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扒開黃河

第六章 扒開黃河

——「橫山延袤千里,出產戰馬,易於耕種,有鹽鐵之利,百姓驍勇善戰。奪得橫山,再沿銀、宥、夏、鹽、會、蘭等州一線修建城寨,築壘推進,一步步穩紮穩打,圍逼靈州與興慶府,逼使西夏就範。」
這是雷嗎?這是九天神雷。懶得細說具體弊病了,大鍋飯在什麼時代、什麼事情上都是最操蛋的政策。
這些只是收穫的一部分,他帶回來的更重要的東西是宋朝的信心。請問,五路西征真的是失敗了嗎?這要看怎樣來定義。
永樂城之殤與党項人近百年的恩怨,宋朝在戰爭方面打出了幾個階段。最開始是大炮轟蚊子,以宋太宗趙光義時的充沛軍力,抓不住像泥鰍一樣滑溜的李繼遷。
環慶、涇原兩兵團分開了,仁多零丁等待的機會終於到了。天晚時西夏兵大舉進攻,涇原軍獨自應戰,一邊在寒風裡瑟瑟發抖,一邊拼老命地揮刀子,終於打退了西夏人,可全軍沒一個人高興。
實戰檢驗出種諤的軍事天才,進攻時機變百出,撤退同樣是一門藝術。面對一向不講信義、狡猾兇殘的西夏人,種諤玩了個小花招。
這是屬於他自己的第一個戰役。之前的熙寧開邊、交趾之戰都有王安石坐鎮,勝負之間有一位不世出的超級智者掌控,他所需要的就是觀摩與學習。這時不同了,獨自驅使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去征戰,勝負的結果不止是對國家有影響,最直接的體現在於對他個人心靈的影響。
對人嚴,對己更嚴,這讓宋神宗極力奮發年輕有為。可是這種性格有著巨大的自我折磨性,讓他不能忽略失敗,快速恢復。他陷入了低落的漩渦,無力,也不願剝離出來。
徐禧對沈括笑了笑,西北的事,尤其是永樂城的事,皇上已經全權交給了我。您是主帥,我給您留1萬兵力,您就留在米脂城聽我的好消息吧。
他派人向西夏挑戰,三天後決一死戰。
最失望的人莫過於宋神宗。從戰爭開始后,他日夜處於緊張的守望中,他傳令西北戰報不分晝夜只要傳來必須第一時間告訴他。這樣,他在一個深夜裡得到了靈州城失敗的消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宋神宗在震驚中計點整個戰役走向,發現傾全國之力發動的西征竟然繼續不下去了。
劉昌祚悲憤交集勞累過度,在靈州城下就病倒了,勉強掙扎回到國內后很長時間卧床不起,一代猛將從此意志消沉,再沒有什麼作為。
這讓種諤空前興奮,他和他的父親兩輩經營邊關,一個詳盡、龐大的戰略計劃早就生成了,這時終於可以實施了。他親自進京,面見皇帝,說出長久以來的願望。
他們最先得到的情報是:李憲從熙河到了涇原,要在原來是劉昌祚的地盤上對西夏大打出手。為了防備這位西征時全勝戰績的宋軍主將,西夏掏出最後一點家底。他們動用了6個監軍司兵力,唯恐不夠,在民間徵兵時達到十丁抽九的程度。
宋元豐五年八月時,北宋決定修築永樂城。由徐禧、李舜舉、沈括率領鄜延軍除種諤以外所有大將、4萬步騎,以及禁、廂、蕃各軍8萬,民夫20萬出邊界,至永樂川築城。
這是野戰能力太差。
