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藩鎮大裂變 李光弼的手段

第二章 藩鎮大裂變

李光弼的手段

帝國要再花幾年時間,才能集結這麼多兵馬,籌集這麼多錢糧,打這麼一場大規模的平叛戰役?
這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史思明兵不血刃地佔領了東京洛陽。
李光弼面無表情地請僕固懷恩入座。兩人還沒說上幾句話,李光弼的衛兵就一臉驚惶地入內稟報,說有五百個胡人騎兵直闖大營,現在已經到了大帳門口了。
史思明來勢洶洶,志在必得,一心想速戰速決。
冤家路窄。
現在,李光弼忽然召他晉見,張用濟自然是滿腹狐疑。
洛陽軍民有條不紊地撤離時,李光弼親率五百名騎兵殿後。當時,史思明的前鋒已經逼近洛陽東門的石橋。將士們請示李光弼該走北門還是走石橋,李光弼神色自若地說:石橋。
李光弼聽完后淡淡一笑,擺擺手說:「暫時撤退肯定是必要的,但也不能退得太深。倘若無故棄守五百里地,敵人的氣焰勢必更加囂張。而今之計,不如退守河陽,跟北方的澤潞戰區遙相呼應,形勢有利則主動進攻,形勢不利則依險固守,讓史思明不能向西前進半步。韋公啊,要論政治上的事情,我不如你;可在軍事方面,你不如我啊。」
很顯然,這場始料未及的失敗令肅宗李亨至為心痛,也讓朝野上下失望已極。所以,肯定要有人來擔這個責任。
郭子儀沒有辯駁,他願意背這個黑鍋。
僕固懷恩不動聲色地瞥了李光弼一眼,趕緊起身來到門口,指著那些騎兵厲聲斥責:「我一再告訴你們不要來,為什麼偏偏還來?」
就是這種普遍的排斥情緒,差點激起了一場兵變。
當天夜裡,李光弼命全軍燃起火把,保持著威嚴整肅的軍容,緩緩向河陽方向行進。燕軍的前鋒部隊在後面緊追不捨,卻始終保持著一段距離,不敢迫近。最後,燕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唐軍渡過黃河,從容進入https://read.99csw.com河陽。
思慮及此,張用濟決定抗命。他馬上召集眾將領,打算組織一支精銳部隊突入洛陽,驅逐李光弼,迎回郭子儀。
史思明也知道洛陽無險可守,便在白馬寺附近紮營駐守,並在黃河南岸修築了一座月城(半圓形的堡壘),與李光弼對峙。
李光弼深知,郭子儀這些年為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且寬仁待眾,深受朔方將士擁戴,如今因鄴城之敗而背了黑鍋,又被自己一朝取代,朔方將士必然不服。雖然朝廷授予了自己朔方節度使之職,但這並不等於他會自動獲得將士們的擁戴。換句話說,要想當朔方軍的老大,不僅要憑朝廷的一紙任命狀,更要憑自己的本事和手段!
