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49章 官場機運五:穩步健行

第49章 官場機運五:穩步健行

然而蘇東坡一入京師,就和剛剛被皇帝從基層提拔上來的王安石相遭遇。兩個人都是年輕氣盛,又都是歷史上偉大的人物,此時相逢,自然免不了一場大戰。蘇東坡以諫官的身份彈劾王安石亂政害民;王安石更狠,索性上書要將全部諫官一併流放,以便讓他大權在握,推動變法。
細究王安石的變法失敗與蘇東坡的仕途坎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兩人升得太快,還沒有養成足夠的政治智慧,就面臨著歷史上最慘烈的大交鋒,失敗也是合乎情理的。
官場晉陞的空間,本來極為狹窄。大批的官員聚集在官場,註定了很多人一生一世也沒有晉陞的可能。這時候一個年輕人突然後來而上,凌駕於他們的頭上,就會讓他們氣憤不平。縱然是眾官員心平氣和,願意接受現實,卻也奈不得家人與朋友的譏刺,九-九-藏-書同僚的嘲弄。於是官員們對於後來居上的年輕人就會產生強烈的不滿情緒,這種情緒如同燎原的野火,頃刻之間就會席捲官場。正所謂千夫所指,無疾而終。面對著官場上無數官員的怒火與攻訐,再加上年輕人缺乏足夠的人生經驗與勇氣,結果往往會是相當地慘烈。
這時候的王安石,正如張方平所料定的那樣,他雖然力主變法,但在官場上的資歷太淺,影響不足。開始只是因為在基層變法成效顯著,才受到皇帝的重用,然而他在朝廷中根本沒有自己的支持者,在與蘇東坡的政治鬥爭中,勢單力孤。最重要的是,王安石和蘇東坡一樣缺乏政治鬥爭經驗,手腕不夠圓滑,在遭遇到反對的時候,就會生出強烈的仇恨之心。他建議廢除諫官制度,這等於是開罪了整個官僚階層,read.99csw•com無數大小官員還指望著當個諫官混飯吃呢,王安石居然要砸他們的飯碗,這豈能罷休?
由於涉及人性的慘烈博弈,晉陞之道,宜緩不宜急,宜低不宜高,倘若過於急切,升任的位置過高的話,就會引發競爭對頭的激烈反彈。
後來張方平認為,當時的北宋對於利益結構的調整,沒有任何社會性的準備,變法行不通,因此王安石不可用。於是張方平罷斥王安石,又將選拔的目標轉移到了蘇東坡的身上。而蘇東坡才華橫溢,不甘淪為數黃論黑的筆墨之吏,急切地想獲得足夠的空間,以便施展自己的才華。張方平卻對此不以為然。
所以年輕人初入官場,最忌急於求成,而應該先行夯實成功的基礎,才能夠在有生之年悠閑地品味成功所帶來的快|感。即使有一步飛升的機會,也應該慎之又慎,read.99csw•com非得有官場上的全面資源支持不可,否則難免會功敗垂成。
王安石缺乏政治鬥爭經驗的弱點,立即被官場上的一群精明人物抓住。這群人集結了官場上一大批的人物,以一個叫呂惠卿的人為首,他們打著支持變法的旗號,迷惑了王安石,王安石把這些人盡數提拔。這些人主政之後,首先是支持王安石,將蘇東坡流放,然後呂惠卿突然翻臉,公開了王安石給他的書信,信中談到了如何對皇帝隱瞞壞消息的事情,這讓皇帝大為震怒,才知道他倚重的王安石竟然也和別人一樣欺騙他。
北宋名臣張方平,歷練沉穩,深得儒家思想的精髓。他比較重視選拔年輕的官員。最早被他看中的,是王安石。於是張方平就將王安石調到身邊,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王安石是一個天生的改革家,不管是衙門裡的規章制度九-九-藏-書還是公文的格式,亦或是衙司值班的規矩,只要落在他的手裡,就統統改過。張方平心想,這樣的人,是做大事的人。但儒家是反對做大事的,因為做大事就意味著將整個國家的利益盤子掀起來,也就是所謂的利益結構調整。利益調整妥當了,當然是一好百好,一旦調整不好,那就意味著天下大亂,搞不好還會引發大規模的流血衝突與戰爭。
反觀張方平等人,情況與蘇東坡、王安石恰恰相反,他們在年輕的時候也素負精幹之名,但是他們做事踏實,一步一個腳印,是從最底層的小官吏做起,每有晉陞,其對官場的博弈法則及政治智慧都進入一個新的境界,等他們走到人生最高峰的時候,既有著為數眾多的支持者,又有著赫赫的實際政績,更兼他們對人情世故洞若觀火,絕不會給人以可乘之機。
張方平知道,單以九-九-藏-書蘇東坡的才華而論,理應大紅大紫。但是,蘇東坡太年輕,年輕就意味著沒有社會根基,沒有一大批支持你、追隨你的人。年輕就意味著沒有足夠的社會經驗,就意味著對人性的暗黑缺乏足夠的了解。說透了就一句話,年輕就意味著缺乏足夠老成世故的人際政治鬥爭經驗。
於是王安石也被趕出了京師。
所以張方平不支持蘇東坡入京為官的想法,他建議蘇東坡先從基層干起,卻被蘇東坡斷言拒絕。張方平一怒之下,就為蘇東坡出了三道難題,卻都被蘇東坡輕而易舉地解開了。到了這一步,張方平只好嘆息一聲,任由蘇東坡去了。
被趕出京師的王安石,回想起變法的歷程,深感自己政治經驗不足,才會為小人所利用。後來他與蘇東坡相逢,兩人說起當年之事,不勝唏噓,然而已經是時過境遷,縱然是後悔,卻再也沒有可能彌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