根據他的考察,最佳的築城點就在銀、宥、夏三州的交界點永樂川(今陝西米脂西北)。
徐禧是個沒文憑的人,能混進公務員隊伍,完全是託了改革的福。這位仁兄從小志向高遠,不屑於讀書,當他的同齡人都在鑽研科考時,他走遍大江南北、邊塞絕域,積累了一腦子新奇古怪的想法。這些想法讓宋神宗大read.99csw•com為傾倒。
勝了,會驕嗎?敗了,會餒嗎?一個成年男人心靈的厚度,是由一個個親身經歷的事情來達成的。理性回歸,宋神宗看到了宋朝軍隊質的變化,信心和慾望漸漸地又回來了。就像為了印證這些一樣,兩個多月以後,西北戰場接連傳來了好消息。
徐禧笑了:「曲侯老將,何其膽小也。」他是笑著進城的,有好多的想法他還沒有實施,憋著多難受!進去后,他的第一條命令就把全軍都雷倒了。
史書記載:戰爭過後西夏「虜中匹帛五十余千,其餘老弱轉涉,牛羊墮壞,所失蓋不可勝數」。翻譯成白話文,就是物價飛騰,經濟崩潰,民眾流離失所,西夏立國之本的牲畜一片一片地死。
在種諤時期,鄜延軍是宋朝西路軍里最狡猾最多變的一支部隊。它往往以少勝多,出奇制勝,讓敵人敗得想不通。這裏面,情報工作是最重要的前提。可是換成徐禧當領導,風格就變了。當西夏人30萬大軍在邊境向他們迅速移動時,徐禧居然事先一點都不知道。
兩下衡量,還是留下種諤一條賤命吧。把他排除在行動之外,讓他遠遠地生悶氣去。就這樣,種諤走了,鄜延軍換了主人,成了徐禧的隊伍。
後來在野戰時期李元昊打遍東亞無敵手,宋朝儘管出現了范仲淹、韓琦、張亢、狄青等大批名將也處於下風,勉強維持邊境不倒而已。
十一月底的黃河水冰冷刺骨,帶著冰凌沖向了宋軍營地。在撤退之前宋軍終於被淹到了。幸運的是這個季節黃河的水量不是最充沛之時,人馬輜重並沒有一下子全毀。
宋軍不知道西夏人到了,這時鄜延軍的主力都跟著徐禧、沈括回到了後方的米脂城,永樂城裡只有不到5000兵力,外加10多萬的民夫,可以說是不設防。
種諤像一團春風,從西北吹向京城,當再吹回西北時,他覺得春天離他越來越遠了。他的心裏變得忐忑,不安的感覺往上升,這兩位特派員太奇怪了,讓他看不懂,尤其是其中姓徐的那位。
如果說以靈州論成敗,那麼宋朝的確是輸了;如果以戰爭本身為定論,宋朝無論如何都佔據了上風。
而這位徐禧就正相反,他本來離得神宗無比的遠。
為什麼要沿銀、宥、夏、鹽、會、蘭等州一線修建城寨呢?這是一片多麼巨大的土地,和新修一座長城有什麼區別?何況建好了也只是第一步,要逐步向西夏腹地挺進,宋朝的國力會被這些土寨子抽空的!
他提出了一個新想法,攻其全面不如一點,在廣闊的兩國邊境上找到最敏感的那一點,全力以赴蓋出一座堅城,在那裡設重兵把守,它可以成為進攻西夏的橋頭堡。在現在奪取橫山制高點的前提下,起到的作用要比種諤之前的泛攻強得多。
實話說,沈括面臨危機時顯示出了極高的智慧。以他這個建議,會把之前五路伐西夏時的弊病都抹平。宋軍的戰鬥力已經高於西夏人,只要不在惡劣氣候里跋涉千山萬水,直接與敵方對決的話,宋軍必勝。
轉機沒多久就出現了,種諤的鄜延軍回來了。鄜延軍在十二月中旬竭盡全力抵達了白池,這是最後的極限,他已經用了所有的辦法,再也沒有半點前進的動力。
真不聽?你就不怕我殺了你?
