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三章 誰是西漢的「經濟牧羊人」

第十三章 誰是西漢的「經濟牧羊人」

僅僅過了一年,漢武帝不想搭理的卜式,就變成不得不搭理了。這一年的漢帝國,霍去病奪取河西走廊,招撫了匈奴貴族渾邪王和休屠王,人家既然投降了,就要花錢安置,更要好好封賞,鼓勵更多的匈奴人來投降,要封賞,就得花錢。偏偏這時候漢帝國屋漏又逢連夜雨,黃河連發水災,數十萬災民生機全無,要防止災民鬧事,穩定內部,也同樣要花錢。當時的山東水災,情況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史載「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同時漢帝國的財政儲備卻已經空空如也,當時的局面是「無以盡瞻」,也就是窮得叮噹響了。當時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是河南省,卜式得知后,主動拿出20萬錢給河南太守,用來安置災民。此事被漢武帝知道后,他終於開始相信卜式的耿耿忠心,為了表彰卜式的功勞,他封賞了卜式12萬錢,剛剛「出血」的卜式不但分文不受,反而把這些錢又捐給了政府。然後卜式利用自己在商業界的影響力,不辭勞苦走訪各家商賈,苦口婆心勸說他們出錢資助朝廷,一番奔走之下,竟然又給漢帝國募到了100多萬錢的賑災款,可稱是當時絕對的「愛心模範」。這樣的模範人物,漢武帝自然大為欣賞,當年對卜式的疑惑也煙消雲散,他立刻任命卜式為中郎將,賜10頃田地,並且把他的事迹昭告天下,讓全國百姓學習,如此一來,卜式一下子成為全國知名的「愛心模範」,聲名如日中天。
卜式和漢武帝之間的交惡,主要在對經濟改革的不同態度上。
卜式認為,養羊就像管理老百姓一樣,兩者的共同點就是:羊是要養的,老百姓也是要養的,羊要養得好,就要給予羊充分的照料,更要給予羊一個健康的發展環境,老百姓要想富足,國家要想發展經濟,就必須給老百姓足夠的發展空間,更要給老百姓一個健康的發展環境。其實他在經營畜牧業的時候,道理就是如此,之所以要搞賒賬,搞后付款,就是因為客戶的購買力,也是需要去培養的,只有客戶有了錢,才能買你更多的羊,生意才能好,而國家的生意要想好,關鍵因素,還是老百姓要有錢。這就是他的「養羊如養民」的理論。這條理論在西方也出現過,比如西方近代著名經濟學家馬爾克斯的「市場培育理論」,認為如果想在市場中賺錢,就必須要培育購買力。西方現代國家的福利政策,也正是因此而展開,卜式的政策,比他們早了近兩千年。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漢武帝看到卜式養羊養得好,心裏很高興,便請教卜式用什麼辦法來養羊,卜式的回答是這樣的:第一是要按時照料羊的起居,第二是要實行淘汰政策,把那些劣等的羊淘汰出去,留下優等的,也就是說要重視質量而不是數量。漢武帝聽著和聽天書一樣,但卜式下面的一句話卻讓他醍醐灌頂:「養羊如此,治民更如此!」漢武帝一下子對卜式刮目相看:這個外表樸實憨厚,自稱除了養羊什麼都不會的牧羊人,很有可能是一位治民的大賢。所以,才有了卜式官位的節節高陞,一躍成為當時西漢少有的「直升機幹部」,從牧羊人直做到封疆大吏。
卜式,洛陽人,和桑弘羊類似的是,他也是商人出身,比起桑弘羊的「富二代」身份來,卜式是個白手起家的勵志人物。他的家庭,原本經營畜牧業的小康之家,但小時候父親去世,家裡還有母親和弟弟。有弟弟,也就有了財產糾紛read•99csw•com,家裡鬧分家,弟弟總想多分點,母親疼愛小兒子,也向著弟弟,身為長子的卜式不計較,他乾脆大手一揮,把父親名下的大部分財產都留給了弟弟和母親,自己僅帶著100多隻羊分家另過。當時鄰居朋友都笑話卜式傻,但分家沒幾年,卜式就迅速發家,成了當地的畜牧業大戶,他名下的牛羊財產,多達上千頭,而且還買了大宅子,成為河南當地有名的富戶。
