,它持續時間最久,內容也最為豐富。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實物論,玉已有八千年的歷史。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玉器文化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從未間斷的一種文化。在全世界範圍內,玉文化首推中華民族。
我認識一個台灣的藏家,他對紅山玉情有獨鍾。有一次他來北京,給我打電話:"你到賓館來吧,我不能去你那兒,因為我買了很多紅山玉,拿著不方便,所以你得到賓館來看我。"盛情難卻,我就去了。到了賓館,我一推門進去,就看見屋子裡兩張床,一張是他睡的,另外一張碼得整整齊齊、滿滿當當的紅山玉,個頭都比較大,一塊一塊的,有人形的、C形龍、豬、鷹,什麼都有。兩張床,一張床他睡,一張床玉睡。他說:"怎麼樣?都是我最近幾個月收集的。"我看到這兒的時候,因為跟他熟啊,我就直說:"你這裏一件真的都不會有。"他非常不服氣,堅定地認為這些全是真的。為什麼呢?因為他買這些玉費盡千辛萬苦,專門跑到內蒙古去。人家告訴他:"這些玉全部是挖沙子淘出來的,你如果投資的話,會挖到更多。"他就問:"怎麼投資呢?"人家說:"你買一個挖沙機,用機器挖沙子,裏面的紅山玉就會很快篩選出來了。"
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來,收藏是一個馬拉松。歷史上多數收藏都是跨越幾代人,最終有一個歸宿。研究它同樣是一個馬拉松,紅山文化從1908年發現,1951年定名,到今天整整一百年了。所以收藏這件事不能急於求成,我們看不懂的東西,不見得下一代人也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