郭子儀治軍向來以寬仁著稱,而李光弼治軍則以嚴整見長。現在新官上任三把火,李光弼更是要處處表現出與郭子儀的不同。
如此一來,將士們自然是越發懷念郭子儀,也越發排斥李光弼了。
魚朝恩回京之後,就日夜不停地在李亨耳邊嘮叨,說兩軍剛剛交戰,他就親眼看見郭子儀率先逃跑了,若不追究郭子儀的責任,無以正朝廷綱紀。
同時,另一個大將也力勸張用濟:「你發動兵變迎請郭公,朝廷必然懷疑是郭公在幕後指使,你這麼干,等於是害他家破人亡!試問張君,郭公一家百口哪裡對不住你了,你要置他們于死地?」
這個許叔冀,就是當初龜縮在江淮拒不援救睢陽的那個傢伙。別說堅持十五天,就算讓他堅持三天恐怕都辦不到。當然,許叔冀是不敢對李光弼這麼說的。他當場猛拍胸脯,對李光弼賭咒發誓,說自己無論如何也要與城池共存亡。
李光弼說完后,韋陟沒有反駁,但另一個將領卻提出了質疑:「洛陽是帝京,豈能如此輕易就放棄了?」
當然https://read.99csw.com了,觀軍容使魚朝恩是不會擔這個責任的。他想都沒想就把黑鍋扣在了郭子儀頭上。魚朝恩很早就在嫉妒郭子儀的軍功,看他很不順眼,這回剛好抓他當替罪羊。
這兩個老對手又見面了。
沒有人知道答案。
李光弼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把洛陽變成一座空城。
李光弼赴任后,立刻大刀闊斧地進行整頓,接連頒布了一道道嚴厲的軍令。數日之間,洛陽守軍的軍容渙然大變,無論是士卒的精神面貌,還是營壘的布局結構,甚至連旗幟插在什麼地方,都鮮明地刻上了李光弼的烙印。
郭子儀就這樣被解除了所有職務。他離京的那一天,朔方將士們涕泣不已,紛紛攔在道上不讓他走。郭子儀強忍眼淚,對他們說:「我今天是要替一個離京的朋友餞行,暫時還不走。」將士們信以為真,讓開了一條路。郭子儀立刻揮鞭,頭也不回地疾馳而去。
為了防範朔方將士在他進駐洛陽接管軍隊時耍什麼花樣,李光弼不敢在白天公開進城,而是滿懷警惕地帶著五百河東騎兵,在某個深夜悄悄進入了洛陽。
李光弼面帶笑容地拍了拍僕固懷恩的肩膀,說:「士卒跟隨主將,這是人之常情嘛,何必怪罪他們呢!」說完即刻命人搬出酒肉,設宴款待僕固懷恩一行。
也就是說,此時的李光弼已經成了帝國的王牌部隊——朔方軍的一把手。
他懷疑,李光弼很可能聽說了他那些牢騷怪話,所以就想拿他開刀,殺一儆百。
但是,後來的結果可想而知。史思明大軍一到,這個縮頭烏龜很快就敗了,旋即毫不猶豫地舉城而降。史思明馬上任命許叔冀為中書令,命他仍舊鎮守汴州,隨即乘勝西進,兵鋒直指鄭州和洛陽。
而李光弼則氣定神閑,堅守不出,準備跟史思明打一場持久戰。
九-九-藏-書光弼頓然變色。
張用濟聞言,頓時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只好悻悻作罷。
然而,他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
不過,兵權固然可以在一兩日內移交,可朔方將士的軍心卻沒那麼容易移交。
不用想也知道,這些人是僕固懷恩的手下。
韋陟隨後提議,大軍撤出東京,分一部駐守陝郡,主力則退入潼關固守。
李光弼明白了,這是僕固懷恩和他手下人設計好的一齣戲,目的是對他進行武力威懾,以防他大開殺戒,把僕固懷恩變成第二個張用濟。
張用濟是火爆性子,說干就干。突擊隊很快就集結完畢,人人全副武裝,刀劍出鞘。眼看一場兵變就要爆發,時任朔方都知兵馬使的僕固懷恩阻止了張用濟。他說:「鄴城兵敗,郭公確實負有一定責任,所以朝廷才罷其兵權。今日你若是驅逐了李光弼,強行迎回郭公,就是抗拒朝廷,就是謀反!」
郭子儀走後,其兵權全部轉移到了李光弼手上。
那五百胡騎大為意外,一時頗有些受寵若驚之感。
其實,李光弼這話未免太謙虛了。
不是不會算這筆賬,而是不敢算。
數日後,李光弼帶著數千騎兵,以巡視防務為名離開洛陽,沿著黃河走到了汜水(今河南滎陽市西北),等著看張用濟作何反應。張用濟知道自己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只好硬著頭皮前往行營叩見。李光弼二話不說,當即以違抗軍令為由,命人將張用濟推出轅門斬首。
此時,李光弼正在黃河南岸巡察防務,得到燕軍大舉南下的戰報后,立即趕赴汴州,對駐守汴州的守將許叔冀說:「你只要堅守十五天,我一定發兵來救。」
他這個「撤離東京、退守河陽」的戰略,恰恰是把軍事和政治兩方面都兼顧到了。我們都還記得,當初高仙芝和封常清之所以掉了腦袋,就是因為只單純考慮軍事九九藏書,從洛陽一下子退到潼關,「無故棄守五百里」,絲毫沒有顧及到這麼做在政治上犯下了多麼嚴重的錯誤。假如李光弼沒有汲取前車之鑒,勢必重蹈高、封二人的覆轍。
李光弼隨即發布軍令,命韋陟帶著東京的所有文武官員及其家眷,即刻西行入關;命河南尹李若幽負責疏散百姓,出城避難;最後,李光弼又命將士把城中所有的重要物資全部運往河陽。
原因很簡單,魚朝恩是天子跟前的紅人,若得勝還朝,功勞自然歸他;如今戰敗,責任也自然是九大節度使的。而郭子儀身為九大節度使之首,他不背這個黑鍋,還有誰能背,還有誰肯背?