可剛剛掙脫了失敗情緒的宋神宗不這樣想,他又一次看見了希望。
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鄜延軍經過短暫休整之後再次出擊,種諤派出大將曲珍率兩萬步騎出東川攻擊宥州。https://read•99csw•com宥州的西夏守將反應很快,他派出3萬人迎戰。以逸待勞,人多勢眾。看著很保險,只是就像慣例一樣,他們又被種諤忽悠了。
現在考驗突然間來了,如果失敗,他必須為自己的行為埋單。想了又想,他提醒徐禧說,兵力相差太懸殊了,敵軍30萬,我們不超過4萬,這仗沒法打。不如先放棄永樂城,等召集西北所有軍隊之後,再與敵軍決勝。
宋神宗在深冬黑暗的皇宮裡一個人獨自徘徊了一晚,心靈深處無數的念頭升起又旋落,一百多年的宿怨,10多年以來的努力,帝國的命運,難道就這樣失敗了嗎?
種諤,你真是帶來驚喜的人,你真是我心中的喜悅!為了讓喜悅升級,他迅速派出了兩個特派員,跟種諤回西北,實地考察操作難度。
不過可惜的是,之前五路西征時種諤的表現太扎眼了,鄜延軍的戰鬥力、危險性,讓西夏人明知道有機會,也不敢隨便進攻。他們潛伏在無定河的西岸,小心地窺探著永樂城的動靜。這樣,他們無可避免地被城裡的宋軍發現了。
李諒祚在宋朝面前占不到半點便宜,野戰沒機會,攻城時被射得跟刺蝟似的往回跑。只是可惜,宋朝那時國力下降,沒有遠征的資本。
即使是靈州之役,宋軍的失敗也不是西夏人造成的。第一當然是高衙內的腦子秀逗了,一個人玩死了帝國的夢想;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宋軍其實是敗給了天氣。
就算是全民皆兵,也已經擠干榨盡了。他們一共湊齊了30萬兵力,帶足了100天的糧食,向宋朝的涇原路集結。結果空等了40多天,李憲一點動靜都沒有,那邊永樂城卻建起來了。
這是機動性不足。
偏偏選在西北苦寒時節出兵,除非摧枯拉朽毫無阻礙擊破西夏全部防線,不然就得面臨塞外的大風雪。不過這也怪不了宋神宗,誰讓西夏國偏在這個時候內訌呢?
這時蓋出來的只是主城,還有一系列的附屬設施,比如鄰寨、水寨等都還在施工中。徐禧留下了曲珍、景思宜兩人繼續干,他和沈括帶著一大批高官回了米脂。
徐禧的反應是大怒,在這種時候滅自家的威風,是在擾亂軍心,把這個懦夫孬種關進大牢里去!之後他笑嘻嘻地看了一眼西北方,說了句非常牛的話:西夏人來送死了,這正是我建功立業取功名的好時候。
我自有妙計,你只說聽不聽命令。
並且人壽有限,得由幾代人才能完成,很可能神宗皇帝本人都見不到覆滅西夏的那一天。
這是個相對的問題,不是說宋朝有了損失就代表了失敗,要看看西夏人同時期怎樣了。雙方的軍隊損失基本是相差無幾的,不同之處在於西夏人是宋朝人殺的,而宋朝人是天氣、黃河水殺的。拋開這些之後,由於戰爭是在西夏境內展開的,所有惡果都由西夏方獨自承受。
仁多零丁的出現,迫使宋軍加快了撤退速度,一小半的涇原軍真的跳進了冰水裡游過了長渠。等爬上來之後,百戰精兵也開始打哆嗦,而他們的前方,長渠復短渠,水渠何其多!某一天的晚上,被迫在一條大渠、一條小渠之間紮營。
種諤的臉都綠了,沒想到自己千辛萬苦打出來的大好局面,反而成全了這個軍事發燒友!他冷冷地回答,特派員先生,您了解永樂川嗎?
方案出爐之後,徐禧第一時間向種諤微笑,將軍以為如何?
如果要說缺點的話,就是見效慢、花費大。這要築多少個城池,蓋多少個寨子,何日才能見到党項人俯首稱https://read.99csw.com臣?