漢武帝一生的大功業不少,整人多,干工程多,打仗多,外交多,里裡外外的多,都離不開一個字:花錢多。毀譽參半的漢武帝時代經濟大改革,至今依然是史學界議論的話題,公認的事實是:漢武帝時期的經濟大改革,雖然整合了國家財政,提高了經濟效益,充實了國庫,強化了中央威權,但有些急功近利,其中的許多經濟政策,更像是興奮劑,雖然可以暫時起到緩解財政困難的作用,後患卻無窮,他晚年時期的國家疲敝,正是因此而肇始。
卜式因為這次行為,再次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又兼他在齊國為官多年,政績卓著,這樣的好乾部,當然也就要提拔到中央里來。就在這場「大清洗」運動后不久,卜式被提拔為御史大夫,成為此時漢帝國的高官之一。漢武帝又特意「明告天下,使明知之」,此時的卜式,已經成為漢帝國出名的「愛國標兵」。
卜式不但能掙,更能花。他本身就是一個性格慷慨的人,當年分家的時候不計較,後來做買賣的時候也不計較付費問題,有了錢,更不計較花錢問題。公元前122年,漢朝反擊匈奴的戰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國家花錢甚多。特別是在這一年,漢帝國大規模的開發新奪取的河套地區,移民幾十萬人並且修築城防,移民恢復生產要錢,駐軍吃飯也要錢,打仗更要錢。這時期的西漢富商們,喜歡趁火打劫,當時連年戰爭,國家花銷巨大,各類生活用品緊缺,富商們往往用囤積居奇的手段謀取暴利,西漢帝國在這一年,僅大米的價格就比漢景帝時期上漲了一倍,可謂是「通脹經濟」。卜式經營的畜牧業,也面臨著巨大的商機,因為當時對於戰馬牛羊的需求,從國家到老百姓都非常大,只要學著其他商人的樣子繼續搞囤積,貌似發國難財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這些「消極問題」,千百年來也一直有人為他辯護,比如明朝時期的著名大儒李贄,在談到這個問題是就曾反問「若非如此,汝將奈何」?意思是,即使是別人,放到漢武帝當時所處的環境上,除了採取這樣酷烈的經濟政策,還可以有別的選擇嗎?千百年來,這一直是大家的一個共識,引領這場大改革的桑弘羊,也一直被看做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經濟學家之一。
卜式的人生雖然簡單,但是他卻提出了一種新的發展思路,即「養民」思路,在他一生的各種奏章中,他疾呼最多的,就是國家要「還富」「藏富」於民,即用國家的經濟儲備,給予老百姓充足的經濟利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國家收入的增加。他的這些理論,在當時是不被漢武帝所接受的,終其一生,漢武帝只是把他當做一個愛國的楷模。但是在他的身後,特別是兩漢之後,他的理論被越來越多的統治者所採納,比如北宋王安石改革中的「青苗法」,就是脫胎於此,而明朝的「優老之禮」等福利政策,也與卜式的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說過,read.99csw.com從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戰打敗匈奴后,戰禍連年的漢帝國,其實面臨著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機會,然而在桑弘羊和卜式這兩種不同的發展思路面前,志在開疆拓土的漢武帝,卻選擇了前者。如果他可以重新再選擇一次的話,漢朝最後平滅匈奴的進程,也許會順利的多,歷史,恐怕也就是另一個寫法了。
但卜式還在繼續得罪漢武帝,特別是在他擔任太子劉據的老師期間。卜式多次向劉據灌輸養民的思想,得到了劉據的認同,劉據在做太子的後期,多次提議漢武帝減少戰爭,發展生產,引得父子交惡,源頭就在於此。在做太子太傅期間,卜式做的另一件「雷人」的事情,是在公元前110年。因為連年乾旱,卜式趁機上奏,請求漢武帝殺掉此時炙手可熱的寵臣桑弘羊,他認為正是桑弘羊惹得天怒人怨,對卜式的這個奏疏,漢武帝自然不接受,但是也沒有處罰卜式。卜式就這樣在太子太傅位置上得到了善終,關於他去世的年份,歷史上的記錄很混亂,大多是說在長安動亂之前,所以說他還是很幸運的,如果他活到了太子劉據叛亂時,很可能會被漢武帝滅族。
