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老槐樹白鳥降祥瑞 舊隱士王珪進直言

第六章 老槐樹白鳥降祥瑞 舊隱士王珪進直言

蕭瑀經常觸犯第一條,杜淹經常觸犯第二條,而下面這位仁兄,犯的是第三條。
裴虔通大概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生怕李世民忘記了他,每日談天,「我是功臣」便掛在嘴邊,也不看看李世民的臉色已經鐵青了。
玄齡借我十張餅,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你們不要以為發喪才用白的。
王珪
賀鳥門就這麼灰溜溜收場了,干點兒該乾的吧,別拿李世民當楊廣,一群人開始揣摩李世民的想法。
旁邊站著一位美女,是李瑗的小妾,長得十分可人。王珪瞅見這女的,面帶不悅,李世民怕王珪誤會,指著美女解釋,「這……這是瀘江王李瑗的姬妾,李瑗把人家的丈夫殺死搶過去,朕真的看不下去。」
李世民即位,首先就想把這幫人幹掉,不過後來大赦天下,裴虔通才留住一條命。
年月日,小珪記。
於是很不屑地說:「我以前經常笑話隋煬帝喜歡祥瑞,他那麼多祥瑞怎麼就滅亡了?記住,我們的祥瑞就是得賢,一隻鳥值得你們表什麼賀?」
這一日,正是風和日麗,雖沒有昔日的美妙光景,可大殿外頭的槐樹顯示出了與眾不同。朝廷官員閑來無事,許多人就開始琢磨著弄點新鮮玩意兒。他們抖擻抖擻精神,紛紛奉上賀表。
他不拿命當命,破鑼嗓子天天喊。
李世民有點生氣,道:「殺了人家丈夫,強娶人家,你說是對是錯!」王珪反駁道:「陛下討厭李瑗的惡行,自己卻做出一樣的事情,說出來誰會信呢?九_九_藏_書被搶來的美女還在您身邊,臣以為陛下和李瑗是一路的!」
王珪:都是月亮惹得禍。
鳥飛過來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愈發器重他。
「你這兩個朋友,可真比你有出息!」
溫彥博怕極,跪地求饒,但王珪同志卻站在那裡一動不動。
「我把你們當成心腹,你們都應該忠於你們的職責。現在你們跟下面的人合起伙兒來耍我,你們該當何罪?」
裴虔通怨憤至死。
李世民這麼說,自然有他的道理。
譬如:
果然,入朝為官之後,王珪絲毫沒有忘記當年幫助過他的人。他翻出記事本,連本帶利一一歸還,送人家東西的時候就說,十三年前六月初八下午你送我一張大餅,我現在受皇帝賞賜,有一金餅,你收下,你不收我就扔掉(王珪顯達,反饋朋友)。王珪的做法著實令人震驚,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第二天,李世民告訴王珪的好友房玄齡說:
王珪激濁揚清,嫉惡好善。
朕每說一句話,都要再三思考,想一下這句話是不是會對百姓有害,所以,你們總認為我話少。其實不是我話少,而是因為我要對每一個承諾負責。
王珪有點兒過分。
為了不給官員留口舌,他下令搗毀鳥巢,把白雀放生野外。
王珪的母親是個賢德的女人,某天,她對王珪說:「依娘看,你將來必定富貴,但是我不知道你的朋友究竟是哪類人,你不妨帶他們來家裡坐坐。」
意思就是說,一個人說話要注意,不該輪到你說你搶話就是急躁,該你說話你不說https://read.99csw.com話就是隱瞞,看不懂別人臉色就說話,就是瞎子。
王珪是個比較個性的人,雖說是隱士,可這個時候他家裡太窮。別人思考著下一頓吃什麼,他家就得考慮下一頓有沒有吃的。不過,令人皺眉的是,凡是有人送他東西,他一概接受,毫不推辭,臉皮實在是厚。眾人興許不會知道,等人家走了,王珪同志會偷偷拿出一份筆記,端端正正地記下哪位朋友接濟過他什麼東西,一粒米也不落下。
李世民知人善任,但對於王珪,他的確不知道有什麼特長。於是將其找來問道:「珪啊,說說你有什麼優點吧!」王珪從容對曰:「孜孜奉國,多謀善略,臣不如房玄齡;能文兼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說明,條理清晰,臣不如溫彥博;辦事幹練,案無滯留,臣不如戴胄;忠誠無私,犯顏直諫,臣不如魏徵。然而,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卻比他們有一日之長。」
王珪告退。
忍無可忍,李世民下詔除其名,流放歡州。
應該說這位仁兄命已經足夠好了,可他偏不看李世民臉色。裴虔通,楊廣的舊屬。自從殺了楊廣之後,他頗為自負,成天跟別人說:「我把我的過去都投入到了剷除隋室,開啟大唐的事業中了。你說我有沒有功?有沒有功?」別人哼哼唧唧應付兩聲,說些安慰的話,他還就蹬鼻子上臉,越來越自負。
負責宮廷音樂工作的人,是太常少卿祖孝孫同志,他被安排教宮女唱歌。李世民想讓他進宮當差,祖孝孫因忙於教課,拒不執行。皇帝的話都不聽,令李世九九藏書民很生氣,想要好好教訓這小小少卿一頓。王珪聞訊,火速前來支援,上諫,「祖孝孫是風流雅士,陛下原本讓他教宮女唱歌,現在又讓他進宮當差,朝令夕改,臣以為不可。陛下錯了,陛下改吧!」