張用濟前腳剛被推出轅門斬首,僕固懷恩後腳也進了李光弼的行營。作為朔方軍的主要將領之一,他當然也要來拜見這位新老大。
當時,朔方軍的左廂兵馬使張用濟駐守在河陽,李光弼傳檄讓他到洛陽晉見。張用濟本來就對李光弼心存抵觸,後來聽說他到洛陽赴任時還玩了一下手段,頓時大發牢騷:「朔方軍又不是叛軍,李光弼居然乘夜而入,為何疑心到這種地步?」
李光弼意識到洛陽無險可守,便與東京留守韋陟商議說:「史思明乘勝而來,兵鋒甚銳,我軍利於堅守,不利於速戰,洛陽易攻難守,韋公有何良策?」
張用濟沒有及時前往洛陽晉見,自然是違反了軍令,但無論如何罪不至死,了不起也就是打幾十軍棍而已。現在,李光弼之所以如此小題大做,對張用濟痛下殺手,目的就是要殺戮立威,以此震懾三軍。
史思明命少子史朝清鎮守范陽,然後兵分四路:一路由將軍令狐彰從黎陽(今河南浚縣)出發,進攻滑州(今河南滑縣);他本人親率一路出濮陽(今河南濮陽市),史朝義率一路出白皋(今河南滑縣北),周摯率一路出胡良(今河南浚縣東),分別渡過黃九_九_藏_書河,從三個方向圍攻汴州(今河南開封)。
唯一的區別只是——當初的主角是安祿山,如今的主角是史思明。
就這樣,李光弼並沒有花多大力氣,也沒有花多長時間,就用恩威並施的手段收攬了朔方將士的心。儘管還有不少人打心眼裡不服他,但至少在表面上,他們不得不接受李光弼指揮和調遣,從此再也沒人敢隨便違抗他的軍令。
那人眨巴了半天眼睛,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韋陟聽出來了,李光弼的意思是想暫時放棄東京,只是身為軍隊統帥,這種話不方便說,只能由他這個東京留守來說。儘管韋陟很不情願放棄洛陽,可他也很清楚,從戰略上來講,李光弼的想法是正確的。
鄴城慘敗無疑給剛剛恢復了一點元氣的唐帝國再度造成了重創。
這場兵變雖然沒有爆發,但是張用濟鬧出這麼大動靜,李光弼當然不會不知道。
一切就跟四年前的那一幕如出一轍。
乾元二年七月,肅宗把郭子儀從洛陽前線召回長安,讓李光弼取代他的朔方節度使之職,並表示要讓李光弼擔任天下兵馬元帥。李光弼很敏感也很謹慎地提議,還是派一個親王來當元帥,自己當副職就可以了。肅宗聽了很滿意,隨即任命趙王李係(李亨次子)為天下兵馬元帥,李光弼為副元帥。
十幾萬范陽鐵騎掀起漫天黃塵,在驚天動地的戰鼓聲中洶湧南下。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九月,經過六個月的養精蓄銳之後,史思明終於點燃了南征的戰火。
李光弼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他一眼,說:「若要守洛陽,則汜水、崿嶺(今河南登封縣南)、龍門(今河南洛陽市南)等要害之處皆應派重兵布防,你身為將軍,你倒是說說看,依目前的形勢該怎麼守?」
這就是李光弼的手段。
有道是出頭的椽子先爛,意氣用事的張用濟很不幸地當了這根出頭的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