這是與之前五路西征截然不同的計劃,從戰略思想上來說,是和當年范仲淹的思路一脈相承的。雖然見效慢,可每一步都沒有風險。西夏的國土面積並不大,以這時宋朝空前壯大的國力,對西夏壓倒性的軍事實力,絕對可以把党項人的生存空間擠干擠盡。
宋軍想越過去,只能毀了各種軍械搭浮橋,分期分批地慢慢過。想提速的話,除非下渠里游泳。就這樣,高遵裕率領環慶軍在前,領頭先跑,劉昌祚的涇原軍給他們殿後,在他們的背後,靈州城的城門終於又一次地打開了。
西夏方面立即就全面動員了起來,集結兵力,保持警惕,鬼知道狐狸一樣狡猾的種諤會不會突然偷襲。熬過三天之後,他們衝出營門,到了約定地點。結果左等人不到,右等還沒來,派人去催才發現宋軍的營地早就空了。
高遵裕失敗,王中正誤事,李憲雖然節節勝利,但遲遲不能到達主戰場,這時再孤軍深入,已經沒有意義,反而是送給西夏人的厚禮。
來到永樂城邊,迎接他的是大將曲珍,第三個好運由曲珍帶來。出於戰局考慮,曲珍實在不想讓徐禧進城,他說,您還是回去吧,在後方督促大將參戰就是。
他下了兩個命令。第一,請名義上的西北最高長官沈括坐鎮米脂,理由是主帥不可輕動;第二,他自己率領其餘部隊趕赴永樂城,迎戰敵軍。
每個人都知道,西夏人隨時都會出現。這是扎在西夏人心頭上的一根刺!宋軍全力以赴,30餘萬人只用了40天就造出了「三面阻崖,表裡山河,氣象雄壯」的永樂城。
大家注意了,在這次戰鬥中,獎賞條例要變一下。以前以各人砍得的敵軍首級論功,這樣很不好,大家往往為了搶死人腦袋耽誤了戰局發展,嗯,還影響團結。現在為了專心殺敵,我宣布,軍功平等,大家都一樣!
那樣,這蓋世功名還會是他的嗎?
他們餓,為了找到吃的,已經顧不得是西夏方還是本國居民,他們全都搶。
什麼意思?徐禧的臉比他冷得還快。大梵谷傲的人都敏感,尤其是在急於證明自己的時候。
是不是很奇怪,為什麼西夏人會容忍宋朝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蓋了這麼大一座城,連續施工40多天了才有反應?說來這真是個冷幽默,是西夏人的情報出問題了。
減員過三分之二。
這時派徐禧上前線,正好發揮他的特長。忘了說,這位徐先生雖然沒當過一天兵,可超級喜歡軍事。當年他遊走天下時,最愛乾的事就是蹲在一個個危險地段,腦子裡急速旋轉,想著怎樣殺人。
客觀地講,元豐西征是西夏軍事、國力走向衰弱的轉折點。
這不止是軍事上的失敗而已,連帶著的是千辛萬苦才掙紮起來的經濟國力、民心士氣,這時失敗,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新振作!與之相對應的,反對派的呼聲,甚至皇宮深處的阻撓,也會隨之而起……難道真的是天不佑大宋嗎?