公元前118年,在兩任地方上政績卓越的卜式,得到了他一生里非常重要的一個任命:齊國相。齊國是當時西漢最富庶的地區,生產發達,但是長年以來,因為持續的對外戰爭,齊國也出現了民力疲敝,田地荒蕪的局面,特別是大批自耕農為了逃避賦稅,寧願附身在當地大戶家中為奴,也不願意為國家完糧納稅。作為當時西漢帝國的「錢包」,齊國已經破了個大窟窿,卜式的任務,就是補上這個窟窿。在卜式之前,歷任齊國地方官,大多採取嚴刑峻法,搜捕逃亡百姓,並幾次激起民變。卜式到任后改變了這種做法,他改過去的「掠民」為「養民」。首先是發布通告,勾銷早年齊國百姓拖欠國家的所有賦稅,並且宣布凡是願意歸家的百姓,朝廷不但既往不咎,更給予種子和農具上的資助。只這一項政策,齊地百姓就開始「歸之如流水」,田地迅速開始復耕,國家賦稅收入直線增長。與此同時卜式對當時已經成規模的土地兼并展開遏制,但是他不像酷吏們那樣以高壓為主,相反還是在稅收政策上進行調整,他規定凡是土地超過一定限額的,政府將徵收重稅,相反,凡是願意把土地退還給無地農民的,政府不但給予獎勵,更給予減稅政策。這一項政策使得齊國當地的自耕農數量就迅速增加,國家的賦稅也得到了保證。與此同時,卜式繼續進行了「裁汰」政策。他在齊地施行的一個很重要的措施,就是精簡機構,各級官衙裁撤了大約三分之二的冗員。對被裁撤的官員,卜式也不是裁完了就算,而是給政策,給出路,凡是被裁撤者,政府都給予土地補償,並且發放安置費,如此一來,國家節約了大量開支,在經過多年戰爭勞役之後,齊地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了。
卜式不但不發國難財,偏偏毀家紓難。在公元前122年,卜式上書漢廷,表示願意捐贈自己一半的家產,幫助朝廷抗擊匈奴。這份奏章把漢武帝本人雷暈了。當時的漢武帝,正為富商們囤積居奇,趁火打劫的事情大傷腦筋,像卜式這樣不但不趁火打劫,反而給國家送錢表忠心的,這是之前從沒見過的,按照漢武帝的想法,這人要麼腦袋進了水,要麼另有目的。此時的丞相公孫弘是九-九-藏-書一個心胸狹窄的人,這個人還有一個毛病——貪。當時公孫弘曾經讓富商們對他「孝敬」,唯獨卜式不買賬,這下眼看卜式表忠心,自然要趁機下藥,他說卜式此舉恐怕「非人情,不軌之臣」,也就是說卜式這麼做是別有用心的。因他的下藥,卜式滿懷忠誠的奏疏不了了之。對卜式的行為,漢武帝本人也深感疑惑,他曾派使者去見卜式,問卜式這麼做究竟為了什麼,卜式的回答擲地有聲:「天子誅匈奴,愚以為賢者宜死節,有財者宜輸之,如此而匈奴可滅也。」但生性多疑的漢武帝,到底不相信卜式有這麼高的覺悟,因此還是沒搭理他。
漢武帝還是嚴重低估卜式了,卜式不僅僅是一個治民的賢才,他的這番話里,還透露著一個重要的經濟理論:養羊理論。
卜式的養羊理論,看著很陌生,但針對漢帝國當時的實際,卻是很實用的。
前面說過,當時漢武帝的經濟大改革,在全國引起了強烈的反對,包括鹽鐵官營,向商人徵收個人所得稅,改革幣制等政策,都引發了強烈的不滿。比如西漢掌握財政的大司農顏異,就是因為反對錢幣改革,竟然被加了「腹誹」的罪名殺害。雖然酷烈如此,但是反對經濟改革的「暗流」仍在,漢武帝幾次要求商人們出錢捐助國家,都應者寥寥,原因也是因為當時整個商人階層對漢帝國財政政策的抵觸。所以,提拔卜式為御史大夫,是因為漢武帝認為卜式是經濟改革政策的支持者,足夠壓制反對派。但事與願違,卜式偏偏是經濟改革政策的反對者。
卜式是怎麼發家的?當時的正史中並沒有記載,只有河南當地的記錄中,有一些說法,一是卜式在牛羊的飼養上很有學問,特別是對草料的配比和飼養時機的把握,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他的牛羊比其他商戶長得快,也更膘肥體壯,因此求購者雲集。另外一條,就是卜式的經營方式很有意思,當時的牛羊交易,一般都是現款現付,一手交錢,一手交羊,卜式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在買賣的時候,首創了「后付費」政策,即前來求購的商戶,如果手中的錢不夠,可以先行支付一部分,餘下的部分,可以在之後補足,但附帶的條件就是,按照滯后支付的日期,需要再額外加付相應的利息。特別是對於那些經濟條件有限的自耕農家庭,卜式更推出了「白給」政策,即前來求購的普通農戶,可以不支付一分錢就帶走牛羊,然後在年尾償還欠款並交付利息。如此一來,雖然卜式的牛羊價格比其他人要高得多,但是大部分人都買得起,客戶自然比其他人多,發展的速度也極其快。到了公元前122年左右,卜式的畜牧產業,已經是河南當地最大,儼然一方富豪。
