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卷 潑皮太尉 第三章 群小相聚,奸人沃土

第一卷 潑皮太尉

第三章 群小相聚,奸人沃土

是什麼給了高俅機會呢?
但這還不是他的最後歸宿,他現在找到了家,他還會找到國呢。
人,也就從打個人小算盤開始,從大人變成小人的!
三年以後,宋哲宗心血來潮,玩大赦天下的遊戲。古代皇帝常常在登基、更換年號、立皇后、立太子之時,宣布天下大赦以示恩寵,這種大赦效力很大:一是涉及的人數多,範圍大,往往使在某一範圍內的罪犯一律獲得赦免;二是程度很深,它不僅免除刑罰的執行,而且宣布完全取消犯罪責任,取消犯罪記錄,亦即不再作為犯罪前科。
中國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玩這種大赦天下的把戲,一方面偽裝自己的仁慈,一方面卻是對法律公正的嚴重破壞,這種大赦對罪犯確實是一種恩典,但對受害者,豈不是一種嘲弄和嚴重的不公!
高俅此時,上有官府判決出界流放的法令,下有百姓的人人喊打,他在東京是無處落腳了,只得去淮西,投靠一個開賭坊的閑漢柳大朗柳世九*九*藏*書權。你看,又是一個閑人,而且開著賭坊,有的是錢,並且,這次高俅有了教訓,有了經驗,不是幫閑柳大郎的兒子,而是幫閑柳大郎本人,所以,一舉成功,一住三年。這柳世權的名字很有意思,它暗示的是,這是一個權宜的世界,一個苟且的世界,而不是一個有是非曲直、光明磊落的世界。所以,這是一個特別適合小人生存的世界。正是這個世界上講原則的人太少,講苟且講權宜自保的人太多,才讓高俅這樣的小人步步為營,並且往往最終還一步升天。
柳世權除了給他一些盤纏之外,還為他寫了一封推薦信,讓他投奔自己的親戚:開生藥鋪的董將仕。
朝廷的大赦令。這是一個很有寓意的細節。它暗示我們:是朝廷的政令,解禁了高俅這類邪惡人物,使他有機會飛黃騰達,然後壞家壞國壞民。
還不止這些。
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點要注意。柳大郎把高俅推薦給董將仕,董九_九_藏_書將仕是不高興的;董將仕把高俅再推給小蘇學士,小蘇學士也是不樂意的,他們都把高俅看成是不祥之物,不潔之人。但當小蘇學士把高俅這樣為下層人民普遍厭惡的人推薦給小王都太尉時,他竟然是「見了便喜」,而且很快就「出入如同家人一般」。到此時,對這個處處惹人厭被人推的破落戶,我們要恭喜他,他找到家了。
哲宗的這次德政,未見得對一般百姓有什麼好處,倒首先解放了高毬這個破落戶。他得到了大赦,要回東京來了!
當高俅得到大赦后,是柳世權的一封信,把他推薦到東京,使他在這個所謂的首善之區有了立足之地,董將仕並不是善惡不分的人物,恰恰相反,他的精明足以讓他區分善惡,但他的精明讓他更能區分利害。在判斷了自身利害之後,他把高俅推薦給了小蘇學士,小蘇學士也一樣,又把他推薦給了小王都太尉,他們或是本分的小生意人,或是朝廷里體面的官僚,read.99csw.com但他們都在作善惡、是非判斷之後,又接著作了利害判斷。作善惡是非判斷的是君子,作利害判斷並把利害置於是非之上,就是小人了。他們知道高俅是個瘟神,但他們不是在自己手下解決了這個瘟神,阻斷他的上升之路,而是恰恰相反,正如第十七回丟失了生辰綱的眾軍士所云,火燒到身,各自去掃,蜂蠆入懷,隨即解衣。他們從自身利害出發的考慮壓倒了是非判斷,個人的小算盤壓倒了做人的大原則,小佔了上風,大不見了,大人也就成了小人了,所以作者把蘇學士寫成小蘇學士,把王都太尉寫成小王都太尉,端王寫成小舅端王。
中國的古代諺語里有害的有毒的所謂聰明太多,比如,有一句話叫:「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這是多麼孱頭自私不負責任的處世格言?大家都照這樣去做,豈不造成一個君子吃虧小人得志的世界?信奉這樣格言的人,豈不自己首先就已經成了小人?而https://read•99csw•com且還造成了社會的小人文化,直至小人社會。
我們來看看高俅步步接近上層社會權力中心的過程。本來,他是一個過街老鼠,被逐出京師,東京城中的人民人人嫌棄,不許他在家宿食。他到淮西一呆三年,也就是個下層灰色人群中的一個小幫閑。
這個被註銷東京戶口遣送出境的傢伙,到哪裡去了呢?
這小蘇學士,就是蘇東坡,這顯然是從王明清《揮麈后錄》脫胎而來的。但是既是蘇東坡這樣的人,又如何能安得下這等小人呢?所以他心裏也在盤算:「我這裏如何安得著他?不如做個人情,薦他去駙馬王晉卿府里做個親隨。他便喜歡這樣的人。」於是,小蘇學士又寫了一封信,把他薦給王晉卿了,《水滸》把王詵稱做小王都太尉,說他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神宗皇帝的駙馬,這是錯誤的,王詵是娶了英宗的第二女魏國大長公主,應該是英宗的駙馬,神宗的姐夫。王詵還真喜歡高俅這類人,所以,一見就喜。隨即https://read•99csw.com就收留高俅在府內做個親隨,出入如同家人一般。
董將仕一見高俅,又見了柳世權的來書,心中尋思:這樣的人留不得。但又撇不過柳大郎的麵皮,於是便假裝歡天喜地留高俅在家歇宿,每日酒食款待,住了十余天,董將仕想出一個兩全之策:拿出一套衣服,又寫了一封信,打發高俅到小蘇學士處去,話還說得好聽:「小人家下螢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誤了足下。我推薦足下與小蘇學士處,之後也得個出身。」一番話把高俅說得歡天喜地。
這王晉卿王詵,乃是蘇東坡的朋友。東坡先生與他的朋友王詵,一同入了《水滸傳》,而且還是以這樣一種不大體面的方式,在他們的官職前,加了一個「小」字,一個叫「小蘇學士」,一個叫「小王都太尉」,與下面的「小舅端王」,形成「群小相聚」之勢,也算是施耐庵對他們的一種調侃吧。金聖嘆說,「小蘇學士,小王太尉,小舅端王,嗟乎!既已群小相聚矣,高俅即欲不得志,亦豈可得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