全體宋朝人一起發抖,其中最冷的是沈括,他後悔了。作為西北最高長官,永樂城計劃沒有他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實施。由此可以判斷,他昧了良心。
直到十二月的上旬,兩支隊伍才撤回宋境。這時他們已經用槍桿和弓箭來燒火取暖,全軍凍餓傷病,損失慘重。
徐禧帶著兩萬多人馬上路,這樣連帶著永樂城原有的5000人,全軍只在3萬上下。我3萬,敵30萬,這個數字對比是不是很熟悉呢?對,和李元昊時期的好水川、三川口等戰役一樣。
說到這裏,兩人沒法再繼續了九_九_藏_書,難不成徐禧真的因為這點反對意見就殺了種諤這樣的邊關大將?他想了想,其實殺了也沒大事,宋朝就這規矩,軍人是最沒有地位的公務員。就算殺了也不會抵命,只是很可能耽誤他修建永樂城的計劃。
第一個好運被扼殺,守城部隊派人向米脂城緊急求援。
對宋朝來說,拿下橫山的制高點,就像遼國掌握了燕雲十六州一樣,從此居高臨下、一馬平川,隨時可以進入西夏腹地。而拿下葭蘆寨之後,制高點到手了。
種諤的不安感就來自於這些,徐禧走走停停,不按照種諤當初提出的計劃來考察,很明顯他的腦子裡有了別的想法。三個月之後,種諤的不安終於變成了現實,徐禧完全破壞了他之前的構思。
違令是死,築城也是死,與其死在西夏人手裡,還不如死在軍令下。你隨便。
形勢比人強,看懂了也得走上這條路。好容易越過各條水渠,第二次攻擊在一個隘口發生,這次前邊的環慶軍良心發作,派了大將俞辛、任誠來支援,結果全部戰死。涇原軍主將劉昌祚的副手姚麟出戰,才勉強過關;第三次攻擊在韋州城下,饑渴勞累的宋軍搶著進城,被西夏撿了個大便宜,死了很多人。
他們在東川等,計算路程鄜延軍應該出現了,可是偏偏不見人影。正想組織人力再調查,在他們背後突然間衝出來大隊人馬。鄜延軍出現了,出其不意,野戰變成了偷襲,勝負還有懸念嗎?那一天連西夏的宥州主將都當場戰死。
西夏人又氣又急,真是摁下葫蘆起來瓢,再也耽誤不起了,全軍開拔向鄜延路靠近,拔下永樂城這根釘子。從這時起,威名赫赫的鄜延軍變得奇怪了。
都是老兵了,這個都懂。仁多零丁不是要一次性吞掉他們,而是在寒冷、缺糧、冰水、撤退中不斷地消耗他們,一點點地折磨至死。
種諤心裏鬱悶得簡直要爆炸,這還用問嗎?這樣淺顯的問題還需要討論嗎?他沒好氣地回了一句,你選的那個築城點沒有水源。想與西夏對抗,這個城得築多大,裡邊光士兵就要駐紮多少,你讓他們喝什麼?
他們剛走,西夏人就來了。
曲珍沒有停留,進一步攻擊葭蘆寨。葭蘆寨只是一個建在荒山上的戰鬥堡壘罷了,沒什麼油水,可就是這裏,改變了宋神宗的心靈走向,甚至扭曲了宋朝的歷史。
神宗說:「朕閱人多矣,未見如卿者。」單從這句話來看,徐禧比王安石都厲害了。
最優越的一點,是根本就不用和對方的主力軍團野戰對決,只要發揮宋軍最傳統的守城優勢,就足以讓西夏眼睜睜地被蠶食,卻沒有半點辦法。
這是上天賜給宋朝的第二個好運——沈括的智慧。可是徐禧不同意。如果這樣做,不用別人,換李憲過來,他這個一把手就當不成。
這樣的人,在軍中的威信足以得到尊重。
以他天文地理無所不精的知識面,會連永樂城沒有水源這樣巨大的缺陷意味著什麼都不懂嗎?明顯地他把這座城當成了政府工程,而不是戰備工程。
都是1∶10。
最先接到信息的是大將高永亨,他的哥哥是鄜延軍中排名僅次於曲珍的高永能,兩兄弟在西征的無定河谷一戰中都起到了決定作用。
不聽。
環慶軍託了高大衙內的福,損失率是五分之一,受到重創的是涇原軍。從始至終,它幾乎衝殺在前,撤退在後,把西征重擔獨自扛在了肩膀上。這樣巨大的消耗,讓出塞時的5萬余士兵、5000匹馬,只回來13000人、3000匹馬。
這個念頭讓他非常痛苦。坐以待旦之後,九九藏書他咬緊牙關簽署了命令李憲撤軍的指令。從這一刻起,他深深地知道,真的失敗了,堂堂大宋煌煌天朝,真的又被西北的跳樑小丑給羞辱了。他,宋神宗趙頊,與太宗、真宗、仁宗一樣,並不是什麼天縱奇才、中興名主,只是個志大才疏的庸人罷了!