應該說卜式的這些觀點,從後面發生的事實看,都是準的離譜的。鹽鐵官營的實行,確實挫傷了鋼鐵業的生產積極性,導致鐵器質量下降,不但民間鐵器質量下降得厲害,就連前線軍隊用的武器,質量也下降得驚人。而且鐵器的攤派購買,也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到了漢武帝統治的後期,老百姓之所以扔下土地,紛紛逃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具的價格遠遠超過了種地的收益。而漢帝國在這一點上,採取的是強制攤派的做法,每家每戶每年買多少鐵器,都有嚴格的規定,就算用不上也要買,錢是必須要交的,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漢帝國老百姓的負擔越發沉重,生產遭到的破壞,是難以想象的https://read.99csw.com

其實卜式對經濟改革的反對,也是有限度的,他並不反對當時漢帝國實行的調整稅收,增加商業稅的各項政策,這確實是增加國家稅收的重要手段,卜式反對的,是經濟改革中的暴利政策——鹽鐵官營。鹽鐵官營的實施,在當時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雖然商人們反對連連,但是國家從中收取了大量金錢,並且支持了國用,因此主流的士大夫們,對此還是積極讚揚的,真正看出其中潛藏問題的,還是卜式。卜式做御史大夫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奏直斥鹽鐵官營的隱憂,他認為國家對鹽鐵業管得過死,一切的經營權利都由朝廷掌控壟斷,帶來的結果,就是鐵器質量的下降,而且因為國家將制鐵業收歸國有之後,同時也把鹽鐵的定價權收回了國有,帶來的結果,就是鐵器的價格過高,導致老百姓根本無力購買,而政府又強令老百姓購買,這樣就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長此以往,甚至會激起民變。針對當時漢帝國難以遏制的物價上漲問題,卜式認為,問題的癥結,也在於當時政府大張旗鼓實行的船稅政策,徵收船稅原本沒錯,但稅率過高,增加了商人的負擔,為了彌補損失,商人們也只有提高商品的價格。卜式還認為,如果商品價格的上漲,超過了老百姓的個人購買能力,那麼造成的後果,將是非常可怕的。
然而事實上,當時的漢帝國,完全有可能走上另一條路,因為就在漢武帝在位的時期,有一個同樣優秀的經濟學家,不但看出了當時漢朝經濟改革面臨的隱患,更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人雖然沒有桑弘羊名氣大,但是他的眼光卻同樣睿智——卜式。
事實證明卜式的覺悟不但高,而是特別的高,漢武帝賜予的土地,他推辭不要,漢武帝給予的官職,他更是推脫不受,捐完錢后,還是安心在河南養羊,而且他對漢武帝的使者推脫說,我這個人沒別的本事,就會養羊,所以當不了官。漢武帝知道后,回答也乾脆,我找你當官,就是讓你給我養羊的。我的上林苑有很多羊,足夠你養的。這樣,卜式再也沒有借口推脫了,他爽快地接受了漢武帝的中郎將官職,去漢武帝的上林苑干他的老本行——養羊。