片刻,見李世民正生悶氣,他嫌禍闖得不夠,居然扯著嗓子道:「陛下,您說臣要為公,我們今天說的事兒是為自己嗎?陛下錯了,錯了還不改,此事乃是陛下負臣,不是臣負陛下!」言罷,毅然等待李世民發落。
李世民瞧不上樑武帝和梁元帝,他說過:
這是孔子說過的。
王珪,太原祁縣人,李建成舊屬,出身貧寒,是個孤兒。其言行中正,交友謹慎,頗有美名。楊廣剛剛登基的時候,王珪三十四歲,隱居在終南山,陶冶性情。
這裏頭,選出兩人來充任左、右僕射,他們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政治氣候。
王珪頓覺一陣翻江倒海似的噁心,避席作揖道:
王珪、魏徵、李百葯、房玄齡、杜如晦、岑文本、高士廉、唐儉、虞世南……
對李世民來說,選僕射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其實,古人對白色的東西特別敏感,尤其是生物,白雪是祥瑞,白兔是祥瑞,白雀也就沒能逃出這個範圍。賀表說,此番祥瑞,意味著君臨天下,要出聖人。全體上下一陣欣喜,鼓噪起來,要開宴會,唯獨李世民端坐不言。他知道這幫大臣,祝賀什麼的都是廢話,拍馬屁才是真的。
新浪微博
李世民更生氣: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王珪的母親九_九_藏_書見到了兒子的兩位朋友,她感覺很好。這兩個人,一個年齡大約二十六歲,是個山東人,說話得體,很有謀略,看起來很可親,名叫房玄齡;一個年齡剛剛二十歲,是京城長安人士,總是以一種肯定的語氣判斷他們討論的內容,機智聰慧,給人一種敢於當機立斷的感覺,名叫杜如晦。
王母張羅酒食,竟日盡歡。
像他這種人,真該拉出去槍斃五分鐘,臉皮厚不要緊,可是厚到這種程度可就要命了。諸位要曉得,當初楊廣對他好,他成了弒君的主力。唐朝成立以後,李淵升他當了刺史,現在李世民當了皇帝,這傢伙依然像祥林嫂一樣,逢人就誇自己,楊廣被滅,他功不可沒。裴虔通肯定不了解李世民這個人,他最討厭的就是兩面三刀的傢伙。
關內鬧災,皇帝開倉賑濟,救贖兒女,原本死氣沉沉的關中變得活躍。
「昨天朕對王珪他們發火了,當時就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可沒完全覺察出來。今天才真正感覺後悔,以後,王珪跟你們說這事兒,你們不要因為這件事不敢上諫,都是我的錯。」
各位同仁出場,排名不分先後。
於是,王珪引來他的兩位朋友。
王珪,你是不是不想活了?敢跟皇帝老子這麼說話,擺明了找死。
李世民即位以後,王珪同志提建議的頻率差不多是最高的。
李世民喜歡諍言,某次休閑,跟王珪聊天,氣氛比較融洽。
然而,李世民聞言,卻像子路聞過則喜一樣,竟然大悅,將這美女遣送回家。(的確難得。)
「梁武帝篤信佛法,君臣每天談論的是苦行和空寂,侯景之亂,即將屠城,他們還在講眾生空九-九-藏-書、說法空、各種空;梁元帝也是,他被困的時候,依然在講壇上講《老子》,百官側耳傾聽,連外頭什麼戰況都不知道。這些都是歷史的教訓,朕不信佛,也不通道。朕所採納的,只有堯、舜、禹、周、孔的理論,這些理論,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就如同魚和水,鳥和天,不可片刻缺失!」
他精通儒學,熟悉禮儀,對典章知之甚詳,所以,房、杜與他能夠一起進入朝廷,不能不說是感召的力量。
這些人,在李世民的人生當中扮演的不單是下屬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諍臣,就是他們,讓李世民的生活變得慘不忍睹。您老不是喜歡聽諫言么?得了,諸位都愛提意見,您老多擔待!
「陛下認為廬江王納她為妾是對是錯?」
一個只會邀功的小人。
等二位吃飽喝足,談話完畢,走了之後,王珪的母親指著老天爺說:
對於裴虔通,李世民的做法就是打壓。
等王珪再去看他時,卻發現他面露慚色,汗珠已經浸上了額頭。
李世民沉默了起來。
李世民:出了事兒就怨月亮,小心天災人禍。
他們賀的是祥瑞,證據就是槐樹上有一對白雀。
一個能殺死主上的人,完全不值得信任。
李世民喜歡拿經典論事,也曾討論過孔子曾經說過的話。
李世民對群臣評論說:「古人說,『大赦天下是小人的幸運,對君子卻是件壞事。』還有的說,『一年大赦好幾次,會讓善人吃虧。』地里有稂莠就會禍害莊稼,赦免有罪之人會禍害良民。所以,朕即位以來,沒有多赦,就是怕小人再犯法。」這下,裴虔通總算明白了,在李世民眼裡,他只不過是一個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