宋神宗這次五路伐西夏,不管在傳統的史書里是怎樣評價的,比如他慘敗了,損失兵力、民夫總和近20萬了,拋開這些看戰績,宋軍的戰鬥力,尤其是野戰能力全面壓倒了西夏人。五路之中,除了王中正之外,宋軍除了沒能攻下靈州,其餘所有戰績一律全勝!
高永亨立即去見徐禧,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城裡兵少,沒有水源,難以堅守。平心而論,這些話都是客觀事實,高永亨只是在關鍵時刻提出來,請主將留神罷了。
那麼,以永樂城為誘餌,讓西夏人吞不下,又不敢吐,不管是一戰決勝負,還是持久地消耗,都會活生生地拖死這個國小地貧的土匪國家。
看過戰績再看得失。
這座寨子很不起眼,可要看建在哪座荒山上。橫山(今陝西橫山東南之橫山),這是党項人的立國之本,像一座天然的長城一樣阻峙在宋夏兩國之間。
這期間軍隊曾經分裂過,從城京調給他的3萬禁軍受不了西北的苦寒,在飢餓中他們逃跑了。為了能活下去,這股巨大的逃兵不僅帶走了鄜延軍的戰力,還把種諤的後方攪了個亂七八糟。
上天給的好運就是假如西夏人趁此機會,全力突擊,攻破永樂城。這樣戰爭早早就結束了,宋朝雖然虧本,但不傷筋動骨。
局勢竟然急轉直下,到了這步田地。
這就是主動進攻的好處,哪怕戰爭本身打了個灰頭土臉,仍然可以重創對手,讓敵人元氣大傷。這些戰報隨著戰爭結束一份份地呈交給宋神宗,讓他敏感、有自傷傾向的心靈開始逐漸復甦。他的心靈有了一些難得的厚度。
只是好運還是站在了宋朝這一邊。上天給了永樂城之戰的宋軍至少六七次機會,哪怕抓住一次,歷史也會改寫。第一次,就在這時的情報失誤上。
他們多慮了,這時仁多零丁還是沒有出城,黃河給宋軍帶來的噩運才剛開始。靈州一帶為了發揮黃河的水利效益,修建了眾多的水渠。這些水渠縱橫交錯,鋪滿周邊大地,只要黃河的水流出來,就會一個個注滿,是天然的阻擋路障。
兩個特派員,一個是太監叫李舜舉,另一個叫徐禧,官銜是給事中。李舜舉就算了,他只是宋神宗的貼心人。一起在皇宮裡生活嘛,無可避免的,敏感的神宗皇帝覺得太監值得信任。
種諤在發出挑戰書後第一時間就跑了……回到國內,他給宋神宗帶來了最好的消息。五路大軍中只有他這一路攻城略地帶回來實力,比如說蘭州、米脂兩城,義合、吳堡、塞門、浮圖等寨。至於銀州、夏州、鹽州等地,鄜延軍雖然攻下來了,可是兵力有限,沒法保住。
這股亂兵被沈括解決,他是西征部隊的後方總負責人。只是迫於嚴寒、路遠,他實在是供給不上種諤的給養。深冬時節的西北大地上,鄜延軍已經身陷絕境,如果再不及時脫身,等西夏人包圍過來,註定會全軍覆滅。
宋軍緊急撤退,邊走邊回望,幾十年間丟掉的靈州城就這樣留在了身後,它本應被奪回來的!可是管不了這麼多了,這時最重要的是警惕四周,隨時注意追兵。
站在這座城下,徐禧感慨萬千,這是他的計劃,是他的業績。他百分之百地肯定這會是西夏人的噩夢。宋神宗也很激動,他給此城賜名為「銀川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