卜式的這些看法,自然得罪了當時朝中的改革派,尤其是這場改革的倡導者桑弘羊,當時在朝堂上,桑弘羊曾經幾次和卜式發生爭論,桑弘羊洋洋自得地聲稱自己「民不加賦而國用足」,卜式卻斥責他「只追小利,不識大體」。可桑弘羊這時候是漢武帝的寵臣,得罪了桑弘羊,也就等於得罪了漢武帝。與此同時,卜式還向漢武帝提出了「還富於民」的主張,即在對匈奴的戰爭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的背景下,應該適當地把國家的稅收,投入到農業生產之中,尤其是要補償各地農民的生產生活。這些主張無非是在挑戰漢武帝的忍耐底線,但念在卜式幾次毀家紓難的義舉,漢武帝並沒有對卜式進行太多懲罰,只是在公元前111年,把卜式從御史大夫改成了太子太傅,這個任免決定可以說是明升暗降,表面上卜式的地位上升,其實被剝奪了實權。
卜式不但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在偃師做縣令的時候,卜式就繼續了他的首創,當時的偃師因為長年的災荒,生產破壞極其嚴重,春耕的時候,老百姓連谷種都非常缺乏,得知這個情況的卜式,做出了一個當時read.99csw•com差點讓他被殺頭的決定,他打開官倉,將官倉里庫存的糧食分發給老百姓做種子,讓所有領糧食的老百姓俱結畫押,承諾在秋收之後,除了繳納賦稅之外,更要按照官定的利息償還所借糧食。在當時,卜式的行為可謂大逆不道,也遭到了許多官員的彈劾,但是漢武帝此時正信任卜式,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年尾,偃師縣獲得了大豐收,政府不但收回了大量糧食,更給國家繳納了大批賦稅。同時卜式不但像養羊理論一樣,給予老百姓照料,更給老百姓一個健康的發展環境,他在當地裁汰官員中的腐敗分子,整治地方惡霸豪強,建樹頗多。因他治理偃師的卓越成就,漢武帝又把他調任成皋,負責當地的漕運。當時漢朝的漕運,面臨著嚴重的困難,主要就是因為討伐匈奴,大量軍隊調到前線去,負責漕運的軍隊非常稀缺,卜式在當地採取了出錢招募的辦法,由政府出錢,招募老百姓做民夫,既解決當地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又保證了漕運的暢通。值得一提的是,卜式在成皋督辦漕運的時候,正是公元前119年,那一年漢帝國正在與匈奴展開有決定性意義的漠北之戰,後方的物資供應極其重要,卜式在成皋的政績,保證了漢帝國物資供應的通暢,漠北之戰殲滅匈奴十幾萬的輝煌戰績里,有卜式的一份功勞。
正當卜式在齊地幹得帶勁的時候,公元前112年,一場變故的發生再次改變了卜式的命運:這一年是漢帝國的多事之秋,先是南越王呂嘉發動叛亂,20萬漢軍南下作戰,與此同時,漢帝國剛剛平定的國土——河西走廊地區,發生了當地羌族部落的反叛事件,漢帝國不得不兩線用兵作戰。心憂天下的卜式,再次主動請纓,這次他不但捐獻出了大批家產充作軍費,更自己出錢,招募了齊地大批精壯士兵。卜式的行為再次打動了漢武帝,他再次昭告天下,宣傳卜式的忠義,並希望各地的商戶效仿卜式,有錢出錢有人出人,但是詔書發出后,各地應者寥寥,畢竟像卜式這樣高覺悟的人太少了。這樣的事實也讓漢武帝惱火不已,為了表明態度,他一面將卜式封為「關內侯」,抬高了卜式的地位,另一面展開了大清洗,就在這一年的十月,趁各地諸侯覲見的時機,他借口各地諸侯進獻的黃金成色不足,一舉斥退了106個諸侯的爵位,將其財產全部抄沒。這其中,就包括後來三國梟雄劉備的祖先——中山靖王劉勝。說起來,這場政治風暴的導火線,卻還是因為卜式的主動請纓。
當了官的卜式,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他根本不像個官。當中郎將的時候,他每天穿著破衣麻服,親臨工作第一線,為漢武帝兢兢業業地養羊,他養的羊膘肥體壯,很快讓漢武帝刮目相看。如此樸素,又有覺悟,而且還肯放血的好乾部,在當時就是寶貝,是寶貝就要抓緊用,卜式的官因此節節高陞了,先做偃師縣令,又做齊王的太傅,到後來高陞為齊國的國相,主持起了漢帝國最富庶的地區——齊地的行政權力。這段時間他對西漢影響最大的,是他和漢武帝的一段對話,因為這段對話,卜式也可稱得上是西漢時期足夠與桑弘羊比肩的經濟學家。
官升御史大夫,標志著卜式獲得的榮寵,已經到了極點,但是他和漢武帝的關係,也從此開始惡化了。